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庆的历史文化总体有哪些

关于凤庆的历史文化总体有哪些,第1张

1凤庆县的历史文化

凤庆是滇西南文化重镇。设府置县600多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明万历元年,即创建“聚书楼”,继而建学宫、设书院,清初,义学、私塾遍布城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养育了民国时期讨袁护国名将赵又新、著名翻译家罗稷南等一批优秀人才。县内名胜古迹众多,有滇西南保存最完整的文庙群,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文明坊,建于乾隆年间的石洞寺,建于光绪14年的红龟山文笔塔。

2凤庆县的风景名胜

濂溪起源于马头苏庄滩,经云峰镇,在庄山注入襟溪,源远流长,长濂村由此得名。耸立在水口的两座山,一座恰似一条巨蟒横卧水中,称为“蛇山”;而另外一条就象一只神龟翘首凝望,称为“龟山”。龟山、蛇山连在一起像一个大水坝,中间的缺口就是水坝的闸口,因而称为龟蛇坝水口。传说真武大帝矗立中间,金童玉女站两边,左脚踏蛇,右脚踏龟,蛇龟坝水口气势雄伟。

湖山森林公园位于遂昌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东连白马山,西邻九龙山,西北与衢州市交界,东西1公里,南北26公里,面积56416公顷,水域面积广阔,境内森林覆盖率84%,年平均气温155-171℃。景区内乌溪江水库、森林峡谷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有“一水迢迢百二湾”的周公源,有“小三峡”之誉的西门峡、台湾峡、天门峡、有明珠映霞、湖山温泉等名胜及焦滩的独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和王村口红军挺进师革命纪念馆。

白马山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遂昌县城西,总面积16212公顷。距浙赣铁路干线龙游站60公里,距杭州市区3个多小时车程。公园内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越。据调查,公园内有南方红豆杉、长叶榧、鹅掌楸、香果树、凹叶厚朴等11种植物列入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黑麂、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熊、猕猴、小灵猫等23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

神龙谷风景旅游区起始距县城3公里,总行程50公里,景区内林海茫茫、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神龙谷从头至尾,无论是两侧青山,还是中间的绿水均象两条山龙,一条水龙,共舞于浙西大地,给世人带来吉祥、富贵、健康、谷中的奇峰异石,飞瀑流泉,深山老林,奇花异草,珍禽走兽,无处无时都充满大自然的神奇,景区由长寿谷、伊甸园、情人湖、情人谷、6636考古区、神龙一漂、十八里翠、神龙飞瀑、翠仙谷、林海换肺区十大景区组成。

南尖岩位于遂昌县城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总面积10平方公里,境内主要分九大景区三十多处景点,丘陵起伏多姿,田园村落景致宜人。融奇峰怪石、林海云雾、飞瀑流泉、珍禽异兽于一炉。主峰海拔1626米,公路直达景区中心石笋头村。天柱峰景区一对石柱突兀而起,高达百米;瑶池景区在山顶有2000平方米的高山湖,有湖中树林景观;瀑布区景致各异,石林区仪象万千。

好川古文化遗址位于遂昌县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乡好川村,1997年夏季在好川村东部土名岭头岗的小山岗上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四千平方米,清理墓葬80处,出土石器、玉器、陶器、漆器等计1062件。经专家鉴定,属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在浙西南地区是首次发现,为1997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墓葬的头向多朝东南,绝大多数墓葬的墓向在95°--160°之间,仅10座墓葬的墓向在27°-55°之间,表明好川文化受共同的原始宗教的制约。葬具外填土内放置随葬器物也是好川文化颇具特色的葬谷。好川文化陶器从墓葬随葬品看,夹砂陶数量不多,但夹砂陶釜始终存在,夹砂陶鼎数量很少,而可能作为陶鼎替代器的泥质陶三足盘数量不少,表明好川文化可能在仙霞岭山地为适应环境而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精神意识的葬俗则保留了其原有的文化传统。

鞍山书院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云峰镇长濂村南部的马鞍山缓坡处,属长濂村休闲旅游风景区景点之一,距遂昌县城10公理,距遂昌金矿约5公理,地处松阳、遂昌、武义、金华、龙游五县的交界处,龙丽高速公路出口处,交通便利。

施茶亭位于前往鞍山书院的半山腰蓄水池西侧,歇山顶木质凉亭。此亭建造据说源自于“斗茶”习俗,故又名斗茶亭。长濂村人传承遂昌农村乐善好施的传统习俗,用遂昌特产茶叶招待到访旅客并进行茶艺表演。此亭也是游客休息和观赏长濂全景之处。

独山石牌坊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距今四百多年,保存完整,独具明代风貌。该牌坊全部用花岗石建造,三间四柱五楼,歇山顶构造,飞构翘角,蔚为壮观。脊顶龙鱼吻饰,额坊浮雕龙凤瑞兽,工艺精湛,令人赞叹。1997年8月,浙江省人民 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宅大屋位于县城的明代建筑之一。建于明代末期,主体三进保存完整,结构布局具有典型的明代风貌。是丽水市各县中保存完好的,并有一定的代表性,有较高的保护、利用价值。1997年8月,浙江省人民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凤庆县和云县哪个县的历史久远

凤庆县历史 公元一世纪以前,凤庆属傣族先民建立的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

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汉朝在其地设置永昌郡。凤庆属永昌郡不韦县(澜沧江以西)及邪龙县(澜沧江以东)。

公元225年,蜀汉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永昌郡不韦县南部增设雍乡县、永寿县。凤庆分属永昌郡雍乡县(澜沧江以西)和云南郡邪龙县(澜沧江以东)。

西晋灭蜀汉后,凤庆亦属永昌郡雍乡县;西晋之后,永昌郡名存实亡,凤庆为当地土目统辖自治。 公元762年,南诏王“西开寻传”占领澜沧江以西地区设置永昌节度和镇西节度,凤庆属永昌节度。

公元1096年,大理国废除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凤庆属永昌府。

公元1261年,元朝在澜沧江以西置金齿等处安抚司统辖归顺的各地土目;公元1271年,金齿等处安抚司设东路安抚使(镇康路安抚使)和西路安抚使(建宁路安抚使)分别节制、招抚各地土目;公元1278年,金齿等处安抚司改金齿等处宣抚司,废两路安抚使、立六路总管府;公元1281年,金齿等处宣抚司拆分为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和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各领三路总管府;公元1286年,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后改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凤庆先后隶属金齿等处安抚司、金齿等处安抚司东路安抚使、金齿等处宣抚司镇康路总管府、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镇康路总管府、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镇康路总管府。

[1] 公元1312年,“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思汗法兼并周边地区、建立“勐卯弄”(麓川国);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国)向东扩张、镇康路所辖土目闻风归附;凤庆成为“勐卯弄”(麓川国)属地。 公元1326年,元朝复占澜沧江以西部分地区,凤庆境内的土目孟氏归附;公元1327年,元朝置顺宁土府(辖今昌宁北部、凤庆、云县等地);凤庆属顺宁府庆甸县。

公元1343年,“勐卯弄”(麓川国)击败来犯的元朝军队、趁胜追击到漾濞江一带,景东头人闻风归附;夹在“勐卯弄”与景东之间的顺宁府归入“勐卯弄”、沿澜沧江的部分由景东头人节制;凤庆属“勐卯弄”(麓川国)景东地。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元朝在其控制区域置平缅宣慰司;凤庆属平缅宣慰司景东地。

公元1382年,景东头人背叛“勐卯弄”(麓川国)归附明朝、明朝在其地置景东府,今凤庆由景东划入大理府、设顺宁州;公元1384年,“勐卯弄”(麓川国)迫于压力也归附明朝、明朝在其地置麓川平缅宣慰司;同年,顺宁州升为顺宁府,直隶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公元1385年,“勐卯弄”为惩罚景东头人的背叛、出兵征讨景东,顺宁府被“勐卯弄”占领;公元1389年,“勐卯弄”派使团与明朝讲和、其控制区域仍置麓川平缅宣慰司;凤庆属麓川平缅宣慰司顺宁地。 公元1598年,改为流官制,称顺宁府。

公元1770年,置顺宁县。 公元1913年,废府留县,先隶迤南道, 后属迤西道;1928年(民国十八年),裁撤道署,直属云南省府;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属蒙化第五行政区;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属蒙化第十一行政区。

1950年2月22日,顺宁县人民 成立。 1953年3月属大理专区。

1954年8月26日改名凤庆。 1956年改属临沧地区。

1959年与云县合并后又分开,分设凤庆建制。 云县历史 1913年(民国二年)7月19日,改云州为云县,迤西道改为滇西道,云县属滇西道。

1914年(民国三年),滇西道更名为腾越道,云县属之。 1929年(民国十八年),废道,直属云南省。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云县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顺宁县)。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属云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驻缅宁县)。

1950年2月,云县人民 建立,属大理专区,县治云城镇。 1956年,撤销大理专区,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原由大理专区代管的云县改由临沧专区管辖。

1959年2月,云县与凤庆县合并为云凤县;10月分设,恢复原建制。 1970年,临沧专区改为临沧地区,云县属之。

2003年12月,临沧撤地设市,云县属地级临沧市。[7]。

4凤冈县的历史文化

狮灯

狮灯在凤冈县城乡广泛流行。每年春节或平时的重大节日,都有狮灯参与庆贺。

花灯

凤冈境内都有玩花灯的习俗,多数以一个自然村寨为一个花灯团队,也有以一个家族为一个花灯团队的。花灯团队的总负责人叫“灯头”,灯头物色丑角(唐二)、旦角(俗称花姑娘)、茶头、扫殿人和锣鼓队人选。然后组织大家“扎灯”。灯笼共12盏,6式,每式2盏。也有只扎6盏的,3式,每式2盏。另扎“排灯”一座。如人员多,各角色可备两套人选,以备不测。凡愿参加“落底帐”的,都需垫资活动经费,待“化灯”后结算清帐。一般都是在春节或春节第二天“出灯”,出灯前要请先生“祭灯”,以示平安。正月十五或十六“化灯”。“化灯”时也要请先生到场,写“文书”火化。

凤冈民间禁忌

凤冈县内南北各处,乡村集镇张王李姓,都各有各的不同习俗,其生活禁忌异杂多端。这些禁忌包括除夕禁忌、新年禁忌、结婚禁忌、丧葬禁忌、妇女禁忌、饮食禁忌、房屋禁忌、出行禁忌、兆头禁忌、其他禁忌等,在凤冈民间,禁忌之纷繁复杂,难免常常会有犯忌。因此,就有人用纸写上:“新春发笔,百无禁忌。一年四季,万事如意”此类语句贴于家中,以此消除犯忌的惶恐,其实,这也是因了恪守禁忌的心理作用。 凤冈养生油茶

凤冈县古有“夜郎古地”之称,追根溯源,凤冈养生油茶是传承了唐宋时代的煮茶遗风,风格独具,凤冈土家人至今仍有“一日不喝油茶汤,干起事来心发慌”的传统,油茶是凤冈土家人世代传承的饮食习俗。

绿豆粉

绿豆粉是黔北民间小吃之一。在凤冈农村,每逢春节,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推绿豆粉,大年初一和十五,则有家家吃绿豆粉的习俗。

青糖凉虾

青糖凉虾,是黔东北一带盛夏解暑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

5云南凤庆县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9年,凤庆县下辖8个镇、6个乡。

临沧市凤庆乡镇如下:凤山镇、鲁史镇、小湾镇、营盘镇、三岔河镇、勐佑镇、雪山镇、洛党镇、诗礼乡、新华彝族苗族乡、大寺乡、腰街彝族乡镇、郭大寨彝族白族乡镇。

凤庆是滇西南文化重镇。设府置县600多年,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明万历元年,即创“聚书楼”,建学宫、设书院。清初,义学、私塾遍布城乡。

扩展资料:

凤庆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树龄长达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有民国以前栽培的2万多亩古茶园和3万多亩野生古茶树。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到凤庆创建了顺宁茶厂(现滇红集团),其生产的滇红茶享誉海内外,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斯里兰卡总统和总理等外国政要。

显然她是没考虑到后果的,毕竟她文化程度应该不是很高,而且也是想法简单且愚蠢的女人。

01、婚内多次出轨还欲毒杀丈夫

话说现在婚内出轨也正常,毕竟现在夫妻间矛盾也多了去,但是像是这种婚内多次出轨,还想毒杀自己丈夫的就很少见了。

遵义女子王某因为跟自己的丈夫宋某感情方面不是很和,所以就提出离婚,但是这宋某不肯离婚,于是两个人又继续凑合过了。

但是这个王某可不是个安分的女人,所以她出轨了,而且就因为路过别人家,然后加个好友,然后就出轨了。

但是出轨的这个对象又把她介绍给了另外一个人,就因为人家给她买了件新衣服,然后王某又出轨了,结果人家家人不同意。

回到家后的王某因为跟丈夫宋某吵架,结果丈夫也怀疑她跟别人有染,一怒之下摔了她的两部手机。

王某就觉得丈夫摔自己手机的举动,阻碍了自己和情人约会,所以就想毒死自己的丈夫。

02、女子太头脑简单不懂法且狠毒

结果丈夫见酒颜色不正常没喝,女子也最终因为投毒被判刑。那么她不知道投毒杀人要判刑吗?

我觉得她应该是不知道的,或者是当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要不然也不会做出来这种事情。

要知道她就路过人家家门,加个好友就勾搭上了,另外一个情夫而且就因为给她买件衣服,她就出轨了。

可以断定她思想方面其实很傻很天真,但这种傻就止于情人。对待丈夫她可是真狠,就因为丈夫摔了自己手机,让自己无法联系上情夫,就痛下杀手。

她知道自己丈夫平时爱喝酒,于是就将农药放在了丈夫喝的酒中,当时丈夫就觉得酒的颜色不对劲,还跟她吵了起来,但万幸的是丈夫没喝。

丈夫的弟弟在听说了这个事情,琢磨之下,感觉不对劲,于是就报了警,最终女子也为自己的荒唐行为付出了代价。

可能她真的是不懂法,毕竟都敢内婚多次出轨了,还敢下毒杀自己的丈夫了,这更是懂法的人铁定是不敢这么干的,最多也就是想想罢了。

而且女子第二次出轨就有点让人无语了,一件新衣服就让她出轨了,这眼皮子得有多浅才能这样。

稍微聪明的女人都做不到如此吧,怎么着对方也得用爱和真情感动自己,才能为了对方出轨吧!但这个女人一件衣服就以为别人对自己多好的人,这有多蠢估计大家都能看得出来,但是蠢并不是她下毒的借口和理由,她也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或许当时女子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又或者是沉浸在情人对自己好的幻想里,所以头脑简单又愚蠢又狠毒的女人向自己的丈夫下手了,但好在她丈夫也没喝,不然等待她就不止这几年牢狱之灾了,而是以命偿命。

说到彩礼,真的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这本来一个挺好的5000年传统习俗,可在这些年却变成了”男方心伤、女方伤心”的一个心病。

时不时地能看到这样的新闻,百万彩礼让男人们直呼“娶不起”。

天价彩礼怎么治?河南兰考县惠安街道办事处给出了方案!

他们出台的这个标准,第一条就规定:彩礼不得超过2万,索要彩礼“严重者”,以贩卖人口或诈骗论处。

2万彩礼就是上限,要这么算,全中国有多少人贩子?!

这天价彩礼一直让人诟病。

2013年,一张“全国彩礼地图”火遍微博。4年后,人民日报把这份“彩礼地图”更新后一看,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不仅彩礼翻了番,房子、汽车等也成了结婚标配。

彩礼原本是男方对女方和女方父母的尊敬,也表示男方父母对女方的一种认可。现如今却真的成为了婚姻的试金石。

有的地方,彩礼成了衡量婚姻的头条标准。有的家庭,为了摆阔气,在亲友中有面子,筹备彩礼到处借债,这里借一万,那里借三万,婚前风光、婚后还债。

而在个别地区,更是存在父母抬高女儿的“身价”,让“嫁女”成为了一种“敛财”的手段。

在安徽萧县有句俗语称,家里有仨女儿的话会“富死”,如果有仨儿子那就只能“穷死”。男女结婚时,女方提出的彩礼往往高于10万元,没10万彩礼难娶到媳妇。

江苏宿迁皂河镇由于靠大运河,很多女方更是要求“一铁一冒烟”,“一铁”指的是价值百万的铁船,而“一冒烟”则指的是车。

甘肃一些农村地区,礼金至少要18万元。当地人明晃晃的把出嫁女儿索要的彩礼称之为“卖”,把男方花费的彩礼称之为“买”。

这嫁女儿真的变成了“卖女儿”!

而因为一份彩礼,结果两边算计来算计去,最后不仅可能感情没了,连命都可能没了。

河南省豫北平原的一对新婚夫妻,在新婚之夜,为了11万的彩礼发生激烈争执后,新郎盛怒之下将新娘砸死。

安徽霍邱县的准新郎,在婚礼前疑因为彩礼的问题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跳楼身亡。

甚至有人专门把做个作为了一个骗财的手段。兰考县之所以会出台这样的规定,就是因为当地“骗婚”情况不断发生。

2018年年初,当地曾成功打掉一个“一女嫁五夫”的骗婚团伙,该团伙利用农村“订婚”的风俗,向男方索要6万元到16万元不等彩礼,连续作案5起,非法获利40余万元。一得逞就立即消失。

纠偏“天价彩礼”、倡导婚俗新风,的确很有必要!

惠南街道出发点是好,只是这文件却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急需一个法律顾问!

其实针对天价彩礼的乱象,很多地方先后出台了当地彩礼金额指导标准。

兰考县委、县政府就在2016年12月31日联合下发了《兰考县关于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其中规定的是县城规划区内不超过 3 万元,农村不超过 2 万元。索要彩礼过多拒不退还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惠南街道的做法算是对上级规定的执行。

但问题是,县级规定里,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的,不仅是“索要彩礼过多拒不退”,还要“涉嫌犯罪”,到街道这里,却省去了“涉嫌犯罪”这一重要条件,直接规定将索要彩礼过多者交公安机关调查。

有人以彩礼为名实施诈骗,并不意味着所有收彩礼者都是骗子、人贩子。将收彩礼过多等同于贩卖人口和诈骗,惠南街道明显缺乏法治思维。

拐卖妇女罪、诈骗罪,在刑法中是有严格的入罪标准。再退一步说,法律对彩礼并无规定,两家人你情我愿的爱给十万、百万的彩礼,这些都是家务事。对“索要彩礼过多者”,街道办交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就要受理吗?

更讽刺的是,惠南街道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彩礼是硬性规定,“结完婚后,你要给丈母娘一千万,我们也管不了”,这看起来就是为了达到上级下发的标准而做的文章。

只要不以彩礼为名,给多给少悉听尊便,这何尝不是一种形式主义?

这本来提倡、鼓励不要过多索要彩礼是好事,但是落实到街道却变了味。

地方上这种奇葩文件不在少数。

贵州遵义凤冈县曾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复婚不准操办酒席;双方均为再婚的不准操办酒席”。

有些地方的村规民约规定,“姑娘招婿上门需经村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户口仍未迁出的外嫁女,不再享受村内任何待遇。

某种程度上说,基层管理者这种淡薄的法律意识,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俗更可怕。

企事业单位有法律顾问,这地方政府更应该有法律顾问制度。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决策,怎么做到上不违背党纪国法、下不辜负公道民心?应该要多听听律师的意见。

不然这种奇葩文件,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最后还成为了笑柄。

  迁移户口需要交验的证件及资料,根据当事人迁移户口的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事人可以参照如下办理:

  1,带上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婚迁户口的(结婚证、婚育证明)、购房入户的(房屋产权登记证、购房合同、原始收据)、积分入户的(劳动合同、居住证、社保证明、房屋租赁合同)等证件及资料;

  2,去户口所在地村(居)委出具同意户口迁移的证明;

  3,户口接收地村(居)委会出具同意接收户口的证明;

  4,带上上述证件及资料,去户口迁入地的辖区派出所,申请迁入户口,领取户口“准迁证”;

  5,户口所在地的辖区派出所开出《户口迁移证》;

  6,携带上述资料,去户口迁入地的辖区派出所户籍科,根据工作人员的提示,办理落户手续即可(具体可以事先咨询工作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

  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

狮灯

狮灯在凤冈县城乡广泛流行。每年春节或平时的重大节日,都有狮灯参与庆贺。

花灯

凤冈境内都有玩花灯的习俗,多数以一个自然村寨为一个花灯团队,也有以一个家族为一个花灯团队的。花灯团队的总负责人叫“灯头”,灯头物色丑角(唐二)、旦角(俗称花姑娘)、茶头、扫殿人和锣鼓队人选。然后组织大家“扎灯”。灯笼共12盏,6式,每式2盏。也有只扎6盏的,3式,每式2盏。另扎“排灯”一座。如人员多,各角色可备两套人选,以备不测。凡愿参加“落底帐”的,都需垫资活动经费,待“化灯”后结算清帐。一般都是在春节或春节第二天“出灯”,出灯前要请先生“祭灯”,以示平安。正月十五或十六“化灯”。“化灯”时也要请先生到场,写“文书”火化。

凤冈民间禁忌

凤冈县内南北各处,乡村集镇张王李姓,都各有各的不同习俗,其生活禁忌异杂多端。这些禁忌包括除夕禁忌、新年禁忌、结婚禁忌、丧葬禁忌、妇女禁忌、饮食禁忌、房屋禁忌、出行禁忌、兆头禁忌、其他禁忌等,在凤冈民间,禁忌之纷繁复杂,难免常常会有犯忌。因此,就有人用纸写上:“新春发笔,百无禁忌。一年四季,万事如意”此类语句贴于家中,以此消除犯忌的惶恐,其实,这也是因了恪守禁忌的心理作用。 凤冈养生油茶

凤冈县古有“夜郎古地”之称,追根溯源,凤冈养生油茶是传承了唐宋时代的煮茶遗风,风格独具,凤冈土家人至今仍有“一日不喝油茶汤,干起事来心发慌”的传统,油茶是凤冈土家人世代传承的饮食习俗。

绿豆粉

绿豆粉是黔北民间小吃之一。在凤冈农村,每逢春节,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推绿豆粉,大年初一和十五,则有家家吃绿豆粉的习俗。

青糖凉虾

青糖凉虾,是黔东北一带盛夏解暑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

在今年的6月18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法庭上,一起农妇恶意杀人的案件判决出来了。该农妇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网络配图

根据事件的调查,该农妇为王某,和她的丈夫宋某因感情不合而闹矛盾。王某不仅多次出轨,还想毒害宋某,后被拘捕归案。

事情是这样的。

王某是贵州人,和丈夫宋某结婚多年感情一直不好。宋某作为一个丈夫,经常对王某使用暴力,而且宋某还嗜酒,对王某很不好,特别是经济方面上时常有制约。王某作为妻子,对丈夫宋某的行为觉得很不满。于是她的心早就不属于宋某了。

在2019年3月的清明节,王某在回家扫墓的途中,遇到了杨某。王某与杨某两人交谈甚欢,彼此渐渐的喜欢上了对方,并且单独留下了****。在后续的交谈中,两个人王某和杨某竟然发生了关系。可以说,杨某是王某的第一个出轨对象了。

后来杨某又把石某介绍给了王某,石某也喜欢王某,并且石某对王某的态度与王某的丈夫对她的态度十分不同。石某对王某十分好,经常给她买衣服,化妆品,给她买很多东西,态度十分好。于是石某与王某顺其自然的也发生了关系。这里可以说,石某是王某的第二个出轨对象了。

 

但是纸也有包不住火的时候。王某有一天回到家,对宋某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宋某坚决的不同意,并且宋某怀疑王某早就有了出轨的对象。

于是宋某十分生气,居然拿起了斧头,对着王某的两个手机怒砍。这可把王某吓坏了。随后宋某又和之前一样暴打了王某。

 

王某经过这件事后,赶紧心里总是憋着一股气。再加上丈夫宋某之前对她也不好,和在经济上制约她,还有嗜酒的坏习惯。

王某想着既然离婚不了,干脆鱼死网破,就心生想下毒害死丈夫宋某的想法。

王某在宋某的酒里下了草甘膦农药,想利用农药来使得丈夫毙命。但是宋某在准备喝酒的时候,看着酒的颜色与之前不一样,发觉王某心中有鬼。就没喝了,怀疑王某对他投毒。 之后宋某立即联系了自己的弟弟来家中,并且对此事进行报警。

最终,王某被警方控制了。

根据事件的进一步了解,宋某不想离婚的原因,无非是觉得王某长的漂亮,而自己根本找不到新欢,所以离婚对他来说是损害自己利益的一个决定,所以即使出轨加毒害也不会选择离婚。

这里,小编就要说一句了,这里的问题题目是,王某被称为潘金莲。这有很大的误导性。潘金莲的武大郎对潘金莲是很好的,而不是一个对妻子有暴力行为,自己嗜酒,还对妻子经济上总总限制的丈夫。王某出轨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不守住妻子的责任。但是我想更多的原因应该是怪罪在宋某身上的。如果宋某哪怕能和正常丈夫一样,不对妻子拳脚交加都,我想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对于这件事,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44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