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部洗涤心灵的战争影片(经典影像01)

推荐三部洗涤心灵的战争影片(经典影像01),第1张

以下是三部经典的洗涤心灵的战争影片:

1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这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讲述了一支由八名士兵组成的小分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遣去寻找一名士兵的故事。这部**非常真实地再现了诺曼底登陆的血腥场面,也深刻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性。

2 《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这是一部根据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讲述了一群失落的人在战争后的巴黎和西班牙的冒险和爱情故事。这部**虽然没有太多战争场面,但却深刻地描绘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和破坏。

3 《献给爱丽丝》(Dear John):这是一部由莱塞·哈尔斯道姆执导的**,讲述了一对年轻情侣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爱情故事。这部**虽然是一部浪漫**,但它深刻地描绘了战争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这些影片都是非常感人和深刻的战争题材**,它们能够洗涤心灵,带给人们思考和启迪。

这部**让我意外的喜欢,一部以间谍之名讲述爱情的剧情片,从头到尾都是浓浓的好莱坞黄金年代的味道,剧作扎实,叙事流畅,老导演的细腻和对细节的苛求一览无遗,让人想起去年的《间谍之桥》。是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看到最后真是被玛丽昂·歌迪亚感动到了,优雅美丽又勇敢的女人,还是为了爱情。扣人心弦的间谍题材的爱情片,主角感情戏细腻真实,各种要素拿捏恰到好处,不张扬不浮夸。

本以为是惊心动魄的间谍片,实际上是披着战争外衣的爱情片,这不是另外一部刺激火爆的史密斯夫妇,而是战争中敌对双方间谍的爱情故事,在战争面前,间谍之间的爱情如此卑微。歌迪亚一开始说得好,他们的悲剧不是因为上床,而是因为相爱。在那么一个战乱的年代,间谍相爱注定是一场水中捞月的痴心妄想。其实整片剧情波澜不惊,只有最后那自刎的一枪,激起千层浪,也是早以预知的结局。

战争下的爱情分外感动,二战中的史密斯夫妇更新升级,这是一段悲情的爱情精华,荡气回肠的响彻在战争年代,只是那一丝丝享受真情的时刻少的可怜,却被战争的信仰所改变和打破,间谍元素的运用有点简单化,娓娓道来的故事构造非常简洁,特工演绎各个风格,迫使转换成婚姻同盟不同信任,生活实属许多无奈,但是在真爱下也不能违背上面的信仰和效忠,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点,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真爱本来就是一场倾心之险。

这部很复古的文艺气息的间谍片,布拉德皮特驾驭的毫无瑕疵,管它从根本上是一部爱情片,但《间谍同盟》也像很多间谍片一样把枪战、悬念、背叛都玩了一个遍,有间谍元素调剂的爱情影片,两大主演气场十足,抹平了故事相对单薄的硬伤,动乱年代的爱情尤为可贵,你以为是间谍片,后面变成了爱情片,你以为是爱情片,最后又变回了间谍片。

一开始以为又是个两个间谍相爱,最后任务失败的故事,可只演了一半任务圆满完成,没多久就回到相对和平的国家结婚生子了,就觉得这么平凡的故事不会是泽米吉斯风格,果然整出了反间谍掺杂着夫妻相爱的桥段,在结尾还是以赚取泪点为升华,从德军坠机快撞到房子,皮特冲进房子想去抱女儿,而歌迪亚已经抱着孩子下来了,这时我真的不在乎他到底是不是间谍了。

这是一部很有怀旧经典气息的谍战剧,战争是残酷的,爱情亲情是温暖人心的,没有间谍片的刺激,却能触动人心。确实和同题材相比难算经典,也提前猜到了结局,但最后居然流了两滴眼泪。《间谍同盟》这个翻译有点儿误导,明明就是爱情片,就叫《同盟》可能好点儿?间谍的戏份并不多,感情戏非常出色。

男女主演技代入感都很强,如此不同寻常的故事,在那个时代却又那么符合常理。在悲伤背后的是战争和人性的悲哀,女主最后的脸无数次令人回想,后味十足的**。后半部分对我来说可是步步惊心,一下子就变得非常感性,在某个瞬间我想到了那些歌颂爱情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旧戏。最后身不由己的战争残酷性虽然略有煽情,还是打动到了我。

包裹在谍战外衣下的战地情缘,四平八稳,润物无声,很佩服导演在战争戏与情感戏上,张弛有度的处理。谍战悬念的冷处理手法也挺能吊住人,两位大明星的爱情火花虽然感觉不是太搭,但各自还是发挥了比较上佳的演技那场沙漠风暴中的车,震让人印象深刻,可以看作一种时代风暴的隐喻,预示了结局的宿命,我们无法对抗时代,战争赋予了双方的敌对关系,爱情抵不住家国大义,死亡是唯一的结局。

影片最大的悬念其实不在于间谍身份,而在于爱情是否存在过,只要有了那个答案,就足够了。虽然剧情无甚新意,但我就是喜欢这种老派而工整的复古谍战片。《间谍同盟》用它高端的摄影语言将一段“卡萨布兰卡版史密斯夫妇”式的故事呈现得特别干练、洒脱、豪不做作。在二战期间一对“鸳鸯大谍”因一场刺杀行动走到一起,后续发展严重脱离了两人的控制范围,简直虐心!

1、《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影片由亨弗莱·鲍嘉、英格丽·褒曼主演。讲述了二战时期,商人里克手持宝贵的通行证,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的到来使得里克与伊尔莎的旧情复燃,两人面对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难以抉择。最后里克帮助维克多度过难关,他与伊尔莎的爱情在政治和伦理的推波逐流中愈走愈远。这部片子催生了两首好歌,一首是里面黑人钢琴师的“As time goes by”,另一首是

Bertie higgins看完**后有感而写的。

2、《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主演,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最让人感动的是,两人始终是超越爱情的知己。在赫本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3、《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影片由奥黛丽·赫本、雷克斯·哈里森主演,讲述了一个下层卖花女被语言学教授改造成优雅贵妇的故事,从头至尾洋溢着幽默和雅趣。片中有大量经典歌曲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音乐歌剧类的**,印象深刻,颇有趣味。

4、《音乐之声》 Sound of Music

影片由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主演,讲述了1938年,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久而久之两人心生情愫。这时,德国纳粹吞并了奥地利,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役,并且在一次民歌大赛中带领全家越过阿尔卑斯山,逃脱纳粹的魔掌。

片中最感人的内容,是他们逃离奥地利前,舞台上再次响起上校一家人的合唱,那隐含了的是对祖国深沉的爱……《天天向上》做过一期节目,请到了片中七个孩子,再次唱起了雪绒花,当年的小孩,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了,可音乐,依旧温暖……

5、《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影片由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主演,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的爱情故事。郝思嘉一直爱着艾希礼却得不到他,在战争爆发那一天,她遇到了白瑞德。两个人历经磨难,白瑞德一直对她不离不弃,但直到他最终离开,郝思嘉才发现自己其实爱的是白瑞德。

  加拿大人看待朝鲜战争:他们象一群原木在移动(非常感人)

  原稿件见上周的南方周末

  他们象一群原木在移动(非常感人)

  三年前的冬天,我送女儿去加拿大留学,来到埃德蒙顿市附近的一个叫阿尔伯特的小城这大概是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城吧到达之后的第三天,房东对我说,附近"必胜客"匹萨店的老板想请我吃饭

  "他请我吃饭做什么我又不认识他"我感到奇怪

  房东说:"我的女儿杰恩在'必胜客'打工也许我们这里是个小地方,见到中国人好奇吧,总之老板很想见您他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头儿,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邻里们都很喜欢他你就去见见他吧!"

  "好吧"我答应了两天后的中午,房东陪着我和女儿应邀赴宴

  1月,正是阿尔伯特最寒冷的季节,零下二三十度,奇冷无比出门一会儿,脸,手和脚丫子就冻得生疼从北京来时,我们倒是买了厚厚的羽绒大衣,手套和棉皮鞋,但是,到了这里不太管用

  "必胜客"店离我们的住地大约有一公里远我建议走着去,正好让女儿体验一下加拿大的雪景和严寒

  我们仨人,在冰雪中的小路上小心地走着,穿过冰冻的小河,一步一滑,前俯后仰一会儿,脸上,手和脚指头就没感觉了女儿看见这么美丽洁白的冰雪世界,兴奋异常,一边走着,跑着,一边玩着雪,还摔了几跤,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远远地就看见老板在店门口站着,腰板挺直老板有70多岁了,面色红润,看来身体还不错他中等个,穿着深咖啡色的西装,扎着深红色的领带,满脸笑容,非常谦恭的样子

  我们打着招呼,握手的时候,我感觉到他的手指有些凉,想必他在门口等了一些时候了他走路的样子有点别扭,像个小脚老太太

  与洋人一起就餐就那么回事儿一人一盘匹萨饼,一个大沙拉,每个人都规规矩矩地坐着,每个人都人模人样地端着,每个人都拿着刀叉吃着,每个人都客客气气地说着老板依然满脸笑容,非常谦恭的样子

  他说,今天能见到我这样一个中国军人非常非常高兴他用了"非常非常"这样的词

  他说,他叫约翰,原来是美国人早年当过兵,参加过朝鲜战争;后来就回国了;再后来就娶了一个加拿大姑娘;再再后来就在这个小城里开了一家"必胜客"的连锁店,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就是他的故事,很简单

  我与老板寒暄着,说着那些客套的话,说着那些与每一个洋人都可以说的,甚至是装出来的那些话最后,我送给他一盒中国茶叶作为答谢,他捧在手里一再表示"非常非常"高兴,"非常非常"喜欢,也"非常非常"感谢

  一顿饭就这样吃完了

  回家的路上,房东告诉我,几十年了,老板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过

  不久,女儿的一切都安顿好了,我要回北京了临走前的一天,我忽然接到约翰打来的电话他说,希望能再见我一面,希望能邀请我去酒吧喝酒,如果我愿意的话

  我有些奇怪,但盛情之下,只好答应了,就当是练一把英语得了,心里只是觉得这个洋人老板也太盛情了,我一个过路客,值得如此这般热情吗

  那天,女儿要做作业,房东也有事于是,下午5点多钟,我就自己去了

  还是那样奇冷无比的冰雪天,还是那条一步一滑的冰雪路,还是穿过那条冰冻的小河,只是天早早地就擦黑了我老远就看见了老约翰,还是那样笑容满面地在店门口的灯光下等我,还是那一身西装,还是腰板挺直,走起路来怪怪的样子

  我们一起走进了"必胜客"店隔壁的一家酒吧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了,酒吧里人不太多我发现,人一喝酒,外语能力就提高了,一点语言障碍都没有

  下面是我们在酒吧里聊天的回忆记录:约翰说:"我终于又见到您了,太高兴了50年了,我一直在等这一天"

  我很惊讶:"我们以前并没有见过面啊"

  "我们见过,在朝鲜,50年前"约翰十分肯定地说

  "哦"我更奇怪了

  "50年了,我一直想再见到你们我非常敬佩你们""不,也许您记错了,那不是我"这老头儿怎么啦我更疑惑了

  约翰说:"不,我没记错,那是你们""这……从何说起呢"我问约翰开始讲述他毕生难忘的亲身经历———

  "那是1950年12月,很快就要过新年了当时,我是美军某连的一名士兵,我们已经打到离鸭绿江只有几十公里远的地方,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

  "北朝鲜的冬天太可怕了,山里的风非常大,夹着大雪,整天下个不停,整个世界都被冻住了,我们只有待在屋里才能活下来"

  "一天晚上,我们的连队住在一个叫××××的小山村里(他说了一个很奇怪的地名,我没记住)寒冷冻得我怎么也睡不着我刚刚躺下一会儿,突然,屋外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

  "我从窗口向外看去,天上有照明弹,前方有你们的中国士兵在冲锋,他们一群一群地从树林里冲出来,他们在树林里不知躲藏了多长时间,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您知道什么是原木吗log,log,原木,僵硬的,unprocessed wood,被采伐成一节一节的木头"约翰不断地在重复着

  "小山村的前面有条小河,十多米宽,河水不深,河上的冰已经被我们的炮火炸碎了,河水冒着水汽在缓缓地流淌;你们的中国士兵正在淌水过河;上岸后,他们的两条裤腿很快就被冻住了,他们跑得很慢,因为他们的裤腿被冻住了不能弯曲我们的火力很猛,他们的火力很弱,而且没有炮火掩护,枪好像也被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约翰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他接着说———

  "我们的火力很猛,我们有坦克,大炮,我们用卡宾枪,机关枪和大炮向他们射击,他们一个一个像原木一样地倒下,可他们总是不断地又有人冲向前,冲过河;然后,他们一个一个地又像原木一样地倒下,然后他们又不断地有人冲向前,冲过河;炮火中,你们的士兵仍然在冲锋我们的火力很强,但无法阻止他们,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不断地涌过河,冲上岸,扑向我们小河里,河岸上,躺满了一片一片的尸体,那些尸体像满地的原木一样横七竖八着,是僵硬的……"

  "冻得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骤然破碎了,大地在震动,河水在跳跃,硝烟染黑了白色的世界雪夜中,火光一片,枪声一片,喊声一片,血光一片;空气中也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冰雪在燃烧,河水红了,洁白的冰雪也红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我被约翰不断重复的这句话惊呆了,也被他说的这种场景惊呆了约翰的眼神发直,手在颤抖,两眼紧紧地盯着我,一张僵硬扭曲的脸

  约翰说不下去了,他低下了头好一会儿,他抬起头,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我须臾,他喝了一大口酒,说,"那天晚上,我被那个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的场面惊呆了,被那些不畏死亡的士兵的灵魂震撼了,这,太可怕了"稍停片刻,约翰说:"我当时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

  约翰告诉我,后来,他们被包围了,再后来,他们就逃出去了,只逃出来十几个人,逃到了几十公里之外的冰雪世界中去了他说:"那天晚上,我冻掉了7个脚指头"

  我这才明白他走路时,为什么一副怪怪的样子

  他说,后来,他被送到了东京,再后来,他被送回了美国,再再后来,他来到了加拿大……

  我仔细地听着,每一个单词,我都听懂了;每一个句子,我都记住了:"天上有照明弹,前方有你们的中国士兵在冲锋,他们一群一群地从树林里冲出来,他们在树林里不知躲藏了多长时间,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他们像原木一样倒下,然后他们又有人冲上来了,他们的裤腿冻得像原木一样不能弯曲,他们不断地涌过河,冲上岸,扑向我们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约翰十分不解:"他们为什么会毫不畏惧地去选择死亡他们都很年轻呵50年了,我一直不明白"约翰问我,也像是在问他自己接着,他又说:"50年了,我一直不明白,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一种不畏死亡的精神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一群勇敢的灵魂你们的军队究竟凭什么呢"

  我说:"约翰先生,您可能很难理解,这支军队生来如此"我思索片刻,说:"这支军队刚诞生的时候甚至连枪都没有,他们的第一支枪是拿着自己的刀和棍棒从敌人手里夺来的,他们的敌人有枪和大炮,有飞机,他们没有这些不但没有,他们还经常吃不饱,常常被冻死该有的,他们几乎都没有但是,他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约翰静静地听着我接着说:"您刚才讲得非常准确:'天上有照明弹,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他们像原木一样倒下,他们的后面又有人冲上来了,他们的裤腿冻得像原木一样不能弯曲,他们在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冲锋陷阵……'这,就是这支军队的全部历史因为,他们知道,不怕死,这支军队还可能有生的希望;怕死,这支军队连生的希望都没有了,所以,他们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孕育了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否则,这支军队早就死了,真的,早就死了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我有些按捺不住,也有些激动我说:"您可能还不知道,约翰先生,这支军队一辈子打的所有的仗,都是一百个理由都不能打的仗;他们所进行的所有的战争,都是一千个理由都必死无疑的战争;朝鲜战争,那更是一万个理由都打不赢的战争!因为他们的对手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而且,这个军事强国还刚刚在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还准备在朝鲜和中国再扔几十个原子弹呢按一般的战争概念,这是一场输定了的战争,但是,这支军队打胜了"

  我喝了一口酒,说:"您可能不知道,约翰先生,这支军队最高统帅的儿子与普通士兵一样,就是您说的那些移动的僵硬的原木,最后都埋在了朝鲜的冰雪中了他们输过不止一次的战斗,也输过不止一次的战役,他们死了很多很多的人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怕过,从来没有屈服过就是凭这个精神,他们最后总是赢得了胜利"

  约翰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问:"您刚才不是问,这支军队凭什么吗就凭这种精神他们没有空军,没有大炮,没有原子弹,他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可他们就是这么打过来的后来,这支军队有了自己的坦克,大炮,飞机,原子弹……也是凭这个这支军队的历史就这样真的,约翰先生,您感到很奇怪吗这是一种您很难理解的东方民族精神,也是您很难理解的另一种军队的精神"

  "这,太不可思议了!"约翰直摇头他说:"麦克阿瑟将军当时说,中国军队是很容易打败的,历史上都是这样"

  我说:"是的,一百多年来,中国军队经历过很多次一败涂地的战争,这是我们军队永远忘不了的奇耻大辱不过,参加朝鲜战争的这支中国军队是一个例外,他们完全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支中国军队因为这支军队有着中国军队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独特的灵魂:一个不怕鬼的灵魂正像您亲眼看到的那样,他们不畏死亡,他们像原木在移动"稍停片刻,我说:"中国军队的确不是世界最强大的军队,但是,中国军队的确是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一支军队难道朝鲜战争不是改写了中国军队的屈辱历史吗难道那次战争不是这支军队最辉煌的战绩吗两支实力对比异常悬殊的军队,两个不是同一技术时代的国家,一场必死无疑的战争,没有空军,没有海军,中国士兵甚至在冰雪中穿着单衣……但是,他们始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他们什么都凭不上!就是凭那个不怕鬼的精神!其他什么都不算!这个不怕鬼的精神为这支军队所独有……"

  "什么叫鬼"约翰问我我为难了:"就是那些很可怕的东西,谁都怕,比如原子弹,比如特别厉害的武器或特别厉害的军队什么的"

  约翰似乎不太明白我解释道:"鬼,是我们东方的一个精神概念,世界上一切让人们都害怕的东西,我们都称之为鬼中国人和中国军队原来是很怕鬼的,怕了一百多年了,见鬼就怕,见了西方的坚船利炮就怕得要死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们的军队每战每败,败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结果,越打就越怕鬼,越怕鬼就越多,越怕越挨鬼打,越怕越是输中国军队的那点自尊和自信早就输光了,见鬼就吓跑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军队一直找不到北,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生路到底在哪里最后,我们输得就只有吓死这一条路了后来,中国出了一个不怕鬼的人,他亲手缔造和培育了这支不怕鬼的军队,正是这支不怕鬼的军队,打了一辈子不怕鬼的仗从那次始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的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找到了自己的尊严,洗雪了自己的百年屈辱……这就是关于中国军队不怕鬼的故事"

  "来!喝酒,干杯!"约翰兴奋地与我碰杯我一口气干掉了一大杯白兰地

  约翰说:"50年了,我一直忘不了那个原木在移动的夜晚,一直忘不了那些不畏死亡的灵魂,并且,我一直被那支不解的东方军队的灵魂所困扰,我一直想再见到你们,我一直想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

  我不想说了,我没话说了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向一个洋人老头儿说明,什么叫中国军队的灵魂那是一个怎样的灵魂……唉,这个洋人老头儿,喝酒就喝酒吧,扯什么灵魂呢

  酒吧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人了

  突然,约翰问我:"你们军队有军歌吗"

  "当然"我说

  "您能唱给我听听吗"

  "这很重要吗"我问

  "是的,我想听听一支军队灵魂的声音"

  "OK!"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忘情地唱了起来———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着最后的胜利,向着全国的解放!约翰默默地听着,脸上没有了微笑,很肃穆的样子

  …………

  三年多过去了,那晚的激情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我偶尔还会给约翰发个E-mail,说几句问候的话,倒是约翰常常给我发来E-mail,说,还想再见到我,还想和我一起喝酒,聊天,还想聊聊关于中国军队灵魂的故事洋人就是这样一根筋!

  倒是我与朋友们聚会时,偶尔也会说起那个关于原木在移动的故事,听的人都当听段子一般,大家还挺诧异:"他们怎么不懂战术呢工兵怎么不提前架桥呢为什么不使用坦克大炮呢"

  "他们怎么不懂战略呢明明是不对称就别打嘛,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有时候,我也回想起那个关于原木在移动的故事每当我回味那些早已逝去的灵魂时,感觉真好,一下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5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