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婆家给娘家回礼都有什么

结婚时婆家给娘家回礼都有什么,第1张

1、馒头

新娘回门后,娘家要准备九十九个馒头,由娘家兄弟送回新娘的婆家,而九十九个馒头代表长长久久,寓意亲家关系久来久往。

2、枕头席子

新娘的父母为了安慰闺女离开娘家的不舍之情,会给闺女准备一套枕头席子,让闺女想娘的时候,能感受到娘仿佛就在身边。

3、鞋子

新娘回门后,新娘父母要为男方家每人做一双鞋子,也叫回门鞋,鞋子是一种吉祥物,有美满的寓意,而且鞋子与偕同音,有白头偕老寓意。

婚姻习俗

(一)汉族正统婚俗

汉人婚嫁风俗,在遵化民间不同地区基本上大同小异。旧社会,正统与非正统婚俗不同,婚嫁仪式各异。

在旧社会,男女长大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要订婚或结婚。男女婚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年貌相当,命不相克,以媒为证。多数男女双方并不认识,第一次见面只能在洞房。这种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当时被视为金科玉律,不可违抗。除此以外,在遵化民间还有很多畸形古怪的婚姻,如买卖婚姻、指腹为婚、童养婚、换婚、招赘婚、转房婚、典妻婚、冲喜婚、荒婚、望门婚、鬼婚和限制寡妇改嫁等。

民国初期,在县城有的比较开明的家庭开始实行文明结婚,实行结婚典礼,双方以鞠躬代替拜天地,迎婚以车代替花轿,自由婚姻代替包办婚姻,婚嫁仪式也有所改变。

旧社会遵化民间的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婚嫁仪式不一,产生了非常繁杂的风俗习惯,青年男女成婚大约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说亲。旧社会男女定婚较早,儿女们到十五六岁,父母就托媒人说亲。家趁人值的户也有媒人找上门来的。说亲全凭“媒妁之言”,媒婆到男方就说姑娘长得如何美;到女方家就说小伙子长得如何俊,并将双方家庭情况作一介绍,以便男女两家互相了解。双方认为门当户对,有意结亲时,媒人就给双方规定一个“相亲”的日期。

2 相亲。在封建社会,男女的婚事,全由父母做主,做儿女的没有自主权,媒婆两头说好,青年男女往往受骗上当,媒婆从中渔利,因此,在历史上造成很多悲剧。自从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男女婚姻自主,才打破了长期套在妇女头上的封建枷锁,男女的婚事才逐渐解放,才产生“相亲”一说。但相亲也多为父母包办,父母说好便好,做儿女的却无权问津。所谓“相亲”,也不是像现在这样,男女经人介绍之后,可以在一起互相谈谈心,了解一下对方志向、性格、品德,倾吐心情,而是由媒人约定到一个适当的地点,作为串亲偶然相遇,从人的长像、外表方面偷看一眼,就算相亲了,互相不作任何介绍,然后由媒人再争取双方意见。双方都认为可以时,再进行下一步——“相家”。

3 相家。“相家”,也叫“相门户”,主要是女方到男方相家,由媒人带领女方的亲族看看男方的房院,室内室外以及家庭成员情况,看看遂意不遂意。相家时,男方要准备酒席,如果女方看完后同意,就留下来吃饭,一般说这门亲事便有八九成了。席间,男方要向女方亲属“拜席”,饭后,由男方的亲朋向女方赠送钱或物作为礼品。如果女方不同意吃饭,甚至扭头便走,说明这门亲事十有八九告吹。

4 换帖子。通过相家,双方有意结亲之后,媒婆先将男方的生辰八字(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合起来是八个字)写在一张红纸上,交给女方,女方也将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给男方,名曰“换帖”。双方都要请算命先生掐算一下,按照生辰八字属相有无相克。按迷信说法属羊的和属鼠的不能结婚,名曰:“羊鼠一旦休”;属鸡的和属猴的不能结婚,名曰:“鸡猴不到头”;属蛇的和属虎的不能结婚,名曰:“蛇虎如刀锉”;属牛的和属马的不能结婚,名曰:“白马犯青牛”,如此等等即所谓八字相克。经过掐算,八字相合,才能订亲。

5 定亲。定亲前,还有要“彩礼”一说,女方根据男方家庭情况,如男方哥弟兄多,女方为了过门后不受家庭贫困之累,就多要一些彩礼,或者男方人长得不如意,但广有家财,因而彩礼要得更多。也有女方家庭十分贫困多要钱物的。所要彩礼,男方同意后,即可履行定亲手续。“定亲”,也叫“过彩礼”,又叫“下订礼”。双方定好日期,男方的父母和媒人带有部分礼物,如糕点、酒、肉、米、面、衣料、首饰、现金等物到女方家去定亲,并由女方招待一番。席间,姑娘要向男方亲属“拜席”,男方要给拜钱,饭后,女方亲属也要向男方赠送一些礼品,从此,男女家长即可互称为“亲家”。男方把女方所要彩礼备齐后,就要选择良辰吉日娶亲。娶亲前男方要将全部彩礼和“离娘肉”等礼物送到女方家,即所谓“过大礼”,然后才能娶亲。

6 娶亲。娶亲,其规模、形式,根据男方家贫富身份不同,出入很大。富豪和官绅之家,有大娶的,讲豪华、阔气,举行婚礼十分隆重、热闹。如要高搭彩棚,请戏班唱堂戏或坐腔戏,一时请不到戏班,也要唱一台驴皮影戏。迎娶新娘时,新郎要簪花披红,乘马随彩轿先到女家拜认岳父、岳母,然后乘马先归,谓之大娶。小户人家其娶亲形式极为简单。有的女方因贫穷连饭也吃不上,就将闺女送至婆家,甚至有十来岁就童养到男方家的。下面所要介绍的是旧社会一般规模的娶亲形式。

(1)响门亮轿。解放前全县各地都有“轿子房”,是私人经营的,以租赁花轿、棺罩为生。哪家有了红白喜事,可通过“轿子房”聘请吹奏人员。“响门”,就是事主在娶亲的头天,将吹奏人员请到家里吹奏鼓乐。吹拉弹唱、鼓乐喧天,有的还请几位名艺人唱做腔戏(即清唱),一直闹到深夜。此举一般都在大门外放上桌椅板凳,公开演唱,因此,谓之“响门”。“亮轿”,在响门的同时,将娶亲用的花轿在门口亮一亮。娶亲用的花轿一般是四人肩抬,高5尺,宽3尺多,立体见方的木框,四面围着彩罩,上有轿顶,夏秋是夹层绣花围子。冬季是棉围子,轿门左右各有一根轿杆,前后各两人抬着,走起路来四个人要走一个步伐,花轿上下颤动,甚为可观,过去大姑娘结婚没坐着花轿就称为一辈子的憾事。用花轿抬来的,才算是明媒正娶。

(2)迎娶。过去娶亲都要起得很早,甚至有的半夜就启程。据说娶亲人在半路和另一家娶亲者相撞不吉利。娶亲者不管路途多远,也要大清早太阳不出来就要到女家,因为举行结婚仪式是有时间规定的,在规定时间之内必须把新娘抬回来,去娶亲时,轿内要坐一名十四五岁的小孩压轿,轿前有个“荷包”,是用红布做的约有四五寸长的红布袋,上面拴一条红绳,一头拴在二尺长的木棍上,荷包下面有一撮黄穗子,形似红灯。据说是古时抢亲留下来的例,因抢亲都在夜间行动,必须灯笼火把开道,后来人们认为娶亲时有红灯开路,可以驱逐煞神避邪。娶亲要有“娶门客”(读qiě),大都由新郎的婶辈充当,去女方家迎接新娘。娶门客有坐轿车子的(轿车子不是现代的卧车,而是木制的轱辘,比马车轱辘大,上有布棚围子,里有铺垫,前边用马或驴子拉着,马脖子上套一圈铜铃铛),解放后,轿车子逐渐消失,就在胶轮马车上面搭上席棚,前后敞着,代替轿车子。轿车或轿临到女家,鞭炮齐鸣,以示喜庆。娶亲人到女方家后,女方家要摆上果席,果席分16个盘,即8个果盘(4盘干果,4盘鲜果)和8个糕点盘,沏上茶水。娶亲客吃一点儿糕点,喝杯茶水,就给被聘的姑娘穿轿衣、轿鞋,坐在木桶上由送门客给其梳上两个抓髻,头上蒙红布,由兄或弟背上花轿。姑娘上轿必须哭泣。实际上妇女结婚是人生一个转折点,由姑娘到媳妇,从此离开爹娘,应该是很难过的,作闺女的舍不得离开爹娘,哭是人之常情。由于有这个老礼,如果遇有不哭的,做娘的就在闺女身上用手拧一把,或用笤帚柄将闺女打哭了,有的背轿人,在过屋门时故意将姑娘的头往上门坎碰,把姑娘弄哭,总之,必须哭着走,否则被人耻笑。

(3)送嫁妆。“送嫁妆”也叫“送什盒”。聘闺女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都要陪送闺女一些东西,名曰“嫁妆”。可陪送的东西,大都是女人经常用的化妆品及室内摆设之类的装饰品。如梳妆匣子、瓷瓶、掸罐、盆景、对美人、座钟、挂表、箱子、板柜、衣服、被褥等等(少数地主豪富之家,对闺女养得娇,儿女少,也有陪送闺女房、地产的)。所有陪送的东西,为了显示娘家的体面,都在姑娘上轿前准备好“抬子”,俗称“饰盒”。每抬什盒不论东西大、小、轻、重,都要由两个人抬着,随花轿送到新郎家里。多者有送六十四抬什盒的,最少也要有个梳妆台、罩子灯、洗脸盆之类的东西,凑合两架什盒。

(4)聘送。姑娘出嫁,家中要有“送门客”,“送门客”和“娶门客”是相对称的,如果“娶门客”是婶娘辈,“送门客”也必须是姑娘的婶娘辈。其中也有一些礼节,“娶门客”到新娘家,如果“送门客”接出门外,“送门客”到新郎家,“娶门客”也必须接到门外。在娶亲的路上,她们各坐各的轿车子或棚车。姑娘出嫁了,姑姑、姨娘、舅舅以及亲门近支要随礼,和“送门客”一同要到新郎家统称“新亲”。新亲要另坐一席,由懂礼貌的本族长者相陪。坐席时,“新亲”要按父子不同席的风俗,以同一辈份入座,否则便不能入席。

(5)拜天地。旧社会每家正房前房山处都有个天地窑,正面形似贴壁小庙,背面、两侧全在墙内,成竖长方形的窑洞,是供奉天地神之处。“拜天地”是天知地知向天盟誓的意思,就是说从今日起一男一女成了百年之好,永不变心。“拜天地”是旧社会结婚一种礼仪形式。富有之家娶亲,花轿抬到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轿门要对准大门口,由两个搀新人的正轿贵人(均是未婚的姑娘充任),首先打开轿帘,将娘家做来的子孙饽饽(饺子)由轿内端出来,然后将一个锡壶递到新娘手里(锡壶称“宝瓶壶”,内装五谷杂粮,栗子、枣之类的东西,瓶口用红布蒙上,用五色线扎紧。瓶内的粮食要在结婚三日内熬粥全家食用,意味全家团圆)。新人下轿时在大门槛上放个马鞍子,要一步迈过去。意味着平平安安。门前要有人高举火把,即将大门两旁早已扎好的干草把点燃,据说这是古代人实行抢亲制时门前高举火炬留下来的旧例。后来,人们理解为将新娘身上的邪气赶跑。然后,红毡铺地,因为新娘下轿两脚不能沾地,然而在农村哪有那么长的红毡,就用两块长条毡子往前倒着走,没有毡子,就用两条口袋代替。将新娘搀到天地桌前和新郎行“周公之礼”。所谓周公之礼,就是焚烧香烛纸马,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有司仪人员在旁边高喊:“新郎新娘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礼成!”然后,新郎作拉弓射箭姿势,对准新娘,倒退入新房,新娘面对新郎跟着前进,仍盖着蒙头布由搀新媳妇的人搀着步入新房。据说这种礼节是“桃花女破周公”留下来的例。将新娘搀入新房,炕沿下早已准备下两个粮食口袋,一高一低,登着上炕。粮食口袋内一般装的是红高粮,寓意是步步登高。炕上准备一个木制水桶,里面放有栗子、大枣和一块豆腐,水桶上放一个蒸馍馍用的平底儿,上面铺上新娘的褥子,新娘坐在上面,背着炕沿,面向炕里不说话,静坐,谓之“坐福”。这时新郎才能用红箭头挑开新娘的蒙头布,男女双方才算是第一次见面,是丑是俊,这才知晓,但木已成舟,即使丑陋,也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午饭结束,由嫂嫂辈领着新娘拜祖、认亲。拜祖,就是在祖宗牌位前行跪拜礼;认亲,就是对新郎全家人以及姑姑、姨娘、舅父母等远、近亲属一一拜见。对长辈要行“万福”礼,长辈要赏拜钱。

(6)会亲家。父亲将闺女送到婆家,也是新“亲家”相互认识的时候。新“亲家”首次到女儿家要摆半桌酒席,并在酒席宴上,向亲家和亲家母表示闺女在家教养不够,不懂礼貌,请亲家母平时多指教等等客气话,作一番嘱托。

(7)入洞房。结婚那天晚上,新郎新娘要吃子孙饽饽、长寿面。所谓子孙饽饽,就是捏的饺子。子孙饽饽是有数的,在姑娘年岁的基础上加一倍,如果姑娘17岁,娘家就捏34个饺子随轿带到新姑爷家,晚上吃用。吃子孙饽饽长寿面,象征着子孙满堂,长命百岁,白头到老。洞房里的被褥,大都由儿女双全的嫂子们给铺好,被子里放上不少核桃、枣、花生、栗子,借核桃、枣、栗子的谐音,取“和美”、“早(枣)生立子(栗子)”之意。

(8)回门。娶亲的第三天,新娘带着新郎回娘家,叫“回门”。新郎首次到岳父母家,首先要拜岳父母,然后拜祖、认亲族。招待新姑爷,午饭一般是很丰盛的,由亲门长辈相陪。回门有住两天的,或三四天的不等,但一般都是住一夜或当日即返回。姑娘首次回家,做父母的要了解闺女的心事,看看是否遂心、满意。

(9)送头油。新婚后第五天,新娘的母亲要给女儿送头油。这是新亲家母相互见面的时机。婚后第二十九天,要接闺女住家,但住娘家也不准超过一个月,到时就要将闺女送回或新郎接回。除此之外,每到大的节日,娘家都要接闺女吃“餐饺”。例如,端阳节、中秋节,特别是第一个端阳节,娘家一定要将闺女接回家,据说这是为了躲避瘟疫。

(二)新式婚俗

1952年国家颁布了新婚姻法,父母包办,买卖婚姻为非法。男女双方恋爱自由,婚姻自由,逐步取消了旧式婚俗,革除了迷信色彩,向文明、简朴、热闹方向发展。

婚姻程序也日趋简化。一般是男女双方相恋或经人介绍相识后,即可订婚。男家准备一顿饭,介绍人带女方家长、姑娘到男方家,男女双方议定亲事。男方家长要给女方一些钱物,作为“见面礼”。订婚后男方在逢年过节时接女方来家住几天,以便互相了解和增进感情。双方商量后,男女双方即可到医院进行体检(2003年婚姻法修改后,是否体检,由男女自订,政府不予干涉),到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时,看是否合乎婚姻法,如年龄、疾病、是否未出“五服”(即五代)的婚姻、血亲等。符合婚姻法的,发给结婚证书。男女双方各持一份,视为合法,择日即可举行结婚典礼。喜日这天,一般是由新郎骑自行车或用汽车去接女方。结婚典礼仪式,男女双方不再拜天地,而是向父母来宾等行鞠躬礼,新郎新娘互相鞠躬,引入洞房。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向亲友敬酒致谢。闹洞房、听声的已很少。有的工、青、妇组织操办本系统的青年男女利用节假日举行集体婚礼,这种形式省事、省钱,比较简单节约,深受欢迎。近年来,遵化有关部门每年都组织集体婚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男方不送彩礼,女方不要嫁妆,风正俗清。70年代开始,婚俗有所变化。在农村,女方索要财物逐步升级,除衣物、家具、房屋外,一般还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大三件”。进入八九十年代,婚俗奢华风日趋严重,所要物品越来越高档化。“三大件”已由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改为彩电、冰箱、收录机。现在还有个别的要楼房、汽车等高档贵重物品。

1 新式婚礼形式。新式婚礼主要有三种:

(1)新旧结合。迎亲由骑马、坐轿改为用自行车、拖拉机、汽车(面包、双排座、小轿车)接亲。新郎新娘穿新婚礼服。家族亲友贺喜送钱送物(上喜礼)。男方家以酒宴招待。

(2)集体婚礼。一般由男女方所在单位的工、青、妇组织操办,男女双方报名参加。主要程序:新婚夫妇介绍恋爱经过,宾客代表致贺词,领导提希望,主办单位赠纪念礼品,晚上演**、戏剧以示祝贺。这种形式,省钱、省事、省力,深受人们欢迎。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举行集体婚礼后,又回到家中设宴款待宾客的风习。

(3)旅行结婚。新婚男女领取结婚证后,不举行婚礼就去外地观光旅游,回家后,就算完婚。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旅行结婚后仍置办酒席,招待亲友。

2 新式婚礼程序。新式婚礼大体有如下17个程序:

(1)放鞭炮

(2)奏婚礼进行曲

(3)新郎、新娘就位

(4)证婚人就位

(5)家长就位

(6)向新郎、新娘献花

(7)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8)新郎、新娘向证婚人致敬

(9)新郎、新娘向家长致敬

(10)新郎、新娘向来宾致敬

(11)新郎、新娘互相致敬

(12)新郎、新娘互赠礼物

(13)证婚人讲话

(14)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

(15)家长讲话致谢

(16)送新人入洞房

(17)放鞭炮

(四)唱(同剳zha)喜歌

唱喜歌,是遵化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风俗,因为是由说、唱、音乐综合一体形式、且词汇丰富,内涵深刻,用语动人心弦,故群众喜闻乐见。唱喜歌者,多是些孤寡人、乞丐或社会上一些无家少业及游手好闲者,闻有哪家办喜事,便到哪家唱喜歌。唱喜歌时,未进大门,先放少许鞭炮,然后敲敲打打说唱起来,边说边唱,说唱与喜事有关的内容,边唱边说走到大门里,与主人或者执宾人说几句喜性话,道个喜,有的还给东家递上薄礼红包。这些行动,都为的是向东家启发给礼钱。东家高高兴兴地加倍还礼。如在正午到,东家还得专门安排吃喝;如不吃饭(叫赶串饭),东家还需给上办喜事的烟、酒、吃食等。办喜事家,多盼望来唱喜歌的,为的是显得喜事办得圆满热闹。

唱喜歌者,多与当地看喜日子的风水先生有联系,通过看喜日先生知道哪家何时办喜事。有的自己也会算计出办喜事的日期来;还有的是经常走村串庄者,遇到办喜事家,便道喜。唱喜歌者绝大多数受欢迎,但个别户也有的不领情。遵化农村流传着两个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给儿子娶媳妇,可说是张灯结彩,宾客满棚,热闹非常。正值午时,来了个唱喜歌的,面对大门高声歌道:“一进大门红彤彤,看着官气往上升,今天快把喜事办,明年还有官运到府中,佳女美貌多贤惠,佳男才高更有名,佳郎正遇科考年,进京直考榜题名……”恰好新郎是书生,第二年是科考年,真的就考中了,唱喜歌的喜歌意思应验了。这一下唱喜歌的便提高了地位。又有一户人家,可为当地富户,正直盖房上梁时,东家、泥木两工、帮工的忙忙碌碌,此时来个唱喜歌者,敲敲打打,说说唱唱一阵子,可院内竟无一人出来搭理,还有的说风凉话的。唱喜歌的想,东家抠,给你道喜不理茬儿,好!给你说点倒霉话。往院里迈了一步,便有声有色地高唱:“嘿!打竹板劈了杈,一进大门好害怕,大梁上好正开垒,呀!四梁八柱全爬下,大人看着哭,小人吓得直叫妈……”唱罢快步扬长而去。结果,这家盖房真的出现倒塌伤人事故。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消息很快传出,再加上传言中的添油加醋,越传越玄。因此,出现一般人家对唱喜歌者,赶快搭对他高兴走,也别惹出坏事来。

(五)赶串儿

提起赶串儿,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是咋回事儿。可是在遵化的南部和东南部,如党峪、娘娘庄和铁厂、东旧寨乃至丰润县城一带,仍流行着“赶串儿”的民俗。

这个民俗习惯,不知从哪朝哪代流传下来的。传说过去有个富户人家办喜事娶媳妇,门外来个穿的破鞋拉褂的人到这讨要饭菜吃,这家给他盛了一碗,要他在院子外吃。此人填饱肚后心里很高兴,随即说了几句喜庆的顺口溜,哼了一个小曲,大家觉得这是喜事唱喜歌,皆大欢喜呀。

解放后赶串儿的民俗随着时代的前进,从形式、内容、人员有了新的变化。也有一些赶串儿的很像民间艺人。娘娘庄乡有一尹姓的七旬老人,年轻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为了填饱肚子,经常“赶串儿”,大家叫他“赶串儿大王”。他人长得其貌不扬,但头脑灵活,反应很快,张嘴就唱,出口成章,不论哪家有红白喜事,他都能见景生情,唱喜歌,说顺情话,专讨东道主的喜欢。有很多顺口溜、数来宝都是现编现唱,唱的东道主心满意足。不光给他饭吃,还要给些烟酒和喜钱。

有赶串习俗的这一带,谁家都把应候赶串儿作为一件大事,特别是办喜事,男方响门的那天晚上,一般都是准备三四大盆的菜,有白菜,豆腐,油炸丸子,粉条,肉片等多种混在一起熬或炖,然后盛在大锅或大盆里,摆在家门口,等到天黑来赶串儿的人,执宾组织赶串儿的人在门口排好队,按顺序盛,一般都给盛满,然后端回家。大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敲盆子敲碗儿,叮叮当当好不热闹。大人们看热闹也是里三层外三层,显得特红火。给东道主增加了无限喜庆的气氛。

如今,党的政策好了,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家丰衣足食,人人吃穿不愁。但是,“赶串儿”的习俗还是流传下来,只不过现在“赶串儿”的人大都是孩子了。也有个别的大人怀里抱着小孩儿赶串儿。过去是为了解馋、填饱肚子,现在赶串儿是为了凑热闹,图吉利,图喜庆,乡里乡亲和和气气,体现了浓浓的乡情。

  旧时,村中传统婚俗以包办买卖婚姻为主要特征,男女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男十六岁、女十四岁开始议婚。有的在五、六岁或襁褓中就议婚为童养媳。甚至还有指腹为婚者。联姻讲究门当户对,生辰、属相无克忌。婚礼一般循“六礼”。

  1、纳 采 一般由男方家长托媒向女方送礼提亲,全由媒妁往来游说,父母包办。

  2、问 名 也叫换庚帖,俗称“拿四柱”。由家长询问对方子女年龄生辰,择日交换男女庚帖(民国时期叫婚书)。

  3、纳 吉 双方认为合适,便决定缔结婚姻,俗称“订婚”。

  4、纳 征 也称纳币,俗称“下彩”。双方议定彩礼,由男方主婚人偕同媒人持彩礼及礼单到女方家拜送,女方宴待。

  5、请 期 下彩后,男家择定婚期,征求女家同意,俗称“看天期”。

  6、迎 亲 民间称“娶媳妇”。富家迎亲,男方备红围花轿一乘,内坐属相与新娘子不悖的男童一名,十字披红,名曰“压轿小”。视家境情况,再备数乘兰围轿或牲口坐骑。迎亲时,前有红纱灯引路,铜锣开道,吹奏鼓乐。后随花轿、食牢及男女两家的娶戚和送戚。娶亲返回,在大门前落轿,由男女长辈打红灯笼绕轿三周,轿夫将内轿从花轿内连同新娘抬进大门,新娘由娶戚扶出,脚不沾地,踏红毯(布)至天帝神位前,举行拜堂仪式。

  村民称拜堂为“拜天地”。新郎戴礼帽,插金花,穿长袍马褂,披红挂绿;新娘戴凤冠,披霞披。司仪唱礼,新人先拜天地,后拜高堂,接着夫妻对拜,并拜亲友,俗称“四双八拜”。拜堂毕,新人手牵同心结入洞房。

  新婚之夜,民间有闹洞房、逗新媳妇、跟新娘要“和气馍馍”及听房习俗。同时,还要往洞房内撒草圪节、核桃、枣、花生等,意为早生子,且儿女俱全。次日晨,要给新娘喝用红小豆与小米熬下的红花米汤,同时,新娘随夫拜见本族长辈,名曰“道喜”。古时,儿女出嫁后,娘家人要往女儿家送饭,表示对刚出嫁姑娘的关怀和安慰。后来,送饭之举已同迎送亲并行。

  女儿出嫁,民间称“慰司闺女”。迎亲次日,由男方出资在岳丈家设宴谢婚,新郎偕新娘同去,俗称“请女婿”。席间,女家长者向新郎逐一介绍女方亲友,名曰“认亲”。是日,有新女婿随意“偷拿”岳父家东西的习俗。其意既表示女婿机敏、有本事,又表示“一个女婿半个儿”在丈母娘家的随便和亲切。

  旧时,受封建经济形态和落后生产力的影响,村中残存原始、落后的婚姻形式主要有:

  纳 妾 即男子有妻而再娶小老婆。

  活人妻 指被丈夫休弃而再嫁者或因丈夫赌博、吸毒而把老婆赌卖给他人者。

  招门纳婿 俗称“上门女婿”、“倒插门”、“里找”。多为女方父母无子,男方家境贫寒情况下成就的婚姻。实行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男到女家已属常事。

  打换亲 源于古老的氏族间互换姊妹为妻或互换女儿为媳的婚姻形式。

  表亲婚 一般指表兄妹或表姐弟之间的婚姻结合。通常是到姑姑家或姨姨家做媳妇,俗称“亲上加亲”。而因有“倒流骨血”之忌,女子少有嫁娘舅之子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此种危害人类繁衍发展的近亲婚俗,已由人民政府明令禁止。

  抢 婚 也称荒婚。指未婚夫或其长辈病危,想借助婚喜慰藉挽难,俗曰“冲喜”。如未婚夫卧床不起,女方要抱一只公鸡拜堂。如患病的长辈已去世,则用红布遮掩丧房,当日办毕婚事即治丧,俗称“隔丧抢婚”。

  冥 婚 也称“说骨存”、“结阴亲”。一是未成年男女夭亡,由双方家长作主,行冥婚礼合葬;二是未婚者死后,或夫亡妻嫁,晚辈或遗属为其找“骨存”合葬。找不到“骨存”者,则以面人、纸人代之。此俗至今未绝。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布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20岁,女18岁。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革除包办、买卖、纳妾、童养等婚姻陋习。随着婚姻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完善,特别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倡计划生育以来,村里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的有关政策、法规,冲破阻力,移风易俗,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在全村逐步形成了自主婚姻,自由恋爱,登记结婚,计划生育等健康文明的婚姻新风。

  在北方,有一个很少被人知道的北方边塞,曾是一个以满族和蒙古族为主的地方,他们有着自己的婚礼风俗和 礼仪 。清朝建立后,很多南方的人流入了这个地方,并在此扎根,慢慢的南方的很多传统习俗与当地这些少数民族融合,使这里形成了独具民间特色的婚礼习俗。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北方汉族的婚礼习俗大全,希望你喜欢。

北方汉族的婚礼习俗

 说来话长。那时松嫩草原的男女婚姻,受传统习俗影响,均以父母之命为大,媒妁之言为准。虽说男婚女嫁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且 决定 男女双方后半生的幸福和痛苦,但男孩子订婚一般都是由男方家父母托媒求婚于女家。只有在女方家父母同意后才以先男家后女家的程序进行“相看”或称“相门户”的。那时“相门户”,男家要赏给女方装烟钱或押婚 物品 。之后,媒人将女方的“庚帖”,即生辰八字,送往男家,请占卜者推算是否合婚,有无冲克等,如愿后,需“还帖”并议聘礼数目。择日将聘礼的一半送往女家“过小礼”,又称“挂坠子”。婚礼之前必将聘礼全部送往女家,称为“过大礼”或“通信”,并议婚期。聘礼之外还要有筷子、葱、粉条等物,女家留半,男女双方还要请“全科人”(父母双全)的妇女为新人裁衣,称为“开剪子”。过礼的数量和档次要由媒人与双方协商后确定。大都要一猪一酒或双猪双酒(一猪:即一口肥猪,重量必须100斤以上;一酒:一般为50斤),另外加成衣数套,单、夹、棉衣数套和一部分现钱。钱的多少按男方家的贫富而定,再由男方选一吉利日子,设酒宴请媒人和女方家长,俗称“相门户”。然后女方家也设酒宴请媒人和男方家长,俗称“换盅”。至此,才算正式订婚。婚礼前日,女家宴请亲友、邻居、宾客,馈赠钱物,称之“助妆”或“添箱”。结婚日期多为男方决定,但也必须征得女方同意。男方将订婚时女方所要的一切钱物都要送至女方家,俗称“过大礼”。然后才能结婚。结婚过程一般需三天。

 大娶需在两日前的午后开始设宴待客,有鼓乐班子做陪,称为“落桌”,并收纳贺礼。前一日悬灯结彩,中午的宴席称为“上马席”,宴后列仪仗,前有骑马者四、八不等,称为“对子马”,新郎十字披红戴花随之,后有花轿或“喜车”,内坐男童一名压轿。后为鼓乐班子,周游街市,称之“晾轿”或“走轿”。此日必祭祖拜坟。当天大摆酒宴,早上“四顶四”(四碟四碗),晚上“六顶六”(六碟六碗)。迎接老亲少友,在大门外搭起鼓乐棚作乐,俗称“开通儿”。备好接新娘用的轿车子。轿车也称喜车,即在大铁车上竖起四根立柱,用蓝色布围成轿子样,轿顶上用红布作成尖形顶子,俗称“晾轿”。

 婚礼之日,天未亮列仪仗,去女家迎亲,女方设茶和果品等款待新郎,新媳妇穿上大红棉袄棉裤(不分冬夏)上轿同往。迎娶途中如遇另外娶亲者,新郎之间必互换物品。路遇庙宇、坟墓、水井等都要以红毡遮障。轿车进院后有的新媳妇还用衣襟兜个斧子(取“福”之意),由送亲者扶下轿车,在火盆上烤手或跨越。新媳妇手持宝瓶,胸挂铜镜,红巾遮盖头面。天地桌上置香炉、蜡烛、供品、弓箭、斗、秤等物,两位新人一同“拜天地“,拜后入新房,又称“洞房”。门坎置马鞍和铜钱两串,新婚男女从上边越过后撤去,将铜钱搭在新郎肩上。门内有童男童女一对分立左右,手持枣、栗子或五谷杂粮等物向新妇撒去。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的盖头藏于怀中,共同面对吉方“坐福”。新媳妇的装束在清朝及民国年间流行梳“撑子”或“京头”。新媳妇洗“开脸”之后共同进餐,称配亲饭或见面饭。主食为“子孙饺子”。当天都要大摆宴席,必须是“八顶八”(八碟八碗),主招待女方家送亲的和那些随份子钱(送礼)的男女老少。酒宴结束后,女方送亲的人告辞回家,男方家要送猪肉一块,称之“离娘肉”。老亲少友也都相继散去。是夜为洞房花烛,新人吃宽心面,亦有取笑者谓之“闹洞房”。翌日晨宴称“下马席”,亲友列坐,新郎新娘逐人叩头,分大小辈,受拜者必赏以金钱、首饰等物品。婚后三日或七日新人同去女家,称“回门”,大都当日归,婚后一个月新媳妇回娘家住对月, 春节 期间新郎新娘持礼品 拜访 亲友,谓之拜新年。

 北方汉族的传统婚俗主要以一夫一妻为主,但在清末至民国年间,有钱人家也有娶二房妻的,俗称“娶小”,伪满时期也有三妻四妾不等。那时的青年男女一般16-17岁即结婚。

 旧时的男女婚俗除青年男女到结婚年龄正常结婚外,还有一些特殊婚姻:

 童养媳,俗称“团圆媳妇”。旧社会多因家庭贫寒无力抚养,将童年女孩许给他人为妻,因年小不能举行婚事,故养活在男家。一般的男都大女十多岁。女孩长到16岁后便完婚,童养媳为买卖婚姻之一,女孩处境大多都十分凄惨,吃不饱、穿不暖,受公婆虐待,丈夫打骂,不受虐待者极少。解放后逐渐绝迹。

 招女婿,亦称“养老女婿”。只有女孩而无男孩之家,为传宗接代,继承家业,故招婿为子,有“活招”、“死招”之分,死招者要更换姓名,当作儿子,继承家业。活招不改姓名,待其老人去世,办完丧事后仍回原家。旧社会应招为婿者很受歧视,现在广为提倡,视之为荣。

 搭伙,旧社会妇女因丈夫远出长期无音信,或被判刑而无力自谋生计,抚养子女的,寻一无妻男人,约定同居期限,互相帮助,到期即分开,也有延期或结为正式夫妻者。新中国成立后自行消灭。

 寡妇改嫁,旧社会寡妇改嫁倍受谴责,认为有失贞操,改嫁者要受婆家的各种刁难,并勒索高额身价,受尽凌辱凄寒。有的寡妇走投无路跳井悬梁。

 拉帮套,旧社会丈夫失去劳动能力者,妻子取得丈夫的同意,另找一男人来家同居,生活上得以资助或承担供养义务,原有夫妻名份不变。

 北方传统的婚姻礼教是 历史 糟粕,尤其妇女受害最深。她们几乎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解放后,尤其是新婚姻法颁布后,广大妇女获得了翻身解放。迷信婚姻则早已被人们所唾弃。

婚俗礼仪中媒婆的作用

 媒婆还有月老、红娘、伐柯和冰人等许多称谓。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两家要想结得秦晋之好,即结为儿女亲家,这时候就需要媒婆从中牵线、说合,称为“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媒人也改成为“介绍人”。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两情相悦而结成伴侣已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由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许多还是沿用传统作媒的方式,因而通过媒人介绍也是男女婚姻常见的择偶方式。

 古代的媒人大多是专职的。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使人们的劳动、 教育 、 娱乐 的圈子大都局限在家庭里,家长对于儿女的婚事只能通过媒人的搭桥牵线才能缔结 成功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红包上习惯写上“包封签子”。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俗话说“说好一门亲,好穿一身新”,媒人只有嘴上功夫十分了得,才能获得相应的高收入。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妇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妇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乡下人说“媒百餐”并不是夸张,可见其奔走撮合之勤。

 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 意见 之后,媒婆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在古代的传统婚俗礼仪中,媒婆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也成为 传统 文化 的一部分。

婚礼中三道茶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中有“三道茶”习俗,这是主家的待客礼仪。

 “一道茶”又叫糖茶,实际上就是糖开水。贵宾驾到,不能怠慢,先将糖开水半杯献于客人,寓意是:甜心甜意。

 “二道菜”是“蛋茶”,与其说是“蛋茶”,倒不如说是“茶蛋”,这是主家为防止客人饥饿事先用茶叶、酱油、五香、八角等原料加水煮制而成的,这道茶寓意:实心实意。

 “三道茶”就是绿茶,杯中茶水只能斟至七成。斟不足七成就是心意没尽到,斟得过多就是“茶满欺人”,喝起来不方便。这道茶寓意:回味无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64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