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传统习俗,觉得喜庆,当然不喜欢也可以不用。
在传统的婚姻文化中,媒人是不可不提的。媒人,以古代又称为“冰人”。古俗中春秋为嫁娶吉时,而冰天雪地的冬季才是媒人为男女撮合牵线之时,帮媒人才有冰人之称,又称“媒妁”。
民间俗称“媒婆”、“红娘”、“月老”。媒人所司职责,文雅的说法,是“通二姓之好,定家室之道”,通俗讲来就是男女婚事。
新婚俗程序是:
由介绍人穿针引线,男女见面相亲,双方没有意见,即商定吉日举行定婚仪式。此间,男家必备厚礼(俗称彩礼)给女家,礼物包括衣服、物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录机等)。一般是冬、春各置全套衣服,直至结婚。
结婚日期由双方商定后,男女各持介绍信,到乡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结婚日子,多选择在重大节日或三、六;九日。·见面——城乡的新婚俗,是经中间人介绍后,青年男女双方,彼此要进行见面交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从哪里说都有文化的掺插,接下来我为楼主解释一下中国传统婚礼有哪些规矩。
布置婚房:男方家里要布置得喜庆,红灯笼、红蜡烛、红喜字少不了。还有在婚礼的每个重要环节都要准备鞭炮,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新人服装:不同于现代的西装和婚纱,以前新娘要准备凤冠霞帔、大红盖头新郎要准备长袍马褂。
(1)新娘开始化妆,新郎准备更衣。
(2)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前,在家里先燃香祭拜祖先。
(3)迎亲,新郎带着队伍和花轿前往新娘家将新娘接回家。迎亲的车队要是双数,寓意着成双成对。
(4)燃炮,迎亲花轿准备出发,应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5)等候,新娘在等待新郎迎亲时,新娘用丝线“开脸”,就是用丝线将脸上的绒毛刮去。然后戴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等待迎亲的花轿。
(6)讨喜,新郎应该双手举着捧花送给房中待嫁的新娘,此时,新娘的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他见到新娘,女方可反复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最后才得以进入闺房。
(7)拜别,新娘和新郎要给祖宗上香,而新娘因为要离家,需要跪拜父母道别,新郎鞠躬。
(8)出门,娘家的长辈会手持竹筛护着新娘进入花轿,并且新娘进入花轿的时候脚下要踩着米袋,因为新娘在结婚这天不能将“娘家土”带入新郎家,代表不带晦气进门。或者新郎拿着大红绸走在前面,牵着新娘慢慢地登上花轿。
(9)礼轿,新娘上花轿后,娘家家长会在后面撒上一碗清水和大米,意味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就不管女儿的事了。并祝女儿事事有成,吃穿不愁。
(10)起轿,新郎手扶花轿而行,两面开道,锣鼓在最前面,后面是舞狮表演,再后面是八位吹鼓手,紧接着是手举冠盖的八位执事,八抬大轿则在最后。然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娶亲队伍热热闹闹地向新郎家出发。
(11)颠轿,车夫们在中途颠花轿的过程一般10分钟左右,意在挡煞。
(12)燃炮,娶亲队伍快要到达男方家之前,男方家准备燃放礼炮。(13)摸橘,新郎带着新娘回家后,会有一个小孩拿着橘子来迎接新人。这个时候新娘要摸一下橘子,并且给小孩红包作为答礼。这个橘子到第二天要让新娘亲自剥开, 橘中多子,寓意多子多孙 。
(14)下轿,男方家请的伴娘上前掀起轿帘,轿帘打开,新娘在女傧相的搀扶下,走下轿子;地铺红毡,新娘的鞋子不能沾地。
(15)牵新娘,新娘下轿后,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把竹筛顶在新娘头上,传着米袋扶新娘进入堂屋。
(16)迈火盆,寓意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
(17)跨马鞍,寓意将来平平安安。
(18)进门,狮子封门,讨要红包;新人决不可以踩到门槛,而要跨过门槛。
(19)射箭。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20)拜天地,就是我们在影视剧里耳熟能详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
(21)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22)喝交杯酒,意为“合为一体,永不分离”。
(23)敬茶改口:改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24)进入洞房,新娘更换服装。
(25)婚宴,来宾就餐,新人为来宾敬酒。
(26)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门口送客。
希望以上的回答是楼主想要的如果楼主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我们。
“红盖头”可以说成为中国传统婚姻的象征,一首《掀起你的红盖头》让人引发人无限美好的遐想。
“红盖头”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兴起呢?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据唐朝李冗的《独异志》载,传说在宇宙初开时,天下只有女娲、伏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要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害羞,于是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话一落音,那几个云团冉冉近移,终于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而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代替了。
另外民间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末年,康王在逃跑途中遇到了追杀的金兵,在走投无路时,一个在场上晒谷的姑娘将他藏在倒扣的箩筐里,救了他。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康王送给姑娘一条红帕,并约定明年的今天来迎娶姑娘,到时只要她将红帕盖在头上,便可认出是她。第二年,康王如约而至。谁知山野到处都是盖有红帕的姑娘,康王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没了主意。原来,那农家姑娘与康王邂逅以后,思量再三,觉得嫁个君王不如做个村妇可以生活得自由自在,可皇命难违,恐怕性命不保,与**妹一商量,最后想出来这个妙计。这段故事随后越传越广,姑娘们都觉得有趣,以至以后出嫁时都要备一条红帕盖头。
从客观的历史角度来看,红盖头的产生必须具备这样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中国“红”作为民族色,被视为吉祥喜庆的象征以后;二、中国的传统婚姻礼仪的确立后。
“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的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早在 远 古 时早 代 , 我 们 的 祖 先 曾 用 过 黄 色 代 表 吉 庆 , 也 曾 用 过 黑 色 和 白 色 代 表 吉 庆 。 到 了 汉 朝 , 汉 高 祖 称 自 己 是 “ 赤 帝 之 子 ” 。 赤 , 就 是 红 色 。 从 那 时 起 , 红 色 就 成 了 人 民 崇 尚 的 颜 色 。 汉 朝 以 后 , 我 国 各 地 崇 尚 红 色 的 风 俗 习 惯 已 基 本 趋 向 一 致 , 并 一 直 沿 袭 了 下 来 。
关于中国的婚姻喜庆礼仪最早起源于东汉。《后汉书•李合传》记载:“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
这两个主要条件皆在汉朝产生,就为“红盖头”的出现奠定了前提。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中就说过:“自东汉魏晋以来,时或艰虞,岁遇良吉,急于嫁娶,乃以纱縠蒙女首,而夫氏发之,因拜舅姑,便以成妇。使六礼悉舍,合卺复乖。” 这里虽然说“以纱縠蒙女首……便以成妇”是应急时简化了的一种婚仪,其实很可能就是婚礼中用红盖头之滥觞。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寒用的,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
娶亲时提灯、乘车(轿)、鼓乐皆起源于唐代。白居易〈春深〉诗中就有"春深娶妇家,两行笼里烛,一树扇间花,宾拜登华席,亲迎障车,唐朝时的婚姻礼仪程序趋向完整。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大概到元朝时,花轿,帷车,红盖头成为婚姻礼仪当中必不可少的三大样。
红盖头通常都是一片是大红绸布。因时代和地区不同,其叫法不下四十余种,如:幜、帨、幪巾、羞巾、障面、兜纱、面红、红巾、红幂、罩面巾、戴头帕、褡头袱、盖头布、蒙头红子、蒙脸红子等。颜色和形制也多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多,亦有彩色、紫色。盖头的形制,文献较少记载,据笔者调查大多为正方形,边长以旧尺计,有二尺、二尺九、三尺三不等。有的四周缀以铜钱,有的饰以彩穗,有的还绘有龙凤、牡丹、鸳鸯戏水等图案。
盖头多在发嫁前由娘家人给蒙在头上,到婆家拜天地、入洞房后挑去。挑盖头者以新郎为多,但也不尽然,由于地域不同而有着极大的差别。据丁世良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记载,揭盖头人就有八九种之多,如婚礼主持人、新娘的婆母或婆祖母、男方村里的全福之人、新郎的姐妹、娘家来的送亲人、村中的少女等。在某些地方,寺庙里的道士、新娘的公爹也加入这一行列。挑盖头使用的物品,则有剑、箭、筷子、竹尺、秤杆、机杼、马鞭、秤钩子、擀饼轴子等等。
为什么一项看似微不足道的习俗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广泛存在且历经千年而犹存?它的长久不衰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按照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观点,文化就是要满足人们的种种需要。某种文化因素能满足人们某方面或者几方面的需要,就会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那么,盖头能够满足人们的哪些需要?或者说它在婚礼中的功能是什么呢?
一. 遮羞功能。
首先,它来自于人们对血缘婚的否定态度。人类社会在其早期曾有一段血缘婚的历史,而对这段历史,早已讲究伦理道德并将“同姓不婚”奉为律条的后人往往觉得十分丢人,所以在创造民间传说时,就要为有血缘关系的双方的结合准备一个大背景,即人类的祖先不是不讲伦理,他们本来也耻于做这样的事,只是不这样做人类就会灭绝,他们的结合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由此,我们说在这里,盖头所遮之羞是“兄妹结合”之羞,是人类曾有过的血缘婚之羞。
其次,或者说后来,盖头要遮的则是女性新婚之羞。结婚对于女性来说是人生来说是一次较大的改变。是其从一个纯洁的少女到一个为人妇,为人媳,的转变,离开了自己生来熟悉的环境,突然跨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邻居,陌生的婆公,甚至是陌生的丈夫,这在中国古代的男女婚姻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的封建社会中,结婚是第一次跟自己未来丈夫相见。特别是婚姻跟“性”联系在了一起,更是增加了“羞”的程度。薄薄的一方红巾盖上头的刹那,成为将一个女性的一生化作两个阶段的里程碑。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小的盖头又将慌乱的新娘同周围隔离开来,为新娘营造了一方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在独处的时空里,新娘往往会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增强面对新状态的能力,使惶惑、焦虑、不安、恐惧、羞涩等种种情感波动得以缓解,实际上是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实现了“遮羞”的功能。另外一个功能是盖头的“遮丑”防止新郎对于未曾谋面的新娘提出异议,而引发婚礼无法正常继续。
二. 审美功能。
盖头具有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功能。中国对女性美的要求,或曰审美标准,是和中国所有艺术,诸如文学、书画、戏剧的审美观念相同的,即崇尚内敛、含蓄、曲径通幽。对女性之美注重娇羞,娴婉。唐王建《宫中调笑二首》其一有“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之句, 唐韦庄有《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对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性美之追求,于此可见一斑。
其实,对女性羞怯美的贪恋是人类的普遍天性。英国著名性心理学家哈夫洛克埃利斯就曾说过:害羞有着极为特别的性的魅力,这是无可争辩的。其中表现了一种企图隐去什么和躲避什么的冲动。这个冲动自动地挑起了异性的与其呼应、相随而去的冲动。结果是,在这种场合下再次表现出了求婚的原理。女性和男性一样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这种事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越是掩饰的东西越能增强美的神秘,越能激发人们对美的好奇与遐想。将新娘蒙上盖头产生出的审美效应,多少人翘首以待,新娘子到底是怎样的花容月貌?掀起你的盖头来吧!让我看看你的脸。柳永有词《荔枝香》,“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形象地写出了在掀开盖头的那一瞬间,突然暴露无遗的羞涩使新娘愈发显得千娇百媚,楚楚动人。再次红盖头激发了人们婚庆时的好奇感,使人们的思想趋向美好,完美,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气氛。总之,在菡萏出水的刹那,强化了人们的审美快感,满足了人们对女性的审美需求,也是红盖头传之不衰的重要原因。
三. 避邪功能。
红色在中国人的观念是吉祥喜庆之气,具有避邪功能。其实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新娘都是被“隔离”起来的,头顶红盖头,身穿大红袄,路上坐的是花轿子送,迎亲归途上路过庙宇、祠堂、坟茔、井河、桥梁等处要用红毡遮挡,或贴上“青龙”帖子。拜堂前还要跨火盆,踩地毯。既防止新娘受到邪气的感染,又做到确保新娘不把邪气带到新郎家,造成不祥的后果。
四. 挑盖头的祈子和整合功能。
新郎家人对于新娘本人最大的期望不外乎有两点。一,婚后能够很快建立起夫妻,婆媳,翁媳,姑嫂,妯娌等各方面的和谐关系。二,能够传宗接代,保持家族旺盛。
新郎用秤杆挑盖头意“称心如意”;公公用秤挑盖头,取公平之意,表示儿媳对公婆、公婆对儿媳都要公平;挑盖头时也不忘将盖头揣进婆婆的怀里,以表示希望婆媳一条心。
有些盖头上绣有“麒麟送子”的图案,不乏这样的意思。还有这样的一些歌谣,“蒙脸红子挑三挑,今年有个妮,明年有个小(指小男孩)。”;“蒙头红,高高挑,不使(用)三年生个小。蒙头红,高高挂,不使三年抱娃娃。”(山东定陶) “蒙头红,门上搭,三年两年抱娃娃。”(河北); “蒙头红,高高起,当年就见喜。”等说法。除了盖头上的图案和挑盖头时唱的歌谣以外,挑盖头所用物件及盖头在以后的用途也很能说明问题。其中的秤(民间又称戥子,亦有直接用称银子用的戥子者,谐音等子,戥子多星,象征多子)、 机杼(俗称“胜子”,谐音生子)、擀饼柱子(住子)、秤钩子(勾子)、筷子(快生子)等等,皆含有祈子的意思。另外,秤杆、机杼、擀面轴、箭、剑等都是男根的象征,挑盖头这一举动,形象地模拟初夜,自然也是为了生子。这一行为和感致巫术或模仿巫术一样,都是利用了早期人类普遍存在的“ 同能致同”的观念。
“红盖头”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婚姻仪式中的一种,其所产生和引发文化意义,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内心当中,成为一种美好爱情和婚姻的象征,成为民族“好奇心理”的一种最为美好的意象。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这一悠久的婚俗传统再次受到一些年轻人的青睐。
旧时实行的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逾越,男女婚姻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老汉娶个小姑娘,大姑娘嫁给朵女婿的事也是常有的。因此婚后感情不合,常遭虐待。女方.到县衙告状,被视为“无礼”,因此只好以“抹脖子”(刀割脖子)、上吊、喝鸦片等方式进行抗争。有的农村青年小伙,因家贫纳不起财礼,男方到女家出卖劳力,三、五年不等,到劳动力钱能抵住所要财礼钱时,男方才能娶回姑娘。有的青年到女方家当“招女婿”,但条件一般是要将女方父母养老送终。有的青年娶不起老婆,一辈子“打光棍”的也不鲜见。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有的男女青年好姻缘不能结为夫妻,只好遗恨终身。
旧时婚嫁程序较为复杂,主要有:
相命合婚。男方父母给儿子选媳妇,先要了解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请阴阳先生“合婚”。阴阳先生按照“玉匣记”一书所定“规矩”依据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伦理,如:“壬申癸酉剑逢金”,酉为鸡,属鸡的是“金命”;“甲戍已亥山头火”,亥为猪,属猪的属于火命”。按照“金克火、火克金”,真金不怕火烧的伦理,即可以合婚。又如“午辰己巳大林木”,己为蛇,属蛇的是“木命”,如遇属鸡的则为“金克木”,而木不能克金,鸡蛇命相的人不能相配,即婚姻不合。人的“命相”按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的所谓“规矩”,有些属相相配又另当别论,如水命火命相配,又成为“水克火”、“火克水”,视为水火相济,即水可灭火,火可消水,又可以合婚。看罢“命相”又看“属相”,什么“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龙见兔儿云断却,金鸡见犬泪交流”等。以上属相一律视为禁忌,马与牛、鸡与犬均互相不能相配。除此,还要看男女“生年八字”。主要按照出生月份和日子,阴阳先生又要按所谓的“规矩”罗嗦一番。旧时就因为阴阳先生相命合婚,拆散了不少男女青年的好姻缘,有些青年愤恨至极,愤然骂日:“阴阳八卦,狗囊的瞎话”。有的人还说:“听三个阴阳的话,盘不上驴槽”。
旧时个别也有不履行“合婚”、“相命”的手续而结婚的。特别是一九四九年临泽解放时,在兵荒马乱、盗匪纷起的年月,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些农家为躲避国民党散兵游勇和匪盗的掳掠奸*,以两匹织布或二斗麦子将姑娘送出门,母女抱头相哭,难以割舍的状况也屡见不鲜。但也未见不“合婚”、“相命”就会“家破人亡”或遭“三灾八难”。所见到的大多都是合家和睦,一生平安。
定亲送礼。“相命”、“合婚”后,男家要请“媒妁”(临泽大多是男人当媒妁),现为介绍人提亲,说定桌面子(现钱)多少,衣服几套,连鞋袜单棉、胭脂花粉几盒,头绳多少尺以及定婚的日子等,都要一一说定,一些贫寒人家,为了能娶上媳妇,不惜卖田卖产卖牲畜,有的借“高利贷”,凑够所送财礼。赶到结婚时,男家已是家贫如洗了。
旧时婚姻因政府没有什么“法规”,女子有十四、五岁结婚的,十五岁生孩子的现象也数见不鲜。有些家庭因养活不起“小丫头”,小小年纪就送给人,养家等待丫头长到十几岁,能结婚时就给“戴头”(辫子散掉梳“纂子”谓之“童养媳”)。
结婚时,男方要请阴阳先生择吉日,什么“羊公忌日”不能结婚,如“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等。一般单日不能结婚,“太岁日”不能结婚,家庭死了老人的年份不能结婚等。不能结婚的日子很多。有的竟把结婚日子推后几个月甚或一年,才能择上“黄道吉日”。结婚时男家要请女家父母吃“同口饭”(意为允许结婚),如女家父母不同意择定的日子,则 要推后另择日子。如女家同意结婚的日子后,就要由女婿娃 给女方家的亲戚下请帖。新女婿认新亲戚,都要一一下跪磕头,娶亲宴宾。结婚这一天,男女双方家都要张灯结彩,贴喜对联,宴请宾客,摆酒席。因贫富而异,富户家庭自然热闹一些,人也较多,穷家小户,待不起席酒,就做一顿便饭或简单炒几个菜,招待亲友。结婚时,男家要准备“亲车”,一般都要用苇席作棚的大车,财主家一般都要专做的大棚车。棚上面要搭红毯,车上也要铺红毡。除“亲车”外,还要准备几辆客车,多为牛车。有些财主家娶亲多用骡马大车有“双大套”(一马架辕,一骡拉鞘)、“三大套”(二骡拉鞘),有时多到七、八辆大车,娶亲车辆浩浩荡荡。新女婿则骑马,一般身穿长衫、戴礼帽,身上挂红绸子绣球。到女家行过礼后,女家招待娶亲的人,新女婿则要单独设小桌招待。新娘上车都要用红绸或红布作“盖头”,由亲友或家人(其属相必须是和新郎、新娘一致的,如用猪兔羊属相,忌蛇鸡牛属相)将新娘抱上车。女家还要有一男孩(属相合的)压轿。加上娶亲、送亲的车上只坐四人。新娘怀抱灯盏碗筷,碗内盛有米、面,以示姑娘在婆家生活应有自己的位置。有钱人家给姑娘赔嫁甚多,除衣着外,要赔嫁大柜、箱笼、红毡、花毯以及洗脸用具等。有些富户家庭的娇惯姑娘,几乎是姑娘要啥,父母要赔啥,连熏炉、鞋柜都要赔。否则姑娘哭哭啼啼不上车,父母不好应付。亲车返回时,新女婿骑马前导,骡马车疾驶如飞,一路上逢人人避,逢车让路,逢见别家娶亲的,新女婿互相则要“换手”(换手巾,新娘也要互换手绢)。到家门前早有迎亲的亲友、家人等候。新娘下车,有些地方是由合属相的男子将新娘抱至新房或举行婚礼的地方,有些地方则是讲究新娘下车,双足不能踩在土地上,要用两条红毡(或白毡)交替换毡,将新郎、新娘引入院内。同时要进行“打煞”、“拜堂”,将五谷杂粮洒向新娘、新郎身上,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入洞房。所忌属相的男女(如忌猪、兔、羊)所有这些属相的人都要迥避,更不允许有猪、兔、羊出圈乱跑的现象。新房门上还要置火盆,用木柴生火,还要置一碗清水,以示水火相济。新娘进门要把门上开着的锁子捏住。在新房中,新郎、新娘要喝“交杯茶”(枣子加红糖),茶杯耳子用红线绳连起来,新郎、新娘只喝一、二口,剩余由青年妇女和娃娃们分享,有些男青年也有抢着喝的。当晚在新房中要进行闹洞房、铺床、踩床等活动,房内点“长命灯”,白天黑夜不能熄灭。第二日清早,新娘要给公婆扫地,并给家中长辈磕头祝福,新婚夫妇要吃“支牙”饺子,馅子中有包耳环、戒指的,新媳妇吃出来,就算婆母给的。有些小叔、小姑有意在饺子中包上辣子、盐巴等,示意新媳妇,小叔、小姑也不好惹。新郎要请岳父母来家“会亲”作客。第三日新婚夫妇回娘家,谓之“回门”,必须当日返回,不得在娘家久坐。据说坐久了,来婆家后会变懒。
丧失配偶的男人,再婚叫“续弦”,女方叫“寡妇”,经与主家商定身价后,各种礼俗免除,由男方黑夜去车拉人,不送亲、不迎亲、不鸣炮、不宴请宾客。
婚 嫁
建国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至于男女本人没有自主权,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过程。 通媒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双方父母在对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财产情况探听了解后,认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时必男家先允,女方后允,互相允婚后即委托媒人换“小启”(俗称换小字),载明属相年庚及生辰日月。双方央人(多为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再另择吉日交换正式婚约,称“大启”。也有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男女通婚年龄以女大为贵,俗说“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定亲 多称“传柬”或“换帖”。男家写好柬帖(即定婚书)附彩礼送女家,女家回帖,作为定亲的依据。换柬后,亲友邻居送物送钱祝贺,男家备酒席答谢媒人和亲友。
送婚帖 又叫“送年命帖”。男女到结婚年龄(一般女在十八岁以上,男小则十二三岁、大则二十几岁),男方根据女方的命相,请人择定吉期(俗称“选日子”、“看日子”),并将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选择吉日良辰,正式向女方送婚帖。帖上写明迎亲日期、新妇冠带、坐帐、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家中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置办被褥、衣物、首饰、家具等陪嫁,做婚嫁准备。
贺喜 婚前,男方.的亲友邻居都备礼品祝贺。称“贺喜”。向待嫁的女子送喜礼,称作“填箱”或“添箱”。男方在结婚前一天备席庆贺。
迎亲 俗称“办喜事”。迎亲的前一日,女方即将嫁妆送至男家。男方帖喜联、挂喜幛、铺炕、填枕头做好迎娶准备。晚上,新郎给近处的亲友长辈“行礼”。迎亲这天,按既定时辰,男方排列仪仗,吹鼓手奏乐,用轿(较贫者用车)到女家迎娶。娶亲有“大娶”与“小娶”之分。一乘轿为小娶,即备花轿一乘将新娘抬来,谓之“不迎亲”;大娶用两乘轿,新郎乘官轿到女家迎亲,另一花轿为新娘所备,去时由幼童乘坐,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要放一只大红公鸡,回时女方压回一只母鸡。不论大娶或小娶,其习俗大致相同。嫁女开脸、上头后便开始少吃少喝、坐炕待嫁的“禁闭”生活。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红袄、红毡、红头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妆打扮,蒙上头红,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岳父母,例行“谢亲”等礼,然后新郎先上轿,新娘由自家亲人用椅子抬入轿内,俗称“发轿”、“升轿”,宾客坐车随行。新娘升轿离家时必洒泪而泣,以示依恋。路上,大红纱灯开道,笙箫唢呐齐奏,车马轿夫前簇后拥,轿面四闭,新娘不得与外界接触,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让道。来到男家村头和门首,鞭炮齐鸣,并按规定的时辰和方向落轿。即有人点燃草束绕新娘所乘彩轿一周,称之“燎轿”,传说可以驱除邪气与不祥。在鼓乐及鞭炮声中,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驾新娘进入大门,脚踏红毡(曰倒毡),至院内摆设的香案前,与新郎并立,行拜天地之礼,礼毕,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时,男家长辈则在院子里撒大枣、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缝在被角内或装入枕头内),亦取谐音“早得贵子,并男女花着生”之意。洞房花烛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蒙头红,同吃“宽心面”、共饮“交杯酒”,并例行填枕等仪式,新娘开始“坐帐”,亦称“坐床”,多为一天。是日,不论辈份大小,好事者大闹洞房,直至深夜。新婚夫妇睡下后,有青年男女窗下“听房”(听悄悄话)的旧俗。新婚日,男家张灯结彩,帖红喜联,杀猪宰羊,盛宴款待亲友。境内还有抢娶的风俗。即同时同村若有多家娶亲者,则认为谁抢在前头谁家吉祥。故迎娶的时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日子、会亲家 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住两日,曰“住对日”,或女家下帖接闺女请女婿。,新郎、新娘双方同去岳家,此谓“回门”或“认亲”(俗说“接三天”)。女家设宴款待女婿,俗称“请女婿”。接三天回来,新娘拜见公婆及近族长辈,并祭告于祖祠或去祖茔祭奠,然后下厨房做饭。至第六日,男家复设宴“会亲家”,同时宴请至亲好友。聊城一带除3天回门外,娘家人还要接6天、9天、12天等;同时还有“住对月”的风俗,即新婚后一个月,娘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几天,然后送回婆家。这种风俗至今存在。至此,整个婚礼程序结束。如此繁缛礼节,贫寒人家难以讲究,极贫者则由老人陪同新娘持一小包袱至男家即为完婚。
建国前,境内男女早婚现象较为普遍。富裕之家多有十几岁甚至八九岁即成婚娶妻者,女子的结婚年龄多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有的“童养媳”十二三岁即被迫“圆房”成婚。另外,男子可以一夫多妻,除“正配”以外,其他均称为“妾”。未婚青年男女死后,也有的经人撮合将尸骨并葬一处,配成“冥婚”,亦称“结鬼亲”,或叫“阴亲”。贫困者无力娶妻,亦有入赘于女家成婚者,俗称“倒插门”,或“招养老女婿”。还有抢婚(多为寡妇再嫁)、近亲结婚等陋俗,建国后均被革除。
嫁女忌讳较多,如做嫁衣忌用寡妇及儿女不全者,寡妇不当送女婆,姑姑不迎娶新娘,姨、嫂不送娶,俗云:“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和喜事新办,繁缛礼节多被革除。城乡自由恋爱者增多,但多数仍需媒人说合。双方认为合适,即安排见面,若互相有意,双方交换手绢或钢笔之类,此谓“换手绢”或曰“小见面”,然后约定订婚日期和仪式。订婚日,男方携带重金、重礼送至女家,女家设宴待客,即为“定婚”。女方同意后,择日到男家,称“认家”,男家长辈给“见面礼”。多有趁此照定婚像者,个别仍有换帖者。到了国家规定年龄,男女同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多数认为不举行婚礼不谓结婚,故多另行婚礼。婚礼较之过去大为简便,一般由婆家用车辆接新娘,也有娘家送来者。新婚之日,男家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盛宴宾朋。闹房之俗依然。城镇青年视举行集体婚礼或旅游结婚为时髦,简便文明,愈来愈兴。但是,门当户对的旧观念还根深蒂固,仍有恋爱不自由、索要彩礼、变相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及早婚等现象。
凡结婚者,男方亲友街坊多有道喜者。至亲厚友贺礼较厚,一般多送喜幛。喜幛一般有布料,亦有丝绸、毛料、被面、毛毯等,也有送工艺装饰品者,讲究实用的则送炊具、茶具等生活用品。街坊一般关系者多“凑份子”相贺(多为现金),每份多少不等。现金用红纸包好,俗称“红包”。主家下帖宴请送礼者。近年,喜宴之风愈来愈盛,规格也越来越高。女方在出嫁之前,亲友多送些衣料、时装等物品,以示祝贺,也有相助之意。
寡妇改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拥护和支持,已成为顺理之俗。老年人再婚,除个别家庭有子女和亲友的干涉外,多数人赞成,已被社会舆论接受。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除登记领取结婚证外,举行婚礼仍沿袭旧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念“伊扎布”(证婚词):“你们是自愿结合,成为夫妻,祝你们婚姻美满,孝敬父母,敬老爱幼,和睦亲邻,互敬互爱,白头到老”。问新娘;“有没有意见”新娘回答:“达丹”,意为“同意你的意见”。新郎回答:“盖不里楷尔丹”。意贝旷我承领新娘的意愿”。阿訇随将桌上的糖果撒向观众(俗名“抢喜果”),以示吉利。当晚由女方家嫂将新娘接回娘家,次日傍晚送回,方可同居。
建国后,回族男女婚姻,均以“婚姻法”为准绳。回、汉通婚,男女双方互相尊重风俗习惯,任何人不得干涉和岐视。婚后子女从汉、从回,均有政策规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