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刀舞曲的作者简介

马刀舞曲的作者简介,第1张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1978),前苏联作曲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先在格涅辛音乐专科中学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其创作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另外,还受法国印象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他的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各国经常演奏的曲目。《马刀舞曲》是哈恰图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表现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二交响曲》(又名《排钟》)、舞剧《加雅涅》《斯巴达克斯》以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他还是前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20世纪以后,运用这种不协和音、微分音、多调性、无调性与复节奏的诸如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爵士音乐开始被世人所聆听,当中的代表有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布索尼、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布莱兹、凯奇、哈巴、施托克豪森、格什文、拉赫玛尼诺夫、巴托克、科达伊、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与布里顿等。

  转

  历史上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

  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1260年对穆斯林的爱因加鲁特战役失利未计算在内

  ),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在几次西征中蒙

  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总数不过最多20万人左右(欧洲战场从未超过15万),

  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

  20里”的情形。这有哪些原因呢?拙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

  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

  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

  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

  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

  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中国战国时代的车阵、

  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

  比的。

  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

  《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堂堂正正的正战。这种战术意识的

  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

  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

  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

  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

  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

  ,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

  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

  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

  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

  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

  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即使在进入铁器时代,马的鞍具的发展,使得骑兵越来越重要了,双方在骑

  兵的战术运用上也有巨大的差别。东方的骑兵很少有重装甲,骑兵即能用马刀、

  长枪也可以使用弓箭。骑兵主要目的是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可

  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而西方的骑兵部队发展出了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士兵

  穿着厚厚的锁子甲,可以有效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使用长枪和长剑,杀

  伤力较大。但是与东方不同的是,骑兵战术的使用仍和古罗马时代的步兵方阵相

  同,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几乎没有太多的战术机动能力,作战范

  围仍然是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

  东西方的军队由于地理障碍,除了欧洲军队和中东地区的军队发生过大规模

  的战争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军队从未与万里之外的西方军队打过照面。唯一

  可能的机会,在亚历山大攻克印度准备东进时,因病逝而告终。

  蒙古人的战术。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

  攻击。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

  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

  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

  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

  汉族新的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

  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

  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

  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

  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

  击后蜂拥而来。这种战术在过去的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都用过。但象蒙古

  人一样利用四处游骑做间谍,大规模的骑兵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则没有出

  现过。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

  担

  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事实上,蒙古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

  ,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

  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

  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而且,

  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

  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

  想象的战争场面。

  蒙古人西征时,在发生大部队与敌正面遭遇的时候,蒙古骑兵也会迅速排成

  战术队伍发起正面的攻击。其战术队形通常是排成五个左右的横队,每个横队均

  为单列。各横队相距很宽的距离。这样形成了远远大与对手的宽大正面(从现代

  战术来讲,这种极易为对方冲击的宽大正面是极为不利的)。前两个横队是重骑

  兵(相对东方军队),其余为轻骑兵(相对与西方的轻骑兵可算无任何装甲的骑

  兵)。在此之外则还有大批的游骑四处做表面上无意义的运动。

  双方军队在靠近后,蒙古军队的轻骑兵会突然从前排的重骑兵横队的巨大空

  隙间以极高的速度冲出,向西方的敌人投射长矛和从中原学来的毒箭。几次齐射

  后,重骑兵队伍迅速后退,接着轻骑兵也迅速后撤,并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遭到

  攻击的西方军队无论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方阵此时都很难迅速回击,必须保持队

  形的严密向前推进,否则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杀伤蒙古兵。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

  只要一两次这种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而这种反复的攻击蒙古兵可

  以不论白天黑夜地进行,因为队伍相距较远且不需要太严整,蒙古兵的队形很容

  易在远离敌军后重新排列整齐。一但敌军队形混乱军心动摇开始后撤,则宽大的

  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

  蒙古军队在骑兵快速大纵深地前进时,遇敌坚固的城堡,通常只留少数部队

  监视以待后续的攻坚工兵,大部队仍继续高速前进,使后方的敌人根本无法作出

  战争准备。

  另外。蒙古军队常常利用冬季大河结冰时发起战争。

  战例。1241年,蒙古苏布台和拔都分率大军进攻东欧,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

  脉,准备于匈牙利平原会师,在两支部队遥远的侧翼还有两个小规模的骑兵部队

  ,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主力部队的战略意图。匈牙利国王

  贝拉在蒙古军队进抵佩斯城

  前,判明蒙古军的意图,立即组织了10万人的军队寻求与蒙古军队决战,蒙古近

  六万人的主力则避开匈军的攻击稍稍后撤。四月,双方最终则在绍约河畔对峙。

  匈牙利判明对岸是蒙古主力后,迅速地抢占了一个巨大的桥头堡,又在河西岸用

  大量的马车连成坚固的兵营,等待蒙古军队的攻击。蒙古军在后续的工兵到达后

  ,立即在黎明用威力巨大的抛石车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军队射击,守备

  部队在前所未见的攻击下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

  利军队主力发起攻击。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地列队杀向数量处绝对劣势的蒙古军

  时,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主力!蒙古军约三万人的主力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乘夜

  渡过冰冷的河水。蒙古主力从背后杀向匈牙利军队,队形混乱的匈牙利军队立即

  撤回坚固的兵营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营里发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

  (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燃烧油。这些攻击武

  器大多为西方军队首次见到,其内心恐慌可以想见。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

  的战术,匈牙利人迅速崩溃从缺口逃亡。但是,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速度和耐力

  远远高于逃跑者,可以不停顿地换马四处截杀。绍约河战役,匈牙利军队阵亡七

  万余人。蒙古军迅速攻克佩斯城,杀死十万余人。�c

  蒙古军队靠着部队的高度机动性,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

  欧洲军队。因为欧洲军队在速度上的劣势,使得在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很久

  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另外,因为欧洲军队主要依赖

  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

  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

  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

  二、蒙古人特殊的装备

  蒙古马。

  蒙古马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该是最劣等的马了。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

  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

  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

  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

  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蒙古马可以长距离不停地奔跑,而且

  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

  工作,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

  而且,蒙古马在蒙古军队除了作为骑乘工具外,也是食物来源的一种---蒙古

  骑兵使用大量的母马,可以提供马奶。这也减少了蒙古军队对后勤的要求。并且

  ,蒙古骑兵通常备有不止一匹战马。

  蒙古马的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

  能力。比如,1241年冬季,苏布台的主力骑兵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

  突然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时,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而布满积雪的两地

  之间的距离有三百多公里,

  且多是无路的山地。

  中原的新式武器。

  蒙古人使用的发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个王朝原来是守备

  坚固的城防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但蒙古军队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

  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

  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

  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欧洲战场,很多时候火药类武器尚未造成城墙

  被完全破坏的局面,守军就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

  蒙古骑兵的各种装备。

  因为蒙古骑兵从未象欧洲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加之不象欧洲

  军队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所以蒙古骑兵随身携带各种武器,使得其可以随时完

  成不同的任务。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值

  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

  他们的弓箭较长大,需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马可波罗》中有他

  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

  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

  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胜防的。另外,蒙古骑兵的

  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

  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不会象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

  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三、蒙古军人的训练、忍耐力和其军事化的特殊社会组织

  蒙古军队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就是战士。在马背上长大,从小的

  玩具就是弓箭,成年时候就早可以算成职业军人了。由于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

  长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求,爬冰卧雪

  在其视为常事。远距离跋涉更是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

  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各定居的农耕民族素无的连续作战的意志

  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被抓来的百姓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

  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都在文化和物质上处于落后地位,大规模地攻占

  掠夺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对财富的渴望对杀人带来的刺

  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时候。蒙古人放手让士兵可以任意屠杀

  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勇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得蒙古

  军人成为极其勇敢野蛮的战士。肆意的掠夺则部分解决了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

  。

  另外,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几乎把对外战争作为民族生存的依靠,游牧反而

  降居次席,蒙古国走向了完全的军事化道路。为了训练出最好的军队,蒙古人三

  四岁的孩子就被投入专门的军事训练部门进行军事学习。他们被严格地进行骑马

  、射箭的训练。这些被从

  小训练出来的孩子组成的骑兵部队,战斗的素质和技能是极为惊人的,他们在马

  背上无论是冲锋还是快速撤退都能准确地射击敌人,换言之,所有的普通战士都

  是李广那样的神射手。这一点,他们几乎所有的异族敌人都无法作到。这也是欧

  洲军队在没有给予蒙古骑兵杀伤的时候自己就遭到重大伤亡的原因。

  蒙古人建立了与战争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各部落的领导即是生活生产的管理

  组织者又是军事行动的管理组织者。对外发动战争时,可以全民动员,全民不分

  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作战行动。如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全民参与,在

  城下放牧生活,维持军队持

  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市被攻克。

  综上分析,蒙古国军队在亚欧大陆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几乎是必然的结果。而

  蒙古在日本和越南战场上的失败,恰好是因为这两个战场是蒙古军队最无法发挥

  优势的地方。他们必须下马乘船,靠老天保佑才能平安到达目的地,抵岸后,在

  丛林山地面前,他们无法大规模地穿插机动,甚至还不能骑马作战。更糟糕的是

  潮湿的空气让他们适应大陆气候的鼻子无法呼吸,他们成了病夫或被瘟疫夺去生

  命,就象欧洲军队不能适应他们一样,他们也不能适应这里老是从丛林冒出的军

  队。何况,他们的战友是心怀狐疑的汉人。

雅尼(Yanni),1954年出生于希腊卡拉马塔。著名作曲家,人们把他称作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从他的身上可以感到古老希腊的浪漫诗意与年轻美国的奔放现代的融合。Yanni 的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雅尼曾两度被格莱美奖 提名。雅尼,原名雅尼·克里索马利斯,后加入美国国籍。

雅尼,通常被称作新世纪音乐家,但在他的自传里,他更倾向于称自己的音乐为现代器乐(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1972年,雅尼由希腊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并提前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出于对音乐的热爱,毕业后雅尼走上了音乐之路。1980年,雅尼录制了第一张专辑《Optimystique》,之后,雅尼的优秀作品不断问世,并日益获得人们的好评。雅尼至今已有十余张专辑并在世界各地举办过音乐会,如希腊卫城,印度泰姬陵,中国故宫,英国伦敦,美国拉斯维加斯音乐会。 雅尼出生在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少时因为家境不好,无法受到正规有序的音乐教育,但这并不能抑制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的成长。他可以不需要任何谱子而仅凭超人的记忆,准确地记下听过的任何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人们把雅尼称作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从他的身上可以感到古老希腊的浪漫诗意与年轻美国的奔放现代的融合。雅尼的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他曾说过:“我的目标是用情感与人们沟通,我捕捉到了生活的感受并把它溶入音乐之中,音乐将会给听众带来希望的撞击。”

班得瑞(Bandari)音乐是瑞士音乐公司Audio Video Communications AG旗下的一个新纪元音乐团体。其作品以环境音乐为主,亦有一些改编自欧美乡村音乐的乐曲,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是重新演奏一些成名曲目。

班得瑞音乐最强的3大特色

1实地走访瑞士的罗春湖畔和玫瑰山簏、阿尔卑斯山收藏自然元音。

2主要强调一种轻柔的绝对性,是最纯净、最能安定人心的音乐处方签 。

3独特超广角音场、空灵缥缈的编曲构成最具高临场感的大自然音乐。

清爽的配乐架构处零压力、零负担的乐曲,更细琢的每一轨声道的解析度,使音场效果更具空灵感,你将体验到浑圆完美的声线,就连声波最细微的毛边都完整接受……

1990年发迹瑞士的班得瑞,来自一群爱好生命的年轻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等等青年才俊。团长奥利弗史瓦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人,不但专长多种乐器,更熟稳先进的录音工程。他的特别率先采用先进的数字采样技术,将自然界的声响,运用后期母带24bit数字录制,钜细糜遗地记录下来清晰无比音质。奥利弗史瓦兹更曾与为莎拉布莱曼制作“Timeto Say Good-bye”的天王制作人亚历士克里斯坦森合作,但挚爱新世纪音乐的他,最终选择将一身才华奉献给瑞士山林!

班得瑞闻名全球的独特之处 

莫过于班得瑞每当执行音乐制作时,从头到尾,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坚持不掺杂一丝毫的人工混音,直到母带完成!置身在欧洲山野中,让班得瑞拥有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也找寻到自然脱俗的音质。每一声虫声、鸟鸣、花落流水,都是深入山林、湖泊,走访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罗春湖畔、玫瑰峰山麓,少女峰等处实地纪录。

尚·马龙(由Jean-Francois Maljean是一位来自比利时音乐王国、毕业于柏克莱大学音乐学院、在欧洲享有盛誉的流行钢琴家,他的拥护者遍及北欧、意大利、北美、日本、新加坡、台湾。在他的二十几年的音乐创作生涯创作了十余张CD:《真心日记》、《海底之心》、《真爱传奇》、《Piana & Sea》、《Ruisseaux Des Fagnes》等等。这些专集CD发行至全世界,充分体现了他超常的音乐天赋和对乐曲的内涵非凡感悟力。 尚·马龙的钢琴具有难以捉摸又令人在瞬间入迷特质,既有古典的庄重、又有新世纪乐风的人情味,从他率直的落键更透露男性内敛的柔情。时而细雨润物,时而万马齐喑,时而如银河落九天之势,时而又复小楼昨夜听风雨之形。他的演奏风格同时受到[德布西(Debussy)]这位革新派古典名家的影响极深,所以在他的演奏里不乏有七和弦与九和弦的装饰音出现,在某些精彩的乐段中尤其突出,使他的演奏显的炫丽无比。尚·马龙从不对任何乐派靠拢或怀有偏见,他认为[心]才是音乐真正的主人,在演奏会中,可以领教这位身怀学院派技巧的钢琴名家,用音乐和心与您的对话。

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1953年12月28日-),法国钢琴演奏家。本名菲利浦·罗贝路易·帕杰斯。理查德·克莱德曼不是以古典钢琴曲而见长,而是主要弹奏一些现代爱情曲目。被誉为“钢琴王子”。 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时开始习琴,6岁时指法已非常纯熟流畅,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得到学校音乐比赛的优胜,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理查德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在古典音乐界是一颗明日之星。但是,他偶然间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对,毅然转变方向,开始同米谢尔·沙德合作,经常出入录音室,并结识了当时法国音乐界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奥利佛·杜桑。由于理查德·克莱德曼不仅具有高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而且具有深厚的音乐感,深得杜桑的赏识。1977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为电视剧配乐,独奏了《致艾德琳的诗》,立时引起轰动:电视台设立专线电话以应付纷至踏来的咨询;各唱片行内拥挤着要求订购此曲唱片的顾客;唱片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火速加制了80万张唱片。理查德·克莱德曼一举成名。自此以后,他那流畅华丽的钢琴曲犹如一股席卷全球的旋风,由斯堪地纳维亚半岛远播至南非,又从欧美大陆传到亚洲各国。《致艾德琳的诗》之后,理查德·克莱德曼又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如:《星空》、《秋日私语》、《心曲》等,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俊美的形象,为自己确立了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的独特风格,登上了明星宝座,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演奏王子。1990年,法国电视一台“90之星”评选,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一曲《致艾德琳的诗》当选,获得世界上唯一的金钢琴奖。随后,他与詹姆斯·拉斯特合作录制了《太阳永上云端》。

喜多郎,原名高桥正则(Masanori Takahashi),日本音乐家,在1953年于爱知县-丰桥市出生,日本作曲家、音乐家,他的家庭信奉神道教。他的的曲子韵律自成一格,从自身生活环境悟知到的诸如自然的雄浑、荒远、温暖、冷漠等种种情感反映到创意的想象世界中,音乐旋律优美,意境深邃,风格独具。喜多郎所创作的乐曲《丝绸之路》风靡全球整整20年,喜多郎凭借着对中国音乐的间接认识和音乐人对历史特殊感悟,创作出了充满中国韵味的丝绸之路乐曲,并由此一举成名。 喜多郎生于1953年日本爱知县丰桥的农家,高中时自学吉他并和朋友组成“信天翁”乐团。而后加入宫下富实夫创办的“FarEastFamilyBand”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1972年在德国遇见“TangerineDream”的KlausSchulze而感受到电子合成器的魔力。 可以说,早在70年代便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子合成音乐的喜多郎(kitaro),是New Age音乐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着日本New Age音乐开路先锋的独特风格。 将古典、流行、爵士融入电子音乐,这种不同于西方音乐的东方魅力,使得kitaro从首部作品《天界》面世开始,就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听众的肯定(当然很多人对于他的音乐比对他本人更为熟悉)。

范吉利斯,本名埃万耶罗斯·奥德赛·帕帕萨纳修(Evangelos Odyssey Papathanassiou),1943年3月29日出生于希腊。几乎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教育的他,在4岁时便能演奏钢琴,6岁举行个人作品发表会,可谓真正的音乐天才。无论如何,只要谈起电子音乐,都不能不提范吉利斯(Vangelis)。这位才艺卓越的键盘器乐手,是近30年来影响力最广泛的电子合成器专家。 范吉利斯(Vangelis)本名Evangelos Odyssey Papathanassiou,1943年3月29日出生于希腊,几乎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教育的他,4岁便能演奏钢琴,6岁举行个人作品发表会, 可谓真正的音乐天才。范吉利斯年轻时期接受摇滚音乐洗礼,学生时期自组的乐团「Forminx」不仅是1960年代希腊最受欢迎的音乐团体,范吉利斯更是将近代流行音乐带进希腊的第一人。而为了寻找更宽广的音乐空间,25岁的范吉利斯前往巴黎发展,他自组的「爱神之子合唱团」(Aphrodite’s Child)红遍整个欧洲,也成功开发了前卫摇滚乐的新方向。

1970年代的范吉利斯全心投入电子音乐创作,并转往伦敦为**制作配乐,开启他辉煌的**配乐时代,其中包括1981年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的「火战车」、1982年的「银翼杀手」、1983年的「南极物语」、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等重要作品,范吉利斯开创了电子音乐与**配乐的崭新前景,奠定了所谓未来太空音乐的发展,可谓居功厥伟。 也许正是因为范吉利斯的无师自通,他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无法复制性,他以键盘音乐为基础,巧妙融合古典、流行、电子、new age等音乐元素,发展出绵密的管弦乐法以及崭新的电子音乐语法,而他身兼作曲、编曲、制作的能力,更完整地呈现他的音乐理念,从早期古典乐器到后来的新电子音乐,在范吉利斯手中诞生出崭新的表现方式,成为一种未来感十足的新音乐。范吉利斯的成就,不仅反应在全球的唱片销售数字以及无数的得奖纪录,国际天文联盟更决定将新发现的「6354号星云」正式定名「Vangelis」,藉以向这位音乐大师致敬。

艾尔顿·约翰于1947年3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市郊,自幼学习钢琴课程。被誉为“英国乐坛常青树”。

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是欧美流行乐坛上的一棵常青树。1947年3月25日,埃尔顿·约翰呱呱坠地,父母为他起名叫雷金纳德·肯尼思·德怀特。4岁那年,他就开始弹奏钢琴。11岁时,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颁发的奖学金。他加入的第一支乐队是“Bluesology”。曾经以主唱的身份,先后为前锐摇滚乐队“King Crimson”和“Gentle Giant”试音,最终未获成功。 他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和词作家伯尼·陶品(Bernie Taupin)联手合作,然后将名字改为现在众人皆知的埃尔顿·约翰。1970年代早期,埃尔顿·约翰录制了一张名为《风滚草的联系》(Tumbleweed Connection)的概念专辑。因为作品内容丰富、曲调动人,埃尔顿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最为成功的流行音乐家。当时有许多流行歌手和流行风格,领尽风骚三两年就走上了末路,但埃尔顿演唱的歌曲却经久不衰。

1976年,埃尔顿宣布自己是个双性恋者。1984年和里娜特·布劳尔结婚,这段婚姻维持了2年,然后就因他的同性恋行为而破裂。70年代末80年代初,埃尔顿·约翰一度陷入吸毒和酗酒的泥潭无法自拔,而且还患上了易饿病,但靠着惊人的毅力,他最终战胜了这些坏生活习气和疾病,获得了新生。埃尔顿·约翰还以积极倡导宣传艾滋病研究而著称于世,但他仍紧紧把握着现代音乐的脉搏,喜欢欣赏痞子阿姆、Radiohead、“酷玩”乐队和罗比·威廉姆斯等艺人和乐队的作品。1997年,埃尔顿因在音乐方面的突出成就,被英国王室授予爵士称号。

出生在塔斯卡尼的意大利盲人歌手安德烈·波切利被称为“第四大男高音”,他在古典轻歌剧中最激动人心的嗓音,甚至在歌剧界也是颇负盛名。他参与了帕瓦洛蒂(Pavarotti)1992年《Miserere》金曲专辑的录制和意大利流行乐坛泰斗级人物Zucchero Fornaciari 1993年的世界巡唱,引起了国际性的关注。作为最成功的流行抒情歌手,他曾与席琳·迪昂(Celine Dion)、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艾罗斯·拉玛佐第(Eros Ramazzotti)等著名歌手录制对唱歌曲。和他在1995年逍遥音乐会上同台表演过的艾尔·贾诺(Al Jarreau)评价说:“我有幸和全世界最优美的嗓音一起歌唱。”

从小生活在塔斯卡尼一个村庄农场上的波切利,从6岁开始学习钢琴,后来又增加了长笛和萨克斯。天生视弱的他在12岁时完全失明。尽管有着显而易见的音乐才华,波切利起初却并没打算投身音乐界,而是在比萨大学学习法律,并获得博士学位,最终他选择了音乐道路,师从著名男高音科莱利(Franco Corelli),学习之余波切利靠在酒吧弹奏钢琴为生。1992年,他迎来了歌手生涯的重大机遇。Fornaciari招募男高音为新歌《Miserere》制作样带,波切利成功通过试唱,与帕瓦洛蒂录制了二重唱。次年他跟随Fornaciari举行世界巡唱,并在1994年9月摩德纳的帕瓦罗蒂国际节上担任表演嘉宾,与帕瓦洛蒂等世界顶级歌手同台献艺。95年11月,他与艾尔·贾诺、布莱恩·弗瑞(Bryan Ferry)等人参加了逍遥音乐会在荷兰、比利时、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的巡演。

波切利发行于94和95年的头两张专辑《Andrea Bocelli》和《Bocelli》,充分展现了他的歌剧演唱才华。他的第三张专辑《Viaggio Italiano》虽然只是在意大利国内发行,却卖出了30万张之多。1997年的第四张唱片《Romanza》中,波切利转向流行乐的路线,与莎拉·布莱曼合唱了金曲《Time To Say Goodbye》。他1999年的唱片《Sogno》继续了前一张的流行风格,售出了1000多万张拷贝,获得一尊金球奖,并为波切利赢得格莱美最佳新人的提名。进入20世纪后,他出演了多部歌剧,虽然有歌剧迷们指出不足,但无论是挑刺的观众还是他的拥护者,都无法忽略他出众的歌唱才华。 (编译:腾讯娱乐)

瑞典钢琴演奏家罗伯特·威尔斯,出生于1950年2月16日,是当今世界上惟一同时获得钢琴和作曲两项大奖的音乐家,他是瑞典王国的骄傲。他连续四年被欧美音乐界评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具感动力的音乐家。擅长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的他使音乐更富有节奏感,让观众们穿梭于狂热和宁静之间,感受着摇滚与古典的魅力 罗伯特·威尔斯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之一,其作品《摇滚狂想曲》、《在山妖的宫殿中》等被誉为“颠覆传统,震惊欧美”的经典力作。威尔斯先生被瑞典王国冠之以“国宝”级人物,他的专属乐团也被誉为流行音乐的风向标,其影响力为传统和流行音乐界所赞赏和认同。

罗伯特·威尔斯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的成就在于他是世界上唯一能把古典乐与流行、摇滚、爵士音乐融为一体的音乐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罗伯特·威尔斯早在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就应邀来到中国举办过演唱会,并在全世界为北京申奥呐喊助威。而他当时在长城上即兴创作的一首《中国的月亮》现也已成为他世界巡回音乐会上的保留节目。他的音乐不同于雅尼,也不同于克莱德曼,从1999年起,他连续四年被欧美音乐界评为世界最受欢迎最具感动力的音乐家,因为他的音乐极富冲击力,他的演出包罗多种形式——歌舞、器乐,打破了不同音乐流派的界限,极富感染力,曾经震撼了整个欧洲和世界。

1950年2月16日罗伯特·威尔斯的名字对每一位流行乐迷来说都是一种震撼和惊喜。在西方,他与雅尼、理查德·克莱德曼齐名,被视为颠覆传统钢琴演奏的第一人,第一个用钢琴打通古典、流行、摇滚、爵士等一切音乐领域,并于不同的音乐中找寻到相通的神韵。比如,在《对贝多芬的摇滚》中,他就大胆地将说唱乐和贝多芬的《命运》巧妙结合,开创了既古典又流行的先河;《西班牙狂想曲》是他在西班牙听到吉普赛民歌后,灵感突来而作的,其中还被糅合进巴赫与贝多芬的情愫。《胡桃夹子》则完全把老柴的名曲改装成节奏鲜明的摇滚,俄罗斯滑冰运动员曾用这首曲子获得了世界花样滑冰的冠军。《野蜂爵士曲》和《马刀舞》则显示了用钢琴演奏激风骤雨般狂野激情的极致。而《摇滚的狂想》更是罗伯特脍炙人口的钢琴、摇滚乐与交响乐完美结合的杰作。优美的钢琴音色,融汇交响乐队浑厚凝重的气势、爵士乐队亲切婉约的韵律、摇滚乐队直率强烈的情感,形成独具魅力的风格,带着观者穿梭于狂热和宁静之间,感受着摇滚与古典的落差。罗伯特是被称为“巨星”的音乐奇才。

乔治.温斯顿的曲目是钢琴美学史上最纯净逸品之大成,他的音乐舒俊流畅、旋律优美,极具可听性。是新世代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卓越人物。他因其优异的音乐才华而多次获得格莱美大奖和格莱美联社大奖提名的极高荣誉,每年都因乐迷们的强烈要求而进行100 多场全球巡演,受到世界各地观众们的热忱欢迎。他成长的蒙他那州的季节变化景象,丰富了他在创作时的灵魂。

乔治·温斯顿出生于1949年,在蒙大拿州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之后,他先后在密西西比和弗罗里达州居住。如今,他几乎只能听流行和R&B(节奏布鲁斯)器乐曲(比如FLOYD CRAMER后斯的作品、冒险乐队、THE VENTURES乐队、BOOKER T &THE MGS乐队以及KING CURTIS等)以及其他R&B艺术的作品,比如RAY CHAR LES和SAM COOKE。在电台的准点新闻之前,如果播放器乐节目的话,他会聚精会神听上半小时。 受蓝调、摇滚、R&B和爵士乐的影响,乔治从1967年开始弹管风琴和电钢琴。到了1971年,在听了传奇的摇摆爵士乐钢琴演奏家汤姆斯,胖,沃勒和特迪威尔森的后期作品之后,他转向弹奏钢琴。从那时起,他开始致力于在钢琴独奏上建立自己的风格,自己创作作品并编写其他音乐家的作品。1972年,乔治在吉他演奏家约翰.非赫的厂牌TAKOMA旗下录制了他的第一张钢琴独奏专辑,名为《钢琴小品:民谣与布鲁斯》。乔治从事的音乐,其风格实际上是2/3的R&B+摇滚+主流音乐作为元素,然后辅以1/3的优美旋律。他至今为止发行的唱片中后者是主要特色。他选择了田园式的居谣音乐作为演奏和录制专辑的风格。

提起美国最好的New Age艺人。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George Winston。他精通各种乐器的演奏。尤以钢琴造诣最高。1949年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作曲家兼钢琴家乔治.温斯顿,被誉为钢琴魔手,1972年录制个人首张演奏专题《民谣与布鲁斯1972》,八十年代出版了特定的主题作品:《秋季》(1980年)、《辞冬》(1982年)、《九月》(1982年)、《夏季》(1991年)、《森林》(1994年),1995年因其卓越的音乐才华而获得了格莱美奖的荣誉。乔治.温斯顿每年巡回演出110场之多,受到世界各地区许多观众出乎意料、令人感动的热诚欢迎。 乔治温斯顿之四季(All the seasons of george winston)是首张收录乔治温斯顿二十五年来精彩绝伦的的钢琴独奏名曲精选辑。这张精选辑选自六张钢琴独奏专辑秋季”(Autumn)1880'辞冬”(Winter into spring)1982’十二月(December)1982'夏日”(Summer)1991’森林(Forest)1994以及”音乐圣殿(Linus&Lucy-themusic of vince guaraldi)1996。此外,还收录四首从未发行的乐曲:分别是”瞌睡虫小精灵(Sandman)无际的北边原野(Northernplains)我那熟睡小宝贝的脸(Sleepbaby mine)”以及亚洲地区独家收录的夕阳余晖时的吟唱(Evening song)”。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29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