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很多人都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李春平便将其践行的淋漓尽致。
曾经是劳改犯的他在出狱后傍上了比自己大30岁的富婆,并且在20年的时间里每天捐款7万,而后被评为百年慈善第一人。
帅气少年英气十足
1949年2月,李春平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市。李春平之父李家保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即使退伍了也依旧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所以李春平自小便带有很强的冲劲,行事果断干练,多少也被感染了一些军人的性格。
李春平的相貌英俊万分,这要得益于他的优秀基因。外婆是中法混血,带着法国血统的母亲将其遗传给了儿子;父亲是中国人,大眼睛、双眼皮和高鼻梁,一副帅气兵哥哥的标配也遗传给了儿子。
李春平高贵的气质,立体的五官,在那个年代不知道引得了多少女生暗自倾心。
因父亲工作的原因,李春平的童年基本是在搬家的过程中度过,直到1965年才彻底定居北京。
三年之后,李春平正式入伍,成为了昆明空军某部工程兵战士,又过了两年,成为了文工团的手风琴演奏员。直至1977年1月,因为手臂受伤不能演奏便前往北京**制片厂,担任保卫科干部。
一念之差,天翻地覆
按理说这样一个文艺细胞浓郁的优雅男士完全没有成为劳改犯的可能,但是冲动是魔鬼这句话完全有道理。
李春平转入保卫科之后因无法再演奏自己心爱的手风琴而郁郁寡欢,在1977年3月的一天,李春平因和别人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到最后动手打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因李春平先行动手,并且对方伤势较重,判处李春平被入狱三年,派往天津市的汉沽茶淀北京青河农场进行劳改,同时撤销李春平的党员的身份,公职也一并撤除。
父亲李家保得知此事后认为儿子给李家丢了脸,也不愿意接受儿子成为罪犯的事实,在三年之间都没有探望过李春平。
从一个优秀的党员一下子沦为了阶下囚,这样天差地别的变化足以让一个人心神俱焚,但不幸中的万幸,李春平在劳改期间因疾病保外就医之时与部队文工团的独唱演员相识、相知并相恋。
这段仅持续了几个月的爱情虽然没能让两人喜结良缘,但毕竟给了李春平那段时间活下去的动力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忘年恋夭折,北京首富诞生
1979年,李春平三年劳改期满,决定抛弃过去黑历史的他想要重新做人,但因犯罪前科而遭到各大公司的拒绝,便远赴英国留学。边学习边工作的生活仅持续了八个月,因为一次车祸无奈回国接受治疗。
几个月后,一位比李春平年长三十八岁的好莱坞女影星对文艺范的李春平一见倾心,并将其以自己儿子的身份带回了美国,九年之后结婚。
两人还没来得及共度余生,已经七十岁高龄的便在结婚未满一年时不幸离世。
三十二岁的李春平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但是却拥有了亡妻的巨额财产,在1991年以美籍华人的身份返回了祖国,成为了北京首富。
回国后的李春平开始投身于慈善事业,自1992年起便数十年如一日的进行着募捐事业,期间多次被媒体报道。一个拥有犯罪前科的罪犯知道回馈社会,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精神是各大媒体争先宣传报道的正能量。
投身慈善,殊荣满身
2006年,李春平在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中捐献高达一千万元人民币。
因在“健康援助进农家——红十字在行动”活动中的捐款慷慨,被红十字会授予“中国红十字慈善家”称号,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百年来授予称号的第一个人。新称号也彻底改变了从前“罪犯李春平”带给他的痛苦烙印。
2007年,李春平投资一千万元,以其姓名命名的博爱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李春平投资两千万元成立了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截止目前,他在全国各地累积捐献三亿三千多元人民币,平均每日捐款七万元。
2005年作家王春元描写李春平的人物传记小说《忏悔无门》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发行。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詹姆士评价李春平的感情故事不了解的人听起来更像是胡说八道,但是这事实他人确实无法复制,中国几百年也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了。
确实,李春平虽然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锒铛入狱,但是出狱之后的他却走上了人生巅峰,这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幸运。之所以被命名为“忏悔无门”,也是暗喻了李春平因当年的冲动,付出了自己原本可以不一样的人生。
“忏悔”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本质回归,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总会有一些悔不当初的事情。“忏悔”二字才是李春平真正的内心情感,是一种发自心灵的感慨。
外人大多想到的是李春平的“幸运”,而只有他自己想到的才是“忏悔”,身为男人,他更想的是自食其力的给家人撑起一片天空,但因为犯罪前科和没什么文化知识,只能委身于他人。所以他才选择了用做慈善来回馈社会、回报政府。
对待他的亡妻李春平几乎是只字不提,在面对记者媒体追问时他曾坦然表示——我曾经答应过她不将她作为谋利工具,她的私生活我也不会公之于众。
由此可见,李春平对待亡妻的感情并不是为了金钱而委身,他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2008年,新传记作品《真情李春平》正式出版,后被改编为电视剧《人间情缘》播出。
慈善是做好事,李春平从来也没有想过以做慈善为名来得到名声、洗刷黑历史,他自述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回报,只是想帮助更多的人,自己本来就是个大方慷慨的人。行善事、存好心的李春平对“百年慈善第一人”之殊荣完全当之无愧!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人结婚是怎么的呢老北京 文化 的准新人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北京人结婚讲的什么“礼”。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京结婚礼仪流程,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北京结婚礼仪流程
北平昔称北京,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改置北平特别市,十九年又改称北平市,直属行政院管辖,简称院辖市,位币河北省的北部。因有“文化故都”之称,其习俗对社会生活之影响,当更深远。
按北平婚礼,一般常见者有四种,所谓北礼、南礼、旗礼、回礼;不过自民国以来,“南礼”似乎融会于“北礼”之中,进而统称“北平婚礼”了。
一、合婚
合婚之俗,并非一市一县所独有,全国各地大多如此,当然北平也不例外。在北方记一个人的年岁,最重十二生肖,尤其婚姻大事,都以生肖属相的相生相克取决行止。
人们为子女择偶,必须经“媒人”往返两家“提亲”,其步骤是,先由媒人问明女孩的生肖属相,并索取“八字”,把女孩的“八字”送到男家,再索取男孩的“八字”复送女家,双方互请“算命先生”算命,如男女命中没有相克之处,且有成亲的可能时,才进行议婚,否则虽然“门当户对”也只有作罢了,此举俗称“合婚”。
议婚能否成功,最大的关键,全在合婚的“算命先生”一言而定。因此如其中一方极盼能成好事,竟有预先向合婚“算命先生”行贿的人家。
俗语说:“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男女有以上相犯的属相,婚事就难以说合了。反之,倘二人的属相相生,别的条件就都可通融。相宜匹配的属相是:“鼠配牛,虎配猪。羊配兔,马配狗。”这是男女两造最重视的。又:男家求亲,最忌 属虎 、 属羊 的姑娘。俗语说:“虎进门,必伤人。”而属羊的姑娘也有“命硬克夫”之说。因此倘有女家急于求偶,而极中意某家男孩时,为达到目的,常常隐匿真实属相,否则就难以成功。
二、相亲
合婚结果,如双方属相不相犯时,第二步手续就是相亲,由双方家长会同媒人,约定场所,或在任何一方的家中相见,俗语叫“相亲”。双方所注意的,是男女相貌是否端正,肢体有无残废,此举多半是由媒人陪同男家的人约在女家相聚,但也有约在男家的,届时女家更要留意男家的家庭情形,及经济状况。倘若见室内陈设豪华,则以为其家境富裕,当然乐意攀亲;若见室内萧条,家徒四壁,而且子女众多,则以为其家境贫困,议婚时就会采消极态度了。
相亲的结果如双方都很满意时,再根据男女八字检查二人的“三堂”。所谓“三堂”,就是查双方父母有无相妨之处。倘能得吉,然后就写婚书,且将上轿、下轿和拜天地的时辰、方位,以及纳币、亲迎的日期,都详细的写在婚书上。
三、放小定
男女双方都认为可以成亲时,下一步就是下“小定”礼。“小定”的礼物,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普通人家差不多都是四盒礼。如金镯子、戒指、如意、以及钗钏钻珥之类的各种首饰,分装两盒;衣料及绣花裙子等物,也装成两盒。首饰都是以纯金为主,其次是包金,再次也有买银镯子的,当然要以双方社会阶级及经济情况而定。
当天女家要摆设整桌酒席,款待来下礼的大媒,讲究的人家,还有二十样果子,这些果子是四荤、四蜜、四干、四鲜、四点心等。女家收到男家的礼物之后,也要回送男家四样礼物,如:文房四宝一盒,靴(鞋)帽一盒,长袍马褂一盒、衣料一盒。这些礼物就在当天烦请媒人带回,送到男家。
四、择日子
北平结婚很少在旧历正月,订婚也很少在腊月,因正月娶媳妇主妨公婆,腊月订婚主克败婆家,所以有:“正不娶,腊不订”之谚。但无论在何时迎娶,必须要选择一个好日子。而且男家在选择好日子的前几日,一定要请媒人去女家,询明姑娘的“小日子”。即月信日期暴在上半月或下半月,以便选定吉日,据说,若迎娶时适值新娘月信来潮,有“红马上床,家败人亡”之说,所以都很重视。若新郎年幼,未入洞房之前,作父母的必谆谆告诫,勿行逾节,惟恐洞房之夜新娘即受孕,则所生之孩子,叫“迈门子”,大不吉利。因此“择日子”是非常重要的。
五、放大定
迎娶的日子决定之后,紧接着就是“放大定”,又称“通讯过礼”。在婚姻过程中,这个礼节很重要,所以仪式也很隆重。除“龙凤帖”具有特殊意义外,其他礼物与“小定礼”都差不多。礼物的数最和品质,虽无一定标准,但在原则上,都是分为“四色”礼。如:
(一)衣料首饰类 有已裁制好的衣服,也有衣料以及各种首饰。
(二)酒肉食品类 有双鹅双酒、羊腿、肘子(即蹄膀)及各样蒸食。
(三)面食类 有龙凤饼、水晶糕及各样喜点。
(四)果食类 有四干果、四鲜果。
在这些礼物中的双鹅、双酒以及各种果食,都具有深远的抽象喜意,譬如以酒来说,自古以来,无论任何喜庆,莫不讲究“羊羔美酒”,或谓“无酒不成席”,证明酒礼是不可缺少的。而鹅是从古礼用雁演变而来的,因古礼的六礼中,有五礼都用雁,主要是因雁是一种信鸟,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双方都要守信。但北方雁甚难得,所以就以鹅代替。按一般习俗,这双鹅双酒,女家只收半数——一只鹅、一坛酒。另一半就在当天请媒人退还男家,这是女家对男家的一种礼貌。至于果食,更有趣味性的意思。如四干果中必有: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四种,这是取“枣(早)生桂(贵)子”的意思。如在四鲜果中有苹果,就象征“平平安安”,但绝对不可用梨,因“梨”与“离”同音,要避免夫妻“分离”之嫌。总之,被选用的果子,都各具不同的吉祥意义。
“放大定”之礼,不比平常,除两位大媒必须参加,并负责“过礼”外,新郎的母亲也要参加,也有另请亲友中的女眷二人一块儿参加的。而女家则象“放小定”时一样款待;把所有的礼物都分装在箱、盒里,并加以红封条,届时雇工人抬着送到女家,两人一抬,普通人家都是送四抬礼,有钱人家则多送八抬。女家收到礼品后,照例由幼童当面开礼盒。在开盒之前要先向礼盒作三个揖,再用手拍礼盒三下,然后把封条撕去。打开礼盒时必先看到一个红封套,里边放有银元或铜元若干枚,这都归开礼盒的幼童所得。首饰盒里有一付镯子,一定要由新郎的母亲给姑娘带在腕上。带镯子时还要说些吉利话,如:“白头楷老,吉祥如意”等词句。据说此举的用意,是为了新娘过门后要听婆婆的话,以防婆媳间不和睦。
事后,女家必将男家送来的龙凤喜饼以及各种点心,分给亲友,借以宣扬女儿待嫁有期。亲友们也都分宴待嫁姑娘,并赠送一些胭脂、宫粉或衣料等物,俗语叫“添箱”。
六、送嫁妆
送嫁妆是女家的事,大约都是在吉期前一两天举行。
把所有的陪嫁,分装在箱子及食盒里,雇人抬着,两人一抬,由新郎的兄弟押送到男家,据李家瑞编的《北平风俗类征》记载:“前一日,女家请男宾四人,六人或八人送妆,男家亦请人迎妆,物以抬数计,中等之家,大半为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富者则自数十抬至百馀抬不等,贫者则十六抬,十二抬,再次则仅备女子常用之物若干,雇扛肩人送去,不上抬。若抬数多者,妆奁前导以鼓乐,男家迎以鼓乐,然近亦有于娶日送妆者。”从“妆奁前导以鼓乐,男家迎以鼓乐”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送嫁妆”之举是很隆重的,有钱的人家嫁女儿,正好趁着“送嫁妆”的机会以炫耀富有,并且还有陪送土地和店铺的;陪送土地的方式,是在嫁妆的行列里,由人抬着几块土坯。要送店铺,就是把该店铺的招牌取下,一并抬送到男家。
男家收到这些嫁妆以后,新郎要在当天去女家“谢妆”。谢妆要行磕头礼,但不作停留,磕过头之后就回家。嫁妆中的每一箱匣,都在四角上放上一个红包,有包铜元的,也有包角票的,这并无客观标准,只是象征着一些喜意而已。
七、亲迎
吉期一到,新郎要亲自率领仪仗前往迎娶,并且要按照《通书》上所规定的时辰出发。在起轿前,先由两个男人熏轿,并用一面镜子、一本《宪书》,向轿内幌照几下,用以驱邪。有钱的人家娶媳妇场面特别大,仪式非常隆重,各种仪仗排列的次序大约是“顶马”(在迎亲仪队中,有一人盛装骑马负责开路并指导整个行列,名曰顶马)在最前边,其次为回避牌、吹鼓手(即今之乐队)、铡锣、缀灯、旌旗等,可谓:旗、锣、伞、扇一应俱全;同时把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种兵器,也都排列在仪仗的行列里,场面之大,声势之成,实在难以形容。新郎的绿帏座轿居前,新娘的绣花大红轿随行于后,真是威风凛凛,象是“大老爷”出巡一样,此时此地之新郎,正如状元及第,难怪说结婚就是“小登科”了。
场面大的仪仗,一排列就占满一条街。其中有两个防煞的人责任最重,他们各拿一块红毡,随行于花轿两旁。途中遇有井泉庙宇时,必须张毡遮盖新娘的花轿,以防邪魔作祟。另有娶亲太太二人,娶亲官客二人或四人。也分乘轿子一块儿随仪仗前往。照例新娘的花轿不能空着,所以必须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幼童坐在里边压轿,而且手里还提一把茶壶,俗称“提茶壶的”。茶壶之中,装清水少许,豆腐一块,上插蝙蝠形红绒花一朵。因为豆腐与蝙蝠,第二字都与福字同音,象征双福临门。又在茶壶上盖四方红罗一块备用。因罗与乐音略同,象征终身快乐!男家为了能顺利达成迎娶新娘的任务,要在事先预备若干“红包”,各包铜元、制钱、或角票等,交娶亲官客见机备用;花轿抵达女家门前时,女家一定大门紧闭,娶客在外叩门,催请新娘上轿。这时女家院内必有人隔门要“红包儿”,娶客就把红封包儿,递过去之后,里边才开大门,并令吹鼓手吹打奏乐。然后娶客又把预先带来的制钱铜元等向门内投撒,俗语叫“撒满天星”。女家的执事们把娶客迎入院中,花轿也跟着抬入。女家以茶酒款待娶客,并把准备好的“子孙碗箸”放在娶客面前,请娶客带给男家。“子孙碗箸”不可磕碰损坏,否则主男女福寿不长,所以双方都认为事关重大,特别小心;此时男家的娶亲太太就把“提茶壶”的幼童所带来的红绒花及四方红罗交与女家的送亲太太,女家再请亲友中的女眷二人,一共四人分持红罗盖头的四角,先在新人面前四人传递,嘴里说:“四季平安,百年好合,白头到老,吉祥如意”等吉利话。然后把红绒花给新娘戴上,再把“红罗盖头”盖在新娘头上,娶亲太太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在花轿未到之前,女家即由家人把新娘头顶上的头发,分下一缕挽一发髻,取“结发夫妻”的意思。新娘上轿的时候,必须有人在地上逐次接铺红毡,使新娘足不沾地,由二人搀扶上轿。也有由新娘的父兄抱着新娘上轿的。新娘在轿内无论冷热,头上的“盖头”都不许摘去,虽在炎夏,也不例外。在起轿前,新娘的父母必对花轿详加检查,以策安全。起轿后仍派新娘的兄弟二人随行于花轿两旁,俗语叫“扶轿杆”。同时也请送亲太太及送亲官客一同随轿“送亲”。一直送到男家为止。
八、拜天地
娶亲的花轿及仪仗回到男家门前时,男家亦照例大门紧闭,说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此时女家来的送亲官客必向前叫门,再三请求始能开门。这种情形和女家对付男家的娶客是一样的,但没有送红包儿和撒满天星之举。大门开开之后,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送亲官客和新娘的兄弟,就随着花轿进入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
下轿的时辰一到,把花轿抬到大厅门口。执事人等各司其职,准备新娘下轿。此时新郎官先向轿门作三个揖,于是由送亲太太启开轿门,由伴嫂(即今之伴娘)搀新娘下轿。然后递给新娘一个小瓷瓶,俗称“宝瓶”,瓶内装以五谷及黄白戒指两枚或四枚。新娘把宝瓶抱在怀里,然后由伴嫂及送亲太太搀扶,姗姗而行。另由两人前后接铺红毡,使新娘脚不沾地。此时新郎已站在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身上轻射三箭,借以驱除邪魔。 射箭 的姿势是射一箭退一步,然后新娘跨马鞍,走火盆,这些关节过了之后,就在供案前举行结婚大典,俗语叫“拜天地”。
拜过天地之后,就引新娘进入洞房。事前先请两位“全福人”把炕(或新床)铺好,新娘入内便盘膝端坐帐中,俗称“坐帐”,又称“坐福”。并撒喜果于帐中,此举正如唐代“撒帐”之遗风。此时由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俗语叫“初会”或叫“露脸”。遂即摘下新娘头上戴的绒花,这朵绒花,新郎可任意放置,据说放在高处即可生男,放在低处即可生女,现在看来都是迷信。但在当时因受社会背景所使然,认为一切是应该的。
九、吃子孙饽饽
“坐帐”之后,接着的节目就是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是送亲太太从女家带来的,仍由三位送亲太太各取一碗,分送给新夫妇交换进食。吃过子孙饽饽,又吃长寿面,长寿面是由男家准备的,取“子孙万代,长生不老”的意思。接着就是饮“交杯”酒,就是用一条红线绳子,两头各系一只酒杯,由娶亲太太送给新郎,送亲太太送给新娘,各饮半杯而再交换一次,所以叫“交杯酒”。交杯酒礼是在洞房之内举行,然在大厅里又摆一桌酒席,俗语叫“摆圆饭”或“团圆饭”。席间新郎新娘坐上座,娶亲和送亲太太及其他宾客均坐陪座。筵席一开始,新郎 新娘必须都先吃一大口馒头,据说是意味新夫妇,今后必有“满口福”的意思。
十、闹洞房
“闹洞房”是代表喜气的,所以家家户户,只要娶媳妇儿,就要闹洞房,而且闹的越热闹越好,既没有时间性,也没有空间性,古今皆“闹”!只是闹的程度不同而已,有些文雅之士,动口不动手,有些莽汉粗夫,则尝因酒后乱性,以致闹成过失杀人的惨剧!如应劭《风俗通》所载:“汝南张妙会杜士。士家娶妇,酒后成戏。张妙缚杜士,捶二十下,又悬足指,士遂至死……。”由此可见,闹房之俗,自两汉以降,一直是盛行不衰的。
俗语说“三天无大小”,是指在新婚后的三天之内,不分大小(长幼)辈分,都可以参加“闹洞房”,话虽如此,实际参加的,都是平辈的。族亲方面当然是堂兄弟姐妹们,姻亲方面,就是姑表、舅表、姨表的表兄弟姐妹们,一定参加。如大家族支系旁系关系众多,参加闹房的人,也一定很多。人一多,就会七嘴八舌,甲让新娘这样,乙又让新娘那样。当然都是男女间一些难为情的举动。最时髦的举动,是让新郎与新娘“亲嘴儿”!“亲嘴儿”就是“接吻”,民国初建,虽已西风东渐,但以中国人保守的程度而论,男女青年当众“亲嘴儿”,当然也是一件大事,所以当有人喊“亲嘴儿”时,羞得新娘面红耳赤,不敢抬头,于是大家更起哄:“亲嘴儿!亲嘴儿……!”如此情形,新娘当然不堪其苦,但也无可奈何,因参加闹房的人,都是新郎的亲戚和族中兄弟姐妹,并且也是为贺喜而闹,所以多苦都要忍耐,否则越闹越凶,不但可能闹到通宵达旦,而且徒伤感情。
闹洞房之俗,虽说很普遍,但北平究竟是一个古老的文化都市,有些人家,家长的思想过分保守,以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婚礼始终应在严肃气氛中举行,这种家庭当然只有“免俗”了。
十一、分大小
拜家庙拜祠堂统称为拜祖先,这是拜过天地之后,一个最重要的节目,因新娘“过门”之后,就是丈夫家的一员,而不拜祖先是不算数的,所以拜祖宗是很重要的。
拜过祖先之后,就要“定名分”,俗语叫“分大小”。就是要认识婆家家庭分子中的长幼辈分。人口简单的小家庭。新娘就在洞房之夜叩拜公婆和认识家族近亲的辈分关系,惟如大家族人口众多,洞房之夜不及一一叩拜,所以必须在次日上午由妯娌陪同分别拜见。拜见长辈必须磕头,对平辈则以作揖及双手拜拜为礼。拜过家族就拜前来贺喜的亲友。并且无论拜见何人,都要夫妻同拜,俗语叫“双礼”。无论家族或亲友,要是长辈对新娘都有赏赐,普通都是送一红包,内封银元或钞票,数量多少都没一定。也有送首饰、衣料等贵重物品的,俗语叫“贺红”,亦称“见面礼”。
十二、会亲
新婚次日,新娘拜过祖先家族及亲友之后,男家尚有一项重要礼节,就是会亲家,简称“会亲”。据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说:“是时,新娘姑、姨、娘舅、外祖、外母齐集于男方。对新郎之父母,说些客气之谈,为新娘免灾。吃酒时,一人一席,至多两人一席,但必须二人作陪。如是,女方来十位宾客时,而男方必须二十人作陪也。此时,新郎向女方之来宾行礼,来宾即赠以带子(表示生子)、扇子(表示生个善子)和钱袋。袋中有钱一吊者,为当朝一品,二吊者为和合二仙,三为三台子贵,四为四季平安,五为五子登科。以至于七、八、九、十,也都念念有词。”由此可以看出“会亲”之宴,相当隆重,并且要“一人一席”,还要“二人作陪”一节,对“亲家”的宾客又是何等尊敬不过从“对新郎之父母,说些客气之谈,为新娘免灾”这些话中,又可体会到当时的新娘在婆家的处境了。
十三、回门
“回门”之俗,南北相似,就是婚后第一次,女家接新娘归宁,同时新郎也要一块儿去,俗语叫“回门”,或“三朝回门”。不过也有在四日归宁的,也许是因大户之家礼节繁缛之故。一般婚姻过程,大致是从“议婚”起,到“回门”止,就算完成了。惟回门之日,新夫妇不能在女家过夜,必须在当天赶回男家。此后九日,十二日,十八日,女家都给新娘送食物,俗语叫做单九、双九、十二天。婚后满一月时才能回娘家住一月。在娘家住一月再返婆家,俗语叫“住对月”。以后逢年过节,女家都会接姑娘回家过节,借以团聚数日。
1首先你要弄清楚,北京结婚彩礼它有分为两种,有分为订婚彩礼和结婚彩礼这两种,一般像订婚彩礼就是有18888,19999,20999,21888,21999,31800,48000等等,这些数字都是比较好,也可能说都是非常吉利的数字。
2还有一种是最低档就是10001,这种意思也是比较好,就是表示万里挑一的意思,其实这个彩礼也并不是说越多越好的,还是要根据男方家里的经济实力来定的,女方应该多多理解比较好。
3北京结婚的彩礼有一引起地方会比较高一些,这个还是要看你是哪个地区一般都是4万、6万、8万、10万,具体还是要根据当地风俗来定的。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人结婚有彩礼吗的详细回答,望采纳
上面说的不错,礼金平谷也给,但要看男方家里经济情况,毕竟两口子以后还要过日子,一般就1W左右,好多也给什么6千6,8千8什么的,不过要是男方家里特别富裕那就另说了啊,女方都带嫁妆,也根据家里情况定(东北的不方便直接带银行卡也行,我老婆就是直接带的卡),改口费1W的那是在双方家里是有钱人的情况下吧(我认为)我觉得应该是个意思给点就行,200-1000元就不少了,结婚当天接回来时穿婚纱直至典礼完毕,然后新娘换敬酒服(就是红色的衣服),
婚礼当天女方家长去也行不去也行,双方商量,一般都去。
双方风俗习惯肯定不一样,双方商量一下就完了,结婚是喜事,也是麻烦事,双方一商量,都考虑下对方的难处,就都好说了。
我是平谷城区附近的,老婆也不是平谷的(其他郊区的),风俗和平谷也差很多,就是双方一商量的事,能省就省吧,弄太麻烦了大家都累,在平谷09年结婚大概就这情况,我的朋友也差不多,现在情况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万事没有绝对,但北京人结婚要彩礼的比较罕见。 我和我身边的北京朋友,结婚时都没有彩礼这个说法。我和我老婆结婚时,房子是由我家出资购买的,车子是老婆家里给买的,婚礼当天双方父母都给了改口费一万块,没有彩礼这回事。
北京适婚年龄的朋友,大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盼着孩子婚后过得幸福,他们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早些见到孙辈儿。所以,早前结婚时那些老规矩、老讲究、能免则免。
那些动不动要一二十万彩礼的地方,男方家庭压力确实很大。而且人家要彩礼的理由也足够硬气:“邻居家嫁姑娘彩礼20万,我家孩子比她差在哪儿了?凭什么少要?”或者“我儿子以后找媳妇我也得出20万,现在我闺女要嫁给你,你说你拿不出这么多钱,我能同意么?”
所以,彩礼要不要,全看周围环境。
我的家族在北京有两三百年或者更长时间的 历史 ,算是北京土著。远的不说,就说近几十年来,土生土长的北京本地父母不管自己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很疼爱。女孩出嫁向男方要很贵重聘礼的现象也很少见,或许有只是我没听说过。但是,男方有聘礼,女方有陪嫁,是一直都有的。不同于有些地方,女孩结婚就是卖闺女的现象,北京的双方父母都会把聘礼和陪嫁。在婚礼之中,交给小两口,作为以后新生活的生活费。不光一分不留,而且双方父母还会倒贴:房、车、钱,首饰。由于现在的北京市有一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各区县习俗有差别,还有些郊区县以前不属于北京市所以习俗自然不同。但是总体上,北京本地的父母大多比较宽容宽厚,绝不会出现有些地方那种卖闺女要高价的现象。所以北京的父母在自己儿子和某些地方的女孩儿结婚时,很难接受对方家长索要的巨额聘礼。
北京姑娘不要彩礼,那我请问,要在北京有房吗,哈哈哈 ,要是娶个北京姑娘必须有套房,那还是娶别的地方要彩礼的吧,起码房价北京算高了吧,别抬杠,结婚哪里都要房子,但是北京这房价,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再者,人北京本地姑娘能跟小伙子去别的地方生活吗,首都呆久了,能下调吗,
其实这个帖子意思就是,听说北京姑娘嫁人不要彩礼快去娶啊。比如最近闹得挺厉害的那个三十万彩礼的叫啥地方的我忘了。。。事实证明,在这个地方娶媳妇要给人家彩礼的男的你想娶人家北京姑娘,你给个300万彩礼,人家都不会嫁给你!!!
没有彩礼这一说,说有彩礼的要不不是北京的,要不就是新北京人
一般就是男方出房女方出车,见面也没有红包一说,男方如果死气白咧要给就给一万改口费就到头了,但给了就烂到肚子里,千万别说出去,要是谁家要彩礼了,绝对一句穷疯了送你
刚看评论说什么生北京闺女赔疯了,我就纳闷了,你呀卖闺女才上瘾吧,孩子有赔赚一说?
我大姨一家北京户口,表哥大学毕业后在某银行就职,表嫂娘家四川,和我哥同一银行不同分刚工作,他们俩结婚真的很简单啊!就买了一个钻戒,没有任何彩礼,选个日子领了证,双方父母在一起吃顿饭就算结婚了!当然我哥在北京有房,嫂子家更是在他在北京上大学时父母就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如今一个女儿4岁了,很辛福
基本没有没听说身边两口子都是北京人要彩礼的!包括我,我二婚,都是北京人,头婚要过,家里远郊的,不过也是象征性要了两万块钱,二婚的时候都是双方父母有多少就帮孩子多少…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而且我二婚的老婆是头婚!还真没那么多事!反而同学基本上找外地的结果都会为什么彩礼之类的打过架或不愉快过!还有好几对直接分手了
北京人结婚不要彩礼,老北京人没有这个规矩。
也许新北京人会按照老家习俗结婚要彩礼,随着北京的开放很多外地人定居在北京,他们自称是北京人,但是遇到结婚要彩礼的事儿,仍然按照老家习俗,所以才会让人费解北京人结婚是否要彩礼。
我和我媳妇都是北京人。我们家出房了,但是房子不大,也是家里出租的老旧房子。我自己有车,就没让他们出车。各家都给了改口费1万。剩下的没有花家里和管任何一家要钱。婚纱照在泰国拍的,婚礼在国贸办的,婚庆请了个花费5万左右的婚庆公司,还有什么婚纱了,礼服了等等。没有请婚车,住的酒店。结婚所需要的费用,大概花费了将近20万。把我的老本都花进去了,哈哈,谁让我爱我媳妇呢!当然她也给了我不少赞助!总之就是结婚要有房!是我在婚礼当天送她的一只猫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