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是哪里的呢?湛江的结婚风俗是什么样的呢?

湛江是哪里的呢?湛江的结婚风俗是什么样的呢?,第1张

湛江别称为“港城”,属于广东省的地级市,在我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湛江海陆空交通发达,经济基础良好。风俗是一个地区人们约定俗成并且都会去遵守的习惯与规则。湛江结婚风俗有哪些我们所不了解的呢?

在结婚前一天,女方要大办宴席,宴请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个习俗就与许多地方不同,要知道宴请亲友,一般都是在结婚当天,并且都是由男方来主办,这个就是湛江结婚风俗的不同之处了。新娘新郎在这天要穿便服,向亲朋好友敬酒。当宴请完亲友后,就要准备新婚事宜了。首先,女方会请好命婆把婚床上的床上用品从反面卷起来,同时里面要放上寓意极好的物件,比如说“莲子”、“花生”等,把它们带到男方的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新娘要早起。起来洗漱打扮一下,等着新郎到闺房里迎娶自己。同时新娘的兄弟姐妹也要做好准备,准备着各种规定的招数来为难新郎。新郎接到自己的新婚妻子后,要带新娘去拜别自己的岳父岳母,这个形式寓意着一对父母将要把自己的女儿交到另一个人的手里,新郎一般要向自己的岳父岳母敬茶,而新娘要下跪感谢自己父母的生养之恩。

接着,新娘就要跟随新郎坐上红色的婚车,等到到新郎门前的时候,还有一项就是新娘要跨过火盆,寓意着丢掉一些不美好的东西,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同时在这个时候,新郎的家里早早的备上了婚宴的食物。海鲜类食物不可少,像鳝鱼、大虾、鲍鱼等等这些都是要准备的。

还有就是湛江的特色美食,湛江走地鸡,一个鸡有两个味道,外面是炸的金黄的走地鸡,里面是白切鸡,味道很是美味。其实食物的丰富程度也在于男方家里的富裕情况和大方,但是不管怎么样,结婚是件喜庆的事情,排场还是要有的。其实每一道食物的背后,不仅是主人想要将自己的喜悦与别人分享,还是一种对新人新婚的祝福。像“蒜蓉蒸鲍鱼”就象征着未来的日子蒸蒸日上。

湛江遂溪结婚有三金。在湛江遂溪,传统的风俗习惯里,结婚需要准备三金,一般指的是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黄金是一种贵金属,结婚赠送三金可以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浓厚。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广东湛江平均结婚年龄为30岁。有媒体制作的全国各地平均结婚年龄的图表中,广东地区的平均结婚年龄竟然达到了30岁。而在广东的省会广州,有婚亲网站也做过统计,广州单身率高居全国第三,也就是说在广州,每10个成年人里有6个是单身,并且最尴尬的,广东省内的东莞、深圳、广州更是将这个表格的前三都给包了。

婚前迎亲的习俗

男女双方按择定的良辰吉日结婚,婚前准备的程序和仪式,湛江流行不少约定俗成的旧例。

送字湛江农村的小孩有亚狗、亚牛之类的小名,并代替名字被称呼。当要结婚的时候,同龄的亲友便相

议给他送字,“字”与“名”意义相关,请工艺店的师傅刻写在镜屏,送给新郎挂在厅堂,表示新郎已是成人。从此以后,人们不再叫其小名或乳名。送字在湛江的一些乡间尚流行,以徐闻为突出。

解贵这是湛江婚俗特有的一种仪式。农村的小孩出生后,为求平安成长,普遍到庙里“契神”,由庙祝给小孩挂上用红绳串成的铜钱线,俗叫“拴贵”。小孩长大了要结婚,就要“解贵”,在结婚的前一天进行。当天,在庭院摆上香案、供品,请道士来“解贵”,也有到庙宇请庙祝“解贵”的,此旧例在雷州一带仍很流行。

跨头裤湛江有弟妹婚嫁在兄姐之前的禁忌,认为“阻头不便,跨头不祥”。为化解此忌,结婚时送“跨头裤”给兄姐,表示是从裤裆下跨过的,可逢凶化吉。

哭嫁姑娘出嫁,是人生的最大喜事,本应欢乐,但在湛江的农村却流行一种古老特殊的风俗———“哭嫁”,以东海岛最出名,叫“东海嫁”。旧时农村女子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嫁人之后,命运难卜,面对旧势力又无法摆脱,便用“哭”来诉苦和反抗,久而久之,成了婚嫁的一种习俗,世代相传。过去哭嫁在湛江农村很盛行,吴川、徐闻、雷州、湛江市郊区各地都有,今仍有流传。姑娘出嫁前数天躲在闺房内,与女友唱哭嫁歌,有说有唱,唱到情深之处,痛哭不止。哭嫁歌开头四句一定要含有佳意,以后怎样哭唱不论。概括起来,一哭自己、二哭父母、三哭兄弟、四哭婶嫂、五哭姐妹,传说可给被哭者带来好运。哭嫁歌有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如今发展成了湛江红土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的还被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在民间传唱。

安床湛江民间对安床十分注重,专请相貌好、多子多福的妇人摆设床铺。习俗是:床门向窗,衣柜顺堂,门不对柜,镜不向床。安床分铺床、升帐、开铺等步骤进行,还要在床上撒些花生、红枣,象征早生贵子。民间流传新娘床可减少腰骨痛,闹新房时人们都喜欢到婚床上躺一躺,甚至滚一滚。

拾面和三梳新娘出嫁要盛装打扮一番,城里人一般由美发师负责装扮,而农村流行着“拾面”和“三梳”的习俗。“拾面”就是给新娘去除脸部的面毛,但不用刀剃,而是请专人用线绞掉。“三梳”是新娘出嫁的前一晚,由婶嫂或多福的妇人为新娘梳妆。梳头时郑重其事,吟唱三梳歌:一梳白发齐眉,二梳早生贵子,三梳儿孙满堂。

接新娘迎亲是婚礼重要的环节,旧例不少新娘出嫁当夜,要“坐夜”不睡,等候迎娶,零时到上午十一时是合适的出门时辰。过去由男方用大花轿到女家迎亲,新娘由伴娘背上轿或开席铺路扶着上轿,新娘脚不踏地,寓意不把娘家的泥土带到夫家,避免娘家受穷。通常还有八音和锣鼓跟随。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非常热闹。轿至男家门口,鞭炮齐鸣,新郎进行踢开轿门仪式,新娘则由伴娘牵出直入新房,午后举行拜堂。现在接新娘已用花车取代花轿。在这之前,迎亲的方式,曾有过几次大的变化。上世纪五十年代,步行撑伞迎亲,人力担送嫁妆;六十年代改用自行车迎亲;七十年代使用拖拉机、摩托车迎亲;八十年代普遍用汽车或面包车迎亲;九十年代后基本上用小轿车迎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544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