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动作要慢,要有镜头感
一般的婚礼中,新人做动作都是按照平时的频率来完成。殊不知,这样的动作频率太快了。
因为婚礼仪式上,一定会有摄像、照相的朋友在等着拍摄精彩的镜头,如果新人的动作频率快,那摄像和照相的朋友可能就来不及反映,精彩的画面一瞬而过,就再也没有重复的机会,失去了这个精彩的画面,也就失去了摄像和照相的意义。
二、放松心情,相信你的主持人
对于新人来说,婚礼开始前,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刻。
盼望了许久的婚礼仪式即将开始,而真到了即将开始的这一刻,好像心里一切都是空白。有的焦急的跑来跑去,满头大汗的落实没有准备好的工作。有的两手空空来回走动,自己也不知道干点什么好。有的是一个劲的闷头抽烟,一句话也不说。有的会大声说,现在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反正一会儿我一闭眼就进去了。更有甚者,紧张得连笑都不会了,在与来宾合影的时候,新人笑起来时,脸上的肌肉都哆嗦,
三、面对来宾,要保持彬彬有礼
从新人出现在来宾面前的那一刻起,新人就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新郎应该面带微笑,挺胸阔肩大步,显露出男子汉潇洒、大度的气派,特别是从花车出来时,一定要注意,先要环视周围来宾,向来宾招手或抱拳打招呼,再走向新娘的一侧。这个亮相很重要,它可以提升新郎的精气神,也有利于朋友们的拍摄。
在婚礼仪式开始入场的时候,新郎应该挺胸抬头,如果入场不是很严肃的情况下,(比如教堂)可以适当的举起空闲的手臂,向大家招手致意。新郎的笑,可以露出牙齿,但是不要与来宾打招呼说话,那样就显得“市侩化”了。新娘在入场的时候,最好要挺胸抬头,面带微笑,保持矜持,眼睛直视前方,因为前方是人生最美的舞台。
在入场的时候,特别要提醒新人,因为红地毯两侧都会有来宾向新人喷洒鲜花或彩色的纸屑,新人在遇到的时候,一定不要用手来遮挡,那样不仅不符合礼节,更重要的是,你们遮挡的动作把自己的脸部形象完全都遮挡住,从舞台的角度看过去,你们遮挡的胳膊,来宾们撒鲜花的胳膊,摄像机镜头里拍摄的都是胳膊了,录像效果很不好。
四、新人之间的配合很重要
婚礼是两个人的事情,婚礼仪式上,新人在主持人的提示下互相交流,会说一些话,做一些动作,这些行为不能只考虑自己,也应该考虑对方会怎样回复这些话,怎样配合这些动作。因此,两个人之间的相互配合最重要。
1在舞台上站姿的配合
不少的新人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他们在舞台上双手下垂,各站各的,两人之间拉开了一段距离,眼睛看着台下,好像是在听别人的会议。当然,也有的新人是出于不好意思靠得太近,这都不是最好的姿势。
新人在舞台上的最好的站姿,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手拉手站立;新郎的手搭在新娘腰上的站立;两人相互依偎的站立。以上的几种站立姿势,可以显得新人之间非常亲密,与婚礼的背景融为一体,自然大方。新人相互站立靠得很近,还有一个很实用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婚礼流程的空隙,进行简短的小声交流提示。(一定不能太多)
2鞠躬的配合
新人站在台上,为了感谢来宾的光临,免不了要给来宾鞠躬。鞠躬最忌讳的是破浪型的鞠躬了。具体的说,就是一个人的腰已经弯下去了,另一个人才刚刚开始,一个人已经直立起来了,一个人的腰还在弯着,几次鞠躬都是这样的频率,形成破浪型。
为了避免破浪型鞠躬,最好的办法是新人在鞠躬前先预定好暗号,比如捏手或一个人喊一、二、三、由一个人发个信号,两人再一起鞠躬,有了联络信号,动作就能保持一致了。不管是什么联络信号,只要两个人靠近站立,都很容易统一动作。
3新人之间应该尽量少说话
不少的新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头等重要,有的新人在舞台上总是在交头接耳,有的新人在舞台上不断的与台下的来宾挥手打招呼,有的新人在舞台上不断的配合自己照相的朋友,自己单独摆着BOS,把对方甩在一边,有的新人在舞台上不断的打情骂俏,甚至接听电话,更有一次,婚礼正在进行中,台上的新郎突然冲下舞台,跑去迎接自己的领导。这些做法,都不是很好。主持人讲究舞台的风度,新人也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舞台风度,因为这毕竟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4新郎要帮助新娘提起婚纱走路
新娘们为了突出自己一生中最美的时刻,一般都挑选修长的婚纱作为自己的嫁衣。而现在选择拖地婚纱的新娘越来越多。由于新娘们从来没有穿婚纱走路的经验,所以走起路来经常会踩到自己的婚纱。一般的婚纱是分为里外两层,内层是裙撑,外层是婚纱。外层要比内层长。新娘走起路来,如果脚步大了,可能会踩到外层婚纱,脚步小了,速度又太慢了。特别是在婚礼仪式过程中的入场和出场,我看到不少的新娘是一只手拿着手捧花,一只手提着自己前面的婚纱入场,样子非常的滑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最佳的解决办法是这样的,请你的新郎帮忙,新人在入场和出场的时候,请新娘挎着新郎的胳膊,新郎被挎的这只胳膊下垂,稍微弯腰用手抓住新娘最下面裙撑和婚纱上提,新郎站直了,也把婚纱提高10厘米,新娘就迈得开腿了。新郎这样的姿势很隐蔽,一般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个动作。新娘的腿迈开步伐了,新人入场和出场也就顺利了
五、感情宣泄,哭出来永远不后悔
不少的新人,特别是新娘,生怕自己在婚礼仪式上哭,会影响化妆的效果。所以在策划婚礼的时候,首先就提出不要“煽情”。这很理解。但是,哭可能会影响妆容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是问题的表象。
广安结婚风俗就是在广安是当地由于当地人民长时间生活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结婚习俗,那么在结婚的时候就需要遵守这些结婚风俗,当然这些风俗也可以根据自己结婚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这些风俗都是广安这个城市的特色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举办婚礼的时候,愿意选择中式婚礼,如果是在自己的家乡举办中式婚礼的话,通常当地都会有一些传统的结婚风俗,比如在广安就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结婚风俗,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广安结婚风俗。
首先是关于结婚信物方面的。现在很多人在举办婚礼的时候,就直接把结婚戒指当作了结婚信物,然后在婚礼上为自己的新娘或者是新郎带上,就算完成了信物的交换。但其实在广安当地是非常重视结婚信物的,并且这个结婚信物不能只是一枚简单的婚戒,而是连接了新娘新郎之间情感的东西或者是新娘新郎认为自己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然后将它交给对方,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信物的交换。这也象征着二位新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感情会越来越好。
其次是拜堂。在中式婚礼当中,拜堂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结婚习俗,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无论缺少了哪一个流程,这一步骤都是不可缺少的。拜堂一共需要拜三次:第一次是面向主席台,新娘新郎两个人向主席台进行第一次鞠躬;第二次新娘新郎两个人需要向双方的父母进行鞠躬;第三次就是新娘新郎面对面相互鞠躬,这就完成了拜堂仪式。
最后一项习俗叫花好月圆。就是在结婚当天需要准备一个结婚蛋糕,最好是圆形的或者是心型的也可以,不要准备其他形状的,因为不适合婚礼当天的氛围。在结婚当天新娘新郎需要共同切开蛋糕,这意味着两个人以后会永远在一起,在未来的日子会一起走下去。以上就是关于广安结婚风俗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益阳,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很少叫爱人或夫人,也不像其它地方,如广东叫老婆,而最喜爱称“堂客”,找对象结婚谓之“讨堂客”。已婚的妇女们被称为“堂客们”。“堂客”这个称呼,外地人特别是外省人听了困惑不解,有的人还以为这是对妻子的蔑称。本地多数人也说不清道不明。只是长期以来,人们代代传承这个称呼而已。
其实,“堂客”一词是益阳人对已婚妇女们的尊敬之称。追本溯源,它应该与益阳民俗中的婚嫁习俗密切相关。
益阳本地的婚嫁习俗,大概要经过看亲定庚、择吉报日、花轿迎亲、告祖仪式、颠轿传统、媒婆招劫、拜堂成亲、大闹洞房、回门等内容及仪式,现择要简述之。
1、花轿迎亲:
它是千百年来益阳湖乡人民最盛行的、传统的、隆重的婚嫁习俗。也是青年男女最看重的婚嫁礼仪。其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程序繁复,场面热烈。即使处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在益阳湖乡的山村还能时常看到这种花轿迎亲、前呼后拥的热闹场面。
迎亲的花轿一般选用竹材或用木材制作。做工精巧、装饰艳丽。轿外披红挂彩,喜庆吉祥,气氛热烈。由四名轿夫合抬的称为“四抬花轿”,
由八名轿夫合抬的称为“八抬大轿”。益阳人民用花轿迎亲有双重含义:一是表示对新娘和新娘家庭宗族的尊重;
二是显示出迎亲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热烈。因此,新婚的姑娘都希望自己能坐上花轿,风风光光进婆家,以抬高自己身价。另外,如果婚后夫妻俩发生口角,男人叫堂客“滚蛋”的话,女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敬自己的男人:“滚蛋没那么简单吧!我又不是自己走上门来的。是你家请人用八抬大轿把我抬来的,明媒正娶嫁来的。要走也行,不过那还得请你用八抬大轿送我回娘家去。”
因此,在七仙湖周边地区,至今仍传唱着这么一首妻子与丈夫辩理的民谣:
你叫我走人我不依, 男人家做事得讲理。
我一不是(走)路来的, 二不是(坐)船来的,
是你用香蜡钱纸拜来的, 锣鼓唢呐吹来的,
花花大轿抬来的, 明媒正娶讨来的!
…………
男人家听了自己堂客理直气壮的辩白,也就哑然无辞了。
益阳花轿迎亲,一般启用三顶轿子。最前面一顶为高宾轿,里面坐着男女高宾大人。
一般是新娘的哥嫂或弟妹(或堂哥嫂、堂弟妹)。任务是为新娘出嫁开道。中间的那顶是花轿,是新娘的专用轿。后面的那顶是送亲轿,坐的是新娘的婶娘或姨娘。高宾轿和送亲轿外表为绿色,表示平安如意。新娘坐的花轿则是大红色,表示喜庆吉祥。花轿的背面悬挂有筛、镜、剑,或刻有类似的特殊图案。那些是辟邪镇妖的吉祥物。据说,竹筛可以驱鬼、明镜可以照妖、宝剑可以斩魔。以此来保护新娘一路平安,顺顺当当到婆家。
抬花轿的轿夫是清一色的男子汉,挑选十分严格。要求年轻力壮,五官端正,性格开朗。除此之外,还有严格要求:未婚男子,必须品质优秀,没有偷鸡摸狗、搞歪门邪道的劣迹;已婚男子,必须是夫妻和睦,品质优良,有子有女,精明能干,卫生体面。那些离过婚、亡过妻、常吵架、品质低劣的男子,是没有资格抬花轿的。
2、告祖仪式:
新娘出嫁那天,娘家要大办筵席,俗称办“出嫁酒”。以此来款待各方族长,本族长辈,亲朋戚友和前来祝贺送礼的邻里乡亲。清早,常用茶点待客。茶,有时季讲究。冬春季节,一般用甜酒和茶食;夏秋季节一般用桂圆红枣鸡蛋茶。点,即点心,常有九碟不同的茶食。分别是雪枣、花根、花生、酥糖、巧稞、炸蚕豆、小花片、胶切、蛋糕、瓜子。外加香烟、槟榔等。用过早茶,出嫁酒筵席便很快就摆上了桌子。少则十几桌,多则几十桌。屋内屋外、楼上楼下,场面热烈。席面丰盛无比,尤如皇帝老子嫁公主一般。常有弹琴卖唱讨红包者形容道:“鸡鸭鱼肉挤满台,炒煮煨炖胃口开;凉拌拼盘品种多,美酒可乐配好菜。八方宾朋四周坐,男女老幼乐开怀……今朝嫁出贤惠女,明日接纳吉祥财”。
吃罢“出嫁酒”席,新娘准备上轿出门。上轿之前,还要举行“告祖仪式”。仪式须在娘家堂屋里举行。先用朱红木制作的菜盘将男方家随接亲队伍一道送来的一桌丰盛的酒菜(习惯称“告祖席”)摆放于高桌子上。一般是十二道荤菜和一坛美酒。菜肴丰盛,制作精良,每碗菜上贴有红纸剪的喜字。并在堂屋里的神龛上系上一段红绸,点燃一支红烛、三柱香,然后新娘新郎面对神龛并肩站立,听候司仪人的口令。新郎新娘双手合掌,三次作揖后,跪拜磕头三次。站立,再作揖三次。表示对祖宗高德、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今日与祖宗告别,嫁到异地他乡,从此就成了别家的人。但仍祈求祖宗保佑幸福、平安,早生贵子,再报祖恩。长辈、父母、亲戚等站立两旁,陪伴祈祷。告祖仪式一般由本族年龄最大的长辈或族长主持。礼毕,女方父母为女儿披上红盖头,并扶送上轿,也有的是由新娘的兄弟背上轿的(因为当地民俗中说,“土能生万物,地可纳千祥”,它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因此,女儿出嫁上轿时,脚不能踏地,否则带上娘家泥土出嫁,会给娘家带来“失财”的厄运)。
有些地方还有哭嫁习俗。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嫁出去距离远,朝夕相处的亲人从此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心理牵挂;二是因为旧时代里,男尊女卑。女子到了婆家要受丈夫和婆家父母的严格管教,为其日后可能被欺侮而担心罢了。
新娘上轿坐定,父亲要为女儿关好轿门并上好锁,有的还贴上封条。这是洞庭湖一带湖乡人民的一种习俗遗风。其来历可追朔到流传千古的“梁祝姻缘”。
据说,当年祝英台被迫坐上花轿去马家成婚。由于当时轿门没有上锁加封,当花轿路过梁山伯坟前时,祝台英执意要求下轿看坟。下得轿来,只见昔日心爱的人已变成了一堆可怜的黄土。祝台英肝胆欲裂,痛不欲生,突然,她一头撞在墓碑上。霎时,只见电闪雷鸣,石崩坟裂,随即一股清烟从坟墓中飘出,梁祝二人便化作了一对彩蝶,双双飞向彩虹高挂的天堂去了。于是,马家喜事变成了丧事,只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或出别的意外,从那以后,千百年来,民间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新娘上轿后,必须加封上锁,以保万无一失。
锣鼓咚咚,唢呐声声,花轿在欢乐的鞭炮声中起轿上路了。前面有四盏某府大红喜字的灯笼开道。中间是送亲和迎亲的大队人马。大量的嫁妆被迎亲的人挑着、抬着,招摇过市。五颜六色、艳丽夺目。三顶大轿排列在队伍中间缓缓行进。气派威风、热烈非凡。花轿虽不及现代轿车华贵气派,但由四人或八人抬着,“闪唧丫唧”,倒是别有一番风韵味和情趣。
[但有时加封上锁也容易出意外。据说有一年冬天,十分寒冷。七仙湖区大雪飘扬了七天七夜,整个湖面被冻结起来了。平时到对岸去必须绕湖堤半圈。从冻结的湖面走过去,可少走许多路程,何乐而不为呢况且天寒地冻的,大家多么难受啊。于是,湖边一家接亲的人马返回男方时,便抄近道,在湖面冰块上走过对岸去。快要上岸时,岸上迎亲的人群兴奋不已,于是提前点燃了火药铳,代表新郎家热情欢迎新娘的到来。只听得“砰、砰、砰”三声巨响,响声还未落定,抬轿的、挑嫁妆的、送亲的人一个都不见了。原来冰块被震破了,新娘与其他人都落入了水中。等到把轿子捞上岸来时,新娘已绝气归西了,其它人则没出大事。于是,这家的喜事也变成了丧事]
3、歪轿习俗:
一路上,抬花轿的轿夫们还时不时地上演“歪花轿”的节目(比如北方的“癫轿”,还唱“癫轿歌”咧)。它既是湖乡人民古老的民俗,又是轿夫的最出色的滑稽剧。轿夫们把花轿抬得左摇右摆,上下起伏,令新娘在轿内坐立难安。因为轿夫们有一整套的理论,说什么“经得起‘歪’的新娘,才经得起生活的风吹浪打;受得了‘晃’的新娘,才会对爱情坚贞不二”。于是新娘、新郎和女方家人也没多少怨言可说。新娘要是想在路途中少受轿夫们的“歪晃”之苦,倒是有办法可想。新娘应事先托付送亲的女高宾--送亲娘子,或媒婆,在歪轿高潮到来之际多塞给轿夫们香烟、槟榔、糖果和红包。示意轿夫高抬贵手,放新娘一马,对新娘多一点关照和宽谅。
4、媒婆遭劫:
花轿在路中行进或轿夫们落轿休息之时,接亲的、送亲的、抬嫁妆的以及吹吹打打的乐队,大队的人马招摇过市,常常吸引沿途各方看热闹的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年轻小伙子、姑娘们、小孩们。特别是年轻妇女,她们也曾是坐花轿嫁来此地的。见此情景,回想当年自己出嫁,记忆犹新,幸福美满,喜形于色,回味无穷。而且当年的她们也曾沿途一路遭人“敲诈”。今日不敲诈别人,起一起别人的味,实在想不通呢!于是她们便怂恿小孩子们,小伙子们,在路上设置障碍,把新娘的花轿团团围住,以讨得喜糖、喜烟和槟榔。特别是“媒婆”,此日难逃一劫。因为按当地习俗,“媒婆”是男女双方的牵线人,是代表男女双方的公关“大使”。接亲这天要负责沿途各种关系的处理,逃跑是没有用的。因为媒婆不能按指定的时间把新娘接到婆家,耽搁了进亲的良辰吉时,媒婆不仅得不到男方的大红包,更是负不起相关责任的。因此,识相的“媒婆”一路上代表男女双方积极主动的装烟发糖,以求一路上少费波折,顺畅及时把新娘护送到男方家完婚。
吃罢喜烟喜糖,沿途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便让开一道,让接亲队伍顺利通过。如果是不识相的“媒婆”,既不发烟又不发糖,看热闹的群众便主动开叫了:
媒婆媒婆真好当,东家大礼怀中放。不装烟来不发糖,今朝看你哪里藏
这时,与媒婆相识的人便邀上几个人一拥而上,扯住媒婆的衣袖。此刻媒婆若识相还来得及。否则,媒婆身边带的烟、糖会被一扫而光。有时甚至衣服都被扯破,鞋帽也弄丢了。媒婆往往会被弄得啼笑皆非,甚至狼狈不堪。
还有的时候,当地喜欢耍滑稽的中年人甚至老头子,喜欢怂恿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围住花轿讨新娘新郎的喜糖吃。若遇新娘新郎小气,出手不太大方,他们便会教那些孩子们唱些顺口溜,逗一逗,气一气新郎新娘,以使新郎新娘多给一些糖吃。顺口溜唱道:
“新姑娘,旧姑娘,胯里夹只芋头娘;不装烟,不发糖,小心夜里摇垮床!……”
顺口溜唱得新娘新郎面红耳赤,怪难受的。为了讨好孩子们说些吉利话,新郎只好叫新娘下轿,新娘装了烟,发了糖,又发槟榔。这时,那些孩子们又唱开了:
“新郎官,新姑娘,大家说你好大方。发了烟糖发槟榔,顺顺当当去拜堂;早生贵子当爹娘,荣华富贵登京堂”。
5、拜堂成亲:
经过沿途一路的颠簸周折。迎亲的队伍才把花轿抬到了男家,男家的亲朋戚友夹道欢迎。此时,礼炮轰鸣,钟鼓乐之,热闹非凡。在男方家的堂屋里落轿下地。因为堂屋是湖乡农家最神圣的殿堂,一贯以来这里供奉“天地国亲师位”,同时又是农家接待贵客佳宾的厅堂。新娘在堂屋下轿后,随即与新郎一道参加“拜堂”仪式。仪式简短,但庄严隆重,且内容丰富。简单地说,首先,仪式的主持人在堂屋里侧神龛下前方摆放一张高桌子,桌面上工整地摆放着鱼、肉、鸡、饭、茶、酒、筷子;并燃上一柱红烛,三柱香。这时,新郎新娘面对神龛,并肩站立桌前,双手合掌,屋外燃放礼炮,由司仪员司令。司仪员由当地本姓长辈担任,新郎新娘随口令做鞠躬动作。“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四拜亲戚。最后,夫妻对拜”。之后,由男方的弟妹用茶盘抬上一碗茶来--俗称“和合茶”。喝了这杯“和合茶”,象征新婚夫妇和睦恩爱到永远,比翼双飞到白头。此刻,又鸣炮奏乐,庆贺礼成。随即,迎亲的女陪伴把新娘扶进洞房,落座休息。
经过拜堂仪式后,新娘才被正式承认为新郎家中堂堂正正的贵客之中特殊的贵客,即在自家庄严神圣的堂屋里拜堂成亲的结发妻子,被视为上等贵客对待。这就是益阳男子喜欢把自己老婆常称呼为“堂客”的由来。
6、大闹洞房:
新婚这天,吃罢晚宴,就张罗着闹洞房。有传统的模式,也有新兴花样。典礼隆重,气氛热烈,可以说是到了湖乡婚俗的最高潮了。因为,新郎大部分亲朋戚友以前还没有见过新娘子的头面,都想在闹洞房时一睹为快。另外也瞧瞧新娘子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程度以及才艺展示。还因为湖南有“新婚喜庆三日不分(辈份)大小”之风俗,所以长辈晚辈大人小孩,男女老幼,挤满洞房,喊的喊,叫的叫,唱的唱,笑的笑,热闹无比。
闹洞房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喝“新人茶”。其实,“新人茶”只是用芝麻、豆子、茶叶、姜片,加红糖泡制的开水茶。但喝这种茶是很有讲究的。客人事先找一个凳子坐好,等待新郎新娘送茶来。新郎新娘用红漆茶盘抬来,然后由新娘端上送到客人手上。一来表示新郎全家人的客气礼节,以礼待人,另外也是为了证明新娘懂得如何待客做人。
闹洞房的节目很多,有较为传统的节目。也有时兴的现代节目,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有两类节目是最最缺少不得的,那就是:新郎新娘谈恋爱经过、合吃一颗糖果或红枣(同心果)的节目;唱歌跳舞、猜谜语等等,有时闹得通宵达旦。
有些俗不可耐的谜语是最能为难新郎新娘的。其实大家都知道它的谜底,只是说不出口,但就是要新郎新娘猜,看他们有不有足够的胆识。这里就省略不说了。
7、哭嫁习俗:
七仙湖区乡村某些地方,至今还遗传着古老的“哭嫁”习俗。姑娘出嫁的头天晚上,其母亲把女儿的嫂子,姐妹聚集起来,行歌对唱,互诉往日的手足之情、日后分别眷恋之苦。哭嫁,实际上成了妇女们发泄内心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不但新娘的母亲、姑妈、婶婶陪着哭,有的还要花钱请同村的姑娘们--玩得好的姊妹一起哭,这是传统习俗。她们从早哭到晚,又从晚哭到早。一直要哭到花轿抬出了村子,才得停息。她们哭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其内容除了评说女儿在娘家时勤劳守规遵妇道,骨肉之情难割舍之外,更多的是劝导女儿到婆家之后要学会好好做人,孝敬公婆的古今实例和道理。例如在《哭嫁歌》中,新娘的母亲连哭带唱道:
呜呜呜,女儿我的宝贝呃,
孝敬公婆第一桩咯:
一日三餐茶和饭,
哎哟哟,是咸是淡亲口尝哪!
呜呜呜,女儿我的肉团子心呃,
孝敬公婆第一亲咯:
一年四季衣和被,
哎哟哟,有烂有破亲手缝哪!
…………
那缠绵悱恻的哭声中和着词曲,形式与内容浑浑乎融为一体,且泣且歌,凄凄然催人泪下,亦喜亦悲。难怪乎有人说这类似古乐府中的《子夜曲》呢!真是别具一格,玩味无穷!
8、回门:
亦称“双回门”。古称“拜门”、“行拜门礼”。早在春秋时期《春秋羊公传》中就有文字记录。后代沿袭,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载;“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女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近代,一般在新婚第三日,亦有多日或满月后回门的,因地而异。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俗称“过(进)门”。从婆家回到娘家,故称“回门”。
9、婚联:又称喜联,是婚嫁时专用的对联。内容多为喜庆祝福的吉祥话语。婚联据其具体内容不同而贴于不同位置的门窗之上。有的还可贴于箱柜之上。现择要以飨读者诸君。
1、紫燕双飞齐比翼,鸾凤和鸣曲同音。
2、红锦裁云紫萧吹月,翠屏引风彩帐栖鸾。
3、尊夫爱妻家庭美满,教子扶幼生活欢欣。
4、一杯喜酒迎宾共喜,两颗红心向党更红。
5、嫁女婚男处处从简 移风易俗事事当先。
6、才子凌云佳人咏雪,插花映日蒲叶摇风。
7、新婚贺双美,齐乐庆百年。
8、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荣。
9、两个劳动能手,一对恩爱夫妻。
10、一门喜庆三春暖,两姓欣成百世缘。
11、女慧男才原有对,你恩我爱总相联。
12、喜迎亲朋贵客,欣接伉俪佳人。
13、饭里有砂须细嚼,酒中无骨莫横吞。
14、庖厨百勺合千家口味,喜事一桩领万户吉祥。
15、今日嫁出贤惠女,明朝喜得聪明才。
横批1喜气盈门 2天合之作 3心心相印 4永结同心
5花好月圆 6夫妻恩爱 7天长地久 8百年好合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2)正德皇帝也喜欢乔装成平民,微服巡访。一日路过异州城郊,见一石雕大马巍峨直立路边,气势磅礴,便停下脚步,欲题一诗词。便脱口念道:“石马原来在异州,”可是念了好几遍,无法接下句。这时,只见一大队人马簇拥一少女朝自己走来,也在石马前停下来歇脚。少女见有人在石马边吟诗,老是只念一句现话,她便对着石马吟道:
石马依然在异州,不知流落几千秋。
狂风扑扑毛不动,细雨霏霏有汗流。
青茅嫩草难开口,扬鞭乱打不回头。
牧人有力难牵转,天地为栏夜不收。
正德皇帝听了,赞叹不已。见这乡间女子有如此才学,不禁问起那女子何方人氏,今日何事到此。少女含羞笑道:“今日是我的婚姻大事,正要嫁往夫家去!”正德点头称喜。
原来在明朝以前,女子出嫁从夫,一般是骑驴或步行,并无花轿。正德皇帝为了感激这位帮他把诗句接上的女子,便吩咐随从,将自己的四抬大轿饰上珠花,专门送这位女子出嫁。正德皇帝也一同步行前往送亲,并规定说:“以后凡官轿路遇花轿必得让道”。男方得知是正德皇帝送亲来了,连忙备办高宾宴席,特启用山珍海味答谢正德皇帝一行。从此以后,凡新娘出嫁,便开始流行用花轿迎亲,另有两抬供男女高宾坐的轿子相伴。即使官轿在道,也会退避三分,避免“冲喜”之意。由此,前往送亲的叔伯婶娘、兄弟姊妹都被称作“高宾大人”,男性为“男高宾”,女性称“女高宾”。此俗代代相传,至今依然适用。
1、传统结婚
传统婚姻一般讲究“三书六礼”。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亲时由男方交给女方)。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 等手续,包括:(1)安床。在婚庆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将新人的新床摆放到新房里,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上各种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寓意新人早生贵子。(2)闹洞房。旧里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3)嫁妆。嫁妆是女方这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印刷品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到老)、尺(寓意良田万倾)等。(4)上头。婚前仪式,择吉日男女在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堂,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5)撑红伞。新娘出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料。(6)迈炎盆。这预示迃赤火盆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7)跨马鞍。谐音寄托祝福,预示婚后两人生活平安。
传统婚礼即以传统结婚方式为主导的婚礼仪程。它和现代婚礼最大的区别在于迎娶。现在的农村,乃至城市的大部分地区,这种传统的婚礼方式还是相当普遍的。通常情形是,新郎由傧相和其他随从人员陪同,一起乘车去新娘家里在迎接新娘。迎娶队伍要先反复叩敲新娘家的门,小孩子们会吵嚷着要红包。整个过程中鞭炮不断,新娘家终于开门后,要招待新郞和来宾,然后抬或抱新娘上轿或汽车。接了新娘到达男家里,鞭炮齐鸣。由司仪主持仪式,新人在亲友的簇拥下,拜天地、拜高堂再夫妻对拜后,在鞭炮声中送新郞新娘入洞房,稍事休息后即开始举行婚宴。现在全部过程都有摄影、摄像拍录下来,之后再刻成喜庆光盘留作纪念。
婚仪举行的场所,一般有两个:一是在家里在,二是在酒店或其他公共场所。在方大农村,几乎没有例外地在家中举行婚礼,其仪式也还是具有传统般请族中或村中威望高、办事好的人主持或参与。此外,还有专在宴席上代主家张罗的职业司仪。城市里的婚礼除在家里外,也有在饭店和其他公共场所举行的。这种方式往往将迎新和婚仪分割,将婚仪和喜宴合一。基程序是:
(1) 奏喜庆音乐。司仪宣布婚礼开始,新郎、新娘随乐曲声双双步入宴会厅。
(2) 行鞠躬礼。按司仪的安排,此礼通常分三个层次进行:首先,新人向尊长和前辈亲友行鞠躬礼;其次,新郎、新娘互相行鞠躬礼;最后,新人向全体来宾行鞠躬礼。
(3) 介绍人讲话。介绍人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双方的恋爱经过,并祝福新郎新娘婚后幸福。
(4) 尊长或父母讲话。可以由来旁若无人或亲友中辈分、声望较高的人即兴讲话,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
(5) 新婚夫妇讲话。如新郎新娘都不擅长讲话,也可采用变通办法,要新郎新娘唱一支歌,以示对所有到会者的感谢。
(6) 宴会开始。司仪或家长领新郎新娘向众位宾客敬酒,往往从主桌开始。婚礼仪式至此即千一段落。
2、旅游结婚
新式婚仪一般较少受家族的影响,而纯以新郎新娘为中心,与传统低仪有很大区别。
旅游结婚是近些年来比较盛行的结婚方式,为广大青年所喜爱。旅游结婚本身在方式上也有区别。有的旅游结婚只不过是前述传统婚仪的后续乐章;有的旅游则比较纯粹,省却了前一程序。对于新婚的青年来说,旅游是比较相宜的。新婚的男女最希望零售有一个独立自在的两人世界,旅游正提供了这样的条件。新人不仅可以相依相处,还能流星观光,增长知识,陶冶性情。
要举行一次成功、愉快的旅游结婚,事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得十分仔细。要在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根据双方的身体、经济状况和旅行路线的黄金时间,选择行程及路线。旅行路线最好选择双方都未曾去过且都有兴趣的地方,否则应该尽量照顾女方。如果女方在工作中有足够的旅行机会,当然也可以男方的意愿为主。路线并不一定要选择旅游热点,独辟蹊径往往更有趣味和意义。另外,还要注意行程不必排得过于紧张,因为这毕竟不是单纯的旅游。
一般来说,行前及返回里,双方的家庭都应该有一个小小的迎送仪式。
3、草坪婚礼
草坪婚礼的特色是:轻松浪漫,尽情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让阳光、蓝天、绿草、花园、水景伴你浪漫一生。婚礼的流程大体为:(1)诗意般的开场音乐;(2)主持人开场词;(3)新人入场;(4)新人登台,证婚人证婚;(5)宣讲誓词,交换信物;(6)许愿、喝交杯酒;(7)向父母感恩,答谢来宾;(8)开香槟,切年后 (9)家长黛玉圹,向来来宾敬酒。举行草坪婚礼要注意:(1)为了充分让新人及亲朋好友感受到轻松浪漫、亲切自然的氛围,最好选择声地较宽、青山绿水环绕的度假村;(2)婚礼的策划实施全交给婚庆公司;(3)在大自然里,有了精致而不造作的鲜花、气球、沙幔的半点及芙蓉新娘人的精心策划,新人一定会读到公主、王子般的赣州。
4、集体婚礼
集体婚礼是指由组织者出面组织的,有多对新郎和新娘同时参加的婚礼形式。集体婚礼是近些年来我国提倡婚事新办而产生的新事物,也为许多青年男女所钟爱。这种婚礼形式,不铺张浪费而华贵气派,程式较少而具有纪念意义。
现在流行的集体婚礼有自发组织的,但更多 是由群众组织出面组织的。与传统婚礼相比,集体婚礼仪式性更强。参加婚礼的男女一般都要特意装扮,大多是新郞西服革履,新娘穿漂亮的婚纱,头插花朵,新郎新娘都胸戴红花。其他参加婚礼活动的人也都要打扮得整齐利落。婚礼的会场也要布置得喜庆吉祥,一般正面上挂横幅,写“某某单位集体婚礼”字样,下面巾金色或大红色的双喜字。会场还要布置鲜花、工艺品以及其他装饰品等。
集体婚礼的来宾较少。参加者除新郎新娘外,间或有一些家长或亲友代表,更多的则是青年的同事和朋友,单位的领导也要参加祝贺。具体参加的范围和人数,由组织者视情况而定。
在集体婚礼上,证婚人可以兼任婚礼的司仪主持结婚仪式,其通告的程序大致为:
(1) 主持人富丽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在《婚礼进行曲》和热烈的掌声中进入会场(或由座位起立集中),在全体庆贺宾客的注目下,在布满鲜花、水果、喜糖的主席台上就座。
(2) 证婚人、地方或基层单位有关负责人上主席台就座。
(3) 新郎新娘向家长、交朋友行鞠躬礼。
(4) 新郎新娘互致鞠躬礼。
(5) 新郎新娘向证婚人、出席婚礼的各方和来宾行鞠躬礼。
(6) 证婚人或领导讲话。一般证婚人皆请地方或基层单位的领导担任。他们在讲话中应向新婚夫妇表示祝贺,并提出一睦希望。讲话要简单扼要、热情。
(7) 家长代表讲话。可以事先在参加集体婚礼的家长中推出代表,表示一下对下一代的祝愿与期望,以及对有关领导组织集体婚礼的感谢。
(8) 新婚夫妇代表讲话。内容主要是感谢领教亲友出席婚礼,并表明新婚夫妇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决心。
(9) 赠礼。由主办集体婚礼的单位向新婚夫妇赠送纪念品,通常是书籍、镜框等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10) 举行舞会或文娱活动。至此,婚礼即告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