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之后,哪里才是避风港?

结婚之后,哪里才是避风港?,第1张

结了婚的男人,觉得婚后可以成为他们的避风港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避风港。在家中,他们可以放松自己,与妻子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家庭提供了温暖、安全和稳定的环境,让男人感受到归属感和情感支持。

2 个人空间:男人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例如书房、工作室、车库等。这个空间可以让他们独处、思考、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从繁忙的生活中获得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3 朋友圈:无论是通过线下聚会还是线上社交网络,男人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圈。朋友是他们的知音和支持者,能够提供情感上的交流、娱乐和共享兴趣爱好的机会。

4 运动场所:很多男人热衷于体育运动,因此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场所也可以成为他们的避风港。无论是健身房、游泳池、高尔夫球场还是篮球场,这些地方提供了锻炼身体、释放压力的机会。

5 旅行目的地:旅行是很多男人寻找激情和冒险的方式之一。可以选择一些特别的旅行目的地作为自己的避风港,例如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度假别墅、海滩度假村或者山区小屋等,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这些地方对于男人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提供了安全感、私密性、放松和追求个人兴趣的空间。男人需要这样的避风港来平衡他们在工作、家庭和社交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同时也是他们追求个人幸福和满足的重要途径。

1、在庆祝元宵中,各地还流行各种习俗,各里社在前一年结婚和生育男孩的人家,每户须于元宵夜向神献礼,或燃点巨烛1对,称为“喜烛”,重的甚至达百余斤;或叠红橘1大盘,高与屋梁齐;或供大面龟1只,大如小圆桌之面。

2、农历12月,亦称年关,例俗甚多。16日做“尾芽”,晚餐一餐较丰盛,做生意的犹为隆重。春节的鞭炮声由此而起,预示除夕。

3、年关最后一天是除夕,年前要备办“红米团”、豆腐等礼品“祭拜天地”,有的杀猪、杀羊 、杀鸡、杀鸭。天刚黑的时候,全县各家各户张灯结彩,在自家门口燃起篝火,然后用火钳夹起预先放在里面的一根大木头,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是叫猪神到家的那种)放在自家的灶里,预示着来年四畜兴旺。

4、正月节令特别多,除了春节外,主要是组织外出旅游。还有元宵节特别热闹,家家户户旌旗招张,家门口、宫社门口都张灯结彩,还有“出游”甚为壮观,仪仗队浩浩荡荡,彩旗、彩车、车鼓十番八乐队绕房前经过,每到一处,都燃放鞭炮,燃烧贡银。

5、腊月二十五这天被称为“廿五日头”, 据说这一日比大年初一更神圣,莆仙人约定成俗,当天禁止讨债。据传说是专为了给还不起债的人家有个筹备年货日子,这天也是天官赐福之日,莆仙人民都一直遵守着,不敢越雷池半步,可见兴化人之纯朴淳厚民风。

莆田是闻名海内外的戏曲之乡,当地人民群众对古老的剧种莆仙戏情有独钟,数百年来形成了莆仙民间许多独特的戏俗。所谓戏俗,就是民间演戏规俗和观戏风俗。其俗繁文缛节,非常复杂,但其内容极其丰富,且极具莆仙地方特色。如演出规俗有落棚礼、彩棚、净棚咒、弄八仙、跳加冠、弄五福、招财进宝与寒山拾得、状元游街、田相公踏棚等十多种;而观戏风俗也有大年三十看《 戏》、请戏 、文武棚、棚前约会、戏前杂食等多种。其中较为独特的有以下几种戏俗。 演出习俗 有落棚礼、彩棚、弄八仙、跳加冠、状元游街等习俗。 落棚礼。旧时在莆仙,凡新组织的戏班,在雇买童伶、招聘后台吹鼓手后,就择个吉日,举行落棚礼。这一天的深更半夜,全体童伶一律穿上洋布或广东玉长衫,由扮丑、末的提灯前导,扮生、旦的敲着大锣,扮净脚的捧着田公元帅的神龛,到达指定地点请香火。香火请回后,净脚马上扮作开路将军形象,大放烟雾,散发纸钱,在台上彩棚。彩棚后由扮生、旦的上台,一进一出,各唱一段莆仙戏曲牌《锦庭芳》,然后对坐谈心,亲切会晤,以增加相互了解,增进彼此感情,互道吉祥如意。 彩棚。旧时,莆仙戏演出无论日场夜场,都是四出戏,即三个折子戏,一个戏本,俗称一场三折。戏开始时,必先演彩棚,由鼓手击鼓三通,吹唢呐“知达”二下,司砂锣的“扁扁”敲二下,名曰报鼓,作为预备演出的通知。当戏班一切准备好了,接着就放鞭炮,锣鼓三通,俗称“三锣鼓”。在三锣鼓中结合吹唱,唱的曲牌是《思娘家》(亦名扑灯蛾),唱词不用方言,而近官腔。曲词原有九段,一般只唱三段,只有在唱对台戏文武棚时,为了显示本领,才唱完九段。继而后台齐念四句大白: 盛世江南景,春风昼锦堂。 一枝红芍药,开出满堂红。 每念一句,打锣鼓一通;彩棚毕,接着吹打一段没词曲的上下词,曲文只有罗哩连三字反复吹唱。据说这是宋人的遗曲,也有人说这是戏神田公元帅的咒语。唱毕,后台齐喊发彩二字,一个三绺黑须的文老生出场,相传此人物是唐明皇。他对观众拱手作揖,念了四句定场诗: 一篇翰林黄卷,多少礼部文章; 琴弹阳春白雪,引动公侯将相。 念毕下场。旧时莆仙戏班演彩棚,主要是为驱鬼邪、保戏班和乡村平安。 弄八仙。在莆仙,每逢城隍爷诞辰,乡村大都要求戏班在庙里演出弄八仙。表演时八仙先后上场,其次序是李铁拐、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曹国舅、张果老、蓝采和、刘海蟾。在莆仙戏弄八仙中,没有韩湘子,只有刘海蟾,他头戴方巾,腰扎布带,手提用绳子系着的金钱,他就是莆仙民间传说中的刘海吊金蟾。据有关专家考证,宋、元时代,中国道教形成南北两宗。北宗道教以王重阳、钟离权、吕洞宾、王玄甫、刘操(海蟾)为祖师,称为北五祖。而现今普遍流行的八仙人物,是明代初期定型的。莆仙戏《弄八仙》中,以刘海蟾取代韩湘子,这说明莆仙戏《弄八仙》的剧目,是明初以前的南戏遗响。 莆仙戏《弄八仙》,分《弄大八仙》和《弄小八仙》。《弄小八仙》一般是八仙先后出场,每人自我介绍、唱一段曲后即下场。若逢城隍爷和玉皇诞辰的大热闹场面,就要弄大八仙。即除上八仙外,还增加王母娘娘、两侍女、龙王、虾兵、蟹将、龟丞相及水族等。 跳加冠。莆仙戏班在演出大戏前,应乡村百姓的要求,演出一折跳加冠。跳加冠有男女加冠之别,不但用于祝寿、结婚、满月等喜庆演出,而且玉皇大帝、城隍爷、王母、观世音菩萨的生日,亦可演出。据说,莆仙戏演出跳加冠,是唐宫教坊传下来的剧目。 状元游街。这是莆仙民间男女青年结婚时必演的剧目。其剧情主要反映文曲星(状元)投胎民间的故事,也反映乡村民众祈盼早生贵子保平安,长大读书中状元的心理。演出时,出场人物有一个状元、两个军士,上场后唱莆仙戏曲牌《一江风》圆场,然后军士下跪道:“禀状元爷,游街已毕,执事打何处去投胎?”状元答道:“执事打×府(指结婚者姓氏)去投胎。”并念:“一色杏花香千里,状元归去马如飞。”随即飞鞭下场,赴主人的新娘房门,口喊赞语。 这时,洞房门口已有一张方桌横截在那里,先由婆姐妈把孩儿仔(道具)抱给新郎接进去,放在床上;再由状元将朝衣朝冠交给新郎,用一个盘子装好,放在板架顶。最后是土地公喊赞语,全班演员为之逐句喊好。临行之际,张天师持弓向新娘房门虚射三箭,意即除去天魔天狗,让新生的孩子平安长大。 观戏习俗 主要有“大年三十暝看《 戏》、请戏 、文武棚、棚前约会、戏前杂食等习俗。 “大年三十暝看《 戏》”。旧时莆仙民间凡小孩出麻、出瘟(俗称出珠),即患天花、麻疹,父母为了祈求孩子康复,向 府许愿,待孩子病愈后,雇请傀儡班演一场《 戏》,以酬谢 府大神。《 戏》是多场剧目,共有七场戏。主要是说仙姑陈靖姑为民除妖驱魔,救度世人。收伏食童精(虎姨精),保护孩平安成长。其故事生动,剧情曲折,引人入胜。 旧时莆仙民间大年三十暝都要邀请傀儡戏班演出《 戏》。除祈求孩儿健

三妹最后和建富在一起,还生了一个女孩。可是最后吴建福牺牲了,三妹成了寡妇,独自抚养孩子。

剧情介绍

第53集:三妹和建富结婚。

大庆对母亲发火,劝诫她不能这样逼刘春芳。李母装心脏病,气说生不出孩子就让春芳走。建富和三妹聊天得知三妹想给学校的孩子们买个电视机,帮助孩子们开拓眼界。

但是一台电视机要400多块钱,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建富凑了凑家里的积蓄还差300块钱呢。于是建富决定在挖井队再打一份工,那是现在最挣钱的活儿,就是特别艰苦,井下冷的要死。

建富又有关节炎,但是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给三妹买电视机,所以拼命干活,终于病倒了。三妹得知建富的心意,非常感动。又回想起之前建富对自己的照顾,在众人的撮合下,三妹决定嫁给建富。

八月十五,大庆家张灯结彩一家人团圆幸福。建富家,建富弹曲三妹伴舞,两家人变一家人更是喜气洋洋。河东小学培养出了优秀的毕业生,教育局开大会表扬了何长军和三妹,更是要重新修建河东小学。大庆也出资支持,三妹上台演讲,说一定要将河东小学办的更好。

第55集:建富不幸身亡,三妹生了一个女儿。

三妹即将临盆,整个家庭都被幸福环绕着。吴建富更是每天围着三妹转,趴在三妹肚子上听孩子的声音,并与三妹约好不管工作多忙,五点之前一定赶回家。

年关将至,镇里面知道建富棉被做的好,特派他到镇里为特贫困军属家眷做大年慰问的棉被。建富不想去,想留下来陪三妹,三妹得知后,劝说建富去为国家做贡献。吴建富听了三妹的劝导,认为有理,去做棉被,却不知有着灾难等着自己。

一年多了春芳还是没有怀上孩子,李母步步逼紧,骂春芳不如三妹。春芳觉得对不起大庆想和他离婚。大庆要挟李母,再这样逼迫就搬出去住。

李母不依不饶势必要把春芳赶出门。三妹胎动,马上要生了。建富那边刚要走就起了大火,建富为了救国家财产赴身火海。何长军也一起救火,就在他危机之际建富挡下了致命一击。

三妹经历难产折磨终于生下女儿,母女平安,但建富却牺牲了。大家一起为建富举办了葬礼,三妹哭的撕心裂肺。大庆也到场慰问,发誓要照顾好三妹和孩子。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何三妹

民办老师。与李大庆因一起在宣传队工作而日久生情,却种种误会二人被活活拆散。何三妹错嫁杨豆筋后,经历的三段情感,饱受爱情的折磨、家庭的苦难、亲人的离世的命运挫折,却坚持投身教育事业,辅导教育着孩子们。

2、李大庆

痴心暖男,能文能武、多才多艺,既能扛枪上战场,也能拉得一手好二胡,与何三妹的相恋。二人为爱殉情跳崖,轰轰烈烈的演绎了一段纯真年代让人怦然心动的“粉红色回忆”。

过年

一、扫巡 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这是个良好的卫生传统。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扫巡日一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户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净让太阳曝晒,一求干,二消毒。然后室内再“扫巡”。

二、祭灶公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时烧一纸线,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赐福,丰衣足食。f2N_ Jl~U

三、二十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这一天,一般是大晴天,相传为“天官赐福”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发善心积德的日子。凡种种原因向神许愿的金钱、谷物,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或村里宫庙),由经办人化为施舍给穷人、乞丐。这一天必须做好事,如债务未清者,也不能讨债。

四、做年糕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

莆仙过年还准备其他年货,如做豆腐。80年代后,在小康之家,时令佳肴逐渐取代传统的年糕、食品。

五、辞岁

“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叠红橘果如塔状,上插“三春”纸花,供“隔年饭”于灶头,备办丰厚祭礼和“贡银”,祭祀天地神,名为“辞年”。t!Nqb e9]6H

除夕俗称:“做岁”,除夕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饮宴称为“围炉”,宴席菜一般备10碗,鱼不切尾,螃蟹要10脚全。饮宴结束,大放鞭炮,长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一般通宵不睡,俗称“守岁”。

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成年的晚辈往往给年迈的长辈奉献压岁钱。以表孝道。

过年时,莆田民间每有做“红团”和“番薯起”的习俗,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团圆之意。

“红团”皮的制作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用时,加入适量的开水和“食物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加入葱花、香菇丝和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别有乡土风味。“红团” 的馅分三类:一是以绿豆为馅(绿豆去砂和杂质,洗净去壳)。俗叫“绿豆馅”;一是以糯米为馅,俗叫“糯米馅”;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因为从前山区和沿海地带,少产稻米,全年主粮就是“番薯”、“番薯干”。“做岁”时做“番薯干馅”的团,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

做“红团”时,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擀团皮的要厚、薄适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团馅的要大小(粒)均匀,不能太大或太小,两者要适当配合。否则,团皮包着馅后,用“红团印”一打印,有时会被压破,有时则个子太小,不美观。做“红团”时,主妇边示范、边指导妇孺擀团皮、捏团馅、打印、衬“奎叶”(学名“蓑荷”),剪去多余的边角,整整齐齐地入炊具,扣紧炊盖,约蒸25分钟后出炊,就可以食了。

“红团”所用的木印,俗叫“红团印”。它是一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四周还刻有花鸟图案,连结 “番薯起”是以“番薯”为主料,先把鲜“番薯”削皮、洗净、切块、蒸熟后捡去薯筋、硬粒、剁成纯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内,加入“米祭”和酵面,发酵后再以适量白糖(或红糖)及碱拌和,然后细心打印,在其上面点红,上蒸笼蒸熟后即成食品。“点红”的红,同样寓一家人红红火火,“起”(方言),有发达、兴旺之意。“番薯起”的特点是地瓜味浓,软香可口,是时令、经济的农家食物。

“红团”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过年”时的独特美食文化。

初四过大年,做大岁 (仙游地区是初五)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出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时间拖得太长。于是,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仙游民间便俗定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战死,乡里人为纪念他,定正月初五为悼为日,所以吴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岁”的风俗。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岁”的风俗一直沿袭迄今。

春节

春节,是习俗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莆仙一带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称为“五日岁”初一早晨,开门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线面、烛、炮,礼毕,全家共吃线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长寿。初二不相往来,不相串门拜年,只有初一日来过者不忌。初三日,各户进行“迎年”,所谓“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应。初四日,在继续“迎年”中,沿有“为菩萨乞草”的习俗:由儿童捧神像,在车鼓队簇拥下,按户募取木柴。下午则有“娘妈请花”,希望能庇其早生贵子。黄昏垒柴木于社庙前,举火燃烧,各户进行接神祀,待柴火烧透,众用长钳争夹未烬之柴速返家中,日“夹火母”希望财如火发。

神诞春酒

正月初九日,相传是“玉皇至尊”神诞,各户于初八日夜半,点烛烧香,向天空顶礼,祷祝全年吉利。初九日,莆田各地信男、信女成群结队至壶公山凌云殿祀玉皇或到莆成以西的石室岩玉皇殿进香,这两处于当日都雇演莆仙戏,非常热闹。据说新婚夫妇正月初九"走玉皇路"可以生男丁

初十日,官绅互相邀饮,号“传座酒”。这原是长安旧俗,莆俗改称“春酒”,在举行前一、二天,官绅用帖书写要请者的姓名,派人挨户签知,到时大开筵席,地位高的一天须赴多席。请“春酒”是官绅在新年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劳动人民没有这套俗例,只在走亲戚时带着小孩,互相邀请吃些茶饼糖果或其他小点心而已。

元宵 元宵从正月初六起为至廿日为“元宵”。每个村落日子不同,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俗称“元宵心”。

元宵节在莆仙相当热闹,虽然莆仙各地闹元宵的时间、内容、形式不完全一致,但均体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农村尤为突出。各村(过去叫“境”)各宗簇围绕各自的村社闹元宵,为期一般3天,有的还联合闹元宵。农村中庆祝元宵,普遍演戏酬神,并在“行傩”之外,穿插放焰火。 庆祝元宵,各里社已婚男子都要按年轮流担任“福首”,负责是年向社神烧香、清扫、祭祀、收藏社神袍服、祭器等,元宵时捧社炉随神座绕境,让各户进香

元宵彩架在庆祝元宵中,各地还流行各种习俗,各里社在前一年结婚和生育男孩的人家,每户须于元宵夜向神献礼,或燃点巨烛1对,称为“喜烛”,较特殊的习俗,前一年新婚的妇女,在元宵夜都盛装打扮,排坐在各自里社的庙前,让人们晤识新妇风姿。

农历二月初二日是“中和节”。这一天俗称“头牙”。各户祭神祭祖先。商家备办酒席,邀店员做“头牙”。乡村里社凡在正月因大雨等原因未举行元宵活动的,多在这一天补办,俗称“二月二”。

仙游农村把“二月二”称为“头福”。

此外~~还有一些通用的: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莆仙人有做头牙、尾牙的风俗习惯。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二月二”,也称“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俗称“尾牙”。

 “做牙”之说相当于地方方言里的“打牙祭”。所谓“打牙祭”,在《现代汉语词典》注解说:“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而吃一顿丰盛的饭。”在莆仙,整个正月虽有“丰盛的菜肴”,但却算不得“做牙”,二月初二才是一年中“做牙”的头一次。在这一天,按传统惯例,各行业主于晚上办果、酒、香烛、“贡银”以祭神福余,后请雇佣伙友工匠们聚餐,未得邀请者,就意味着被“解雇”,所以称之为头牙,也称祭牙。旧时,私塾学生要到学馆参拜先生,朝拜孔子(或文昌帝君,或三教先生),家长亦于此日送子弟入塾受教。

 做尾牙为腊月十六日,是一年中最后一次,故得名。尾牙这日,各行业主略备酒菜,供奉神明“土地公”(大名叫“福德正神”)亦一饱百家口福。礼毕,又在各家门口供家常便饭以祭“地基主”(房舍衔在地上的地神)。开店的、做生意的、木工、泥水匠都要敬神“做牙”,家有雇佣做工的,户主要办简便的酒席宴请做工的饱餐一顿,以借“做尾牙”犒尝和辞退雇员。被辞退的雇员在饱餐之后就得离开,算是特别“礼送”待遇。现在一般用礼品或“红包”作为谢送。

 为什么会形成“做牙”习俗节呢?从时间上看,三月初二是传说中“土地公”(即“福德正神”,另有“社公”、“后土”等俗称)的生日,所以头牙主祭“土地公”。之所以主祭土地公,源于远古农耕时代。在我国,春天实际上开始于农历仲春二月,在这个月中,寒冷逐渐减弱,东南风徐徐送来暖流,树木缓缓地抽发新芽,而紧张的播种和插秧等农事活动即将开始。莆仙位于南方闽中,气温稍高,二月已可播种、插秧。旧时农民认为农田林果收成好坏与土地神有很大关系,因此,以祈丰年、祭社神为主题的春社节也就被安排在这个月。由于中国古代又有以重日为节的习尚,所以,二月二实际上很早就被作为春社节。近世,汉族多以二月二为土地神的诞辰,故春社祭祀“土地公”也就定在二月二。

 春社的祭祀对象原来主要是社神,社神是土地公人格化。社神不止一个,且分有待级。在古代传说中,一国有一国的社神,一邑有一邑的社神,一乡一里也有各自的小社神。社神即土地公。就其外延而言,是一个集体名词,是各地大小土地公的总称。在莆仙民间信仰中,各乡村、各区域甚至各屋舍的地基都有各自的“土地公”,因而“土地公”的祭祀非常普遍。尤其以“商工之家”和乡村为盛,甚至“田头田尾土地公”都无所不在。因此,人们在“土地公生日”都要办果、酒、香烛、“贡银”到田头园头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且莆仙村民雇佣木工、泥工、石工等兴建某项工程时,开工之日,备办果品酒肴祭神,燃放鞭炮,称为“动工”。而村民凡有雇请工匠做工的人家,户主于农历每月初二日、十六日,备办祭品祀神,晚上办酒席请工匠“做牙”。逢年头牙、尾牙尤为隆重。酒席规格视工程规模而定,少者10道菜、多者12道菜。

  冬至被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在莆仙地区有着独特的民间习俗。记者走访我市民俗专家,解开“冬至瞑”搓汤圆、始于宋朝的“贴汤圆”习俗、冬至扫墓的由来之谜,并实地探访“辰门兜日日冬至”传说的变迁。

  冬至是廿四节气之一,在莆仙地区,有“冬至大如年”、“冬至顾祖,三十夜顾某(‘某’为‘妻’意)”的说法,冬至被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民间习俗和地方文化。人们将冬至视为“团圆日”,取“汤圆”寓意为“团圆”,从冬至前一夜(即“冬至瞑”)就开始准备过节。出门在外的人都尽可能赶回家中,同亲人团聚。搓汤圆、吃汤圆、贴汤圆,祭祖扫墓以及贴“消寒联”等,都是极具莆田特色的民俗文化。

  “冬至瞑”,一家人围在一起搓汤圆,是过节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冬至暝”是全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于是莆仙方言中就有了“爱吃汤圆天不亮”的说法。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这晚要在家中先准备一个圆竹匾,再摆上生姜、红糖、柑橘、10双新筷子、一枝“三春”等。其中,生姜取义“旺盛”,红糖寓意“甜蜜”,10双筷子象征“十全十美”。“三春”由贴着2个胖娃娃的彩纸制成,代表财丁贵俱全,一般插在柑橘上。之后,便开始和面搓汤圆。除普通汤圆外,还要捏出金元宝、小狗等形状的“汤圆”来祈福。

  林成彬说,贴“消寒联”又称“红联”。冬至到来,天气寒冷,“红联”寓意“暖”;临近春节,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不贴春联,以示守孝,次年冬至再贴“红联”,消除心中寒冷,因此称为“消寒联”。

  冬至一早,人们将煮好的汤圆先捞出数碗用于祭祖,而第一碗捞出放凉后贴于自家门上或是窗旁,以祈求家族团圆、美满、兴旺。煮汤圆也有讲究,人们常用红糖和生姜熬制汤水,一碗汤圆下肚,暖胃暖身。吃过汤圆,一家人就带上祭品,出门扫墓去了。

  冬至独特民间习俗寓“团圆”

  冬至是廿四节气之一,在莆仙地区,有“冬至大如年”、“冬至顾祖,三十夜顾某(‘某’为‘妻’意)”的说法,冬至被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民间习俗和地方文化。人们将冬至视为“团圆日”,取“汤圆”寓意为“团圆”,从冬至前一夜(即“冬至瞑”)就开始准备过节。出门在外的人都尽可能赶回家中,同亲人团聚。搓汤圆、吃汤圆、贴汤圆,祭祖扫墓以及贴“消寒联”等,都是极具莆田特色的民俗文化。

  “冬至瞑”,一家人围在一起搓汤圆,是过节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冬至暝”是全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于是莆仙方言中就有了“爱吃汤圆天不亮”的说法。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这晚要在家中先准备一个圆竹匾,再摆上生姜、红糖、柑橘、10双新筷子、一枝“三春”等。其中,生姜取义“旺盛”,红糖寓意“甜蜜”,10双筷子象征“十全十美”。“三春”由贴着2个胖娃娃的彩纸制成,代表财丁贵俱全,一般插在柑橘上。之后,便开始和面搓汤圆。除普通汤圆外,还要捏出金元宝、小狗等形状的“汤圆”来祈福。

  林成彬说,贴“消寒联”又称“红联”。冬至到来,天气寒冷,“红联”寓意“暖”;临近春节,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不贴春联,以示守孝,次年冬至再贴“红联”,消除心中寒冷,因此称为“消寒联”。

  冬至一早,人们将煮好的汤圆先捞出数碗用于祭祖,而第一碗捞出放凉后贴于自家门上或是窗旁,以祈求家族团圆、美满、兴旺。煮汤圆也有讲究,人们常用红糖和生姜熬制汤水,一碗汤圆下肚,暖胃暖身。吃过汤圆,一家人就带上祭品,出门扫墓去了。

  “贴汤圆”始于宋朝彰显孝道

  汤圆除食用、祭祀之外,为何要贴在门前窗旁呢?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解释说,我市冬至“贴汤圆”的传统始于宋朝,和孝道有关。

  林成彬告诉记者,我国中原地区从汉代起就开始过冬至节,随着北人南迁,中原的这种传统习俗传入莆田后,又融入当地风俗习惯,发展为独具特色的莆田冬至文化,“贴汤圆”就是独特民俗之一。

  相传在宋朝时期,莆田山区有位进士,父亲早亡,年迈的老母为将他培养成才,一直清贫寡居。他考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京官,由于公务繁忙,多年不能回家看望母亲。为了改善母亲生活条件,同时让母亲少些牵挂,进士每年都会派遣衙差为母亲送去亲笔书信和节省下的俸禄。但衙差嗜酒,途中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把进士送给母亲的俸禄和书信也丢失了。没有完成任务的衙差担心受到惩处,就欺骗进士一切都有送达。

  独居乡村里的母亲因多年未收到书信而误解了儿子,在得知儿子要回家看望她时躲入山中,避而不见。被蒙在鼓里的进士不知母亲为何不见他,就到山中苦苦寻找,奈何怎么也找不着母亲。这时已入冬季,天气寒冷,进士怕母亲在山中挨饿,便用糯米制成汤圆,从山里的大树上沿路一直贴到家门口。过后不久,老母亲沿着汤圆粘贴的路线返回家中。在消除误会之后,母子俩终于再次团圆。

  “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其中蕴含着莆田人淳朴的孝道。”林成彬说,自那以后,“贴汤圆”逐渐演变成莆田冬至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以在门上、窗边粘贴汤圆的方式,祈求团圆、美满。

  “辰门兜日日冬至”不复存在

  莆田民间流传有“辰门兜日日冬至,古谯楼夜夜元宵”的说法。说的是辰门兜因为每天都有卖汤圆,所以天天都像过冬至。如今的辰门兜正在旧城改造,是否还有“日日卖汤圆”的店铺呢?冬至前夕,记者来到市区辰门兜一带寻访。

  记者看到,此处已建起不少高楼,老屋较为少见。记者在八二一街、北大街、东园路、莆田鞋革厂这一区域的大街小巷里寻找许久,没有发现一家以卖现吃汤圆为主的店铺。

  在位于镇海街道英龙社区的赤柱妈祖宫内,记者向正在打麻将、聊天休闲的多位当地老人询问有关汤圆店的消息。“早就没有了!”五六个老人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们都吃过辰门兜汤圆,其中有个叫“阿金”的老人一家,专门卖汤圆,老人多年前过世后,其子女也没有继承这一手艺了。如今,随着城市改造、变迁和人们饮食多样化,这一带已找不到每天都卖汤圆的店铺了。

  城区冬至扫墓的很多。而在莆仙地区,并不是所有的莆仙人都会在冬至这一天祭祀扫墓。莆田分南北洋,南洋多是清明扫墓,北洋则是冬至扫墓的多,清明扫墓的少。

  冬至祭祀扫墓的习俗有因:一是冬至扫墓,可避开春耕农忙,不会耽误农活,且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办理“三牲”祭品,而冬至前后秋收粮食充足;一是莆田人“思亲情感”厚重,团圆意愿强烈,心理上迫切渴求与祖先团圆。

  林成彬告诉记者,冬至在我市民间有“团圆日”之称,人们不单希望在世的家人能够相聚,还希望能和故去的祖先达成心灵上的“团圆”。清明节以后逝去的亲人,因为思念时间太长了,没办法等到第二年的清明节才去拜祭,所以到冬至这天就去拜祭祖先,慢慢就有了冬至扫墓的习俗。民间还有这样一说:便是清明节后过世的人,其家人一般在冬至扫墓;冬至后过世的人,其家人一般在清明节扫墓。除此之外,在农耕时代,季节性劳动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清明前后恰是农忙时节,而到了冬至,农民们则进入农闲季,从农耕劳作的角度上讲,冬至扫墓也有其合理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127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