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末乱世中,农民起义最多、闹得最凶的大体上就在今天山东河北一带。隋炀帝征高丽,山东与河北是重点征兵征粮的地方,因此此地的农民负担最为沉重,再加上天灾人祸,自然最后激起的反抗也就最为强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同理,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镇压,闹得越凶自然受到的镇压就越厉害,也越残酷,在这个最为残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强人便是隋末的第三大反王——窦建德
窦建德是贝州漳南人,家里世代务农,但也小有积蓄。此人仗义疏财,重诺言,讲侠义。有一次他的乡里有家人丧亲,因家贫无法安葬。窦建德正在田中耕种,听闻之后叹息了一番,便将自家的耕牛给了乡人,让其发丧。那个时代耕牛是一个家中最贵重之物,窦建德为了他人居然能如此急公好义,自然赢得了同乡们的敬重。他这种性格启发了后世小说家和评书先生的大量灵感,不论是后来的水浒还是说唐,里面的主角不论是晁盖、宋江还是秦叔宝,几乎都有窦建德的影子。当然讲义气只是江湖好汉的一面,要想聚起一帮手下,还得自身有实力才行。当时有这么几个不开眼的盗贼光顾了窦家,结果窦建德埋伏在门边,待盗贼进屋后,先后打死三人。其余的盗贼吓得不敢再进,只好请求窦建德将三人的尸首交还。窦建德让他们抛绳子进来拖。盗贼们于是将绳投进屋里,窦建德将绳系在自己身上,冒充尸体让盗贼拽出,趁他们不备,跃起持刀再杀数人,从此他的名声威震四方。他既急公好义,手段又强悍,不久便被任命为里长。不料没过多久,他就因为犯法而逃亡
这段逃亡生活对窦建德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他很可能于逃亡途中在绿林中闯下了响亮的名气,亦结识了很多的朋友。窦建德逃亡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等隋炀帝登基大赦天下后,他也得以回归家乡。这时候的窦建德已经声名赫赫,其父死后,居然有一千多人赶来送葬,然而,他将礼金一一推辞。以人品而论,窦建德可能是当时所有反王当中最好的
大业七年,杨广第一次讨伐高丽,向天下征兵,精兵强将齐聚辽东,于是郡县内就显得空虚,要重新补充新的力量。窦建德因为他的勇名被选为二百人长,成了一个小军头。他有个朋友叫孙安祖,刺杀了县令后投奔了窦建德。此人为何要杀县令,史书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此人因为骁勇而被征兵,他以家里遭水灾、妻儿都饿死了为理由推拒,却被县令殴打,从而导致后来刺杀行为;一说是因为这人手脚不干净偷羊,还是被县令殴打,结果导致刺杀。一般现在多取信第一种说法,可是仔细分析一下却感觉不然。如果按照第一种说法,家里遭灾,妻儿饿死,无牵无挂,岂不是正好可以当兵吃粮?混得好拼出个将军校尉之类的岂不强似在家受冻挨饿?如果说这人怕死倒也罢了,可是能做出刺杀县令之事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胆小的鼠辈。此时炀帝当政不久,国力正盛,统治力量还是非常强大,追索之人很快就查到了窦建德身上。老窦便对孙安祖说了一大通炀帝征高丽必败的预言,劝孙安祖去附近的高鸡泊落草。窦建德此时身为国家公务人员不但包庇窝藏罪犯,甚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聚集了几百无产流民和逃兵给孙安祖打基础,这种行为简直是典型的兵匪勾结
如果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这种人往往是老百姓最为痛恨的,可是在当时,窦建德却被百姓们视为英雄。当一个社会到了道德观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时候,那么离崩溃也就不远了。在窦建德的帮助下,孙安祖的强盗团伙慢慢壮大了起来,他自称将军,取了一个头衔叫摸羊公,不知道是不是用来纪念他当年偷羊的壮举
窦建德的江湖地位越来越高。当时群盗纷纷起事,他们往来漳南一带,所过之处烧杀抢掠,但唯独不来骚扰窦建德家。本来窦建德就名声在外,早就是官府的怀疑对象,这下子更为明显,简直就是明白地告诉官府这位窦大哥跟这帮盗匪其实是一家人。当时窦建德带兵在外,县衙居然把窦家给抄了,家里无论少长一律处死。这样激烈的反应其实是非常可疑的,县里面的官员明明知道窦建德在郡里面当军官,却并没有去抓捕窦建德本人,而是先逮捕了窦建德的家属。并且在一无证据二无口供的情况下,仅仅凭怀疑就杀了窦建德的一家,让人不得不感觉此中有很大的猫腻。所谓通匪的嫌疑相形而言更像是公报私仇的一个借口。窦建德接到消息之后开始逃亡,手下的二百人全部跟随他叛逃而去。有过一次逃亡经验的窦建德头脑非常清楚,他并没有投奔孙安祖,反而去了势力更大的高士达那边入伙。当时孙安祖的势力刚刚成形,如果窦建德前去投奔,不论在其上还是在其下都免不了要产生矛盾,搞不好就会像瓦岗寨那样火并解决领导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窦建德很聪明地选择了高士达
以窦建德的威望,东海公高士达对他的投奔自然是非常高兴,当时就封了他司兵这样的实权职位。之后孙安祖与张金称火并一场,结果被杀,其部数千人尽数逃奔窦建德。从此,窦建德势力渐盛,壮大到万人,高士达的人马在窦建德的指挥之下战斗力也提升得很快。当时山东河北地区盗贼蜂起,隋地方政府在与这些盗贼作战之时总吃败仗,因此他们的势力发展得非常快。其中实力比较强的就有邹平的知世郎王薄、平原豆子瓯的刘霸道、河曲的张金称等等,这些人的势力少则几万,多则十数万,给隋帝国在山东河北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由于两次征高丽涿郡都是出兵的大本营,因此涿郡的兵马也最为精锐。于是以涿郡的兵马为主力,在大业十二年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清剿行动
这次军事行动分别是由两个人指挥,一个是太仆卿杨义臣,他率辽东还军数万进攻张金称,一个是涿郡通守郭绚,他率领万余兵马征讨高士达。在没有遇到真正精锐的政府军之前高士达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可是郭绚一来,他马上就感到了压力,于是封窦建德为军司马,把所有的部队都交给窦建德指挥。窦建德想了一招苦肉计。他先请高士达负责看守辎重,率精兵七千迎击。然后就四处散播传言,说自己与高士达有嫌隙,因此叛逃。而高士达这边则大张旗鼓地宣传窦建德叛变的消息,为了取信他人,还将一个虏获的妇人假充窦建德的老婆给杀了。这种消息传到郭绚耳朵中之后,窦建德就向他送上了降书,并且还要做先锋击破高士达立功赎罪。可惜那个时代还没有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否则郭绚就会发现这一幕与赤壁大战之时周瑜与黄盖之间的苦肉计多么相似。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诏令:“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周书·武帝纪》)女子13岁就要成亲,是我们所知的法令中年岁最小的。
且试天下第22集结婚在一起。
具体剧情:凤栖梧问白风夕,若是丰兰息再次向她表明心迹,白风夕听了一脸娇羞。环娘找到任如松提起丰兰息若是认准白风夕,不管再艰难都会娶的,因此请任如松去别院找白建德让白风夕知难而退。
任如松拒绝,他不能做这样的事,可环娘已经擅自将任如松的拜帖送到白建德手中。任如松怒斥环娘胆大妄为,环娘提起当年娘娘托孤之事,为了丰兰息,她是什么事都愿意做。
无奈之下,任如松与白建德相见,提及白风夕和丰兰息的事,虽天霜门是名门,但毕竟是江湖门派,白风夕想要嫁给丰兰息恐怕很难,况且白风夕洒脱惯了也会不适应。白建德明白任如松这是要自己棒打鸳鸯。
且试天下主要角色
1、百里氏
平民出身,先被雍王纳为妾室,倚歌病逝后为继位王后。为人阴险多谋,为了丰莒将来得以继承王位,长年陷害丰兰息欲置之于死地。而后被丰兰息找到毒害倚歌皇后的证据,被雍王赐以白绫上吊自尽。
2、凤栖梧
作为凤家女家主、雍州女尚书,聪慧坚韧、文武双全,不仅凭借其智勇让外界另眼相看,凤家内部也对她无比信服。
古代皇帝尤其是那些登基较早的娃娃皇帝或少年天子,他们大婚时的年龄相对要小一些,一般在十六七岁。然而,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不足十六岁就大婚的皇帝,如清朝康熙皇帝十四岁大婚,西汉昭帝刘弗陵十二岁大婚,当然,这都是政治需要。更有甚者,北周静帝宇文阐、元朝宁宗懿璘质班大婚时年仅七岁,堪称成为中国历代皇帝大婚史上的两道奇观。宇文阐和懿璘质班,虽然朝代不同,民族不同,但他们的婚姻步调却相当一致。其一,他们都是七岁登基;其二,他们都是七岁大婚。虽然同是七岁,但还是有些差别。据《元史》记载,懿璘质班生于泰定三年(1326)三月,至顺三年(1322)十月即位,同月册立答里也忒迷失为皇后。而据《北史》记载,宇文阐生于建德二年(573)六月,大象元年(579)二月即位,七月立司马令姬为皇后。二者比较,懿璘质班六周岁零七个月做了新郎,宇文阐六周岁零一个月成为丈夫,宇文阐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大婚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宇文阐(573-581),原名宇文衍,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子。大象元年(579)正月,宇文阐被立为皇太子。二月,宇文赟禅位于宇文阐,做起了太上皇。当年七月,宇文赟将司马令姬册立为宇文阐的皇后。北周皇室属鲜卑族,尽管鲜卑族有早婚的传统,但宇文赟之所以急于给儿子操办大婚,笔者认为还有三个原因。其一,宇文赟荒*无度,身体垮塌,自知不久于世,临死前想了结这桩心愿。其二,宇文赟同时拥有五位皇后,他急着给儿子立皇后,应该说是这种“皇后情结”在作怪。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以此削弱杨坚的势力。
1 古代人为什么结婚那么早
这是我找到的古人婚龄,后面有原因希望有帮住
先秦《周礼·地官·媒氏》说“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礼记·内则》也说:男子二十举行冠礼,开始学礼,三十而成家。女子举行笄礼,二十而嫁,因特殊原因,最迟二十三岁而嫁。(这指最迟婚龄,超过的被认为过期,实际的婚嫁年龄都偏早。《韩非子》中提到男二十而室,女十五而嫁。)
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龄:汉惠帝下令女子女子出嫁不得超过十五岁;晋武帝下令女子出嫁不得超过十七岁。
北齐:十四岁~十七岁。
北周建德三年(574)颁布诏书:自今以后男子十五岁,女字十三岁以上军民依时嫁娶。
唐代: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下诏男二十岁,女十五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婚龄规定有所提高。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下诏又将婚龄降为男十五岁,女十三岁。
北宋时期婚龄治唐载元立制,宋仁宗元圣年间曾经重申过,朱熹《家礼》有载。南宋宁宗嘉定时下令:男十六岁,女十四岁属嫁娶之期。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礼法婚龄,男子一般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以十六岁为多,女子一般在十三岁至十七岁之间,以十四岁为多。
男十六岁,女十四岁的礼法婚龄,实际是以祖国医学对人体发育成熟的认识为基础。
实际婚龄,据彭卫著《汉代婚姻形态》的研究,汉代男子:普遍初婚年龄在14-18岁之间,各种身份的人无明显差别。地主和官吏阶层的女子平均婚龄为147岁,平民为151岁,皇族为13岁。
宋代士大夫的女子平均初婚年龄平均为十八岁,男子则平均二十四岁。较平民年龄要高。
《大清通礼》规定官员士庶结婚等到男十六岁,女十四岁方可进行,实际女子平均初婚年龄为十八岁,男子平均初婚年龄二十一岁~二十四五岁,男子普遍在二十~二十一、二结婚。
2 古代结婚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也有的说双十年华。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待年---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也称及笄。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3 古时候多少岁结婚为合法
一个社会时期一个样子。原始社会,可能男女到了能发育的阶段就可以了。如现在非洲部落还有男子成人、女子成人的仪式什么的。
奴隶社会,是赏赐,但一般也得成人有性能力以后吧。但人不能成为自主的人,等级制。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只要需要,父母长辈指定,什么时候都可以结婚。
社会主义社会,你现在正在经历,不多说。但是现在政策是比较合理的,男、女同志的最佳生育年龄,也是完成学业,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经济基础了的。对小两口以后的生活有好的帮助。
4 为什么古代人十二三岁就可以结婚 我们现代人十六七岁都不可以恋爱
古代没啥鸟事···现代没鸟啥事····
古代人嘛,没有恋爱的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OK,结了,反正十几岁只要下地就好,没压力
现代人嘛,十六七真是学业紧张的时候,爱情这东西有甜也有苦,甜的让你整天走神,苦的让你都活不了,这样还怎么读书····可是爱情来的时候就来了,管你十六七还是七八十岁···所以谈恋爱了家长老师是不敢管的,你爱了却被棒子打鸳鸯了,剩下只有恨怎么读书····
综上所述,十六七岁是可以谈恋爱的,而且一个稳定而又向上的恋爱,甚至能帮助学业,我是有体会的,她比我学习好,我是他男人就得赶上她,所以我从中等变成前茅(虽然还是赶不上,她说她喜欢我的上进,所以我就更上进了)
而一个堕落的恋爱,两人成天想着玩,就完了····结局就是爱情和学业双玩完
中国传统婚礼都会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男人穿红绸子,女人披红头巾,穿红婚纱服。这就是中国的婚姻传统,因为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红色红色是喜庆的一丝寓意着生活红红火火,像个红火红的火苗一样可以越烧越大越来越旺,因此结婚的男人要P红绸布,而且也有一些小小的技巧,如果是皮红绸布的话,红色的掩映下人的肤色就会显得很红润。,人看起来就会有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
史籍中关于结婚年龄的记载,所涉人物最早的,可能要数《史记·五帝本纪》:“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载:“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由此可见,上古的两位先王舜和禹都是三十岁结婚。舜三十岁娶了尧的女儿娥皇女英,禹三十岁娶了涂山氏女娇。如果男子三十岁还不结婚,就与制度不合了。不过上古之事,多半是传说,不可考证。史籍中比较确切的关于结婚年龄的记载,是从先秦开始。
先秦:三十而娶,二十而嫁
《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也就是说,西周与春秋,男女的法定婚龄分别在三十岁和二十岁。《周礼》传说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而《谷梁传》传说为孔子弟子子夏口头传给谷梁赤,谷梁赤将它记录下来,但实际上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这也与同样成书于两汉的《史记》和《吴越春秋》中舜和禹“三十而娶”的描述相吻合。
事实上,“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仅是礼法上的理想状态。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法定婚龄,往往更低。《国语·越语上》记载越王勾践令:“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这里只规定了结婚年龄的上限,而没有下限,这显然与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向吴国复仇的国策有关。而《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提到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与管仲商议后“下令于民曰: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齐国男女的法定婚龄也比《周礼》的规定分别小了十岁和五岁。
战国时期,墨家提倡早婚,《墨子·节用上》:“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也就是说,墨子主张,男二十女十五就应当成婚。这种理论,无疑也是为了适应当时交战各国繁衍人口的需要。
秦朝:身高不够,别想结婚
中国历史上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最特别的要数秦朝。根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男子身高六尺五寸举行冠礼,行冠礼后方可结婚;女子身高六尺二寸定为成年,成年后许嫁。也就是说,能不能结婚,与年龄无关,完全取决于身高。这规定够奇葩!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秦朝也有婚姻登记制度,结婚必须去官府登记才有效。秦朝的官方法律解释《法律答问》中就有这样的案例:“有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出,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也就是说虽然没达到结婚条件,但如果官府登记了,也予以承认。不登记,婚姻当然无效。
两汉: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到了汉朝,《汉书·惠帝纪》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征收五倍赋税。即汉朝的第二任皇帝要求女子十五岁前必须结婚,这同样是出于西汉初年迅速增加人口的需要。
汉代无论皇家还是民间,早婚现象都很普遍。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汉文帝十五岁生汉景帝,据此推算结婚年龄则更小。而《后汉书·灵帝纪》:“建宁四年四月癸丑,立贵人宋氏为皇后。”灵帝建宁元年十二岁即位,建宁四年十五岁结婚。民间如,收录汉魏晋石刻的《隶释》卷十五《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碑文:“年十八,娶妇徐氏。”以上为男子,女子如《后汉书·班昭传》:“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更为夸张的是《汉书·上官皇后传》:“诏召安女入为婕妤……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汉昭帝的上官皇后结婚时竟然只有六岁!真是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根据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中的研究,汉代结婚年龄多为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汉代早婚之俗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后世,自汉以后,历朝历代多奉行早婚。
三国两晋南北朝:十三当爹,三十当爷
三国时期,王肃在《<诗·摽有梅>疏》中说:男十六而精通,女十四而能化,自此以往,便可结婚。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观念,认为男十六女十四身体成熟达到结婚条件。
《晋书·武帝纪》载,晋武帝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十月颁布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也就是说,西晋女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官府就要进行干预,勒令出嫁。《周书·武帝纪》建德三年正月诏:“自今已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即北周武帝规定,无论军民,包括丧偶者在内,男子年满十五,女子年满十三都要及时嫁娶。
举个比较有名的例子。《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二八就是十六岁,十六岁的貂蝉先许吕布后嫁董卓,致使二人反目。貂蝉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而三国历史上另一确有其人的美女——文昭皇后甄氏,在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时就已是他的妻子了,而甄氏据考证生于183年,也就是说她的结婚年龄在十七虚岁之前。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例子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太子拓跋晃,也就是热播剧《锦绣未央》男主的父亲。根据北魏皇帝世谱,拓跋晃生于428年,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浚生于440年,拓跋浚的儿子拓跋弘生于454年,拓跋弘的儿子拓跋宏生于467年,拓跋宏的儿子元恪生于483年。拓跋晃虚岁24岁病卒,假如他一直在世,虚岁13岁当爹,27岁当爷爷,40岁当太爷爷,到56岁就已五代同堂了。北魏早婚之风可见一斑。
隋唐:十三豆蔻正好,十五老大不小
隋朝未查到明确的法定婚龄,只能通过史实加以描述。《隋书·独孤皇后传》:“文献独狐皇后,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河内公信之女也。信见高祖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明确记载了独孤皇后十四岁嫁给隋文帝杨坚。《隋代墓志铭汇考》所辑500余方墓志,直接记载女子出嫁年龄的22例中,十三至十五岁成婚者8人,十六至二十岁成婚者11人,二十岁以上成婚者3人。
唐代第一次规定男女法定婚龄是唐太宗贞观元年二月:“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新唐书·太宗本纪》)即男二十女十五为结婚年龄上限,如果年满未婚,官府就要帮其结婚。唐太宗诏令一百多年后,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唐玄宗又下诏:“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唐会要·嫁娶》)即男十五女十三为结婚年龄下限。
唐人的婚嫁年龄,我们不妨通过唐代杰出的艺术形式——唐诗略做管窥。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虽写青楼女子,却也反映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十三岁是女子最好的年华。李白《长干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明确写了女子十四岁嫁人。李商隐《无题》诗:“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十五岁还未嫁人,那女孩自己都伤心不已了。可见早婚观念在唐朝是多么深入人心。
两宋:晚婚新风尚
宋代的法定婚龄沿袭唐开元年间的规定,辑录宋代官吏办案判词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在法: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不过,宋人似乎并不热衷于这么早婚。比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就认为早婚有弊端,提出“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皆可成婚(《司马氏书仪》卷三)。南宋大儒朱熹也赞同司马光的观点,并在《朱子家礼》中加以引用。
《宋史》所记许多名臣,结婚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上,甚至还有花甲之年才成家的。大才女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建中辛巳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而李清照生于1084年,结婚时已虚岁十八了。若是放在汉唐,这样的年纪不是要被罚款,就是要被强制官配了。
宋代晚婚之风从文学作品中也可看出一二。以北宋末年为背景的小说《水浒传》,第六回鲁智深初见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第七回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前与丈人告别:“自蒙泰山错受,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可见林冲是三十岁后才结的婚。再如南宋陆游诗:“尝闻邻家女,及笄不思春。”及笄也就是十五岁,这与李白笔下“十五泣春风”的唐代女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据统计,宋代男女的平均婚嫁年龄推迟到十七八岁,虽然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仍属于早婚,但在普遍奉行早婚的古代社会,有宋一代可以说是开了晚婚的新风尚。
明清:男年十六,女年十四
《明史·嘉礼三》:“洪武元年定制用之,下令禁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凡庶人娶妇,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规定,明代的法定结婚年龄为男十六,女十四。乾隆《钦定大清通礼·嘉礼》:“许男十六以上,女年十四以上……皆可行右议婚。”清朝也明确规定,法定结婚年龄为男十六,女十四。
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在紫禁城坤宁宫大婚的皇帝——正统帝,就是十六岁结婚。那位从湖北入主紫禁城的嘉靖皇帝也是十六岁大婚。而正统帝之子成化帝十八岁大婚,成化帝之子弘治帝,也就是明朝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也是十八岁大婚。而明代后妃的结婚年龄,如成化帝选后时,皇太后谕礼部:“榜谕京城内外,于大小官员民庶有德之家,务择其父母贤善,素有家法女子,年十五至十八……令其父母送来,吾将亲阅焉。”(《明宪宗实录》卷三)再如,天启元年三月,十七岁的天启帝要大婚,诏选天下十三到十六岁的淑女,最后选定十五岁的张嫣为皇后。
清朝早期,皇帝后妃的结婚年龄多早于乾隆《钦定大清通礼》的所说的十六岁和十四岁。比如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就是十三岁嫁给皇太极。而孝庄之子顺治帝则是十四岁迎娶自己的表妹。再如康熙帝十二岁大婚,迎娶了同样十二岁的赫舍里氏。而乾隆之后,清朝皇帝的大婚年龄多在十六至十八岁。而清宫后妃的重要来源——-选秀女制度,则是遴选年十三至十七岁的八旗女子。
结 语
综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上述均为虚岁),从西周的三十二十降至春秋战国的二十十五,到汉唐又降为十五十三,至明清又稍有提高至十六十四,大体呈一个反向的J型曲线分布,而并非很多人印象中的朝代越早婚龄越小。 至于《大戴礼·本命》所说的太古之礼“男五十而室,女三十而嫁”,姑妄听之,不必当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