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小柴胡汤、五苓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和温胆汤。
1、小青龙汤
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因其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2、大承气汤
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泻下之峻刺,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3、小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
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
4、五苓散
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桂枝6克。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的名方成药之一。主治水饮停蓄不行引起的水肿、小溲不利、呕吐呃逆等症。
5、逍遥散
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常用于肝郁血虚脾弱导致的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等病症;治疗虚热征象明显的症状时,加用丹皮、炒栀子,名为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血虚之痛经,加用生地黄或熟地黄,名为黑逍遥散。
6、血府逐瘀汤
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清代著名中医学家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方。时至今日,已有百年历史,却依然是众医家时常运用的方剂。
中药浓缩配方,祛除邪毒,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产品以生姜,牡蛎,血竭,天麻,红花,龙骨等中草药提取后配置而成。
金方通圣足浴液是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干金方基础上,以羚羊角、虫草、牡蛎产血竭、红景天、天麻、丹参、党参、高丽参、桂枝、龙骨、半夏、黄芩、茯苓等五十六味名贵中药,辅以现代生物高科技工艺提取有效精华成分的足浴足疗健身养护产品。
金方通圣爽肤沐浴露:全面洁肤,润肤,除臭,去痒 ,并可明显控制湿疹,狐臭,脚气,皮癣等皮肤问题。
金方通圣育发洗发露:中科院博士配方,国家特证,提取生姜、侧柏叶等明星成分,有效润发,固发,生发,激活毛囊活性。
金方通圣修护健发霜:修护发丝,补充头发所需营养成分,令秀发更柔顺,光泽,采取香氛配方,持续留香。
介绍
延安金方通圣足康道中药泡脚店办公室地址位于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的延安,延安洛川县交口河镇交口河村,于2018年12月13日在洛川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主要经营足浴服务、足浴液、洗发水、日用百货销售。
本 期 导 读
脾胃不和百病生。来看《伤寒论》如何治疗脾胃的问题(内附医案)
很多朋友在后台反应,想了解脾胃调理的知识。的确,现在几乎全民脾虚,十人九个肠胃不舒服,消化不好,吸收差,脸色也暗沉不好看。
我们又处在一个讲究吃饭的 社会 ,问候别人常说,你吃了吗?这实实在在是一句对脾胃 健康 的关怀和提醒。
再加上我们现在哪一个人不天天在思虑沉重的工作压力、繁重的学习负担和艰巨的养家糊口的任务。心思过重,想多了,心里就不平衡了,所谓忧思伤脾,长期在这种忧思和焦虑的情绪中,脾胃就受伤了。
现在有哪几个人敢说自己脾胃健壮的?
你的肠胃哪不舒服?
胃口佳, 食 欲忒好,吃嘛嘛香,特别能吃,但 吃了又不吸收不长肉
经常容易饿,但吃了又觉得 胃胀
虽然 感觉饿,但不想吃 ,只能勉强自己吃下
胃口一般,能吃,但是吃完容易 胃胀胃痛
肠胃特别敏感 ,一换个地方或者换季、一紧张,不管吃什么就闹肚子
明明胃 怕吃冷的,但总想吃凉的 ,喜欢吃凉的,但吃了又不舒服
总觉得 胃胀、腹胀,打嗝 ,自觉肚子里有很多气
反酸,烧心,胃里有 烧灼感
胃痛胃胀,怕吃凉的, 一吃冷的胃痛 明显,还拉肚子
情绪紧张或者一 生气就胃痛 、胃胀
大便不好 ,经常腹泻或经常便秘,或者腹泻便秘交替发作,或者时干时稀
明显不吸收, 吃什么拉什么 ,大便能看到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长年 便秘 ,不吃水果就大便燥结,一直在用通便药
不想喝水 ,一喝水就恶心想吐,或者一整天都不觉得口渴,喝水很少
晚饭 吃多就睡不好 ,或者不能吃晚饭,吃了半夜就胃痛上医院
有 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 等病史
你中招了几个?
上述罗列的这些症状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这块,实际上,中医里提到的「脾胃」,《伤寒论》讲的「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不单单说的是饮食这块,实际上是涵盖了多个系统的机能,包括了心肺、消化、精神心理、生殖等等方面。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今天专门来讲这种以肠胃不适、消化二便出现问题为突出表现的「脾胃不调」的情况。
脾胃为啥老有这些问题
1食欲问题
脾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食欲问题。你的胃口还好吗?
消谷善饥 ,是指易饥饿而食欲旺盛,这多数是 有里热 的表现,里热消食,食欲亢进,如《伤寒论》提到的「 合热则消谷喜饥 」,就是遇上有热的话,这个人就会非常容易饥饿,吃得很多。一般可伴有口渴饮水多,口臭,口腔溃疡,便秘等症。
不欲食 ,是指没胃口,不怎么想吃东西,但还是能勉强吃下一些。
大家熟悉的《伤寒论》96条讲「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 」食欲不佳,不想吃东西,这是有轻度的胃虚在。
「饥而不欲食」一症,传统中医多认为是胃阴不足引起的,多用益胃汤或者山药、麦冬等以图滋养阴液胃津之功。那么是不是都可以这么处理呢?
《伤寒论》326条讲「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 疼热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 蚘 。下之利不止。 」这里出现了消渴,饥不欲食,感觉饿,但不想吃东西,为什么呢?
「饥不欲食」这是中焦问题,有里热(心中疼热)和水饮(吐利)夹杂影响到消化的情况,出现胃虚,这个时候如果强行饮食,勉强吃进去,就要呕吐。如果用攻下的方法,那就会下利、腹泻不止。
还提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症状「消渴」,很多人一看到它就想到糖尿病,中医里的消渴证包括一部分的糖尿病类型,但不能完全划等号。「消渴」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口渴,喝水多,但同时伴随着消耗性的小便多。出现了喝多尿多、尿频的问题,这是病入下焦了(二便、男科妇科生殖问题等都归在下焦)
厥阴病寒热错杂,有胃虚,饥不欲食,病情不止在中焦,已经病入下焦,是比较严重和复杂的情况了,需要具体辨证分析。而不是单纯归结为胃中津液的不足。
不能食 ,吃不下去,这个情况要分寒、热、虚、实。
比如228条「 心中懊 憹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心烦,胃烧,有烧心感,有的人形容感觉胃里火辣辣的,火燎燎烧得难受。同时感觉饥饿想吃东西,有食欲,但是吃不下去。
这种情况很明显是有里热,所以心烦懊恼,头汗出,胃烧心。又有胃中空虚,有虚的表现。不能食,吃不下去,因为有里热和水饮夹杂。舌苔一般是黄厚腻的。
这种湿热水饮夹杂兼虚的情况,用栀子豉汤。栀子豉汤不但能治疗胃中烧灼感、反酸烧心,饥不能食,现代医学常说的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还能治疗心烦不能眠,心中懊 憹 、胸闷、咳喘等症,只要符合病机即可。
栀子豉汤的这种「不能食」是 火证为主,偏热兼虚 的,还有里寒的情况。
如「 不能食,名中寒 」是 胃中虚冷,里寒 引起的纳饮差。饮食消化是需要能量去支持的,胃中虚冷的人,腐熟消化吸收代谢的能力差,就出现吃不下,不想吃,也不想喝水。
如果辨证考虑确实是太阴里寒的问题,「 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要用温里的方法,用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真武汤等温里剂。
有人可能会问,那我脾胃虚寒,可以吃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这一类的中成药吗?
理中汤(或者丸剂)在《伤寒论》主要有三种用途。
一是霍乱吐利,古人说的「霍乱」不是今天的传染病,而是指又呕吐又拉肚子,上吐下泻的症状,叫做霍乱。
二是下利不欲食,就是拉肚子,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里寒影响到消化的问题了。
三是大病 瘥后 喜唾久不了,唾液增多,频吐之,唾液清稀,胸上有寒,可见胸痹心痛,这个是上焦有寒,还可伴有食欲不佳、吃得少、腹痛、腹胀、便稀、尿频等或然症。
这些情况的共同点都是有里寒的问题,还伴有胃虚用了人参。理中汤(丸)加上附子,变成附子理中丸,是里位寒湿邪气更重,用附子配干姜增强温里的力度。
但理中汤(丸)、附子理中汤(丸)是以太阴里寒水饮为主,偏实的证, 温里剂不是补药,是祛邪攻邪法,针对里实寒邪为主的病症 。
如果你 已经很虚弱,不适合攻邪 了,伴有呕吐、拉肚子、胃口不好、腹痛腹胀、尿频等症,虚弱为主伴有里寒,这个时候用理中丸这类的温里剂就不适合了,反而可能 要考虑少阴的补虚法 。
忆忘老师就经手过一例反复腹泻的医案 。老年患者是数十年的肠易激惹综合征腹泻型,西药吃了几十年效果一直很差。长期伴随汗多、怕冷、眠差、口干、腹痛、乏力等症。辨证分析后用了胶艾汤(偏于补益,温补津血为主),患者 各种症状都好转了,最后腹泻也止住了,后面一直没有再腹泻了 。
此外,一些危重症,明明是不能食,却突然能食,要考虑是不是「 除中 」,除中是胃气将竭的表现,类似于回光返照。如果除中,胃气没有恢复,那就非常危险,无胃气则死。
所以说,别虚实相当重要,尤其在脾胃病这里,是选择祛邪还是补虚,病机不同理法也有差异,而不是千人一方的盲从。
食则欲呕 ,有食欲,但进食后想吐,或 食入即吐 。
比如《金匮要略》提到「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这个呕逆不能食,吃了就吐,并不是前面说的胃虚的问题了,而是有实邪在,里热火结影响到进食,偏实热结的情况,用大黄和甘草两味药搭配苦甘祛邪。甘草在这里不是补中益气的作用,而是为了祛邪。
还有如五苓散证的「 水入则吐 」水逆;小半夏汤证「 诸呕吐。谷不得下 」支饮上逆兼胃虚;妊娠恶阻的「 妊娠呕吐不止 」;还有现代医学的食道癌、肠梗阻、胃肠炎、食物中毒、全身性感染、颅内高压等问题均可以出现食则欲呕,食入即吐一症。
呕吐一症没有特异性,也没有特效的适合所有人的止呕要药。如被誉为「呕家圣药」的生姜,适合表不解气上冲或里位寒饮造成的呕逆,大热在里引起的呕吐,伴有明显烧心、口臭、便秘的里燥热结的,就不能用生姜来止呕了,反而会助热加重不适。
2饮食喜好
一般 健康 人饮食上冷热均可,无特殊宜忌。
如果 喜冷,恶热,爱吃冷食,吃冷食无不适 ,很明显是有里热。
喜暖喜温,爱吃热食,怕凉,吃冷的不舒服 ,这是有 里 寒。
但也有的人很奇怪, 喜凉,心里想吃冷的,凉的东西,但怕凉,吃了凉的胃不舒服 。这是为什么?
喜凉,想吃冷的这是有热,但怕凉,吃了不舒服这是有寒。这种人是寒热夹杂的,用干姜附子去温里会助热,用大黄黄连去清热会碍寒。需要仔细辨证分析后合理配伍。
之前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喜凉但喝了不舒服,要胃疼腹泻。胃口一般,有时腹胀,有时感觉能吃。打嗝,反酸。胃怕凉,但想吃冷的。大便难,干稀不调。后来就用了乌梅类方,效果挺好的。
乌梅酸温、酸泄,可以降逆治疗上气打嗝呕逆,也可以治疗下利拉肚子,还有补益的作用。能照顾里热里燥又有里寒水饮,兼胃虚的问题。
乌梅味酸,那有打嗝反酸是不是要避开酸味药?其实也不一定。很多人见到反酸就认为是胃酸分泌过多,就会下意识地使用所谓的制酸药,比如瓦楞子、海 螵 蛸 、 白芨 等。但其实反酸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只要辨证符合病机,就可以使用。
3胃痛、胃胀、腹胀
胃痛、胃胀、腹胀的原因有很多,在《伤寒论》里有痞证、结胸、藏结、胸痹等说法,都是要分寒热虚实的。
比如大黄黄连泻心汤的「 心下痞 」是有里热;理中汤的「 吐下腹满食不消 」是有里寒;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 心下痞硬而满 」是寒热互结;五苓散的「 心下痞。小便不利 」是有水结。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 发汗后腹胀满者 」偏于气证,伴轻微的水饮
这里也介绍忆忘老师治疗过的几个医案。
第一则医案是 吃了不洁食物后引起胃痛胃堵1周,伴拉肚子 。吃吗丁啉后胃堵稍减轻,但仍不舒服。这个人也是吃凉的不舒服,胃怕冷,但喜欢吃凉菜。大便拉稀,便后胃痛胃堵减轻,便后舒适。忆忘老师用了 四逆散 ,病人吃完药就好了,不适症状都消失了。
第二则也是胃痛胃胀医案。患者 胃痛,略胀,反酸,吃冷明显 。喝水一般,胃口好,大便2~3天1次,时干时稀。伴有怕冷甚、手潮凉等症。忆忘老师给病人用了 枳实 薤 白桂枝汤 ,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个医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疑难医案。患者 腹胀、二便难、手足肿胀感 。症状大概持续了十年之久,天热犯病,天冷就好。服用过酵素梅子和利尿药有一定效果。
诉:每天下午2~3点肚子发沉发胀,想大便小便但是解不出来,同时全身自我感觉发胀,且体重出现增加现象。吃完饭有撑胀感同时想吃东西且能吃。感觉轻度胃堵,胃胀,无胃疼打嗝反酸。胃怕凉,喜热食。小便不好解,尿少尿黄浑浊,不吃利尿剂就夜起一次,吃利尿剂就夜起三四次且次日浑身轻松。大便不好解,不吃药的话两天一次困难,先干后粘腻,不带血。
腹部查体:腹部按压中度压痛,肚子撑胀感。
那老师用了 桂甘石膏防己汤 ,患者断断续续吃了10付,症状就消除了,基本恢复了正常。
这三个医案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胀胃堵问题,以饮食、二便的消化和排泄异常为主要表现,但因着病机不同,所以最后选择的方药也不同。
如果按照一般的时方思维,遇到胃胀一症,多考虑胃气不能正常和降,气机停滞,通常以调理气机、健脾和胃为主要治则,多用理气消积和胃的药,如莱 菔子 、厚朴、陈皮、山楂、佛手、香橼等药。但如果不去综合分析这个人的四诊资料,抓住寒热表里虚实,就 很容易方向走偏甚至走错,往往只能图一时之效,甚至完全无效 。
胃疼、胃胀、肚子胀气不消化、恶心、嗳气肠胃问题频发总不好, 辨证是否正确是关键 。
4大便问题
最后来说一下大便的问题。正常的大便是一天一次,香蕉状成形,不干不稀,排便习惯规律。便后不带血。
而现在大家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是便秘,腹泻,大便时干时稀等。还有黑便、便血(要先排除消化道出血疾病)。大便问题一般和现代医学上的胃肠炎、肠易激惹综合征、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癌等等关系比较密切。
便秘 一般是考虑 里结 的问题。同样要分寒热虚实。有阳明里热造成的大便硬、大便难,腹部查体多有压痛拒按,脘腹胀满的表现。也有肠道津液濡养不足引起的大便燥结。或者因为小便频数,津液流失而致大便干。还有水结造成的大便硬,这个时候通常没有明显腹部压痛拒按。
腹泻 则要先排除饮食不洁,大家比较容易想到的是不是有太阴里寒水饮的问题,津液缺乏推动能量,津液停留不流通变成水饮,水饮往下跑,表现出尿频、便稀。以寒为主的下利多考虑温里剂四逆辈。
但其实 太阴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等均可以出现腹泻 下利 。同样要分寒热虚实。
少阴病的下利是「自利而渴」,区别于太阴「自利不渴」,提示少阴津虚的问题。而以里热实结为主的多考虑大黄甘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这些方向。少阳湿热下利则要考虑黄芩汤这一类。同样厥阴病的下利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泻心汤类、栀子豉汤类、乌梅丸、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等等。
大便时干时稀 的这种情况,多考虑有 水饮 的问题。水饮不一定就是寒的,同样要分寒热虚实。阳明、少阳可以出现偏热的水饮。太阴里寒可以出现水饮。少阴津虚也可以出现津液虚少而致的水饮。厥阴病也可以出现水饮的问题。
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药,而不是一见便秘就用大黄芒硝芦荟之物,或者就开麻子仁丸、调胃承气汤。一见腹泻就止泻,就用赤石脂、秦皮等,关键还是要辨清楚。
最后也给大家推荐一些常见的调养脾胃的食物。既是食物,也能入药。《伤寒论》是有很多食疗方的。
1生姜
《千金翼方》这样描述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生姜是个表里兼顾,以表为主的药。能去里位寒饮。如果你不小心吃生冷的吃坏肚子,呕吐清水的,可以用点生姜。孕妇恶心不舒服,妊娠反应厉害的,有胃虚里寒的也可以用。
里热燥结明显的就不能用了。
2大枣
《千金翼方》:「大枣味甘辛热滑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可和百药,补中益气,强志,除烦闷。疗心下悬惊,治肠澼。生枣味辛多食令人热渴,气胀。苦寒热羸瘦者,弥不可多食伤人。」
大枣性温补中益气,但偏性不小,不可乱吃,有里热燥结,或者胃虚易胃胀气逆胀满的就不吃。
张仲景说过,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勿妄服药。没有生病,不要乱吃药,包括补药。
很多人有事没事,要吃点补药,以为是好事,但是不知道药有偏性,会影响人体气机,反而容易生病。所以呢,日常调养脾胃的关键在于照顾好饮食。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不吃 压气 饭,减少不必要的物欲。
每当什么情况发生时,你会意识到自己有初老症呢?
是皮肤不再光亮?
是睡了一夜仍觉疲乏?
还是说过的事情,总爱容易忘记?
是情绪难以控制?
是没来由的心烦?
还是忽然的一阵阵汗出?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疾病谱也在随着这样的节奏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似乎卵巢早衰,更年期提前,这样的词语也变得不再陌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知不觉中拉长了人类的生命长度,那我们怎样才能降低它变老的速度呢?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
补足水分,也许就是对抗衰老的一大法门。那应该如何补水呢?
首先,要生成水液脏器充盛,那就滋补肾水;再来,就是要减少消耗水液的因素:那就降心火,舒肝气。
若要滋补肾水,我们能想到的有熟地黄、阿胶;
若要降心火,可以选择黄连、黄芩,还有宁心安神的茯苓;
若要柔肝气,可以有白芍。
按照这个思路思考下来,一首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黄连阿胶汤,就呼之欲出了。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张仲景《伤寒论》
此方仅五味药物组成,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确切疗效。临床中加减化裁可以治疗更年期出现的失眠、心烦、烘热汗出,卵巢早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流产术后阴道出血,老年失眠、健忘,糖尿病性功能障碍,中老年阳痿,抑郁等疾病,对得起医圣之名,更担得起“经典”二字。
原方组成: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阿胶9克、鸡子黄(就是鸡蛋黄)2枚。
这样简单的药味,竟有着如此神奇的疗效!
黄连 ,味苦性寒,入心经,直折心火;入胃经,清降胃热。
黄芩 ,亦为苦寒之剂,可以配合黄连清热泻火除烦,又能清热燥湿,止血安胎,使得机体火热得解,湿邪得化,躁动离经之血得复。
阿胶 ,甘平,入肺肝肾经。为血肉有情之品,说起这味药的好处,相信大家都能说上好些点,补血、止血、滋补肾水,滋养肺阴,总之就是一味滋阴补血的良药。
鸡子黄 ,性味甘平,为鸡之胚胎,具有化育之功,有恋阳之能,可使阳气不浮不越,益精可使阴水上承以济心火,可以养心安中,与阿胶相合增强滋阴养血之力。
最后,少佐一些 芍药 ,酸苦微寒。其属凉药,可上行助黄连、黄芩清解心火;其味酸,又可下行敛阴补血,泻热和营,可增强阿胶、鸡子黄之力。正所谓,泄火而不伤阴,敛阴而不碍邪,说的就是芍药。
病机要点:心火亢盛,肾阴不足
1、 失眠
失眠是黄连阿胶汤的主要适应证,此方可广泛用于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之症,此种失眠多表现为平素心烦气燥,口燥咽干,或兼见口腔溃疡的心火盛,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提前的肾阴不足之候。
2、 经断前后诸证
月经淋漓不净,潮热汗出,时常口干口燥,喝水仍不缓解,时长心悸,倦怠乏力,心烦气燥等症,舌体瘦舌质红。
3、 焦虑
黄连阿胶汤中以黄连为君药,黄连因其清心安神,燥湿解毒之功较强,经现代药理研究多用于治疗情绪不良的相关疾病,此种焦虑多表现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喜怒过极难以自控。
4、 出血
在《伤寒论》的原文中并没有记录黄连阿胶汤能治疗失血证,但无论从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上(含有止血安胎之黄芩,养阴止血之阿胶),还是以方测证的角度,再或是从少阴热化证传遍的规律来看,都可以推测出黄连阿胶汤可以治疗出血证之症。经方专家黄煌也曾说过“黄连阿胶汤为古代的除烦止血方,适用于以心烦不得眠、心下痞、腹痛、舌红、便血、崩漏为特征的疾病”。
5、 口疮
此种口疮常反复发作,多发于唇、颊、舌、齿龈某些部位,疮面黄白色,周围淡红,疼痛昼轻夜重,口干,常由心烦、失眠、劳倦后诱发。
6、 面赤,皮肤干而脱屑
面部皮损干燥、脱屑或出现红斑,多是因血虚风燥,阴血损耗无以濡养而致。黄连阿胶汤中阿胶与鸡子黄,以养血消风见长,对于此种皮损治疗效果甚佳。日本汉方家大冢敬节,曾在其书《汉方诊疗三十年》中写道:发疹主要见于颜面,隆起程度低而不甚显著。
用指抚摸,有些粗糙,略带赤色且干燥,很少作痒,有糠状皮屑脱落,风吹或日照晒则恶化者。用清热泻火,活血祛瘀,利水渗湿等剂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唯有养血润燥的黄连阿胶汤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妇女颜面患皮肤病,此方有良效。约30年前,余妻子为顽固皮肤病而苦恼。其疹稍圆,两颊中心向外扩展,瘙痒,略赤而干燥,可见小落屑。受强风吹或日光晒,色更赤,瘙痒加剧。投与大柴胡加石膏、大黄牡丹皮汤加苡薏仁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丸等,治疗百余日均不愈反而病情恶化。
因此,经仔细考虑,阿胶、芍药润皮肤之干燥,黄连、黄芩解赤热,故与黄连阿胶汤。用一服赤色消退,一周后痒止,约一个月痊愈。发疹主要见于颜面,隆起低而不甚显著,以指抚摸,稍稍粗糙。略带赤色而干燥,很少作痒。以有米糠状落屑,受风吹或日晒即恶化为目标,其后治愈数例妇女皮肤病。”
——大冢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
如此经典名方,有什么特殊的煎煮方法吗?
当然,“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黄连阿胶汤的煎服方法有些特殊,需要先煮黄连、黄芩、白芍,煎汤去渣,然后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汁中,静待药汁变温(大约40度左右,不烫嘴为宜),最后放入两颗鸡蛋黄搅拌均匀,温服此药,每天三顿,连喝七天。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吗?相信你一定会问,“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中成药呢?”
这个还真有——坤泰胶囊。
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正式批准的国家3类新药。2004年10月被纳入国家《药品目录》乙类名录。 坤泰胶囊由黄连、白芍、黄芩、阿胶、熟地黄、茯苓组成。
是不是看起来与黄连阿胶汤有些像,似乎又不是完全一样。
玄机在这里,黄连阿胶汤共五味药物组成,我们可以看成用鸡子黄,兑入其余四位药物的汤汁中。
而坤泰胶囊就是由这四位药物加上茯苓与熟地黄而成。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为补阴益精,养血补虚之要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滋养气血的同时还可以消除寒热虚实所致的各种水肿。
所以,在使用方法上, 不仅可以选择黄连阿胶汤的原方;还可以冲一碗鸡蛋黄水来送服坤泰胶囊,这就是经典名方便携版了。
好了,今天对抗衰老的话题就聊到这里。
分享:罗大伦
大家对它的功效了解又有多少 小柴胡颗粒是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小柴胡颗粒药物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辅料为蔗糖。具有良好的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可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家庭还可以用热姜汤冲服。 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康爱多药店是经过国家药监局认证的网上药店,所销售的药品均为正品,而且价格更低,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大柴胡颗粒与小柴胡颗粒的区别
柴胡主治邪在半表半里,肝气郁结,中气下陷等病证。小柴胡颗粒是柴胡与黄芩、半夏等药同用,能增强和解退热作用,可用于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心烦喜呕。大柴胡颗粒则是柴胡与黄芩、半夏、大黄、枳实等药同用,具有和解退热,消积通便的作用。大柴胡颗粒与小柴胡颗粒有什么区别
小柴胡颗粒是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药物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辅料为蔗糖。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小柴胡颗粒的作用,可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如果复方柴胡颗粒指的是大柴胡颗粒,则与小柴胡颗粒是不同的,作用也不同,所治的症状也不同。
小柴胡颗粒可以疏肝解郁,治疗情绪易怒导致的肝气郁结。由于心烦导致的呕吐与抑郁症导致的呕吐可能有所不同。抑郁症是精神方面出现问题。大柴胡颗粒是治疗身体方面问题的药物。柴胡与其他一些药物同用才利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发热、疟疾和便秘。
大柴胡颗粒可明显减轻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大柴胡颗粒能降低空腹、餐后血糖,但对胰岛素分泌无影响大柴胡颗粒通过疏泄肝胃郁热调节肝脏的功能,恢复肝脏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从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大柴胡颗粒能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浓度,降低甘油三脂水平大柴胡颗粒通过促进胃的排空功能,恢复胃的降浊功能从而消除胃中积热。
综上所述,大柴胡颗粒与小柴胡颗粒在功效与作用上都是不同的。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
为了用药安全,患者在使用药物应详细了解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这样才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药物。
小柴胡汤。
一般我们都知道小柴胡颗粒,最常用是治疗感冒的,让我们先来看看小柴胡汤的组方吧。
小柴胡汤:柴胡30克,黄芩15克,姜半夏15克,人参(也可用党参)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剂量来自《中医十大类方》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中风,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伤寒邪入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少阳经气不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所致。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治疗当以和解之法。
柴胡微寒,入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黄芩气寒,入肝胆经,泄热止烦;半夏气平,入肺胃经,下冲逆而止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人参、甘草、大枣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和胃;生姜性温,入脾胃肝肺经,解表散寒,降逆止呕。
它之所以可以治疗感冒,是因为我们感冒常见的症状有:寒热往来(忽冷忽热),口苦咽干,不想吃东西。这时候用小柴胡,一次3-4包(颗粒剂药物含量小),一日三次,效果就非常的好。
碰到感冒初期流清鼻涕时吃,也很有效的原因是,它里面有生姜解表散寒,又有人参、甘草、大枣提补正气,很容易将刚刚感受到的寒邪散出去。如果万一寒邪入里化热了,小柴胡里的柴胡和黄芩又可以发挥疏肝理气,清热除烦的药性,用来退烧,和解表里。
我们平时为什么常常会觉得喝小柴胡没用,一是因为也许我们感冒时并没有出现上述“小柴胡证”的症状,二是因为现在一袋小柴胡颗粒里的剂量太小了。一整大盒的量都比不上一剂汤药,再加上颗粒制剂后药性还有损失,所以我们如果按照盒上的计量吃,药力不够,自然就没用了。
既然小柴胡是治疗肝胆有热的药,所以它一定可以治疗肝胆方面的疾病。在日本,小柴胡作为汉方比较常用的药方,被研究的很透彻,并且一度被广泛使用于治疗肝炎(并不是每种肝炎都适合,要辨证使用)。
这么一说就可以看出来了,只要是肝胆郁热的病,小柴胡都可以治疗。在《伤寒论》里,小柴胡是少阳证方(少阳是指胆经),适应症为:寒热往来(忽冷忽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它其实主要的功效是解表清热,疏肝和胃的。
所以说呢,这个千古名方的功效并不主要是治感冒的。我就趁热打铁,接着再介绍几种小柴胡能治疗的常见病,很多都是你们想也想不到的。
1、解酒护肝
我们常见的酒后症状多为: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头痛。这是小柴胡典型的适应症,药方里面的成分本来就是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对于解酒效果很好。同时小柴胡还理中和胃,保护胃粘膜,止呕降逆。
2、结膜炎
结膜炎为什么能治因为肝开窍于目啊,而且肝经也经过眼睛。结膜炎是西医的病名,在中医里其实就是肝经有热在眼睛上的体现罢了。小柴胡清肝胆经热,治疗这个是份内的工作,完全对证啊。用时可以用菊花或者金银花泡的水冲服小柴胡。
3、中耳炎
中耳炎是孩子常见的多发病,尤其是夏天游泳以后,有水进入耳朵引发炎症。小柴胡是治疗中耳炎初期最好的家庭用药。为什么呢因为胆经的循行路线中“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所谓炎症,其实就是有热证,此时用车前草或者蒲公英煮水,冲服小柴胡3-5包(此时剂量要大一些),可以很有效的治疗中耳炎。如果临时找不到蒲公英和车前草,也可以用小柴胡+双黄连口服液代替。
4、偏头疼
胆经的循行路线,在头部就是沿着头部两侧,所以偏头痛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胆经有热。此时用车前草或者马齿苋煮水,冲服小柴胡3包,一日三次。对于缓解和治疗偏头痛效果很好。
5、手足口
那小柴胡为什么也可以治呢因为肝胆同气,小柴胡一样可以清肝经的热毒。所以如果学校发现有手足口病,家庭最好的预防和治疗办法,就是让孩子服用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只要是痰湿引起的病,温胆汤都能治。只要是肝胆经有热,小柴胡就是良方。至于病名,那些都是西医起的,莫要被迷惑和束缚才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