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巩义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第1张

巩义的春节的习俗有: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

  贴年画(19张),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吃年夜饭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守岁

  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具体的也不是太了解,放炮大多是为了喜庆,通常接新娘和回去的路上隔一段时间就要放一小段炮的。到新娘家的时候也是需要放的。不过你最好问一下当地的老人,因为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小小的差别,免得做错了http://hunjiashangducom/

礼仪习俗·婚嫁礼仪

大 中 小来源: 时间:2008-05-03 20:11:22 浏览449人次

洞房花烛是人一生之大事,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当代家庭子女少了,儿女婚事不仅是儿女个人的事,而是一家之大事。同时由于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婚俗场面日益崇尚豪华排场。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郑州人的恋爱婚姻观念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和进步,不论城乡,自由恋爱、自主结婚成为婚姻主体。在一系列的婚俗事象中,基本承续了传统的婚姻礼仪,当然也有摒弃、有创新。综合郑州城乡婚俗,整个婚俗礼仪过程大致有提亲、见面(或说为相亲)、定亲、看好、送好、嫁娶六道程序,另外还有婚后的拜庙、回门、望夏、送扇等,这里按先后次序分为婚前礼、婚日礼、婚后礼三方面进行记述。

婚前 婚前礼即婚礼之日以前有关婚姻的常行礼仪,大致包括提亲、见面、定亲、看好儿、送好儿等五项内容。

提亲。虽然现今多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而结婚,但二人自己相识而相爱的少,大部分还需要有媒人即介绍人在中间牵线搭桥,即便是自谈的多数也要请媒人象征性的走一下提亲过场。现在以说媒赚取钱物的专职媒人基本没有了,因此媒人对当事人哄、骗、瞒的现象消失了。虽然现代人不十分讲究“门当户对”,但还是要求个双方条件相当。介绍人认为男女二人般配,便向双方提亲,介绍对方情况;也有介绍人受一方之托,向另一方提亲并介绍对方情况。双方均认为合适,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打听了解对方的个人及其家庭情况,在巩义一带还要打听对方的“门风”好坏(即对方的内外血亲有无狐臭病的遗传)。如双方都感觉满意,即可往下进行。

见面。男女双方将愿意见一见的意思向介绍人表明后,介绍人就约定见面的时间、地点。在城镇,男女双方个人或家长、亲友陪同到约定地点见面,介绍人介绍双方认识,二人进行初次交谈,并互留****。到此介绍人的工作就基本完成。双方互相满意,以后就会自行联系交往,进入相处谈恋爱阶段。在农村,双方见面并进行简单交谈后,男方满意,就拿出准备好的见面礼(钱或物)送给女方;女方也满意,会收下见面礼,并将准备好的小礼物(多为钢笔、笔记本之类)回赠对方,算是确定了双方的婚姻对象关系或说是恋爱关系,在农村也称作“小定”。

定亲。男女交往相处一段时间后,相知相爱,非常满意,双方向各自父母进行汇报,父母无异议,就可以定亲了。在城市,一般是双方父母见见面,商谈一下孩子结婚的大概时间及一些具体事宜,同时男方父母送给准儿媳红包和一些衣物,亲事就算定下了;也有的由男方准备一桌酒席,邀请至亲,举行简单的定亲仪式。在农村,定亲仪式相对隆重一些,在商定的日期,男方准备两三桌酒席,邀请媒人和双方至亲到场,宣布双方孩子定亲,并向女方下聘礼。聘礼一般是若干礼金和衣服、金银首饰等。

看好儿。看好儿就是选定结婚的好日子。现时人选择结婚日子,不论城乡都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即请懂阴阳八卦的先生依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测算,并参考当事人意见,择吉选定日子;另一种比较简单,双方及其家长商量选择一个农历的双日为吉日。或者就选在某个节日期间,如五一、十一或元旦、春节。吉日选定后,由先生或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写好婚书,即将吉日通知女方的文书。

送好儿。把婚书送达女方家中称为送好儿。男方一位长辈带上礼品和婚书送到女方家中,同时商议筹办婚庆典礼的具体事宜。

在登封、巩义一带农村,还有送蜜食一道程序。蜜食为拌了蜜或糖的条状油炸面食,男方送给女方,以此回赠添箱的亲友乡邻。数量多少根据女方的需要而定,常是几百至上千根。用箱装了,车运到女方家中。同时,还要送去给女方准备的红色婚衣,所以送蜜食又称送红。

送好儿以后,双方就开始了婚礼的紧张筹备,登记、照相、制作请柬、通知亲友。男方定婚车、酒席,请司仪、宾相、摄像和接亲客,购买各种所需物品;女方制作购买嫁衣、嫁妆,租定婚纱,请送亲客等。

结婚日 即结婚大礼,有添箱送礼、铺床、运嫁妆、迎娶、行结婚典礼、吃喜酒、合卺等项。

添箱送礼。添箱是指女方而言。婚期来到,女方亲友乡邻知道后,便给待嫁的姑娘送添箱礼,也叫压箱礼。添箱礼品不拘一格,轻重程度和送者的经济情况及送者与新嫁娘的亲疏都有关系,有衣服、布料、毛毯、被子、被面、被罩、床单、锅、盆、花瓶等各种工艺品及金银首饰等,或直接送礼金若干;送贺礼则指男方而言,亲友乡邻得知男子娶亲的喜信后,便送礼品以示祝贺,也叫送人情。所送贺礼轻重及品类,和女方的添箱礼相差不多。送添箱礼或贺礼均忌送钟,因钟与终谐音,“送钟(终)”为大不吉利。

铺床。娶亲的前一天晚上,男方家布置新房,近处亲友自动前来帮忙,人们一边干活一边说笑,十分热闹。新房布置好后,男方父母为新人铺床,并在褥子上、被子里放些核桃、红枣、花生、带籽棉花、楝枣、火棍、砖头之类,同时嘴里说着“早生贵子”、“连生小子”、“铺上一把棉,生女又生男”等。铺好后有的还往上撒芝麻、黑豆、糖块等。这时围观众人随着唱歌谣、打趣逗乐等,还有人用锅底灰给准公婆抹花脸,一派喜庆气氛。当夜新房不能空房,须有人睡,或是新郎或是其弟侄等人,称作压床或暖房。

运嫁妆。女方的嫁妆多是箱、柜、桌、椅、沙发、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电脑等,视家庭经济情况或多或少。所有嫁妆均贴上双喜字和红封条,绳索扎缚好,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或当日早上用汽车运送男家。男方招待送嫁妆之人酒饭,走时还要给每人送礼包(装烟酒、馒头)和红包(装钱)。

迎娶。结婚这天,新郎西装革履、胸别红花,有的还十字披红;新娘美容、盘头,头戴珠花,穿白色或红色婚纱。举行典礼后再换上大红中式婚衣。农村有人不习惯穿婚纱,就直接穿上大红婚衣。迎娶一般用红色或黑色轿车,轿车数目多少不等,数辆十数辆甚至数十辆。新娘坐的车以红绸挽的彩球装饰或用红玫瑰花装饰,称为彩车,其它迎亲车辆或拴朵红花或拴红布条或贴写有“美满婚姻”、“幸福姻缘”、“天作之合”等吉祥字样的红幅。同时,用花轿迎亲的传统婚俗也在回归,特别是登封一带农村,花轿迎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吉日一早,一切准备就绪,迎亲队伍出发,炮队、乐队在前,媒人、引礼人、驾毡人领着新郎、娶女客随后。到女方家后,女方给司机(轿夫)、乐队人员、录像人员发红包,并以烟、茶、糖、糕点招待。女方礼宾引导新郎等迎亲人员行披红、谢厨、拜祖仪式。然后三请新娘、拜别父母、照合影像,新娘上车启程。仍是炮队、乐队、录像在前,然后是娶女客、新郎新娘,送女客在后。

迎亲队伍回到男方家停在大门口,有人执燃放着的长挂鞭炮绕车或轿正三圈儿、倒三圈儿,以驱避妖邪。然后,新郎搀扶怀抱花束的新娘下车,踏着毡往家走。新娘进门时撒喜钱、彩纸屑、喷彩条,“跨鞍过柽”,来到天地桌前。送女客自有人接待安排,上茶、送红包等。在市区,多在包酒席的饭店举行典礼,就把新娘直接迎接到饭店,其他礼节程序相同。

行结婚典礼。结婚典礼也叫拜堂。这天,男家院内张灯结彩,正面墙上贴着大红双喜字,下方放八仙桌,叫天地桌。桌上摆花供或水果糕点之类,放一个贴着红双喜字的斗,斗内是五谷粮食,上插秤、尺、杼各一,桌上还有一面镜子、一本万年历、一台油灯和一个香炉、三个酒盅。郊县农村,还要在典礼开始前于天地桌旁燃几张黄裱纸打发游魂野鬼,以免其捣乱。典礼在司仪主持下进行,仪程大致为主婚人(多由男方单位领导或村中长者担任)讲话、证婚人(多由女方单位领导或媒人担任)讲话、来宾代表致词、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拜堂。拜堂之礼一般为鞠躬,先拜天地,再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新郎抱起新娘进入洞房。至此拜堂仪式结束。

进入洞房后,小姑子给新娘端水洗脸,新娘换下婚纱,穿上大红婚服。

吃喜酒。拜堂结束后,婚宴开始。娘家送客坐首席,上菜也从首席开始。司仪引导新婚夫妇先谢厨,即给厨师及服务人员敬烟酒、送红包。接着,新郎新娘从首席开始依次敬酒。宴席结束,主送客拜见亲家公、亲家婆,说几句客套话,商量一下回门的事情,稍坐后亲家公婆带着送女客到新人房内,向自家姑娘告别,众人齐出相送到门外上车。

送女客走后,公婆引导下,新郎陪同新娘拜见男方族内长者及亲戚中的长者,从辈份最高、年纪最大者开始,依次拜下去。受拜者须送装有若干钱钞的红包给新娘,称作拜礼。

合卺。合卺就是新婚夫妇唱交杯酒,多为晚饭时在新房内进行。此后还有闹新房、听新房等项目。

婚后 新婚仪式后,还有瞧亲、拜庙、回门、望夏、送扇等礼仪。

瞧亲。婚后第二日,新娘的伯或叔、舅、兄弟去新郎家瞧姑娘,俗称“瞧亲”。去时给姑娘带些饺子、果子等吃食。旧时姑娘出嫁到了一个新环境,周围都是生面孔,怕姑娘不习惯或受委屈,故娘家人去瞧看,给姑娘一些安慰。现时这些已不必要,但习俗如此,大家还是照规矩行事。

拜庙。在古代,新妇婚后要在公婆引导下到族内祠堂参拜,把自己来为新妇之事告知祖先,此后才算真正成为夫家的人,否则便名份不正,现在不过走个过场而已。拜庙在婚后第三天早上进行,多是拜祖先牌位或到祖坟叩拜。市区人结婚一般无此项礼仪。

回门。回门是新娘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多在结婚的第三天。新郎陪新娘一起前往,另有弟侄辈一两人随同,说是挑礼担的,实为新郎的保驾。结婚当晚男方弟侄辈闹新娘,回门时则是女方弟侄辈闹新郎。此日岳父招待新女婿颇为重视,席面非常丰盛,还要请本族或当地有头脸者陪客。回门这天,新娘一般不兴住下,要随新郎返回婆家。过几天娘家会专门来人请姑娘。

望夏。新婚后第一个夏天来临时,新郎新娘要带礼品去看望岳父母,以表孝敬、体贴之心,谓之“望夏”。

送扇。新婚夫妻“望夏”之后,新娘父母买了扇子、凉床、凉席等消暑之具,择吉日让新娘兄弟送给新娘。现在多送电扇、空调等。

其它婚俗 除正常的婚姻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婚姻形式,如娃娃媒、换亲、转亲、招赘等,但这些婚姻形式已非常少见,比较常见的为再婚。青壮年再婚或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的,婚姻礼仪程式一如初婚。老年人再婚时,因儿女都大了,结婚程序就简单得多,双方一起去办了结婚登记,一家人或几个好友吃顿饭就算完事。20世纪90年代后期,老年人再婚时兴起了婚前财产公证,以避免双方子女为财产发生矛盾。

彩礼要得多,只光彩一时;靠勤劳致富,能光彩一世。

现在坝上,对彩礼要的越来越多,今年我居然听说有要5万的。为了成家花费甚大,从男女双方见面、下彩礼、定婚期到举行结婚典礼,每走一步都得几千甚至数千元,加上盖新房的花销,至少也得花五六万元、多的还有七八万的。在一些地方,为了能娶上媳妇,有的小伙从十几岁就开始外出打工攒钱。他们为了多赚钱,往往选择的是劳动强度高的工作,而来不及去学什么技术,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越穷了越没机会发展。

本来挣点钱想干点自己的事业,但又不能不支付上万元的彩礼。如果用这些钱去学点技术,我们将来的生活肯定比卖苦力幸福的多,可落后的思想让我们越走越落后。从媒人登门开始,步步都离不了钱!越来越重的“彩礼”,已经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在外辛苦打工一年,挣的钱还不够送一次彩礼;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文化素质的提高,甚至为了彩礼伤了和气的大有人在。父母过多地插手婚姻,更加剧结婚以后矛盾的产生,结婚后好几年不登丈母娘家门的人并不少见。

我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我是个男人,而影响了在这个事情的角度,我希望有女性能在这里发言,说说你们的感想。你们在大城市是否敢对你们的同事讲讲,咱家乡谈婚论嫁的习俗?我的一个同学曾经感言过,“找对象,有办法千万别找坝上的。彩礼不说,思想已经严重腐化了”。可能我这个同学说的有些过分,但仔细想想,其中也不无道理。

唉!!!!!!

作者: 21923854 2005-7-18 20:45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没人说话?

作者: 21923854 2005-7-19 08:29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让我来说几句,坝上的要彩礼钱确实是恶性循环了,让家乡人越来越穷,主要还是思想落后,根源其实就是眼光放不开,没有走出去。

我只是想说说我的情况和想法:在外的这些年,由于自己熟渐的长大,成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跟家里人发生过好多分歧,一开始我很痛苦,后来慢慢的也就想明白了。父母就是在那种思想的环境下生活了大半辈子,你试图想去改变他们的想法,非常困难,弄不好就会背上一个仁不义的骂名。(尽管事实不是这样的),有时候,他们把他们认为很正确的想法说出来,都会让你哭笑不得,但同时会给你一种很无奈的感觉,因为不管他们怎么去想,怎么去做,他们的出发点并没有错,是出于对儿女们的一种爱,相信这一点,大家不会反驳我。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忘记了是在那里看到的,让我彻底的明白了,多年来埋在心里的一个结打开了。感恩父母,尽管他们要大量彩礼的做法非常不妥,但是做儿女们的能去反对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聪明的你,千万不要跟父母对着干,更不要依着他们去做,因为他们已经错了。

与父母进行彻底的沟通,了解他们是出于什么顾虑,再想办法打消这一切顾虑,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别人的舆论,农村人说什么的都有,说什么自家姑娘白跟了别人什么的,等等,。。。。。说什么的都有。说到这了,可能有的朋友就要说我了,(让别人去说呗,管那个干嘛)。我们当然不在乎了,但是身为我们的父母,他们在乎,很在乎,非常在乎,因为他们还要在那块土地继续他们的生活;有的家庭可能就是出于这个,也不能少要了彩礼钱。这时候,你是否就应该做些什么了,用事实去证明给他们看,证明你做的很对,因为没有按他们的要求要生活,你生活和很好,那别人也没的说喽。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08:57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看过两位高见,我也有感而发,凡是坝上那边的包括坝下周围或其他县市均有此一说,很多从未出过远门的人,现在开始攀比,你要三万,我就要五万,你要五万,我就要八万,从最早的三大件,到现在要的五花八门,说不出来的折折套套,甚至还编出了顺口溜,什么三金一冒烟…………之类的封建固执思想,更有现在已经开始流行要县城的房子,及手机之类的,我想现在她们很多是不会用电脑,或许那天,连电脑,MP3之类的高科技东西也不会放过的。

也有一种就是从远固到现在留下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婚姻上已经不听从父母的安排,他们选择了自由的恋爱,可到关键时候,也就是到了结婚典礼的时候,父母还是要要的,当然适当要些,也随了礼数,也安慰了自己,可要的太多,对于男方来说真是很难拿出来的,所以说现在的小伙子如果在外边能找到南方的女孩或许会给家里减轻这一负担吧~~~~~~~~~~

作者: 康巴诺尔 2005-7-19 09:34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更有现在已经开始流行要县城的房子,及手机之类的,还流行什么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09:52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谢谢各位的回复,我妹妹嫁的时候,我为我父母做了不好的工作,最后还是要了1000元,不过在村里已经是最少的了。我发这个帖子,希望各位能多动员自己家的亲戚,抛弃这个不好的习俗,说句实在话,要彩礼要的男方心都凉了,会珍惜您女儿吗?那时永远的不快啊!

作者: 21923854 2005-7-19 11:09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我很希望有女士能上来说几句,我想知道,我是不是对此事有站在男士角度的偏见

作者: 21923854 2005-7-19 11:10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1000元????

不知道该怎么说~~~~~~

作者: 康巴诺尔 2005-7-19 11:10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楼主留个名字咋说~~~~

作者: 康巴诺尔 2005-7-19 11:11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革命的道路很长,困难是有滴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11:18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呵呵

这是啥革命呀

作者: 康巴诺尔 2005-7-19 11:22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打倒巨额彩礼的革命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11:32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打倒巨额彩礼的革命

这都不懂啊,真是的,

!!!!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11:33 回复此发言

--------------------------------------------------------------------------------

14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西。。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11:33 回复此发言

--------------------------------------------------------------------------------

15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是我发的,忘登陆了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19 12:58 回复此发言

--------------------------------------------------------------------------------

16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应该改改了!

作者: 我心已然 2005-7-19 13:06 回复此发言

--------------------------------------------------------------------------------

17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欢迎已然大哥,谢谢捧场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13:34 回复此发言

--------------------------------------------------------------------------------

18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就咱坝上四县要的厉害,坝下就没有坝上这么要的恨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19 13:40 回复此发言

--------------------------------------------------------------------------------

19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嫁个能干的老公贫穷可以改变,要上千万家产,无能照样花完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19 13:47 回复此发言

--------------------------------------------------------------------------------

20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9494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13:49 回复此发言

--------------------------------------------------------------------------------

21 回复 3: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富裕的生活不能来源于要多少彩礼,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过好日子的信念,与其让你未来老公辛辛苦苦去建筑工地打工,不如把要彩礼的要求。换成让你婆家花钱去塑造你朋友。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19 14:01 回复此发言

--------------------------------------------------------------------------------

22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9494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19 14:06 回复此发言

--------------------------------------------------------------------------------

23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狂顶~~~~

作者: 康巴诺尔 2005-7-19 15:39 回复此发言

--------------------------------------------------------------------------------

24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精品就顶~~~

作者: 康巴诺尔 2005-7-22 10:10 回复此发言

--------------------------------------------------------------------------------

25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出了外的女的,那个敢把家乡婚嫁那一套和人家别的地方人说,人家会以为将故事呢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22 10:20 回复此发言

--------------------------------------------------------------------------------

26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我敢,

我们办公室就数我能说,每天中午,都给他们讲故事!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22 10:57 回复此发言

--------------------------------------------------------------------------------

27 一位农家女泣诉农村陋习

婚嫁彩礼害得我好苦啊!(心里话)

我是一名居住在偏僻山区的农家女子,现年26岁。我不想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住址,但很想借贵报一角倾吐一桩因农村攀比索要彩礼风盛行,我的父母贪要彩礼过多过重,使我婚后生活的步履艰难、陷入困境的事儿。但愿更多的父母能理解女儿婚后的难处,再也别攀比索要那逼人的彩礼了。

5年前,父母就给我订了亲,订亲后父母便把我当成“摇钱树”,动不动就让我向男方要这要那,每次少则一二百元,多则四五百元,三年下来,要了男方8000多元。准备结婚的时候,父母和不少家庭嫁女一样,向男方索要各种彩礼二三万元。出嫁那天,什么“离母钱”、“梳妆钱”、“开锁钱”、“上马钱”、“过河、过桥钱”等又要了人家2000多元。加上男方买家具、电器、摩托车及操办婚事费用等全部算下来,男方因办喜事花了5万多元。婚后我才知道,男方为娶我欠下了外债3万多元!

这笔外债一直压得俺俩喘不过气来,尽管丈夫在外长年累月拼死拼活地挣钱,我在家里种地、喂猪鸡,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可总是窟窿大补钉小,至今还有外债1.5万多元。说实话,结婚三年来,我俩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敢花一分不该花的钱,可钱还没挣到手就有债主逼上门。春耕下种时,别人家抢著买化肥、地膜、种子等,我们没钱急得团团转。平日里,别人家东奔西跑做买卖,经商开店挣钱,可我们没本钱只能苦在心头!记得有一次,我俩因钱生气后,我赌气跑回娘家想诉苦,可父母不理解,还说什么,当今社会女儿出嫁,彩礼要少了,人家还笑话哩!年纪轻轻,顶个饥荒怕什么?无奈,我只好满腹委屈跑回家。唉!想想也是,如今婚后债台高筑者又何止我一家。可有谁晓得那害人的彩礼实在让人难以承受啊!什么时候才能无债一身轻,舒舒坦坦地过上幸福的日子呢?!

山西壶关县女青年 李××口述

山西壶关县紫团山文学社 秦凤鸣整理

《人民日报》 (2003年01月23日第十四版)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22 11:02 回复此发言

--------------------------------------------------------------------------------

28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湖北省妇联权益部闵自萍林安莉:

建议在第十七条增加对农村彩礼的有关规定。农村仍普遍存在订婚男女送彩礼 的风俗,对于彩礼的界定,究竟是作为男方对女方的赠与,还是作为男女双方各自 婚前所拥有的财产,婚姻法对此没有明确界定。

是该用法律约束的时候了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22 11:06 回复此发言

--------------------------------------------------------------------------------

29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孙某为送彩礼竟抢劫出租车

未进洞房先进班房 孙某,男,22岁,滕州龙阳镇龙山村人。两年前,经人介绍与邹城市看庄镇李楼村的李某建立恋爱关系。孙某因拿不出8000元彩礼,二人结婚之事一直未果。2004年5月21日,孙、李二人为迅速筹备彩礼达到结婚目的,萌生了抢劫出租车的念头。二人密谋后,于当晚在滕州城区以到邹城探亲为名,租乘一辆奥拓汽车。当汽车行至界河镇后枣村北的偏僻路段时,孙某从身上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用恐吓、威逼等手段将司机赵某的脖子、手指等处刺伤,抢得车辆后因孙对车驾驶不熟,在夜色中仓皇弃车而逃。

没有抢到“彩礼”的孙某心里自是闷闷不乐,可没过几天,又传出女友李某要和别人结婚的消息,他一边喝闷酒,一边想出了个报复李某的“好”办法,于是拿起电话就拨通了龙阳派出所的号码:你们找到被抢劫的出租车了吗?我知道是谁抢劫了它……他以为把李某供出后,她必定“进去”,这样她不能和自己结婚也不能和别人结婚,不能和自己进洞房就一起进班房。龙阳派出所的干警利用来电显示,迅速赶到他家逮了个正着,并连夜赶往邹城一举抓获了李某。

目前,孙、李二人均已被刑事拘留。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22 11:07 回复此发言

--------------------------------------------------------------------------------

30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我突然间有这么一个想法,要是政府能办这么一个宣传方面的小册子,把网中网rs大侠的这些个案例,全入编辑进去,然后发给每家每户。

作者: 雷雨飞飞 2005-7-22 11:46 回复此发言

--------------------------------------------------------------------------------

31 退婚为彩礼闹上法庭

自古我国就有一种风俗,男女双方缔结婚约时,男方要向女方赠送聘金和聘礼以示真挚和承诺,这种聘金和聘礼俗称“彩礼”。“彩礼”虽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但有时也会成为婚姻的绊脚石。我国现行法律为尊重婚姻自由,不承认婚约的法律效力,所以当一方要求解除婚约时,常常会出现彩礼纠纷。

媒人牵线

对于家住巩义市鲁庄镇的常淑琴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已经23岁的儿子席继涛张罗一门亲事。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儿子的年龄已不小,该到娶妻生子的时候了。

于是,常淑琴托亲戚朋友帮儿子留意合适的人选。常淑琴的妹妹常淑满自然对此事格外留心。一次在与邻居荆海棠的闲聊中,常淑满谈及此事。荆海棠向她推荐了一位叫刘红丹的姑娘。详细说明了男女方的条件后,常淑满、荆海棠都觉得两人合适,就从中牵线搭桥,让席继涛和刘红丹很快见了面。

定下婚约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刘家人对拥有郑州市户口和家庭殷实的席继涛非常满意,席继涛也对女方的条件表示认可。随后,根据当地风俗,刘红丹和母亲在两位介绍人的陪同下,一起到席继涛家看了房子,并举行订婚仪式。双方约定,2003年年底举行婚礼。

订婚之后,席家人开始为即将举行的婚礼紧张筹备着,席继涛也在幸福地等待婚期的来临。然而,事情的发展并非如席家人预想的那样。本以为会步入婚姻殿堂的两位年轻人却走上了法庭。

陷入僵局

席继涛说,眼看婚期一天天临近,他就找到刘红丹要求一起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然而,这时刘家人却开始以种种理由推托,还说时间紧张不好筹备,要求将婚礼延期举行。谁知这一拖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2004年年底,当席家人再次催促尽快举行婚礼时,刘家人提出,席家人要再拿出1万元钱给女方。对于这一要求,席家人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一方面,刘家人坚持不给1万元钱就不谈结婚的事儿;另一方面,席家人也一再表示不可能拿出这笔钱。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对于这场婚事,刘家人为什么坚持这样的要求呢?我们在刘红丹母亲那里找到了答案。刘红丹的母亲说,他们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借此取消与席家的亲事。因为刘红丹和席继涛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她和家人都觉得席继涛虽然条件不错,是城市户口,但本人并没有什么大本事,以后想必也没什么大的发展。

对于刘家的这个原因,席继涛认为,刘家人毁婚的真正原因不是他没有本事,而是他家里不像刘家人以为的那么有钱,所以刘家才想悔婚。

索赔彩礼

不管怎样,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两家人都明白这场婚事只能就此作罢。此时,席家人要求刘家人返还订婚前后给付刘家人的彩礼和物品,彻底了断此事。席家人说,按照当地农村的习俗,男女双方见面后,如果同意继续交往,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换手巾,意思是用手巾包上彩礼钱跟女方正式定亲。所以,他家在和刘家定亲的时候,用手巾包了4000元钱彩礼给了对方。除了彩礼之外,他们还曾给刘红丹买过首饰和衣服,这些也应该返还。

对于席家人提出返还彩礼的要求,刘家人断然拒绝。他们表示,自己从未收过这些东西,怎么可能返还?

最终,在返还彩礼一事上,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席家人表示,为了这桩婚事,他们前前后后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到最后搭进去的钱也无法要回,这种结果他们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于是,席家人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法庭调解

2005年3月28日,席继涛一纸诉状将刘红丹告上法庭,要求其返还彩礼5600元。席继涛起诉后,刘红丹认为席继涛的起诉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对席继涛提起了反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3万元。

巩义市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对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在听取了双方的诉辩意见后,审判长宣布由于被告刘红丹在法院指定期限内未交纳诉讼费用,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反诉部分不予审理。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22 12:06 回复此发言

--------------------------------------------------------------------------------

32 退婚为彩礼闹上法庭

在法庭调查阶段,原告席继涛向法庭出示了证人证言。证人常淑满和荆海棠出庭作证,证明原告席继涛给了被告刘红丹4000元钱彩礼和价值1000元的白金项链、价值200元的衣服。而被告的代理人对此均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证人常淑满是原告的直系亲属,所以其证词不具备法律效力。对于证人荆海棠的出庭作证,被告代理人提出由于荆海棠和被告两家原来曾有过纠纷所以其证词不足为信。

对此,原告代理人提出,常淑满与原告席继涛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直系亲属,法律没有规定有亲属关系的人不能出庭作证。况且,荆海棠是朴实的农村妇女,其证词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修饰,法庭应予采信。

经过法庭辩论后,合议庭宣布休庭。经庭下调解,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刘红丹于2005年6月6日前给付原告席继涛1000元钱,原告席继涛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34元由原、被告均担。

专家点评

法律不支持送彩礼

张斌(《走进法庭》主持人):彩礼是我国很古老的一种民间风俗。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我们该怎么看待彩礼问题?

刘朝旺(河南裕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彩礼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古代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彩礼寓意吉祥兼有公示之效。

现行婚姻制度以登记为必备条件,彩礼自然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变成了一种陈规陋习。我国《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利用婚姻索取财物。”显而易见,法律对彩礼持否定评价。

彩礼尽管有时也是一方“自愿”给予他人的,但这与《合同法》上的赠与是不可等同的。合同法上的赠与,是一种完全自愿行为,涉及的只是单纯的财产关系。即使附条件的赠与行为,也不能改变这一特征。在彩礼关系中,一方给付另一方一定数量的彩礼或聘金,虽然表面也属自愿,但这种给付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那就是以缔结婚姻关系、建立特定的身份关系为前提。

彩礼纠纷证人很重要

张斌:看到本案的庭审情况,我一直在想,对于赠送彩礼,双方往往都是约定俗成口头的一个东西,并没有文字材料。在赠送的时候,双方也不可能记录,我今天送给你的什么东西,价值是多少钱。但今后,如果因为彩礼问题发生了纠纷,双方因此走上法庭的话,法院怎么才能认定当时的事实呢?

刘朝旺:在因彩礼而引发的诉讼案件中,证人证言是主要的证据形式。

由于传统观念所致,收受彩礼的一方大多不可能给送彩礼的一方出具诸如收条等文字性凭据,但交付彩礼时通常有媒人或其他见证人在场。所以,在要求返还彩礼的案件中,证人证言这一证据形式在整个证据构成中占主要地位。证人证言也是法律规定的合法的证据形式。(韩茹崔可景文守世宋增锋图 - 责编:游 黎)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22 12:06 回复此发言

--------------------------------------------------------------------------------

33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现在城市婚姻实行财产公正,现在的农村,离婚率也越来越高,关于财产问题夫人纠纷,会逐渐增加的。

作者: 网中网rs 2005-7-22 14:17 回复此发言

--------------------------------------------------------------------------------

34 回复: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

我觉得不论再怎么跟老人说彩礼的危害,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也一下子难以更改。

作者: 厥子流 2005-7-22 14:25 回复此发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229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