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在交往过程中,感情升温结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想要和一个人厮守到老,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只要找对了那个人,结婚的念头随时都会有。
刚进入恋爱期的时候,可能喜欢一个人,只是单纯的喜欢,一旦要谈婚论嫁,可能考虑的就多了,毕竟娶妻还关系着后代,不过作为男人只要考虑,女朋友的本身是否优质就可以了,不用顾及她的家庭条件。
爱一个人就是想要为她遮风挡雨,把沧海变成桑田,无论岁月任何变迁,就是想要有她陪伴,这就够了,有时候爱情来了,婚姻就来了,不用太理智。
1很多男人判断自己的女朋友,首先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两个人在一起是否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
2自己是否做到此生非她不可了,就是自己爱她深不深,有没有做好和她白头偕老的打算,确定好自己的内心,想要很她结婚就是自然的事。
3她的人品,就是待人处事,作风问题等,正派的女生男人更爱。
4她是不是也如你一样,奔着结婚去的,她是否也深爱着你,是否愿意和你走向婚姻的殿堂,此生只此一人彼此不离不弃,只要两情相悦就适合结婚。
5两个人年龄上没有什么差异的话,在谈朋友的时候,应该就是奔着结婚去的,如果对方还是个小女孩,年龄差很多,那就不太适合结婚了,因为她小男人就要一直哄着她,这一哄可能就要哄一辈子了。
遇见对的人不容易,遇见后只要感觉到了,那就会分分钟有想和她到老的打算,既然爱了,就不要迟疑,爱她就把她娶回家。
爱情是相互的,你爱着对方,对方也会爱着你,如果有一个人不爱,那都不是结婚的最佳时期,真正相爱的人,就是想要一辈子不放手,而不是还能理性的问别人。
西楚霸王项羽由吕良伟饰演,汉王刘邦由张丰毅担纲,他们的另一半由关之琳和巩利出任。这出经典的英雄史诗、美人悲歌征服了银幕之外的万千观众。挥泪之余,“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楚声绕梁不散,项羽的铁骨傲汉的形象,心怀包容天下,胸襟满载柔情,即使是易安居士也禁不住挥毫咏叹,又何况古往今来的逸士羽客校书巾帼?相反,城府极深,为求目的不择手段,好色贪*,甚至抛妻弃子,无视骨肉,扬言同项羽分父亲肉汤一羹的刘邦,极卑鄙,极猥琐,极无赖,极惹人反感!千载以来,无人不爱惜项藉而击节高歌,百世于兹,谁个不唾弃刘季而嗤之以鼻(除非刘氏贵族抱着“高祖”而自慰)?
然而,人民的眼睛不是雪亮的吗?历史为什么竟选择了卑猥无赖的刘邦而舍弃了义薄云天、侠骨柔情的英雄项羽呢?为什么英布、彭越、陈平、韩信……一个个离开霸王阵营而投奔汉王麾下?为什么张良、萧何、樊哙、纪信……一个个为汉王而肝脑涂地,舍死忘生?为什么三秦困巴蜀刘邦依然陈仓突出?为什么百战百胜的西楚霸王竟然要与刘邦划鸿沟而治?为什么韩信假王而汉王仍能驱逐天下?为什么威霸天下的项羽竟然怀疑他唯一的谋臣而将他遣散?为什么……
是历史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歪曲了历史?
太史公的《项羽本纪》,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通鉴》,笔法和语调,同情和严谨,经世与艺术……到底要不要来个清算?有感而作,并非笔伐刘项。
一、身世比较
刘邦这人在史书上的介绍不见得有多好,《史记》说:“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喝酒赊欠酒钱就叫做“贳酒”——翔锋注)”,即使是《汉书》,也原文照录这几句文字。这样的人,在见到秦始皇的感叹居然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①如果是今天的无赖,发出如此感喟,得到的必是旁人的嘲笑无疑。就是这么一个“原来不读书”的刘邦还通过欺骗的手段,得到后来的岳父吕公的好感,并将女儿吕雉嫁给他。
班固身为刘汉王朝的史家,他对太史公的《史记》有自己的看法,不少被受太史公推崇的人物,到了他的笔下都失去了光环,甚至有所贬抑。但是,对于高祖皇帝的身世来历及早年事迹,他并没有给以隐瞒,或者过多的“讳”。如此说来,上述资料自当属实,后世司马光在《通鉴》也“照单录取”。
项羽,是个贵族,楚国名将之后,“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①。关于他的早年事迹,有两件值得注意。其一,学书不成,学剑,也不成。项梁,他的叔父大怒,问他意欲何为。他说:“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①项梁感到惊奇,认为他有志气,于是教授他兵法,项羽大喜,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后,知其大意,又没有再深入钻研了。其二,就是他也看到了秦始皇,当时他的名句和刘邦差不多,甚至更为壮烈:“彼可取而代也!”①
两人的早年记载,《史记》和《汉书》是一致的,我们看到,说好一点,他们是有志气,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或者是“做白日梦”!但是自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刘邦有诈术、权变——智谋也,项羽豪气逼人,并且“力能扛鼎,才气过人”①——武力也。一个是平民无赖,酒色之徒;一个是贵族之后,武壮无敌。这些身世差别,当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后来在政治上、战略上、军事上以及用人机制、组织管理政权诸方面的较量了。
二、伐秦岁月(入咸阳的武功)
楚怀王阵营的战略(不一定是由他本人制订的)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先前陈胜的军事措施:分道进攻秦朝。虽然项羽是在宋义军中,被削弱了一部分统军权力,但是宋义却没有乘机完成楚怀王交给他的任务:彻底削弱项氏的影响。这个观点在《史书》和《汉书》并没有明言,但是我们多少得到一些暗示:项氏本是拥立楚怀王的首立者,项梁一死,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这一记载显示了楚怀王对项氏的不放心。及至后来,项羽雄霸关中,打算自己称王,于是大封诸将为王,遥尊楚怀王为“义帝”,后来又暗中杀死“义帝”。前后呼应,楚怀王让宋义担任最高军事长官应该是出于削弱项氏的目的来考虑的。故此,宋义按兵不动,其深意不言而喻。由于宋义并没有对项羽作出“最后一击”,在诸候大难当前时,项羽坚决果断地杀死宋义,夺回全军的指挥权。在其后发生的“巨鹿之战”中,楚军破釜沉舟,九战秦军,大捷。《汉书》是这样记述的:“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人人惴恐。于是楚已破秦军,羽见诸侯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兵皆属焉。”几乎是原文照录《史记》,只是少了一个“羽召见诸侯将”中的“召”字。所以咬文嚼字如斯,只是为了显示:在太史公和班固的眼中,项羽的伐秦武功都没有被埋没!
项羽部队阻挡了秦朝的主力是不容置疑的,秦朝大将章邯的归降又为他带来了二十万降兵。这是更大的武功,只是项羽在这里显示出他“弱智”的处理方法:坑杀全部降兵。秦的暴政有目共睹的,秦军士卒即使在灭六国中与诸侯军士结怨颇深,但是十多年过去了,血腥的复仇火焰应该或多或少地得到一定的缓和或者消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秦的暴政并非只是针对六国诸侯的人民,而是覆盖全国范围的人民。秦军将士同样是暴政的反对者,至少也是怨恨者。项羽没有团结,改编这支军队,而是好像当年坑杀赵兵四十万的白起一样行事,的确失去了民心。可是,直至现在,还是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历史选择的天平这时候即使还没有倾向刘邦,但绝对开始偏离项羽了。与稍后在咸阳“约法三章”的沛公刘邦作个对比: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且“余悉除去秦法”②。刘邦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关中的民心,这对他后来突出陈仓,消灭三秦王,据守关中,甚至以此为都城奠定了一定的民望基础。
鸿门宴后,项羽入主咸阳,再次犯了更大的政治性错误:“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秦民失望。”③
参照物:唐朝李渊入关中长安,其时的长安与此时的咸阳在地理位置上相当接近,李渊进驻长安后,没有作出像项羽这样的举动;后来的黄巢、李自成等人,就几乎成了第二个项羽。李世民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项羽的残暴与秦无二,起码在关中人民看来的确如此。
这样一来,在谋建都城的问题上,项羽的第三句名言就出台了:“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②有一儒生,姓韩,他应该是个敢言之人,在霸王面前,讥笑他:“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②项羽当然杀他没商量。所谓“沐猴而冠”,原意是即使外貌相似,本质却改变不了的意思,可是用在项羽身上,应该就是没有远见,小家子气。历史当然不会选择不以天下为家的君主了。举举例子吧,刘邦没有将沛县作为都城,李世民没有,赵匡胤没有,朱元璋也没有,甚至,呵呵,举个现代的例子吧,毛泽东更没有!试考察,项羽这一决定是有着秘密目的的,他向外的扬言未必是真意。彭城,在徐州,是项氏苦心经营的根据地,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楚怀王当时正在彭城称尊!他是在项梁战死后,由盱眙迁至该地的。项羽尊怀王为义帝,自称西楚霸王后,下一步是:取怀王而代之啊!他怎不回“故乡”呢?令人费解的是,他怎么会将毫无威胁作用的放牛娃看作假想敌人!要知道实力比楚怀王强得多的诸侯大有人在,如魏王豹、赵王歇、常山王张耳、齐王田都、九江王英布……不胜枚举。如果我的分析有错,那么项羽真的如韩生所说“沐猴而冠”了。
三、鸿门宴会
自古王朝更替,每到某一时刻,必定会由官方制造出某些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是为了证实谋取天下的领导者的确是“受命于天”,统治全国的事实在神话传说中得到了有效的证据,黎民百姓在得到某些统治手段的改良后,也乐于接受这些“天命论”。刘邦斩白帝之子(蛇)起兵的传说,就是出于这么一个目的的。东汉末年的应劭在《史记集解》中一语道破:秦国祭祀白帝,以他为自己祖族的保护神,刘邦斩杀幻化为蛇的白帝之子,就是说汉朝取代秦朝是天命所归。其后的众多王朝开创者无一不效法而行,只是偏偏被某些历史学家攻击为“封建迷信”。其实,细心分析之,就可以得出这是一种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姑称之为“王朝天命论”,它是一种旨在维护其合法统治的重要措施。
刘邦聚众起兵后,进一步完善他的“天命论”:立黄帝祠,自封为赤帝之子,他斩杀了白帝之子,神秘的传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是一种信仰。不过令人感到惊异的是,刘邦在为黄帝立祠的同时,又有祭祀蚩尤的举动。蚩尤是黄帝时期的敌对势力,为东方九黎族的首领,相传又是南方苗人的远祖,即楚国的远祖。刘邦有这种举动,说明“天命论”极有可能不是他起兵之初就产生了的。据这些资料显示,立黄帝祠,祭蚩尤于沛廷,是“天命论”和团结东方诸侯和南方楚人的政治行动(上世纪的某一天,新中国建立前,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祭祀大典中,毛泽东及朱德不是也有如斯举动吗?只不过,他们没有“斩白帝之子”罢了)。
与项羽分道入咸阳,刘邦基本上没有遇到强大的秦朝兵团,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抵抗力量。他在高阳得到谋士郦食其,这是沛公阵营的第一个来自秦朝的知识分子,“前倨后恭”的成语故事又在上演。不过,刘邦最终对郦生的礼遇和同时期斩杀二十万秦兵的项羽相比,我很是奇怪一个无赖为什么对知识分子尚且礼遇有加;另一个自命“万人敌”的来自贵族世家的项羽表现出来的举动竟然如此“弱智”?没有采纳韩生定都咸阳的建议,反而将他处死,更甚的是坑杀秦军二十万。两相对比,读者已经能够预料他们的未来。
刘邦入咸阳,在雒阳东失利,转而攻击南阳,南阳守将退守宛城。刘邦打算绕过宛城,张良出来劝谏了,他说:“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②刘邦采纳,围困宛城,宛城守将投降。此后,刘邦部队一路西进,沿途郡县大多投降,及至攻克武关后,秦朝丞相赵高杀二世,希望和刘邦裂土“分王关中”,刘邦不答应。赵高为子婴诛灭后,秦朝组织兵力,作最后一次反扑。在这个问题上,刘邦再次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张良说:“秦兵尚强,未可轻。愿先遣人益张旗帜于山上为疑兵,使郦食其、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②秦将果然有意讲和,沛公准备答应,张良在旁边又说:“此独其将欲叛,恐其士卒不从,不如因其怠懈击之。”就是在这样的战术决策上,刘邦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纳张良等谋士的建议,秦朝的最后一战最终溃败。
进入咸阳后,“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资治通鉴•卷第九》)。他的同襟樊哙劝阻他,刘邦起初不听,张良说:“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②我觉得“助桀为虐”与“沐猴而冠”更甚,“忠言逆耳”和“良药苦口”没有让沛公成为第二个项羽,采用诛杀的手段来维护权威,这已经不是一个“无赖”的刘邦了!
项羽崇尚“武力”,高高在上;刘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吧,在一次宴会上,那时候刘邦已经称帝南向了,他告诉臣子他的取胜之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③采纳智谋是刘邦胜出的显而易见的方面了。
项羽到达武关时,刘邦早已经稳定了关中大都咸阳了。对自己抵御绝大多数的秦军,功勋卓著却反为人后的事实使项羽一时间难以接受,在范增的鼓动下,他摆了一场“鸿门宴”。
鸿门宴的目的很明确,斩杀沛公刘邦。然而,在等待项羽发出号令的最后一刻,他竟然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对项羽深怀好感的朋友多以此来证明他的仁德和善良,不过,我们不需要引用来自刘邦方面的声音,那是敌对的言辞,我们只要看看范增的激动的句子就可以了:“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①太史公对项羽的歌颂超越了任何时代的历史家,也忍不住借范增之口议论项羽一番。
当然,鸿门宴的结果不是偶然的,决定刘邦命运的主要是这三个人:项伯、张良和樊哙。三人中又以张良的作用为最大。他不知在什么时候,结识了项羽的叔父项伯,交情是十分深厚的。他得到项羽准备袭击刘邦部队时,连夜赶到沛公营中,打算解救张良,离开刘邦军营,免受楚军的屠杀。张良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个人性命,而是沛公的事业,私人的交情竟没有君臣关系那么密切,他马上将情报反映上去,然后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案:会见项伯。政治婚姻第一次挽救了刘邦(后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不过已经不再本文讨论之列),项伯接受了刘邦的诚意,还嘱咐刘邦一定要前往楚营道歉,表明自己的立场,不与楚军为敌。
四、楚汉战争前期
我们先来考察项羽在直接与刘邦为敌前的事迹。
对于先入咸阳者王关中的约定,项羽还存有一定的希冀,就是楚怀王可能会临时改变主意:他应该知道项羽破秦军的战绩。项羽派人向楚怀王请示,可是,他得到的答复是“如约”。谋求自立的“合法”途径遇到挫折,项羽决定强行自命,尊楚怀王为“义帝”“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②,他对众诸侯作出解释:“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②诸侯被分封为王,当然一口答应。但是对沛公刘邦心存忌惮,他和范增讨论后,将刘邦封为“汉王”,置于巴蜀穷山恶水之中,扬言说:“巴蜀一带也是关中地区。”
我们对项羽这一措施没有任何恶意的攻击,反而赞许他终于会使用“智谋”了。
更有智谋的是:将章邯等秦将封为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三分关中”②,“距塞汉道”②。
整个战略意图是:进入蜀地后,由于刘邦部队多是来自东方地区,远离故土,加上这个地区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经济比之中原更为落后,是个穷山恶水之地。出入靠舟船和栈道——舟船航行在秦末时期技术上没能达到在大江大河进军作战的水平,栈道就是唯一的出路。刘邦那时候光是应付不断逃亡东归的士卒就够了,何况章邯等秦降将堵塞了他的出路出路?即使刘邦能够举兵东向,也必定要在对付三秦王上虚耗不少时间,等到他完全征服关中时,项羽兵团早应该赶到了。何况,栈道狭小,危险,小分队的士卒刚刚冒出来,章邯等人早就大军压境,逐个粉碎了。
项羽的计划十分有效,刘邦当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衡,只好委屈地进入巴蜀地带。不甘心的汉王开始他的旨在克服对手压迫的计划。
第一步,仍然采纳张良的计策:焚烧栈道,表示自己服从“分配”,不再东归。可是,不久之后,他的部队果然就出现大量的逃亡事件。一心想着东归,谋取天下的刘邦心急如焚,又无可奈何。如果情况没有得到改善的话,不用项羽前来,刘邦也注定失败了。这个时候,张良已经回到他的韩国故地,不在刘邦的身边。萧何出现了。他在行政上和经济上的协助,是刘邦成功的一大保证。而在军事上,则为刘邦推荐了韩信。
第二步,任用韩信治军。没有韩信可能刘邦也会硬闯而出,不过有了韩信在军事上的训练和指挥,汉军不仅突出陈仓,而且轻而易举就消灭了关中的三秦势力——项羽的桥头堡。出身布衣,“无善行可推举”(《史记集解》李奇语)为小官吏的韩信是个备受欺凌和贫困的折磨的传奇人物,他是来自项羽阵营的。曾经“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史记•淮阴侯列传》),很可能是由于他“胯下之辱”事情影响了项王对他的看法,后世的“演义者”都有这种倾向。韩信热心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他转而投奔汉王。同样,他起初并没有得到赏识,甚至“犯法当斩”,在他前面的十多个士卒都已被杀,韩信高声大叫:“上不欲就天下乎?而斩壮士!”①萧何,也来自低下阶层,做过小吏,对秦朝法律有一定的认识,他是刘邦早年的好友,听到韩信的高呼后,“壮其貌”①,释放了他,在和他交谈中,发现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向刘邦反映,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还是没有对他委以重任。后来,流亡事件越来越多,韩信对汉王阵营感到失望,于是逃亡。萧何得到消息马上追赶,将韩信再次推荐给刘邦,这次,刘邦竟然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拜封为大将,统帅全军!出发点是萧何对韩信的赏识以及他本人夺取天下的雄心。
韩信登台拜帅,汉营全军震惊,不可思议啊!刘邦在韩信的一番对项羽及时局的分析后,大喜,相见恨晚之感喟油然而生!韩信对项羽的分析如下:
“项王喑恶叱箢,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①
对于项羽的勇武无敌,在韩信眼中不过是匹夫之勇;对于项羽见人恭敬慈爱,却不能赏有功,韩信认为他是妇人之仁;对于项羽违背义帝之约,所过之处无不残灭,在韩信看来他已失天下民心,认定他的强大是暂时的。故此,他随后向刘邦提出建议: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觽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①
这是一份著名的战略蓝图,相当于后世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当前的军事形势分析入微。整个蓝图中,韩信反复强调了一个事实:关中民心“姓”刘不“姓”项!
公元前206年春末,汉王入蜀,秋季,则举兵东出。短短的三四个光景,汉军不仅占据了关中整个地区,司马欣等人也率众归降!韩信的作用不可忽视。
第三步:萧何的后勤工作。
进入咸阳后,萧何第一时间将秦朝所有的文献图书档案全部搜集起来,故此,《史记•萧相国世家》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翔锋注)具得秦图书也。”这是项羽阵营中不会出现的事情,即使是他的第一谋臣范增,也没有在入主关中后有相似的举动(包括言行)。听到项羽将自己封为“汉王”,置于穷山恶水的巴蜀地区后,刘邦大怒,打算攻击项羽,他的部下周勃、灌婴、樊哙等人都劝阻他。萧何为刘邦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后,建议说:“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①汉王刘邦同意,于是到巴蜀意图日后再发展。公元前206年春末,刘邦东出关中,“(萧)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②。对于后方事宜,刘邦命萧何全权负责,萧何治法令,建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对于突发事件,刘邦更是许以便宜行事。君王“用人不疑”的法则,最佳“案例”就是刘邦对萧何的信任了。及至后来辅助太子,供应军需,甚至刘邦屡败于项羽,萧何都能够不断向前线输送士卒及军用物资,关中这个根据地被萧何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方政局的稳定,以及财源上,后勤供应上,兵源补充等方面,刘邦的确有着项羽并不存在的优势。
这时候,我们再来考察项羽离开咸阳后,山东地区发生的事情。
第一:分封诸侯“不公”,导致山东诸地大乱。他将齐国的后人田市封为胶东王,以即墨为都城。而齐将田都曾经跟从楚军救援赵国,有功封为齐王,定都临菑。但是当两人前往齐国故地接管时,遇到田荣势力的抵抗。陈胜起义时,派大将周市攻打狄城,狄城人齐国贵族田儋举众相应,自立为齐王。田儋死后,他的堂弟田荣代领其众,但是在项梁征战时期,“数负项梁”②,又不肯出兵协同楚军进击秦朝,所以项羽没有晋封他。田荣赶走田都,杀死田市,自立为齐王。其时,有彭越势力,部众万余人,田荣与彭越势力共同作战,诛杀另一个项羽任命的济北王田安。项羽派出军队前往讨伐,结果失利。与此同时,素以友情深厚闻名的——“相与为刎颈交”③——陈馀和张耳出现了裂痕,原因是张耳晋封为常山王,而陈馀仅仅为成安君——这个称号并不是项羽给的。于是,陈馀联合田荣和原赵王赵歇,结成临时的军事同盟,共同对付张耳部队和楚军。
令人更为震惊的是:项羽本人也杀死了韩王韩成。不久,原燕王韩广不肯前往辽东,做那里的辽东王,新燕王臧荼击杀之,兼并了辽东地区。得知汉王东出后,项羽命郑昌为韩王,抗拒刘邦。
咸阳分封诸侯没有令天下太平,反而是战乱的开始!项羽在得到张良(这时已经再回到汉王阵营)的“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②的解释和“齐欲与赵并灭楚”②的情报后,一心讨伐齐国,无暇西顾。
第二:暗杀义帝。义帝没有反抗能力,项羽命人暗杀他不仅是多此一举,反而被刘邦日后抓到了把柄。政治上的这一个失误没有使项羽名正言顺地成为皇帝。
第三:对战败的齐王田荣的辖区进行残暴的烧杀抢掠。“烧夷城郭、室屋,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所过多所残灭。齐民相聚叛之”②。虽然存在一种可能,大概汉朝的史书对项羽多所贬抑吧。不过,到公元前205年的夏季,刘邦平定关中已经将近一年了,项羽都未能抽空对付这个劲敌,我们就知道他正在忙于镇压山东诸地的叛乱了。言下之意,他的后方不稳定,田荣虽死,其弟田横又卷土重来!
第四:在刘邦阵营表现为: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项羽阵营则表现为:不断的叛乱。这种对比很强烈,虽然楚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很强,但是当韩信为刘邦提出当前的战略蓝图并付诸实施时,项羽部队就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境地。汉军的战略蓝图是这样的:汉军分成两部分,刘邦亲率一部,在荥阳与楚军主力周旋;韩信则另率部队北伐燕、代,然后东击齐国,对楚军进行战略上的迂回包抄。与此同时,刘邦命随何前往联络南方的九江王英布,令其背叛霸王。随何这个出色的外交家终于完成了刘邦的任务,英布的参战,牵制着项羽的一部分兵力。
地图显示:北方和东方,有韩信势力;南方,是英布势力;西部和中原偏西,是刘邦势力。项羽已经陷于三面包围圈里。
虽然英布最终失败投奔刘邦,但是刘邦已经争取到几个月的时间。北方的韩信出奇计,“背水一战”,击跨了赵国军队。
即使在楚汉战争的前期,项羽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且,我们还发现这一段记载:“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②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05年夏季的事情,但是却没有成为刘邦的致命伤。项羽强盛的兵力好像只存在于“演义者”的口中,他虽然将进犯彭城的汉军击溃,又将英布势力消灭,不过,只是在荥阳和刘邦僵持,终其一生,再也没有进入关中!相反,刘邦在楚汉战争前期还进攻过他的都城彭城!
五、结论
刘邦战胜项羽,我们考察了楚汉战争前期他们的战略上、政治上、军事上和组织管理上等几个因素。
在战略上,沛公刘邦建立了一块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兵源和粮食的根据地——川蜀及关中。萧何则是其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一谋臣。而项羽内部相当混乱,也没有哪一位重要的谋臣能够为他稳定后方。
政治思想上,刘邦不仅通过“王朝天命论”向世人证实自己是天命所归,更重要的是他在他的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得到人民支持的措施(最明显的是“约法三章”),从而树立了很高的民望;他随着与项羽的战事的开展,通过外交及必要的“政治阴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瓦解或离间敌人的内部团结。陈平和随何则是实行这一措施的代表人物。项羽阵营没有培养相应的出色的外交人才。
军事上,我们先前对韩信的记述,以及对刘邦对军队的放权、收权(见下面的分析)等有效的、成功的控制的考察,就可以得到“刘邦胜出”的必然性。项羽也有猛将龙且、钟离昧等,可是与韩信相比,只能望其项背!
组织管理上,其实就是上述几个方面的总括,“三杰”忠实而有才能,分别承担作战、行政、思想意识及经济领域等方面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开展及最终的完成,既是消灭项羽的基础和后盾,又为开创王朝,接管政权做好了准备。
最后,我们来简单地讨论一下他们的个人气质。
刘邦的确工于心计,但是他的最后胜出得益于他对张良、萧何和韩信的绝对信任,但又处处提防自领一军的韩信。公元前205年,刘邦在成皋失利,与萧何逃往修武的韩信及张耳大营,这是刘邦最脆弱的时刻,如果韩信有异心,自立或者擒杀刘邦投降项羽,刘邦其人从此消失。所以,刘邦“自称汉使,驰入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
项籍,字羽,楚国下相人,楚名将项燕之孙,世称楚霸王,天生的军事奇才,武功盖世,嗜杀成性,却又多情。我要说说这个多情的男人。
项羽一出场就是一个,文不成、武不就、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他学了兵法。一日见秦王游,与之相遇,项羽又一句死不休之言:“彼可取而代之。”。
项羽就是这样一个狂妄自信,而又纨绔骄傲的世家子弟。
项羽领兵一生,大小上百次战役,未尝有败。他杀人成性,嫉恶嗜杀。他骄傲而又勇武非常。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败了。有人说他是刚愎自用,有人说他是沽名钓誉,我说他应该是太多情。《史记·高祖本纪》: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他的多情使他变得有些幼稚,分不清敌我,看不到人心的变换无常。时代要进步,他却固步自封,目光短浅视,遵循古法。多情的他终究败给了一个弱小的流氓亭长。
鸿门宴上,刘季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城……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因此言,刘季得以活命。项羽闻言对其产生同袍之情,同生共死的战友之情,以及君臣之情,岂料会有异心。因为他的多情,让他误以为刘季安心称臣,却不料其包藏祸心。及至项庄舞剑,项伯的维护,他竟然无动于衷,他对项伯的叔侄亲情,再次让其错失良机。刘季逃跑,张良献玉,竟然把张良这一谋臣放走,这是对张良的义气之情。项羽的多情,使其看不透是非,不明敌我,竟然用情资敌,以致其最终败亡。
项羽杀进咸阳成,火烧阿旁宫后,认为天下已定,其已天下无敌,却想着可以衣锦还乡了,这可怕的恋乡之情。他依据其情感亲近,分封其所有手下,几乎人人封候,人人都有封地,他故土难离,固步自封之情,使天下又一次大乱。他仿效周朝,诸侯林立。他的多情使他目光短浅,像孩童般幼稚和天真。他对他的部将有同袍情谊,封王却忽略了一个问题,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虽灭六国一统,却每一个国家的王候公爵未亡,是以新王换旧王,同处一地,很显然,异地而处,这是任何人都不会接受的,王地异性易主,故而战争四起,再次天下大乱。
天下大乱,项羽领兵再次四处奔波,为了他的属下,他们曾经的君臣之情。这时的沛公刘邦已发展到与之相平的一方诸侯,项羽的旧众大多已归汉王,其击汉王,汉王败逃至彭越。项羽抓其老父、妻子,欲以迫其投降。汉王“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项羽竟然放弃威胁而走。汉王与之称兄弟,其竟信以为真,他跟汉王还有兄弟之情。项羽的多情,让其分不清敌我,看不透是非,汉王要其天下,要其命,他竟然因我们曾是兄弟,一起战斗过,他信以为真,他还把他当兄弟。多情的霸王,清醒不了了。
项羽与汉王相互攻打,争霸天下,谁也没有能击败对手,相持不下,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多情的项王,再一次彰显了他的多情。项羽心怀天下民众,竟约汉王决战。《史》曰: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凶凶岁数者,……毋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项羽再一次因多情败于汉王,战争胶着,决雌雄,可汉王不答应。真像是多情却被无情恼。项羽的仁慈多情一面再次被利用,还被贬旳一文不值。因为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汉王赤裸裸的讽刺这个多情的男人。争天下时多情的人,终究是被利用的,后世称之妇人之仁。
项羽的多情不但害了自己,还把江东八千子弟坑绝,外带自己最宠爱的姬妾。
垓下之战,项羽终究命丧于此。
垓下之战,项羽因其难忘同乡情谊,所以“四面楚歌”之计得以成功,因其多情的特点,让韩信能击其弱而胜。因其顾念同乡泽袍,最终不得全尸。《史》曰:项王曰“若非吾故人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得。”乃自刎而死。可怜多情的项王,死前还对情谊念念不忘,同乡袍泽之谊。项王多情,死前不忘为情而谋益,为其同乡谋福祉。但他们把他的身体分成了无数片,都封王。项王真是多情。
垓下之战还为我们留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多情的项王在生命的最后留下了千古绝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死了,他跟他的乌骓,跟他的虞姬,多情如他,是时候歇歇了。多情如斯,他的乌骓难舍之情。项王的爱情啊,多情的人,虽然凄美,但也是千古绝唱。多情的项王,一生为情,最后爱情跟他一起。他的爱情美如斯。
项羽是一个多情的男人,他不应该去争霸天下。他是一个天生的天才,他不走进战场,我们又将少了一个军事界的奇迹。他不该多情,空留下了那么的的或许。他其实是对的,有情的人才能让人念念不忘,或许不是个好榜样。
项羽有故土难离恋乡之情,同乡袍泽之情,有同生共死的战友之情,有兄弟情,有血缘亲情,还有爱情。他同时还有心怀天下民众的仁爱之情。所以他注定了失败。他是一个悲情的英雄。
项羽多情,多情总被无情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