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记者刁难才女蒙曼,如何看待剩女问题?她是怎么回答的?

好事记者刁难才女蒙曼,如何看待剩女问题?她是怎么回答的?,第1张

认识蒙曼老师,是从她讲的《武则天》开始,当时被她讲的内容深深吸引,听了一遍又一遍。

蒙曼老师总能用通俗的语言讲出人人都听得懂的历史,并不故作惊人之语夺人眼球,适当的幽默和评价也恰如其分。

因而,被实实的圈粉。

蒙曼老师是河北承德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研究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并出版相应书籍。

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点评嘉宾。

《百家讲坛》的成功也使得更多人认识到了蒙曼老师,一时受到喜爱她的观众的追捧,冠以小才女之名。随着蒙曼老师的走红,引起的社会关注也越来越多。

在一次文化节目结束后的采访中,一位好事的记者请教蒙曼对待剩女问题的看法,没想到一向平易近人,儒雅随和的蒙曼怒斥他:"你这是一句混账话。"

对于这位“好事”记者的提问,作为蒙曼老师的忠实粉丝,我也非常愤怒!什么叫剩?怎么就剩了呢?用“剩女”形容大龄未婚女性,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女性为了爱情正确的考量,是合情合理的。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更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实,谁不渴望拥有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蒙曼老师也坚持着白头偕老的婚姻。她的婚姻观较很多人要理性的多。她追求的是真正调和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独立而不独身。

蒙曼老师父母的爱情为她做了标杆,他们的爱情有一些童话故事韵味,二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最后白头偕老。可以说蒙曼从小就见到了人们眼中的真爱,所以即使顶着年龄的压力,蒙曼也依旧坚持白头偕老的婚姻。

当今社会,焦虑横行离婚率骤增,爱情的小船说翻就翻。比起房贷车贷的压力、生活琐事的烦扰,专心安静做学问何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希望那些“好事者”能“躬身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过好自己的日子,给社会多增添一份和谐。也祝愿蒙曼老师能够快乐的生活,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最早看到这句话,是初中时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心想,哦,原来琼瑶阿姨的笔名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今天看蒙曼老师写的《顺着历史学古诗》一书,第一篇就是对这首诗的讲解。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原来这木瓜不是咱现在水果店出售的木瓜,而是一种可以做蜜饯,生吃很涩的果子。而之后的木桃、木李,也都是此类涩果子。

蒙曼老师从三个方面说这首诗——结构好,意思好,引申好。

结构好不再说,在此说意思好。蒙曼老师说,如果是投桃报李,那很常见,是一种对等关系的礼尚往来。但这首诗里却是,你送我涩果子,我送你玉佩。这就超出了礼尚往来的范围,而要表达的是重义轻利。

引申好。虽然从宋朝以后,大多数都认为,这是一首小伙子写给姑娘的情诗。但现在已经引申到其他场合,不仅青年男女之间可以用,同学之间可以用,而且国家之间也可以用。

最后蒙曼老师说:“在回报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分斤掰两,计算投入和产出,我们只需要知道,人家曾经真心对待我们,我们也用真心回报人家,这就叫'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所谓黄金有价,情义无价,不就是这首诗传达给我们的道理吗?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我们同事亲友之间的随份子。

记得我结婚的时候,一位同事来送礼。他送多少,我之后也没看礼单,而是从其他同事嘴里听说的。据说他送了30元。当时2008年,同事最少送50元,但凡关系好一些的,都送100元了。因为他结婚比我早几年,那时候我送的是30元吧!这估计就是投桃报桃吧,就是不知道那年桃涨价了没?

想起我结婚的时候,当时我三舅家的表妹还是实习老师,给我送了一个床上四件套(两个枕套,一个被罩,一个床单)。虽然质量非常一般,是那种非常薄的化纤布,价格应该也就几十块钱的样子,但我那时候日子苦,那四件套也帮了大忙,和妈妈送的床单换着用,用了好久。

几年以后,表妹结婚。我除了随份子钱,还在富安娜家纺,花298元买了一件床上四件套。当时二舅很不愿意,说他儿子结婚我没送东西,我妈当时就说:“那时俺闺女结婚时,她送了个四件套,现在她结婚,才给她买个更好的四件套。你家儿子给俺送了吗?我二舅当时无语。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不求价值上的对等,但求回报这份情义。因为黄金有价,情义无价。

由此我也想到,我们的一些朋友,每当我去给他们的文章点赞评论,他们也总是给我点赞评论。我知道我持钻不多,权重不够,我投之的也许只是一个涩果子,而他们比我持钻多,还给我点赞评论,报之的也许就是玉石吧。非常感谢他们!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告诉我们,常怀感恩之心,用心回报别人。那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回礼,那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情意。

唐朝的女性分为以下几类:

1、政治女性,以武则天为代表。

2、艺术女性,这类女性没能力自立门户,所以都嫁人了。

3、知识女性,这类女性多是唐诗的作者,也有被宣进宫的。代表作有《女论语》。

4、主妇:这种女性主要忙于家务,处理家庭关系。

5、贫女:唐朝女性嫁人往往陪嫁很高,贫女往往替别人做嫁衣,考十指吃饭。

6、宗教女性:不选择婚姻只能选择去修行。

唐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女性投身宗教?一是出于信仰,二是因为唐朝没有那么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自古以来中国式的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心思,所以他们对于自己孩子的期盼还是非常高的,希望他们未来能够过的幸福快乐,也能够学有所成,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之下,很多的孩子也都在不断地奋勇向前,努力的让自己成为父母的骄傲。有一位才女叫做蒙曼,她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女讲师,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是非常高的,但是她却给父母带来了焦虑,那就是她到现在还是处于未婚的状态,一直处于单身的她也让父母操碎了心。

一、耳濡目染

蒙曼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当中,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有着大学学历,并且还都是老师,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长大的蒙曼就非常的喜欢读书,一本又一本的书给蒙曼奠定了非常好的文学基础,但是在她要中考的时候,读书却成为了她学习上一个最大的阻碍,为此她的父亲就和她约法三章,每天读书是有时间限制的。蒙曼与父亲达成了一致,并且这次以后开始发愤图强,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

二、求知若渴

长大后的蒙曼以非常好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并且在四年的大学期间,她也一直不断的继续读书。在大学毕业之后,中央民族大学想让蒙曼留下来当教师,但是蒙曼却想继续发展,她想成为一个女博士,对于她这样的想法,她的父亲和母亲也都是非常支持的。在读博士的时候,她生活的环境是非常艰难的,为此蒙曼的父母还拿出大半生的积蓄为她买了一套小房子,环境变得安逸了,蒙曼的读博之路就变得更加顺利了。

三、婚姻状况成负担

蒙曼成为了博士之后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欢,并且她还得到了《百家讲坛》的编导的青睐。在听过蒙曼试讲的一期之后,编导决定让她成为这一个栏目当中的主讲人之一,于是蒙曼就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一个主讲人,她主讲的很多系列都受到了观众的喜欢,并且蒙曼还写了很多的书,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作家。现在的蒙曼已经40多岁了,父母对她唯一的担忧就是她还没有找到自己人生当中的另一半。

2007年11月19日,《百家讲坛》迎来了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讲师——32岁的蒙曼。

只有32岁的她,已经成为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的副教授,可以说是青年才俊。她在《百家讲坛》上的初次亮相,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容优雅,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样子,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她一点也不为过,而人们也很自然的将她和于丹做比较,二人无论是在外形还是经历上都有相似之处,甚至有人评价蒙曼的才华和气质远远胜过于丹。

这样一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女子,为何在45岁还是孑然一身呢?

生于书香门第

蒙曼出生于河北承德,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父母都是人民教师,从小就十分注重孩子文学方面的培养。蒙曼也因此早早地接受文学的熏陶,在课余时间总是静静地翻开书本,沉浸在阅读之中。

父母的教育,家庭环境的熏陶,让文学在蒙曼的心里生根发芽,蒙曼深深地爱上了文学。那时家中两个孩子,各方面的开销都很大,即使在家庭条件一般的情况下,蒙曼的父亲还是会拿出一半的工资来买书,让孩子阅读。

蒙曼在采访中提到过,她的文学启蒙作品就是家中珍藏的四大名著。对于蒙曼来说,文学和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从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对某一个时代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而历史又何尝不是一部文学著作呢?

历史的兴衰,历史中人物的命运,都是这部著作中的精彩情节。幼时的启蒙,将历史与蒙曼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1992年,蒙曼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读书,后又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最终考取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蒙曼进入了大学,她的父亲还是会给她列出要读的书目,在图书馆借不到的书,父亲还会专门托人购买,再寄给蒙曼。在蒙曼从一个对文学极度热爱的少女变成北大的历史系博士的路上,她的父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她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指路人。

《百家讲坛》一鸣惊人

蒙曼被人们所熟知,主要原因是《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或许是受其父母的影响,蒙曼从小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老师。但在硕士毕业后,蒙曼没有接受中央民族大学给自己抛来的橄榄枝,他放弃了留校任教,而是选择继续考取博士。

蒙曼说那时她觉得自己需要继续学习,并不想太早的工作。虽然在当时,人们对女博士都带着有色眼镜去评判,但蒙曼的父母一直支持女儿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无论是选择继续求学,还是选择工作,成家立业,都是自己人生路的分叉,每一条分叉都通往不同的目的地,没有高低好坏之分。

就这样,蒙曼在北京大学学习了三年之后,回到了中央民族大学,成为了历史系的一名老师。对于蒙曼来说,历史不但是枯燥的文字和时间线,更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以蒙曼的课堂也是十分的生动有趣,几乎是座无虚席,常常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慕名而来。

学生们都十分喜欢这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历史老师,历史在她的讲述中变得“活”了起来,一来二去,蒙曼被自己的学长推荐给当时《百家讲坛》的导演魏学。

魏学到中央民族大学听了蒙曼二十分钟的课,三天后蒙曼便接到了《百家讲坛》的电话,通知她去试讲。可想而知试讲十分顺利,蒙曼被敲定为新一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那一年,蒙曼只有32岁,是《百家讲坛》历史上最年轻的主讲人。

在这之前,蒙曼从未上过电视节目,但蒙曼回忆当时的自己并不紧张。因为她觉得《百家讲坛》的理念和她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都是深入浅出,把枯燥严肃的历史变得有趣起来,让人更容易接受,只不过在学校她面对的是学生,在节目中她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而已。

因《百家讲坛》,蒙曼被人们熟知,她陆续讲了《武则天》,《太平公主》,《唐太宗和杨贵妃》等颇受观众欢迎的剧集。

《中国诗词大会》吸粉无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极大提升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推出,也将国学热潮推至顶峰。

蒙曼作为节目的评委,在节目中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粉无数。人们被节目中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讲述历史头头是道的蒙曼吸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曼对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虽然节目播出后,一些史学家对蒙曼在节目中对于诗词的解读提出质疑,但千人千面,不同的人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蒙曼作为老师,是一名合格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蒙曼作为传统文化的推崇者,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引领者。

四十五岁仍享受单身生活

除了蒙曼在文学历史上的造诣,人们对蒙曼的个人情感生活也十分关注。到目前,蒙曼还在享受着单身生活,。她认为感情的事情是最不能勉强的,单身的她并不感到空虚。

对于蒙曼来说,一份真挚美好的感情对于她的生活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即使没有爱情,她也能在生活中自得其乐。一个人精神上是富足的,肉体就不会感到孤独。

人们说是因为蒙曼太过于优秀,导致喜欢她的人不敢上前。可女孩子优秀没有任何的错误,蒙曼也绝不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蒙曼的父母也选择对蒙曼的情感生活放任不管,他们觉得女儿快乐是最重要的,优秀的人的爱情经得起等待,也值得等待。

用是否有过婚姻来评判一个女子早就已经过时了,社会不再需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性;社会需要的是能撑起半边天的独立女性,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身体上。蒙曼作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坚持自己的热爱,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面包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

春节的时候看了几期《中国诗词大会》。知道了蒙曼老师,对她的名字很喜欢,感觉特别有诗意。

她一袭旗袍坐在那里端庄素雅,完美的诠释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状态。整场诗词大会她一直笑眯眯的,而且出口成章,博学多识,让人如沐春风。

注册喜马拉雅之后,看到有蒙曼老师的《蒙曼品最美唐诗》,立刻开通了vip,跟着老师品味那来自千年的唐诗古韵。

以前对唐诗无感的,能够背诵的也就是那些脍炙人口的。高中的时候老师要求背诵的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从来没有静下心来仔细体会一下这些诗的意境。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了应付考试背诵的古诗已经基本忘却了。

自从听了蒙曼老师的讲解,对唐诗又有了一番新的领悟和见解,也由此喜欢上了穿旗袍的蒙曼老师。

我上网搜索了蒙曼老师的资料,百度里是这样介绍的:

她生于1975年,比我大不了几岁,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刚刚上大学。一看她的学位终于知道为什么博学多才了。博士学位,是我望尘莫及的。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员教授我在诗词大会就了解了。

蒙曼老师被公众熟知是在《百家讲坛》。2007年11月19日她开始在《百家讲坛》讲武则天的故事。惭愧的是,我没有看过百家讲坛,只是听说于丹老师在上面讲过《论语》。蒙曼老师还有“小于丹”的称号,水平可见一斑。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蒙曼老师到现在是未婚的。有很多人恶意中伤,说她是因为颜值问题才不结婚。我觉得这种人太肤浅,到了老师这个境界和水平,她还需要靠颜值来寻找另一半吗?

平心而论,蒙曼老师不能算是美女,但却是当之无愧的才女。容颜终将会有老去的一天,而有趣的灵魂和腹中的才华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沉淀。

蒙曼老师曾经说过:“女性已经独立了,甚至不需要再依赖男性生存了,剩女这种说法,是男权观念未全部清除的表现。”我特别赞同。

我相信她是没有找到契合灵魂的伴侣,也不愿将就。像蒙曼老师这种女性的生活,不结婚比结婚差不到哪里去,她说:“平时一个人住,自得其乐”。

蒙曼老师特别喜欢穿旗袍,网上的也大都是穿旗袍的,这可能和她是满族人有关。以前一个同事也是满族人,她说旗袍是她们的族服,她也经常穿旗袍。

穿上旗袍的蒙曼老师更显知性,更有韵味,书香气十足。我一直是一个“颜控”,但是现在被蒙曼老师的才华圈粉,被她的博学多识吸引。

每天早上听着她的唐诗解析,感觉像是回到了那个大唐盛世,跟着诗人去欣赏大唐的春天,去领略大唐的雄风。

曾经有朋友称我“才女”,我真是羞愧难当。和蒙曼老师相比不及她的千万分之一。但我会以她为榜样,跟着她品味唐诗,跟着她品味四时之美。

央视的《百家讲坛》从2001年开播,到现在快有20年时间了,一度在观众当中掀起一阵古代文化浪潮。 观众不仅喜欢看节目本身,还喜欢里面讲历史的名师,易中天、纪连海、王立群等等,节目裏大多数是一些男老师,於丹和蒙曼是男人当中少有两个知识女性。

继於丹之後,又一比特国学大师被赶下台

《百家讲坛》是非常受观众喜爱的一旦文化类节目,从2001年开播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因为《百家讲坛》所邀请的都是各大名校的教授,有身份且有一定名气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於丹,便受邀在《百家讲坛》讲述了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这本书记录的是圣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讲学和对话片段,自古以来便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对中国文化有著重要的影响。 於丹讲的论语观点鲜明,囙此也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但是於丹走红之後却开始越来越自大了,在其他栏目讲述论语时,甚至参入了许多的主观臆断,甚至是曲解《论语》的内容,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影响不可谓不大。

除此之外於丹的生活作风也一直为人所诟病,有一次於丹在北大做演讲,竟被自己的学生哄下讲台,从此以後便彻底的跌落“神坛”了。 继於丹之後,又一比特“国学大师”受到了广泛的争议,这位国学大师就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

蒙曼做错了什麼?

蒙曼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这些现代文明,带到了不该出现的场合,我们也知道,在一些大型的场合,讲这些文明应该以最严肃最初始的态度去讲,不应该娱乐化,也不应该在套用现代文明。

真正瞭解过这些知识的人,他都有一些知识底蕴的,这些底蕴让他知道这些知识的传播管道以及思想,所以,如果套用现代文明,把它娱乐化,就像看小孩子打架一样,显得特别无聊,很幼稚。

这样的管道,就会造成一个後果,这个後果就是让这些专业的人,看起来并不专业,或者所表达的东西并不好,看似很吸引人。 从专业的角度去说,这不是一个专业的态度,也不是一个专业老师该做的事情。

人无完人

更何况蒙曼的解释并未出错,却遭受了长达一段时间的网络谩骂,即使後来被情绪控制的人们回过神来察觉到了真相,又有几个人会为当初误解谩骂她而诚心道歉呢? 所以说,当我们在互联网上瞧见言辞激动的言论之时,不要草率相信,并且胡乱地被卷入情绪的浪潮之内,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子弹飞一会,让真相慢慢浮现出来。

蒙曼教授虽然在历史学上有很多自己的见解,也能够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点。 但是她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尤其是在做电视类的文化节目的时候,还是需要再积累一定的经验,讲解时也要更加严谨一点。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她也配叫大师? 毕竟现在的大师太多了,但真正肚子裏有墨水的,却并不多。

对于外界的误解,蒙曼不结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她找古文化诗词的研究之中,寻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所以对于她来讲,结婚与否已经不再重要。

简单一点来形容,每一个人的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蒙曼的方式不是她不想结婚,不是她讨厌婚姻或者是什么不婚主义。

记得蒙曼曾说过:我崇尚女权,崇尚婚姻,我追求白头偕老的爱情,我并不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只是我还没遇到我认为对的那个人。

对于这样子一个理智又有真才实学的才女,她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为了守住自己内心里真正的爱情观。

扩展资料

1992年9月至1999年7月,蒙曼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师从荣新江教授;200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2年7月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和中国古代妇女史。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所授课程: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专业英语、历史文选、隋唐五代史(研究生课)、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宫廷政治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14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