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的结婚的习俗就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买红色的,水壶、盆、箱子等等,家电什么的如果买也要贴上红囍这就不多说了。有一点可能其他地方没有,家电什么的都要放一根松树枝,避邪用的。新娘下轿前要找两个小孩子,一个用棍挑着一个叫犁铧的东西,就是种地用的,另一个抱着一个叫麻秸火的东西,点着,两人围着车或者轿转三圈,犁铧是用火烧过的,转的时候还要有一个人端着醋时不时的往上面浇一点。结婚时会有一封喜书,上面会写到拜堂的时候克哪些属性的人,然后让他们面朝对应的方向。拜堂的时候要磕头,正前方放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有一斗麦子,里面插了一根大葱,还有一个倒挂的镜子,桌子后面放一张凳子,上面是祖宗的牌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商场开业或者新娘结婚时的头花上面,有时候都会出现麦穗,那么为什么在这些喜庆的场合有它的出现呢,麦穗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寓意和象征呢?
其实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因为自古以来麦穗在我们国家都最少有四个方面的寓意。首先,最常见的就是,代表着“大卖”的意思,因为麦穗又可以叫做大麦,所以两个词语之间是存在谐音关系的,因此在生意开业或者商场开门的时候会赠送麦穗,寓意生意红火。
而第二个,许多结婚的时候,会在新娘佩戴的头饰上面,同时放上百合花与麦穗,这里边包含的象征意思就是五谷丰登,百年好合。
还有第三种寓意,就是与农民种植庄稼有关系,它代表的意思就是收获,希望以及种子。
最后一个就相对比较简单啦。因为在我们中国种植麦子的面积比较大,所以有时候也会使用麦穗来表示广大农民朋友。
麦穗不但在中国有着多种意义上的象征与寓意,就连在外国同样也有许多美好的含义,就像在西方的神话故事当中,它同样也是代表着希望与丰收的意思。 并且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许多与麦穗相关的故事或者典籍,但是要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
但是,它无论从哪种寓意来说,麦穗简单的解释就是代表着新的希望以及丰收。
每个地方的婚俗确实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那个对的人的定义都不同,遇到对的那个人,举手投足间,谈到的,说到的都是幸福的流露。 她说,他是那个除了她父母之外可以包容和忍受她脾气的人,他是那个对的人,让她学会了撒娇。祝愿她在以后的新生活里永远做一个幸福的人!因闺蜜结婚,有幸体会了项城的婚俗。
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不同,婚俗也不同。她家乡在项城,是以“×老庄”作为名字,这个村庄都是这个姓。她是吴老庄的,村里的人都姓吴。他是麻老庄的,村里人都姓麻。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天娘家不置办酒席。新郎家要在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宴请庄里的人到家吃饭。新郎去接新娘时,去时的路和回来的路不能相同,在新郎接新娘的路上,凡遇电线杆(说法:电线杆是石头做的)都要在前一天粘贴一个红色的“禧”字。凡石头做的物品也都会在前一天压一张方形的红纸,如各种石头,石磨,井边,水泥块都会压有红纸,石头井边会有不好的东西,贴红纸可以防止妖魔鬼怪出来作祟。
新娘的婚服,新娘可以选择先穿婚纱或者绣荷,绣荷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是必须要穿的。新娘在出嫁的早上只能吃煮的鸡蛋,吃完饭后,穿着吉服但未穿鞋的新娘盘坐在红色打扮完成的新娘要盘坐在床中间,左手握着酵子(发酵馒头用的,功能相当于发酵粉,但酵子馒头更好吃),右手握着一把硬币。提前把新娘的鞋子藏起来,以方便新郎给新娘穿鞋时讨要红包,若不给红包,就不告诉新郎新鞋所藏的地方。伴娘(或者弟弟们)负责堵门要红包。新郎手捧鲜花单膝跪地向新娘求婚,新娘同意后,新郎才可以给新娘穿婚鞋。新郎需要给在伴娘(或弟弟们)红包后,才给其提供新鞋的指示,红包到位,新郎找到鞋子后,要亲手为新娘穿上鞋子。之后,新郎握着新娘的左手腕向新娘的父母叫爸爸妈妈,新郎新娘同时向父母三鞠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分别拥抱父母。新郎和新娘一家人在一块儿合影。之后,新娘便要盖上盖头。新娘的父母目送新郎抱着女儿坐上婚车,新娘的父母不能出家门。新娘的娘家人(哥哥,姑姑,叔叔,姨妈)把新娘的嫁妆(棉被、洗脸盆)等装上车,坐在新娘的车之后去新郎家喝喜酒。
新郎接上新娘回家时,走的路不能和来接新娘时的路相同,需要绕着走。到达新郎家,车停下来后,庄里的人便围着婚车准备看新娘,还有一些站在平房上面朝下看的,一双双眼睛巴巴的看着婚车,想要早点看到新娘的真容。新郎这边的家人会举着麻杆和犁铧逆时针绕车一周,之后,便开始放烟花。新娘在新郎家人(一般是新郎的嫂子或婶婶)的搀扶下下车,然后新娘把右手握着的硬币从空中撒下来,左手握着的酵子交给搀扶她下车的人。应西式婚礼的要求,新郎先下车进屋,则由伴娘和伴郎陪着站在门口等待。之后,新郎在回答司仪的一些问题,诸如此刻的心情,觉得新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在回答一系列问题之后,新郎便迫不及待奔向新娘,很绅士也很正式地挽着新娘的左手臂,款款走向礼台,礼台上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外面粘贴着红色“囍”字的斗,里面则盛满了旧麦子,在装满斗的旧麦子边上放着一棵葱白和装着油的小斗,而在中间插着一杆秤,秤的顶端贴着红纸,红纸外面还套着一块黑布,在秤的最顶端系着红色的绳子。(关于其寓意,问了老管总,他说是老规矩,猜想,秤可能是称心如意,斗里装满旧麦子,陈陈相因,代表家庭富足。一根葱白应该是说厨房的菜是吃不完的,斗里装的油应该是做饭需要油,有油饭菜才美味吧。)在斗的前面地面上放着一个燃烧着火纸的盆,新郎新娘需要双双跪在地面上向斗叩拜。再双双跪拜新郎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之后便是新郎新娘在司仪的主持下,对彼此大声说出“我愿意”,花童送上戒指,新郎新娘彼此交换戒指并为对方戴上戒指,喝交杯酒。新娘改口向公婆叫出真挚且饱含深情的爸妈,给敬公婆敬茶。新娘和新郎的家人在一起合影留念。新郎将新娘抱到婚房,新娘换下婚纱或绣荷,穿起另一套吉服。新郎将新娘的箱子找到并拿到婚房,箱子的钥匙在新娘哥哥手里,新郎的爸爸必须找新娘的哥哥发红包讨要钥匙。新郎的嫂子打开箱子,找到另一双婚鞋,并为新娘穿上。新娘从娘家穿的婚鞋则送给为新娘换鞋的嫂子(新娘从娘家穿出来的婚鞋只能穿一次)。酒席开始,由老管总安排各方客人就坐,新郎新娘在老管总的带领下,招呼前来祝贺的人吃好喝好。
新郎的家人为新娘做一碗面,分两碗装着,一碗稀(装的是面汤和葱蒜之类),一碗稠(全是面),两碗饭用碗装着,并在每一个碗上方各罩着一个碗,由新郎的嫂子将两碗饭一块儿端到婚房,让新娘掀起碗来,若新娘先掀到的是稠的那一碗,则代表新娘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这碗面又称新娘在婆家的第一顿饭,要新郎新娘二人一块儿将面吃完。
至于婚房的布置,则是贴满了“囍”字,布满了红色的气球和丝带,并会在床上放两块砖,寓意将来的小孩强壮。新娘的哥哥要在新婚后的第一天去新郎家接妹妹回娘家,新娘要在娘家住一天,再由哥哥将新娘送回婆家。大年初二新娘要回娘家,正月十五,由新娘的哥哥,若有小孩,则带着小孩一块儿去请新郎新娘回娘家看灯。
每个地方的婚俗确实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那个对的人的定义都不同,找到的都是对的那个人,举手投足间,谈到的,说到的都是幸福的流露。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婚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传统文化的精粹。在甘肃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甘肃传统婚礼中一系列的繁文缛节,说明甘肃的婚礼习俗依然保留了旧的传统和礼仪。下面就让我们赶紧去了解看看吧。
历史上的甘肃,是一个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互影响的地区,在重视传统婚礼程序的同时,也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融会的烙印。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积淀,逐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婚姻民俗。甘肃地区的汉族婚礼虽延续了传统六礼的内容,但在程序上有所简化,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包括议婚订婚下彩选定婚期婚礼回门等内容。
1、议婚:旧时甘肃汉族缔结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不见面,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男方请媒人寻访合适的女子,备礼物去女方家说亲,称为议婚。议婚的内容包括青年男女的姓名年龄属相人品健康状况,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财产地位为人口碑,男女双方和家庭各有什么要求等。
如果女方同意,即将姓名生辰八字告知媒人,或用红纸写好交媒人提供男方。男家请人推卜合婚,如果八字相合男女两家诸事顺当,“以银饰为仪,将子平家合定庚命复于女氏”。也就是说,如果男女八字相合,男方就会以银饰为礼,将八字相合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俗称“回小八字”。若八字不合或诸事不顺,则将礼物退还作罢。
2、订婚:挑选双月双日(良辰吉日)订婚,媒人领求婚者,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点心连瓶酒(两瓶酒用红头绳捆在一起,上贴红纸写“天地良缘,百年好合”)去女方家。女方家请来至亲盛情招待,喝完连瓶酒就算定了婚。男方回去时,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满粮食(米或麦子)发面艾枣儿让男方带回去,象征“米面夫妻夫妻相爱发财致富早生儿子”之意。
这种隆重而繁琐的订婚仪式显示了对婚姻的高度重视。现在这种订婚的礼仪在甘肃还是保留下来了。很多传统的家庭在订婚中还是这么做的。
3、下彩:订婚后,男方逢年过节或平时都可去女方家。每去一次,必带一份薄礼。结婚前一年或几个月要下彩礼,俗叫“下酒”。男方备好衣物彩礼喜酒两瓶礼酥糕点糖果红枣核桃染红的熟鸡蛋鲜肉双条等十多样礼物,用红纸条束之,上贴红双喜字,置于抬盒内(称“盒子”)抬送女家。
女家院中设方桌,将礼品置上。女家子侄辈上香礼拜,祭天地和祖宗,叫“扣盒子”。男家给上香者以“喜眉钱”也称“堰酒瓶钱”。呈上礼单,拍三下开盒亮彩礼,叫“拍盒子”,请亲属来宾参观。女方设席款待,规模要比订婚时丰盛。席中盛上加盖鲜汤一碗,让男家来宾揭盖品尝,称为“尝汤”,男家须以小钱给厨师,称为“尝汤钱”。
4、选定婚期:婚姻大事关系到男女双方的前程和家族的兴衰,因而人们对婚期的选定格外慎重。男方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定结婚吉日后,请媒人去女方家商定,称为“请期”。女方同意后,即在结婚前十天,将婚娶事项由媒人同女家商妥,叫“通话”。
5、婚礼:两家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日举行婚礼。女方在结婚前一日宴请亲友贺喜,俗称“添箱”,多送首饰衣物器皿钱等。女方家设宴招待比较简单,择选至亲若干人随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称“喜客”。给姑娘陪嫁妆,据家境而异,一般是一对箱子毡被衣服及鞋袜梳妆用具等,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要陪嫁一对碗,叫“衣饭碗”,义为去婆家后衣禄不断,女方还要给婆家公婆至亲长辈及兄嫂各带一件见面礼物,多为枕顶鞋袜之类的东西,在婚礼上认亲见面时赠送,俗叫“抬礼”。
过去,男方家在结婚之日至少要备轿两辆或驴马,按所选吉时迎娶媳妇。以前甘肃人娶亲时新郎不亲自迎娶。娶亲去的人数为单,讲究去单来双,其中要有妇女一人,谓之“娶亲奶奶”,此人要选合属相的,父母丈夫儿女都齐全的,俗称“全焕人儿”。到女家要带上“报恩索”,即给女方父母送的礼物布料,还要带上花馍馍肉方子(4根猪肋条肉)及酒等。
娶亲人到女家门前,女家子侄辈故意闭门不开。男家娶亲人从门缝塞入“开门钱”后,便开门引娶亲者进入。在堂内陈设礼品,先以酒祭祀“天地祖宗”后,向女方长辈敬酒称“看盅儿”,并以“答谢钱”酬赠女家养女之恩,相互推让后女方受之。随即引娶亲傧客就宴,后由女傧为新娘梳妆,新娘身穿束衣,头顶盖头。出娘家门前,要手拿一把筷子,转身抛在地上,表示不带走娘家的钱财,同时,女方家的人要偷偷地把轿上的东西藏起,临走时让女婿出钱赎回。
新娘上下轿要有合属相的亲人抱上,最好是舅舅,俗叫“抱轿”。新娘离开娘家时要哭,称为“哭嫁”。哭得越凶越好,否则会被人耻笑。新娘花轿到男家门口,两位女傧出门迎接,放鞭炮打锣,用和着盐五谷杂粮的彩色纸花打身,以示驱邪,这时不合属相的人要暂时回避。新郎在庭院等候,与新娘拜堂成亲。一般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礼(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后夫妇互拜,最后拜来宾,这时主持人要说一些生财纳福尊老爱幼早生贵子之类的吉利话。
尔后,新婚夫妇给父母及至亲长辈敬酒磕头馈赠礼品,这叫“抬礼认亲”,有的女方陪嫁的东西这时让小姑开箱展示与众,叫“摆针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攀比之风。女方给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袜腰带,在婚礼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辈呈上让新郎试穿。这时新郎的同辈人用腰带将新郎束住紧勒,让他掏钱给呈盘的人,这叫“掏腰包”。然后,由新娘家的“喜客”把家里带来的长面亲自下到锅里,给新娘新郎每人盛上两碗,让他们坐在一起吃完,表示情深意长,白头到老。
婚礼结束,众人把门,新婚夫妇抢先进入新房,认为谁先进入新房,将来谁就当家。新房窗户要用红纸糊,在新娘进房时由新娘拆破窗纸。晚上闹新房,俗称“闹床”。闹新房甚为随便开放,而且无论长幼,有“三天的新媳妇没大小”之说。
新婚头天晚上,新郎家还选一位身体健康儿女多的中年妇女给新房铺床,边铺边念“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再生女郎,富贵双全,永远吉祥”,并在炕头被中撒核桃红枣糖果等,称为“撒帐”,象征团圆早生贵子之意。同时,新郎家还要找一位属相相合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压床”。
6、回门:新婚后第三天早晨,新婚夫妇携带礼品“回门”,拜岳父母及女方亲族。回门要趁早出门,忌讳叫路人看见,在娘家招待后及早于午前返回。新娘始入厨房擀一顿“示手长面”,谓之“试刀面”,以鉴定考核新娘“茶饭”技术的优劣和是否麻利干练。婚后月内,男方还要携带酒礼答谢媒人。至此,一个隆重的婚礼才算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