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为难,影响夫妻感情。
一个女人,你不断不理你婆婆,最后的结果,你会跟你婆婆之间,矛盾越来越深;由于你不理她,她肯定也不会理你,而有可能会愈加的挑你的缺点;你越是不理她,那么你未来的日子,越不好过;长期不理婆婆,婆媳就会形同陌路,矛盾也会越来越深,老公就成了夹心饼干,妈妈对你的不满就会和儿子说。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婚姻问题。再者婆婆是老公的妈妈,也是老人。我们理该尊重。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即使婆婆做的不尽人意,作为晚辈该有的尊重还是有的。如果不搭理婆婆,难免日久会生出仇恨。给家人带来伤害。
1、如果和婆婆同住,不要因为生气动不动就跑回娘家
写这条时,其实很羡慕有娘家可回的姐妹们,因为我的娘家在外地,所以基本算是无娘家可回,不过这也省了父母的担忧。虽然有时受了委屈跑回娘家,老公低声下气的来接你回家的感觉是挺解气的,也许你的父母不会骂他,也许最多会用眼神谴责他,可你想过老公的感受没有?如果这样的次数多了,每个男人都会烦,决定以后不再惯你这毛病,这个招就不会管用了。尤其是和婆婆同住的媳妇,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使这招,如果婆婆甩给你一句:出了这个门就不要再回来!或者你的老公想要在婆婆面前显示他的权威跟你说出这句话,你是准备义无反顾、头也不回的走出这个家呢,还是准备乖乖放下行李回房痛哭?即使你能跨出门而且最终还会回来,但你就不怕出门后婆婆对老公说的第一句话是“跟她离婚”吗?
2、不要在外人面前说婆婆的坏话
可能有人会骂我,有没有搞错啊?受婆婆气了,跟老公不能说,跟外人还不能说,还有天理吗?是啊,这一点好像很难做到,看看论坛里姐妹们的血泪控诉,就知道天下做媳妇的有多少辛酸泪啊!而且平时自己的朋友聚会时,谈论得最多的好像也是家里那个恶婆婆!中国的媳妇苦哇!可是这里指的外人是有特指的,就是既认识自己又认识婆婆的人,在论坛里发发牢骚可以,但如果在这些人面前说婆婆坏话,你就不怕有一天你的话被加油添醋后传到婆婆耳朵里吗?家丑固然不可外扬,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被人当作祥林嫂一样,轻看了你。即使你知道婆婆在外人面前说你的坏话,也不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要是这样做你跟你那长舌头的婆婆有何区别?聪明的媳妇会这样做:婆婆在人前说我的坏,我就高调的在人前说婆婆的好!不用担心这样会坐实婆婆指控你的罪名,请一定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婆婆对你百般非难,你却是以德报怨,孰对孰错,还不一目了然吗?等那些人将你的话传回你婆婆耳朵里时,看她还不羞愧死!
3、有时要学着在婆婆面前撒娇
在婆婆面前没必要强的象盾一样,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大事重视小事糊途,这样婆婆会因为你的糊途担心你,更因为你有主见而佩服你。
4、像爱老妈一样尊重婆婆,但不要以回报为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做媳妇的总是以为自己对婆婆多好,婆婆就得对自己多好,甚至更好。但是事实上,我认为尊重婆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对婆婆的尊敬,毕竟婆婆是长辈,是她含辛茹苦的养大了你的老公,就凭这一点儿,就该尊重婆婆,爱护婆婆,就像爱自己的老妈一样。但是不能像要求自己老妈一样的要求婆婆,更不能要求婆婆的回报,因为,她给了你她一生中最呵护的儿子来照顾你就是给你最大的回报了。如果这样想,那么很多婆媳关系都是可以处的不错的。尤其是现代年轻女性,受过高等教育,更应该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只有发自内心的心无芥蒂的爱与尊重,才能换来良好的婆媳关系。
5、在婆婆面前要时刻站在婆婆的一面
如果老公与婆婆之间有矛盾一定要批评老公安慰婆婆。因为很多婆婆都会认为儿子的一些转变是因为有了媳妇,所以一定要让婆婆知道你是和她站在一条线上的,这样将来你有困难时她也会帮你。
媳妇已经是家里人。婆婆是婆婆,媳妇也是媳妇,媳妇是嫁进来的,一辈子就要与你儿子在一起了。所以,你要纠正你的心理,媳妇也是家里人,不是外人,不要一有事,就先把媳妇揪出来说事儿,这样,只会让媳妇感觉到,你不把她当家里人。
放下儿子是你的私有品的心理。儿子已经结婚了,证明他已经成人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在这个小家庭里,他已经是一家之主了。所以,你要做好角色的调整,他不再是你的私有品了,他是有媳妇有孩子的大人了。
有错要向着儿媳妇。如果儿子与媳妇出现了矛盾,你要记得,作为婆婆,你不管他们谁对谁错,你都要占在儿媳的那一边。毕竟儿子,事后,你说他两句,他也不会往心里去,而儿媳就不一样了,你说多了,自然矛盾就出现了。
主动承担义务与责任。对于婆婆来讲,你要明白,你的未来养老,即使不只是靠儿媳妇,那也相当一部分靠儿媳妇的,所以,你现在趁还能做得动,就要帮助他们打理家务,带孩子等,这是你的义务和责任。不要在这方面给儿媳妇留下话柄,因为这毕竟是亲情。
为什么只有婆媳矛盾,却很少有丈人和女婿吵架?
翁婿之间很少有矛盾是因为双方交集少,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另外男人的注重点都在影响整个家庭甚至家族走向的大事上。家庭琐事根本不屑计较。如果翁婿之间有了需要计较的事情,那肯定是大事。
俗语说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原因在于大家没有共同一起生活,都看不到对方的缺点,偶尔回趟娘家,必定大包小包,女婿作为晚辈也肯定毕恭毕敬,表现良好。丈母娘敬重女婿,除了希望女婿善待自己的女儿外,也有距离的功劳。
左传中记载的那个故事,关于厉公、祭仲、雍纠之间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男人之间只要不涉及人性等原则性问题就都不叫问题,翁婿之间要么没有矛盾,要么就是根本不可调和的矛盾。
婆媳之间就不同了,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洗衣做饭带孩子,擦窗擦地打扫卫生。社会分工使得婆媳交集高度重合,而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造成了婆媳摩擦不断,甚至有的家庭,炒菜的葱花是横切还是竖切都会产生矛盾。
自古奉行的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一般是一个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或从商,或从政,或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无论是从大的方面,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男人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很繁琐,一天下来心力交瘁,哪有精力去挑儿媳妇或者女婿的毛病。
婆媳关系,处好了就像亲母女一般,处得不好就是彼此的仇家。
今天刚好看了一个短视频,就是有关于儿媳相处的。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个视频的内容。
视频讲述的是一段婆婆和媳妇的故事。
年底了,媳妇刚要出门,被婆婆给拦住了。
婆婆拿着一万块钱,说是儿子给的,问儿媳知不知道这个事儿。
儿媳表示,这个钱她知道。
婆婆说出了心中的顾忌:“这个钱你一定得知道,否则一旦引起误会,你俩吵架就不好了。”
儿媳解释:“放心吧妈,这个钱我们俩商量好,给你和爸爸回家过年用的。你拿着这笔钱,自己买件衣服,再准备点年货。”
婆婆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喜悦之情,难以遮掩。
接着,婆婆的一句话,让儿媳妇也感到很暖。
婆婆说:“我们用不了这么多。”
然后边说着,边拿出了钱的一大半,递给儿媳妇:“这些钱,你拿去给你爸妈,我们有退休金,也用不了这么多。”
儿媳妇笑嘻嘻地说什么也不接钱:“放心,两边父母都有,谁也不落下。”
听完这话,婆婆才勉强在儿媳妇强烈地劝说下收起钱来。
这就是是婆媳相处,只有婆媳关系好了,一个家庭才会稳定。所谓“家和万事兴”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反过来看本文标题,儿媳摔碗怒回娘家,婆婆肚子饿欲求儿媳回家。
儿媳妇到底经历了什么?怒摔碗回娘家,一定是气恼了。这说明,她和婆婆的关系很不融洽。儿媳妇忍受不了,只能生气地回了娘家。
儿媳妇用这种逃避的方法,来解决婆媳关系,不知道心里藏了多少无奈与委屈。
丈夫去哪了?不知道发生这件事之后,她的丈夫去哪了。如果儿媳妇回了娘家,难道他不应该去把妻子给接回家吗?
婆媳矛盾,其实也是夫妻矛盾好坏的一种体现。如果妻子一直不回家,丈夫又没有任何表示,只能说明这个家的家庭关系,处理得很失败。
有意思的是,丈夫没有任何表示,婆婆却想求着儿媳回家。
丈夫在一个家庭中所,应该扮演一个调解员的角色。可以说,婆媳关系好不好,丈夫的态度很重要。媳妇生气了,丈夫马上去哄着,哄哄就回家了。婆婆不悦,儿子去跟她说几句好话,这事也就过去了。毕竟,婆婆还得是指着儿媳妇照顾不是?
婆婆为何求儿媳妇回家?因为她饿了,想要儿媳妇回家给自己做饭吃。
难道婆婆自己不能做饭吗?
如果她年纪大了,不能做饭,在小事情上尽量不要跟儿媳计较为妙。既然平时要有求于人,何必要处处跟儿媳作对,惹得她摔碗而去呢?
在一个家庭中,婆婆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能倚老卖老,啥都不干。如果真的是因为年迈做不了家务,这件事另当别论。
儿媳妇该不该回家?其实,但凡能忍,我估计儿媳妇也不会摔碗回娘家,吵架回娘家真就那么好吗?如果是通情达理的人家,女儿因为和婆婆吵架回家,一般都会尽快劝回去的。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有一次跟丈夫吵架回娘家,本以为娘家人会给她以安慰,可没想到的是,她爸妈没好气给她赶走了。
其实,回娘家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正确的处理方式如果待得久了老不回去,以后她想要再回去,也很难。反而婆婆有求于她,她找个台阶下也挺好。
婆婆肚子饿,情况有很多种。所以,这个标题给的还是有局限性。婆婆不能自己做到的原因,标题中并没有说明白。如果婆婆病了,儿子在外打工不能回家。儿媳妇伺候婆婆发牢骚,婆婆吃不上饭,在家饿得不行,只能求儿媳妇回家,那么这件事,儿媳妇就过分了。
如果,婆婆身体好好的,她自己能做饭。平时,她跟儿媳的关系处得不好,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吵架过后,儿媳摔碗怒回娘家,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儿媳妇回家这件事不能一直拖着,就算婆婆不求她,她也不能一直留在娘家,这么做,不仅让婆媳关系变得更差,而且很可能会因为这件事,导致夫妻关系破裂,上演一场离婚也不是没有可能。
结语:婆媳关系,要相互理解。如果仅仅因为一些小事情就闹得不可开交,让一个家庭的元气受伤就得不偿失了。
导读: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现象,婆媳关系越好的家庭,越容易发生婆媳矛盾。婆媳矛盾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是要解决问题却很难。其实只要做到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矛盾便会慢慢化解,婆媳关系也会慢慢好转。
1、双方要保持冷静,不要说对方错了。
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里,婆婆和媳妇是一对不能说一对。有时候他们说一句,你说一句;有时候他们说一句,你又说一句。这样下来,就很容易引起矛盾。这时候最好双方都保持冷静,一下才能把矛盾化解掉。否则,他们一激动,还会对你大喊大叫。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矛盾越积越深、越闹越大!
2、尽量在两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有的人吵架会主动回娘家,而有的人吵架时并不想回娘家,就是怕受到伤害,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对的。在一家中如果出现了一个矛盾点,两个人之间有一方应该主动地解决掉冲突问题。而且一般都是一方先处理好了事情之后,再去沟通和交流。如果在这一步出现了问题,不管对方多么不情愿地和你吵了架,那么其实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以上。但是也要注意如果一方没有及时地解决好问题,就可能会导致矛盾激化,最后导致矛盾升级。所以最好要在这一步上做文章,尽量在两个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3、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很多婆媳关系矛盾,都是因为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做得不够好。比如儿媳看到婆婆吃饭特别慢,就会埋怨婆婆没给她点到菜,婆婆心里也就委屈了。而婆婆会觉得儿媳做什么事都慢啊!其实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和看问题比你先想到多一步的问题对双方都好。
4、懂得换位思考,避免自己受委屈。
作为媳妇,需要明白婆媳相处的本质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帮互助和同甘共苦是任何一方都不能拒绝的事情。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矛盾和误会。而且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一种“鱼水关系”或者说“水火不容”。如果想要真正化解婆媳矛盾,就必须懂得换位思考。如果有一天你和婆婆发生了冲突,你能够站在婆婆角度上想一想问题的话,那么一定是因为你想多了、想错了。
5“你妈叫你回家”是一种变相的欺骗和欺瞒,会让人不想和你交流,更不愿意和你亲近。
结婚之前,“你妈叫你回家”是一种“谎言”和“欺骗”,这只是一种让人对你更亲近的一种方式而已。“你妈叫你回家”只是给你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而已。没有人能让一个女人不想跟你亲近。也不让人觉得你对她更真诚一点。
农历二月初八(3月15日)是陈仓区石羊庙传统的庙会,这一天要比往年的庙会都热闹,锣鼓喧天,爆竹震耳,十里八乡,近万人扶老携幼,涌向千河镇高南村,一是借逛庙会,看大戏之机,感受近年来高南村的快速变化。二是高南村表彰的好婆婆和好媳妇,她们是怎样素以勤劳、俭朴、善良、用于吃苦耐劳,撑起社会和家庭半边天的同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主动协调婆媳之间的关系。在表彰的大戏台上四位好婆婆,四位好媳妇手捧奖章,身披绸带、胸带红花,台下众人掌声阵阵,好不羡慕。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高南村三组的好媳妇马美霞,更是得到村内村外众人的夸奖。
马美霞一家有六口人,公公、婆婆、丈夫和两个儿女。五年前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公婆身体好,田间地头,家里家外都由老人操心,两口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帮个手,平时也是饭来张口,不操任何心,逍遥自在,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家庭和睦幸福。
2003年年底,不幸的灾难突然降临这幸福之家,婆婆由于连日过度劳累,在外出磨面时,昏迷倒在路上,在解放军三医院抢救及住院的一个多月过程中,美霞几乎天天守在婆婆床前,擦洗、喂饭、倒便盆等精心侍候婆婆,使婆婆病情得到了好转。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半个身体不能动,且不会说话。出院回家后,家庭重任落在美霞肩上。
公公年龄七十多岁,有时身体有病,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乎都是美霞来做。当时女儿年纪小,丈夫经常在外打工,虽有哥姐也都成家另过,且各自家庭生活负担较重,照顾婆婆的重担落在了马美霞的肩上。婆婆有病,心里不好受,经常伤心流泪。美霞就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慰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粪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她从没有说过一句怨言。
婆婆有病后,公公也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消沉了许多,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看到公公这样,她便和爱人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和公公能谈得来的人,帮他开心。
俗话说,屋漏便逢连阴雨,破船又遇顶头风。2004年,老公公突患尿结石住院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美霞既要照顾躺在医院的公公,还要照顾家中不能动的婆婆。在公公住院时,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美霞晚上和婆婆睡在一起。2005年儿子不小心被狗咬伤,2006年儿子在上学的路上滑倒摔成骨折,还要照看两个孩子,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她毫无怨言。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不论是春夏秋冬她都坚持给婆婆做三顿饭,每天都问寒问暖,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婆婆虽然不能走动,但身体比较健康。
由于婆婆生的是大病,住院花了近两万元,加之家中才盖房不久,近万元的欠债一分未还,对本身经济比较紧张的农户来说犹如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担压得她有点喘不过气来,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善良、正直与不服输的个性使马美霞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并知难而进。她要与全家同甘共苦,共谋富裕路,让日子一天天过得好起来,创建出一个文明富裕的家庭。经夫妇商量,要齐心协力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其爱人外出打工,美霞则在离家不远的底店干临时工,中午下班骑车赶回家给两位老人做饭。
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马美霞尽心尽力的做好一切,照顾好儿女和公婆,关心体贴丈夫,他们夫妻恩恩爱爱、相互提携,很少发生过争吵,孝敬老人、对老人问寒问暖,热心助人,那家有什么困难只要提出来,能帮忙的从来不推辞,邻里和睦,从来没有和邻里发生过争执。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和谐之家,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同时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要想家庭幸福和睦,就必须处理好媳妇和婆婆的关系。
五年过去了,马美霞一直笑脸常开,口中小曲不断,从未嫌弃过婆婆,而且对两位老人照顾无微不至。家庭和睦融融,反而成了邻里羡慕的对象。
从马美霞几年如一日的照顾病残人看,她不是一件偶然因素。婆媳关系,是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最微妙的一种关系,也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一种家庭关系。自美霞结婚进家门后,婆婆看得起媳妇,不再他人跟前职责媳妇。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婆媳从没有红过脸。只要能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多一点包容,而且做小辈的一定要忍让一点,家庭就能和谐融洽。好媳妇们带着一份爱心念好了“婆媳关系”这本“经”,营造了一个融洽和谐的家庭环境。
十几年的媳妇生活,使马美霞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由于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孩子们也延续尊老爱幼的传统,他们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孩子一放学就围绕在奶奶爷爷身边,谈学校和同学们的故事,逗他们开心,怕奶奶寂寞爬在炕边写作业陪着奶奶。女儿欢欢更是懂事,奶奶和爷爷换下来的衣服抢着洗,给奶奶端屎端尿,从不嫌弃。她只要有空闲,天气又好时,就搀扶奶奶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小儿子乐乐也抢着帮奶奶端饭,村里谁家过事,只要他去参加吃席,都忘不了每次端点好吃的或带个肉夹馍给奶奶。村里人纷纷夸奖,小家伙有眼色懂孝心。
过去的马美霞不操任何心,自由自在,谈不上对家庭的操心。是村里年轻媳妇羡慕的对象。如今的马美霞变了,成了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孝心、有善心的好媳妇,成了全村学习的好榜样。
在妯娌中美霞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的小妹子,在父母眼中,她是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马美霞其夫家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两个哥哥成家后也各自起灶另过。自婆婆有病后妯娌们也友好相处,关系融洽,常来看望老人,家中大小事都听哥嫂们的意见。两个姐姐都离娘家比较远,家中有事打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听他们好的建议,经常来往,探看父母。逢年过节,跟集赶会,以往不走的亲友也纷纷赶来看望老人,家中好不热闹。这一家人日子过得融融乐乐、温馨幸福,令人羡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