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的结婚率越来越低?

为什么现代人的结婚率越来越低?,第1张

一是,现代年轻人婚恋观变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统婚恋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这一观念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巨大的冲击。尤其是90后和95后,绝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搭理这一套。父母碎碎念,女儿常常回应道:“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对婚恋都不再认为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更不是年龄到了就得有的“某种妥协物”。在爸妈那一辈,很多人谈一次恋爱,就私定了终生,早早地领了证,生了娃。可在多方面的社会因素之下,这样的婚姻并不一定幸福。90后和95后的新一代年轻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宁愿多谈几个,也不轻易领证。

相比于结婚,谈恋爱多简单啊,一杯奶茶、一个冰激凌、一杯长岛冰茶,一把吉他,一个篮球,一次夕阳下的奔跑,都可以成为单纯而美好的回忆。即便是步入社会了,没有上学时的单纯了,但钓金龟,傍大款,泡小奶狗,追学生妹,也都可以不必负责到底。

谈得开心,就多谈几个月,谈得不开心,两三天就能分手。

青春也就那几年,没有浪够,谁又知道谁是真心呢?

老话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耍流氓。”但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谈一次恋爱就要奔向爱情的坟墓,这才是真正的耍流氓。开盲盒,至少都要多开几个,谈恋爱怎么能只谈一个呢?”

二是,结婚的成本太高了。谈恋爱的时候,谈不好还可以分手。可结婚,就真的是奔着后半辈子去了。这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双方父母满意吗?男方房子买了吗?有车吗?学历匹配吗?生一个娃,还是生两个娃?女方不想生娃,男方全家能接受吗?有了娃,跟谁姓?过年是去男方家,还是去女方家,男女双方都不去

这不仅是经济成本的问题,还关乎到生活成本和沟通成本。

谈恋爱的时候,这些事都不是事。可一旦到了结婚,各类鸡毛蒜皮的事,都成了不得不考虑的大事。在商业广告的轰炸下,许多孕妇不喜欢在家做产后护理,更喜欢去月子中心坐月子。

一、我国婚姻存续的现状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的婚姻状况都不乐观,继人口雪崩之后,中国的家庭也开始快速进入崩溃期,婚姻随着家庭的崩溃而土崩瓦解。

2018年,我国的结婚率再度创下了历史新低,每500个人之中,只有14个人结婚,而离婚率却已经连续16年节节攀升,有2亿成年人口处于单身状态。

在2002年每7对夫妻中就会有一对离婚,但是到了2017年,每三对夫妻之间就有一对离婚,传统的婚姻制度出现了剧烈的冲击。

在全国范围内,一线发达城市,成为了离婚的重灾区,这其实是比不结婚更加可怕的事情。成千上万的家庭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快速的接连倒塌。国人进入婚姻围城的速度已经逐渐赶不上9元一本的离婚证印制速度。

2018年,北方的离婚率再创新高,每100对结婚夫妻中有60对离婚,这么高的离婚数字比率让人触目惊心。

深圳的离婚潮也不是个例事件,超过1000万人口以上的北上广深,都是离婚的重灾区。以北京为例,从2006年起,北京的粗离婚率,每1000个北京市民有15个人离婚,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上涨到33人,已经翻了2倍有余。

可能有人会说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太大,所以离婚率高是正常现象。表面上看,这个说法似乎非常有道理,但是同样处于东亚文化圈的国际化大都市东京、首尔却大不相同。

东京和首尔在进入21世纪之后,他们的粗离婚率就开始以平稳的速度开始下降,在2010年北京的离婚率首次超过了东京和首尔,然后中国的一线城市开始一骑绝尘,离婚率一路狂飙。

放眼全球来看,离婚率高的国家大多都是受贫困或者当地风俗的影响,所以出现离婚率高的现象,但是在我国,情况就出现了很大变化,越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婚姻的纽带反而更加脆弱,说离就离。

二、影响婚姻存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是什么样的洪荒之力让离婚潮开始席卷神州大地,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扭曲现有的中国社会结构,种种的矛头都指向了房地产。

一线城市涌动的离婚潮,最开始与一线城市房地产的关系始于“限购”。

在2009年的时候,北京100对结婚夫妻,有接近23对离婚,这个数据还处在进入21世纪后的较低水平,但是在短短几年之后的2016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64对,几乎达到了2009年数字的三倍。

离婚难道是闲着无聊的过家家游戏吗?当然不是,这是经过严密计算和缜密思考之后得出的一个经济策略。

如果离婚可以让一个家庭多出一张购买一线城市房子的房票,会有家庭不离吗?如果离婚可以让一个家庭在很短的时间内账面多出80万元的收益,会有家庭选择不离吗?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那我们以北京为例来看看这场“房价终结婚姻”的现实大剧。

2010年之前,北京还没有出台限购政策,二手房的交易量完全看不出与离婚率有任何正相关的关系,二手房的交易量很大,但是离婚率确实很平稳的自由波动。

2010年之后,两者的关系瞬间开始同步,2010年4月30日,北京规定一个家庭只能新购一套房,就是说不管一个家庭以前有多少套房,只能新购一套住房。

2011年的新国八条又规定,每个家庭最多只能有两套房。这条政策一出,许多的已婚人士都开始不淡定了,离婚率开始走高。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1998年房改以来,房价一路走高,而且越是调控,调控城市的房产价格就越值钱,每当调控政策放松的时候,房价就会开始报复性的上涨。经常有专业人士说,投资一线城市,这是一个衡涨的市场。

在楼市冷的时候,人们持币观望,但是一旦楼市行情变热,很多人就会挤进民政局的政务大厅,赶快离婚,先买一套房再说,时间就是金钱,买慢了就要少赚几十万元。

所以一线城市自从2010年之后,只要离婚率低,就代表着二手房交易量的下降,离婚率走高,甚至离婚潮的到来,就意味着二手房交易量的上升,二者相互纠缠紧密相连。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离婚率高是限购政策导致的,但是限购政策确实为离婚率走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次的深圳离婚潮应该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许多人都呆在家里,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了,难免夫妻间不会出现一些争吵矛盾,最后矛盾升级去离婚也是有的。

二是因为深圳的房价在3月份的时候突然走高,领涨全国,高昂的房价让深圳取代了北京成为新的“宇宙中心”,二手房的交易量上升,与之相伴随的离婚率升高虽然有些迟到,但是两者仍然紧密纠缠,不离不弃。

三是深圳是一个外贸为主的城市,根据智谷趋势的统计,2018年深圳的出口额为16万亿元,出口依存度高达67%,排名全国第四。

这意味着深圳的发展非常依赖外部大环境,但是由于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外贸额度降到了最低点,大量的深圳人被动在家里歇业进而失业,失去经济来源的问题直接冲击着每个脆弱的家庭,让许多夫妻开始走上离婚这条路。

三、离婚潮的蔓延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其实历史总有它惊人的相似一面,在六十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也曾为了一套房子而结婚,但是在今天,中国人却为了一套房而离婚。

20世纪50年代,神州大地上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造,举国上下都想尽快把落后的农业国家改造成先进的工业国家。当时收割农村,反哺城市,大力发展重工业,对于住宅建设的投入非常少,由于住房紧缺,一大家子人都挤在一间小房间里的比比皆是。

一线城市里现在还有很多有历史的筒子楼,很多户人家共用厨房、浴室,一点儿个人隐私都没有,当代中国人的住房梦或许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一转眼沧海桑田,现在的中国比当时变化了很多,但是有些东西却似乎一直没变。

随着中国制造业进入寒冬,寒意一年更胜一年,这种寒意逐渐从实体经济传导向房地产业、银行等行业。

离婚潮的蔓延可能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房地产行业的复苏,或者经济发展中实体经济的崩溃,大量的普通人失业带来的社会动荡、经济动荡。

房屋归根结底是人类居住的场所,深圳的房价收入比一直居高不下,如果靠一份普通的工资想在深圳买车买房是压力山大的,房价失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垮塌。

环境的恶化、人口的老龄化、制造业的空心化等因素正在日益明晰,离婚率的攀升像是在对这个时代大环境的一种控诉,未来将会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有关结婚年龄的影响因素

城市和农村青年的未婚率存在较大差别,总趋势是地区的越发达,结婚的年龄的年龄越大。最后65岁以上的未婚率出现了反转,只要城市和镇的男性希望结婚,其就最终能够结婚的概率高于农村。

总体而言无论是城市或者农村,女性的初婚年龄都比男性提前。

二、平均结婚年龄

对于结婚年龄的统计,根据《2015年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全国平均结婚年龄26岁,男性比女性高23岁。

2015年,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妇联发起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男性比女性高23岁,四分之三的男性在25至34岁之间结婚,超过九成的女性在30岁之前结婚。

其中,70后比其他代际结婚时间更晚,平均结婚年龄在296岁,60后、80后及90后的平均结婚年龄依次是263岁、262岁、243岁。

报告显示,婚姻缔结模式中,身边熟人介绍的方式达到543%,相对于60后和70后而言,80及90后通过新型互联网社交工具相识的比例日益提升,且成功率达到102%,是60后通过社交网络等方式缔结婚姻成功率的十倍以上。

情感专家社会学博士李-松表示,60年代出生的人,重视的是过平淡的生活。

70年代的比较注重经营夫妻关系,80后比较浪漫,90后比较自我为中心。

中国社会随着年代变迁,男女关系态度比较大的转变,跟初恋结合60后占到70%。

随后记者了解到,江苏2014年的平均初婚年龄就已经达到312岁。统计显示,武汉人平均初婚年龄为男29岁、女27岁,比20年前晚了4岁。

据了解,2014年杭州人初婚平均年龄男2799岁、女2611岁;南京人平均初婚年龄是男303岁、女304岁。

据上海民政部门统计,上海居民初婚年龄为男性3011岁、女性2814岁。

年轻人晚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并不被上辈人理解,他们常为年轻人不急着结婚而焦虑,成为催婚族。

而我国最近几年来的平均结婚年龄已经达到了28岁左右,欧美国家的人平均结婚年龄在24周岁左右,反倒是现在的亚洲国家结婚越来越晚了,尤其是日本。

很多日本人都非常排斥结婚,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多的。

首先是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程度,

第二个就是日本的宅文化,

第三个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对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男性在虚拟世界都能找到自己的“虚拟女友”,反倒是现实中的女性实在跟心目中的女友差距太大,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结婚了,因为凭借婚姻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幸福感越来越难了。

这里说的生活质量,并不单指物质方面,而是结婚以后,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了,精力少了,资金少了,而且短时间内很难再上升。

独生子女特有的自我关注人格使他们习惯受到关注而不是关注别人。独生子女,意味着在关注的目光中长大,不仅他们习惯被关注,他们也更习惯关注自己。到适婚年龄之后,与将精力放在配偶和家庭上相比,在自己还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时,他们更喜欢把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到自己身上。

现代年轻人更加明白婚姻的风险。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交流以及信息传播的超前便捷,这代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他们明白如果一不小心遇到了那些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错的人”,他们输掉的筹码不只是婚姻和自己对婚姻的期待和信任,而且可能会祸害两代甚至三代人。越来越多的人学着用经济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这种高风险,回报却不一定高的事情,也不是一定要做。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现代女性对婚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提高,女性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越来越独立,传统的婚姻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女性对婚姻的期许,女性读了越来也多的书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事业,她们越来越不愿意接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

但当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时候,男性并不愿意扮演走进家庭的角色,于是婚姻中的角色缺口就无法填补。“我们不愿意委屈别人,也不愿意自己受委屈。”这是很多现代年轻人内心对爱情和婚姻的真实想法。

传统的婚姻家庭模式需要家庭成员在面对家庭整体利益的时候牺牲一定自己的利益。但现在年轻人的牺牲精神越来越少,他们更愿意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这也是他们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之一。

谢谢!

我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单身群体日益扩大。

《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下降;这也创下自2003年(8114万对)以来近17年的新低。相比2013年的最高峰,2020年结婚人数下降了395%,接近四成。

结婚登记数据包括初婚人数和再婚人数,相比再婚人数,初婚人数与出生人口的关系更为密切。2013年也是初婚人数的最高峰,达到238596万人。而到2020年,初婚人数为12286万人,7年下降485%,接近一半。比结婚对数降幅多了9个百分点。

为何初婚人数降幅这么大?适婚年龄人口下降是一个因素,但并非全部。1986~1990年这5年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300万,尤其是1987年更是创下自1972年后人口出生的最高峰——2508万人,1988年有2445万人。此外,1985年也接近2200万人。这部分群体进入25、26岁的结婚阶段时,对应的主要是2010年到2015年的初婚群体。

从2009年到2015年,我国初婚人数均超过2100万人,其中,2010年到2014年这5年都超过2200万人,2013年创下了238596万人的最高峰,对应的恰恰是1987年这一人口出生高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虽然年出生人口不断走低,但一直到1997年,我国年出生人口都超过2000万。1994年出生人口比1987年下降164%,但降幅远小于从2013到2020初婚人数的降幅。这说明,当前进入适婚年龄的“90后”群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128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9
下一篇2023-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