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抱团养老就是和别的同龄老人一起进行团体的生活,这种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社会的养老压力,当前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规模非常大,相反养老院的数量难以满足需求。没有子女养老,不想去敬老院,只能找一些同样的老人,按照一些规定、规则,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有个照料,慢慢安享晚年。一起养老,一起生活,可能比跟子女在一起更加自在,毕竟他们是有着同样记忆的一辈老人,有着类似的生活习惯。老了跟年龄和生活习惯一样的老人生活在一起,没有子女的陪伴,生病什么的都要互相照料,一起去遛弯,说话。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也比自己在家养老,和去敬老院养老要好很多。其实就是“抱团取暖”、“抱团照顾”而已。由于居住相对集中,一周内三次娱乐活动,要么打升级,要么搓麻将。每次两个小时,活动中大家说说笑笑,妙语连珠,气氛和谐欢快,心情十分愉悦。这种活动方式,既锻炼了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又在愉快中消磨时光,充实了老人们的生活内容。抱团养老给大家带来了精神上的莫大安慰。孤独感、恐惧感、空虚感、无聊感随之消失,大家共同生活在无尽的欢乐中。要抱团过节,而且还要结伴出游,增加了老人的安全感,提供了相互帮衬的机遇,增进了友谊,凝聚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抱团养老的好处1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还可以提供一些照料服务,降低了养老成本,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吃得好、住得好,更重要的是一种关怀与亲情。2老人参与互助,能够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帮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每天生活充实心情好,身体也比一个人时更加健康。3组员生病其他人陪同就医,夜间预防疾病风险,如此可以大大推迟去养老院的时间,从而节省下不少的钱,高龄后可以负担得起较好的养老院开销。即使去住养老院,不能自理了,也有人去看望,帮自己监督服务质量,作为强大的后援。
01
如何过自己的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有的人会按照所有人以为的正确人生行走,还有的人特立独行,坚持着自己以为的真理。谁对谁错,每个人的评判也有不同。
就像是李一羽吧,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她的父母看来,已经对这个女儿的做法失望透顶,35岁的李一羽,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是个妥妥的大龄剩女了。
前几年的时候,她的父母会催促,会苦口婆心地劝她,人这辈子还是要结婚。现在却是什么都不想说了,因为知道这个性子倔强的女儿,不会听他们的话。
李一羽有着自己的想法,她并不介意别人说她是大龄剩女,因为这是事实。她的心态倒是比较豁达,说别人要说就说吧,她也不能去改变别人的想法。
最后一次见到李一羽的时候,她正自驾游回来,去了草原和沙漠,皮肤晒得有点黑。她的神情很开心,说这次出去玩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值了。
李一羽是个很喜欢旅游的人,有的时候一个人去,有的时候会选择和朋友结伴出行。只要有空,她就绝不会在家里待着,她的性格是待不住的。
出去玩的时候,她也很喜欢去那种风景优美人比较少的地方,而不热衷于热闹,她说年纪越大,好像自己也越不喜欢那种熙熙攘攘的感觉了。
因为经常出去,所以她为了方便,剪了短发,穿衣打扮也越来越简单,后来都不再穿裙子了,远远地看过去,竟然有点像个男孩子。
她的父母有的时候依旧会劝她,让她还是把自己打扮一下,就像以前一样。说白了她的父母还期冀于这个35岁的女儿有一天能够遇到所爱的人,把自己嫁出去,有属于自己的家庭。
李一羽笑笑,道父母还真是爱操心。
02
平心而论,李一羽是个很孝顺的人,刚刚毕业的时候,她每个月的工资都会寄一半给父母,她的父母也不缺这些钱,但是李一羽说,这是自己的心意。
后来的这些年,她也时常陪在父母身边,有的时候带着他们出去旅游,看得出来她的父母也还是很开心的。她唯一不听话的地方,就是不肯结婚。
父母说她是太挑了,不知道她喜欢怎样的人,而在李一羽看来,只是自己运气不好,遇不到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
李一羽是谈过恋爱的,并且有过两段恋爱,一段在大学,一段在毕业一年后。学生时代的李一羽,和现在完全不是一样的性格,她是个比较宅的人,内向,不喜欢说话。
所以,她大学的时候,是没想过自己能够谈恋爱的。她心里其实对自己不怎么自信,因为她长得不够好看,皮肤也不好,脸上经常起痘,初中的时候被班上的人各种取外号。
她不说,但是那些话却仿佛烙在她的心里一般,多年都未曾忘怀,她以为这样的自己不会有人喜欢。但是,大学的时候她一个同班同学开始追她,半年后两人在一起了。
李一羽在这段恋爱中,投入很多,她是想着和对方走到最后的,但是还不到大学毕业,两人就分开了,是那个男生提的,说性格不合适。
这真是一个分手的万能理由,李一羽说自己也不知道哪里不合适,反正他就是不肯复合。林一羽消沉很久,她说后来自己再也没有如此全心全意地爱过一个人。
大学毕业以后,她在家里的介绍下,认识了另外一个男生,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对方说她性格适合结婚,就和她谈恋爱了。
那个男生好像也不怎么喜欢她,两人的关系淡漠而疏离,最长的时候,他们一周没有联系过。后来的分手,还是那个男生提出来的。
03
李一羽在恋爱中,一向不是占据主导权的那个,她说自己很容易陷进去,并且陷进去之后就容易掏心掏肺,第一段就是这样,所以分手。
第二段的时候,她尽力也让自己保持着距离,不想让自己过分主动,也在控制不要过早喜欢上对方,这样一来,对方心态也是漫不经心,所以也分了。
并且,她直到后来才知道,分手以后不到一周,那个男生就公布了新的恋情。李一羽说,看来他不联系自己,是有原因的。
后来,她就没有再谈过恋爱了,家里前前后后也介绍过不少,很多都和她成为了朋友,但是若说做夫妻的话,她说没有那个想法。
身边的朋友都渐渐结婚,她有的时候也会羡慕,但也不想用过分将就的态度,把自己塞进一段婚姻里面。她的表姐和一个堂妹都是相亲结的婚,因为催得急,所以都相当于闪婚,现在的日子过得都不怎么好。
她说用鸡飞狗跳来形容并不夸张,她的表姐时常和她吐槽种种,她听得多了,感觉她活得真累。而堂妹更是隔三差五回娘家,前段时间两家大人还差点打了起来。
她认为婚姻是要基于爱情存在的。
不管你们是自己相识,还是相亲,认识的方式不重要,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罢,如果走进婚姻,一定得先培养出来爱情才行。
她没有遇到,所以不想用勉强的态度,让自己完成结婚这项任务。而后来,朋友都逐渐有了家庭以后,重心偏移,不能常常一起逛街吃饭了。
这个时候,她爱上了一个人出去旅游,而旅游也让她整个人开朗了不少,她说能遇见不少有趣的人,听他们的故事,见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生。
最后她道,人这辈子,其实也不是非要结婚吧。
04
见惯了种种不同的人生后,她好像豁达了不少,由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焦灼,再到现在的坦然,她反倒一点都不着急了。
她道30岁左右那年的自己,其实心里是真的很担忧,一方面她也想结婚,另一方面却忧于遇不到合适的人。她甚至想过不然就先找一个嫁了吧,不行再离婚,到时候想来父母也不会再这么催了。
但后来没有这么做,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她说自己内心焦虑的顶峰留在了30岁那年。30岁以前,担忧是逐步呈上趋势,而30岁以后,是开始往下了。
直到现在,她变得波澜不惊,一切随缘,遇不到就遇不到吧。
问她未来的打断,她道做好了余生的安排:“已经不准备结婚,现在开始存养老钱。”说完笑道:“还有就是,好好孝顺父母吧,他们已经一天天老去了。”
这是李一羽的人生态度。
人这一辈子,有的人说不结婚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婚姻是人生的必然;而也有一些人,就像李一羽这样,坚持着自己的坚持,走了一条看起来截然不同的道路。
你认为,人活一世,一定要结婚吗?
退出江湖后, 聚集一群志趣相投者,抱团养老。 建一处小院,筑一个花园, 门前种花,屋后种菜,养些小鸡小狗。当金银花爬过了墙头,听清风细语,如饮清茶……”
这样的日子,平淡又诗意。
清晨,当雾气迷迷蒙蒙,屋旁的池塘里小鱼尽情地嬉戏,院里的小猫小狗互相追逐,羊群悠闲地在林中吃草。静谧而生动的晨,深吸一口,空气里满是花草的清香。
上午,一缕阳光洒在小院,月季花漫过堤栏。坐在四周花开的小院里,爰犬配伴在身边,享受着太阳的温暖,聆听着鸟儿清脆的歌唱。
下午,沏一壶清茶,捧一本闲书,或是屋后采果,田园摘菜,或是邀三五知己畅谈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傍晚,夜色静谧,繁星点点,传来阵阵归巢的鸟声,混合着花草的幽香,轻轻的、柔柔的,醉了梦乡。
春天,院外的那片林中,二月兰花盛开,就像钻入了紫色花海。闻着花香,听着鸟鸣,一卷诗书,就是山水诗篇。
夏天,小院里的果树结着满满的果子。推开窗,窗外繁花似锦。那一片姹紫嫣红,把庄园染成了一首田园诗。
秋天,果菜飘香,想起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
冬天,墙头上也结满了冰雪,大地一片白茫茫,最是静谧。养精蓄锐,又是一年。
小院,花园, 桃林、 便是这样的田园生活。朴素而高雅,就像一位隐士,晨迎朝霞,暮送斜阳,采菊东篱,悠然南山。
这样的日子,平淡又诗意。
岁月静好,
愿你我住在小院,绿荫爬满墙头……
一种理想的农庄田园抱团养老生活方式,放松的生活,多笑几年,多玩几年,多活几年,一路玩到挂。无论是园艺、摄影、陶艺、绘画、还是品茗、 美食 都在这里聚集,相互交流,寻觅知音。营造积极向上、活力、 健康 的生活氛围。只有生活的圈子才是永恒的,只有相爱相依的邻居才是可靠的。
我能接受抱团养老,年老之后我就想抱团取暖。
前两天在网上看了个视频,感触颇深。一位老人有三个儿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然而最终老人无家可归。
老人的老伴去世早,他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孩子,小儿子毕业后去了外地工作,女儿嫁人后也去了夫家,起初老人一直跟着大儿子一家生活。
然而由于小儿子的一通电话,彻底改变了老人的命运。
小儿子跟老人要钱,老人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存款都给了小儿子,大儿媳听到公公的对话后,让自己丈夫去把老人的房子要过来,老人想着反正大儿子给自己养老,就痛快给了。
没想到给了房子以后,大儿子把锁换了,把老人赶出了家。老人先是去了女儿家,虽然女儿愿意给他养老,但是女婿不愿意,他觉得老人把钱和房子都给了女婿,没道理跟着女儿养老,最终为了不打搅女儿的生活,老人只能无奈离开了。
接着他又打电话给小儿子,然而由于老人从小就很娇惯这个小儿子,导致小儿子非常自私,根本不管老人死活。
养儿半辈子,结果老了落得居无定所。
老人想要晚年过得好,靠子女还真不如靠自己,当然靠自己也需要保障两点:第一身体好,第二得保证身边有钱。
01
社会进步后,养老的方式也层出不穷。有人住进了养老公寓,也有人选择找朋友组团养老。选择不婚的人越来越多,“抱团养老”的模式也越来越流行,老人自行结伴,不仅生活上有照应,还能一起打发时间,也不失为好方法。
“抱团养老”,意思指的是几个老人自行组织,等以后老了以后住在一起养老,这种方式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可以说很流行,而大部分希望抱团养老的人都是没有结过婚的人。
我们隔壁村有位大妈,今年55岁,一直没有结婚。大妈年轻时受过情伤,导致对男性很不信任,于是便打算单身到底。
起初她也不觉得日子无聊,每天她都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事,然而随着年纪慢慢增长后,她开始有了孤独感,尤其当某一天她发觉身体出现一些变化时,她开始担心自己会独自死在房间里无人知晓。
她听说现在有些人会找自己的朋友一起同住,然后大家互相照顾,相互抱团养老,由于她的朋友都已经结婚,所以最终她想了想准备去网上找几个和她差多年纪条件的女性,几个人把房子租在一块,打算一起“抱团养老”。
由于这位大妈一向都是很敢于去尝试,而且不怕别人说闲话的人,所以很快她就把想法变成了行动,快速找到了和她差不多年纪的李大妈还有林大妈,三个人合伙租了个房子,搬到了一起住。
像这种合租的形式,年轻人中间是比较多见的,但老年人和他们又不同,比起年轻人为了分摊房租的压力,老年人住一起更多是为了方变彼此照顾,特别是没结婚无儿无女的情况下,依靠朋友的扶持算是比较好的方式。
如果大家都知根知底还好,万一本身并不熟悉,想要住一起,还需要满足几个前提,第一,各自的身体都要好,最起码没有严重的疾病;第二,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方便以后一起玩;第三,性格方面要处得来,否则一个大度一个小气住久了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02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跟老人一起住,觉得彼此生活习惯不同,而且和老人一起住没有自由还要被管束,而开明的老人也不愿意和孩子们住一起,老人想住的舒服,就得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
其实不管谁都一样,当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以后,矛盾肯定会越来越多,除非彼此已经找到了非常好的相处方式。
情侣之间或许可以做到,但父母和孩子之间确实不容易。一方面父母爱操心,不管孩子做什么他们都会觉得不妥当,有些父母很强势,非要孩子以自己的标准为主。
而另一方面,老人大部分都爱唠叨,喜欢碎碎念,不管好的坏的都要多嘱咐几句,另外有些老人忘性大,对个人卫生不是太注重等等,和年轻人的讲究起冲突,自然要互相嫌弃。
而老人和老人住在一起,不仅没有这些矛盾,反而还会因为有共同的兴趣,促进心情的舒畅,当心情舒畅了,身体各方面机能自然也会好一些。
前段时间,我老舅因为和表哥分家的事闹得很不愉快。我老舅那个人爱热闹,在他看来一家人就是要住在一起才像家人,但说实话我表哥都40岁的人了,当然不希望一直跟父母住一起。
之前他也提过几次分家,但每次都被我老舅拒绝了,这回他铁了心要分,还说如果不分他就出去打工不回来了,无奈之下我老舅只能答应。
其实我老舅的担心我也理解,毕竟他年纪也大了,他会有养老方面的考虑,而我表哥的意思也不是说不给他们养老,只不过他觉得我老舅现在身体还行,何况我舅妈也还在,他觉得分开住对大家都好,等到以后父母身体真不行了他肯定也不会不照顾。
有些老人是有这样的担忧,就怕分开后孩子就不管自己了,毕竟在跟前时什么时都还能吱一声,可等到孩子远了自己的手就不一定够得到了。
这个想法本身是没错的,只不过如果只是为了养老,却搭上自己的舒坦似乎也不值得,很多孩子即便和父母住在一起,却从来不会控制自己的脾气,该发火发火该拉脸拉脸,要看着孩子脸色过的父母其实真不少。
人啊,总归还是靠自己更自在些。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很多时候父母并不能控制孩子的思维和行动,所以不妨学着看开些,如果真到了孩子不情愿养老的地步,那就靠自己吧。
有老伴就和老伴一起,老伴去世了,可以约自己的朋友一起养老。老人只要身体不出现问题也可以过的很体面,当然如果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有钱相对来说也会过的好一些,毕竟在花钱请看护方面也更有底气。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