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是喜事,因为百鸟朝凤一般来说都是在婚宴上进行演奏的。很多人会误解百鸟朝凤要用在丧事上,深受了现代影视剧的一些影响,觉得百鸟朝凤这样的曲子应该是在那些老年人去世之后用的。百鸟朝凤顾名思义就是说很多种的鸟类来朝见凤凰,并不是奔丧的意思。百鸟朝凤是一首民间打击乐的合作,也是一个比较具有历史年代感的曲子。
最早的时候,百鸟朝凤是在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流行的,同时也是我们国家民族乐器当中一首非常有名的曲子。所以那些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们一般都会学到这首曲子,像是琵琶,唢呐,古筝,二胡等。而且大家仔细的听听就能够明白,百鸟朝凤是一首比较欢快的曲子,节奏比较的轻快,而且调值也是比较高的。百鸟朝凤其实是在赞扬自然,特别是在合奏当中,唢呐的演奏是非常有特点的,也是整首曲子的点睛之笔。
但是很多人会觉得唢呐是用在白事上的,而且在古代的时候可能曲子的种类并没有那么多,也便没有划分的那么详细,所以在一些葬礼上也是可以听到这样的曲子的。而且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本身就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一般来说都是用那些年纪比较大的人用唢呐吹奏的。百鸟朝凤这首曲子的大意就是在凤凰死后,各种各样的鸟都过来祭拜。
因为凤凰是有涅槃这种说法的,所以凤凰的死并不算是一件丧事,这首曲子又在婚礼上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百鸟朝凤本身就是鸟类来参加凤凰的葬礼,所以用在白事上也很正常。所以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有人在不同的场合演奏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就不要感觉太过奇怪了。
古代婚礼,传于后世的,为《仪礼》中的《士昏礼》。其节目有六:即(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请期,(六)亲迎,是为六礼。亲迎之夕,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其明天,“赞妇见于舅姑。”又明天,“舅姑共飨妇”。礼成之后,“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表明把家事传给他,自己变做客人的意思。
此礼是限于适妇的,谓之“着代”,亦谓之“授室”。若舅姑不在,则三月而后庙见。《礼记曾子问》说:“女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诸侯嫁女,亦有致女之礼,于三月之后,遣大夫操礼而往,见《公羊》成公九年。何《注》说:“必三月者,取一时,足以别贞信。”然则古代的婚礼,是要在结婚三个月之后,才算真正成立的。若在三月之内分离,照礼意,还只算婚姻未完全成立,算不得离婚。这也可见得婚姻制度初期的疏松。
礼经所说的婚礼,是家族制度全盛时的风俗,所以其立意,全是为家族打算的。《礼记内则》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可见家长权力之大。
《昏义》说:“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着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也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尤可见娶妇全为家族打算的情形。
《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这是我们容易了解的。又说:“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此意我们就不易了解了。原来现代的人,把结婚看做个人的事情,认为是结婚者的幸福,所以多有欢乐的意思。
古人则把结婚看做为家族而举行的事情。儿子到长大能娶妻,父母就近于凋谢了,所以反有感伤的意思。《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也是这个道理。此亦可见当时家族主义的昌盛,个人价值全被埋没的一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