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涅茨克公投结果公布,毫无意外的,四地均高比例同意加入俄罗斯。这里说毫无意外的原因,一方面是顿涅茨克等东乌地区,从历史渊源来说,就是就苏联时期从俄罗斯划到乌克兰的领土;另一方面是,作为此前俄罗斯的占领地区,在顿涅茨克等四地主动发起公投,说明俄罗斯早已有了足够的把握,这些地区会加入俄罗斯。不然投出一个拒绝加入的结果,那就成了大型打脸现场了。好下边我们重点谈谈,顿涅茨克等四地入俄后,对俄乌双方的潜在影响。但此次顿涅茨克等四地的公投结果,使彼此都不再具备进一步沟通协商的基础和可能。
乌四地公投入俄意味什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顿涅茨克公投结果公布,毫无意外的,四地均高比例同意加入俄罗斯。
这里说毫无意外的原因,一方面是顿涅茨克等东乌地区,从历史渊源来说,就是就苏联时期从俄罗斯划到乌克兰的领土;
另一方面是,作为此前俄罗斯的占领地区,在顿涅茨克等四地主动发起公投,说明俄罗斯早已有了足够的把握,这些地区会加入俄罗斯。不然投出一个拒绝加入的结果,那就成了大型打脸现场了。
好下边我们重点谈谈,顿涅茨克等四地入俄后,对俄乌双方的潜在影响。
一、乌克兰方面
顿涅茨克等四地,大约占据了乌克兰15%土地面积和四分之一的人口。
更为重要的是,乌克兰从前苏联手中继承下来的大量重工业产能,如煤炭、钢铁等也都集中在这些地区,失去了四地的乌克兰,将快速从一个工业化国家退化为一个农业国家。
而作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其农业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恐怕很多原本已经机械化了的农业工作也就将退回到人力时代。
这一点就有点像上世纪90年代的朝鲜,因为失去了苏联的石油供应,大量的农业机械不得不被废弃,很多城市因为缺少粮食,也只能退回到农业社会。
二、俄罗斯方面
重点来说对俄罗斯未来的可能影响。
第一,这次公投结果,实际上就是划定了俄乌战争,俄罗斯一方的底线。
对于俄罗斯来说,现在顿涅茨克等四地是名正言顺的俄罗斯领土了。那么,乌克兰未来可能出现的,对顿涅茨克等四地的反攻,就是对俄罗斯的“入侵”。
面对入侵,俄罗斯将更容易凝聚共识,进行更大面积、更大规模的动员,打一场二十一世纪的“卫国战争”。
第二,大幅压缩了俄罗斯国内妥协派的运作空间。
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国内的反对派一直都没停止反对普京政府的行动,包括通过一些外部渠道,与乌克兰沟通停战的可能。
但此次顿涅茨克等四地的公投结果,使彼此都不再具备进一步沟通协商的基础和可能。
非常有意思的是,近期北溪2管道的大规模遭到破坏,也使乌克兰一方,失去了与俄罗斯达成妥协的可能。
毕竟,无论是顿涅茨克等四地,还是北溪2管道,都是彼此的国家命脉所在。
第三,试探出西方国家的立场和底线。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俄乌战争,其实背后一直有西方国家的身影。
那么此次公投,也将让那些嘴上跟着美国喊得很欢,但缺乏实际行动的欧洲国家做出表态。
是与俄罗斯彻底决裂,还是继续暗通款曲,是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三、我们要做什么?
答案很简单,什么都不做,也什么都要做。
什么都不做的意思,是在顿涅茨克等四地的问题上,不需要表明什么立场,就如同此前的克里米亚公投一样,这摊浑水我们不能碰。
什么都要做的意思,是抓紧时间补齐我们各方面的短板。
如今我们感谢苏联老大哥的遗产,在继续为我们遮风挡雨,吸引炮火。
但须知,俄乌战争迟早会结束,而当这一热点地区冷却后,西方世界的目光,将再次全面聚焦到某个东方大国上来。
到那时,将是一场国家硬实力的全面比拼。
最佳答案:结婚了。久友资本李阳:即使在最黑暗的夜里,也要眼里有光

久友资本
聚焦科创企业投资
本文为久友资本创始合伙人李阳于2022年5月27日在久友资本年度LP大会上的发言。
面对当下不确定的环境,久友资本作为一家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如何看待风险,如何应对挑战,如何把握未来机遇?
约2万字,真诚满满,与君共享。请您阅览以下全文。
尊敬的各位投资人: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久友资本的信任支持!同时也热烈欢迎大家参加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召开的久友资本年度基金报告会议。
最近这段时间,很多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焦虑。也有一些我们的合伙人、投资人问我,应该如何去看待我们当下所处的阶段,如何去看待中国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围绕这些问题,我也做了一些思考,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久友资本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我们如何看待当下的不确定性环境,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与风险,以及如何去把握未来确定性的机遇。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这样一张,来帮助我们从“超级周期”看中国发展:
这张来自于《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作者是全球著名投资人、企业家,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
瑞·达利欧综合了八项指标:教育、竞争力、创新和技术、经济产出、全球贸易份额、军事实力、金融中心实力、储备货币地位,以衡量不同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对综合国力”所占比重;同时他把 “相对综合国力”放到跨越数百年的“超级周期”当中,去研究世界秩序的变化规律。
在这张图中,红色的粗线代表中国,最上面蓝色的粗线代表美国,黑色的粗线代表英国,橙色的粗线代表荷兰,另外还有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主要国家。我们可以看到自1500年至今的500多年时间中,不同国家“相对综合国力”曲线的变化轨迹;而伴随着这些变化,人类的确经历了数次世界秩序的变化。
我们具体来看:1500年代,我查阅了一下资料,中国正处于明朝中期,属于相对开放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候中国的“相对综合国力”是全球第一的。但随着明朝后期以及进入清朝之后的闭关锁国,中国的“相对综合国力”开始下降,一直到1900-2000中间的时候,下降到了一个非常非常低的底部。我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很清楚,那个时候咱们的国家正经历着抗战,是中华民族的危亡关头,没有比这个时候更糟糕的了。
在过去500多年时间里,继中国之后崛起的国家是荷兰。为什么会是荷兰呢?我也翻看了一下历史,很有意思,荷兰是最早的海洋贸易国家,是开启世界范围内大航海时代的国家之一。荷兰通过一系列的海洋霸权、海洋贸易活动,实现了综合国力的提升。荷兰之后,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英国是继荷兰之后,第二个通过海洋贸易获得巨大利益的国家,当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战争和殖民地扩张。再然后就是美国的崛起,在1900年前后,尤其是在二战之后达到巅峰,成为当时整个地球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这个时候,中国也开始峰回路转。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始触底反弹;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相对综合国力”进入飞速飙升的阶段,在迄今短短40多年时间里,陆续超过所有其他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且仍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当然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在中国上升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已经开始“触顶”下行。按照这张图上所显示的中美两国“相对综合国力”曲线的变化趋势,再过一段时间,随着曲线的继续向右延伸,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美之间会有一个交叉,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中国的“相对综合国力”会超越美国。
为什么今天开篇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样一张呢?首先我想说,这项研究并不是中国人做的,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做的,这位作者已经70多岁,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相当的影响力的投资家和企业家。
我和大家分享这张、这项研究,其实是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从一个更长的历史周期之中、在一个更大的世界格局之下,来看我们国家的发展。这样的视野和格局,一定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我们的国家所处的阶段。或许并非是中国一定要当老大,也许这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周期发展的必然。
看完500年的“超级周期”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个相对小一点的周期。看什么呢?看在“超级周期”中,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快的40-5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世界经济奇迹”。但我们还是要回过头去看一看,即便是在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40多年里,我们是一帆风顺吗?我们没有遇到过任何困难、挫折和挑战吗?并不是!
我简单捋了一下,从1978年至今的40多年时间里,我们在很多特殊的年份里都经历过一些特殊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是影响非常大的,都是让处于那个时间点的很多很多老百姓觉得非常非常困难的。
当我们回过头去看中国过去这40多年的发展时,就像我们自己爬山一样,当我们遇到任何一座山,并且想翻越过去的时候,都是不容易的;但是等我们翻越它之后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似乎没那么难,也没什么了不起。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所以我们回过头去看,总结下来,即便是在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的40年里,同样是充满了波折与坎坷!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的,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再看当下,我们眼前的2022年,从年初的俄乌战争爆发,到最近几个月上海、北京等城市新冠疫情的反弹,以及疫情的防控导致国家各方面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和障碍。但是如果把2022年,就像刚刚我们所分享的,放到过去500年中国发展的周期里,放到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的周期里,在更长的历史周期、更大的历史格局下看,2022年无疑是我们在发展中所遭遇的又一次波折、又一次坎坷,是阶段性周期的底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非常冷静的去分析,当下国家所面临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呢?我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最后总结下来我认为最核心的是三个方面:
第一是大国之间的博弈。中国崛起,而美国,之前的世界老大,一定不会心甘情愿。当然回到之前我们讲到的,也许并不是中国自己一定要取代美国当老大,这可能只是世界发展的一种历史周期必然,有起有落。换言之,世界秩序的更迭,这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每150-200年的超级周期,就会有一次这样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格局能否稳定呢?我相信过去数次的历史周期,已经给予全人类很多经验、很多教训。我相信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亦或其他国家,都不希望整个世界再陷入到非常糟糕的情况。所以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我们始终相信中国还是会继续向上走,尽管向上走的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波折和坎坷,但是这个大的方向和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第二个我们当下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眼下的新冠疫情。奥密克戎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在疫情不断反弹、防控之间的拉锯战,对经济的影响,后面我们也会再分享。
第三个,就是潜在的战争风险,伴随着大国博弈,伴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
总结下来,当下中国所面临最大的三个不确定因素,就是大国博弈、疫情防控、战争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会遇到各种的困难;再进一步分析,就是我们要看到国家当下一定要想办法克服的三大核心挑战。
首先,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尤其是在遭受疫情影响的环境下。过去这几年大家也都看到,房地产,从国家和中央的定调,维持经济稳定是需要的,但是我们必然不可能再对房地产寄予厚望,未来5年、10年,甚至30年,还要靠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这是不可能的了。其他如教育也好,文化也好,可能很难成为真正的有相当体量的支柱性产业,包括传统基建,维持稳定是可以的,但是要带动中国经济新的、爆发式的增长,我们一定要寻求新的引擎和正确的方向。
第二个挑战,是实现核心科技的自主可控,也就是过去这几年一直在讲的“卡脖子”问题。
第三个挑战,要想尽办法确保内、外部局势的和平稳定。外部的潜在战争风险,内部因疫情防控导致的波动,都是当下需要尽快克服的。
在当前背景下,我们还要看到的是,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部挑战如何艰巨,有三个非常确定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第一是中国的老龄化,一定会如大潮般到来。数据测算并不困难,无非我们看看19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所出生的人口,分别在何时进入60岁、70岁、80岁。根据目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数据推算,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近5亿,占中国人口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5亿,这是什么概念!美国目前的人口333亿,整个欧洲的人口也只有74亿。而中国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将接近5亿。这是一个巨大的、确定的趋势。
第二个确定的大趋势碳达峰与碳中和。为什么“碳中和”会是一个非常确定的趋势呢?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和大家分享,因为“碳中和”是当下为数不多、寥寥无几的,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所能够达成的共识目标,缓解地球环境的恶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个大趋势的价值,不仅仅是实现这个目标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带动一系列技术的革命,以及人类生产效率、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绿色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后面也会再讲到。
第三个确定的大趋势,是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随着劳动力人口减少,老龄化的提升,对各方面生产力与生产效率提高的要求,以及对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的迫切需求,我们势必需要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我们可以非常确定的说,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过程中遇到何种困难挑战,老龄化、碳中和、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非常确定的。中国GDP何时能登顶全球GDP总量第一,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无非是时间是2028年还是2030年。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分析中国所面临的核心挑战,洞察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非常确定的趋势,同时重点关注国家的政策,关注国家十四五、以及未来的十五五、十六五产业规划所明确的方向与目标,抓住这里面的机会,并通过这些机会来实现财富的创造与增值。
最后的根本,不管是核心科技的自主可控、解决卡脖子的问题,确保经济新的增长,解决老龄化的问题,实现碳中和,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对于中国未来的30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最根本也是最大的机遇,就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里面核心的核心,是医疗,是健康,是新能源,是信息化,是智能科技的发展。
我们如果只和大家讲“科技创新”,大家可能感觉还是不够直观,太抽象了。科技创新到底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到底怎么解决我们当下所面临的问题?不如我们详细一点,直观一点来讲,比如说: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会和很多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推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发展,比如农业、畜牧业,很多的消费行业,以及工业制造业等等,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推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解决中国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老龄化同样如此,这么多老龄人口的医疗、健康、养老问题,也一定需要通过生命科学、医学科技创新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大量医疗和健康问题。我们不仅会活的越来越久,我们更希望在活的久的这些年里,我们能够活得更加的好,那么健康就至关重要。还有环保的问题,清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样需要科技创新的力量,解决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的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整个人类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再比如,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也需要很多新材料的研发,高端智能装备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再比如,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国家统一,外部环境稳定,这靠什么呢?仅仅靠理想、信念,就能实现吗?实现不了。我们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也离不开国防科技方面的创新与强化。就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为什么在过去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被欺侮,为什么遭遇了那么多不平等的对待?就是因为我们的国防科技太弱!我们现在有了一定的发展,就像咱们所看到的,所有那些先进的、能够确保国家安全的工具,不管是航空母舰、歼20战机、东风快递,还是我们的国际空间站,大家去想,哪一个背后不是强大科技的支撑?哪一个背后不是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才能保障的?
通过这些,大家一定能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只有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并且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取得领先地位,是咱们国家战胜当下各方面挑战、解决各方面问题的根本;也同样是我们在诸多不确定性环境中必须要把握的最大机遇。
此外,我们还要讲一点的是,在中国,就像前面讲到的,无论是新冠疫情的防控也好,解决经济发展方面的困难也好,我们始终还是要相信,中国是一个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同的国家,她有很多特色,其中很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能力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办法相比的。美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即便总统是民主党人,但各州州长一半是共和党人;就像当年特朗普任总统时一样,对立政党的州长,是明确反对总统的。在中国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吗?咱们都知道,绝对不可能。在中国,只要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就能调动所有的资源和能力去应对,只有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才能发生。所以在中国,我们可以明确的讲,具备非常非常大、甚至是超乎想象的资源调动和调控能力的。因此政策导向对于产业发展,对于我们投资方向选择的影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前面我们也讲到,房地产也好,教培也好,互联网、反垄断、游戏、直播……这些都不太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国家重点鼓励支持的产业,这些都不会是。那么会的是什么呢?其实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里面都讲的非常明确,中国已经在从过去追求数量的年代迈向未来追求质量的时代,一定是我们的新兴产业、科技产业,生物医药、脑科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装备…… 政策指明了这些方向,那么资金会往哪里流呢?一定也是这些方向。
乌克兰收复红利曼,并不会改变乌东的局势,因为红利曼只不过是个弹丸之地,俄罗斯要的乌东四州已经到手了。
历来在战争中,从来不讲究一城一地的得失。在俄乌战争中,乌克兰作为战争失利的一方,丢失大量国土,国内的战争物资消耗殆尽,如果不是美国北约的支持,早就一败涂地国土沦丧殆尽了。如今回光返照,在红利曼这个大约两千平方公里的地方暂时得手,算是收复了一小块失地。从大的方向而言,于事无补,聊胜于无。但是从今年的俄乌战争开战之初到现在,类似的胜利对于乌克兰来说极少,因此对于鼓舞乌军的士气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至于仅仅依靠红利曼这个弹丸之地就能够改变整个乌东战场的局势,远远不够。如果能够拿下赫尔松,并且消灭了俄军的守备部队主力,那么还可以大写特写褒扬一番。否则,拿下弹丸之地的红利曼,对于整个战场局势,最多也就是个隔靴止痒。
俄罗斯需要的是巩固乌东四州俄罗斯目前的重心是力保“公投入俄”的几块原乌克兰领土的安全,以及组建俄罗斯新版图的官方组织机构,防御力量。毕竟组建几万平方公里新占领土上的官方机构,以及颁布法律政策,并且让被占领土上的原乌克兰人服服帖帖,以及防止反抗、抵抗和乌克兰特工的破坏,需要人力投入、财力投入、时间投入。在这些前提下,守住和稳住重点区域,是俄罗斯压倒性的首要任务。
另外必须看到,乌克兰发起现在的凌厉攻势,是动员了很久的力量集中使用,才达到目前的效果。而俄军国土面积庞大,仅仅与乌克兰有战争冲突的边境地区,就多达一千多公里长,也只能采取重点防御的方法,因此才能让乌军集中多达五万官兵的优势兵力收复了失地红利曼。不过乌军也面临巨大的风险,越是临近俄乌边境,那么俄军强大的火炮打击能力就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就在乌军收复红利曼不久,乌军就遭到俄军猛烈的轰炸,据说坦克装甲车基本被摧毁殆尽,官兵伤亡不详。
总结:综上所述,俄乌战争下半场怎么打,如何打,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目前还是未知数,毕竟这已经不是俄乌两个交战国能决定的,美国和北约才是最后的拍板者。
泽连斯基拒不承认克里米亚属俄,他的“底气”从何而来?很多人都说俄乌战争进行到现在,乌克兰基本不可能赢了,面对这种情况,为什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拒不承认克里米亚属俄,这已经是俄罗斯的底线了,他的“底气”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个人觉得他的底气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乌克兰的现状
乌克兰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泽连斯基破罐子破摔,最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进行了三个多月的俄乌战争,给乌克兰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尽管俄罗斯一直在克制自己,大规模的新式武器一直没有用到战场,但是打仗怎么可能没有伤害呢?乌克兰的很多基础设施已经被打烂了,本国经济也已经瘫痪,难民数量剧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后面有西方国家的支持,乌克兰早就被打败了。既然已经坏到一定的程度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泽连斯基也不怕什么了,已经豁出去了。
二、本国人民及军队的表现
俄乌战争之初,很多人是不看好乌克兰的,因为俄罗斯不仅是核大国,其军队的整体实力在全世界也是排在前列的,乌克兰的军队在它面前简直就像小孩面对大人,实力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但是经过这三个月战争的洗礼,没有想到乌克兰民众和军队的战斗力这么强。乌克兰军官的整体学习力很强,西方国家援助到乌的武器都使用得很溜,这些都让俄罗斯人很头疼,乌克兰民众及军队的表现也是泽连斯基的一大底气。
三、美国及西方国家的不间断支持
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及西方这些北约成员国对乌克兰的援助越来越大,军备支持也上升了一个等级。战争之初,这些北约成员国对乌克兰支援的武器基本是轻型武器,杀伤力并不太强。随着战争的胶着,为了达到让乌克兰继续拖住俄罗斯的目的,它们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也变成了装备精良的重型武器,甚至有的国家都提供了少量的大型武器。经济上,这些国家更是大幅度地援助乌克兰,而且这些支持将会继续加大。这些北约国家的经济及军事支持也是泽连斯基的一大底气。
四、俄罗斯周边的不安定局势
俄罗斯一直没有对乌克兰下死手,一方面是不想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周边的局势并不安稳,它不可能把全部兵力都用在和乌克兰的战争上。另外,俄罗斯也耗不起长期战争,多以这些也是泽连斯基的一大底气。
不管泽连斯基的底气有多少,即便有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各种支持,如果俄罗斯真的破釜沉舟去打乌克兰的话,乌克兰也承受不了的。亲爱的朋友,对于泽连斯基的底气,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自从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双方互有攻守,俄罗斯方面表示,在南部战线,尤其是在克里沃罗格方向,乌军未能采取任何进攻行动。乌方面表示,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南部赫尔松方向发动反攻。有网友表示,怎么感觉双方都取胜了呢?不是的,是双方的表述不同而已。
一、俄军有效制止乌军在克里沃罗格方向的进攻
很多人知道俄军的实力,也知道他们的坦克力量还有 S-400防空导弹的厉害。俄军的主要目标是拿下基辅,之后实现乌方面的去军事化。而乌方面知道俄军的战略部署,所以,他们在克里沃罗格方向的进攻,并没有起到效果,所以没有进攻。
俄军方面表示,不仅有效遏制了乌方面的进攻,还摧毁了乌军的弹药库,但是没有具体说明位置和数量,让一些人存疑。存疑的原因在于俄军打击乌方面的实力是有的,但乌空军一直有行动。不得不说,这是俄军的聪明之举,让乌方面看到俄罗斯的诚意。当然,打击乌军的山毛榉-M1地对空导弹发射系统和雷达等军事目标,也是实现战略意图的重要表现。
俄军不仅在南部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还击落了乌空军一架苏-25战机。通过这个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还是比较强悍的。为何没有直接打击基辅?那是因为俄罗斯谈判的大门,一直敞开着。除了这些,俄军还拦截了“海马斯”的多枚火箭弹,可见S-400防空导弹的实力。
有人说,俄军这样,是比较拉胯的。实际上,大家没有看到俄罗斯的隐忍和示好。要是俄罗斯进行国家动员,那么,乌克兰的实力,不足以抵挡。俄罗斯在打击的时候,也是很克制,没有使用其他致命武器,也没有攻击平民,只是打击乌军事力量,可见俄军的战略意图,非常清晰。
二、乌军的战果也挺多,但这可能是俄军的诱敌之策
乌方面有了西方的军事支持,可能是觉得有了反攻的实力了,就利用各种方式掩盖他们的战略企图,他们采取闪击的方式,在哈尔科夫方向,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乌方面称,已深入俄军防线约50公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打击俄方面的重要枢纽。
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跟二战时期的闪击战挺相似的,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鼓舞士气,打击对方的士气,还可能实现短期的目标。不过,这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这种战术还能起作用吗?这些地区是不是俄军故意丢掉呢?大家还记得马陵之战吗?庞涓就是这种轻装上阵,结果被伏击了。
俄军将这个口子撕开,让对方进驻,等到对方的人员到了之后,俄军就可以利用优势兵力,将对方包圆。不过,很多人觉得,俄军要实现这样的战略意图,就需要部队之间的协作。俄军在信息化方面,还是有待加强的。不错,俄军的确是要加强,但整体而言,比乌军好。
乌军表示,在顿涅茨克地区,还有南部赫尔松方向,都取得了进展。这个进展有多大?乌军方面没有说,从中就可以看出,乌方面还是没有多大的进攻实力,如此强的进攻,可能是为了让西方看到,他们有进攻的实力,只要能多援助一些,效果多大,就见仁见智了。
俄军方面的后撤,一个是为了示好,开启谈判;一个是为了更快地打击乌军,结束战斗。这两个目标,可以同时实现,这就是:在打中谈,在谈中打。面对乌军的进攻,俄军肯定有自己的应对,只是不方便直接公布,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三、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有人说,俄罗斯的经济可能支撑不了很长时间,之前利用能源的方式给予欧洲压力,没有想到,欧洲的能源可以很快解决。那么,俄罗斯的经济面对封锁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多腾挪空间了。实际上,这是不了解俄罗斯,他们的作战能力,是很强大的。
我们看到俄军在战场上的战斗态势,可以快速拿下一个地方,也可以按照既定规划撤出。这些都是战略战术的实施,有时候,一些人觉得俄罗斯这样下去,可能被拖垮,乌克兰就是这个目的,也是西方的目的。俄罗斯垮了,乌克兰也站不起来,西方的目的,就是这样的。
果真如此的话,俄罗斯会看不到?乌克兰能不清楚?能够成为带领国家前行的人,绝对是聪明人。我们普通人都可以看清楚的事情,他们看不清楚?他们背后的智囊团队会看不清楚?他们都有自己的考量,也有相应的战略战术,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事,不会短期内结束。乌克兰方面表示,收回全部领土,才能谈判,对于俄罗斯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俄罗斯方面表示,要去军事化,对于乌克兰方面而言,也是不能接受的。谈判无法进行,那就用军事方式解决。而军事上,俄罗斯没有动用全部力量,乌克兰想要实现自己的军事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
个人认为,乌克兰15%领土入不入俄还未能说定,因为还没有控制下来。至于普京进行部分总动员,表明俄罗斯在战场上进展极为不顺利,甚至是艰难。
俄乌战争重大升级,是因为俄罗斯原先的军事行动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因而不得不加大对乌克兰的打击力度。
由于俄罗斯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打击力度,这也将使乌克兰投入更大的力量来抵抗俄罗斯的打击,而帮着乌克兰来打俄罗斯的欧美也很有可能会加大对乌克兰援助的力度。从而导致战争升级。
俄乌冲突,已经半年多,俄罗斯这半年多在战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可谓和它一直对外宣称的军事实力严重不匹配,就连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也被击沉(俄罗斯说是火灾引起的),有10多名高级将领阵亡。
就在不久前,乌军对俄军发起反击,俄军一路的溃逃,基本没有任何抵抗,在战场上丢下大批武器弹药,国内的各路媒体,一直猜想俄罗斯方面有什么“大棋”、或是在使用“拖刀计”、“回马枪”,事实是什么也没有,俄军就是突然的大溃败。
就在乌军反攻不久后,普京宣布进行全国部分动员,将再征召30万人前往战场,说明俄军目前在乌战场上兵力十分不足,否则他也不会进行战争动员,战争动员将会有更多的俄罗斯年轻人前往战场,必然会导致国内压力巨大。
另外,战争动员,也推翻了俄罗斯之前一直宣称的“特别军事行动”,进入真正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状态。
俄罗斯能下如此大的决心进行全国动员,投入更多的人前往战场,表明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一定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大体上没有什么方向性的变化,俄美欧全部入局厮杀,2022年最大黑天鹅事件,正常来看,世界发展方向没变,唯一变的是,究竟由谁引领世界发展?当前世界正在经历这么一个新旧替换的过程。换句话讲,西方国家作为既得利益者见不得非西方国家的崛起,不但排斥而且还要打压遏制,而非西方新兴国家则认为西方国家恶意挡道。
这一轮替过程注定是痛苦且血腥的,如引用西方作家马克吐温的格言“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用做参考进一步分析当前形势,不难得出一个结论:2022年俄乌战争,实际上同二战后美国登顶称霸世界的过程大致一样。
当年二战后世界格局是,美国和苏联的组合已经替代传统的英法组合。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了让刚获得的世界霸权地位永固,趁着英法老牌帝国虚弱之际,借着世界许多蒙昧地区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逐渐觉醒的东风,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反对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的浪潮。
最终,英法作为曾经世界唯二的殖民帝国,因殖民体系的崩溃,他们的国家综合实力全都遭到沉重打击,痛失再次崛起的希望,自此英法只能以美国附庸的形式存在于中等强国之列。
当年美国怎么赢得呢?第一,时机把握得好。接连两次世界大战把老欧洲搞得欲仙欲死,主要列强英法德更是无一幸免。战争不但打塌了他们的经济,同时也打崩了他们的意志。
第二,顺应了历史的进程。落后的殖民体制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国际秩序,是一种行将淘汰的旧秩序。以此可见,殖民地独立浪潮是历史趋势,不可阻挡。美国作为世界的新兴领袖,当时顺应了历史的进程。
第三,自身强大。一战前的美国,已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一战后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二战时期,美国凭借强悍的工业制造能力以及充足的资本,更是一步登天跃升为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
第四,贵人相助。前面讲了,二战后的世界秩序是美苏共治的新秩序,而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反对殖民主义。因此出于颠覆旧秩序的需要,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苏联乐见并支持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反对殖民主义的浪潮。
再加上,美国控制世界的方式已经脱离了殖民地体系的束缚,依靠经济力量以及由其支持的庞大军事力量统治世界。手段相比老旧的殖民统治成本要低很多,因此美国得以成为新晋超级大国,也籍此建立起一套以美国为轴心的国际新秩序。
2022年的最大黑天鹅事件莫过于俄乌战争全面爆发。在美西方看来,俄罗斯是旧秩序的直接破坏者,而中国是新秩序的受益者,二者皆被视为西方世界的威胁。就其本质而言,与二战后美国登顶世界头号国家的过程一样,只不过当年旧秩序的颠覆者美国变成了他曾最讨厌的样子一一英法两国。
说白了,就是经济持续下行,已让美国失去了统治世界的能力。曾经依靠经济力量以及由其支持庞大军事力量殖民世界的手段,愈发不得人心。俄乌战争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象征着长期饱受西方经济殖民的各地区二次独立浪潮已起,同样是历史趋势且不可阻挡。
总之,世界发展的方向是恒定的,只不过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才是真的。
是谁干得,目前并没有定论。俄罗斯没有对外宣布具体调查细节,也没有组织或者国家抑或个人宣布对此负责。不过当下网上流传最多的就是这件事和乌克兰脱不了关系。
今年以来可以说国际社会都是不稳定的(俄乌战争、安倍晋三被刺杀身亡、科索沃危机等),但是最先引起我们广泛关注的还是俄乌战争。而引起两者的战争因素广泛被认为是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组织,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本来以为这场战争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但是没想到从2月份以来持续到现在,都快有200天的时间。在这场战斗中,双方“你来我往”,都伤亡不少,虽然中间也有“谈和”的可能,但是后来却由于乌克兰一次次的“爽约”,最终破灭。
就在这两天,俄罗斯国内发生了一场“爆炸事件”。根据报道说这次事件导致了俄罗斯著名哲学家、普京的“智囊人物”亚历山大·杜金的女儿达莉娅杜金娜死亡。
事情发生后,俄有关部门公布了初步的调查结果称:“现场的侦查显示汽车底部安装了爆炸装置,导致当时正在开车的杜金娜当场死亡;很显然这还是一场有预谋的的罪行,但具体案情还需要讨论。”
由此可见,这件事绝对不是一次单纯的意外,而是有预谋的“刺杀”。而且很多人认为这次的刺杀并不是针对杜金娜,想要杀害的目标应该是杜金。因为杜金娜乘坐的车辆原本计划是让杜金搭乘的。
随后,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称,“如果后续调查证实事件和乌克兰有关的话,俄方将讨论乌克兰政府的国家恐怖主义政策”。虽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并没有说太多的话,但是很明显,一旦坐实是乌克兰所为,那么俄罗斯将可能会对乌克兰政府实施打击,因为两者目前进行谈判的可能性极小。
不管怎么说,丧失女儿对一名父亲来说毫无疑问是痛苦的。昨天看到网上流传的那则视频,杜金双手抱头,站在正燃烧的汽车面前,很无奈也很痛苦。他没有想到会在眼前发生这种事情,感到震惊,也难以接受。后续消息透露,杜金也在女儿遇难后被送往医院,应该是悲伤过度了。
在事发前几小时,杜金曾在社交媒体发文“那些杀不死我的,也会杀了别人”。没想到语言成真,但是估计他想不到会以这种形式呈现。事发后,网上竟然还有流传说,杜金早就知道了这起恐怖主义袭击,所以才改乘的车辆。但我觉得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没有一个父亲愿意拿自己孩子性命“开玩笑”。
战争带给我们人类的永远只会是无尽的伤害,它会使得一些家庭支离破碎,让很多人流离失所。也希望这场战争能在不久的将来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世界多一些和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