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锣鼓是怎么来的?

山西民间锣鼓是怎么来的?,第1张

山西民间锣鼓以粗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现了山西人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情怀,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山西的锣鼓文化有着悠久的渊源。《山海经·大荒东经》和《太平御览》都记载了这样一则上古神话: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非常厉害,“铜头啖石,飞空走险”,长着一副铜头,把石头当饭吃,可以飞沙走石。

后来,黄帝得到了一种奇特的野兽,其名为夔,“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最后通过“声震三千八百里”的鼓声,使蚩尤为之震慑,终于将其降服。夔并非实有的动物,而是像龙、凤、麟一样神奇的动物。

人们认为,夔这种动物神奇无比,用它的皮制作的鼓,其响声具有震慑力,可以除妖降魔,使人避灾趋利。这体现了山西人古老的动物崇拜。

山西锣鼓文化里积淀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及图腾、巫术等古代宗教意识。在山西屯留县,古老的锣鼓艺术最早用于敬神祭祀活动,或天旱求雨,锣鼓手擂鼓时赤着身体,以示虔诚。

在霍州一带,传说尧王时代当地便有以鼓乐祭神的习俗。在临汾、洪洞一带,有关于尧王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女儿回娘家,四月初八再到婆家,当地百姓都组织庞大的锣鼓队迎送,并相互竞赛,于是“威风锣鼓”应运而生。

山西锣鼓

威风锣鼓在临汾地区流传甚广,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 据传,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山西民间文艺

传说尧王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作妻子,从此帝尧二女便以万安村为婆家,羊獬村为娘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时,万安村群众敲锣打鼓送行,回来时羊獬村群众敲锣打鼓送回,以示威风。从那时起,就有了威风锣鼓。经过几千年世代相传,演变成节奏很强的威风锣鼓。在临汾的一些县份,大的村子几乎都有锣鼓队,而大的锣鼓队往往达到百人以上,击奏起来,气势雄伟,姿态健美,十分威风。

锣鼓队的乐器包括:

钲锣、筛锣、大锣、小锣(手锣)、马锣、镗锣、云锣;大铙、钹、大钹、水钹、齐钹、镲钹、小钹、铰子、碰钟等。鼓类有:单皮鼓(班鼓)、怀鼓、堂鼓(唐鼓)、大鼓、盆鼓等。

锣鼓的组合运用,大体分为3类:

第1类由大锣、小锣、钹、鼓板组成,以大锣为主体;

第2类由小锣、鼓板组成,以小锣为主体;

第3类由钹、小锣、鼓板组成,以钹为主体。

著名锣鼓

豫西锣鼓以灵宝的亚武天锣、齐天圣鼓、程村女子锣鼓、湖滨区威风锣鼓最为著名。

亚武天锣可行进表演亦可站场表演,它阵容庞大,雄壮激烈,激昂感人,以气势见长。

齐天圣鼓常用于站场表演,乐曲结构灵活,鼓点多变,鼓手在表演中摹拟猴子种种机智灵巧、滑稽可爱的动作,边演奏,边舞蹈,大抵一组猴鼓乐队为15人,猴王一人,打锣击鼓,显得异常活泼热闹,引人入胜。

《威风锣鼓》、《花敲敲》、《瞪眼家伙》、《牙鼓》、《花鼓》、《转身鼓》、《扇鼓》、《黄河锣鼓》、《五虎爬山》、《太原锣鼓》等,达18种之多,各具特色。尤其是《威风锣鼓》、《黄河锣鼓》、《太原锣鼓》、《花敲敲》更为突出。 《花敲敲》,又称花庆鼓,流行于新绛县一带,演奏时以竹、木乐器为主,整个锣鼓队由30余人组成。有鼓24面,代表21个节令。中间四个主要演奏者,传说分别代表牛、虎、狮子、麒麟,以镇邪恶。代表曲目是《秦王点兵》。表现历史上秦王屯兵绛州.军民一片欢腾的热烈场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565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