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定,接定的意思其实就是订婚,媒人将男方的生辰八字和聘礼送到女方的家中,再带回女方的生辰八字和礼物。男方的聘礼有红蓝布、首饰、酒、肉等等。
2、送礼,男方确定好良辰吉日结婚,在结婚前的一个吉日送礼。男方将彩礼和礼金等等一切准备齐全交由媒人送给女方。礼金由女方来定的。
3、迎亲,山西晋城的迎亲有两种情况,一是迎亲,二是反迎亲。北留和润城一带,新郎都是不去迎亲的,只打发花轿去抬亲。其他地方的话则是要亲自迎接。无论是迎亲还是抬亲都是要有鼓乐队伍的。男女双方要提前的用白面蒸好五公斤多的大石榴糕,上面插上松枝带上一个松果。
迎娶的时候男方派人先将自己的一个抬到女方家中,再配上女方的一个担回来,走在鼓乐之前。仕宦之家娶亲的话,都是有举着祖先官衔的木牌,鼓乐再后,新娘坐轿前要鸣铳三响,到男方门前也要鸣铳三响,新娘下轿头上要被撒五谷。
4、迎娶,又鸣迎亲、娶媳妇,便是六礼中的亲迎。往往是由新郎亲身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中心,也有媒人或者小叔子指示迎亲队伍前去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5、婚礼,迎娶队伍归到男家往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款待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精细美好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讨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入门。
喜饼的寓意
结婚喜饼是结婚的时候要送给宾客的回礼,表示了新郎新娘对宾客的尊敬,同时喜饼也寓意着幸福美满。
喜饼的来源
结婚喜饼最初的模样是在商周时代餐饮文化汇总的糕点,和礼仪文化中的喜蛋演变而来的。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最初的甜食记载,"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这句话是描写餐桌上的小甜点的,从“餦餭”上就能体现出来。在西周时代《诗·大雅·公刘》 有记载“乃裹糇粮,于橐于囊。”糇粮指的就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干粮,这种干粮可以存放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就坏掉。这些都说明了现代糕点喜饼的雏形。
相信大家都看过,在秦朝时期,芈月成为秦惠文王妃子后生下儿子嬴稷,惠文王特别高兴,于是命令御膳房做上万只红馅糕点发放给全城的百姓,作为报喜的意思,那时候结婚喜饼简介还未出现,但是确实第一次将糕点作为回礼,也算是另一种诠释。
在古代第一次有了结婚喜饼简介的概念应该说是在三国时期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借”了荆州,孙权为了来讨回荆州,假装愿意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为妻子。得知了此事的诸葛亮立刻决定假戏真做,于是让做糕点的老师傅做了一万枚龙凤喜饼派送到南徐城里的各家各户,各家各户都知道了刘备到东吴成亲的事情了。因此喜饼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具有传喜的寓意,同时也代表新婚夫妇能够和和美美,也是为宾客的到来致答谢礼。一枚小小的喜饼就有一举多得的含义,这充分证明了古代人们的智慧。
喜饼的选择
看到这里相信您对结婚喜饼简介也有所了解,喜饼是结婚中必备的一个环节,在选择上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货比三家才是选择性价比高的喜饼的最佳方法,还有就是要跟自己的父母商量,因为喜饼不仅代表了新郎新娘同时也代表了双方父母的礼节问题。
“结婚蒸饼”是一种流行语,意思是指一些在婚礼上极少出现,甚至不合情理的要求。这个说法来源于一位新娘在婚礼上要求出现蒸饼,然而新郎既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做过蒸饼。这件事情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并传闻开去,所以在现在,“结婚蒸饼”这个词就表示了那些无稽之谈或者要求过分的事情。这个词也可以引申为不现实的期望和完美主义的行为,特别是在婚姻关系中。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个时候或另一个时候变得有些过于苛刻或完美主义,这可能让我们失望、疲惫和沮丧。因此,我们应该设定适当的期望,不要让完美主义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免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伴侣带来负面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