我家小孩也和你家的差不多了,也是那些毛病。不过这段时间稍微扳回来一点。
说实在的孩子和父母脾气性格完全相反是有的。我家也是一个例子。O(∩_∩)O~
耐心首先也是必须的,每天早上不起床,那么你就要找能提起他兴趣的动洗逗他起来,不要每天都说一样的,要换着法子的说。我们天天早上也都换着法子的叫孩子起床。
在家不好好吃饭,甚至不吃,还挑食。还有不和别人分享东西。那原因你们有没有仔细想过?孩子不是天生都是这个样子的。
小孩子打出生是不是就是你们亲自带的呢?很多孩子的心理还有习惯都是随着环境而受到一定的影响的。很多毛病是大人们给惯出来的,当然你们不惯着还有老人们呢。
小孩子就要从出生起就要培养他的心理素质,大人们也要以身作则。孩子是会和大人或者比他年龄大的孩子身上去学东西,尤其是不好的习惯学的更快。这就需要大人们去耐心的诱导。
大人们要抽时间和孩子多交流,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这样孩子才能慢慢的明白大人的话,会慢慢的听话。
你孩子都五岁了,性格基本定型了。所以你想把他的问题彻底解决就要先从根本上找起。首先是环境,周围的人都什么样?孩子会不会和他们学?再就是没人陪他玩他会感到孤独,光有小朋友是不够的,他还需要父母的爱,需要父母的陪伴。
改变你孩子现在的情况这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就因为3岁之前是孩子定性的关键时候,七岁之前就完全定型了。在改变就很艰难,越大越难。
孩子的心理状况也是受家庭影响的。我觉得你们应该是每天都很忙没时间陪孩子吧?他为什么不听你们的话?你要找到他最听谁的话,找找为什么肯听话。一味的迁就或者是责骂也是不好的,你们两个要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也就是一个要在他犯下错误的时候批评他,另一个就柔声安抚的和他讲道理,他开始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但是时间久了就会一点一点的改变了。或许你真的要花费上几年的时间去慢慢改变孩子,但是不管什么办法都是需要长久的去坚持下来看才有效果。
孩子的心灵其实是很脆弱的,他们也有固执的一面,也有不肯低头认错的一面。
我建议你们再忙也要抽时间去陪孩子一起,抽时间就带他一起去玩,去散心。工作挣钱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培养是不能耽误的。
我说的有些多,但是同样作为母亲,孩子最关键的启蒙老师就是我们父母本身。所以孩子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劳神费力的找原因找办法,要找到孩子的喜好,找到孩子怕什么。这样你也好想办法应对孩子的不听话不是吗?
加油吧~孩子的未来成长就掌控在你们手中。
男孩5岁半胆小害羞,不合群,从不主动和人交往。怎么办?
鼓励和孩子们一起玩,认识了新朋友。慢慢会好的,不要老骂他哟,经常鼓励他。
女儿两岁半了,很害羞,胆小,不合群,怎么办啊?1/最好自己带在身边,不要隔代培养!
2/让孩子和孩子们一起玩,时间长自然会好的!
3/要多鼓励她,表扬她!
4/不要过于保护她们,如果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尽量减少大人的参与,更不能因此教训自己的孩子!
本人17岁,胆小害羞,不敢主动和人交流,总是和别人合不了群你才17,大把的机会啊,先和同学搞好关系,建议住宿
孩子特害羞不合群咋么办?耐心一点,一开始引导他带着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然后你自己慢慢退出,让他不知不觉中适应和别人一起
不合群怎么办?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要与其它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必然要与别人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资讯,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它是主体双方寻求需要满足的心理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必然与他人发生联络,产生交往的需要。其一,人们往往通过他人而认识自己,这需要与别人进行交往;其二,人们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及社会规范也需要通过与他人交往来实现,从而也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所以,人际交往是一种相互作用的需要;这就要通过交往,利用一切机会表达自己的态度、看法。若没有交往这一途径,则个体的这种心理需要将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恐惧、孤独等心理疾病;其四,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也有通过交往交流资讯、传递情感的需要。可见,人际之间的交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可协调人们的认识、情感、行动、增进人们的了解,团结一致形成群体规范,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及个性良好发展。在由人组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参与这种人际之间的交往活动但每个人的交际质量却有所不同:有的人左右逢源、灵活应变,人缘广结;而有的人捉襟见肘,处处受制,举步维艰,人际关系很紧张。究其原因不外受到文化、社会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那么,有那些因素影响人际关系呢 我认为,就心理呈面讲,主要有 一、认知偏差的影响 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对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他人认知的偏差。 对自我认知的两种偏差。一是过高评价自己,孤芳自赏:一是自我评价过低。自轻自贱。对自我的这两种不正确认识都会影响人际交往。一般的说,人们大都不满足自己的财富,却很容易欣赏自己的聪明。孤芳自赏者正是过高评价自己,过分相信自己的聪明从而导致恃才傲物。对不如己者不屑一顾,恶语相向,以已之长量人之短,以已之聪明衬人之笨拙。或者对别人的所作所为和喜好漠然置之。不屑与之交流。如此待人,谁会与你交往?人们只会避而远之。你虽处人群却倍感孤单。高估自己会影响交际,自我贬低亦如此。看不到自我的价值,自轻自残,与人交往畏畏葸葸,认为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没有主见,看别人眼色行事,见到上级点头哈腰,与同事交往,怕别人笑话,碰著邻里总赔著小心,与朋友相聚,总觉得自己低人一截。这其实是自卑心理作祟,自卑则无自信,无自信则轻视自己,轻视自己则行为畏畏缩缩。神情暗淡,一脸小心,言词唯唯诺诺。这类自轻自残者,其实想以自己的行为来博取人们的同情,可事与愿违。人们却认为你太贱而不愿与你交往 对他人的认知偏差一是以貌取人,二是以成见待人,三是从众,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特色。这几种认知偏差在人际交往中有不同表现。以貌取人常表现为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首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即为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主要是来自对方表情、姿态、身材、以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它在对人认识中有决定性作用。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对初次印象更容易重视,对后来获得的资讯往往不大注意或易忽视。第一印象好对以后的资讯就会起到掩饰作用,产生正向优先效应,认为此人样样好,于是喜欢、信任他并与之接近;反之,不好的第一印象在以后的认知中就会更多地注意其缺点,甚至把优点也当作缺点,产生负向优先效应,对他人则样样看不顾限,于是排斥、疏远、嫌弃他。这种只看表面不著实质的认知倾向容易造成对人认识的失误,从而影响人际交往。在生活中常有"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事,也是一种对人认知的偏差,可称之为以资讯取人。在很多时候,交往对方在未开始交往时,双方或其中一方对另一方已掌握了某些资讯,从而对对方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也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以成见待人在交往中常表现为晕轮效应和定势效应。晕轮效应是将认知物件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充套件到其他各方面去的印象。"情人眼里出西施"即是典型。交际中,人们在认识人时,由于对方的某一特征或某一行为使自己产生了突出印象,由此掩盖了对此人其他特征和行为的认识,于是得出整体只具有这些特点的错误判断。见木不见林、一好百好,一坏百坏,造成对人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交往。定势效应是指用一种固定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如在一些年轻人看来,老年人固执保守,思想概化,旧框框多,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当他们遇到某个老年人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归入此类;而老年人则认为青年人单纯、幼稚,缺乏经验,办事欠稳妥,当他们遇到某个青年人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划入此类。这种定势效应若与认知物件的本质特征一致,可简化。缩短认知过程与时间,但往往也会导致认知者形成某种成见,陷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小圈子,妨碍交往的正常进行。从众则是根据多数人的看法来确立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一种现象。这种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看人看事随大流,没有自己的观点,不管别人的看法正确与否,一味随声附和。这样认识人,结果导致认识失真,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人际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还要正确认识他人,知己知彼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对双方交往的目的、内容、方法也要正确认识,否则交往最终也会中止。例如交往动机不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一旦目的达到,交往活动也随之而结束 二、情绪失控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情绪,人们常称之为情感的外在表现。它在人际交往中极为重要。情绪隐藏在交际过程中,是一种心灵的无声交谈。交往中,若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则直接会影响文际质量。例如:在取得某些成绩或被人羡慕的情况下,沾沾自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每遇他人唯恐别人不知,言语中洋洋自得,表情眉飞色舞,甚至教导别人该如何如何等,往往导致别人的反感而不愿与之交往。与人交往,得意忘形不受欢迎,因为没有人愿与高傲狂妄的人合作共事。 同样,失意忘形留给别人的印象也并不美好。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不幸,一个人若愁肠满腹,化形于色,那么人们会认为你过于脆弱,缺乏自制,只会给予怜悯或同情,而不会把你作为知交为你分担不幸。若遇不公正对待怒形于色,迁怒于人,人们只会认为你浅薄,缺乏内涵,那么你连怜悯或同情也得不到,只会得到别人的轻蔑,又何谈与人交往 情绪表达没有分寸同样也会影响交往。例如不分场合、不看物件不顾轻重恣意纵情,情感反应过分强烈,就给人以轻浮、狂妄或动机不纯等不好印象,让人对你顿生轻薄之感而不愿与你接近;反之,一个人若对喜、怒、哀、乐或对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事无动于衷,反应冷淡,就会让人觉得你冷漠无情。试想,一个人永远是一副故作深沉的面孔,谁又愿与你交往呢 三、态度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物件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倾向,它不是某种心理过程而是全部心理过程的具体表现,认知、情感、动机同时在其中起作用 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影响。在交往中,态度给交往一方造成心理压力,因为态度总是指向并倾注于某个物件,具有压迫性。如态度和蔼、真诚、坦荡,会使人有安全感并亲而近之;反之,态度圆滑、缺乏诚意,狂妄会使人有危机感并疏而远之。有的人在别人面前,自以为是,对别人轻蔑相向,即使有求于人也表现出一副考验别人的架势,长此以往,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有的人则缺乏诚意。如评价别人一味吹棒、奉承,极尽吹拍之能事,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使人产生虚伪之感;有的人只喜欢听好话,对批评、意见不屑一听,甚至不满。如此交往态度。别人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敢与你接近 四、语言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人际交往中,最经常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语言,由于语音的差异或语义歧义或语言结构不当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的表达对交际也有明显影响。如有的人说话夹枪带棒,敲敲打打,或者出语尖酸刻薄,言外有意,或者冷言冷语;还有的人说话好用反诘语言等等。这样说话常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有时还会带来口角甚至不良后果。即使你再是怎样的"豆腐心肠",一张"刀子嘴"也难以使你与别人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五、个性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个性,心理学中又称之为人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思想、信念、世界观、性格、气质、能力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人际交往受到个性品质的影响 交往中,一个人热情、诚实。高尚、正直、友好。讨人喜欢,人们易于接受他而与之交往;相反,一个冷酷、虚伪、自私、奸诈、卑劣的人就会令人生厌,于是人们回避他,疏远他。对于一个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无中生有、嫉妒诽谤、搬弄是非的人和一个诚实正派、心诚意善的人,显然人们倾向后者,更愿意与之结交。可见,良好的个性品质易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良的个性品质则会影响正常交往。但人们在性情、志趣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并不等于他们没有共同之处。例如:有着共同文学爱好的两个人,性格特点相左,但交往中如果以共同的文学爱好为基点,彼此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把彼此相左的性格特点放到交际的次要位置,求同存异,那么交往双方也会感到其乐融融,甚至会随着彼此的相融而成为知己。如果双方丢弃彼此的共同点在个性品质上去相互指责或计较,这不仅使交往双方关系僵化,甚至会反目成仇。你看不惯别人,对别人不感兴趣,别人也看不惯你,对你不感兴趣。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夫·阿德勒说:导致双方情感疏远,情感疏远就易产生隔阂。有了隔阂自然格格不入,于是你会愈感孤立,当然也得不到别人的关系与帮助,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孤家寡人了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心理因素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深刻影响。为了更愉快地学习、工作、生活,我们有必要也必须与周围的人们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前提就是尊重别人。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人的基本精神需要之一。在交际活动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意味着对别人的理解,"理解能博万人心",有了理解,就有了交往的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缺乏相互的尊重就谈不上理解,甚至会产生曲解,这显然不利于交往
没必要改变自己
只要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就行
一个人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爱
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
小集团是很自然的 改变不了事实就别在意
获得轻松就好
5岁小男孩不合群怎么办你好孤僻是我们常说的不合,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索居的心理状态。孤僻的人一般为内向型的性格,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漠。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 鄙视或戒备的心理。和家庭不和谐,离婚是有直接关系的。 关爱是家长与幼儿之间增进感情的基础。爸妈要在态度上对宝宝亲近,生活上对宝宝体贴。爱是转变孩子孤僻性格的前提,和孩子多一些交流,对孩子要理解,对孩子一些主动性动作多运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多一些户外活动对于性格孤僻,不合的儿童,要多让孩子和其他儿童一起锻炼,一起做游戏,共同活动以培养孩子热爱集体和良好性格。
检视原帖>>
我不合群 怎么办慢热吧,找些比较合的来的朋友慢慢融进去
3周岁多宝宝害羞,不合群怎么办这个可以做个游戏,
开导他可以得到什么东西,
多跟小朋友玩是有好处的,
慢慢他性格就变过来了。
十七岁男孩不愿和人交谈不合群是不是自这种情况和性格有关系,当然和家庭的影响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定位,随着阅历加深,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还要学会多融入身体,多交朋友。
沟通,明白孩子在想啥。
1、冷静地解决冲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要表现出激动和不耐烦的情绪,相反应该耐心听取孩子的双方的观点。
2、促进理解和包容:引导孩子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感到理解和被理解,从而减少争吵和冲突的可能性。
3、鼓励、支持和赞美:让孩子们理解和包容个人和别人的情感和行为,从而促进发展与成长。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5岁小男孩因为好奇,拿着墨水从家里阳台的窗户往外倒,结果把楼下邻居家的窗户和外面晾的衣服全部弄脏了。
妈妈知道之后,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并且把所有弄脏的衣服都拿回家,要求孩子跟她一起洗。除此以外,妈妈还请了一个刷玻璃的工人,把所有邻居的窗户都擦干净,但是,妈妈要求孩子站在阳台下面看着叔叔擦玻璃。
这件事让我十分感动,妈妈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做错事情说 “对不起”并不等于道歉 ,真正的道歉是 “对不起”+“承担责任”。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孩子刚会说话的时候,家长们就开始教孩子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十分注重礼仪和教养。
到了学校,幼儿园老师更是十分重视孩子的礼仪和行为习惯。于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很自然地使用“谢谢”、“对不起”等等礼貌用语。老师和家长往往都会认为这样的孩子是懂礼仪的,是自律的。
其实不然,很多孩子犯了错,不明白真正的道歉是 “既要承担错误,又要承担责任” 的道理,嘴里说着“对不起”,下次却依然重复之前的错误,甚至还有孩子,嘴里说的“对不起”只是迫于父母和老师的压力而已。
然而,我们真正要让孩子明白的道理就是,有时候做错了事,不一定只有道歉才能解决问题。
首先来看下面两个事件:
记得有一天,我给二年级一个班的孩子代手工课,教孩子们折青蛙。
手工课是动手操作的课,所以课堂纪律一般都很活跃,也比较吵闹。这种情况,老师也不会过多约束孩子们,睁只一眼闭一只眼。
期间,有两个小男生在课堂上追赶起来,突然,其中有一位男生不小心撞上了一位小女生的胳膊,而小女生当时是在撕纸,结果可想而知了,纸撕歪了,青蛙也就做不成了。
小女生气得立马站起来大骂,急得都快哭出来了。
这时候,这位小男生说“这样好了,我把我的青蛙拿出来,你教我怎么做,做好了青蛙给你”
小女生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于是,很快进入角色,一起动手,把青蛙做出来了,当然那只青蛙做得很不好,四不像。可是,两个孩子还是很高兴,之前发生的不愉快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还有一件事是这样的:一天我去逛商场,逛累了,就在商场的休息区里休息。我看见旁边儿童玩具店里,有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准备去拿柜台上的一个小玩具,那个玩具当时只有一个,就在这时来了一位五岁的**姐,**姐立马就把玩具拿走了,直接走到旁边独自玩了起来。
三岁的小女孩,吓得不知所措,或许她不明白为什么她的玩具被别人给拿走了,委屈地哭了起来。**姐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并不理会,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小女孩的哭声与她是有关系的。
这时**姐的妈妈走了过来,
于是**姐走到小女孩身边,把玩具递给了小女孩,小女孩立马破涕为笑,于是很快两位小朋友玩到了一起。
两件事情都这么被完美地解决了,可是小男生和**姐在整件事情当中说了“对不起”三个字吗?并没有。当时在场的大人,老师或妈妈都没有教孩子说“对不起”,那我们能否认为她们是不懂礼仪呢?或者是说她们不自律呢?
接下来再看另一个事件:
事情发生在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愉悦地玩耍,奔跑着。
突然一位男生把一位女生撞倒在地,男生回过头看了看,又跑了…
这一幕刚好被一位老师看到了,于是老师叫住男生,说“撞倒了人,怎么能跑呢?必须跟人家说对不起”,于是男生跑回来诚恳地向女生说了一句“对不起”
不说还好,一说对不起,女生立马就哭了起来,这时男生很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样呀?我都说了对不起,你还哭,你到底想怎样?”……
事件后面这里就不再描述了,结果肯定大家也心知肚明。
事件当中,男生确实向女生说了“对不起”,可是事情解决了吗?并没有。那男生的行为就是礼仪,就是自律吗?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
在孩子的思想当中,他们认为只要自己造成了冲突,就要说“对不起”,说了对不起,就会被得到原谅,事情就可以被解决。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那么礼貌用语应该怎样教,孩子才会真正的懂礼仪,真正的自律呢?
只有孩子自己把事情的经过描述出来,他才能够清晰地认知到事件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才能够针对事情的本身,做出正确的判断,知道怎样去处理冲突,解决事情。
所以教孩子正确理解事情,理解 社会 行为规范,才是礼仪和自律的第一步,而不是使用礼貌用语。
如果事情得到合理的解决,有没有说对不起,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不会介意。可是,如果只会说对不起,并没有妥善处理问,解决问题,或是把问题弄得更糟糕,估计对方打心眼里也不会原谅你。
就像第三个事件中的男孩,他确实说了“对不起”三个字,但是他完全不理解“对不起”的意思,更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对事件负责任。他只是单纯地认为,做错了事情只要说句“对不起”就可以了。他完全没想到对方会不原谅他,于是他突然不知所措,甚至急躁起来。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当中,事情做错了,说句对不起,就会获得他人的原谅。但“对不起”这道挡箭牌并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失效是因为事情没有得到解决。当我们没有看到对方所受到的伤害,更没意识到对方的伤害来自于我们自己时,我们说得“对不起”不是诚心地想去解决问题,只是按照流程,应该说句对不起而已。
所以当发生冲突的时候,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一步,而非使用礼貌用语。
承认错误本身比解决问题更需要勇气,问题解决了之后再说“对不起”,需要的是一种更真诚,更坦诚的勇气!
就像一开始说的把墨水泼向楼下的孩子,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要承担责任,而并非仅仅嘴上说“对不起”,真正的“对不起”,是责任和担当!
所以, 只有建立在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基础之上而说出来的“对不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懂礼仪,或者真正的自律。
在教孩子懂礼仪和自律的道路上,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教会孩子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给予他们勇气!
1
7月4日下午,河北廊坊某幼儿园放学后,6岁的王某某和3岁的杨某某在园内追逐玩耍。一个不小心,杨某某摔倒在地。
站在旁边的杨某某的父亲杨某,当即走到王某某面前,掐住王某某的脖子,将其拎起后重摔在地,致使王某某背部受伤,胸椎压缩性骨折。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固定证据,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已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受伤的王某某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两个孩子一个跑一个追,很正常的男孩打闹的场景,杨某某跑着跑着一个踉跄导致身体不平衡摔倒。
按理说,男孩原本就活泼好动,两个男孩互相追逐打闹,真的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玩,家长最多关心关心孩子摔得疼不疼就好。
然而案例中的家长却不问青红皂白,走上前就对别人家的孩子下如此重手,这种行为看似为自家孩子抱不平,其实他却丢失了为人父母最基本的素质,更是触犯了法律。
身为父母,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告诉孩子如何更别人相处,更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正确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
2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所以看到孩子之间打闹玩耍,而家长插手教训别人家孩子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
2017年9月2日,在河南安阳,两个孩子在街道边玩耍打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然而其中一名小孩的父亲看到这个场景。
他立马上前抓起另一个孩子,狠狠地摔到地上,孩子当即被摔得浑身抽搐,不省人事,该男子却带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不管被摔孩子的死活。
2017年11月24日,在一个游乐场内,一个男孩跟一个女孩发生拉扯,男孩不停地推搡比他小的女孩,女孩被打得连连往后退。
而站在一旁的男孩父亲,不停地怂恿男孩继续打,而等两个孩子不再打闹以后,该男子却趁着视频监控死角,用手中的包狠狠地砸了一下女孩的头部。
原本只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打闹,却因为大人的插手,演变成故意伤害事件,不仅对被伤害孩子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这些动手的成年人也逃不了法律的惩处。
看起来这些父母是护犊心切,殊不知他们这样做,并没有真正帮到自己的孩子,反倒给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
这些孩子会以为无论自己怎么做,父母一定会出手帮助他们,却不知道父母不可能帮你一辈子,有可能害得孩子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中去。
3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 大部分孩子进入3岁以后,就会处于人际关系敏感期,他们渴望跟同龄人进行交往,但是他们却并不知道如何正确跟别人相处。
追逐打闹、互相争抢是他们跟同伴相处的最常见的行为,即使父母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嘱咐他们慢一点,孩子们就跟没有听到一样,依然跑得欢快、闹得欢腾。
然而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发展跟不上孩子的行为,同时孩子不能把握好跟同伴相处的尺度,所以经常会导致“一方受欺负”的情况发生。
父母应该及时告诉孩子,跟小朋友相处需要这样做:
不可以主动欺负别人,被别人欺负要及时告诉大人。
我儿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有一回放学回家,他跟我说:“妈妈,今天我同桌打我肚子好几拳,我肚子好疼。”
听到儿子这样说,我当然很心疼,赶紧给他揉揉肚子,等他说感觉好多了以后,我才问他:“他打你的时候,你告诉老师了吗?”
儿子点点头说:“嗯,我告诉老师了,老师批评了他,并且让他给我道歉了,我现在原谅他了,他也保证以后不会再打我了。”
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经常跟他说,不可以主动伸手打别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是如果别人打你,第一时间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
教育家杜威说,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最坚定的支持,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会有父母帮助他们正确解决问题,孩子必然会无条件地信任父母。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父母可以适时指导。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提出“ 让儿童自己教育自己” 的主张,就是小朋友在相互玩耍和游戏中,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教育。
孩子们因彼此意见不同而发生争吵甚至动手之后,会逐渐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认识到别人的意见和地位的重要,从而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经过多次互相试探和退让,孩子们慢慢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改变“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同时增强了对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适应性。
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告诉孩子要互相礼让,玩具轮流玩,要遵守秩序,剩下的事情应该交给孩子自己解决。
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争吵动手的情况,父母可以及时制止,然后告诉他们互相协商解决,一定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选择,更不能直接上手。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说, 儿童始于一无所有,并独自向前发展,这就是“儿童的理性”,这种“理性”是指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一种自发的内在程序、秩序。
孩子在父母正确的引导下,才会逐渐学会如何正确地跟同伴相处,并且学会保护自己,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
4
其实,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之间再怎么打闹,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伤害,怕就怕有些家长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吃一点亏,冲动之下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该时刻警醒自己的行为,一定不能伸手打别人家孩子,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跟对方家长沟通。
头脑要冷静,一定不能动手欺负孩子。
很多父母在伤害了别人的孩子以后,也会懊悔表示自己过于冲动了,一看到自己孩子被欺负就血压上升,行为不受大脑控制。
2017年9月份,在广州某小区的游乐区内,两名约3岁的孩子正在争抢玩具,其中女孩的妈妈看到后,赶紧把对方男孩拉开。
而此时男孩的妈妈赶到,飞起一脚踹倒女孩,两个妈妈随即扭打在一起,场面一度变成两个大人之间的争吵。
男孩妈妈在采访中说,当时看到女孩用玩具打到自己儿子,一时生气才会上前踹了女孩一脚,对自己的冲动行为表示后悔。
孩子之间的纠纷原本是小事,但是大人的不当介入,尤其是动手打别人家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伤害,可能从小事演变成大事,更难以收场。
父母在看到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第一时间应该分开两个孩子,然后可以跟对方家长沟通,协商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发生分歧难以解决 ,可以寻求警方支持。
2017年6月15日,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发生一起纠纷,两个孩子一起玩耍发生磕碰,双方家长都认为自己孩子被欺负了,因而争吵不休只能报警求助。
报警的吴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逛商场,李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也在商场内,5岁男孩不小心碰到4岁男孩的眼角,吴女士要求李女士陪同去医院做检查。
刚开始李女士一直道歉,但是吴女士坚持去医院检查,双方逐渐变成互相指责,民警到现场后查看了男孩的眼角,确认孩子眼部没有任何红肿等碰撞痕迹。
奈何双方家长一直不能冷静,民警只能将两家人带到派出所处理,民警提醒家长遇到类似纠纷,需要客观冷静面对,不需要过度紧张。
有人说, 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无疑,必须跑在孩子前面,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面对孩子的纠纷的态度,会对孩子以后面对类似场景的处理态度有很深的影响,父母能够客观冷静,孩子才会更淡定从容。
5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但是换位思考,别人的孩子同样也是一个家庭的宝,也不会容忍被人欺负。
作为一个成年人,首先要有成年人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不能欺负别人家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冷静处理肯定比冲动打人更可取。
而身为父母,我们更应该告诉孩子要跟小朋友和谐相处,不主动欺负别人,被别人欺负了要及时告诉父母,父母会帮助他解决。
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说,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
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理智的父母,在父母正确的引导下快乐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