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腊月鼠女结婚吉日
本刊专稿 段文贵 刘红鹏
婚姻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主要方式和构成家族、亲族的基础,婚礼习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人类从混乱的群婚状态到同族同婚的血缘婚、族外婚发展到最后的一夫一妻制,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婚俗 象征酸、甜、苦、辣的饺子
有婚姻就有婚礼。婚礼是人生最为隆重的礼仪之一。古代婚礼大致为六个阶段,即六礼,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再加上聘书、礼书和迎亲书的结合,统称为“三书六礼”。婚礼的形式因地域、、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操办过程中有所不同,但总体却在“三书六礼”的框架下进行的。
晋北地区或者山西省,其婚礼习俗基本大同小异。由于受经济状况、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影响,在细节上又有所不同。可谓“十里风俗不相同”。
下面就晋北地区的一些婚礼习俗做一简单叙述:
求婚习俗
提亲
提亲古称纳彩。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送彩礼,向女方家里提议婚事。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议婚,男方就正式求婚。男方送的彩礼,一般用大雁,而且必须是活的,因为人们认为雁是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准时,从无失信,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纳彩的礼物,除了雁,还有很多,比如在汉代有多达三十种,都是或借谐音、或借寓意来表达对婚姻的美好祝福。
订婚
订婚古称“纳征”。订婚在过去要转柬,男女双方先“求婚帖”、“应允求婚回帖”、双方“八字帖”,继而“柬帖”。订婚这天,女方由其父母或哥嫂陪伴前往男方家。男方要置办酒席,盛情招待亲家和媒婆。席间,媒婆要将双方的人缘秉性、家庭状况、彩礼陪奉等,有理有条,滴水不漏地介绍一番,以使双方有所了解,便于斟酌。这天,男方父母要请媒婆经手送亲家“订亲礼”,以示订下了这门亲事。同时,男方父母和其它长辈都要给女方“见面钱”。“见面钱”多少不等,主要表示男方家的诚意和祝贺。
新娘下轿
订婚后,女的穿衣打扮,均由男方适时供给,逢年过节,唱戏,也要请未来的媳妇到家中小住(但不是男居)。婚礼庆典前夕男方要给女方亲家送去丰厚的礼品。由男方呈送彩礼和商订娶亲事宜,均由媒婆出面经手或跑腿,中间若出现意外的争议时,媒婆要进行周旋、调解。
过去,老辈人订亲由媒婆和当家人说了算,订亲前,由媒婆写“婚单”。“婚单”是将男女的属相、生辰八字写在麻纸上,一式双份。双方亲家各持一份后,方算订了亲。写了“婚单”就如同娶上门一样。日后,一方若想解除婚约,必受“婚单”所限,抽不了“婚单”是不能解除婚约的。在古老的过去年轻人是无缘享受“相亲”这样的福分的。即便“相亲”,也只是女方蒙头盖脸,于闺中,男方伸手摸摸女方的小脚,以此推断女方的姿容月貌及温柔贤惠程度。
会亲
会亲,古称“请期”。男方看定结婚日子后,由媒人和男方家长带羊肉、馍馍到女方家协商,征得女方家回意,俗称“会亲”,也叫“择日”。
会亲一般在迎娶前一个多月进行,也有的人家提前几个月就去会亲,以使双方有充足的时间为嫁娶做准备。会亲后,女方赶置嫁妆,男方邀约亲朋筹办婚宴事宜。
双方会亲商定同意后,要用红纸笺写迎娶日期时辰,称“礼帖”。
娶亲习俗
古称“亲迎”。娶亲即为办事宴,新婚典礼。
娶亲方式
古时晋北地区娶亲一般是用花轿,但山区有骡驮轿。骡驮轿就是用骡子驮的喜轿。骡驮轿有藤、竹、木制几种,一般多为木制结构,由轿身和两根丈把长的轿杆组成。轿面用红绒呢或红布包裹,严谨、富丽、华贵、鲜艳夺目。骡驮轿要用两匹膘肥体壮的骡子来驮,骡子头缨,脖套串铃,威风八面。赶轿的人称“骡客”,“骡客”均为赶畜的“把式”,专管赶轿、起轿和落轿。过去,-般普通的人家是置不起轿子,养不起骡子的,只有家庭富裕的人家才有喜轿和骡子。但是,不论贫富,娶媳妇均得动用骡驮轿。没有轿和骡子的人家可去租轿和骡子,雇请“骡客”。轿的多少,根据自家光景的好赖而定。通常是一乘轿。
娶亲这天,“骡客”会驾着骡驮轿来到东家,东家便将先生掐算须忌讳的事项写在红纸上贴到轿门旁,并在轿门挂2尺红布,“骡客”方可起轿随同娶亲的男女和吹喜的鼓匠班出发去接亲。到了女方家吃罢“传茶”,安顿新娘上了轿,伴娘坐在新娘前方后,即可起轿回程。新郎、伴郎或骑驴或骑马或徒步尾行轿后。一路上,人欢骡叫、鼓乐声声、喜轿悠悠,场面喜庆壮观。接回新娘后,“骡客”先将喜轿停下,支好,接着便新娘落轿、倒红毡等婚礼仪式。
新娘家精心备好的传茶
还有的偏远山区农村,人们有赶着毛驴娶媳妇的风俗。娶亲这天,男方家赶着两头温驯的草驴到女方家娶亲。临行前,毛驴头上缨、扎红布,驴鞍上搭红缎被子,一副迎亲的“派头”。路途较远时,要在头天夜间出发,星夜兼程,扬鞭“策驴”,赶天亮后到达女方家。娶亲队伍进女方家村边路口时,要放炮,表示吉日良辰上门娶亲如约已到。村里人们听到放炮声响便会纷纷赶来,尾随迎亲队伍女方家中,争睹娶嫁的热闹场面,寂静的村庄就会沸腾起来。新娘梳洗之后,要穿上红衣、红袄、红裤、红鞋。新娘家要略备点心、水果、糖块、红糖水等“传茶”,招待娶亲人员。同时,要指定专人添草加料,饲喂驴子。吃罢“传茶”,即接新娘回程。新娘要由其兄弟背出门送到驴背上,随着娶亲的队伍到新郎家。女方家也要赶几头毛驴供男女送亲骑和第二天回门时骑用。娶亲的队伍回到新郎家,把男女娶送亲人员迎进家后,婆婆领一小姑娘,小姑娘手端茶盘,盘内放小花儿一朵,擦脸粉一盒,红糖(以后为水果糖)到喜轿前,婆婆给新娘把小花儿别于耳旁头发上,再把粉儿搽在新媳妇脸上一点,将红糖或水果糖喂在嘴里少许。这一活动称“添缘分”,意为建立婆媳之间的和睦孝悌关系和祝愿新娘往后生活甜甜蜜蜜。然后,进行到红毡、拜高堂等婚礼仪式。由于旧时交通不便,在偏僻村寨,赶着毛驴娶媳妇的习俗世代沿袭。至今在晋北一带那如线的羊肠小道上仍可看见赶着毛驴娶亲的队伍在山腰间迤逦而行。
男方确定娶亲人员和女方确定送亲人员
在晋北地区,娶送亲人员自古流传“姑不娶,姨不送,姐姐要了妹妹的命”以及“送进花圪洞”的习俗。另外,不能娶送。未当过娶亲的,不能当送亲的(指女性)。忌属相的也不娶送(古文献有:太岁门前、一、五、九除去本位往前数的说法,即为忌属相)。服孝的不能娶送,怀孕的不能娶送。娶送亲人员先为舅舅,妗妗,依次另排。
呱亲(开喜门)
在婚礼的前一天,晋北地区称呱亲。呱亲这一天要请鼓乐队助兴,烘托喜庆。吹奏的歌曲有《花为媒》、《凤求凰》、《西厢记》、《鸳鸯会》、《对歌》、《十对花》、《挂红灯》、《虞美人》等喜庆乐曲。呱亲晚饭要吃饸饹,名曰:“拜堂饸饹”。
迎亲当天要做的事宜及准备工作
1、吃早餐。一般为羊杂,温粉拌豆芽凉菜,炸油糕。
2、垒旺火。
3、给邻居送喜糕。
4、新郎祭祖,到祖坟设供烧纸,或在家中请回祖先灵位前祭拜。
这一天,在娶亲轿未到之前,新娘早晨要吃白面烙饼(烙饼烙好后只翻一次,再格一面,一人独吃,取意翻身烙饼)。由母亲或姐姐梳头,把脸上的汗毛拔掉,称“开脸”。穿好衣服后,盖头纱:穿上鞋后,脚不着地,由或哥、叔、弟等抱上车(轿)。
迎亲
娶亲车辆不走重复路线,路上遇有石碾(青龙)、石磨(白虎)、水井、坟墓、下水道等,都用红纸盖上。遇有棺材或报丧穿孝服人及墙角、田埂后面的妇女哭啼等情况,应用红布或红地毯遮新娘乘座轿的轿门窗口。遇有另一家娶亲车队时,怕喜冲喜,双娘要红手绢。如果一方车队没有停车时,新娘应扔出一块红手绢于车外。车队到达女方后,要挂红门帘,返回时摘下带回。途经村庄放炮。十一点前必须返回。
落轿(停车)方向和下车忌讳
娶亲车辆(指新娘乘坐的车辆)要根据新娘的属相决定车、轿门所对方向。一般为:虎、兔、龙女宜向西。蛇、马、羊女宜向北。猴、鸡、狗女宜向东。猪、鼠、牛女宜向南。新娘上车、下车、人洞房的一瞬间要忌三个属相,以新娘的年龄属相,分别为:新人门前一、五、九,除去本年往下数,即:龙、猴、鼠女忌蛇、鸡、牛。虎、马、狗女忌兔、羊、猪。兔、猪、羊女忌龙、鼠、猴。牛、蛇、忌虎、马、狗。
新郎用大红花绸缎牵着新娘,迈着碎步,款款移向喜棚前拜花堂
迎新亲
车辆(轿)停好后,新娘暂不下车,要等一会儿,此称“闷轿”或“憋性子”。送亲人员先下车,男方应安排专人负责接待,一般由族人担当,并备凳子于车轿门口,让送亲人员登着凳子下车。进门时男女娶亲人员要分别将男女送亲人员让到上手位置,即靠左的这一边。互相鞠躬,互致问候,说一些洋溢而又得体的客套话,让到屋里安座。先男后女,办事人员将红门帘挂于家门门额上,把回馈物品放入堂屋(客厅),长命瓶放入厨房,滑鱼吉兔放人洞房炕(床)上。
添缘分,抓喜钱
男女娶亲、送亲人员到达男方家入席传茶后,新娘的婆婆引一,端一托盘,放小花一朵(花桃儿粉、盒),水果糖果若干,糜麻五谷及各种面值的,到车(轿)前,把小花别于新娘头上,把粉搽在脸上,将糖果含在新娘嘴里,此为添缘份。把托盘里的钱币让新娘去抓,此为抓喜钱。新娘只能一次性去抓,不能重复。然后,车前放小登子,新娘下车。要过火盆,跨马鞍意为。
倒红毡
在朔州及晋北地区,娶媳妇时有个倒红毡仪式。按照本地风俗,当迎娶新娘的花轿在新郎的门前落地后,由事先安排好的两个,手执两块羊毛毡,铺到轿前。这样,顶着红盖头的新娘下轿时,走在毛毡上,两个便一前一后倒换毛毡,直到洞房门口,形成一条“毡路”。新郎用大红花绸缎牵着新娘,迈着碎步,款款移向喜棚前拜花堂。婚礼司仪这边向新人抛洒五谷杂粮,并亮着嗓门唱《撩轿歌》:“花轿到门前,四季。花轿落吉地,亲家更和气。翻铺席,正铺毡,踩布铺到喜棚前。”
庆典习俗
旺火
旺火是朔州地区,不论 ,凡有庆典活动,都少不了垒旺火。旺火用易燃的炭块垒成,有方的、圆的、高的、低的、大的、小的。垒旺火也是一门技术,要求稳固、美观、易燃。办婚事的旺火也有很多讲究,垒旺火由全人(即父母都健在的人)来垒,一般由新郎的姨夫垒。垒好后要披挂旺火裙,上书:“旺气冲天”字幅。新娘下车前点燃。待新娘下车(轿)后,由新郎的用食用麻油浇于旺火之上,取意旺气冲天,光景红火。新娘进院后,由新郎背着绕旺火正走三圈,倒走三圈。其间,农村有打窗户纸的习俗,取意多生子。
拜堂(拜天地)
新娘入门后,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拜堂。拜堂时间一般在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为更佳时间。拜堂由赞礼人唱之,新人双双,每次都要拱手,并且弯腰作揖、叩头。拜堂俗称拜天地,一般为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拜堂是婚礼的阶段,仪式非常重要。古代只有新人拜了堂,才有了正式的夫妻名份,只有经过拜堂,婚姻才能成立。
洞房习俗
入洞房
洞房——即新人完婚的新房。 洞房有很名和有趣的风俗,就朔州地区而言,入洞房有两种情况。之一种为上午典礼仪式进行完,新郎新娘象征性地进人洞房。第二种为婚礼结束后,晚上真正的入洞房,称、圆房。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糊女儿窗,把之一天打破的窗户用纸糊好。生和气灶火,即灶堂生火。装鸳鸯枕,由新娘张开枕头口子,新郎装入荞麦皮。睡前吃滑鱼吉兔。
聒喜房
娶媳妇请鼓匠班吹打庆贺,称作“聒喜房”。“聒喜房”,是朔州农村举办婚礼的一种仪式。婚礼的头一天就要请来吹喜的鼓匠班(称安鼓)。院搭建布棚,放置桌椅板凳,鼓匠班围桌而坐,各操乐器,通宵达旦,吹吹打打,声传数里。邻近村庄的人们听到吹打声,就知道又有娶媳妇的人家了,便纷纷前来围观看热闹。
第二天,是新喜吉日,鼓匠班要随娶亲的喜轿去迎亲,接回新娘。庆典仪式上,鼓匠班吹打助威,吸引着村里的男女老幼拥入东家“观喜”。这天东家屋里屋外人头攒动,人人都沉浸在欢声笑语和盈盈喜气之中。深夜,当闹洞房的人们渐渐离去,鼓匠班仍紧锣密鼓,吹打不休。新娘、新郎进入洞房,宽衣拥被,声声鼓乐伴着柔情,更增添了无限情趣。乡下的后生们喜欢在别人的新婚之夜听喜房,有鼓匠班“刮喜房”,新娘、新郎就不必担心泄露洞房的“秘密”了。
据传,这种习俗是武则天留下的。后人仿效其法,逐渐演变为以后的“吹喜房”。
捞孙子
新婚闹洞房时的“捞孙子”习俗有很多富有寓意的讲究。这一流传至今的习俗,古朴、热闹,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表达了新婚的庄户人渴求添人进口、儿女双全、幸福的愿望。
新婚之夜,闹洞房迭起,捞孙子却是精彩的一幕。新娘的婆母由其小叔子等晚辈们在戏闹声中“开脸”,扮作丑角模样,捞孙子仪式。
只见众人簇拥着婆母强将其脸颊涂满锅底黑,描画八字胡,点缀红黑眼睛,双耳挂红尖辣椒,颈套串铃,翻穿皮袄,手持一把柳条笊篱,十分滑稽可笑。然后,婆母骑上小木凳,众人七手八脚将其抬起涌向喜房门口。由新郎抱回喜房,要端坐火炕“引火口”处,不能下地,只有在捞孙子的时候方可下地。
红绒呢或红布包裹,严谨、富丽、华贵、鲜艳夺目的新婚喜轿
婆母被众人抬到喜房门口便柔声喜气地吆喝:“新娘新娘开门来。”新娘隔着门缝问:“做啥哩”婆母答道:“捞孙子哩。”话音刚落,新娘将门打开。婆母进门后忙将笊篱伸进水瓮象征性地上下翻转捞将起来。晚辈们趁其不备,抓一把豆芽(象征扎根立后)投进笊篱,婆母提起笊篱瞅着白白胖胖的豆芽,仿看到了未来活蹦乱跳的小孙子一样,顿时喜上眉梢。新娘羞羞答答地问:“捞住了吗”“捞住了。”婆母喜滋滋地应答。“捞住啥哩”新娘又问。
婆母满面笑容地答曰:“五男二女七子团圆,白,黑小小,跟上奶奶吃饺饺。”一问一答,配合默契。此时,洞房里喜气洋洋,情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
捞孙子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婆母要为新郎、新娘铺炕。边铺边念叨:“铺炕,铺炕,多生个相公,少生个姑娘。”在新被子的四角底下放些糖果、枣子、花生、铜钱之类的吉祥物品,寓意夫妻甜蜜恩爱,早得贵子,幸福。
最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的逗闹中勉强复述“檀木桌子榆木腿,你们走了我们睡”。在一阵阵哄笑声中人们尽心而去,新郎新娘方可拥被入睡。
其他习俗
回亲
回亲又称“回门”。第二天上午女方家中安排车辆,接送新人及送亲人员同回女方家。中午喜宴安排基本同前一天,所不同的是,新郎(新姑爷)坐首席,本地有俗语称“新姑爷坐正面”。晚饭一般为馍馍,饺子,擀豆面,菜是豆芽粉条和披头烩菜等。为了耍笑新郎,小姨子、小舅子们把饺子包上辣椒面、花椒面、食盐等,让新郎吃上出洋相。但机灵的新郎来之前,已有长辈教导,早有这方面的常识,吃饭时格外小心。在女方家,耍笑新郎也是花样百出,既为取笑逗乐增加喜庆,也为考验新郎智力。吃完中午饭,新郎新娘返回男方家,也有的地方是住一晚,第二天上午回男方家,新娘返回婆家不能在日落之后,有“日落回家,婆婆眼瞎”的说法。
送和堂
送和堂在过去一般为第三天中午,由娘家的姐妹、表姨姐妹、等,人员不限,将新娘从娘家送回婆家,称“送和堂”。午饭由男方家安排,下午新娘留下,其他人员返回。现在一般在娶亲的当天随新娘一同前往男方家,称坐席。年饭后返回。
住对月
住对月是指新娘在男方家住几天,再到女方家住几天。一般为四天、六天、八天。取意四季发财,六六大顺,八对八两家发。住对月时间由双方父母约定,先在男方家住,再到女方家住,直到住了对月,新郎新娘才成为真正的夫妻。
地方风俗浩如烟海,繁如星辰。以上仅是晋北地区婚姻嫁娶的一个大概情况。总结整理以飨读者。
责任编辑:武国荣
以上就是与2022年腊月鼠女结婚吉日相关内容,是关于婚礼的分享。看完鼠年适合结婚的日子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洞房经? 说起温岭洞房经,上了年纪的温岭人都应当比较熟悉,这是温岭民间传统婚俗的一部分。过去,信奉佛教的人家结婚,在举行婚礼时通常要拜堂、送洞房。其中,洞房经就是在送洞房时唱的一种仪式歌和对歌的总称。 洞房经中处处表现出祈子的愿望,受到汉民族主导文化的影响,同时浸透了古吴越文化的本质特色,体现了吴越先民驱邪纳吉思想的遗存……
传统的送洞房有40多个步骤
滨海镇靖海村74岁的民间艺人应光远(又名六梅),是龙灯调传承人,他从小就喜欢民间音乐,会唱洞房经、道情、排街、田洋曲、赞龙调等,对念傧相、唱洞房经等非常熟悉,经常受邀在婚礼上念傧相、唱洞房经。他家里,珍藏着一些傧相诗、洞房经手抄本。

应光远有一张《送洞房的具体步骤》,这是温岭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整理的,上面写着送洞房的46个步骤。包括: 1拜父母亲;2向厨下倌讨行礼;3上楼梯;4唱八仙(小八仙、中八仙、大八仙可任选其一);5开锁;6开门;7进洞房;8新人行礼;9歇落盘;10抬金桌;11解金花;12绑金花;13分灯;14讨凳头;15坐落位;16讨茶;17分茶;18收茶杯;19讨酒壶;20讨酒杯;21讨筷;22解筷;23讨羹瓢(调羹);24分羹瓢;25斟酒;26唱暖碗;27贺酒;28十杯酒;29望潮水;30新人开口;31谢厨;32收碗盏;33发南货;34摆十三花;35分碟头;36分状元红(橘子);37剥状元红;38碟头谢厨;39讨早子;40还早子;41回金桌;42撒麻糍安;43抱龙灯大团圆;44撒炒米;45出洞房;46下楼梯。
仪式步骤可谓非常繁复,不过据介绍,在实际送洞房中,可以省略其中一些步骤。
洞房内外对歌是唱洞房经的一大特色 温岭送洞房唱洞房经的一个特色,就是对歌,由洞房客和厨下倌对唱。
洞房客也称弟兄客,人数少则6人,多则10至16人,必须成双。厨下倌则指洞房客之外的其他参与闹洞房或观看闹洞房者。
入洞房时,洞房客在大堂中列队,主唱的洞房客在前唱仪式歌,接着是手提灯笼的一对洞房客。提龙灯者为新郎选定,也称伴郎。再是手捧托盘,盘中放着宫灯和金花的洞房客。然后是新郎和其他洞房客,新娘已被“关”在新房中。
“上楼梯”,每格楼梯一般由不同的洞房客来唱,都是喜庆吉祥的词,有的还唱一些戏曲典故。如:“……六格楼梯六格高,财神老爷送元宝。手捧元宝笑嘻嘻,金童玉女配夫妻。七格楼梯七格高,仙女下凡把亲招。土地老爷做大媒,要与董永成婚配。八格楼梯八格高,八洞神仙齐来到。手抱金盘圆又圆,八位神仙过桥来。九格楼梯九格高,众班神仙齐来到。金童玉女成婚配,夫妻和合万万年……”

接着要“唱八仙”,“八仙”有“小八仙”或“中八仙”、“大八仙”之分。“小八仙”很简短,一般一个“八仙”唱一句就行了,“大八仙”则长得多,一个“八仙”要唱四句或更多句。如“小八仙”是这样唱的: “洞房里面真相齐,八洞神仙汉钟离。终南山上彩虹起,洞宾背剑腾云飞。修仙悟道乐逍遥,倒骑毛驴张果老。脚踏云头逍遥地,毫光闪闪铁拐李。吹箫作乐喜洋洋,湘子少年去修行。少年修行成真果,云头真仙蓝采和。漂洋过海神仙游,云阳神仙曹国舅。日出东方来经过,荷花彩女何仙姑。东方老朔下凡来,陪伴新郎进房内。”
“大八仙”则复杂得多,如有一个版本的“大八仙”,仅汉钟离就唱了五句:“钟离老祖道法高,青峰山上去修道。山上有个紫阳洞,紫阳洞里修得道。头戴方巾双飘带,身穿蓝衫紫龙袍。腰系八宝盘龙带,脚穿乌靴上九桥。上九桥,上九桥,三步一拜四步高。”吕洞宾的唱词则有三句:“吕洞宾,人貌好,终南山上去修道。山上有个上八洞,上八洞里修得道,肩背青锋剑,摇摇随风飘。一飘飘到杭州城,手拿石块化金银。”
接下去是开锁开门,有一版本的洞房经,将台州各地带有门字的地名都包含在唱词中,“……新人是金锁,新郎是玉锁,好年好月开金锁。有锁必有门,道士冠直进黄礁门。金清直出大港门,南田有个苍山门。葭沚对海门,乃庵直落是松门……”
“进洞房”有一版本是这样唱的:“三十三天天上天,云雾里面出神仙。太白金星云头现,不觉来到百鸟台。黄花遍地开,小仙下凡来。百花迎新门自开,洞房花烛送进来。脚踏洞房喜盈盈,夫妻和合万年春。”
接下去的一些环节,如讨凳头、讨茶、讨酒壶、讨酒杯、讨筷,都需要对唱,要里间的洞房客与外间朋友(厨下倌)对唱。
外间朋友常出些难题刁难洞房客,洞房客常常只得拿出香烟等解难题。
撒炒米(撒果子)是“撒帐”风俗之遗 后面的一系列环节,其中撒(方言读若“扎”)炒米环节(有些地方是撒果子),如一个版本的洞房经,是这样唱的: “果子撒(扎)凤冠,生儿做法院(指当院长吧)。果子撒布帐,生儿做宰相。果子撒皮桶(便桶),生儿做总统。果子撒眠床,生儿状元郎。果子撒大橱,生儿做财主。果子撒金桌,生儿做总督。果子撒落地,夫妻和合万年富贵。”
这一撒果子或撒炒米,应当是旧俗“撒帐”之遗,在国内各个地方的婚俗中,都有“撒帐”的步骤,各地的县志等资料中,有相关记载。

相传“撒帐”风俗起源于汉武帝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也记载:当时人们结婚,“庙前参拜毕,女复倒行,扶入房讲拜,男女各争先后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谓之撒帐。”
顾颉刚著《史迹俗辨》(上海文艺出版社)引用了某地的一段撒帐词:“撒帐东,床头一对好芙蓉。撒帐西,床头一对好金鸡。撒帐北,儿孙容易得。撒帐南,儿孙不打难。……五男二女。女子团圆。床上睡不了,床下打铺连。床上撒尿,床下撑船。”
顾颉刚称,这是讨口彩,是对多子的祝祷。
一般情况下,闹洞房从晚上八九点钟开始,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结束,有的可能更长。这段时间里,洞房客如果要出来解手什么的,必须是成双成对提着灯笼出来,也不能说小便大便之类的话,要说出去“望潮水”。
念傧相与望新妇 拜堂念傧相,也是温岭传统婚礼的一部分。
“天开黄道福寿长,香烟渺渺喜洋洋。香烟渺渺红光现,百客请出中堂来。”傧相开口第一段自古传下就是这样念的。
接着,念傧相的人特意谦虚一下,会这样唱:“我做傧相无肚才,站在花堂面红显。主家叫我难推托,拔出老本照字念。”随后拿出手抄本照本念傧相了。

据温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灯调传承人应光远介绍,“接着要唱环境布置,比如挂了彩旗、红灯的,就唱‘黄道吉日喜洋洋,上空彩旗真漂亮。门前彩架多少彩,好比万岁金銮殿’等等,这个也可以省略的。”
先是点香烛、请八仙,要念。然后是八仙,一般是小八仙。再是请家堂佛,即供奉在家的神佛。
接着是请新人、请新郎。新人比较矜持害羞,因此比较难请,至少需要三请,才能在陪姑陪伴下出堂来。如二请新人的一段词:“再请新人笑连连,观音送子到门前。拜堂结婚多恩爱,细佬头(方言,意为男孩子)生来成双对。”总之,都是吉庆祈愿早生贵子一类的吉词。
接下去,是拜天地、拜观音、土地、财神、三官大帝等家堂佛。如果有奉龙王的,就拜龙王。如拜土地念:“天又高来地又低,土地老爷笑嘻嘻。拜得土地老爷笑连连,荣华富贵万万年。”拜财神念:“家门吉庆喜洋洋,招宝财神万年长。日日生财天富贵,子子孙孙福寿长。”
再接着是新郎敬位、新人敬位,拔喜花、还喜花(从新人头上拔来,放在新郎头上)。喝交杯酒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新郎喝第三杯交杯酒,傧相念:“新郎可饮第三杯,二人饮酒笑连连。第三杯酒喜融融,连喝三杯满堂红。”
据说有时候,傧相也会临时增加一个项目“新郎新人呜嘴”。“呜嘴”在温岭方言中即接吻的意思,应光远提供的一个版本傧相词为“自由婚姻好处多,童男童女接新妇。现在走进新时代,新郎新人嘴呜盖(个)。”
最后是夫妻对头拜和拜列位尊长。《对头拜》念:“男站东来女站西,天配一对好夫妻。夫妻本是前生定,五百年前结成婚。”
拜尊长顺序一般为拜双亲、义父(如果有义父的话)、老师头(师傅)、内太公内太婆、太舅公太妗婆、太丈公太姑婆、太姨公太姨婆、舅公妗婆、伯公伯婆、叔公叔婆、丈公姑婆、姨公姨婆、邻房伯叔、媒婆、厨官、厨下、全体(其他人全体)。
相亲:这是中卫婚俗的第一道程序。数千年来,由于受儒家思想尤其是封建礼教的制约,男婚女嫁,必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字相合”。一对青年男女经媒人牵线认识后,再由双方父母“相亲”,如果双方父母(尤其是男方父母)相中了,这J]亲事就算定下来了。随后举行“订婚”仪式。
订婚:这一天,男方家设宴席款待两家的姑、舅、姨等直系血统亲属。这种仪式举行后,就算初步确定了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因此,中卫人把订婚看成是婚姻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订婚后经过数月的自由交往,男女双方认为合适即可择日结婚。
择日:男方要准备大公鸡一只,携带礼品送给阴阳先生,由阴阳先生根据生辰八字,推算良辰吉日。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青年不请阴阳先生择日,而把“五一”、“七一”、“十一”、“元旦”等节日或偶数日期作为结婚的好日子。日子定好后,由男青年给女方送去礼品和嫁妆。富者送金银首饰、锦绣被褥及高档衣物等;贫者也要尽力为女方置办一些相应的衣物用品,礼品嫁妆经女方认为满意后,女儿就在幂等待接亲。
接亲:到了吉日那天,男方家要选派已婚者两男一女作为“接录人”(即通常所说的“三娶四送”)。接亲人必须由属相合适、子女如意(多认定儿女双全)者担任,然后带上酒、鞭炮等物到女方家中。在娶亲人还没到来之前,媒人用细丝线二根搓上劲,在新娘脸上来回拄扯,目的是往下拨脸上的细绒毛,俗称“开脸”。
娶亲人到了女方家,首先向新娘的舅父敬酒,接着向女方家的长辈及亲属逐个敬酒致谢。娶亲者中的一女作伴娘,一男作伴郎,另一男子负责迎接新娘的父亲和舅舅。新娘出嫁,母亲则不陪女儿到男方家。
旧时接亲多用毛驴或轿抬。若骑毛驴要把毛驴装饰一番:驴头上扎彩球,驴脖子上系红线铃铛,驴身披红毯。现在接亲一般都选用小轿车,车身贴上双“喜”字,车前用红绸被面扎成彩球装饰,烘托喜庆气氛。
旧社会
建国前,在“早娶媳妇早养儿,早养儿子早得济”的观念支配下,未成年的男女就过早结婚,最小的男子有12岁结婚的,女的15周岁结婚。有的父母给儿女定“娃娃亲”或近亲结婚,以至造成婚姻悲剧和后代畸形。1950年《婚姻法》颁布实施后,这一陋俗逐步得到遏制,直至根除。在旧社会,旧时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广大妇女得不到读书和从事社会活动的权利,甚至连继承权也被剥夺。旧时妇女五六岁时开始包脚,用布条将脚包紧抑制其生长,到大形成尖形小脚,旧习俗视小脚为美,致使许多妇女人为地造成终生残废,苦不堪言,是封建社会妇女受压迫的典型表现。1950年《婚姻法》实施后,提倡男女平等,如今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已逐渐被抛弃。旧社会村中赌博之风盛行,看纸牌、打麻将、掷骰子、押宝等赌博公开设局。参与者众多,致使有些参赌者输得倾家荡产。旧社会科学不发达,村民文化水平低,因而对迷信鬼神信仰很深。有病不求医而请巫婆求神仙,算命占卜看风水天旱时向龙王祈雨等迷信活动盛行。给村民带来难以解脱的精神束缚和财产损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迷信之风日趋淡漠。
事实上,让新郎父母扮成驴拉婚车的所谓“婚嫁习俗”并非孤例,除此之外,一些地方婚嫁仪式上恶搞新郎父母的“习俗”比比皆是,比如有些地方的婚嫁仪式上,对公婆灌酒取乐等,都存在着对新郎父母恶搞的“元素”。
迎亲嫁女这是人们眼里的“喜事”,采取一些必要的形式,营造喜气洋洋的婚嫁气氛,这是人之常情,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只是,如果婚嫁仪式中一旦出现一些逾越道德底线形式的话,就与营造欢乐的气氛有点不大适应了。具体到迎亲现场新郎的父母亲被扮成拉车的驴,边拉车还边有人拿鞭子在旁边抽赶,新郎新娘却坐在保时捷跑车里这样的画面而言,就有逾越道德“底线”之嫌。
从孩子呱呱坠地,到孩子成家立业,多少父母任劳任怨,青丝变白发,其间忧乐内心自知。按理说,儿女成家时,就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本该静心等待新人奉茶敬酒,叫上一声爹娘,岂料儿子成家的最终时刻,自己还得假扮一回“毛驴”,真不知道心里什么滋味。此情此景,父母爱子之情尽显,但子女尊老、敬老、爱老之情何在?古人云,人而无孝不知其可也。让父母在婚嫁仪式上扮驴,孝道何在?父母的颜面何在?儿女们又于心何忍?即便扮驴的父母属于心甘情愿?即便他们自己认为这样可能无伤大雅?然而,这却对伦理道德是一种挑战。
坦白地说,恶搞新郎父母的婚俗,其实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陋俗,是某些地方、某些人不辨美丑的表现。这既暴露了某些陋习的根深蒂固,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在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对于这一陋习,相关方面不仅要认真反思,而且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根除了。
百善孝为先。婚嫁仪式正是凸显“孝道”,弘扬传统美德的好时机,在婚嫁仪式上,不妨将孝道放在考虑范围,体现出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主题,让父母切实感受到儿女成婚的喜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