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在乾县境内租一辆大巴或者公交得多少钱一天?

结婚时在乾县境内租一辆大巴或者公交得多少钱一天?,第1张

具体一天要多少钱,这个视你租车要跑多远、跑多少次而言的?

如果从乾县的马连乡跑到临平镇,这是从最南到最北之间,这样来回跑一趟,也要1600块吧。

如果在乾县城内,也就800元左右吧。

你要明白,看你要跑多远的里程、来回次数?再提问吧,以便我们能准确回答你。

不可以  

《婚姻登记条例》

第十七条 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

2017年7月,在西安工作的荆高峰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父亲荆俊杰在电话里提起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几天前,有位西阳镇远房亲戚来到三原县安乐镇荆家作客,闲聊时,亲戚对荆俊杰说道:“你女子荆高峰在我们镇上幼儿园当园长,有个铁饭碗,真让人羡慕。”荆俊杰很诧异,女儿大专毕业后一直在西安从事会计工作,怎么会在西阳镇工作

但亲戚却言之凿凿地说,这个园长就是他大女儿,不仅名字一样,籍贯也是安乐镇的。

荆姓不是当地大姓,荆高峰这个名字又是荆俊杰当年精心起的:由于女儿生下来体弱多病,他特地为她起了“高峰”这个硬朗名字,希望女儿能健康强壮,所以,他不相信世上还有这么巧的事,安乐镇怎么会有两个荆高峰他为此十分不解,特地打电话告诉了人在外地的女儿。

荆高峰没把此事当成是玩笑或巧合,她清楚地记得,19年前,她初中毕业那年,填报的志愿是乾县师范,结果却遗憾地落榜了,

更奇怪的是,她的学籍档案也在考试后失踪了,让她怎么也查不到自己的中考分数

,问了学校多次,校方都说咸阳地区招办那里找不到她的中考志愿表和学籍档案,最终,教委给她补了一份档案,让她在原来的学校安乐乡中学接着上了高中。

荆高峰自幼能歌善舞,她最渴望读的就是师范学校,想早点当个老师,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资助妹妹上学。

中考落榜后,她长期情绪低落,进高中后成绩一落千丈,总是郁郁不乐,后来进了位于阎良的西飞工学院,通过成人教育拿到大专文凭,毕业后先回三原待业,之后到西安辗转打工多年,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直到30岁时,她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并在西安结婚生子。

而现在,她竟然听到“荆高峰”当了镇里的幼儿园园长,还拥有三原县教育系统的正式干部编制,这简直就是荆高峰梦寐以求的人生!

而拨弄这一切的命运之手,到底隐藏在什么地方

为查清事情真相,荆高峰委托父亲去西阳镇幼儿园实地查看。

荆俊杰在西阳镇幼儿园里寻找了一番,没找到园长,只在一处公示栏里发现了“荆高峰”的照片,他用手机把照片拍下来,发给了女儿。

荆高峰仔细地端详着照片上的“荆高峰”,

虽然过去了19年,她还是从对方的眉目里找出了一个邻班同学的影子,那个同学叫李敏,

当时和她同在安乐中学读初三,也是安乐镇人,就住在邻村,两人虽然不太熟、没怎么说过话,但当时在乡中学读书的学生并不多,每年级也就几十个人,因此,她一直记得李敏的容貌和名字。

而这个李敏是什么时候摇身一变、成了荆高峰的呢想起中考后蹊跷丢失档案一事,荆高峰认定李敏当年肯定是冒名顶替、抢走了自己上师范的机会。

九十年代,由于中专录取名额有限,因此录取分数很高,其难度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一个县里,每年最多只有三四十名学生能考入心仪的中专。因此,只有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才会鼓励他们报考中专。

荆高峰的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她本来认为自己考上乾县师范是十拿九稳的,可中考过后,她不但不知道自己的中考分数,还莫名其妙地丢了自己的学籍档案,这一系列怪事在她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让她总是对升学考试感到紧张害怕,也影响了她后来的学习。

据她后来向一位执教40多年的老教师了解,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中专考试是“一锤子买卖”,只有应届生才有资格,不少第一次考试失利的学生,复读一年后会找关系冒用其他应届生的名字,拿应届生的学籍档案去考试,他们考上中专后,也不得不终生冒着别人的名字、用着别人的身份,不过,被他们顶替的一般是已放弃中专考试的应届生,后来走的人生路不一样,对被冒名者个人的影响不太大,主要是破坏了中专考试的规定,

但也有过分的,可能连别人的中考成绩都一锅端了,冒名去领了别人的录取通知书。

荆高峰失踪20年的学籍档案

荆高峰觉得自己的情况很可能属于后一种,为了确认这件事,她和妹妹专门又去了一次西阳镇幼儿园,但没找到人。

幼儿园工作人员告诉她们俩,她们以前的园长确实叫荆高峰,不过,由于身体不太好,颈椎病反复发作,两年前,园长已经被调到了三原县教育局工作。

抱着试试看的念头,荆高峰和妹妹荆高芳又来到了县里,她们打听到“荆高峰”现在是职教股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县教育局,找到职教股办公室。

敲开门,荆高峰看见一个长得和照片上很像的女子坐在办公桌前,她上前问道:“你是不是李敏”那女子不知所措地摇了摇头,荆高峰又追问道:“你不是李敏,那你就是荆高峰吧”那女子顿时反应过来,也看出面前站着的人就是被自己冒名顶替20年的老同学,赶紧站起来,慌慌张张地说道:“有什么事我们出去说。”

就这样,两个人到中年的“荆高峰”在县教育局门前见面了,荆高峰气愤地问道:“你为什么要用我的档案和名字”

李敏没有否认冒名一事,她承认,当时上师范委培班时

她知道自己冒用了荆高峰的名字,也知道这是母亲找人办来的,正因为拿走了荆高峰的学籍档案,她才有了上师范的机会,

但李敏认为自己也有不得己的苦衷,推托说:“那时候大家都还小,啥都不懂,许多事情只能由父母决定,说起来我也是受害者。”她反复强调,事已至此,希望能拿点钱给荆高峰进行经济补偿,当作解决办法。

听李敏这样说,荆高峰更生气了,就这样,两人不欢而散。

为了讨一个说法,荆高峰在县里奔走了大半年,也没得到关于此事的处理意见,而位于安乐镇的荆家,却不断有人上门,除了李敏的父母,还有当地村干部和许多来历不明的陌生人,各路人马接连出面,找她父亲荆俊杰说情,提议拿钱“私了”。

有个李敏的亲戚还联系上荆高峰,表示愿意给她两万元钱,让她不要再纠缠此事,并一再向荆高峰强调,被冒名这件事不会影响到她的生活。

荆高峰没有接受这两万元钱,通过不断举报,她终于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三原县纪委、监察委开始立案调查此事,不久,被蒙在鼓里20年的荆高峰才得知了事情真相……

1998年9月,中考过后,李敏的母亲特地找安乐乡中学的王校长帮忙,她本想让女儿上中专,可女儿成绩不好,没有通过中专考试,因此,她退而求其次,打算让王校长帮女儿找个上职校的机会。

王校长管李敏母亲喊“四姨”,对四姨的交代,王校长不敢怠慢,他向教育系统的熟人席某打听能不能帮表妹办理补录手续,席某是三原县西阳职校的招生负责人,对咸阳地区的职校招生情况很熟悉。

席某说,眼前恰好有个机会,乾县师范与杨陵区职业技术学校办了一个委培班,专门招录当年中师复试的落榜生,如果能被这个班录取,拿的毕业文凭上有乾县师范的公章,也能算是师范生。

不过,李敏没有参加过中师复试,硬条件不够。

为了给表妹帮忙,王校长立刻想到了该校有个符合招录条件的学生叫荆高峰

。那年乾县师范在三原县的录取分数线是422分,而荆高峰的中考分数是275分,成了落榜生,但上这个委培班却完全够条件。

于是,王校长把李敏的学籍档案交给席某,同时也把荆高峰的信息告诉了他。

席某专门前往咸阳市招办取出荆高峰的学籍档案,前往杨陵职校开了一份给荆高峰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借给荆高峰补档案的机会,把李敏档案里的照片等个人信息全换成了荆高峰的信息,还把荆高峰本人填的中专报名登记卡也放了进去,

就这样,李敏利用荆高峰的资格和身份被杨陵职校的“乾县师范联合办学班”录取了,

而荆高峰在一年后才进了安乐中学的高中。

1998年11月,趁前往杨陵职校上学之机,李敏在杨陵派出所办理了荆高峰的身份证。2001年7月15日,李敏毕业时,将她冒名获得的户口和档案迁回三原县,并带着咸阳教委开的报到证前往县教育局报到。

凭着“乾县师范联合办学班”的师范毕业生身份和假学籍档案,她顺利被三原县教育局录取,先后在西阳镇武官幼儿园、西阳中心幼儿园任教,因教学认真,李敏很快被提拔成园长,2015年,由于颈椎病加重,无法担任园长的工作李敏被调到三原县教育局的职教股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

就这样,荆高峰在被人冒名顶替20年后才得知真相。

2018年4月,此事被多家媒体披露后,身处风口浪尖的李敏不得不向县教育局递交了辞呈,县纪委调查后,对7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分:李敏被开除,李敏母亲温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王校长被留党察看两年并降低退休待遇,席某被开除党籍、降低岗位等级,原教育局人事股股长张某、干事乔某、原招办管理公章的杨某都受到了纪律处分。

总算为此事讨得了一个说法后,荆高峰仍然十分感慨,她觉得,自己的命运20年前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拨动,人生航向发生了彻底偏转:一心向往考上师范、从事教育工作的她此生却与理想无缘,虽然说,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16岁那年,正面临选择关口,她的人生被别人以这种一样方式随便修改,让她心生不平。

此时的荆高峰甚至希望自己一直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曾有另外一个人以她的身份、档案过着她梦想中的生活。

但西阳镇与安乐镇相距不远,世上也没有根本不透风的墙,这件事的露馅是早晚的事,李敏自己也说,她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提心吊胆,多次想到西安去找荆高峰主动说明情况、当面道歉,但心底深处存有的一丝侥幸想法,让她一直没有成行。

对于这件事,王校长等相关责任人始终强调李敏并没有冒领荆高峰的录取通知书,荆高峰的中考成绩远远没达到乾县师范的录取线,她本来就没有上师范的机会,而李敏不过是借了她中师落榜生的资格上了一个委培班,根本不能算是“冒名上学”。

陕西乾县师范

而荆高峰则回答说:

“我原本想当一名老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家人的命运,但冒用身份的人让我的人生从此走向不同的轨迹,她毁了我!”

的确,荆高峰出身农家,她家里的父母亲戚没有李敏的母亲、表哥那样神通广大,只能本本分分地靠学习和考试来找到一条人生逆袭之路,而这也正是千万平民学子所渴望的公平竞争机会,除了考试,寒门学子还能有什么人生起跳的机会可就是这样的机会,她也根本把握不住。

为什么乾县师范“委培班”的消息她一无所知为什么她的学籍档案能被人随意抽走和更换为什么成绩远远不如她的李敏人生之路走得如此顺风顺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荆高峰的梦想

拼爹拼不过,荆高峰只想拼成绩,而在李敏母亲、表哥等人的胆大妄为面前,她的努力也是那样苍白。

消息的不对称、人脉和资源的匮乏,让荆高峰只能寄望于升学考试的公平和监督制度的公正,然而,倘若不是全力以赴地奔走了大半年,她连了解真相的权力都没有。

虽然事件的7个相关责任人均受到严肃的纪律处分,然而,严格地说,此事中倘若存在伪造国家公文、伪造身份证或冒用身份获利的情形,那就已经涉及到刑事犯罪,并且,他们还应该对受害者进行民事赔偿,而奔波多日的荆高峰仅仅等来一句“对不起”,却没得到任何赔偿,最后,她只能既委屈又不平地质问道:

“冒充我的身份20年,就这么算了吗”

此事过后,余波未尽。

荆高峰的妹妹荆高芳听说姐姐的事情后,不禁深感后怕,她也想起了十几年前的一件怪事,说:

“我姐出这事之后,我就想起来当年我考中专的时候档案也不见了,我爸跑到招办才把我的档案从财经学校要回来,要不然我也上不了银行学校,差点被人顶替了。”

原来,当年荆高芳已经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中专,可她的档案也和姐姐的一样,在考试后“失踪”了,父亲荆俊杰这次不顾一切地跑到招办,在这个朴实农民的反复质问下,那些想要幕后操作此事的黑手最终缩了回去,荆俊杰这才得以把已经投往财经学校的荆高芳档案要了回来,

倘非荆俊杰多番奔走的话,世上又会多了一个“荆高芳”,拿着冒名的录取通知书,夺走本该属于荆高芳的人生。

原安乐中学初三年级组组长高老师至今还记得荆高峰,说:

“我记得你当时学习好嘛,我对你的印象深。李敏她学习不行,想上中专,用了你的学籍,家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那时候这种事很多……”

而为何独独是荆家姐妹遭到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呢

荆高芳说,那时候家里实在太穷了,到她上初中的时候,连学费都交不起,荆俊杰只能求老师帮忙申请贫困生补助,为了感谢老师,他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提着家里的鸡去送礼,在站在一旁的荆高芳都深感卑微,此后,她像姐姐一样发奋读书,初中成绩遥遥领先,可差一点,她的中专录取通知书也被别人拿走了。

只因为父亲不是“有头有脸的人”,荆家姐妹被学校的当权者先后选中当成搞关系的牺牲品,她们成绩好、家境差,再努力,也只是别人眼中可有可无、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甚至在真相被发现后,李敏及其家人、亲戚还一直想着能用钱来摆平。

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往往都是由公共事件唤醒的,随着“王娜娜”、“荆高峰”、“罗彩霞”等冒名上学事件的真相被披露,教育部督促中专、高校进行了大量核查工作,陆续开除了不少冒名上学的学生,并修订了招生核查制度,以堵上制度漏洞,如今,随着招生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冒名事件已越来越少。

参考内容来源:《都市快报》、CCTV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夏(约前21~前16世纪),按禹贡九州,为雍州之域。

商(约前16~前11世纪),仍属雍州。殷末,为岐周之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王畿。西周亡,被犬戎占据。

东周(前770~前256),即春秋战国时,乾地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在国内设41县,乾地初置好畴县。以县境内有祭天的好畴而得名,治城在今县东好畴村。秦(前221~前207),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了天下,置36郡。在京畿之地设内史(内史是掌治京畿的官名,亦为政区名),好畴县属内史管辖。秦末,项羽分内史地,章邯王咸阳以西,为雍国,好畴县为其辖地。

西汉(前206~25),高祖元年(前206),置雍国。二年(前205),改置中地郡。(高祖)九年(前198),罢郡复为内史,好畴县属之。汉景帝二年(前155),置右内史,治京西之地。后又分右内史之西部,置主爵都尉(主爵都尉原为秦官名,汉用其号),好畴县归其所属。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好畴县自此属右扶风。王莽新朝(9~23),好畴县曾被更名为好邑。

东汉(25~220),建武初年,好邑复名好畴县。建武六年,撤销好畴县,以其地并入池阳县(池阳县境包括今泾阳、礼泉、乾县等地),属司隶左冯翊领辖。

三国时(220~265),池阳归魏,初属司隶冯翊郡。中叶以后,改属扶风郡。

西晋(265~316),武帝初年,改扶风郡为秦国,治所在池阳。晋惠帝元康中,分池阳西部之地,再置好畴县,治城在秦汉时好畴故城南2里处,属秦国改置之京兆郡管辖。东晋、十六国(317~420),呈割据局面。这一时期,行政制度无常,好畴县曾一度撤销。乾地先后归前秦、后秦等国统辖。

南北朝(420~589),乾地属北魏、西魏、北周辖区。北魏太武帝始光时(424年后),改池阳为宁夷县(兼有今县东境部分地方),属雍州咸阳郡,而复设立好畴县为扶风郡治。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峙县西部置漠西县,以县境在漠谷河以西而得名。

西魏时,分咸阳郡地置宁夷郡、宁夷县属之。好畴县、漠西县统属武功郡(扶风郡废)。此时乾境仍分属三县。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以前,宁夷郡曾改置为秦郡,宁夷县仍归其所辖,好畴、漠西县属武功郡未变。建德二年(573),撤销秦郡,并入咸阳郡,宁夷县即属咸阳郡。建德三年(574),并好畤入漠西县,漠西县再属扶风郡。

隋(581~618),文帝开皇十七年(597),改漠西为上宜县(上宜兼有今永寿县境地)。十八年(598),改宁夷为醴泉县(仍兼有今县东境之地),并分上宜置好畴县。此时乾地仍分属三县,隶属京畿之雍州(咸阳、扶风等郡废后所置)。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废好畴,并入上宜县。是时乾境东归醴泉县,西属上宜县,隶雍州改置之京兆郡。

唐(618~907),高祖武德二年(619),分醴泉置好畴县,治城在今县东北6里许隋太子庄陵城。宋《长安志》载,在奉天西北6里,故址无考。太宗贞观元年(627),稷州废,好畴又隶属雍州。贞观八年(634),废上宜入岐州之岐阳县。贞观二十一年(647),撤销好畴、岐阳,复置上宜县。

五代(907~960),道一级废。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又升乾州为威胜军,领奉天、好畴等五县,上属京兆府改置之雍州。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裁威胜军,复为乾州,领奉天一县,隶复置之京兆府;好畴县别属凤翔府。明宗长兴元年(930),好畴亦归属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沿用前代建置。

北宋(960~1127),北宋初年至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奉天县仍隶属乾州,好畴县仍归京兆府,由至道三年(997)所置之陕西路统管。熙宁三年(1070)乾州废,奉天、好畴均隶永兴军路。熙宁五年(1072),于奉天县置醴州,领一县,好畴县改隶凤翔府。神宗元丰元年(1078)醴州废,奉天还隶京兆府。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复置乾州,领奉天、好畴县。隶属凤翔府未变。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上隶环庆路,下辖奉天、好畴、永寿、武功、醴泉五县。

金(1128~1227),太宗天会六年(1128),金夺取陕西诸州县。天会八年(1130),金将娄室克邠州,醴州降,后与宋在此周旋十多年始定。金初,置京兆府路,醴州属之。金完颜亮天德三年(1151),复改醴州为乾州,领奉天、好畴、醴泉、武亭(武功)四县(是时永寿属邠州)。

元(1271~1368,1271年前称蒙古),太祖铁木真二十二年(1227),灭西夏,乾州归蒙古。忽必烈至元元年 (1264)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后撤销奉天、好畴两县,其境域并入乾州,州牧亲民自此始。是时,永寿复归乾州,州亦领辖三县:永寿、醴泉、武功。乾州在元仁宗(1312)前,上隶陕西行中书省安西路;仁宗后,归属安西路改置之奉元路。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乾州属之,州仍领三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醴泉县直属西安府。从此乾州只领永寿、武功二县。

清(1644~1911),初沿明制。于清雍正三年(1725),乾州直属陕西布政使司,故称“直隶州”,仍辖永寿、武功二县。

中华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隶属关中道,不再辖永寿、武功二县。民国16年(1927)国民政府成立,废道,乾县直属陕西省政府。民国26年(1937)设立行政督察区,乾县隶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在彬县)。民国30年(1941),乾县由二等县编为三等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8845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