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4岁一直是爷爷奶奶带,最近半个月老是吵着要妈妈,可能是因为他开始意识到妈妈的重要性,对妈妈的感情依赖逐渐增强。也可能是他看到其他孩子有妈妈的陪伴,而自己没有,心里感到不平衡,因此想要争取更多的母爱和关注。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同时也要理解他的感受,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考虑让孩子的母亲增加与他相处的时间,以增强母子间的感情联系。
我们都知道,孩子发脾气不是好事,但可以教。 如果我们责骂孩子太多,孩子只会有距离和心理阴影。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想着改造孩子,要学会“雕刻”。那么,孩子12岁了,自尊心强,总跟妈妈发脾气,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正确认识孩子的脾气。 孩子发脾气是一种发泄自己不满的方式,也可能是一种他想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 这时,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分析孩子发脾气背后所表达的需求,根据情况给予指导。 孩子年幼时,无法分辨情绪,缺乏有效的情绪控制和合理的情绪表达能力。 有必要学习耐心倾听的父母。 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 他用自己发脾气的行为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失望、恐惧等,并寻求他们的关注和帮助。 所以,最不合格的家长就是用脾气来解决孩子的脾气。
其次,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 有时,婴儿会因为一些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而发脾气。 他想得到父母的表扬,但他做不到。 他不想让父母帮忙。 这时,家长要先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不要做性格判断; 引导孩子以平和的态度识别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的自律和管理各种情绪。 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会逐渐学会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表达自己适当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稳定、受人欢迎的人。
最后,教育指导需要技巧。 宝宝的发脾气是宝宝不良情绪的发泄,是宝宝最后抵抗威胁父母的手段。 这时候,宝宝不是在哭闹,就是坐在地上胡闹。 不要吓到宝宝。 如果妥协,只会落入宝宝的圈套,助长宝宝的嚣张气焰。 再这样下去,宝宝会被宠坏到极端任性,无法管教。 在处理宝宝的脾气时,一定要让宝宝明白,即使他有脾气,在父母面前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指导孩子可以做什么以及可以实现什么愿望需要给孩子一些规则。
最伤男孩的7种爸爸
你家有没有中招
第1名:经常责怪妈妈的爸爸
爸爸给儿子最好的爱,就是去爱孩子的妈妈。父亲应当给孩子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是来自看到父母彼
此相爱,特别是爸爸爱妈妈。而且,父亲用行动为孩子做出了爱的示范,孩子长大后也会爱孩了。如果父亲经常与母亲吵嘴,
就会引起孩子的恐惧、情绪不稳定。
建议:爸爸需要和妈妈保持良好亲密的沟通,理解妻子养育孩子、操持家庭的辛苦,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赞美。孩子看在眼里,长
大后也是爱家爱老婆的好丈夫。这样的家庭,才会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第 2名:不见人影的爸爸
12岁之前父亲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缺位,但传统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男孩容易缺少
阳刚之气。而且,小孩子认知比较简单,会认为爸爸不经常陪我,那就是不爱我。妈妈爱我,所以花时间陪我。
建议:爸爸要参与到儿子的教育中,每周至少和孩子沟通2次,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与家人每周运
动或出行1次,增加与孩子和家人交流的机会。实在因为出差或者外出,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沟通、向孩子表达
赞赏和爱,让孩子感受到时刻把他放在心里。
第3名:经常食言的爸爸
10岁以前,在男孩心中爸爸是他崇拜和信任的偶像,爸爸的每句话对孩子都很有分量。儿子想让爸爸带去游乐场玩,爸爸承诺"
下个周末一定去”,但总是拖延,这会破坏了父子感情,而且会让孩子养成对别人不守信的坏习惯。
建议:请每一位爸爸认真对待给予孩子的承诺,如果做不到,那就请不要随意承诺了
第4名:脾气暴躁的爸爸
爸爸牌气暴躁,乱发脾气,对孩子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骂会使儿子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孩子长期因为恐惧而变得白卑、胆怯
、懦弱、沉默。第二种就是变得同样的暴躁,脾气更大。建议:脾气暴躁的爸爸要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学会用沟通耐心解决
问题,给儿子传递一种正能量
第5名:手机不离手的爸爸
很多爸爸上班忙,下了班就"葛优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一待就是半小时,手机比孩子还亲。男孩沉迷于手
机游戏基本都是模仿爸爸而来的。小男孩的自我控制力比较差,自然容易上瘾,对孩子的视力、人际交际以及学习特别不利。
建议:下班后先陪孩子玩和学习,控制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特别是游戏的时间,给孩子做好榜样。
第6名:控制欲过强的爸爸
控制欲过强的爸爸,容易打压男孩的男性气概和勇气,剥夺孩子发表白我看法的机会,让孩子产生"我不行"、“我不好"的心理
,导致男孩白我怀疑,性格懦弱。也不利于父了感情亲密。在一定概率上男孩长人后也有可能成为这样的父亲。
建议:爸爸要学着放手,收缩自己管控孩子的范围和力度。给予男孩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儿子成为更优秀的男子汉
第7名:在家里吸烟的爸爸
当爸爸们在享受吞云吐雾的快乐时,应该不明白香烟燃烧之后会产生3000多种化合物,大多数对孩子健康有害。孩子患上支气
管炎和肺炎的概率与爸爸的吸烟程度成正比。而且,男孩容易默认男
人可以吸烟,长大后更容易成为烟瘾份子。建议:为了儿子的健康和未来,爸爸要做好榜样,在家不要抽烟,在孩子身边不要抽
烟。同时,要减少吸烟的次数,甚至戒掉烟
禾禾妈说,她最后悔的事就是太娇惯孩子,导致四岁的儿子,已经连续被三家幼儿园劝退。
禾禾长得高大,可是几乎无法生活自理,老师喂饭也就算了,还不会上厕所,大小便拉在裤子上,一天得麻烦老师换好几条裤子,和小朋友也无法相处,总爱打架,一言不合就咬人。
第一家幼儿园坚持了一个学期,被老师婉拒了。
第二家幼儿园上了一个星期,被老师劝退了。
第三家幼儿园更直接,面试时直接就拒收了。
禾禾妈也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特意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
一番测评下来,发现四岁多的禾禾生长发育大大迟缓,不管是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还是社交能力发展,都达不到指标,甚至还达不到三岁孩子的标准。
经过医生对禾禾妈的细致询问,最后得出结论:
禾禾各方面发育迟缓,问题的根本在于,家人太过娇惯孩子,事事包办,禾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还未表达,家人就早早满足。看起来是受尽宠爱,其实是被家长剥夺了动手和思考机会,失去学习能力。
一直把禾禾当成心头肉来爱的妈妈,万万没想到,她的过分宠爱,竟变成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现在的很多家庭,经常是六个大人宠爱一两个孩子,自然娇惯得很,我们理解家长爱护孩子的心情,但惯孩子的危害,等到上幼儿园就会爆发!
事事依着孩子的时间
幼儿园会爆发“作息不规律”的苦
我也曾因为太过娇惯,导致儿子作息混乱,在幼儿园阶段吃了不少苦头。
睡觉时间到,儿子非要闹着看电视,就由着他看困了再睡;早上太阳晒屁股,孩子要赖床,就由着他睡到自然醒;十点起床吃早饭,下午两点吃午饭,吃饭睡觉都很混乱。
我一直觉得,作息无关紧要,等上了学,纠正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
可没想到上了幼儿园,儿子完全没法适应。
八点送园,他还赖床不起;幼儿园早操结束,我们才慌张入园;中午午休,别的小朋友都睡了,他还精力旺盛翻跟头;下午小朋友们户外游戏,他却开始闹觉发脾气。
勉强撑了一个多月,孩子状态越来越差,我身心俱疲,老师也很辛苦。
有一天,老师很委婉地建议我,午睡后再送孩子入园,上午在家先调整作息
无奈之下,我只能搁浅工作,在家“调整”儿子作息。他也很敏感,常问我:“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早上去幼儿园,是不是老师不喜欢我?”
我很懊恼,孩子今天混乱的情况,源于我过去的娇惯和随意。
艾盖瑞/贝南罗特在书籍《从0岁开始》提到: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稳定的作息,足够的睡眠,规律的锻炼,均衡的饮食造就健康的体魄;
更重要的是,稳定的作息让孩子准确地知道下一个时间段要做什么,从而建立其内在的节奏感,从而生成可预见的安全感。”
规律作息,建议家长参考幼儿园的时间表,重点规律吃饭和睡觉时间点:
7:00起床,12:00-14:00午睡,21:00睡觉;
8:00早餐,10:00点心,11:30午餐,15:30点心,18:00晚餐。
不同幼儿园作息时间可能会有细微差别,可以提前去孩子的幼儿园了解一下。
至少在入园半年前,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否则,混乱的作息,真的会让孩子在幼儿园受尽苦头,更让父母苦不堪言。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幼儿园会爆发“生活无法自理”的苦
西宁某私立幼儿园,曾发布“劝退七条”信息。
有一条是这样的:“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综合能力的集体生活场所,孩子需要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逐渐成长,如果家长只是一味要求我们的老师无微不至地各项生活照顾,对不起,我们不是保姆,请您离开!”
信息一出,引来各方争论,有家长反对,有家长支持。
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真的会像禾禾一样,被幼儿园劝退。
明星马雅舒的女儿米雅也不例外。
马雅舒非常娇惯米雅,为了避免孩子磕碰,她甚至把客厅所有的家具都搬走,一家人像野餐一样,坐在地上吃饭,她也承认自己太过娇惯女儿:“我总是一直把她捧在手心里,基本上只要她喊妈咪,我就会给她回应。”
在妈妈的娇惯下,三岁多的米雅,不会穿脱裤子,无法自己上厕所,被老师委婉“劝退”,如果两个星期内再不解决米雅上厕所的问题,就要面临退学。
马雅舒试图训练女儿穿脱裤子,但只要米雅撒娇拒绝,她总是妥协,无奈帮女儿穿上裤子。
她和外籍丈夫罗伯特早有育儿分歧,更因为米雅如厕的事情发生激烈争吵,爸爸坚持“放手,让孩子独立”,妈妈却总是不忍心,想让孩子慢慢来。
关于女儿的问题,罗伯特理解透彻:
“米雅拒绝自己做所有的事,其实是我太太一直把孩子当成婴儿照顾。她需要独立,这是我和妈妈的责任,我们应该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
3-4岁的孩子,能使用勺或筷自行用餐;能自主如厕;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能将图书和玩具放回原处。
4-5岁的孩子,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5-6岁的孩子,能根据天气冷热增添衣物,能自己穿系鞋带的鞋子,能分门别类整理物品。
这些能力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学会的,父母应该“提早”给孩子营造更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时间和机会,帮助孩子尽早独立。
惯着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但无法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更会让孩子失去动脑动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孩子懒惰及依赖个性,责任感缺失。
太过保护孩子
幼儿园会爆发“人际交往”的苦
我们小区的小云朵,是个非常漂亮的小女孩。
爷爷疼孙女,每次出门都抱在怀里,怕她受伤,很少让她和小朋友玩耍,,偶尔小朋友主动找她玩,爷爷也总是把孙女护在身后。
日子久了,孩子们都不和小云朵玩,她总是跟着爷爷,和老头老太们玩。
上了幼儿园后,听她妈妈说,小云朵很不适应集体生活,孤僻,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更不愿意和小朋友们玩。
其实,这都是爷爷太过保护小云朵惹的祸。
《育儿百科》明确指出:“2岁多的孩子,学习与其他人相处的最好方式是获得大量的学习机会。虽然他现在的一些行为不利于和人交往,但家长还是应该积极地创造机会让他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而不是学习和家长一起玩。”
两岁多的孩子,天性就是更关注自己的需求,甚至表现很自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也很难互动。
但,越是这样,家长越是需要为孩子提供在安全环境里同其他孩子互动的机会。
一开始,可以把玩伴的数量控制在1-2个,父母可以在边上观察,但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孩子需要学习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玩耍过程中,孩子会无师自通地学会聆听并理解别人的需求,也因此学会组织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玩玩具时,是教育孩子物权归属意识的好机会,可以告诉孩子这些规则:我的玩具我做主,别人的玩具不经允许不能动,公共玩具要排队玩耍;
孩子和小朋友闹矛盾,出现抢玩具、打人等情况时,更是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好机会,家长尽量不要插手,让孩子们自行解决问题。
可以告诉孩子:有问题用嘴巴说,不可以打人;如果被人打,就大声喊叫“不可以打人”,必要时候可以出手保护自己。
看似简单的儿童玩耍,其实是孩子发展社交技能的绝佳时机。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群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过度保护孩子,以为是爱,其实是碍。
越爱孩子,越要放手让他去找到自己的世界。否则,过度保护孩子,会在幼儿园爆发孩子孤僻的苦,影响一生的性格。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
就是让他独立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父母的天使。
我们心疼,爱护,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与温暖,都捧到孩子面前。可世界终究是孩子的,好与坏,光与暗,他迟早需要自己去面对。
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心理上永远支持,生活上早早放手。
惯孩子的苦,上幼儿园就会尝到;培养独立的甜,却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老话说:“惯子如杀子”,这道理家长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惯孩子就是我们亲手喂孩子吃“慢性毒药”,等他长大,这药就会慢慢侵蚀着孩子。
你可以惯孩子他一阵子,但是没有办法照顾他一辈子,不要成为谋害孩子的“凶手”。
适当放手,让他经历一些风雨,不至于在需要他独立的时候,却无能为力。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四岁小男孩老爱生气:大人一定要有耐心,大人也要注意言行,不能对孩子大声说话,不能在孩子面前生气,同时就是培养他多方面的兴趣,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多交流,多陪孩子玩,让他感到有安全感。
生气是一种情绪,如果孩子经常表达这种情绪是一个信号。经常发生一些事情是他搞不定的,也可能他语言表达还很有限,所以用生气来表达。等他能说清了,或者能力变强了,自己搞定或者会求助搞定的事多了,他的气就没有那么多了。作为父母长辈看完这段想必也知道怎么做了吧。
孩子的生气来自心意不如意,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往往就发皮气来发泄情绪,这时候要奈心陪伴教育,可以拿其它的事物对他有兴趣的,视线转移进行教育。
耐心劝导,好好跟他沟通,不要呛他不然会越加严重。
对于四岁的孩子,认知方面还没形成固定的模式,慢慢引导,循循善诱,有耐心的跟他讲,为什么不让他做的理由?但这不是你碰到问题啦再讲,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该经常做的功课!我孙子今年整好也四岁啦,他是个顺(毛驴)!有时不想让他做的事,跟他讲清楚他是会听的。比如看手机!告诉他,看手机对眼睛不好?他有个长大当警察,当兵的梦!我们就会说,看手机把眼睛看坏啦,就不能好好学习啦,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大学,大学都考不上,你怎么当兵当警察呀?他一听这么说,自动就不看手机啦!而且还监督我们,也不让我们看手机。还有一点,别看他才四岁,自遵心还挺强呢?在人多的时候,得给他留面子!反之,他会让你没面子!不要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一切言行都操控在大人手中。对于你家孩子这种生气行为?你观察一下,是生闷气,还是暴脾气!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改正。我只不过是谈啦我的一点教育心得,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生气,来自于最初的占有欲
幼儿期的孩子占有欲很强,他们虽然愿意和同伴玩耍,但由于最初的占有欲使他们无法与同伴很好的分享老师的关注或者关爱,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会有以下特征:
你只可以爱我,不可以爱别的朋友。
你只可以夸奖我,不可以夸奖别的小朋友。
我说的是最对的,我做的是最好的。
这些在大人的世界里显得非常幼稚可笑,但在尚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时期的孩子心中,这些想法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
孩子生气,来自最初的恐惧感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因为生活范围的扩大,开始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是胆子小孩子,害怕的东西会比较多,一些在父母看来不算事的事情,在孩子看来也会感到害怕。
比如:大宝有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心理。每当我因为弟弟做对了某些事情而夸奖弟弟、或者亲了一下、抱了一下,大宝一定会想办法找个借口让我来抱一下他、亲一下或者表扬一他。如果不抱、不亲、不表扬,那神情就很可怜,感觉像被抛弃了一般,他会觉得妈妈不够爱他,更爱弟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哭泣。
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并且身边有了更多的可以比较的对象。
朋友曾跟我讲过自己儿子一个经历,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打篮球,朋友的儿子平时很少玩球,上课的时候就不太会拍球,而有一些小朋友拍球拍得非常好,朋友的儿子回来后就很羡慕,对她的妈妈:“妈妈,我班上的很会打篮球,可我不会。”
于是,朋友在周末的时候特意带儿子出去打篮球。刚开始拍得并不顺利,拍了几下之后,孩子觉得自己还是不会,便有点泄气,把球放在一边,生气地说:“我拍不好,我不会。”
大人有些时候会有一些莫名的情绪,孩子也是一样的,这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可能是多种情绪掺杂在一起的复合形态出现的。
比如开学的时候,送儿子去坐校车,有看到这样一对兄弟,哥哥一到校车旁就赶紧上车找座位坐下来,而弟弟一直在校车旁徘徊,一边用手牵着妈妈的衣角,一边眼睛看向哥哥。
他的妈妈跟老师解释说:“孩子一直很想像哥哥一样去上学,现在终于到年龄可以去了,却又不敢了。一方面因为可以跟哥哥去上学而兴奋,一方面又因为离开妈妈而焦虑。
孩子遇到这种复合型情绪时,是很难正确地分辨和正视它,这时就需要大人的帮他梳理。
当孩子有这些情绪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包容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其实是需要大人充分接纳和认同的。就拿孩子上课回答问题一事来说,这时可以这样问孩子:“如果老师点你回答问题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我的老师会更喜欢我。”“我不想让别的小朋友把我的老师抢走,我希望老师只表扬我。”对于孩子的这些情绪,我们首先应该给予充分的认同。
妈妈可以这样说:“哦,原来小宝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
孩子会说:“是的,非常喜欢。”
如果妈妈这样引导孩子:“宝宝愿意回答问题是很好的一种现象,说明你很积极,上课的时候很认真在听老师听讲。但是,如果老师一直都只让一个小朋友回答问题,而不让你回答问题,那你会不会很伤心呢?”
这样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理解,也知道自己并不是坏孩子,即使只得到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也能够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
学会捕捉孩子情绪微小的变化
一般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当孩子有些情绪波动的时候,父母就要留意和进一步观察了,避免将孩子情绪激化。
今天早上,叫孩子们起床上学的时候,小宝因为没睡够还不太想起来,但时间已经已经到了,必须叫起床换衣服。
开始他假装躺在床上继续睡,叫了他三四遍,他开始慢慢地爬起来,眯着眼睛说:“妈妈,我想在家睡觉,我还很困。”
曾经我也试过在这个时候非常急躁、粗暴的告诉他:“不可以再睡觉了,不然赶不上校车了。”最后引发的结果是,他也一边哭一边发脾气,还不配合穿衣服。
而这一次,即使我知道他是假装的,还是柔声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没睡够,但是没办法,校车就快到了,我们中午到幼儿园早点睡。”
越是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大人越要保持低声调、情绪冷静,这样才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引导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孩子知道如何思考、解决问题时,生气的几率也就会下降很多,不会变得特别无助。
比如孩子因为打篮球的事情而觉得沮丧,这时父母可以问孩子:“你很想像一样把球拍得非常好是吗?”
孩子会点头。
再问,“你觉得我们有没有办法能够像他一样把球拍好呢?”
这时孩子可能会说:“模仿他,多练习等各种建议。”
当问题有了解决办法的时候,孩子就不易束手无策。我们终究需要教会孩子的是学会如何自己独立面对、解决问题,而不是被问题难倒。
再跟你分享下我家宝宝识字的经验吧,我家宝宝两岁半的时候我就已经教他去认识简单的汉字,但是自己教的又有点含糊,毕竟不是当老师的,之后我就在网上买了些带图的卡片和书本让他认识,不过效果不明显,花费大量时间,还容易损坏,
而且宝宝什么都想往嘴里塞,有些比较小的拼图什么的,就怕宝宝吃了,后来发现了一款APP 猫小帅识字,真心推荐大家使用,里面有很多的冒险故事,还有把汉字变成有趣的动画和图形,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平常特别好动的他,一看这个就安静的听故事 。各种 游戏 关卡让宝宝重复学习汉字内容,加深记忆,让我这个陪宝宝玩的麻麻都觉得好玩有趣。所以极力推荐你去试试。
小孩子变得爱生气、爱发脾气了,可能是他感受了自己得到关爱变少了,所以内心有了落差、有了小情绪,一旦碰到令他不满的小事情就会触碰到他那跟敏感的神经,他就会借题发挥、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这无非是他想要获得父母亲人的关注、关爱的一种方式而已。所以平时要多关心、陪伴孩子,当然在他发脾气时不要一味地迁就他,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有的孩子发脾气时你越哄他越来劲,索性不理他,他觉得无趣也就停下闹腾了,等事情过了再给他讲讲道理、上上政治课,再来个糖衣炮弹什么的
四岁小孩孩子老爱生气发脾气这个事情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遗传。比如爸爸或妈妈性格就属于那种爱生气、爱发脾气的,大多数孩子也就爱生气和发脾气。
第二、现在的孩子少,家里大人多,都以孩子为中心,太宠爱了,一个不如意就大吼大叫发脾气。
第三、有的孩子是故意在人多的场合耍脾气是引人注意,不要忽略他的存在。
不管他属于哪种生气、发脾气,四岁小孩子懂道理了,应该立规矩了,不然性格形成了就改不过来了。人多的时候是不好管教的,回家里一个人的时候跟他讲,会好的。
我家的宝宝总是爱生气是他不会表达自己的事。急了会撕本子,会哭。我问他为什么撕本子哭他说妈妈我不会写作业,老师要我写。我耐心地说不会写,慢慢来写,不急。哭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慢慢来学会就笑了。
四岁爱生气也算正常,现在的孩子大都生活在家庭条件不错的环境下,父母、爷爷奶奶宠爱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就生气,发脾气。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就需要不理他,等他心平气和后再和他讲道理。还有一点,孩子也要慢慢地引导,大一两岁也会听话许多。我家孩子就快6岁了听话了不少,自己的事都自己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