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各地的结婚习俗你了解吗?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各地的结婚习俗你了解吗?,第1张

全国统一的结婚的习俗就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买红色的,水壶、盆、箱子等等,家电什么的如果买也要贴上红囍这就不多说了。有一点可能其他地方没有,家电什么的都要放一根松树枝,避邪用的。新娘下轿前要找两个小孩子,一个用棍挑着一个叫犁铧的东西,就是种地用的,另一个抱着一个叫麻秸火的东西,点着,两人围着车或者轿转三圈,犁铧是用火烧过的,转的时候还要有一个人端着醋时不时的往上面浇一点。结婚时会有一封喜书,上面会写到拜堂的时候克哪些属性的人,然后让他们面朝对应的方向。拜堂的时候要磕头,正前方放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有一斗麦子,里面插了一根大葱,还有一个倒挂的镜子,桌子后面放一张凳子,上面是祖宗的牌位。

关于结婚彩礼,我们可以先看看最近的两则新闻:

彩礼,是中国传统婚礼的程序之一,在婚姻约定之后男方给到女方的聘礼。彩礼的风俗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差异,有些女方不仅要求男方要有车有房,而且也要几万甚至几十万为聘礼,而且随着男女人口比例的失衡,更是加注了彩礼的筹码,很多地方为了娶亲甚至举全家之力,造成了穷人更是娶不上媳妇的现象。

但是随着 社会 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开化,很多人对于结婚彩礼有了新的理解,有些人更看重了婚姻中的爱情质量,只要是对方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就不用在意彩礼。反倒多了金钱交易的接入,让彼此的婚姻变成了一场买卖。

对于彩礼,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1、Summer我的天空: 你可以选择单身,我觉得如果最基本的房子,车子,存款都没有的话,就先不要考虑结婚的事,自己的烂摊子还顾不住呢,结婚养老婆孩子就更别提了。还是先立业再成家比较好,不看好那些裸婚的。

2、张大谦--: 要么房子要么彩礼 总得有一样,你得让姑娘父母看到你有能力让姑娘幸福

3、zhangxiaowei的爱情: 裸婚的路过,同时也离婚的路过,好男人家庭不会不给彩礼,好女人家庭收了彩礼也是陪嫁回去,一般渣子才会不给彩礼的

4、穿内衣的女孩: 其实要彩礼不是所谓卖女儿,主要是让男方知道“这个女孩儿,是你花了彩礼钱八抬大轿正规娶进门的!不是你想怎样不在乎就可以怎么不重视的白捡的!”。而且彩礼也是女方的一个保障,想一下随便不用钱就可以讨老婆那男方家庭会多尊重女孩

5、yaoyao大长腿: 大学同学,一分彩礼没又要如今渣男跟他公司一一个比他大十五岁的女领导在外面买房同居,我们也离婚了,财产也被他转移了,孩子也被他强迫跟他丢给老人落得个一无所有!

6、玉玉姐姐: 当初脑子进水了才没要彩礼,后来被说不配不值钱,哭着对父母说了,我爸说不值钱你给我送回来!奉劝女孩子一定要彩礼,这是起码的尊严!

7、S-Lionet: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我们这如果女方不要彩礼,男方不会感激,男方母亲还会说看我儿子多有本事,说女方多么多么不好,不会说女方家明白事理,是到说儿子有本事,不要彩礼结婚之后女方还受气,男方有一点钱了就找小三,想和女的离婚,不会想女方没钱买房没彩礼跟着你的,我周围这样的事情有好多,好多女的都静身出户

8、Gillian: 一分不要彩礼。人家可以轻易的换掉你再娶一个。男方还可以和外面人说,我家儿子娶媳妇一分钱不花!连几千块一两万都拿不出来的男人你嫁什么嫁生活能好吗。贫贱夫妻百日哀

9、青松为邻: 不要喷,我说句实话,要彩礼是看他家里人重视你,你想想彩礼都舍不得给他家里人又是什么德行,在说你父母养你二十几年就是让你去倒贴糟蹋自己

1、廿廿不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彩礼只是个形式,量力而行就好,重要的是爱情而不是金钱!

2、我是一只不会游泳鱼: 这种事情怎么说呢,只要感情好,父母好,要钱不要钱都一样,如果感情不好,父母不好,你要了天价彩礼,会说这个姑娘太贪财,你不要彩礼,会说这个姑娘自己送上门的贱,所以这跟彩礼跟本没有关系,主要还是看人!

3、请叫我毒大大: 我们家就没要彩礼,小两口自己奋斗的买房买车了,在婆家说话也有分量。我老公对我也挺好的。日子两个人过。鞋合不合适和价钱有一定关系,但是主要还是鞋和脚要合适。

4、咖盐的咖啡 :我结婚时老公说他只有7000块,我说给5000吧,我爸妈也没说什么只要他对你好就可以了,其实那时候我们这里的彩礼都是上万的了,我怕他们家去借钱给彩礼,我嫁过去还不是要还账还不如少要点,钱可以慢慢挣,我看,上的是他的人又不是钱。我们结婚8年了,孩子两个,有车,有点小钱日子很幸福

5、芥末**ljl: 我结婚也没要彩礼啊!我们这的彩礼一般都是五万到十万,十万算多的了,当时订婚婆婆给我张卡,爸妈坚决不收,可是当时人多,推来推去不好看,我爸就收了。反过来酒席一散就把卡给我了,让我给婆婆。婆婆一看我家什么都没要,直接花了十六万给我买了一一个车库。还让我开证明,单身证明,证明这是婚前财产。所以说有的时候不需要去争,遇到明事理的公婆,不论怎样都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6、我要的飞翔5555: 其实不要彩礼的女生一部分因为善良,这种姑娘的幸福取决于男家人品,当便宜货的就……另外一部分,你就是给也娶不到!三观、思想、格局、知识面都不在一个平台上!所以呢?你家祖上积了多少德娶到第一种,麻烦你好好待人家。

7、小菲侠0925: 恋爱八年,结婚3年,他家穷的你都不敢想,当时看过他家情况也没和他分手,他感动的要死!更是发誓这一辈子对我好!那时候20岁,后来一起存钱,结婚他家一分钱没出!都是我们自己存的,现在我们都30多岁了,车子房子都有了,重点是他爱我啊!从来没变过!反倒是越来越宠我!

8、我弟叫俊杰: 我就没要彩礼。婚礼都是我们俩人和牧师而已。公公婆婆人超级好,回国硬是补办了婚礼。其实我觉得麻烦又累,办不办都无所谓的。我日子过得好坏又不是给外人看的。仪式感很重要,但是也不是一定要大操大办才是仪式。我们马上二胎都要出生了。我觉得挺好的。

看来大家的看法还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包含了文化习俗、家庭背景、个人的意愿···但是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过的快乐幸福!

欢迎大家来讨论,关于彩礼大家怎么看呢?

彩礼数额高,上升趋势明显 。调查发现,农村婚嫁彩礼平均在16万元左右,越是偏远落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差的地区彩礼越高,一些偏远山区彩礼最高可达到30万元。就近年来彩礼变化情况看,全市城乡彩礼以每年1—3万元的速度逐年攀升。“十五”末,全市农村彩礼及婚嫁支出平均在2万元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3元,彩礼与收入比为10:1;“十一五”末,农村彩礼及婚嫁支出在6万元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627元,彩礼与收入比为20:1;“十二五”末,农村彩礼及婚嫁支出在23万元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1元,彩礼与收入比为35:1。从彩礼增长的情况看,15年时间彩礼增长了10倍以上,年均增速约为5556%,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的4倍以上,彩礼增幅与农民收入增幅形成巨大反差。

这么多彩礼钱,何时还的上?

影响因素多,地域差异较大。农村婚嫁彩礼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和家庭情况、个人条件等因素影响比较明显,总体上东部高于西部,川区高于塬区,山区高于川区,边远山区、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和经济条件越差的家庭需要支出的彩礼越高。具体来看,中心城区彩礼在14—18万之间。东部县北塬高于南塬,川区高于北塬,南塬在10—16万之间,北塬在15—18万之间,川区在16—20万之间,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彩礼普遍在20万以上。西南部县西北部高于中南部,少数民族高于汉族,西北部大多在4—12万元之间,中南部大多在2—6万元之间,少数民族在18—24万元之间。

花样名目杂,结婚成本剧增 。农村婚嫁彩礼呈现出名目繁多、花样翻新、成本剧增的态势,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的情况比较突出。当前,婚嫁彩礼除过一次性支出的基本彩礼和“见面礼”“插花钱”“针功钱”“花红钱”“菜蔬钱”“彩门钱”“压柜钱”“离娘钱”“上轿钱”“押轿钱”“谢媒钱”等,还有实物和举办婚礼需要支出的“照相钱”“酒席钱”“婚车钱”“仪式钱”“改口钱”等,实物方面包括“一动不动”(轿车和城镇楼房)、“五金”(戒指、项链、耳环、手镯一对或手镯和吊坠)、家电等,林林总总花费高达数十万元。如果不买房、不买车,结婚费用约在20万元左右,如果单买一套70—90平方米的楼房,结婚费用约在50万元左右,如果单买一辆车,结婚费用约30万元左右。

拜金思想重,奢靡之风横行 。近年来,受网络及新闻媒体“土豪婚礼”“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不良风潮的影响,农村女性择偶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择偶讲条件,结婚讲排场,生活讲享受,拜金思想较为严重,大部分女性要求“有房才结婚”“不愿意接受裸婚”,甚至在闲聊时、聚会中经常谈论自己的票子、车子和位子。部分家长在索要高价彩礼的基础上,甚至把买房、买车作为与彩礼并行的“硬杠杠”,导致部分农民生活与消费实际严重脱离。同时,婚嫁中贵金属饰品的花样、数量和价格也水涨船高,普通农村婚礼男方仅“三金”(戒指、项链、耳环)就需要支出花费1—2万元左右,“五金”(三金+手镯一对或手镯和吊坠)则会达到4—8万元。

彩礼意味着什么呢?

女方如果接受了男方的彩礼就意味着女方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那么双方就可以选一个良辰吉日安排两位新人拜堂成亲!这样一对新的夫妇关系缔结!

一、通过彩礼的多少可以了解男方的家庭实力,以及男方的诚意!这样女方可以风风光光把女儿托付给亲家!

二、女方用彩礼钱置办女儿出嫁后需要用到的家具、电器、服装、甚至车子和房子等!给新婚夫妇打造一个温馨的小家!

三、男方花了大量的彩礼钱后想必会更加重视新进门的媳妇!毕竟她来之不易日后应该要好好珍惜!

一、男方家庭条件太困难支撑不了昂贵的彩礼钱,但是女方父母不肯妥协,因此一段原本美好的爱情可能要在昂贵的婚礼面前被拆散了!

二、女方拿了男方的彩礼后不肯置办婚礼用品,完全的中饱私囊了!男方想必会非常不满……

三、彩礼置办完婚礼用品后剩余的钱被女方父母收入囊中!这是大多数女婿不满岳父岳母做法的一点!

四、更有甚者的女方父母开出天价彩礼金额!只要有男方能够支付,女儿嫁给谁都可以!这样的做法完全无视女儿的婚姻幸福,简直就是卖女儿了……

其实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是反对彩礼这种传统陋习的!但是中国大多数家庭还是继承了收取彩礼的传统习俗!

其实中国传统,需要改改男女双方,几千年修的一次姻缘,缘份相识,相亲,相爱,走到一起,到最后女方天降彩礼,双这对情人双双分开,其实彩礼应该免了,农村现在就有这些人,反正我家养的女儿,什么都愁,女儿出嫁搞一大笔钱!

为什么结婚要彩礼

我有两点看法

1 这第一点 就是中国人重男轻女的陋习 女儿长大后就要出嫁 也就是外姓人 不同于男孩 所以女儿长这么大的花销必须以彩礼的方式要回来 总不能白给你家养个媳妇儿吧

以至于后来经过演变 变成了女儿的陪嫁

2 也就是为女儿今后生活有个保障 以防婚变 闹得家财两空 更多也为了小夫妻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些

彩礼从古流传至今 生生不息 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可能 辛苦了丈母娘 更苦了后生们

各人都要量力而行。婚后日子长共同奋斗财富才是双方和孩子。移风易俗最好。适应新时代,发扬好风尚。。

在太多人眼中,甘肃是建立在缺水的黄土高坡与沙漠戈壁之上的省份,让人很难把甘肃与气质温润的长江流域联系到一起。

但谁曾想到,甘肃有一处不同于大西北的苍茫豪迈,青山绿水,云雾飘渺的仙境让你恍若在江南,也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 陇南。

长江当然没走陇南,但长江的支流白龙江,却贯陇南市南下,汇入长江、浩浩荡荡奔向大海……

你走在陇南,很难感受到甘肃其他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你会怀疑你是否穿越到了长江沿岸。陇南的地形之复杂,在甘肃省内也是数一数二的。陇南没有沙漠,只是高山、丘陵、河谷、盆地。陇南北边海拔1800米,而南边的文县中庙乡,海拔只有500米,是陇南也是甘肃省海拔最低的。

一脚跨南北

打开中国山脉分布图,

秦岭由东向西延绵而来,

横断山的岷山山脉由南向北逶迤,

拥抱着这里。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也在这个区域交织,

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

共同“挤”出了甘肃的四大地理区域之一——陇南山区。

秦岭将自己的“动脉”奉献给南北中国不同气候时,将她的“静脉”遗留在了陇南,使陇南在荒凉中多了些翠绿,在干裂中多了点滋润,既有山峦叠嶂的雄伟,又有江南水乡的神韵。

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位于我国地形阶梯的过渡带,西靠甘南高原,北接陇中黄土高原,南临四川盆地,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相接。西秦岭横亘其间,陇南跨越南北方,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错落相间,形成独具特色、错综复杂的壮美景观。

在自然地貌上,陇南山地是甘肃自然山水的另类。

在我们印象中,夹峙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甘肃省,干旱少雨,气候干燥,沙漠戈壁广布,是一个少有绿色的干旱之地。

然而陇南山地却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葱郁,河溪清澈,颠覆了人们对甘肃的传统认识。 这里山高林密,水网纵横。 在相对干旱的甘肃省,陇南市有近50条一级支流 ,二级支流有700多条,三级支流1600多条,四级支流1300多条。甘肃省相对缺水,但陇南市并不缺少水资源。因为水资源多,陇南的森林面积相当大,全市面积约279万平方公里,有森林约116万平方公里。

名山大河汇聚,物产具有“南”味特色

翻开中国气候区划图,陇南山地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和高原气候过渡, 是甘肃省唯一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 温暖的气候、丰富的地貌使得陇南山地的水分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明显,形成了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景观。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也在这里交织,两大山脉的碰撞聚合,注定了这里与众不同的山川大势,还有独具特色的物产。除冬麦、水稻外,还可以生长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如柑橘、油桐、茶、桉树、棕榈等,还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以及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并拥有3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 “甘肃的西双版纳”。

既有北方的烈酒,也有南方袅袅茶香

早在西汉时期,陇南的人民就开始酿酒。最早见于记载的陇南酿酒之地,一为徽县伏家镇,一为成县红川镇。在陇南当地流传的民间小曲中,有“伏天踏曲最优良,重阳下沙好时光”这样的唱词,也从侧面说明了陇南酿酒已经有着悠久的 历史 。

徽县处在嘉陵江上游,在《蜀道难》里,李白说 “不与秦塞通人烟”, 路上也只能见到一些峭壁上的猴子。这里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生态山区,春暖花开,与世无争。

要想酿出好酒,必须要有天时地利之便。只有好的天时,庄稼才能有好收成,也才能有多余的粮食来酿酒;地利,则是指酿酒的地方必须有好的水质,适宜的气候,才能酿出美酒。徽县伏家镇有着酿出好酒的良好条件,伏家镇有名泉叫做“神泉海眼”,据说不论寒暑旱涝,泉水纯美甘甜,水位四时不变,自古就是人们用来酿酒的上佳水源。这眼泉水的位置正是在徽县金徽酒厂之内,据说也是因为这眼泉水,才酿造出了好喝的金徽酒。

徽县清冽的水和优质的高粱,使这里酒肆林立,酒令声声。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行至徽县青泥岭,手握酒樽,把酒临风,畅饮数十杯,极目四望,触景生情,想到自己16年“仗剑走天涯”的职业生涯,再联想到登上青泥岭的艰险过程,朗声吟咏: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醉卧青泥岭,成就了后来的《蜀道难》。

南宋绍兴4年(公元1134年),名将在仙人关抗金大捷后,众将士用金兵头盔盛徽酒畅饮,在当地,因为盔和徽谐音,从此“金徽酒”名声远扬。1951年,康庆坊、永盛源等多个金徽酒老作坊联合,成立了金徽酒业公司。在陇南,畅饮一壶酒,可抒发古人醉卧疆场的豪情与洒脱。

陇南属中国江北茶区的北缘产地,是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区。陇南茶区位于康县、文县、武都三县交界处海拔600一1200米的林缘地带,是陇南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是甘肃省唯一的茶叶产区。春夏时节“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既是北方茶树生长的适宜区,也是生产有机茶的最佳产地。

早在两宋及明清时期就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地区,以“秦蜀道”为干线的茶马商道遍布全境。受“茶马古道”辐射影响,陇南拥有悠久的茶叶生产 历史 和文化,陇南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至今保留有20多株清朝道光年间(1782年—1850年)种植的茶树,陇南康县阳坝镇也存有上千年的野生古茶树。在陇南,独品一杯茶,可沉浸在西北烟雨江南般的柔情里,赏花赏柳。

既有“南腔”,又有“北调”,多元文化交汇的陇蜀之城

文明的起源与文化的传播,往往与自然地理息息相关。

陇南如同一个将甘陕川之美融入一身的曼妙女子,满身灵气。自古以来陇南就是连接“秦陇”和“巴蜀”的战略要地,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陇南市与陕西、四川毗邻接壤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陇南文化中具有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两种文化的特征。

如果说,陇南的“山”是秦陇文化的象征的话,那么,陇南的“水”就是巴蜀文化的象征了。因为,陇南的山连着秦岭,属于黄土高原;而陇南的水,则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陇南多山多水,处处山水相连,山水相依。因而,使得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汇,相互渗透。

历史 上,陇南既是陇蜀通道的结点,也是川茶北上后换取马匹的必经之地。

仔细翻看中国地图,处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之间的陇南,是中华大地的几何中心,无论从地理位置分布,还是得陇望蜀、六出祁山的 历史 典故,遗存陇蜀道上的茶马古道、祁山道、陈仓道、阴平道旧址,还有陇南的川音、川味,都在印证着陇南与“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印证着陇南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门户”和枢纽的 历史 地位。

在漫长的 历史 进程中,陇南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理位置,一座座巍峨的高山,一条条湍急的河流都记录着陇南的发展和人文沿革。无论是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文县白马池哥昼等民俗文化,还是礼县的先秦文化、成县的西狭颂、康县的茶马古道 历史 文化等,都深深地打着陇南的烙印,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方水土孕育和承载的灿烂文明。

经贸往来、文化交融使陇南既不能完全穿秦文化的“衣服”,也不能完全戴蜀文化的“帽子”。来到陇南,你会发现,这里,满城橄榄飘香,但这不是地中海;这里,时有川音入耳,到处火锅飘香,但这不是四川;这里,虽属甘肃,但没有大漠戈壁,到处山峰翠峻,水流潺潺。这里既有北方的雄浑粗犷,又有江南的小家碧玉;既有豪迈的两当号子,又有悠扬的采茶小调……

不一定。家庭条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不是必备因素。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1如果还没有谈朋友的,可以把家庭条件好坏因素考虑进去。选择家庭条件好的恋爱结婚,相较于家庭条件差的人恋爱结婚,在将来的物质生活和孩子培养等方面都是有一定物质优势的。

2如果两个人已经恋爱很久,突然出现一个家庭条件比现任较好的第三者,如果要在两者之间选择的话,也应该首先考虑与现任感情等因素,不能只看谁家庭条件好就跟谁。如果心猿意马,一山看比一山高,最后可能得不偿失。

3人们常说,人在饥饿的时候,牛奶和面包最重要,感情会次之。从现实情况看,女生在没有结婚前,找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男人结婚,是无可厚非的。但也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的攀比,非富豪不嫁。

4物质条件只是恋爱结婚的一个重要参考项,两个人结婚,首要的还是要看感情。两个人要是没有感情,女生完全是因为男生家庭条件好而选择与之结婚。这样的婚姻,物质条件再好,婚后也不一定幸福。

陇南最值得去的地方

陇南最值得去的地方有以下这些:

1、宕昌官鹅沟风景区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郊。景区总面积42万公顷,由官珠沟、鹅_沟、木隆沟、庙沟等景区组成。公园内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居住有藏、羌民族3000余人,保留着独特的服饰、风俗。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是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西和晚霞湖景区

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为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水即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所称的建安水。晚霞湖水库库容为1035万立方米,水域面积1800多亩。

2006年首届甘肃西和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主会场亦在此设立,该水库是目前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水库。也是甘肃著名的高山水库,风景秀丽,交通便利。2008年,晚霞湖水利风景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3、武都万象洞景区

万象洞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杨庞村的半山腰,距市区10公里,有“地下文化长廊”、“地下艺术宫殿”等美誉。

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规模宏大,艺术价值高,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的岩溶地貌。景区有120多个较大景观,依形象排为月宫、天宫、龙宫三大洞天。

4、两当云屏三峡旅游景区

云屏三峡风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云屏乡黄疙瘩村,距陇南市区230公里,因有“土地峡”、“观音峡”、“西沟峡”三段峡谷,故名。

峡谷全长约100余公里,谷内自然风景秀丽多姿、峰奇石异、绝壁千仞、枯松倒挂、飞瀑湍流、山秀水清;有着浓郁人文色彩的庙宇、寺院、古树、石塔、佛洞等景点。

5、成县西峡颂旅游景区

西狭颂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抛沙镇丰泉村,因完好无损地保存我国“汉三颂”之首的《西狭颂》摩崖石刻而闻名于世。

景区自然风光清幽绮丽,青山对峙,涧流清澈,一汪汪潭水似明珠相串,一挂挂短小的瀑布迭次相连。峡内的山、水、石、树,皆成风景;亭、桥、廊、榭,相映成趣。

成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甘肃省陇南市。

成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东北部。成县古称成州,西魏置成州,明朝降州为县。成县下辖幅员面积16765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57万亩。245个村14个居委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成县常住人口241587人 。

成县地处西秦岭余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被誉为“陇右小江南”、“陇右粮仓”。成县自然资源丰富,有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是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2019年,成县完成生产总值约6426亿元。

成县被评为“千年古县”,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最佳旅居度假名县”、“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名优特产有成县核桃、红川酒、天麻等。风景名胜有西狭颂风景名胜区、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杜少陵祠等。

2019年4月28日,甘肃省政府批准成县正式退出贫困县,2021年一季度,成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66亿元,增速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2亿元,增速6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28亿元,增速297 %。

甘肃陇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甘肃陇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晚霞湖、红色旅游景区、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官聘沟、阳坝生态旅游风景区、万象洞、“云屏三峡”景区、西狭颂风景区、康县花桥村景区、鸡峰山。

1、晚霞湖

晚霞湖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为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

2、红色旅游景区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甘陕川交界的秦岭山区。

3、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城关镇东新南路开发区秦人广场,总占地面积约438647m,总建筑面积为20533m。

4、官聘沟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岩昌县城郊,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340公里。

5、阳坝生态旅游风景区

康县阳坝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康县东南部,景区总面积50493平方公里,境内气候温润、景色秀丽,有红豆杉、香樟、白皮松等国列珍稀树种近40种。

6、万象洞

位于武都县西1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杨庞村半山腰,因洞中有洞,乳石遍布,琳琅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闻苑仙宫而得名。

7、“云屏三峡”景区

景区内有一寺奄二门三峡四洞五崖等景点最为突出。一寺为云屏寺,一庵为西姑庵,三峡为土地峡、观音峡西姑峡,四洞为龙洞、狗头洞、黄洞和水帘洞。

8、西狭颂风景区

西狭颂风景区位于成县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鱼窍峡中。这里自然风光清幽绮丽,青山对峙,涧流清澈,一汪汪潭水似明珠相串,一挂挂短小的瀑布迭次相连。

9、康县花桥村景区

花桥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地处省道白望公路沿线,距成武高速望关入口5公里,距陇南市70公里,是康县的北大门和茶马古道上的知名驿站。

10、鸡峰山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成县西南5公里处,它东接仙人崖,西连乱山,北临南河。

成县鸡峰山历史

鸡峰耸翠

一条“天路”直通鸡峰山

峰顶的寺院

门楼上的砖雕

清雍正年间的摩崖石刻

鸡峰山下盛开的油菜花

从嵋洛峰眺望鸡峰山

鸡峰山属西秦岭余脉,以峰美、水秀、洞奇而得名,号称陇南第一山,徽成第一景,享誉陕、甘、川三省。它位于成县县城西南15公里,山势险峻,松林繁茂。据传黄帝秦皇汉武都曾登临此山。

神秘的鸡山绵亘逶迤数十里,像是在县城所在的徽成盆地上起了一道青黛染就的屏风

四月的一天,我们从兰州出发去往成县,经_柳、天定高速到天水,在麦积区的皂郊镇,前行有两条路线,可走316国道,从娘娘坝镇、经徽县的麻沿乡、江洛镇,再到成县,也可经十天高速,由礼县、西和到成县,走哪一条路呢?我们选择了走高速,礼县、西和在古时属西垂之地,这一线不正是秦始皇的老家吗?

早在去年10月,记者在平凉市华亭县城西40公里处风景秀丽的莲花台的古上_、下_遗址,探寻两千多年前秦始皇西巡祭天的千古之谜时,莲花台的工作人员就开过一个玩笑说,始皇帝在莲花台祭过天后,他并没有回返咸阳,而是游兴大发,又去成县的鸡峰山爬山了!我们翻看手中的甘肃地形图,在估测华亭县到陇南市成县的直线距离,怎么都有300多公里吧,秦始皇跑到哪里干什么去了?

说到鸡峰山,很熟悉,从成县县城就能远远地看到它黑越越的轮廓,它位于县城15公里处当地人所说的南山(也就是鸡山)的那列山脉中,早听成县的文友说,鸡山属于秦岭山脉之南缘,因其褶皱隆起,山体严重断裂。北坡为断壁层崖,南坡峰峦叠秀,相对平缓。东有仙人崖,峭壁如削;西有五仙山,奇洞如织。鸡峰山是鸡山的最高峰,海拔1917米,绝壁通天,险峻异常,为茫茫鸡山中部翘起的一座奇峰。因为整座山峰秀美壮丽,林木荫郁,故有“鸡峰耸翠”之美称,早早地就被列为成县八景之首。“耸”字让人想到它不甘平凡,追求峭拔,它周围的山峦舒缓如莲花,到它那里一下子高出一大截,如刀劈斧削,像是直接把华山的断崖搬到这儿向世人展览了,当地人对于它的描写简洁准确:“奇峰孤耸,直入云际,状如鸡首”。以前来成县,多次想要去攀爬,却都感觉太高望而生畏,这次不能再错过了。

暮霭沉降时,我们的采访车终于驶入十天高速的成县小川到纸坊段,神秘的鸡山绵亘逶迤数十里,像是在县城所在的徽成盆地上起了一道青黛染就的屏风。

枕着缠绵的夜雨入梦,第二天早晨,推开宾馆的窗户,在清冽的晨风中遥望鸡峰山的方向,却发现它完全被遮蔽在云层之中,暗自担心不能看见它的全貌,陪同我们登山的当地文友贺朝举却是颇为激动,说不定我们可以在山上看见云海呢。

且不管秦始皇是否登临过鸡峰山,在老百姓眼里,它的得名带有鲜明的乡土气,传说天庭里有一只金鸡,因为喜欢同谷山川秀丽,就飞落鸡山之巅,每日引颈长鸣,给人间送晨报晓。宋成州知州晁说之《濯羽轩记》的记载则充满调侃的意味:凤起于西岐,过凤县而县以凤名,过凤凰山而山以凤凰名,濯羽于百丈潭而潭以凤凰名,过鸡山而误目为鸡,故称鸡山。

把凤凰看成鸡,亏晁知州能想得出来。

站在高耸入云的“鸡冠”之上,衣襟飒飒,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两三百米落差的悬崖让人头晕目眩

沿着曲折的水泥路上山,我们的车开得很慢,害怕一不小心就错过了沿途的美景。

鸡峰山的地貌很有特点,它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上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最底部为沟坝地。

沟坝地有着白墙青瓦的村庄、一旋一旋的梯田,青青麦苗和金**的油菜花铺陈着最明亮的色彩,而在路边全是叶片油亮硕大的核桃树,喜鹊拖着它的长尾巴在枝头跳跃,而在丘陵区域,植被变得茂密异常,像是直接把绿色的浪花泼溅上去。而到山地,山崖露出大片灰色白色的岩层,让人想到闻名的岩溶地形。

贺朝举绝对是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践行者,他说自己请教过林业上的朋友,鸡峰山可谓一个不小的植物王国,他如数家珍,说鸡峰山上的野生经济作物近3000种,隶属102科,466属,其中观赏植物55科,96属,282种,以北温带的植物区系占绝对优势,针叶树如华山松、油松、侧柏和阔叶树栎属、槭属、杨属、柳属、漆属等组成森林的主要树种,并且有热带亲缘的树种如臭檀、漆树、黄栌、黄连木、栾树、五味子、猕猴桃、蛇葡萄天兰星等,还有银杏、红豆杉、粗榧、杜仲、鹅耳枥、白蜡、马桑和鹿蹄草画眉及兰科特有的植物群落。

车行20多分钟,便来到主峰嵋洛峰之下的停车场,到路边,随手指着不同的花叶,听他来做植物学的解读,自是兴趣盎然。

这时在山的垭口,近处和远处各有两道出岫的白云,像是仙人迎风飘举的长袖,让人霎时就有出尘之意。

从停车场往上望,嵋洛峰之孤标卓秀,上面的古建筑或空绝依傍屹立于险峰绝顶,或依山倚崖掩映在松竹之间,或跨谷越涧飞架于云海之上贺朝举说,按照北魏摩崖刻石和北宋真宗赵恒时期的碑刻记载,一千多年前,山上寺庙建筑和佛教活动已极盛。又据南宋绍兴十四年所立碑石《鸡山生佛阁碑》载,“里洞之左右有佛像,亦不知始于何时”。此洞即龙洞也。“山巅草莽之间,尊像埋没,风雨剥蚀,岁月滋久”,“至政和丁酉岁,乃建生佛阁”。

民间也流传着唐太宗曾登鸡山,唐开国功臣尉迟敬德在鸡峰山建造佛寺记其事的故事,山上至今有唐王阁遗址。主峰嵋峰的光祥寺就是北宋时所建。这些造型精美的寺庙建筑,沿灵官峡、药王殿、龙洞、二字殿、嵋峪峰一线构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成趣,极为辉煌壮观。

站在鸡峰山高耸入云的“鸡冠”之上,衣襟飒飒,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两三百米落差的悬崖让人头晕目眩、两股战战。遥望县城方向,山下之景愈小,田亩如同棋局,手几可掬。而当年的始皇帝登临此处,他又有着怎样的心境呢?

秦始皇那次著名的西巡之行,惜墨如金的《史记》,在《秦始皇本纪》只写了十八个字

秦始皇那次著名的西巡之行,惜墨如金的《史记》,在《秦始皇本纪》中只写了十八个字:“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的记载,陇西,相当于后来的陇右,包括今天的天水、陇南北部及定西等地。北地,就是现在的平凉、庆阳、固原一带。回中,在平凉泾川。惟有“鸡头山”地理位置分歧较大,它的方位到底在哪?让学者们从汉代争论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在此之前,鸡头山主要有平凉的崆峒山、宝鸡的宝鸡山、郑州的神仙洞之说。

早在9年前,在成县举行了一次鸡峰山旅游开发的评审研讨会,与会的专家提出黄帝、秦始皇登临的“鸡头山”就是成县的鸡峰山的观点,引起了热议。

平凉崆峒在历史上有许多别名,比如《水经注》说:“笄头山,大陇山之异名也,或谓之鸡头山。”又比如《魏书·地形志》说:“泾阳有薄落山,泾水出焉。”就是说,在历史上崆峒山曾经有笄头山、鸡头山、薄落山等名称。但“鸡头山”从来就不是崆峒山的主名,难道作为记载重大历史人物与事件、一字千金的《史记》,会将黄帝访崆峒这样重要的史事与一个不占主导地位的别名之山相提并论?何况如果“崆峒山”就是“鸡头山”,则不会先“西至于崆峒”,再“登鸡头”,将一山记为两地。显然“崆峒山”可能是黄帝访道之山,但或许不是“登鸡头”之山。 陕西宝鸡的宝鸡山,位于宝鸡市区东南方10余公里处,古称“陈仓山”、“宝鸡山”,或称“鸡山”。宝鸡原称“陈仓”。相传春秋时,秦文公在此狩猎,获雌鸡,后飞至山上化为石鸡,立祠祀为“陈宝”。“得雌者霸,得雄者王”,到秦穆公时果得霸业。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陈仓山复闻神鸡啼鸣,声传10余里,皇帝以为这是瑞祥之兆,便下诏改陈仓为“宝鸡”。有专家认为,这个“鸡山”也不是黄帝、秦始皇“登鸡头”之山。河南郑州的神仙洞,以溶洞为主体,由“斗龙沟”、“鬼谷”、“鸡山”三大中心区域组成。洞内曲径通幽,泉水肆溢,钟乳石造型奇特。传说神仙洞是古代仙人广成子所居之地,轩辕黄帝曾在此拜求修身之道。很显然,这里更不是黄帝、秦始皇“登鸡头”之山。

鸡峰山并不像我们所揣测的,只是处在陇南山地徽成盆地东南部寂寞的一隅,自古以来,它就位于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甘陕川相交而成的金三角区域核心地带,是长江与黄河重要支流西汉水流域与渭水流域的接壤地,东依秦岭、西望岷山,沿嘉陵江和西汉水河谷,东可入汉中盆地,西穿米仓山可至武都,南可下成都平原,北越齐寿山山麓可到泾渭重镇秦州,有着“天地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

还有更奇特的观点:鸡峰山的整个山形犹如一座巨大的帝王登基像,切合黄帝以及秦始皇、汉武帝等历代帝王昭告天下的“登基”之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鸡山”既然属于“太阳金乌之精”,“金鸡报晓”就预示着一代新的王朝的诞生。神圣“鸡山”之“鸡”,当然也就是帝王根基之“基”。古代“鸡”与“基”既同音,更同义。故“登鸡”,就是象征着“登基”。远古的黄帝以及秦始皇、汉武帝等历代帝王建立一个新的王朝,除了要登“鸡山”祭天朝拜之外,也要借自己的“登鸡”来宣告皇权的“登基”。是否如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成县鸡山是自然天成的一座“状如鸡首”的“鸡头”之山,符合远古文献记载的地理特征

成县鸡峰山主峰酷似天然帝王登基像,其与身后的山形合在一起,又极像一顶巨大的天然“鸡冠”。《酉阳杂俎》载:“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尔雅翼·释龙》载:“龙头上有物如博山,名尺木。无尺木不能升天。”龙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天神”的象征。龙头上的“尺木”是能够真正成为登天“神龙”——神仙与帝王的标志。尺木为“鸡冠”形,也就是“皇冠”形。所以后世历代帝王“登基”之时,都要戴上一顶“皇冠”,以表示自己拥有了“尺木”,成为了可以登天的“神龙”。远古的黄帝以及秦始皇、汉武帝等都将自己视为“神龙”的血缘后裔,当然也要在昭告“登基”之时,显示自己已经拥有了“尺木”。

另外,成县鸡峰山所在的成县地区,整个地形地貌就像一只巨大的天然“神鸡”。鸡峰山就是这只巨大的天然“神鸡”的“鸡首”。这也许是一种地理巧合,但也不能排除其间所蕴藏的神秘的文化联系。黄帝及秦始皇等帝王选择成县鸡山祭天朝拜,很可能就隐含着这方面的因素。

中华民族的“创世纪”观念就是“盘古开天地”。而“盘古开天地”最为原始的起源就是“浑沌如鸡子”:人类的生命与文明都来源于“鸡子”。因此,深受远古文明影响,信仰天地神灵,极力要与“上天”沟通,想获得永恒生命与万世皇权秘诀的古代帝王们,每逢大战得胜、开国立邦、先祖生诞等重大时刻,必然要登上最能与“天神”接近的神山进行祭天朝拜。而与“鸡子”有关的鸡头形状的山,当然也就成为历代帝王祭天朝拜的首选之山。

成县鸡山是自然天成的一座“状如鸡首”的“鸡头”之山,符合远古文献记载的地理特征。

支持成州鸡峰山就是鸡头山的观点也不绝于史书,唐代的张守节著的《史记正义》上首先说明了陇西和北地的地理范畴:“陇西,今陇右;北地,今宁州也。”关于“鸡头山”,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回中宫在岐州雍县西四十里。’言始皇欲西巡陇西之北,从咸阳向西北出宁州,西南行至成州,出鸡头山,东还,过岐州回中宫。”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与秦始皇实现统一后第一次出巡相对应,按照史记的记载,一百多年之后,汉武帝也来到陇西北地转了一圈,元鼎五年(前112年)“始巡郡国”,他出巡,几乎完全遵行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西巡的旧迹。如果秦始皇来过成县的鸡峰山之外,那么汉武帝也自然来过。如果黄帝、秦始皇、汉武帝都来登鸡峰山,这个场面想起来都让人瞠目结舌。

似乎是不想让成县鸡峰山专美,邻近的西和县的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新版《西和县志》就认为鸡头山就是西和县的塔子山:秦始皇西巡的目的主要是祭祖。近年来,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的发现,已经完全证实了史书记载秦人故地秦国故都在今天的陇南、天水交界的西汉水上游地区,即古西垂、西县之地。这里有秦国的先祖宗庙及陵墓,也有祭天所用“西_”等。成县鸡峰山之名,属于后起,况且距离礼县大堡山西垂故地较远,在两千年前的秦始皇时代,不会有皇帝无缘无故去登临游览之可能。当时虽然也有泰山封禅的活动,但是,成县鸡峰山与先秦时就远远驰名的泰山不可相比。西和“鸡头山”虽然当时也不一定很驰名,但它处于西垂故地中心地区,又是交通要道上的必经之处。秦始皇是从“鸡头道”途经“鸡头山”来到西垂祖地的。

甘肃的名胜古迹有什么

甘肃的名胜古迹以下几个:

1鸣沙山

鸣沙山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

2王进喜故居纪念馆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座落在赤金镇和平村,该馆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肃省委和玉门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

4阳关遗址

阳关遗址位于敦煌市南湖乡南工村西1公里。

5西汉酒泉胜迹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有天然湖泊5万平方米西汉酒泉胜迹。

陇南是甘肃的南大门,有陇上江南之美誉, 不穷,跟四川广元市,绵阳市、九寨沟临近,特别是文县、康县跟四川隔江相望,方言,生活习惯都跟四川相近,距离甘肃省会兰州近700公里,但距离四川省会成都市只有400多公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6075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