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狐子的故事

2 狐子的故事,第1张

奶奶会在开心的时候会偶尔笑笑,娓娓讲述一些那个年代的故事。今天讲个狐子的故事吧,狐子其实是狐狸

奶奶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车和人,下庄最多的是狐子,也有狼。吃完晚饭聊会天,大家就都上炕熄灯休息了。等再晚一些,如果还没有睡着,就会听到屋顶有响声,那是成群结队的狐子来了。狐子以灰色居多,白色、红色的极少。大家都说狐子就是狐仙,可狐仙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多山的地方总有人以狩猎为生,不然,也有一些精力旺盛的青年三五成群上山找些猎物,打打牙祭。

屋檐下的冰溜子比小孩的胳膊还要粗了,冬天的陕西关中刺骨的冷。刘大力上山砍些柴火,把炉子烧的旺旺的,做饭取暖,晚上炕也烧起来,虽然也只是一个人过活,可柴火用的并不比别家少。

下山的时候,看到了几个年轻人绑着一只白色的狐子,是白色的不是灰色的,白色的狐子眼睛直直望着刘大力,满眼哀求,白白的团成一团,显得楚楚可怜。几个年轻人商量着怎么处置这意外中得的猎物。

刘大力动了恻隐之心,“白色的狐子都是修成仙的,伤害了那都是要遭报应的。"

几个年轻人许是被流传的神话故事,许是被刘大力的遭报应吓到,果真放了那白色的狐子。

这之后,刘大力就成了下庄的神奇的存在。

临近年关,刘大力一个人过,一个男人,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往年都是讲究着过过。

腊月二十七八,家家都开始蒸年馍,有简单的给拜年的客人吃的,一般都做得比较小,成年的汉子两口就可以吃掉;也有祭拜用的,要捏上花边,芯子里包上油块或糖;更有走闺女家专门做的老鼠形状的馒头。这片土地在粮食不紧张的时候,都种着冬小麦,是面食的发源地,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基因深处藏着面食的习惯。过年的馍做的花样百出。

当然,刘大力家连平常的馍都没有,他是个懒汉。

腊月二十九了,明天就年三十,家家都备好了过年的馍,饭点小孩子都不吃饭了,个个拿着馍笑嘻嘻啃着。

奇怪的是,听赶集的人说,距离下庄百里外的曹庄有人丢了年馍,不是一点,是馍连着蒸笼都给丢了。这可是大事,缺德的连人家的蒸馍家伙都拿走了。

又有人说,看见大晚上的,刘大力背着十几个蒸笼垒起来像一人半那样高,身影飞快,忽的一闪就没影了。刘大力的家里烟筒也开始经常性飘出一缕一缕黑烟,要知道以前的时候,刘大力家烟筒冒烟的次数屈指可数。

刘大力怎么突然变成了夜行百里的偷摸贼,乡亲们各有各的说法。

有人说,是白狐狸为了报恩,但修行尚浅,不能和神话里一样,化成美丽的姑娘下嫁给刘大力,只能白天以人身出现,但没法力,晚上还是狐子且有法力。所以,白天是洗手作羹汤的妻子,所以烟筒开始冒烟。但刘大力太懒,白天狐子又没有多少法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晚上狐子就将法力施展到刘大力身上,于是就有了百里外丢馍的事。

也有人说,狐子在修仙的关键时期,正值法力最弱的时候被逮到了,为了报恩,就给刘大力了一些超乎常人的能力,但只能晚上用。此后,刘大力就更懒了,也不上山砍柴了,为了害怕乡亲们知道,就去百里之外偷馍。

“然后呢?然后呢?”陌小归总会问道,是呀,后面还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呢?毕竟刘大力是有超能力的人了。

后来呀,奶奶慢慢地讲述着,后来,大家就都知道刘大力力气大,他也以此为喜。南街有个天生大力的人,每次吃饭,可以吃一扁担的馒头,馒头从扁担头排到扁担尾,是大家公认的大力士。有谝闲传的人呀,就和刘大力说“南街的大力士才是大力士,你比人家差远了”。刘大力就不服气了,在一群人的煽风点火下,去找人家比力气了。

怎么比呢?

以前,冬小麦脱粒都是要人或牛拉着碌碡(lu zhou)来一遍一遍碾,碌碡是由花岗岩人工凿除形成的圆形母胎,百斤重两个人就以碌碡为比。

第一回合,两人各一个,都稍显轻松完成。

刘大力得意说:“我可举起两个碌碡。”众人皆起哄,另一人说,一个已经使了九分力,再加一个,恐不行,遂认输。但刘大力为了证明自己下庄第一大力士的实力,用扁担挑起了两个碌碡,数次尝试,终使其稍离地,但人因太使力而眼珠蹦出,当场卒。

狐狸报恩是指民间故事《狐狸报恩》,讲述了小狐狸感激报恩,化身为阿力长子,与阿力有一段父子缘分

《狐狸报恩》故事内容:

古时候,有一对母子以捕鱼为生。一天晚上,家中进来一只偷鱼的小狐狸,母子俩见它可怜,就放了它,还给它鱼吃。此后家门口常离奇地多了些野味。但在一个雨夜,小狐狸又来了,可不光它丧了命,就连这母子也差点家破人亡。  

古时候在松江府住着一对母子,他们靠捕鱼为生。儿子叫阿力,为人憨厚,力大如牛,是一个不错的捕鱼好手。阿力的娘因为常年劳作,积劳成疾,时常要需买药吃。  

阿力每次捕鱼回来,就先去集市,把大的那些卖掉,换取一些生活日用品。至于那些小鱼,就放在家里大缸养着,平日取些来吃。  

有一晚,母子俩已经入睡了,两人突然被哗啦哗啦的水声吵醒。阿力四下寻找。只见有一只小狐狸掉到缸内,眼看快要淹死了,扑腾扑腾地溅起水花来。阿力一把把小狐狸从缸里拎起来,问娘要如何处置这只想偷鱼吃的狐狸。  

阿力娘见它可怜,便和阿力说,它估计也是饿极了,才会到家里偷鱼吃。人都会有一个难处,这牲畜也是如此,放了它。  

阿力向来孝顺,就听了娘的话放下小狐狸。阿力娘又从缸里捞了几条鱼来,放到小狐狸面前。小狐狸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就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后,它没有再逗留,转身离开了。这一夜以后,阿力家门口,总是莫名其妙多出一些刚死去的野兔、野鸡,有时还有一些新鲜的菌菇。  

一次,门口居然出现了一个婴儿般大小的何首乌,而且须发齐全。阿力就切下一块来给阿力娘补身体,身体竟然好了很多,原本花白的头发里也逐渐长出黑发来。阿力又将剩下的何首乌拿去集市卖,换得了不少银子。母子俩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阿力娘猜想这一切都是那只小狐狸所为,她让阿力另外找了一个浅一点的盆子,每天放一些鱼进去。可奇怪的是,盆子的鱼时常有减少,而那晚的小狐狸却再没见到过。  

一天卖鱼回来,阿力遇到一个来这里投亲的姑娘,可是她想找的亲戚早已亡故,她在此又举目无亲。阿力就心生可怜,把她带回了家。  

那姑娘来家后,很是勤快,每天忙里忙外,母子俩看在眼里,很是喜欢。不久,阿力娘就让两人成了亲,一家三口这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而不久之后发生的事,却让阿力母子又悲又喜。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阿力一家正准备入睡,突然门外闯进来一大一小的两只狐狸来。  

阿力仔细一看,其中那只小的狐狸,正是上次来家偷鱼的那只。但这回两只狐狸可不是来偷鱼吃。只见小狐狸叼起阿力的裤脚,大狐狸却叼起阿力娘的裤脚,使劲要把两人往外拖。  

外面那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母子俩见这雨势吓人,都不肯出门。小狐狸突然间放开阿力的裤脚,用力把头撞上门口的墙上,顿时脑浆迸裂,没了气息。  

阿力倒吸一口冷气,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他转身背起自己的娘往回走。刚放下娘,想回屋找媳妇,只见房屋瞬间全都倒塌了。  

好在阿力躲闪及时,才受了一点轻伤。等到雨停了,阿力去废墟中寻找媳妇,除了找到一只脖子上满是血迹的大老虎,其他一无所获。大狐狸也不见了,就连小狐狸的尸体也没有找着。  

在邻居们的帮助下,阿力重新修盖了房屋。搬入新屋的当晚,他们母子俩都不约而同地做了同样的梦。梦里有个男子对他们说,这小狐狸命里本有此劫,它一则是来报恩,二则也是历劫。日后它还会与阿力有一段父子之缘。而阿力媳妇本就是猛虎化身,那晚是打算吃掉他们母子俩的。

不久之后,邻居把他的外甥女介绍给了阿力,这姑娘也是渔家女出身,非常吃苦耐劳。两人成婚后,相继生下三子二女。  

其中阿力的长子眼睛与小狐狸颇为相似,从小就聪慧无比,但他无心考取功名,反而把心思都用来教导两个弟弟的学业。  

等待弟妹们相继成人后,阿力的长子就辞别父母,去云游四方了。剩下两个儿子分别都考中了举人,做了官。两个女儿也都嫁给了当地家风淳朴的人家。阿力的娘后来活到了九十岁无疾而终,阿力夫妻也都很高寿。

故事寓意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故事中的小狐狸就是如此,它接受了阿力母子的鱼后,不仅时常为他们送来食物,更是在危难之时,不惜牺牲自己性命来警示他们。虽是动物,却无比地重情重义。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一种选择。一个人用善良积累的人品,也会在不经意间给他带来好运,让他化险为夷。所谓的福报,很多时候都是善良的结果。

1 狐狸报恩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因常常闲来无事,他喜欢上了垂钓,随着垂钓技术的不断提高,他钓的鱼常常吃不了,就存养在一口大缸里。这口大缸则放在简易搭建的厨房里。

1976年初夏的某个晚上,他还没睡,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他抄起家伙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只前来偷吃鱼的野狐不小心掉进了缸里,怎么也爬不上来了。想到前几次不明就里地鱼就少了,就想弄死这只讨厌而倒霉的狐狸。当他用强光手电照着狐狸正欲动手时,他看到狐狸的眼里满是惊恐,甚至还有眼泪,他的心又软了……最终还是放了这只野狐。

后来,他的鱼就再没少过。他就感念狐狸这生灵通人性、有良心。更令他意想不到、感慨万端的是,大地震骤来时,这只野狐居然挽救了他的命。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种急促的抓挠声音和呱呱鸣叫吵醒,他听出来是那只狐狸,就起身下床打开房门——那只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脸望着他,并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像一个有急事的满腹话语的哑巴。他就想,可能狐狸没找到猎物,饿急了,来求援了。可是,就在他想回屋里取吃的东西给它救济时,那只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凉鞋襻,狠命地往外拉。他忽然有一种什么预感。于是,随狐狸来到院子里。就在这时,举世皆惊的7.8级的大地震轰然降临,他居住的配电室瞬间即被震塌……

直到现在,年迈的老人还念念不忘那只被他放生、又来救他的狐狸,感慨万端地说:“地球就是个大家庭,大多数的生物、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动物们尽管不会言语,却也有着同样的思维、灵性和良心……”

2 山鹿来救 全家脱难

距今五十六年前,也就是民国九年的时候,在本省中部的头汴坑地方,又有一则传奇性的故事,可惜因年代久远,人事已迁,因而未能找到主角人物,笔者虽三度深山走访,终未如愿,这则故事仅留给人们茶余饭后的资料。�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山居人家,刚好办完喜事的第六天,正在祭祀祖先之际,忽然从外面跑进来一只受惊的山鹿,原来这只山鹿是被一位猎人带着猎狗所追逐,一时逃生无路,便跑进该户人家的祖先神桌下躲避。是时猎人追赶而至,便要索回山鹿。当时新娘顿觉奇怪,何以他家正在祭祖上香之时,会跑来一只山鹿,因此就建议翁婆不要将山鹿还给猎人,也许这只山鹿与咱们一家有什么因缘,不然山间地方辽阔何处不去,怎会跑进我们家逃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救山鹿才好。�

当时翁婆二人亦觉新娘言之有理,便不欲还鹿给猎人。但是猎人便说:“山鹿是我追逐所得,虽然跑进你家,如非我引猎狗追逐,山鹿亦不会出现,如果你们不还鹿,就得以相等代价购之,则我将让鹿。”这时猎人与山居老主人相互争执不下。新娘只好问猎人:“那么如要购买,究竟要开价多少”猎人说:“二十块银圆便可。”这时新娘的翁婆一听,心中暗道,我迎娶这门儿媳,全部才用去十五块银圆,为了一只山鹿,竟要价二十块银圆。翁婆二人便想还鹿。但是新娘救鹿之意甚坚,一再劝说翁婆,要设法救鹿。翁婆二人因新娘刚过门未几天,也不便推辞,因此就与猎人讨价还价;约近黄昏之际,大约讲到十五块银圆则猎人愿意让鹿。这时价钱已定,但是翁婆面现难色,便暗对新娘说:“我家迎你过门,用去十五块银圆,其他尚且借贷四块银圆,又何来十五块银圆买鹿呢”这时新娘便禀告翁婆说:“这倒没有关系,只要二位老人家同意买鹿,可以不必愁无银圆,儿媳自愿将陪嫁现金十五块银圆,全部拿出买鹿。”当然翁婆见儿媳之意甚坚,也就同意买鹿,猎人得银归去。�

新娘从神案桌下招出山鹿,并且在山鹿头上安抚一翻。鹿儿受到安抚,状似感激,轻跳几下,便往山中遁没不见。�

一时新娘救鹿消息四处传遍,左邻右舍,无不取笑新娘何以如此愚傻,竟然用如此巨款买鹿放生,尤其新娘娘家,更是责备有加,但新娘亦都不在意,任由指责。�

事过二年春天,新娘已生下一个可爱男儿甫满周岁,正值家人忙碌之际,因此将孩子放置在院中奶母车的椅上。这时山鹿复再出现,而且用其头上鹿角挟起奶母椅子及孩童,在院中回转两圈而后挟着孩童向外跑去。孩童家人见山鹿偷了孩子,便大大小小都追赶出来;追赶到山外之后,忽然听见一声巨响,回头一看,但见屋后高山坍落,而且覆盖了全部的房子。这时孩童的家人目睹此景,方知原来是山鹿为了报答新娘救命之恩,所以藉着“偷孩子”来引诱他们一家逃出。

山鹿见目的已达,轻轻的将小孩放下来,然后跑向深山隐去不见了。�

自从山难发生之后,因该地被崩山覆盖,未受难的都已他迁,致造成该地一片荒凉,人迹渺渺,可是这则感人的故事发生后,使远近的人都深深的体会走兽亦有知,若非当日新娘一片仁心,不惜重金挽救小鹿生命,则恐他们一家亦难逃山难之厄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8798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