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婆婆要想和儿媳搞好关系,就得先学会“和稀泥”,当儿媳妇告状时,不论儿子做的对与否,先当着儿媳妇的面把儿子训一顿,为儿媳妇转转脸,先搞好婆媳之间的阵营和同盟,这也是给儿媳妇一个台阶下。然后,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公正、公平地当好他们的裁判。

儿媳妇毕竟不是婆婆亲生的,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娘家娇生惯养习惯了,养成一身“小公主”的坏毛病,一个不好就摔摔打打的,轻者给脸看 ,重者要么就给你来个不吃饭,闹情绪、进行 “绝食”斗争,在娘家有的时候,亲爹亲妈也只好顺着她,任凭她胡搅蛮缠 。
作为婆婆一开始也要顺着她,但在处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就要把握住分寸,绝不能让她得寸进尺。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偏袒儿媳妇这边 ,但若是原则性的问题,那就要钢正不阿 ,当好“黑脸”的包公,假如是儿媳妇有错,在批评上也要注意自己方式方法,不得操之过急,运用好言语修辞,太过严励刻薄,也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最好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她。

所以,在儿子和儿媳妇之间当判官,说实在的,那可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别看你和儿子或者儿媳妇在某种程度上 结成了统一战线,关上门还是人家小俩口是真正的一家人,在那个时候 ,当妈的也要往后让一让 。
说句不见外的话 ,儿媳妇撒娇的时候,只不过拿婆婆暂时当个所谓的“靠山”罢了,其实内心还是向着她的老公 。

儿子与儿媳妇吵架,婆婆应该置身事外。虽然你是爱你的儿子的,但毕竟儿子媳妇是一家人,他们今天吵架,说不定明天就和解了。而你如果插手的话,说不定反而落得里外不是人。所以,特别是在气头上,你不要管,也不能管。
古人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排行次序。老大称伯或孟,老二称仲(有时也作中),叔子则不一定是第三子,幼子(最小的儿子)称季。如果一个人有三个儿子,那么第三子可以称“叔子”,也可以称“季子”;如果一个人正好有四个儿子,那么叔子就是第三子。
如果有四个以上的儿子,那么除老大、老二及幼子之外的所有儿子,都可以称为叔子。因为“叔子”的不确定性,所以后来就改用了其他表示法。如:老大称长子,老二称次子,老三称三子,老四称四子,老五称五子,……,最小的儿子称幼子。
其它相关:
儿: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是:婴儿。 《汉书.戾太子刘据传》:“武帝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
虽然你们没有举行婚礼,但你们是合法夫妻。
这样的婆婆,你不要怕她,只要你丈夫理解你就行,你千万不要离开家,你要离开这个家,你就无法再回家了。
按理说你婆婆在家干点家务,做做饭,带带孙子,竞享天伦之乐,多好啊,可她宁愿出去上班,那就让她去上班吧,你在家操持家务,看她如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