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钟”的由来

百家姓中“钟”的由来,第1张

zhongtc:你可是姓钟,帮你查得资料一篇如下: 一、 姓氏来源 钟姓起源共有五个: 宋桓公次子襄公系列产生钟烈系;桓公三子遨系列产生钟接系。桓公是这两支钟姓共同的祖先。烈系和接系先后起源于许昌地区。 1、源于周朝时代的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周赧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之后,公子烈避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改子姓为钟姓 。 桓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2、源于和公子烈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公子遨为宋襄公委派出使晋国,生子改姓伯名扈。他的孙子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了执政的(谷阝)氏而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太宰,食邑于钟离小国(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20里),子孙遂姓钟离。 伯州犁(五十世),伯州犁生二子:长伯(谷阝)(音细)宛,次连(五十一世),连居南阳,以其祖父伯宗的名字为姓,成为宗姓的始祖 (见《唐书·宗姓世系表》)。伯邰宛生一子:伯(喜否)(音匹)(五十二世)。伯韶仕吴为太宰,但在公元前473年,越王打败了吴国后被杀。其子笪(音抚)在家乡钟离小国以土为氏改姓钟离,名钟离(竹甫皿)(五十三世),钟离篮生一子:钟离髦(音矛,五十四世)。钟离髦生一子:钟离秩千(五十五世)。钟离秩千生一子:钟离垣 (五十六世)。钟离垣生一子:钟离(鬲+傻-亻)(音宗,五十七世)。钟离醒生一子:钟离昧(五十八世)。钟离昧生于周末,仕西楚霸王项羽为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楚霸王败死,钟离昧逃亡投奔在汉大将韩信府,被汉王用陈平计害死。钟离昧生二子:长发仍居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一带),次接为避祸去离字单姓钟,开创了中原继钟烈姓钟以后,钟接系钟姓的新纪元(五十九世)。 3、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宫廷乐师中,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其职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乐器中以“钟”为十二律之首,郧公钟仪的先祖以职业为姓姓钟。他们后代比较有名的还有楚大夫钟建以及钟子期。钟子期,因《警世通言》中有“高山流水识知音”的故事而名闻遐迩。钟氏源流始于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孙名建,为昭王司乐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采食之地钟赐姓到东汉建公十二世孙兴甫,已延续到颖川,兴公被光武帝召拜为中郎将,敕封 为关内侯,谥赠颖川公颖川公传到四十五世维处,维处次子伯琰,自南宋绍兴年间迁居万载康乐之西,已有八百四十年(江西省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谱序介绍) 4、是不少少数民族有钟姓。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他们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蓝、雷,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当地一个叫钟志深的人人赘,与龙郎公主结婚,民族成分由汉为畲,姓为钟。 5、出自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是为安徽钟氏。 二、 迁徙分布 无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内。而后,大致于汉晋之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迁入颖川的钟氏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钟氏的主要来源。先秦时期的钟氏,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到以后得数百年间,颖川长社一直是钟氏发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许多姓书都说钟氏发源于颖川。东汉时,长社人钟皓隐居不仕,其七世孙钟雅西晋时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至今浙江绍兴的,钟雅的7世孙钟屿为南朝梁永嘉县丞,他的儿子钟宠为临海令,为避侯景之难徙居至南康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南朝末有钟士雄,曾为南朝陈伏波将军,史书称其为“岭南酋帅”。唐初陈元光父子奉入闽开辟漳州,随从将佐有钟德兴,后在福建安家。唐代的钟氏还分布于今四川、山西、广东广州、安徽合肥一带。宋、 元、明时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宁化等地,广东的南海、南雄、蕉岭、湖州、梅州、兴宁等地均有钟氏的聚居点。从乾隆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台湾,后又有人迁海外。 历史名人: 1 钟兴 诏定春秋章句以授皇太子及诸藩王子地,敕封阁内侯,谥好曰:颖川公,原配杜氏浩封夫人,子二 文昌 文荣 2 钟瑾 字延瑜 汉建和间为博士 子一: 玺 玺后裔 秀 迁陇西 3 钟皓 字季明,汉建和年间举为孝廉,迁颖川郡功曹越数年诏授司徒府九辟不就,生平喜读经史子书 谈琴乐道啸傲林壑以陈实等齐名,当时号称颖川四长配刘氏, 子一: 繇 4 钟繇 字元常 (151-230年)魏黄初间擢为太傅善草隶二体 至今海内宗之 配吴氏,子二: 毓会 5 钟毓 字秉衷,智慧机敏,议论侃匕,颇有文风,为魏青龙间中书令,车骑将军配荀氏,子一: 司顗 6 钟会 字士季 (225-264年)为魏镇西将军 后为邓艾争功为司马昭所害。 7 钟司顗 字异常,晋泰始六年主薄配王氏,子三:熹,焘,照 8 钟熹 字日晖,晋大康无年召为司隶校尉配晏氏,子一: 颖 9 钟焘 字星曜,西晋建兴二年为焦州刺史配司马氏后裔颛迁居山西太原府 10 钟照 字容光,东晋永昌元年授司隶校尉配陶氏,子二: 颜项 11 钟颖 字超群,晋永嘉六年召为侍中配王氏,子二: 昭晖 12 钟颜 字惟渊,东晋建武四年为江州司马配陶氏,后裔明迁居成都 13 钟项 字继祖,为东晋大宁三年荆州别驾,配谢氏,子一: 晟迁居凌江南雄府 14 钟昭 字纪明,晋建武二年授陈留太守,配刘氏,子一: 雅 15 钟晖 字孔光,东晋大宁三年召为俆州刺史,配司马氏,子一:稚迁居江夏 16 钟雅 字彦胄仕,东晋咸和五年侍中累官至大中大夫配刘氏,封夫人子二: 隆英 隆武 隆武迁居青州 17 钟隆英 字崇高,东晋隆和三年授散骑常侍配董氏子四: 景仁 景冬 景纯 景贤 (景纯迁居山西 贵阳府) 18 钟景冬 为东晋安帝元年柳州长史配徐氏后嗣志尧迁居云南大理府 19 钟志学 字尚书东晋咸兴八年授琅琊郡刺史,配阮氏迁居滇南昆阳州(其兄志元迁居广西桂陵府) 20 钟志淳 字以朴宋文帝时官授中郎将配张氏子一: 辅 迁居南阳 (志淳弟 志冲迁居青州寿元县) 21 钟朝 字维斗仕,宋武帝永初元年豫章太守配宋氏,子一: 辐 22 钟辐 字士衡,号靖节,博通经史学富二酉,为金陵才士,孝建间登高第官至今紫光禄大夫,见时政日 下遂致仕归田隐居于终南山配梁氏子一: 嵘 23 钟嵘 字仲伟,号陶恭,少思理敏慧,工于词赋比齐,建武初年授记室掌文翰内史,后勒枢密史配齐氏 子一: 宿宗 24 钟宿宗 字继先,性恬静寡,欲不愿仕进,惟陶情于山水间,号为林泉逸叟配甘氏,子二: 世翰 世藩 25 钟世翰 字绂堂,陈大建二年辟为国子祭酒不就,隐居桃源之阳,自号葛天逸士配汤氏,子五: 国珍 国宝 国器 国栋 国翰 (国宝后裔迁居兖州之钜野) 26 钟世藩 字牧之,隋大业二年举为镇江太守配杨氏,子一: 国桢迁居广州新宁县 27 钟国珍 字上选,公性潇洒,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克绍祖父之风,隋炀帝屡征不起配宇文氏,子二: 开泰 开秦迁居柳州 28 钟国器 字君选,唐武德元年授中书舍人配李氏,子一: 开和 迁居晋州之赵城 29 钟国翰 字良材,唐永徽二年举为国子监正,配唐氏,子一: 开祥 迁居汀州之清流 30 钟士贞 字以正唐贞观己酉年为郁台从事,配唐氏,子二: 侃偃 二兄弟迁居舒州 31 钟士廉 字介夫,唐贞观乙已年以人材选授侍中配高氏,子一:侗 32 钟侗 字思愿唐永微间征为博士不就配张氏,子二:嘉谟 嘉猷 (嘉猷迁居思明府下石西州) 33 钟嘉谟 字对扬唐景龙年间举文儒优等者,公学富才优名冠多士擢高第官至秘书郎中配周氏,子 一: 绍京 34 钟绍京 字可大号静轩公性至孝事亲以礼,有宗圣养志之风,且善书法有右军铁书银钩之美唐开元乙卯年受枢密省直,学士后值玄宗有内患之忧,公竭力以平定之,诏封公为越国公配裴氏,封越国夫 人子一:羡 35 钟羡 字洪乔 唐至德丁酉年登第授侍中配李氏子四: 文柄 文灿 文煜 文耀 (文煜迁居西安府) 36 钟文柄 字慧然唐永泰乙己年国子监配朱氏 子二: 霖雰 37 钟文灿 字焕采唐永泰戊申年以明经登第累官给事中配许氏子一: 雱迁居山西太原府乐平县 38 钟文耀 字徽烈 唐永泰戊申年同兄文灿以明经全部第授江州通判子二: 雯垅 (垅迁居京山长寿 县 ( 雯迁居河南汝宁县) 39 钟霖 字宇瑞 唐大历间证为侍读不就配裴氏子一: 秉联 秉联子六:茂松(茂柏,茂林,茂梓迁居印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 (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0 钟雰 字雨兴 唐大历壬子年间授铜陵尹配刘氏子一: 秉达迁居山东临淄县,即济南府 41 钟茂松 字长青唐元和丙戊年以明经书擢进士第配马氏,字一: 一鸣 其弟茂柏 茂林 茂梓迁居 印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2 钟一鸣 字翔飞唐大和戊申年国子监配秦氏子一: 绅 43 钟传 字继先公少业负贩,唐僖宗中和二年因王仙芝冠掠江西,聚众万人依山为堡与义兵讨仙芝后 抚州诏为州刺史,进江西观察史后以讨黄巢屡陷贼锋巢诛,拜受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爵颖川 公,郡王余详邑乘传,唐僖宗赐宅产于袁郡化石岩,今址仍存平实钤阳康乐县置有产后裔散居四邑 让宜阳集二百篇祥郡志生唐太中丁卯二月初十辰公甍后,唐天成丙戊年,御葬洪都映霞楼墓表详 通志配吴氏,浩封颖川夫人子三: 名儒 名俊 名杰 传公弟芹,兰,芷,蕙迁居浙江绍兴荃迁居叙州 府兴文县 44 钟英 字奇彦唐光启已酉以明经擢进士芜湖刺史后,致仕逐留籍而家于芜湖配刘氏 45 钟名儒 字匡昭号博齐嗜读古史书经传怡情林壑之间,不荣怀于富贵自为契皇居士配伍氏子三: 金声 金亮 金扬 金亮迁居咸宁县 金扬迁居辰州府泸溪县 46 钟名俊 字匡时号承动唐光化二年勒授豫章所参军后,湖南马殷陷其旁邑将有并吞时,遣将克复, 封洪都侯光化间赐宅产于南昌西山映霞楼后传卒于此配裴氏,子三: 金怡 金情 金博 47 钟名杰 字匡雄袭父爵仍镇江西配陆氏 48 钟名宁 字安行唐光启初年擢高第累官给事中配江氏,子二: 金凤 金凰 金凤迁居常德府龙阳县 金凰迁居河南府陕州 49 钟金怡 字干谋官至吉州刺史官籍于吉州 50 钟金情 字上友后唐时授永丰县令,仍居西山 51 钟金博 字能文唐时以明经登第官至御史居南昌 怡情 博三公后裔具祥南昌谱 52 钟艺古 字多才后汉乾佑年间授淮安抚史参军配石氏,子一: 建 53 钟振纶 字经初宋祥符初以明经擢进士治平二年授池州铜陵刺史后解组而家于斯配谢氏,子二: 流源 源后裔迁居江宁府上元县 54 钟清 字濂溪宋治平丁末明经选授中书令,熙宁初后迁为给事中配文氏,子一: 鏐 55 钟澄 字莹川宋元丰庚申年为处州尹配苏氏子二: 镛钤 镛随父任家于处州 钤贬于徽州 56 钟流 字文明宋元丰甲子明经擢第配鲁氏子一: 镗 57 钟奭 字周良宋宝元年间为陕西招讨副史配程氏,子一:玮随父任命而家于沔县龙门山 58 钟铉 字弘量宋嘉裕戊戍年间为吉州刺史配欧阳氏,子一: 峦随父任家于吉州 59 钟鏐 字良玉宋熙宁壬子擢为国子监正配贾氏,子一: 峰 60 钟镗 字声远宋绍圣初年以明经擢为进士累官至汀州司马,性至孝友治家以义方抚下,以慈爱一 堂上下和睦肃然一十余世,内外毫无异议无分家之意,,乡党称之曰:义宋淳熙二年帝旌表其门曰: 义门钟氏配田氏淑慎温恭幽间贞静妇道无惭姆仪可师事舅姑以孝相夫子以敬课子有孟母之风宾 媲庐妮之美处妯娌以慈惠待族邻无怨无恫当时称之曰贤子三: 秀芝 廷芝 瑞芝 61 钟峰 字九我宋绍圣甲戍擢高第拱授豫章太守,后任满致仕逐卜地于洪都之西山开疆启族而为我 江西钟氏始祖配朱氏,子五: 友忠 友仁 友义 友智 友信 62 钟友仁 字善长 性浑厚质朴实掏情于坞遣兴于山水觅形挹胜遨游至南安之上犹,见其山川美丽,逐 携妻与子卜筑家焉而为上犹之始祖配张氏,子二: 鼎爵 63 钟友信 字敦实宋建中靖国年间登第授泗州主薄配江氏子一:受 64 钟鼎 字名器宋建炎年间以明经擢进士第公天性孝友第爵殜年早侄日新幼公抚养成立及日新长 凡爵所余留产尽付之毫无偏曲后与侄倡置义产并构书院廷师以教乡族子弟俊秀者侄亦唯命是从 乡党称公为一乡善士配张氏子一: 日贞 65 钟希和 字永叔宋靖康末年授临川教谕子一:存敬 66 钟日贞 字德耀号阳明宋元裕年间选授淮安节度副使配赵氏,子三: 维寅 维处 维恭 67 钟日新 字汤明宋元裕年间明经登第累官至侍中配欧氏,子二: 维清 维祺 68 钟存敬 字惟直宋建炎年间为蔡相中书配罗氏子二: 杰俊二人仍居西山 69 钟伯琮 字巷璧公少而颖慧,智略过人,凡诸子百家,以及经传稗官史书无不博览,而志向尚怡静不 愿仕进,且性辟山水潇洒若陶处士而磊落过之不以方隅自囿好遍览名山大川遨游至袁州之分宜见 一山突兀峥嵘不知其名受询此地老者曰此山之得名为钟山亦自有由余祖父相传晋时雨后大钟山 流出验其铭仍秦时所造,公闻言维匕既而叹曰此山名钟予亦姓钟,想钟氏其将兴祥于此涉其岭恍惚 登天溯其愿头若蜿蜒之积蓄其下之长江若天河长堑波澜不惊澄澈潆回有斯地之灵秀何患不出人杰 逐携家而卜筑启宇于斯山之原,凡袁郡钤阳之有钟氏者皆公之苗裔也配袁氏,子二: 大海 大用 70 钟大海 字钜瞻,宋隆兴年间明经登第擢九江主薄配严氏,子三: 悫慧恕 71 钟大用 字宏深 宋隆兴年间以人材选授云间教谕配卢氏子二: 思意 意迁居赣州信丰县之香 山下 72 钟恕 字守安 宋乾道年间以人才选授淮安刺史配袁氏子二: 明德 明善 73 钟道 字步端 宋绍兴年间以明经选授吉州教谕配郑氏,子二: 日尧 日舜 74 钟明善 字本初 宋绍兴年间以明经选授维扬主薄配梁氏,子二: 日文 日武 75 钟明经 字博知 宋绍熙年间选授长宁主薄配林氏子七: 日诰 日诏 日咏 日诗 日谆 日志 日询 76 钟日禹 字夏基, 宋绍熙末年明经擢国子监配林氏,子二: 芳型 芳升 77 钟芳杶 字步程,宋庆元年间为龙泉教谕配黄氏,子一: 颢 78 钟世杰 字硕彦,公生平忠厚,秉性钢柔相济严以持身慈以接物尤好读左史公彀等书不求文达惟乐 情于林泉自号为葛天氏之遗民配严氏,子二: 箕范 丹书 79 钟丹书 字昌言 公自幼才志不群博览子史有济世之略,而卒不得其怀及明大祖遣大将军常遇春征 友谅,余党至于康因军中乏粮,是时公家富厚储积丰裕,见军士张惶仍出其困栗千余石以抒其急,后 于太祖嘉公之义封公为中宪大夫以酬其捐栗之功配梁氏,封夫人子三: 应庭庠 庠迁居攸县,后 又迁居于萍川大安乡宣风渡 80 钟伯琰 字肇盛 号发基公性豪迈智略过人,遍觅山川与堂兄伯琮遨游至袁郡见袁之有钤阳山水秀 丽文峰叠障兄伯琮携家肇基于钤阳后不数年遨游至康城教授生徒,见邑中风俗淳朴文薮严集公思 此地必有发祥于兹,公由钤阳而开基于斯,即今之万载邑西之有钟氏者皆公之苗裔生宋宣和丙午 三月初五晨,殁宋庆元庚申八月十六已葬邑西石板段龟形配尚氏生宋建炎丁末四月十九已殁宋庆 元壬戍八月初二末葬邑西毛家坑凤形子三: 大鲲 大程 大智 女一: 适蓝 81 钟华 字华兴,号松轩性至孝友,治家有义,慈爱一堂上下雍睦,居住邑西见隅坊差遥甚重置庄田于 牟村子二: 禧受 82 钟宪鼎 字玉铉 任南京应天府高淳县训导,生明弘治辛酉年八月初十寅,葬社山象形配彭喜香,胥 秋兰子三: 栋楷相 83 钟美 号念泉 由选贡任饶州府余干县教谕,生平好学,凡诸子史书无不密观,公年十八游泮次年岁 试补入郡廪屡战棘闱文以呈堂后应选廷试考授余干教谕以致仕归家悬车筑室于刘家市名曰守庐 堂潇洒林泉弄孙自乐邑中绅士称之钟博学者即公之别号寿至七十有三无疾而终生明嘉靖辛亥十 一月初八子,殁明天启癸亥九月初六辰配宋氏子一: 宗廷 女一: 适张 84 钟梧 号白崖由选贡任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教谕,生明嘉靖庚寅三月十八末配周安英,龙戴贞子一: 广 女一: 适宋 以上摘自江西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文公世系万公始世辈次排列顺序; (万代久兴,树焕增锦善 维良基,明选朝庭,泰正嘉升,长发其祥,宏德辉英,盛昌寿龄) 也许各位在这里能找到过去祖先的名 字,本人水平有限,在列出族谱一些历史名人,难免有错字见凉! 此次修谱是1993年冬续修 85 钟荣光:广东香山人,清光绪二十二年加入兴中会,并创办宣传革命的报纸。1928年岭南大 学收归国人自办,任第一校长。次年改任岭南大学荣誉校长。 86 钟世铭:直隶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绪进士。光绪三十二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 回国后,充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英语教员、教务主任。1921至1925年间,先后任北洋政府盐务署 署长、财务处长及总代长。后调任奉天交涉员,未几辞职。 87 钟芳礼:清代广西人,一说广东花县人。一说原名芳球。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为御林侍 卫。咸丰三年,在天京被封为丞相。 88 钟颖:清代满州正黄旗人,爱额觉罗氏。曾充四川陆军小学工程处提调〉光绪三十三年继任四 川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统,兼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辛亥革命后奉调入藏,为办事长官。数 年后回川。 89 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 伯牙引为知音。他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90 钟离春:战国时期齐国人,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才取胜的皇后。本来就是齐国人, 相貌奇丑无比,40岁了还没有嫁人。于是她自己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的状况,提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后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 91 钟天纬:江苏华亭人,清代著名翻译家,译书数十种,著有《则足集》。 92 钟人杰:道光年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领袖。 93 钟懿蓉:号镜人,广西苍梧人,同治丁卯科亚魁、甲戌科进士,任刑部贵州清吏司、广东肇庆 典阳罗分巡道、惠阳嘉兵备道刑部主政兼监试官。 94 钟丽轩号丕世:国学生,广西苍梧念村人,置税米一百余石,教子有方;三子天贵字育刚乾 隆庚子科第六名武举,四子天贡字育嘉庆甲子科第二十五名武举;曾孙家兰字超国优贡生道 光六年(18岁)明经进士。

今已简化作钟。

一、 姓氏来源 钟姓起源共有五个:

宋桓公次子襄公系列产生钟烈系;桓公三子遨系列产生钟接系。桓公是这两支钟姓共同的祖先。烈系和接系先后起源于许昌地区。

1、源于周朝时代的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周赧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之后,公子烈避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改子姓为钟姓 。

桓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2、源于和公子烈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公子遨为宋襄公委派出使晋国,生子改姓伯名扈。他的孙子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了执政的(谷阝)氏而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太宰,食邑于钟离小国(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20里),子孙遂姓钟离。

伯州犁(五十世),伯州犁生二子:长伯(谷阝)(音细)宛,次连(五十一世),连居南阳,以其祖父伯宗的名字为姓,成为宗姓的始祖 (见《唐书·宗姓世系表》)。伯邰宛生一子:伯(喜否)(音匹)(五十二世)。伯韶仕吴为太宰,但在公元前473年,越王打败了吴国后被杀。其子笪(音抚)在家乡钟离小国以土为氏改姓钟离,名钟离(竹甫皿)(五十三世),钟离篮生一子:钟离髦(音矛,五十四世)。钟离髦生一子:钟离秩千(五十五世)。钟离秩千生一子:钟离垣 (五十六世)。钟离垣生一子:钟离(鬲+傻-亻)(音宗,五十七世)。钟离醒生一子:钟离昧(五十八世)。钟离昧生于周末,仕西楚霸王项羽为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楚霸王败死,钟离昧逃亡投奔在汉大将韩信府,被汉王用陈平计害死。钟离昧生二子:长发仍居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一带),次接为避祸去离字单姓钟,开创了中原继钟烈姓钟以后,钟接系钟姓的新纪元(五十九世)。

3、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宫廷乐师中,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其职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乐器中以“钟”为十二律之首,郧公钟仪的先祖以职业为姓姓钟。他们后代比较有名的还有楚大夫钟建以及钟子期。钟子期,因《警世通言》中有“高山流水识知音”的故事而名闻遐迩。钟氏源流始于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孙名建,为昭王司乐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采食之地钟赐姓到东汉建公十二世孙兴甫,已延续到颖川,兴公被光武帝召拜为中郎将,敕封 为关内侯,谥赠颖川公颖川公传到四十五世维处,维处次子伯琰,自南宋绍兴年间迁居万载康乐之西,已有八百四十年(江西省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谱序介绍)

4、是不少少数民族有钟姓。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他们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蓝、雷,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当地一个叫钟志深的人人赘,与龙郎公主结婚,民族成分由汉为畲,姓为钟。

5、出自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

是为安徽钟氏。

二、 迁徙分布 无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内。而后,大致于汉晋之

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迁入颖川的钟氏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后来成为全国各地

钟氏的主要来源。先秦时期的钟氏,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

到以后得数百年间,颖川长社一直是钟氏发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许多姓书都说钟氏发源于颖

川。东汉时,长社人钟皓隐居不仕,其七世孙钟雅西晋时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今江苏南

京)。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至今浙江绍兴的,钟雅的7世孙钟屿为南朝梁永嘉县丞,他的儿

子钟宠为临海令,为避侯景之难徙居至南康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南朝末有钟士雄,曾为南

朝陈伏波将军,史书称其为“岭南酋帅”。唐初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随从将佐有钟

德兴,后在福建安家。唐代的钟氏还分布于今四川、山西、广东广州、安徽合肥一带。宋、

元、明时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宁化等地,广东的南海、南雄、蕉岭、湖州、梅州、兴宁等

地均有钟氏的聚居点。从乾隆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台湾,后又有人迁海外。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颖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县。相当于今河南登封、

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

2 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时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

时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天门、京山、潜江、沔阳等地。

堂号: 1 四德堂:春秋楚、郑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晋国公在军府

见到了他,晋国公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国帽子的人是谁?”钟仪说:“楚国的

俘虏。”景公又问:“你姓甚?”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景公命令手下

的人松绑了钟离,给他琴叫他弹,他弹了一首楚国的音乐。景公又问:“楚王是一个

怎样的人?”钟仪说:“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太监伺候他。清早起来以

后,象小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其他的我不知道。”范文子对景公说:“这个楚

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说姓名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的

音乐,这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侯的事,这是无私;只说父亲

是楚臣,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

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

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

四、 历史名人:

1 钟兴 诏定春秋章句以授皇太子及诸藩王子地,敕封阁内侯,谥好曰:颖川公,原配杜氏浩封夫人,子二

文昌 文荣

2 钟瑾 字延瑜 汉建和间为博士 子一: 玺 玺后裔 秀 迁陇西

3 钟皓 字季明,汉建和年间举为孝廉,迁颖川郡功曹越数年诏授司徒府九辟不就,生平喜读经史子书

谈琴乐道啸傲林壑以陈实等齐名,当时号称颖川四长配刘氏, 子一: 繇

4 钟繇 字元常 (151-230年)魏黄初间擢为太傅善草隶二体 至今海内宗之 配吴氏,子二: 毓 会

5 钟毓 字秉衷,智慧机敏,议论侃匕,颇有文风,为魏青龙间中书令,车骑将军配荀氏,子一: 司顗

6 钟会 字士季 (225-264年)为魏镇西将军 后为邓艾争功为司马昭所害。

7 钟司顗 字异常,晋泰始六年主薄配王氏,子三:熹,焘,照

8 钟熹 字日晖,晋大康无年召为司隶校尉配晏氏,子一: 颖

9 钟焘 字星曜,西晋建兴二年为焦州刺史配司马氏后裔颛迁居山西太原府

10 钟照 字容光,东晋永昌元年授司隶校尉配陶氏,子二: 颜 项

11 钟颖 字超群,晋永嘉六年召为侍中配王氏,子二: 昭 晖

12 钟颜 字惟渊,东晋建武四年为江州司马配陶氏,后裔明迁居成都

13 钟项 字继祖,为东晋大宁三年荆州别驾,配谢氏,子一: 晟迁居凌江南雄府

14 钟昭 字纪明,晋建武二年授陈留太守,配刘氏,子一: 雅

15 钟晖 字孔光,东晋大宁三年召为俆州刺史,配司马氏,子一: 稚迁居江夏

16 钟雅 字彦胄仕,东晋咸和五年侍中累官至大中大夫配刘氏,封夫人子二: 隆英 隆武 隆武迁居

青州

17 钟隆英 字崇高,东晋隆和三年授散骑常侍配董氏子四: 景仁 景冬 景纯 景贤 (景纯迁居山西

贵阳府)

18 钟景冬 为东晋安帝元年柳州长史配徐氏后嗣志尧迁居云南大理府

19 钟志学 字尚书东晋咸兴八年授琅琊郡刺史,配阮氏迁居滇南昆阳州(其兄志元迁居广西桂陵府)

20 钟志淳 字以朴宋文帝时官授中郎将配张氏子一: 辅 迁居南阳 (志淳弟 志冲迁居青州寿元县)

21 钟朝 字维斗仕,宋武帝永初元年豫章太守配宋氏,子一: 辐

22 钟辐 字士衡,号靖节,博通经史学富二酉,为金陵才士,孝建间登高第官至今紫光禄大夫,见时政日

下遂致仕归田隐居于终南山配梁氏子一: 嵘

23 钟嵘 字仲伟,号陶恭,少思理敏慧,工于词赋比齐,建武初年授记室掌文翰内史,后勒枢密史配齐氏

子一: 宿宗

24 钟宿宗 字继先,性恬静寡,欲不愿仕进,惟陶情于山水间,号为林泉逸叟配甘氏,子二: 世翰 世藩

25 钟世翰 字绂堂,陈大建二年辟为国子祭酒不就,隐居桃源之阳,自号葛天逸士配汤氏,子五: 国珍

国宝 国器 国栋 国翰 (国宝后裔迁居兖州之钜野)

26 钟世藩 字牧之,隋大业二年举为镇江太守配杨氏,子一: 国桢迁居广州新宁县

27 钟国珍 字上选,公性潇洒,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克绍祖父之风,隋炀帝屡征不起配宇文氏,子二: 开

泰 开秦迁居柳州

28 钟国器 字君选,唐武德元年授中书舍人配李氏,子一: 开和 迁居晋州之赵城

29 钟国翰 字良材,唐永徽二年举为国子监正,配唐氏,子一: 开祥 迁居汀州之清流

30 钟士贞 字以正唐贞观己酉年为郁台从事,配唐氏,子二: 侃 偃 二兄弟迁居舒州

31 钟士廉 字介夫,唐贞观乙已年以人材选授侍中配高氏,子一:侗

32 钟侗 字思愿唐永微间征为博士不就配张氏,子二:嘉谟 嘉猷 (嘉猷迁居思明府下石西州)

33 钟嘉谟 字对扬唐景龙年间举文儒优等者,公学富才优名冠多士擢高第官至秘书郎中配周氏,子

一: 绍京

34 钟绍京 字可大号静轩公性至孝事亲以礼,有宗圣养志之风,且善书法有右军铁书银钩之美唐开

元乙卯年受枢密省直,学士后值玄宗有内患之忧,公竭力以平定之,诏封公为越国公配裴氏,封越国夫

人子一:羡

35 钟羡 字洪乔 唐至德丁酉年登第授侍中配李氏子四: 文柄 文灿 文煜 文耀 (文煜迁居西安府)

36 钟文柄 字慧然唐永泰乙己年国子监配朱氏 子二: 霖 雰

37 钟文灿 字焕采唐永泰戊申年以明经登第累官给事中配许氏子一: 雱迁居山西太原府乐平县

38 钟文耀 字徽烈 唐永泰戊申年同兄文灿以明经全部第授江州通判子二: 雯 垅 (垅迁居京山长寿

县 ( 雯迁居河南汝宁县)

39 钟霖 字宇瑞 唐大历间证为侍读不就配裴氏子一: 秉联 秉联子六:茂松(茂柏,茂林,茂梓迁居印

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 (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0 钟雰 字雨兴 唐大历壬子年间授铜陵尹配刘氏子一: 秉达迁居山东临淄县,即济南府

41 钟茂松 字长青唐元和丙戊年以明经书擢进士第配马氏,字一: 一鸣 其弟茂柏 茂林 茂梓迁居

印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2 钟一鸣 字翔飞唐大和戊申年国子监配秦氏子一: 绅

43 钟传 字继先公少业负贩,唐僖宗中和二年因王仙芝冠掠江西,聚众万人依山为堡与义兵讨仙芝后

抚州诏为州刺史,进江西观察史后以讨黄巢屡陷贼锋巢诛,拜受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爵颖川

公,郡王余详邑乘传,唐僖宗赐宅产于袁郡化石岩,今址仍存平实钤阳康乐县置有产后裔散居四邑

让宜阳集二百篇祥郡志生唐太中丁卯二月初十辰公甍后,唐天成丙戊年,御葬洪都映霞楼墓表详

通志配吴氏,浩封颖川夫人子三: 名儒 名俊 名杰 传公弟芹,兰,芷,蕙迁居浙江绍兴荃迁居叙州

府兴文县

44 钟英 字奇彦唐光启已酉以明经擢进士芜湖刺史后,致仕逐留籍而家于芜湖配刘氏

45 钟名儒 字匡昭号博齐嗜读古史书经传怡情林壑之间,不荣怀于富贵自为契皇居士配伍氏子三:

金声 金亮 金扬 金亮迁居咸宁县 金扬迁居辰州府泸溪县

46 钟名俊 字匡时号承动唐光化二年勒授豫章所参军后,湖南马殷陷其旁邑将有并吞时,遣将克复,

封洪都侯光化间赐宅产于南昌西山映霞楼后传卒于此配裴氏,子三: 金怡 金情 金博

47 钟名杰 字匡雄袭父爵仍镇江西配陆氏

48 钟名宁 字安行唐光启初年擢高第累官给事中配江氏,子二: 金凤 金凰 金凤迁居常德府龙阳县

金凰迁居河南府陕州

49 钟金怡 字干谋官至吉州刺史官籍于吉州

50 钟金情 字上友后唐时授永丰县令,仍居西山

51 钟金博 字能文唐时以明经登第官至御史居南昌 怡 情 博三公后裔具祥南昌谱

52 钟艺古 字多才后汉乾佑年间授淮安抚史参军配石氏,子一: 建

53 钟振纶 字经初宋祥符初以明经擢进士治平二年授池州铜陵刺史后解组而家于斯配谢氏,子二:

流 源 源后裔迁居江宁府上元县

54 钟清 字濂溪宋治平丁末明经选授中书令,熙宁初后迁为给事中配文氏,子一: 鏐

55 钟澄 字莹川宋元丰庚申年为处州尹配苏氏子二: 镛 钤 镛随父任家于处州 钤贬于徽州

56 钟流 字文明宋元丰甲子明经擢第配鲁氏子一: 镗

57 钟奭 字周良宋宝元年间为陕西招讨副史配程氏,子一:玮随父任命而家于沔县龙门山

58 钟铉 字弘量宋嘉裕戊戍年间为吉州刺史配欧阳氏,子一: 峦随父任家于吉州

59 钟鏐 字良玉宋熙宁壬子擢为国子监正配贾氏,子一: 峰

60 钟镗 字声远宋绍圣初年以明经擢为进士累官至汀州司马,性至孝友治家以义方抚下,以慈爱一

堂上下和睦肃然一十余世,内外毫无异议无分家之意,,乡党称之曰:义宋淳熙二年帝旌表其门曰:

义门钟氏配田氏淑慎温恭幽间贞静妇道无惭姆仪可师事舅姑以孝相夫子以敬课子有孟母之风宾

媲庐妮之美处妯娌以慈惠待族邻无怨无恫当时称之曰贤子三: 秀芝 廷芝 瑞芝

61 钟峰 字九我宋绍圣甲戍擢高第拱授豫章太守,后任满致仕逐卜地于洪都之西山开疆启族而为我

江西钟氏始祖配朱氏,子五: 友忠 友仁 友义 友智 友信

62 钟友仁 字善长 性浑厚质朴实掏情于坞遣兴于山水觅形挹胜遨游至南安之上犹,见其山川美丽,逐

携妻与子卜筑家焉而为上犹之始祖配张氏,子二: 鼎 爵

63 钟友信 字敦实宋建中靖国年间登第授泗州主薄配江氏子一:受

64 钟鼎 字名器宋建炎年间以明经擢进士第公天性孝友第爵殜年早侄日新幼公抚养成立及日新长

凡爵所余留产尽付之毫无偏曲后与侄倡置义产并构书院廷师以教乡族子弟俊秀者侄亦唯命是从

乡党称公为一乡善士配张氏子一: 日贞

65 钟希和 字永叔宋靖康末年授临川教谕子一:存敬

66 钟日贞 字德耀号阳明宋元裕年间选授淮安节度副使配赵氏,子三: 维寅 维处 维恭

67 钟日新 字汤明宋元裕年间明经登第累官至侍中配欧氏,子二: 维清 维祺

68 钟存敬 字惟直宋建炎年间为蔡相中书配罗氏子二: 杰 俊二人仍居西山

69 钟伯琮 字巷璧公少而颖慧,智略过人,凡诸子百家,以及经传稗官史书无不博览,而志向尚怡静不

愿仕进,且性辟山水潇洒若陶处士而磊落过之不以方隅自囿好遍览名山大川遨游至袁州之分宜见

一山突兀峥嵘不知其名受询此地老者曰此山之得名为钟山亦自有由余祖父相传晋时雨后大钟山

流出验其铭仍秦时所造,公闻言维匕既而叹曰此山名钟予亦姓钟,想钟氏其将兴祥于此涉其岭恍惚

登天溯其愿头若蜿蜒之积蓄其下之长江若天河长堑波澜不惊澄澈潆回有斯地之灵秀何患不出人杰

逐携家而卜筑启宇于斯山之原,凡袁郡钤阳之有钟氏者皆公之苗裔也配袁氏,子二: 大海 大用

70 钟大海 字钜瞻,宋隆兴年间明经登第擢九江主薄配严氏,子三: 悫 慧 恕

71 钟大用 字宏深 宋隆兴年间以人材选授云间教谕配卢氏子二: 思 意 意迁居赣州信丰县之香

山下

72 钟恕 字守安 宋乾道年间以人才选授淮安刺史配袁氏子二: 明德 明善

73 钟道 字步端 宋绍兴年间以明经选授吉州教谕配郑氏,子二: 日尧 日舜

74 钟明善 字本初 宋绍兴年间以明经选授维扬主薄配梁氏,子二: 日文 日武

75 钟明经 字博知 宋绍熙年间选授长宁主薄配林氏子七: 日诰 日诏 日咏 日诗 日谆 日志 日询

76 钟日禹 字夏基, 宋绍熙末年明经擢国子监配林氏,子二: 芳型 芳升

77 钟芳杶 字步程,宋庆元年间为龙泉教谕配黄氏,子一: 颢

78 钟世杰 字硕彦,公生平忠厚,秉性钢柔相济严以持身慈以接物尤好读左史公彀等书不求文达惟乐

情于林泉自号为葛天氏之遗民配严氏,子二: 箕范 丹书

79 钟丹书 字昌言 公自幼才志不群博览子史有济世之略,而卒不得其怀及明大祖遣大将军常遇春征

友谅,余党至于康因军中乏粮,是时公家富厚储积丰裕,见军士张惶仍出其困栗千余石以抒其急,后

于太祖嘉公之义封公为中宪大夫以酬其捐栗之功配梁氏,封夫人子三: 应 庭 庠 庠迁居攸县,后

又迁居于萍川大安乡宣风渡

80 钟伯琰 字肇盛 号发基公性豪迈智略过人,遍觅山川与堂兄伯琮遨游至袁郡见袁之有钤阳山水秀

丽文峰叠障兄伯琮携家肇基于钤阳后不数年遨游至康城教授生徒,见邑中风俗淳朴文薮严集公思

此地必有发祥于兹,公由钤阳而开基于斯,即今之万载邑西之有钟氏者皆公之苗裔生宋宣和丙午

三月初五晨,殁宋庆元庚申八月十六已葬邑西石板段龟形配尚氏生宋建炎丁末四月十九已殁宋庆

元壬戍八月初二末葬邑西毛家坑凤形子三: 大鲲 大程 大智 女一: 适蓝

81 钟华 字华兴,号松轩性至孝友,治家有义,慈爱一堂上下雍睦,居住邑西见隅坊差遥甚重置庄田于

牟村子二: 禧 受

82 钟宪鼎 字玉铉 任南京应天府高淳县训导,生明弘治辛酉年八月初十寅,葬社山象形配彭喜香,胥

秋兰子三: 栋 楷 相

83 钟美 号念泉 由选贡任饶州府余干县教谕,生平好学,凡诸子史书无不密观,公年十八游泮次年岁

试补入郡廪屡战棘闱文以呈堂后应选廷试考授余干教谕以致仕归家悬车筑室于刘家市名曰守庐

堂潇洒林泉弄孙自乐邑中绅士称之钟博学者即公之别号寿至七十有三无疾而终生明嘉靖辛亥十

一月初八子,殁明天启癸亥九月初六辰配宋氏子一: 宗廷 女一: 适张

84 钟梧 号白崖由选贡任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教谕,生明嘉靖庚寅三月十八末配周安英,龙戴贞子一:

广 女一: 适宋

以上摘自江西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文公世系万公始世辈次排列顺序; (万代久兴,树焕增锦善

维良基,明选朝庭,泰正嘉升,长发其祥,宏德辉英,盛昌寿龄) 也许各位在这里能找到过去祖先的名

字,本人水平有限,在列出族谱一些历史名人,难免有错字见凉! 此次修谱是1993年冬续修

85 钟荣光:广东香山人,清光绪二十二年加入兴中会,并创办宣传革命的报纸。1928年岭南大

学收归国人自办,任第一校长。次年改任岭南大学荣誉校长。

86 钟世铭:直隶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绪进士。光绪三十二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

回国后,充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英语教员、教务主任。1921至1925年间,先后任北洋政府盐务署

署长、财务处长及总代长。后调任奉天交涉员,未几辞职。

87 钟芳礼:清代广西人,一说广东花县人。一说原名芳球。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为御林侍

卫。咸丰三年,在天京被封为丞相。

88 钟颖:清代满州正黄旗人,爱额觉罗氏。曾充四川陆军小学工程处提调〉光绪三十三年继任四

川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统,兼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辛亥革命后奉调入藏,为办事长官。数

年后回川。

89 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

伯牙引为知音。他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90 钟离春:战国时期齐国人,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才取胜的皇后。本来就是齐国人,

相貌奇丑无比,40岁了还没有嫁人。于是她自己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的状况,提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后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

91 钟天纬:江苏华亭人,清代著名翻译家,译书数十种,著有《则足集》。

92 钟人杰:道光年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领袖。

93 钟懿蓉:号镜人,广西苍梧人,同治丁卯科亚魁、甲戌科进士,任刑部贵州清吏司、广东肇庆

典阳罗分巡道、惠阳嘉兵备道刑部主政兼监试官。

94 钟丽轩号丕世:国学生,广西苍梧念村人,置税米一百余石,教子有方;三子天贵字育刚乾

隆庚子科第六名武举,四子天贡字育嘉庆甲子科第二十五名武举

今已简化作钟。

一、 姓氏来源 钟姓起源共有五个:

宋桓公次子襄公系列产生钟烈系;桓公三子遨系列产生钟接系。桓公是这两支钟姓共同的祖先。烈系和接系先后起源于许昌地区。

1、源于周朝时代的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周赧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之后,公子烈避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改子姓为钟姓 。

桓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2、源于和公子烈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公子遨为宋襄公委派出使晋国,生子改姓伯名扈。他的孙子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了执政的(谷阝)氏而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太宰,食邑于钟离小国(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20里),子孙遂姓钟离。

伯州犁(五十世),伯州犁生二子:长伯(谷阝)(音细)宛,次连(五十一世),连居南阳,以其祖父伯宗的名字为姓,成为宗姓的始祖 (见《唐书·宗姓世系表》)。伯邰宛生一子:伯(喜否)(音匹)(五十二世)。伯韶仕吴为太宰,但在公元前473年,越王打败了吴国后被杀。其子笪(音抚)在家乡钟离小国以土为氏改姓钟离,名钟离(竹甫皿)(五十三世),钟离篮生一子:钟离髦(音矛,五十四世)。钟离髦生一子:钟离秩千(五十五世)。钟离秩千生一子:钟离垣 (五十六世)。钟离垣生一子:钟离(鬲+傻-亻)(音宗,五十七世)。钟离醒生一子:钟离昧(五十八世)。钟离昧生于周末,仕西楚霸王项羽为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楚霸王败死,钟离昧逃亡投奔在汉大将韩信府,被汉王用陈平计害死。钟离昧生二子:长发仍居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一带),次接为避祸去离字单姓钟,开创了中原继钟烈姓钟以后,钟接系钟姓的新纪元(五十九世)。

3、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宫廷乐师中,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其职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乐器中以“钟”为十二律之首,郧公钟仪的先祖以职业为姓姓钟。他们后代比较有名的还有楚大夫钟建以及钟子期。钟子期,因《警世通言》中有“高山流水识知音”的故事而名闻遐迩。钟氏源流始于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孙名建,为昭王司乐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采食之地钟赐姓到东汉建公十二世孙兴甫,已延续到颖川,兴公被光武帝召拜为中郎将,敕封 为关内侯,谥赠颖川公颖川公传到四十五世维处,维处次子伯琰,自南宋绍兴年间迁居万载康乐之西,已有八百四十年(江西省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谱序介绍)

4、是不少少数民族有钟姓。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他们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蓝、雷,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当地一个叫钟志深的人人赘,与龙郎公主结婚,民族成分由汉为畲,姓为钟。

5、出自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

是为安徽钟氏。

二、 迁徙分布 无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内。而后,大致于汉晋之

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迁入颖川的钟氏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后来成为全国各地

钟氏的主要来源。先秦时期的钟氏,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

到以后得数百年间,颖川长社一直是钟氏发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许多姓书都说钟氏发源于颖

川。东汉时,长社人钟皓隐居不仕,其七世孙钟雅西晋时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今江苏南

京)。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至今浙江绍兴的,钟雅的7世孙钟屿为南朝梁永嘉县丞,他的儿

子钟宠为临海令,为避侯景之难徙居至南康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南朝末有钟士雄,曾为南

朝陈伏波将军,史书称其为“岭南酋帅”。唐初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随从将佐有钟

德兴,后在福建安家。唐代的钟氏还分布于今四川、山西、广东广州、安徽合肥一带。宋、

元、明时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宁化等地,广东的南海、南雄、蕉岭、湖州、梅州、兴宁等

地均有钟氏的聚居点。从乾隆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台湾,后又有人迁海外。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颖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县。相当于今河南登封、

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

2 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时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

时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天门、京山、潜江、沔阳等地。

堂号: 1 四德堂:春秋楚、郑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晋国公在军府

见到了他,晋国公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国帽子的人是谁?”钟仪说:“楚国的

俘虏。”景公又问:“你姓甚?”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景公命令手下

的人松绑了钟离,给他琴叫他弹,他弹了一首楚国的音乐。景公又问:“楚王是一个

怎样的人?”钟仪说:“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太监伺候他。清早起来以

后,象小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其他的我不知道。”范文子对景公说:“这个楚

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说姓名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的

音乐,这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侯的事,这是无私;只说父亲

是楚臣,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

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

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

四、 历史名人:

1 钟兴 诏定春秋章句以授皇太子及诸藩王子地,敕封阁内侯,谥好曰:颖川公,原配杜氏浩封夫人,子二

文昌 文荣

2 钟瑾 字延瑜 汉建和间为博士 子一: 玺 玺后裔 秀 迁陇西

3 钟皓 字季明,汉建和年间举为孝廉,迁颖川郡功曹越数年诏授司徒府九辟不就,生平喜读经史子书

谈琴乐道啸傲林壑以陈实等齐名,当时号称颖川四长配刘氏, 子一: 繇

4 钟繇 字元常 (151-230年)魏黄初间擢为太傅善草隶二体 至今海内宗之 配吴氏,子二: 毓 会

5 钟毓 字秉衷,智慧机敏,议论侃匕,颇有文风,为魏青龙间中书令,车骑将军配荀氏,子一: 司顗

6 钟会 字士季 (225-264年)为魏镇西将军 后为邓艾争功为司马昭所害。

7 钟司顗 字异常,晋泰始六年主薄配王氏,子三:熹,焘,照

8 钟熹 字日晖,晋大康无年召为司隶校尉配晏氏,子一: 颖

9 钟焘 字星曜,西晋建兴二年为焦州刺史配司马氏后裔颛迁居山西太原府

10 钟照 字容光,东晋永昌元年授司隶校尉配陶氏,子二: 颜 项

11 钟颖 字超群,晋永嘉六年召为侍中配王氏,子二: 昭 晖

12 钟颜 字惟渊,东晋建武四年为江州司马配陶氏,后裔明迁居成都

13 钟项 字继祖,为东晋大宁三年荆州别驾,配谢氏,子一: 晟迁居凌江南雄府

14 钟昭 字纪明,晋建武二年授陈留太守,配刘氏,子一: 雅

15 钟晖 字孔光,东晋大宁三年召为俆州刺史,配司马氏,子一: 稚迁居江夏

16 钟雅 字彦胄仕,东晋咸和五年侍中累官至大中大夫配刘氏,封夫人子二: 隆英 隆武 隆武迁居

青州

17 钟隆英 字崇高,东晋隆和三年授散骑常侍配董氏子四: 景仁 景冬 景纯 景贤 (景纯迁居山西

贵阳府)

18 钟景冬 为东晋安帝元年柳州长史配徐氏后嗣志尧迁居云南大理府

19 钟志学 字尚书东晋咸兴八年授琅琊郡刺史,配阮氏迁居滇南昆阳州(其兄志元迁居广西桂陵府)

20 钟志淳 字以朴宋文帝时官授中郎将配张氏子一: 辅 迁居南阳 (志淳弟 志冲迁居青州寿元县)

21 钟朝 字维斗仕,宋武帝永初元年豫章太守配宋氏,子一: 辐

22 钟辐 字士衡,号靖节,博通经史学富二酉,为金陵才士,孝建间登高第官至今紫光禄大夫,见时政日

下遂致仕归田隐居于终南山配梁氏子一: 嵘

23 钟嵘 字仲伟,号陶恭,少思理敏慧,工于词赋比齐,建武初年授记室掌文翰内史,后勒枢密史配齐氏

子一: 宿宗

24 钟宿宗 字继先,性恬静寡,欲不愿仕进,惟陶情于山水间,号为林泉逸叟配甘氏,子二: 世翰 世藩

25 钟世翰 字绂堂,陈大建二年辟为国子祭酒不就,隐居桃源之阳,自号葛天逸士配汤氏,子五: 国珍

国宝 国器 国栋 国翰 (国宝后裔迁居兖州之钜野)

26 钟世藩 字牧之,隋大业二年举为镇江太守配杨氏,子一: 国桢迁居广州新宁县

27 钟国珍 字上选,公性潇洒,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克绍祖父之风,隋炀帝屡征不起配宇文氏,子二: 开

泰 开秦迁居柳州

28 钟国器 字君选,唐武德元年授中书舍人配李氏,子一: 开和 迁居晋州之赵城

29 钟国翰 字良材,唐永徽二年举为国子监正,配唐氏,子一: 开祥 迁居汀州之清流

30 钟士贞 字以正唐贞观己酉年为郁台从事,配唐氏,子二: 侃 偃 二兄弟迁居舒州

31 钟士廉 字介夫,唐贞观乙已年以人材选授侍中配高氏,子一:侗

32 钟侗 字思愿唐永微间征为博士不就配张氏,子二:嘉谟 嘉猷 (嘉猷迁居思明府下石西州)

33 钟嘉谟 字对扬唐景龙年间举文儒优等者,公学富才优名冠多士擢高第官至秘书郎中配周氏,子

一: 绍京

34 钟绍京 字可大号静轩公性至孝事亲以礼,有宗圣养志之风,且善书法有右军铁书银钩之美唐开

元乙卯年受枢密省直,学士后值玄宗有内患之忧,公竭力以平定之,诏封公为越国公配裴氏,封越国夫

人子一:羡

35 钟羡 字洪乔 唐至德丁酉年登第授侍中配李氏子四: 文柄 文灿 文煜 文耀 (文煜迁居西安府)

36 钟文柄 字慧然唐永泰乙己年国子监配朱氏 子二: 霖 雰

37 钟文灿 字焕采唐永泰戊申年以明经登第累官给事中配许氏子一: 雱迁居山西太原府乐平县

38 钟文耀 字徽烈 唐永泰戊申年同兄文灿以明经全部第授江州通判子二: 雯 垅 (垅迁居京山长寿

县 ( 雯迁居河南汝宁县)

39 钟霖 字宇瑞 唐大历间证为侍读不就配裴氏子一: 秉联 秉联子六:茂松(茂柏,茂林,茂梓迁居印

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 (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0 钟雰 字雨兴 唐大历壬子年间授铜陵尹配刘氏子一: 秉达迁居山东临淄县,即济南府

41 钟茂松 字长青唐元和丙戊年以明经书擢进士第配马氏,字一: 一鸣 其弟茂柏 茂林 茂梓迁居

印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2 钟一鸣 字翔飞唐大和戊申年国子监配秦氏子一: 绅

43 钟传 字继先公少业负贩,唐僖宗中和二年因王仙芝冠掠江西,聚众万人依山为堡与义兵讨仙芝后

抚州诏为州刺史,进江西观察史后以讨黄巢屡陷贼锋巢诛,拜受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爵颖川

公,郡王余详邑乘传,唐僖宗赐宅产于袁郡化石岩,今址仍存平实钤阳康乐县置有产后裔散居四邑

让宜阳集二百篇祥郡志生唐太中丁卯二月初十辰公甍后,唐天成丙戊年,御葬洪都映霞楼墓表详

通志配吴氏,浩封颖川夫人子三: 名儒 名俊 名杰 传公弟芹,兰,芷,蕙迁居浙江绍兴荃迁居叙州

府兴文县

44 钟英 字奇彦唐光启已酉以明经擢进士芜湖刺史后,致仕逐留籍而家于芜湖配刘氏

45 钟名儒 字匡昭号博齐嗜读古史书经传怡情林壑之间,不荣怀于富贵自为契皇居士配伍氏子三:

金声 金亮 金扬 金亮迁居咸宁县 金扬迁居辰州府泸溪县

46 钟名俊 字匡时号承动唐光化二年勒授豫章所参军后,湖南马殷陷其旁邑将有并吞时,遣将克复,

封洪都侯光化间赐宅产于南昌西山映霞楼后传卒于此配裴氏,子三: 金怡 金情 金博

47 钟名杰 字匡雄袭父爵仍镇江西配陆氏

48 钟名宁 字安行唐光启初年擢高第累官给事中配江氏,子二: 金凤 金凰 金凤迁居常德府龙阳县

金凰迁居河南府陕州

49 钟金怡 字干谋官至吉州刺史官籍于吉州

50 钟金情 字上友后唐时授永丰县令,仍居西山

51 钟金博 字能文唐时以明经登第官至御史居南昌 怡 情 博三公后裔具祥南昌谱

52 钟艺古 字多才后汉乾佑年间授淮安抚史参军配石氏,子一: 建

53 钟振纶 字经初宋祥符初以明经擢进士治平二年授池州铜陵刺史后解组而家于斯配谢氏,子二:

流 源 源后裔迁居江宁府上元县

54 钟清 字濂溪宋治平丁末明经选授中书令,熙宁初后迁为给事中配文氏,子一: 鏐

55 钟澄 字莹川宋元丰庚申年为处州尹配苏氏子二: 镛 钤 镛随父任家于处州 钤贬于徽州

56 钟流 字文明宋元丰甲子明经擢第配鲁氏子一: 镗

57 钟奭 字周良宋宝元年间为陕西招讨副史配程氏,子一:玮随父任命而家于沔县龙门山

58 钟铉 字弘量宋嘉裕戊戍年间为吉州刺史配欧阳氏,子一: 峦随父任家于吉州

59 钟鏐 字良玉宋熙宁壬子擢为国子监正配贾氏,子一: 峰

60 钟镗 字声远宋绍圣初年以明经擢为进士累官至汀州司马,性至孝友治家以义方抚下,以慈爱一

堂上下和睦肃然一十余世,内外毫无异议无分家之意,,乡党称之曰:义宋淳熙二年帝旌表其门曰:

义门钟氏配田氏淑慎温恭幽间贞静妇道无惭姆仪可师事舅姑以孝相夫子以敬课子有孟母之风宾

媲庐妮之美处妯娌以慈惠待族邻无怨无恫当时称之曰贤子三: 秀芝 廷芝 瑞芝

61 钟峰 字九我宋绍圣甲戍擢高第拱授豫章太守,后任满致仕逐卜地于洪都之西山开疆启族而为我

江西钟氏始祖配朱氏,子五: 友忠 友仁 友义 友智 友信

62 钟友仁 字善长 性浑厚质朴实掏情于坞遣兴于山水觅形挹胜遨游至南安之上犹,见其山川美丽,逐

携妻与子卜筑家焉而为上犹之始祖配张氏,子二: 鼎 爵

63 钟友信 字敦实宋建中靖国年间登第授泗州主薄配江氏子一:受

64 钟鼎 字名器宋建炎年间以明经擢进士第公天性孝友第爵殜年早侄日新幼公抚养成立及日新长

凡爵所余留产尽付之毫无偏曲后与侄倡置义产并构书院廷师以教乡族子弟俊秀者侄亦唯命是从

乡党称公为一乡善士配张氏子一: 日贞

65 钟希和 字永叔宋靖康末年授临川教谕子一:存敬

66 钟日贞 字德耀号阳明宋元裕年间选授淮安节度副使配赵氏,子三: 维寅 维处 维恭

67 钟日新 字汤明宋元裕年间明经登第累官至侍中配欧氏,子二: 维清 维祺

68 钟存敬 字惟直宋建炎年间为蔡相中书配罗氏子二: 杰 俊二人仍居西山

69 钟伯琮 字巷璧公少而颖慧,智略过人,凡诸子百家,以及经传稗官史书无不博览,而志向尚怡静不

愿仕进,且性辟山水潇洒若陶处士而磊落过之不以方隅自囿好遍览名山大川遨游至袁州之分宜见

一山突兀峥嵘不知其名受询此地老者曰此山之得名为钟山亦自有由余祖父相传晋时雨后大钟山

流出验其铭仍秦时所造,公闻言维匕既而叹曰此山名钟予亦姓钟,想钟氏其将兴祥于此涉其岭恍惚

登天溯其愿头若蜿蜒之积蓄其下之长江若天河长堑波澜不惊澄澈潆回有斯地之灵秀何患不出人杰

逐携家而卜筑启宇于斯山之原,凡袁郡钤阳之有钟氏者皆公之苗裔也配袁氏,子二: 大海 大用

70 钟大海 字钜瞻,宋隆兴年间明经登第擢九江主薄配严氏,子三: 悫 慧 恕

71 钟大用 字宏深 宋隆兴年间以人材选授云间教谕配卢氏子二: 思 意 意迁居赣州信丰县之香

山下

72 钟恕 字守安 宋乾道年间以人才选授淮安刺史配袁氏子二: 明德 明善

73 钟道 字步端 宋绍兴年间以明经选授吉州教谕配郑氏,子二: 日尧 日舜

74 钟明善 字本初 宋绍兴年间以明经选授维扬主薄配梁氏,子二: 日文 日武

75 钟明经 字博知 宋绍熙年间选授长宁主薄配林氏子七: 日诰 日诏 日咏 日诗 日谆 日志 日询

76 钟日禹 字夏基, 宋绍熙末年明经擢国子监配林氏,子二: 芳型 芳升

77 钟芳杶 字步程,宋庆元年间为龙泉教谕配黄氏,子一: 颢

78 钟世杰 字硕彦,公生平忠厚,秉性钢柔相济严以持身慈以接物尤好读左史公彀等书不求文达惟乐

情于林泉自号为葛天氏之遗民配严氏,子二: 箕范 丹书

79 钟丹书 字昌言 公自幼才志不群博览子史有济世之略,而卒不得其怀及明大祖遣大将军常遇春征

友谅,余党至于康因军中乏粮,是时公家富厚储积丰裕,见军士张惶仍出其困栗千余石以抒其急,后

于太祖嘉公之义封公为中宪大夫以酬其捐栗之功配梁氏,封夫人子三: 应 庭 庠 庠迁居攸县,后

又迁居于萍川大安乡宣风渡

80 钟伯琰 字肇盛 号发基公性豪迈智略过人,遍觅山川与堂兄伯琮遨游至袁郡见袁之有钤阳山水秀

丽文峰叠障兄伯琮携家肇基于钤阳后不数年遨游至康城教授生徒,见邑中风俗淳朴文薮严集公思

此地必有发祥于兹,公由钤阳而开基于斯,即今之万载邑西之有钟氏者皆公之苗裔生宋宣和丙午

三月初五晨,殁宋庆元庚申八月十六已葬邑西石板段龟形配尚氏生宋建炎丁末四月十九已殁宋庆

元壬戍八月初二末葬邑西毛家坑凤形子三: 大鲲 大程 大智 女一: 适蓝

81 钟华 字华兴,号松轩性至孝友,治家有义,慈爱一堂上下雍睦,居住邑西见隅坊差遥甚重置庄田于

牟村子二: 禧 受

82 钟宪鼎 字玉铉 任南京应天府高淳县训导,生明弘治辛酉年八月初十寅,葬社山象形配彭喜香,胥

秋兰子三: 栋 楷 相

83 钟美 号念泉 由选贡任饶州府余干县教谕,生平好学,凡诸子史书无不密观,公年十八游泮次年岁

试补入郡廪屡战棘闱文以呈堂后应选廷试考授余干教谕以致仕归家悬车筑室于刘家市名曰守庐

堂潇洒林泉弄孙自乐邑中绅士称之钟博学者即公之别号寿至七十有三无疾而终生明嘉靖辛亥十

一月初八子,殁明天启癸亥九月初六辰配宋氏子一: 宗廷 女一: 适张

84 钟梧 号白崖由选贡任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教谕,生明嘉靖庚寅三月十八末配周安英,龙戴贞子一:

广 女一: 适宋

以上摘自江西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文公世系万公始世辈次排列顺序; (万代久兴,树焕增锦善

维良基,明选朝庭,泰正嘉升,长发其祥,宏德辉英,盛昌寿龄) 也许各位在这里能找到过去祖先的名

字,本人水平有限,在列出族谱一些历史名人,难免有错字见凉! 此次修谱是1993年冬续修

85 钟荣光:广东香山人,清光绪二十二年加入兴中会,并创办宣传革命的报纸。1928年岭南大

学收归国人自办,任第一校长。次年改任岭南大学荣誉校长。

86 钟世铭:直隶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绪进士。光绪三十二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

回国后,充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英语教员、教务主任。1921至1925年间,先后任北洋政府盐务署

署长、财务处长及总代长。后调任奉天交涉员,未几辞职。

87 钟芳礼:清代广西人,一说广东花县人。一说原名芳球。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为御林侍

卫。咸丰三年,在天京被封为丞相。

88 钟颖:清代满州正黄旗人,爱额觉罗氏。曾充四川陆军小学工程处提调〉光绪三十三年继任四

川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统,兼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辛亥革命后奉调入藏,为办事长官。数

年后回川。

89 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

伯牙引为知音。他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90 钟离春:战国时期齐国人,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才取胜的皇后。本来就是齐国人,

相貌奇丑无比,40岁了还没有嫁人。于是她自己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的状况,提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后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

91 钟天纬:江苏华亭人,清代著名翻译家,译书数十种,著有《则足集》。

92 钟人杰:道光年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领袖。

93 钟懿蓉:号镜人,广西苍梧人,同治丁卯科亚魁、甲戌科进士,任刑部贵州清吏司、广东肇庆

典阳罗分巡道、惠阳嘉兵备道刑部主政兼监试官。

94 钟丽轩号丕世:国学生,广西苍梧念村人,置税米一百余石,教子有方;三子天贵字育刚乾

隆庚子科第六名武举,四子天贡字育嘉庆甲子科第二十五名武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466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