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秒全球就有一名儿童结婚是怎么回事?

每2秒全球就有一名儿童结婚是怎么回事?,第1张

每2秒全球就有1名儿童结婚!美未出台禁止童婚法律

童婚,婚俗之一,指未成年男女结婚的现象。世界许多国家曾流行过童婚。根据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中国公民结婚年龄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童婚属于违法行为。而在2018年,童婚依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据CNN报道,反童婚组织Girls Not Brides(女孩不是新娘)的一名志愿者表示,目前,全球每年依旧有1500万未满18岁的女孩被迫嫁作人妇,每两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结婚。根据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的调查,全球超过7亿女性结婚时仍然是儿童。若保持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0亿人。

东南亚国家及阿拉伯国家极为盛行童婚

GNB(女孩不是新娘)组织针对全球20-24岁女性中18岁前(曾)结婚的人数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童婚人数前三的地区分别为印度(2661万)、孟加拉国(393万)和尼日利亚(331万),而巴西、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家也均上榜,排名前九的童婚人数均超过百万。童婚率最高的国家则是尼日尔(76%)。

童婚后果则极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她们往往付出沉重的代价—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和医疗保障的权利,许多人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长大后也无能为力。法律救济团体Tahirih正义中心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孩童婚姻涉及虐待或怀孕。而未满18岁分娩女子的死亡率和婴儿的死亡率都非常之高。

美国未出台禁止童婚相关法律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全球依然有超过116个国家允许18岁以下的女性结婚。但很少有人认为美国是存在童婚的地方,实际上美国童婚是合法的。国会众议员珍妮特·努涅斯(Jeannette Nunez)表示:“当你看到法律,你就会惊讶于女孩们是如此的缺乏保护。普通人都不相信,不仅仅是佛罗里达州,实际上没有任何州针对童婚出台相关法规。”

美国非营利组织“Unchained at Last” (该组织帮助女童和妇女在被强迫婚姻后重建生活)表示,2000至2010年间,约有248,000名儿童在美国结婚,有的还不到10岁。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的桑迪·斯克拉尼(Sandy Skelany)说:“我们规定儿童不能有性行为,但婚姻法与我们的性虐待法不一致。”据悉,美国每个州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经过父母同意就可以进行司法程序结婚。不过今年已经有十几个州提出了处理童婚的相关法规。

“虽然美国的童婚数量一直在稳步下降。但是不够快。”倡导者说。2018年,关于童婚的斗争,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度童婚是印度当地的一种婚姻习俗,这种陋习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印度政府也通过了禁止童婚法,但并未奏效。那么,印度童婚究竟是如何行房的呢?对女童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到城市文化中了解吧。

 印度孩童在结婚以后,如果女孩小于十一二岁,是需要在娘家生活的。等女孩过了十二岁,就必须去夫家生活了,承担沉重的家务和生男育女的重任。一般来说,童婚并不会立即圆房,但圆房是迟早的事情。但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婚俗来说,这样的风俗是丑陋的,是邪恶的,是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

 在每年5月的结婚旺季中,印度数百个地方都在举行大型的儿童集体婚礼。这种婚礼和正常婚姻一样,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最后举行正式结婚仪式。婚礼也和成年人的婚礼一样,3、4岁的孩童穿戴整齐,戴项链和手镯在大人指点下,绕“圣火”3圈。

 她们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家务,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经常遭夫家指责和打骂。有的十几岁就做母亲。守寡的**不许改嫁,要穿最粗劣的衣服,不准参加任何娱乐活动。

 童婚在印度曾经是种主要的择偶方式。在中世纪晚期的印度曾经流行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即理想的婚姻是新娘的年龄为新郎年龄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产如果24岁的小伙子要结婚的年龄为他的理想的新郎是8岁的女孩。而实际上我们在一些有关印度婚姻习俗的书籍中可以见到,有些父母在女孩不到9岁时就将孩子嫁出去。

 这种童婚现象在近50年来虽然遭到印度政府的明令禁止,而且印度也有童婚的法律,但是童婚在印度的一些地区仍有大量存在。印度的拉贾斯坦邦的玛尔地区,每年的4月都要举行儿童婚礼,称为阿卡蒂节。让女孩子在发育之前结婚,父母死后可以升天,这也是节日的意义。

 在所说是从印度人中分离出来的吉卜赛人,以及阿拉伯、非洲的一些民族中也广泛流行着这种童婚。在吉卜赛人中,过去结婚年龄一般是在十四五岁,童婚也是主要择偶的方式之一。在也门、阿曼的一些地区,也盛行小新娘的习俗。

 造成这种童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宗教的、社会制度和嫁妆水准方面的影响。在古代印度,宗教和以等级制度为支柱的社会制度都维护童婚的存在。一方面在许多印度教经典中有提倡童婚的存在。

 一方面在许多印度经典中有提倡童婚的规定,而在所谓的高级种姓之间也顺应这种需要有着从婴幼儿时期就婚嫁的风气;另一方面童婚可以活动大量的嫁妆,在印度想把女儿嫁出去就需要有丰富的嫁妆,甚至包括房地产和大量金钱,而到一定年龄还嫁不出去的女儿,会受到人们耻笑,就是在现在童婚所需嫁妆只有成人嫁妆的1/4,被喻为是廉价的婚姻形式,所以它的存在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说9岁的是假的

伊朗民事法1041条中规定法定结婚年龄女15岁,男18岁有特殊情况的

可以像法院提交证明提前到女13岁,男15睡结婚

但是这些年伊朗的经济不行,生活经济压力大

大中城市女的24岁左右男的30岁左右才结婚,

我的伊朗朋友家里条件好的会早几年条件差的也32岁结婚了

以前在农村结婚早的比较多但是现在思想也都进步了差不多也是20多点结婚

中国人娶沙特女孩需要准备好登记双方当事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外国人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和经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和外国人结婚需要的手续:准备好登记双方当事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外国人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和经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根据资料显示:中国人娶沙特女孩需要准备好登记双方当事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外国人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和经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和外国人结婚需要的手续:准备好登记双方当事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外国人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和经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各国奇葩婚礼习俗每个国家之所以可以发展这么多年,和他们自己文化底蕴脱不开关系,也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碰撞才形成了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文化可以展现在许多方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婚礼。一苏格兰:Blackening在苏格兰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有个看起来就很脏的习俗。就是每位新人夫妇需要被亲友们投掷饭菜残羹。比如,臭鸡蛋、鱼、烂菜叶等,就像泼水节的说法一样,在婚礼上被扔的越脏越好。二吉尔吉斯斯坦:绑架新娘吉尔吉斯斯坦有句古老的格言:婚礼上的眼泪将铸造婚后的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就想尽办法要把新娘整哭。一起来看看他们想的办法。直到1991年政府规定婚礼中的绑架违法之前,很多新郎父母赞同在婚礼上绑架新娘,女孩哭得越厉害越好。当然我想女方父母应该是不太同意的吧,不过这种方式想象也够野蛮,绑架个女孩儿回家当老婆三印度:嫁人先嫁树在印度的某些地方,流传着一种说法:女孩子诞生在星宿被诅咒期间,这样就会造成丈夫的过早离世。解除诅咒的唯一方法就是女孩子先嫁给一棵树,然后再把树砍到就行了。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也让人听了觉得很神奇的习俗。四法国:喝马桶水以浪漫著称的法国,古代结婚,新郎新娘竟然要喝下从马桶里盛出来的残液。现在这个习俗已经用从厕所端出来的香槟和巧克力代替了马桶水。法国人相信这样做可以在新婚之夜给予新郎新娘力量。五德国:能摔的全摔碎德国人给人的感觉是严谨、认真,但是德国婚礼却是热烈而疯狂的。在新娘新郎进入婚礼现场后,来宾就开始了摔碗砸盘大赛。摔东西持续的时间越长,摔坏东西越多越吉利,代表新人婚后生活越幸福。这个说法类似中国的碎碎平安!六毛里塔尼亚:以胖为美在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新娘婚前将会被送往“增肥农场”进行训练,每天摄入大量食物,专心睡觉养肉。作为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他们依然以胖为美,认为肥胖的女人是财富的象征。如果哪家的小伙将要迎娶一个非常丰满的女子,那么这场婚礼就会受到家人、亲戚、街坊的高度重视!七保加利亚:新娘涂白颜料出嫁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210公里外的Ribnovo村以独特的婚礼庆典而闻名,这座村庄虽然曾遭到数十年的迫害,但是Ribnovo村的村民还是保留了传统的结婚典礼习俗。婚礼的亮点就是画在新娘脸上的妆容,出嫁的新娘面部涂抹着厚厚的白漆,并用彩色亮片点缀,乍看上去十分的吓人,再加上冬天白雪茫茫,更突显出婚礼的诡异气氛。此刻新郎的内心肯定是崩溃的!八柬埔寨:蔽日期不能见任何男性柬埔寨流行早婚,传统婚俗对女子的约束也甚为严格。女孩子到了结婚年龄,父母就要把她关在房间里,请僧侣来诵经祝福,到了规定日期才能出门,这期间被称为“蔽日期”。如吃饭、睡觉、洗澡都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能见任何男子,即使是父亲和亲兄弟也不能例外。“蔽日期”的长短按照家庭的贫富程度不同而不同,可以是3个月、6个月或者一年。“蔽日期”结束前父母不会允许女儿找对象结婚,而女儿也不能吃鱼和肉,否则就将遭遇不幸。九坦桑尼亚:婚前捉迷藏婚礼举行前夕,新娘娘家人把新娘送到新郎所在的村庄,在村中找个隐蔽的地方把新娘藏起来。而后去新郎家报信,请新郎前去寻找。运气好的新郎,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了,就可以把新娘迎娶进门;有些新郎可能要找几个月才能找到新娘。尽管如此,当地人依然对藏新娘乐此不疲!十阿拉伯人婚俗:新郎要守空房多数阿拉伯人认为,登记还不是真正结婚,只有举行仪式,热热闹闹的,才算正式结婚。阿拉伯人的结婚仪式一般先在女方家举行,然后移到新郎家继续进行。婚礼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歌舞不断。仪式持续的时间根据财力而定,但没有少于3天的。阿拉伯人也有闹洞房的习俗。在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新郎先要独守空房,直到凌晨时分,新娘才在母亲的陪同下进入洞房。

领结婚证都需要填的表如下:

1、《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填写规范:

(1)“姓名”:当事人是中国公民的,使用中文填写;当事人是外国人的,按当事人护照上的姓名填写;

(2)“国籍”:当事人是内地居民、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出国人员和华侨的,填写“中国”;当事人是外国人的,按照护照上的国籍填写;无国籍人,填写“无国籍”;

(3)出生日期按身份证件上的出生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4)职业和文化程度按国家标准填写;

(5)身份证件号:内地居民填写居民身份证号,证件号码前有字符的,一并填写;

(6)常住户口所在地:填写户口管辖的派出所,因为常住户口所在地和住址不是一个概念;

(7)婚姻状况:填写未婚,或者离婚,或者丧偶。

2、《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填写规范:

(1)婚姻登记员仔细核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以及声明书上的相关内容,确保其一致后,认真填写表格中的相关内容;

(2)表格中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国籍”、“职业”、“婚姻状况”等项目的填写,依照《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填写规范;

(3)“提供证件材料”:逐一填写当事人实际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名称,不得省略;

(4)“审查意见”:填写或加盖“符合结婚条件,准予登记”的蓝色条形章;

(5)“结婚登记日期”:填写阿拉伯数字,与结婚证上的登记日期一致;

(6)“结婚证印制号”:填写颁发给当事人的结婚证上印制的号码;

(7)“承办机关名称”:填写或加盖承办该结婚登记的婚姻登记处名称的蓝色条形章;

(8)“婚姻登记员签名”:由核准该结婚登记的婚姻登记员使用黑色墨水钢笔或签字笔亲笔签名,不得使用个人印章或者计算机打印,不准用艺术签名,字迹要工整、清晰;

(9)在“照片”处粘贴当事人照片,并在骑缝处加盖婚姻登记专用章。

3、《结婚证》填写规范:

(1)“结婚证字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国籍”、“登记日期”与《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相应项目一致;

(2)“照片”:粘贴当事人提交的照片,并在骑缝处加盖婚姻登记专用章;

(3)“登记机关”:加盖婚姻登记专用章,印章必须清晰。

4、《补发婚姻登记证审查处理表》填写规范:

(1)申请人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国籍等按照当事人的身份证件填写;

(2)“审查意见”填写“符合补发条件,准予补发”;

(3)“补发原因”按照《申请补领婚姻登记证声明书》填写;

(4)“登记日期”填写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日期;

(5)“补发日期”填写申请补领当日。

5、补发婚姻登记证的填写规范:

(1)“登记日期”填写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日期;

(2)“结婚证字号”或者“离婚证字号”按照《补发婚姻登记证审查处理表》填写;

(3)“备注”填写补发结婚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阿拉伯妇女的婚姻状况一直充满神秘色彩,其实,新一代阿拉伯女性已经越来越解放,在揭下神秘面纱的同时,她们的婚姻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阿尔及利亚妇女地位提高

阿尔及利亚妇女的地位近年来不断提高,她们不仅每年都搞有影响力的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活动,还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在阿尔及利亚妇女的努力下,2月24日,阿政府批准了新的《家庭法》,对原有的《家庭法》做了很多更改和新的规定,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赋予妇女更大的权益,在保障男女平等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阿尔及利亚旧的《家庭法》是1984年颁布的,它明文规定,妇女无权自行决定其婚姻大事,要结婚,跟谁结,何时结这些问题,都必须由家里的一个男性替她做主。这个人可以是她的父亲、叔伯、兄弟,甚至自己的儿子(再婚时)。这一规定叫做“家人代理制”,它不仅在婚姻上限制妇女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也影响着妇女的行为举止,甚至儿子也有权对母亲“指手画脚”。

原有的《家庭法》规定,一个阿尔及利亚男子可以明媒正娶4房妻子。而修改后的《家庭法》规定,男子要再娶,必须经过妻子同意,尤其是要征得第一个妻子的首肯。同时,他必须保证对所有妻子“一碗水端平”,并从法院得到可以证明自己能对几房妻子都做到“一视同仁”的法律凭证。为此,法院会对该男子的品性和道德行为等进行调查,确认合格后,才出具证明。这实际上提高了已婚妇女的社会地位。

虽然修改后的《家庭法》暂时保留了“家人代理制”,但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与男子的平等权做了规定,是阿尔及利亚妇女解放的一个积极步骤。布特弗利卡2004年再次当选阿尔及利亚总统后,承诺将给妇女更多的权利,加大在妇女解放和社会平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而现在修改《家庭法》,就是他兑现承诺的表现。

毛里塔尼亚离婚率降低

毛里塔尼亚地处非洲西北部,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被人称为“阿拉伯—黑非洲桥梁国”。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该国在婚姻上的习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不太一样。

毛里塔尼亚女子以肥胖为美,以离婚为荣。

有条件的富人家,女孩从七八岁开始,每天都要让女仆在身上抹油脂,还要喝羊奶、牛奶,吃奶酪和富含脂肪的食物来增加体重。女孩还经常脱去衣服,在软沙上打滚,据说这样可以尽快成为一个有“肉感”的美女。到了快结婚的年龄,娘家往往会给待字闺中的女儿增加营养,短期内让她们“膀大腰圆、丰乳肥臀”,说这样才能吸引人,可以嫁一个如意郎君。

此外,毛里塔尼亚女子离婚后,很容易再婚,这也被视为一个女子有魅力的表现。据毛里塔尼亚官方公布的数字,该国国内的离婚率一度高达20%,18%的离异女子会再婚6次以上。离异女子认为,离婚并不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是一种弊端,甚至表示准备结更多次的婚,因为这并不违背伊斯兰教义。同时,毛里塔尼亚的宗教人士也对离婚现象网开一面,认为离异和再婚是平常自然的事。

然而,毛里塔尼亚官方并不这样认为,并在妇女中加强教育。国家妇女部正在展开一场针对妇女的教育运动,试图通过普及教育,使妇女意识到在婚姻中应该遵守什么,应该对婚姻负什么责任,尤其让她们认识到离婚的危害,从而维持自己的婚姻。

近年来,毛里塔尼亚妇女,尤其是受过现代教育的妇女,在审美标准上与国际逐渐“接轨”,开始意识并接受西方“骨感为美”的主流审美观,不再给自己“催肥”了。男子们也越来越感到家有肥妻“有碍观瞻”,将择偶目光更多地锁定在窈窕淑女身上。目前,毛里塔尼亚政府的教育已初见成效,离婚率降低,越来越多的女人逐渐信奉“从一而终”的婚姻观。但阿拉伯的社会学家说,要从根本上改变毛里塔尼亚旧的婚姻习俗,仍有一段路要走。

阿拉伯女子不再钟情海湾富翁

在阿拉伯国家中,海湾国家因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富得流油”。过去,有不少埃及、约旦等国的女子嫁到海湾国家。为摆脱家庭的经济困境,还有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女子甚至甘当阔佬的二房、三房。尼罗河边一些装潢考究的别墅里,就住着不少被来自海湾国家的富人“金屋藏娇”的女子。

如今,不少阿拉伯国家国力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妇女的解放程度也在提高,新一代的年轻女性认为给人家“做小”毕竟不是光彩的事情,而且从实际情况看,那些嫁给海湾富翁的女子并不幸福,房子和汽车都有了,钱袋也鼓起来了,但精神的空虚是无法填补的。阿拉伯媒体报道说,开罗街上,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的海湾男子很多,他们大腹便便、腰缠万贯,却不像以前那样可以轻而易举地用金钱“俘获”埃及姑娘了,因为很多埃及姑娘的眼睛都变得雪亮起来。

  因为以前当地的人民非常野蛮看到女人就强奸,所以后来伊斯兰教以暴制暴,用严酷的刑法来管理人民。

  穆斯林规定女孩七到八岁就要开始戴面纱,女孩成年后出门要用黑纱蒙面,黑袍裹身,同时还要有人陪同,生活是非常苦的。

  沙特女性的“非常”生活

  在沙特,一个小女孩长到六七岁就必须戴面纱,这是穆斯林的传统,女孩成年后出门要用黑纱蒙面,黑袍裹身,同时还要有人陪同。

  在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不存在**院、迪厅和公园之类的娱乐场所;当地女性出入的银行,也都是专门为她们开设的“女子银行”;餐馆里分“男性单身区”和“家庭区”;裁缝店倒是设在当街,不过不可能“量体裁衣”,因为它只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窗口,让人把布料及合适尺寸的成衣递去;沙特也有动物园,不过星期一三五是女性参观日,男人则是二四六。

  在沙特,一个小女孩长到六七岁就必须戴面纱,这是穆斯林的传统。女孩成年后出门要用黑纱蒙面,黑袍裹身,同时还要有人陪同。未出嫁前的“护花使者”是女孩的父亲或成年兄弟,婚后就是丈夫。

  她们与社会的接触,仅限于在家人、丈夫带领下参加家庭型的聚会或其他一些交际,但说话机会极少,因为不可能混合而坐。

  封闭的婚恋

  一个女孩在出嫁之前,能看到她长相的异性只有她的父亲和兄弟,结婚后就只有丈夫。一般来说,一对年轻人是靠父母们互相为自己的儿女说媒。在一次聚会上,女孩的目光越过千山万水,像探照灯那样扫来扫去,最后瞄上了一位中意的小伙子,会对父母提出,由他们出面与男方的家长联系。对于男孩来说,他应该先告诉他的家人或亲戚理想的对象是什么样,他们再按照男孩的标准去找。找到后,家长还要利用各种渠道打听女孩的品行。

  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都是在女孩的家里,女孩的父亲首先要坐下来跟男孩和他的父亲交谈,了解男方的工作、经济状况,并交谈嫁妆等问题。女孩端上茶点,陪着客人坐十几分钟,然后离开。在此期间,男孩可以看到女孩的样子,包括她的脸、头发和手等。如果双方及家长都感到满意,就可择日举行“订婚礼”,订婚后的男女双方才可“自由”来往,互通电话。女方在家人的陪同下也可以与男方出外游玩、交谈,相互加深了解。如有不满意,双方任何一方都可提出退婚。

  沙特女性的结婚年龄没有限制,一般14岁就可以出嫁了。目前女子的平均婚龄已经从十几年前的十八九岁,推后到了现在的22—24岁。

  在婚礼上,新娘要连续不断地换好几身衣服,一身比一身华贵。这期间,乐声、歌声、尖叫声、口哨声响成一片。时间已近凌晨3点,而满厅的女宾没有丝毫倦意,还在起劲地欢歌畅舞。据说,这样的狂欢一般要通宵达旦。

  疯狂购物

  逛商场是沙特都市女性重要的日常活动之一,因为她们没有工作,没有什么繁重的家务,更无处娱乐消遣,再加上荷包里有大把的银子,这样不让她们购物,都想不出她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商场里华丽吊灯的光影下,永远都飘忽着她们穿黑袍的身影:即使从头到脚地蒙着黑袍,但当地女性的眼睛必须露在外面,所以尽管只是一道缝隙,她们也会把睫毛涂成夸张的艳紫色或者银白色。

  当越来越多的豪华购物中心建成,性别隔离在这里成了一种商业竞争的手段。有的购物中心专为女人特设一个楼层,这样的楼层有“只限女人”的电梯到达,上面设有古董店、餐厅、银行、美容店和其它只跟女人有关的东西,所有的警卫和店员都是穿着西式服装的女人。来此一逛的女人可以脱掉黑袍,露出她们的牛仔裤和露肩上装,像她们在婚礼上那样。不过这一楼层的玻璃是不透明的。

  禁止网恋

  电脑和网络在沙特也很受年轻人的喜爱,但是,网上聊天,网恋没门儿。沙特的防火墙做得极为严密,有违伊斯兰教规的东西绝对没有露出水面的机会。沙特政府大概屏蔽了2000个左右的相关网站。

  西方文化有时会以书籍、杂志和唱片的形式出现在这里,但是也要遭遇一定程度的“屏蔽”。在沙特,你会看到席琳·迪翁的最新唱片封套上,她穿短袖衫的玉照被一块黑色的墨迹从脖子处遮盖了起来。沙特国内及飞往沙特的航班上大都放映美国好莱坞的**,女人除了脸和手以外,都是马赛克或者干脆一团黑雾笼罩。他们的后期制作人员一定费了很大功夫,这么呕心沥血“技术处理”的结果是,一部影片往往会让你看得满头雾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178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6
下一篇2023-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