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结婚的仪式感,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期望和偏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期望:
庄重而庄严的氛围:许多人希望婚礼仪式具有庄重、庄严的氛围,以彰显婚姻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精心策划和创意设计:许多人期望他们的婚礼仪式在细节上精心策划和设计,从场地布置到音乐选择,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亲友团和亲密参与:对于一些人来说,与亲友团分享这一特殊时刻非常重要。他们希望亲友团能够积极参与,并在仪式中发挥特殊的角色。
传统和文化元素:对于一些人来说,结婚仪式的传统和文化元素非常重要。他们希望仪式能够体现他们的家族传统或文化背景。
深情和浪漫气息:许多人希望结婚仪式能够营造出浪漫、温馨和充满深情的氛围,让自己和宾客都感受到爱的力量和美好。
需要注意的是,每对夫妻对于结婚仪式感的期待是不同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和伴侣的价值观、喜好和预算来打造一个符合
当然,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其他可能的补充期望:
独特而个性化:许多人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展现出独特和个性化的特点,以使这个特殊时刻更加与众不同。可能包括特别的主题、非传统的场地选择或独特的仪式流程。
意义深远的仪式:一些人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有着深远的意义,超越单纯的庆祝。这可能包括参与慈善活动、环保倡议或其他社会责任项目,以表达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承诺。
创造回忆的机会:对于许多人来说,结婚仪式是创造珍贵回忆的时刻。他们希望能够有机会与亲友共同分享和记录这些特殊的瞬间,例如通过雇佣摄影师、制作精美的相册或录制视频。
欣赏和体验的机会:有些人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提供欣赏和体验的机会。这可能包括优雅的音乐表演、精美的美食享用或其他艺术文化元素的融入。
顺应现代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婚仪式也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演变。有些人可能期望结婚仪式能够反映当代的潮流和趋势,例如科技元素的融入、互动性活动的安排等。
无论您对结婚仪式感的期待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确保它符合您和伴侣的愿望,并且能够在这个特殊时刻创造出美好而难忘
温馨和亲密的氛围:一些人更倾向于在结婚仪式中营造温馨和亲密的氛围。他们希望以小型婚礼或家庭聚会的方式举行,以便更好地与亲友们互动和交流。
参与感和互动性:现代的结婚仪式越来越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感。有些人期望给宾客提供参与仪式的机会,例如签名婚礼册、留言板或将宾客作为见证人等。
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不少人希望他们的婚礼仪式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和欢乐的氛围,让大家放松并尽情享受这个特殊时刻。
时间和预算控制:对于一些人来说,时间和预算的控制是他们对结婚仪式感的期望之一。他们希望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实现一场符合期望的婚礼仪式。
非传统和个性化的仪式形式:除了传统的结婚仪式形式,有些人对于非传统和个性化的方式更感兴趣。这可能包括户外婚礼、仪式换场、婚礼游行等与传统不同的安排。
无论您对结婚仪式感的期望是什么,关键是与伴侣充分沟通,并在双方的共识下打造出一个独特而有意义的婚礼仪式。只要能够真实地反映您和伴侣的爱和价值观,那么这个仪式就会是一段美好回忆的开始。
以下是一些其他方面,作为结婚仪式感的补充:
包容和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结婚仪式能够体现包容和多样性。这包括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或性别身份,并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平等和包容的环境。
创意和 DIY 元素:一些人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充满创意和 DIY 元素。他们可能会亲自制作婚礼装饰、DIY 婚纱或礼服,或者通过个性化的手工艺品表达他们对这一天的情感。
家族传统的延续:对于一些人来说,结婚仪式是延续家族传统的机会。他们可能选择遵循家族的婚礼传统,或在仪式中加入一些特殊的家族仪式或符号。
对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包括选择环保的婚礼场地、使用可再生和可降解材料、减少废物产生等。
情感和感动的体验:最重要的是,许多人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成为一个情感和感动的体验。他们希望能够真实地表达对伴侣的爱和承诺,并与亲友们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和幸福。
无论您选择哪些方面作为结婚仪式的重点,最重要的是确保它与您和伴侣的愿望相符,并能够创造出一段难忘的回忆。尽量简化和舍弃那些与您的价值观不一致的元素,以使仪式更加真实而有意义。
婚礼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它标志着两个人的爱情和承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婚仪式感的重要性因人而异,对于某些人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于其他人则可能不那么重要。
对于那些视婚礼为特殊时刻的人来说,结婚仪式感可以帮助他们创造出一段难忘的回忆。它可以成为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的起点,也是与亲友共同庆祝的时刻。结婚仪式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场地、精心策划的仪式程序、精美的装饰和仪式细节等方面来体现。
此外,结婚仪式感还可以传递出一种符号意义,向他人展示两个人的承诺和决心。它可以让夫妻双方正式宣誓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并在朋友和家人的见证下,表达出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承诺。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结婚仪式感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更注重的是实质上的婚姻关系,而不是外在的仪式形式。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简约、低调或私人的婚礼,将重点放在与伴侣和亲友们的真实连接上。
总的来说,结婚仪式感的重要性是个人和文化信仰的体现。无论您认为它的重要性如何,最重要的是确保婚礼能够真实地反映您和伴侣的价值观,并与您所期望的婚姻生活相一致。
另外,结婚仪式感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补充:
社会认可和法律效应:结婚仪式是一种社会认可和法律承认的方式,它使两人的婚姻关系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对于许多人来说,拥有合法的婚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需要通过结婚仪式来实现。
家庭关系和传统价值观:在某些文化和家庭中,结婚仪式是家庭关系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它承载着家族的期望和传承,体现了对家庭、祖先和后代的责任和承诺。
社交和庆祝的场合:婚礼通常是一个社交和庆祝的场合,能够让两个家庭和亲友们共同参与和庆祝。结婚仪式可以成为人们聚集在一起,分享喜悦和幸福的时刻,增强亲友之间的联系和情感。
情感表达和浪漫氛围:结婚仪式可以提供一个浪漫、温馨的氛围,让两个人能够真实地表达彼此的爱和情感。它可以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时刻,让人们回忆起并珍藏这份特殊的记忆。
特殊仪式和符号意义:结婚仪式可以包含一些特殊的仪式和符号,如交换戒指、宣誓誓言、进行婚礼誓词等。这些仪式和符号有助于加强对婚姻承诺的意义,并且在文化上具有象征意义。
总的来说,结婚仪式感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个人、法律、社会、文化和情感等层面。无论您对结婚仪式感的重要性持何种看法,最重要的是确保它与您和伴侣的价值观相吻合,能够成为一段美好而有意义
对于结婚的仪式感,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期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期待:
庄重和隆重:许多人希望自己的结婚仪式能够庄重而隆重,给人一种正式和庄严的感觉。他们希望通过选择合适的场地、华丽的装饰和精心策划的仪式程序,营造出一种崇高和庄重的氛围。
温馨和浪漫:很多人期待自己的结婚仪式能够给人一种温馨和浪漫的感觉。他们希望在仪式中能够充满爱意的细节,如精美的花艺、浪漫的音乐、情感饱满的誓言等,让整个仪式充满温馨和浪漫的气氛。
个性化和独特性:一些人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表达出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他们可能选择非传统的仪式形式,添加一些个人化的元素,或者以创意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爱情故事,从而让整个仪式与众不同,独具特色。
参与感和亲友团聚:许多人希望能够与亲友们共同参与和庆祝自己的结婚仪式。他们希望能够让亲友们感受到他们的重要性和珍惜,通过仪式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意义深远和持久回忆:结婚仪式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之一,他们希望能够创造出意义深远且持久的回忆。他们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不仅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够让亲友们终身难忘。
总的来说,人们对于结婚的仪式感期待各不相同,具体的期待会受到个人偏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确保仪式能够真实地反映自己和伴侣的期望,营造出一个与两人关系相符合且令人难忘的婚礼体验。
除了以上提到的期待,还有一些其他的补充期待:
顺利和完美:许多人希望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顺利进行,并且一切都能够达到他们心目中的完美状态。他们希望没有任何意外和问题发生,每一个细节都能够被精心安排和执行,以确保整个仪式的顺利进行。
接受祝福和祝福他人:人们希望在结婚仪式中能够接受亲友们的祝福和祝福他人。他们希望能够感受到来自亲友们的祝福和祝福他人的喜悦,以增强仪式的喜庆氛围。
和谐和平衡:一些人期待他们的结婚仪式能够呈现出和谐和平衡的状态。他们希望仪式中各个环节和元素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和谐统一的场景。
充满幸福和希望:结婚是一个象征着幸福和希望的时刻,人们希望自己的结婚仪式能够充满幸福和希望的氛围。他们希望通过仪式能够传递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和信心,让整个仪式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的情感。
这些期待都代表了人们对于结婚仪式的渴望和期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和重点。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和伴侣的价值观和喜好,打造出一场真正独特而难忘的结婚仪式。
通用婚礼筹备流程
1婚礼筹备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6确定婚礼证婚人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亲友出席确认
215确定婚礼当日辅助人员、明确分工(男女双方协调、酒店协调、爆竹燃放、酒店迎宾、婚礼签到,喜糖发放、婚礼现场及酒店洞房布置、婚车、摄影、摄像)
216绘制喜筵现场草图,标明各桌亲友
217男女双方迎宾及新郎新娘熟悉喜筵现场草图及各方亲友就座方位
218制作喜筵席卡
219制定婚礼计划书、确定相关人员名单及****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
2225红绸带、彩带、拉花、易拉炮(或花瓣)、彩色气球、蜡烛、阔双面胶及透明胶带、喜庆用品、全套喜字、冷焰火(视情)、签到簿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数码相机内存卡或胶卷
2229鲜花、水果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布置新房
25确定婚礼主持人(或婚庆公司)
25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6婚宴预约
261估计来宾人数
262估计酒席数量
263选择婚宴地点
26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6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6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67预定酒席
27婚礼化妆预约
271选择化妆地点
272与化妆师沟通
27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7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8婚庆车辆预约
281确定婚礼用车数量
282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83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84预约婚车
29婚庆摄像预约
291确定摄影、摄像数量
29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9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94准备摄影像器材
295预约摄影摄像
210其他
2101调换崭新钞票
2102确定压床儿童
210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婚礼前一天准备
3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视情)
324迎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准备两瓶假酒
334准备婚礼当天置于洞房内的新郎新娘快餐干粮以及来宾的饮料、水果、鲜花、一次性杯子
335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并开具物品清单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戒指
3353红包
3354要佩戴的首饰
3355新娘补妆盒
3356糖、烟、酒、茶、饮料
3357焰火道具
34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预演抱新娘动作
343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4婚礼当天流程
41化妆
42婚车、摄影、摄像到达时间最后确认
421车辆安排
43迎新娘
431到新娘家
4311新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12出门前告知新娘
4313抵达前10分钟告知迎亲爆竹准备
4314进门前新娘亲友提问阻挠(可有可无)、塞红包吧
4315新娘提问、新郎承诺
4316新郎给女方父母敬茶、合影
4317桂圆、莲心、红枣(水浦蛋)汤(视习俗)
4318出门前新娘向父母告别、新郎向女方父母承诺 、女方父母祝福语
4319爆竹准备
432到新郎家
4321抵达前10分钟告知迎亲爆竹准备
4322男方父母准备见面红包
4323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合影
4324桂圆、莲心、红枣(水浦蛋)汤(视习俗)
4325出门前向父母告别、男方父母祝福语
4326爆竹准备
433外景拍摄
44酒店准备
441将糖、烟、酒、茶、饮料、喜庆蜡烛等带至酒店婚房
442酒店婚房布置
443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酒店迎宾
451新郎新娘到酒店休息,补妆
452签到处人员就位
453迎宾人员门口就位
454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6婚礼仪式(视婚庆公司安排)
461主持人准备、音响准备、戒指准备、花瓣、彩带准备
462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花瓣)
463主持人介绍
464主婚人致词
465新人父母上台
466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467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468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
47婚宴
48闹洞房
49离开酒店前清点所有物品
5婚礼项目结束
51 伴郎伴娘率筹备组另寻别处进行项目总结
相关仪式:
摸喜蛋、小孩子压床(视习俗)
婚期确定后,要购置家俱、家用电器,布置新房,买婚礼服装、选订婚纱,照结婚纪念相。双方落实伴郎、伴娘,通知亲友,主办一方(一般为男方)订饭店、车辆,聘请主持人、宾相,落实录像、摄影、礼炮、乐队、婚礼会场等事宜。 结婚庆典前,一般还必须做好以下准备: 四彩礼:离娘肉一块;大葱4棵;粉条2斤;棉白糖2包。四彩礼是接新娘时新郎到女方家必带的礼物。离娘肉要一刀,带二根肋骨,以示女儿虽然离开娘出嫁了,但仍然和母亲骨肉相连,没离开娘。大葱要带根,意在生活充裕,孩子聪明,牢靠。粉和糖示意婚姻甜蜜长远。四彩礼中,也有在鲤鱼(2--4条)、粉(2把)、酒(2瓶)、糖(2包)、烟(2条)、茶叶(2代)中选四样的,因离娘肉和大葱必带,不算四彩礼。 红毯子(1条):新娘换妆和坐福时用。 红腰带(2条):新娘换妆时新郎新娘互扎。 红鞋(1双):新娘上喜车穿。 喜花:新郎、新娘、伴郎、伴娘、证婚人、主持人、宾相花各1个,主婚人(双方父母)花4个,嘉宾花若干。 鲜花(3束):新郎向新娘献花1束、典礼时向新郎新娘献花2束。 喜蜡(4颗):新娘换妆和新婚之夜用。 鞭(不少于8挂):喜车出发、到女方家各放1挂,到新房、饭店下车和典礼时各放2挂。 礼炮(18—21响):新郎新娘饭店下车或结婚典礼时鸣放。(一般富裕人家有此项安排) 喜字:大号—新房门、饭店大门各贴2 个;中号—迎送喜车1车1个;小号和艺术字—若干,新房室内张贴。 喜联(2幅):新房和典礼会场用。 扬花(6代)、彩条(6桶):新郎新娘到新房、到饭店下车和结婚典礼时用。 头花(若干):新娘化妆戴。 婆婆花(1朵):新娘给婆婆戴。 发卡(若干):婆媳戴花时备用。 花篮(1个):典礼会场上用。(可用喜车上花篮代) 红纸(10张):盖井盖、垫果盘用。 水果糖块糕点瓜子烟:新房接待、典礼会场主席台上、礼账桌上用。 红双喜烟和火柴(若干):新郎新娘敬酒时用。 红气球(20个):迎送喜车1车挂2个。 相卷(至少4个):结婚全过程摄影用。 斧子(1把):新郎迎亲时和新娘换妆、坐福时用。(斧子最好用桃木制作的工艺品,红纸剪的也可) 礼账本、笔、礼账兜1—2套。 男方家红包:新娘改口、压炕、压车、新娘换鞋、挂门帘及挂钟、新娘点烟及赏嫁妆、新亲小孩、喜车、厨师、摄影师、录像师、伴郎、伴娘、献花小孩、主持人、宾相用;另备几个机动红包。 女方家红包:新郎改口及点烟、给新娘压腰、赏喜车、新亲上礼、加菜时赏厨师,新娘赏双方嫂子、小叔子用,另准备硬币1包,抓福时用。 女方家备水果糖块糕点瓜子烟;1碗合喜面、2个荷包蛋(新郎新娘吃);1挂鞭,喜车返回放;聚宝盆1个、红纱巾1条;红手帕若干个(遇喜车抛、作赠品送人);门帘、挂钟各1个、秤砣1个(挂门帘及挂钟时用)。 新郎、新娘交换的信物。 双方家庭沟通商定事宜 举行婚礼之前,男方家人要和主持人一起礼节性的到女方家进行一次走访,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双方家庭需沟通商定的事宜有: (1)落实迎亲人员(有长辈一人带队)、送亲人数、小孩数。 (2)迎、送亲车辆双方各出几台,如何赏钱。 (3)商定迎送亲时间、车行路线和迎送亲、入洞房(新房)、结婚典礼仪式、议程。明确在女方家换妆、照相和在洞房坐福、照相等仪式,均不超过一个小时;典礼仪式20—25分钟。 (4)赏钱沟通:新郎新娘改口钱,压炕钱、新娘换鞋钱、新亲压车赏钱、挂门帘及挂钟赏钱,赏新亲小孩钱、赏嫁妆钱,新亲上礼钱,给新亲加菜赏钱等。 (5)落实证婚人、 婚礼庆典讲话人员、献花小孩、放鞭扬花人员。 (6)迎亲礼品返回问题:大葱、喜蜡各返回2颗。 (7)落实女方家执事和男方家宾相,双方有事直接由他们联系沟通。强调伴郎为新郎携带礼品,为新郎新娘上下车开关车门;伴娘协助新娘化妆、换装;伴郎伴娘为新娘铺红毯,点喜蜡,做好交换信物、喝交杯酒和敬酒准备工作,随时关照新郎新娘仪表。 (8)双方习俗沟通、忌讳或注意的问题及其它有关事宜。 迎亲送亲仪式 结婚前夜,新郎在布置好的新房内,由未结婚的弟弟或侄儿、外甥陪伴下过夜,俗称“压床”、“暖房”。 结婚当天,从清晨开始,男方家门前便鼓乐喧天,大门上张贴大红喜联,室内外门窗、家具上张贴红“囍”字。房前或大门外以“88”或“99”为造型摆好烟花爆竹。清晨一早,由鲜花专卖店装好迎亲喜车,迎亲车挡风玻璃窗上粘贴“囍”字,迎亲喜车车门两旁悬挂红气球。新娘起早盘头化妆,由伴娘陪伴在家等候。 (1)新郎换装。新郎在新房换装,披红戴花。儿子要成家了,母亲对其嘱托。主婚人(新郎父母)、主持人、宾相戴喜花。 (2)迎亲车队出发。新郎由长辈带队,在伴郎、介绍人、亲友和婚礼主持人的陪同下,手持鲜花,带四彩礼、压炕钱、换鞋钱,乘车去迎亲。迎亲人员有一人负责带新郎新娘花、伴郎伴娘花、主婚人(新娘父母)花、两条红腰带、一双红鞋、一条红毯、四颗喜蜡、一挂鞭。伴郎为新郎坐下垫“福”(斧子),出发时放一挂鞭炮。如请有鼓乐班子的便开乐齐奏。一路上逢村过桥燃放鞭炮。两家相距近者故意绕远路,以显示荣耀。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附近,放鞭炮给女方家报信,女方家出人迎接至大门外,迎亲人员下车。 (3)新郎改口叫门。 新郎手提礼物走在前面,至房门前改口叫“妈!开门”,须叫数声(谓“憋性子”,女方到男方家后亦然)。岳母开门后,新郎给岳父、岳母鞠躬施礼,岳母接过礼物,对女婿改口赏红包,然后让宾客到客厅等候,以烟茶糖果招待,并由介绍人介绍双方亲属关系。在迎亲宾客进屋的同时,新郎又叫新娘开门,给新娘献花。 (4)新娘换妆。新娘父母戴主婚人花 伴郎伴娘铺红毯,点喜蜡,摆大葱,伴郎在红毯下放压炕钱,新娘在红毯上换妆。新娘换妆后新郎新娘互扎红腰带,互戴新郎新娘花,伴郎伴娘互戴伴郎伴娘花,女方家人和新郎新娘照相。 (5)吃合喜面。新娘母亲煮一碗面条,放二个荷包蛋,新郎新娘合吃一碗喜面。 (6)新郎给女方家长辈人点烟,长辈对其赏钱;长辈给新娘赏压腰钱。(比较讲究的人家有此项安排) (7)新娘抓福:女方家人在红毯上撒硬币,新娘抓钱放入由红布包裹的洗脸盆俗称“聚宝盆”中,新娘端盆 ,母亲对女儿嘱托。 (8)喜车返回。新郎抱新娘上喜车,新郎给新娘换鞋,新娘弟弟接旧鞋,新郎给赏红包。迎亲人员带回红毯和两颗喜蜡、两颗大葱。女方家人对喜车赏钱,迎亲车起车燃放鞭炮返回 。一路上喜车在前,新娘的父母、压车人和其他亲属相随送至婆家。姑娘出嫁,女方家一般要陪送几大件嫁妆,如高档家俱、家用电器等,所有的嫁妆都要系上红布条,嫁妆随车到达。
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旧时,乡俗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
男女婚姻不能自主,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议婚讲究“身世田园,门当户对”,选择门户极为讲究。
在沁县,过去门第观念十分严重,社会上分三等,“诗书宦门者为上等,业农工商者为中等,唱戏乐户抬轿者属下等,上等不与中下等为婚姻,而下等亦难与中上等作嫁娶,各称世家,对其门阀”。
(《沁州志》)
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
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
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
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
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
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猴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
相生者可成,相克者须忌避,故乡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
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
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
按照长治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或说女方“问出去了”。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
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
现在长治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
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象”是也。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
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
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
有些地方,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
定亲这一天,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
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
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
上党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
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
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
壶关、平顺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
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
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上党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
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
×××鞠躬”。
女方给男方的“凤帖”上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
姻愚弟(兄)鞠躬”。
“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柬制成,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
有的则叠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后,武乡还有“请期”的规矩,即男方择吉日备礼纳彩,由媒人率领,用食盒两架抬送女家,并告迎娶月日。
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
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称为“会择”或“择期”。
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
当地各种属相的迎娶月份分别是:“鸡兔正、七月,虎猴二、八月;猪蛇三、九月,龙狗四、十月;牛羊五、十一月,鼠马六、腊月”。
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
屯留一带称为“送天气”,平顺等地则称为“下书”、“下帖”。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
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
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男女双方准备婚嫁前,要举行送彩礼仪式。
男方要根据女方的要求给女方送衣服用品和聘金。
彩礼基本有六种:聘金、喜饼、喜面、插戴、成衣、喜红等。
喜红是红棉布,用来制新妇女裤。
彩礼其他五种不一定强求,但喜红必须有。
上党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夕,男女双方互赠“牲料”,婿家牲料有少许米面、一刀猪肉(约一斤)、一块生铜、一块熟铁。
女家牲料缺猪肉,有少许咸盐。
每种物品都象征一定的意义:米面,表示米面夫妻,祝愿夫妇勤俭持家;猪肉,表示死肉换活肉;生铜、熟铁,表示铜铁姻缘,祝愿夫妇终身相依,白头偕老;咸盐,表示有缘分,祝愿夫妇和睦相处。
男家牲料由新婿亲自送到女家;女家回赠,由新婿带回。
“回面”后,岳家要用红布包生铁小块,一双筷子和一把米面,含义是米面夫妻快生子。
至于新娘穿红,各地皆然。
结婚为大喜,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求得吉祥如意,类如八音会、拜天地、枕头内装筷子(快生子)、点婚灯等,皆属此例。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
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
武乡、黎城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沁县、襄垣、长子的一些乡村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
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
“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
“开脸”又叫“开面”,平顺则叫“皓脸”。
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
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
“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
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
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婚礼前一晚上到女方家商量第二天的日程,男方需要找一个能说会道者。
一般是议定第二天的时间、车辆的安排。
注意:男方需携带面一袋、肉五斤。
(不是玩笑)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
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
迎娶前夕,新房内要由几名男青年同睡,俗称“暖房”。
迎娶之日,婿家于大门两旁各置一捆谷草,叫作喜草。
喜草上张贴“喜”字斗方,内藏两响炮,俟迎娶临门点燃。
解放前,还要备一捆谷草放在天地神位前,同时备一把铡刀,夫妇俩铡草,只准七刀铡完,因此叫七刀草。
铡好的草一部分填充新枕头,一部分装入斗里,备阴阳使用。
启程后,在大门和新房张贴喜联。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
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
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迎娶之时,男方需选伴女婿1人、引新娘女2人,连同鞭炮手1人前往女家。
返回时,女方需1名跟新婆和1名夹礼单者(一般是新娘的弟弟),相送至男家。
有时女方的姑舅至亲也同往男家送闺女。
上党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
武乡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
有的地方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
有的地方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
对陪伴新郎的人,一般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
“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上党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
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
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
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 、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
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
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
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
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
新婿出门时,随带一块猪肉,叫作打虎肉,到了女家,将其扔到新妇居宅的屋顶上。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
新郎进入女家,也要先到祖先牌位前行礼,女家必须给新郎赠送拜礼。
女家设宴款待新郎及娶客。
饭后,女家一般要向新郎索要“离母盘”(钱财)。
有的家庭还索要梳头礼等。
女婿离开女家时需“偷”女方家一件东西带回,意为吉利。
偷的一般为酒盅、茶杯之类的小物件,由女方家人准备好并暗示给女婿。
当地人称为“得富贵”。
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襄垣一带还有“抓富贵”之俗:男女双方各在自家父母怀中抓几把预备好的钱钞,意在今后的日子里有钱花,但不能抓完,须给父母留下一些财源。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
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
女儿出嫁离家时,上党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
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
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
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两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4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
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祟邪怪相扰。
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
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平顺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
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
个别地方,还能见到新娘着装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
后来 蟒袍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当天男方派尽量多的车辆到女方迎娶,头一辆必须是红车。
最后最好有容积较大的车辆(如面包车),以便饭后送女方众多的亲戚。
男方最好在11点左右到女方家,以应付女方亲朋好友的刁难。
(一般是善意的,上头商量不充分容易搞成真的。
)较重要的是女方会有人讨要梳头钱等小款项,男方要给女方穿鞋。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
新娘到了男家后,男方要给“下轿礼”,新娘才下车(马)。
女方嫁妆随新娘送男家后,男方查收嫁妆毕,要给持礼单者、跟新婆及运送嫁妆的帮手开付赏钱。
然后举行结婚典礼仪式: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交换礼品(多为结婚戒指)、进入洞房。
有男方总管主持,大致有以下内容:介绍婚恋经过、拜天地、拜父母高堂(女方这时要正式地喊爸妈)、夫妻对拜(这时会有小的暴力行为,女方须警惕,不过一般都是善意的,不会搞成刑事犯罪。
)
然后男方需要身背新娘上楼,男方最好于婚礼前一个月开始体力训练,否则尴尬。
到家门口时,门上一般悬挂一件难以触及之物,需要男方肩抗新娘尽全力努力。
在郊区一带,娶媳妇的花轿到门庭,新娘头蒙花布,红毡铺地,有人搀扶,音乐齐奏,鞭炮齐鸣接到彩棚下,新郎立左,新娘站右,父母长辈坐在正中,此时宾朋高唱:
“男女才貌配一双,相亲相爱拜花堂。
五年生下三贵子,状元榜眼探花郎。
恩爱夫妻花花转,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同入洞房”。
尔后夫妇互拜,喝交杯酒,并且有对酒歌。
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
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
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上党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
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
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
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
拜堂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
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
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
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
婚宴时一般需要新娘新郎给来宾敬酒,新郎需要有一酒量大者替自己完成。
宴后最好有男方车队送女方来宾回家。
洞房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
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入洞房时,由大伯子铺床,小叔子或婿家外甥提便盆。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
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
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灭,俗称“长命灯”。
夜半,男女新人要举行“敲升子”仪式,二人倒坐门槛喝疙瘩汤,俗称“儿女汤”。
汤中放枣、花生、草节等,边拌碗里的疙瘩汤,边念诵一段民谣:“左手拌疙瘩,儿女一扑摊。
”同时还敲梆子念:“邦邦邦敲升子,明年就生乖孙子,男的会念书,女的会扎花,坐下一板凳,起来一海楞。
”体现了沁人对子女未来生活的憧憬。
过去,从举行婚礼时就期待生子,在潞城一带,洞房门上常用的对联是:“喜今日银河初渡,贺来年玉树生枝”。
新娘一进洞房,就有人把红枣、花生撒在床上,意味着早生贵子。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礼”。
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
在壶关一带流行洞房酒歌:
女:这盅酒,我敬你,当家主事全凭你。
男:这盅酒,我敬你,管米管面待亲戚。
女:这盅酒,我敬你,出门遮风又挡雨。
男:这盅酒,我敬你,叫你生儿又育女。
女:这盅酒,我敬你,出门不要忘了妻。
男:这盅酒,我敬你,尊老爱幼守家底。
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新娘回门;第九天,新娘还要再次回娘家并小住几日,叫作“住九”。
大凡男女新婚,房事必然频繁,若不找点借口让他(她)们分开几日,岂不对身体有害。
看来,“住九”还真有些科学道理。
壶关将住九叫“接九”,有“新婚不接九,死后不如猪和狗”的俗语。
上党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
洞房之夜,热闹非凡。
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
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
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回门
新婚次日上午,新人向户族及亲戚长辈行跪拜礼,受礼者向新妇赠送拜礼。
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大小’或“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
这天,女家家长随带糕点和面食礼品,前来婿家向翁婆致贺,俗称“道喜”。
婚后第3天,上党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招嫁”,又叫“圆饭”的古 俗。
这一天,女家及其姻亲前来女婿家送饭,并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
圆饭意味着确定与婿家的来往关系,如果不愿与婿家来往,便不来圆饭。
沁县等地则叫作“看3日”或“打听三天”。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上党各地,基本上是在婚后第五天的,也有在婚后第3天的,或在婚后第6、7、9、10以至12天的,因地而异。
新妇回娘家,当日返回,叫回门,又叫走5日。
若娘家专门派人来接,叫接5日。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
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
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
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
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
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上党一带回门时流行请女婿,即女家宴请新婿,此后,新婿方可择便到女家。
过去,请新婿必须具请贴通知婿家,新婿还要在女家住九天,叫作住九。
此间新婿“会亲”,不仅两亲家加深了了解,联络了感情,就是双方亲友也初步结识,为今后的往来打下了基础。
“回门”在上党大多数地方即算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
然而这一带还有“住满月”一种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
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
新婚第一年,逢一定节日女家到婿家探望女儿,叫追节。
追节一般两次。
第一次是临近八月十五,随带礼品有成套的月饼和时鲜水果。
第二次在临近春节,传统的礼品是花样面食,有灯糕、豆枕、面兔、剪箍等。
现在普遍改用糕点。
以下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农村从订婚到结婚的各个环节:
1 双方父母商定好一个见面日,并在见面当天商量小情侣订婚及结婚相关事项,包括订婚日期、聘礼、结婚日期、彩礼等等。
2 按照商定好的订婚日期,男方携带准备好的聘礼到女方家下聘礼。
3 女方在订婚仪式结束后,选择部分聘礼返还给男方。
4 男方开始着手操办婚宴酒店、婚礼策划、婚纱照等结婚典礼相关事项。
5 双方提前拍婚纱照。
6 男方将商量好的彩礼在结婚前送到女方家。
7 第二天双方举办结婚仪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