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订婚、结婚流程·····

请问下订婚、结婚流程·····,第1张

订婚前的准备

订婚程序:祭祖

请新娘之舅父点烛燃香,女方要给母舅“点烛礼”(男方提供)点「排香」两对,女方父母及准新人各一,共四份。 媒人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拜神明、祖先,并告婚事以定 祈求保佑。插香柱时,一次插定不可重插。(忌讳:有重婚之可能)

订婚程序:订婚宴

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设宴。

用餐结束男方家长给“压桌礼”红包,“姊妹桌”红包。

女方并应备鸡腿扎红纸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

女方幼辈捧脸盆水(内放毛巾)给男方来客洗手(男方给“捧面盆水礼”红包),如在餐厅宴客则可省略。

男方并致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以为谢礼。

宴客结束,男方离开时不说再见,以免滋生枝节。

准岳父给新女婿一个“赏面礼”(可略)。 准婆婆给新媳妇一个“赏面礼”(可略)。

出发

订婚程序:赠饼

女方将订婚喜饼分赠亲朋好友,新娘不可吃自己的喜饼。

订婚程序:祭 祖

男方在出发前先祭祖,祈求姻缘美满。

订婚程序:出 发

订婚当日男方携带聘礼(六礼或十二礼),鸣炮出发前往女方家。

前往女方家的人,应由男方年长亲友担任(最好以男生为主);父母、准新郎加2人,共6或8人。

人数/礼车数须为双数,但避免4或8人,礼车数一般为6辆。

双方看好戴戒子时间(通常早上11:00前左右),男方应提前一小时到达。

最全的订婚的程序及注意事项2

抵达女方家

订婚程序:迎纳

男方纳聘车队到女方家前约一百公尺处时"鸣炮",女方也"鸣炮"回应。

媒人先下车,其他人接着下车;新郎最后由女方家幼辈开车门请出,新郎给幼辈红包(开门礼)。

订婚程序:介绍

男方亲友依序鱼贯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先介绍男方给女方。

订婚程序:纳徵

男方工作人员抬春盛(现称红木盒)聘礼进入女方客厅,女方接受聘礼赏予红包(扛夫礼/车夫礼),并将聘礼一一陈列。

媒人居中将大小聘,金饰等礼单点交付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聘礼收好并在神桌上陈列供品。

举行仪式

订婚有哪些程序:奉甜茶

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座。

新娘此时由一福气妇人牵引出堂,捧着甜茶向男方来宾一一敬茶,杯数与被奉茶人数相同,不可有多或少,媒人随旁念吉祥话祝福。

订婚有哪些程序:压茶瓯

稍后再由福气妇人牵引新娘,捧茶盘出堂收茶瓯(杯),男方亲友将红包和茶杯(红包卷起放入杯中)一一置于茶盘。

订婚有什么流程 最全的订婚的程序及注意事项3

订婚程序:挂手指

戒指:分金戒、铜戒(取其音,表示同心。亦可用钻戒取代)用红线相系。

时间到时,由福气妇人牵引新娘入大厅。

在双方家长与亲友的见证下,准新娘面向外坐在大厅中的高椅上,双脚放在矮椅上(如是招赘则面向内)。

戴戒指,先戴新娘中指再戴新郎中指(通常只套到第二指节, 男女皆左手),媒人念吉祥语。

新郎交官颔钱(红包)给新娘,媒人在旁念吉祥话。

准婆婆替新娘戴上项链,见面礼之意。

戴完订婚戒指后,媒人提出双方改换称呼,一一称呼过。

订婚有哪些程序:女方回礼

女方回送男方礼品称为“回盛”(又称“压盛”),摆入男方“行聘礼品”取出后的空盛内。

女方将男方所送来的“行聘礼品”回送一部分。

新娘事先备好送新郎从头到脚的随身用品(6件或12件)。

传统回礼:若聘金退回或只收小定,女方留下红条,媒人自女方家长手中接下,转交男方家长。

编后语:随着现代中国社会越来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订婚形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年轻人的恋爱与婚姻理念,特别在近年,随着求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把求婚代替了原来的订婚。但是即使是有求婚,大部分还是需要走订婚的程序,订婚跟求婚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区别。现代的订婚流程与传统的订婚流程已经有较大的区别。

求婚

传统求婚习俗

中国古代的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 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按现在的语言来解释,纳彩是择配、提亲的意思。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在古代和今天的婚俗中,讨回姑娘的出生年、月、日、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只有男女八字相合、才可以定亲。古代的问名习俗,还含有问清姑娘是谁生的,即问清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是正室所生,还是继室所生。封建时代为求婚姻的门当户对,问清嫡庶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纳吉,指提亲。 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现在所说的“送彩礼”、 “送嫁妆”。“征”的意思是成功。送彩礼之后。婚姻就算成立了。未送彩礼时,婚姻未必成立。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子,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通知女方家,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 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男家派人或亲自迎娶新娘。

六礼之俗,由来已久,但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具体仪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但作为婚礼仪式的基本程序,却一直延续下来。至于现代的自由恋爱结婚,不需要媒妁的新式婚姻,则另当别论。

我国少数民族求婚习俗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前仪礼是多种多样的。从提亲到举行婚礼之前有许多的讲究。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千差万别所以婚前仪礼也就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大体上和汉族古代的六礼差不多,只是具体程序和内容有增有减。

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中有许多仪礼。如诞生仪礼、成年仪礼、婚礼、丧葬仪礼、生日礼、寿礼等。这种种仪礼。在中国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很流行。特别是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直接和人生仪礼有关。一般都是在举行完成人礼之后。婚姻问题才提上议事日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6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