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大婚时 (迎娶皇后时)的过程、礼节、习俗。

清朝皇帝大婚时 (迎娶皇后时)的过程、礼节、习俗。,第1张

清代皇帝的婚前礼,由传统的“六礼”减为纳采与大征(纳征)两种礼节。纳采礼本为男家遣媒妁前往女家求婚,获女家同意之后,再正式遣一使者到女家致以薄礼,以为求婚之成。

历代纳采礼,男家向女家所致礼物,既有实用之物,又有象征之物。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礼物为配有鞍辔的文马四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顺治朝还包括金茶筒(喝奶茶用的茶壶,民间也称为多穆壶)1个、银盆2个。

纳采礼之后举行纳采宴。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宴的承办,改变了主宾关系,并不是由皇后父母设宴款待皇帝派出的使者,而是皇帝要派大臣代表他,赐宴皇后父母。

婚成礼是皇帝大婚的高潮,只有经过这一礼仪,双方才可以确立夫妇之关系,其程序包括册立奉迎礼、合卺礼,并且尚有坐帐礼、跨火盆与马鞍的习俗。

清代皇帝大婚迎娶皇后所用凤舆,并非是与百姓一样的红色喜轿,而是帝王专用的明**轿,并且上面没有“喜”字。皇后乘坐凤舆入宫时,要提前在凤舆内放置御笔“龙”字。

皇后头遮绣龙凤同合纹的红缎盖头,坐在凤舆内向宫中行进时,一手持金质双喜“如意”,一手持苹果,以谐音平安如意。

到了乾清门,才算到了皇帝之“家”,于是皇后在乾清宫阶下轿,交出手中的如意和苹果,还要再怀抱一个金宝瓶跨过火盆,才能进殿内,等到了洞房坤宁宫时,还要跨过马鞍,才能行合卺礼。

婚礼诸礼中真正代表男女成为夫妇的是合卺礼。合卺礼为现代所说的喝交杯酒之源。

扩展资料:

清朝皇帝的大婚礼仪并不是一开始就被确立下来的。清太祖娶叶赫氏时,仅仅率众贝勒迎亲,举行大宴,而并没有固定的仪注,清太宗时立后也仅行了册立礼,皇帝大婚亦未成定则。顺治八年,清世祖大婚,才开始确立了皇帝纳后仪。

清代民间嫁娶要行六礼,所谓“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民间嫁娶不同,皇帝大婚不需要问名、纳吉和请期,皇帝也不可能亲迎(一般是谴使奉迎),所以皇帝大婚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纳采和纳征(皇家称大征)。

在大婚使前来册封前,皇后的仪仗就要在宅邸内等待,大婚使到时,皇后的父亲要率领亲属着朝服在门外迎接,皇后本人则在庭中迎接,皇后母亲及家中女眷也都要在庭中着朝服跪迎,等待使臣入内册封。之后鼓乐、仪仗导引在前,皇后凤辇随其后,有中门进入中宫,行至太和殿外台阶,皇后下辇入宫。

中国网-揭秘清代皇帝的大婚礼仪

光绪和隆裕两个人说起来都是慈禧太后的棋子,慈禧先将光绪当棋子,后来为了继续控制光绪这个棋子,又找了隆裕这个棋子来监视光绪。

说到慈禧太后治国没啥大本事,夺权却是一把好手,满清的亲贵和大臣们被慈禧太后弄的一愣一愣的,看到慈禧太后都不敢喘大气。慈禧太后在咸丰帝死后,和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又和鬼子六联合发动政变,把顾命八大臣杀的杀贬的贬,自己掌握了实权,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对满清的统治。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是双重亲戚关系,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咸丰帝的异母弟,光绪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

慈禧因为生了同治这个儿子,母凭子贵才坐上了皇太后的位子,咸丰就同治这一个儿子,同治也就成了大清最没有争议、最顺理成章坐上皇位的人,只不过同治却是个短命鬼,在两宫归政两年后就死了,年仅十九岁,而且一个子女都没留下,本来就是独子的同治算是让咸丰一系绝嗣了。

面对这种情况,满清的皇室和几位大臣都来讨论要立谁为帝,慈禧太后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继续把持朝政,亲自指定了醇亲王弈譞次子载湉为嗣君,这其中自然有载湉是慈禧太后胞妹儿子的原因,还有就是载湉当时才四岁,有利于慈禧太后继续揽权,至于为什么不选弈譞的长子载瀚,是因为载瀚在两岁时就早夭了。

年幼的载湉过嗣称帝,就与慈禧太后形成了“母子”关系,慈禧太后对这位小皇帝倒也颇为关怀,还自己口授四书五经、加减衣衿。等到光绪帝年龄渐长,两个人就开始出现矛盾,因为到光绪成年后,慈禧太后就要归政了,对于权力慈禧怎么肯轻易放手,于是弄了一套训政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实质上与垂帘听政并没有区别。

为了归政后能更有效的控制光绪帝,慈禧太后在光绪的婚姻上也动起了脑筋,将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静芬指定为光绪帝的皇后,也就是隆裕皇后,以此来监视光绪一举一动,从这里可以看到,光绪和隆裕是姑表亲,隆裕比光绪大三岁,是光绪的表姐。

为什么光绪帝和隆裕大婚之日会扑到她身上痛哭?

首先来说光绪和隆裕的关系,这两人因为是表姐弟关系,从小就在一起玩,隆裕的父亲桂祥虽然一生无所作为,慈禧太后恨铁不成钢却还是对他多有照顾,隆裕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经常会到宫里玩,比光绪大三岁的隆裕对他就象对待弟弟一样照顾着,在光绪看来,隆裕是自己的表姐,忽然间成了自己的皇后,非常接受不了。

隆裕的长相丑陋,还有些驼背,对于光绪来说,隆裕比珍妃差的多了,作为表姐,隆裕长什么样光绪是无所谓的,可是作为皇后,光绪还是很嫌弃的,可是在慈禧太后的*威下,光绪不敢反抗,心里自然是极不痛快。

还有就是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操纵清廷大权,在文武官员的任命上多是对她效忠之人,为了便于把握光绪帝的动向,把光绪的书房改到颐和园附近的西苑,要求光绪每天都要到颐和园请安,为光绪亲政设置种种障碍,这些种种让有所抱负的光绪产生了一种憋闷感,长时间心里不痛快。

在选择皇后的人选上,慈禧太后再一次作主,让静芬当了皇后,而户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封为珍嫔和瑾嫔,五官清秀俊美且聪明伶俐的珍嫔是光绪所爱,心中属意于她的光绪不能将珍嫔册封为后,心里也是郁闷的很。

种种的不痛快,到了光绪与隆裕大婚之日,在洞房之中,心情坏到极点的光绪忍不住扑到隆裕的身上,痛哭起来,对隆裕说道:“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而光绪和隆裕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心灰意冷,对隆裕一直都很冷淡。

其实说来光绪和隆裕只是慈禧太后的棋子,当慈禧太后觉得光绪这颗棋子不好用之后,就想办法要把他除掉,而隆裕为人软弱,对光绪也抱有一种同情,因为对光绪没起到监视的作用,所以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欢心,说来隆裕也是可怜人,在宫中不仅得不到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对她也没有特恩,每日在慈禧太后面前提心吊胆的,除了早晚请安,大多数就闭宫自守,惟忧郁而已!

您好,皇帝的大婚一般都是很奢侈的,以光绪为例 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之能事的。光绪帝是清代正常地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 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举行,时年19岁。 这次大婚,共花费银550万两。其中,各种“外办”耗费,共为105万余两,占大婚开支总额的20%左右;而由“内办”的帝、后应用冠服、朝珠、钿钗、金银珠宝玉器,嫔位所用器物,皇后妆奁,以及后嫔铺宫应用的金银器皿等,共为银400万两以上,占总耗费的80%左右。 这些银两主要是从各省、各税关指派筹解的,是从全国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虽然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对筹办光绪大典曾假腥腥地说:“国家经费有常,目下整顿武备,需款孔多,各省时有偏灾,尤宜体念民艰,爱惜物力,朝廷躬行节俭,为天下先,该大臣等,务当仰体崇实黜华之意,严饬承办各员,认真原理,不准稍涉浮冒。”但实际做法则完全相反,大婚典礼的经费,不但没有“节俭”下来,反而逐步加码。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日慈禧明降懿旨,光绪大婚应需款项,“著户部先行筹画银二百万两”,各省“预为指派二百万两”。半年之后,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七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锟面奉懿旨:“办理大婚之款四百万两尚不敷用,著户部再行筹拨一百万两”。九月二十六日又奉旨“续行筹拨五十万两”。三次共筹拨银550万两。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如果每人每年口粮按二石计算,计折银二两九钱二分。光绪大婚耗用白银550万两,按当时的粮价折算,可购买近400万石粮食,足够190万人吃一年。 当时,清朝正处在内乱外患丛生、天灾人祸迭起的重重灾难之中,如此奢侈铺张的皇帝婚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举行的。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山东河决,毁坏历城、齐东、利津等堤埝,大片地区遭灾,清政府仅拨银16万两赈灾;光绪十一年两广水患,慈禧仅下令拨银6万两赈济;光绪十二年北运河决口漫溢,使永平各府受灾,朝廷只拨银12万两救急;光绪十三年郑州河决口,南入于淮,使河南、安徽大片地区受害,清政府仅截留京饷漕折银30万两赈恤。到了光绪十四年,由于皇帝婚期迫近,用款孔殷,这一年虽有多起水、火、雨、雹、震、疫等灾害发生,但却未见有拨银救灾的记录,只是免除了某些地区的税赋钱粮,拨留了13万石京仓及海运漕米以赈顺直之灾。这样一对比,可见清王朝用于人民生计迫切需要的开支寥寥无几,而从民众身上疯狂榨取的财富则多得难以计量。

年少时,只有孤单陪伴着光绪,由于不是慈禧亲生,与慈禧关系一般,所以常年不受重视,并从小落下病根,以致英年早逝(死因还不确定)。

少年时读书勤奋,15岁时有“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的爱民之心。

可是慈禧迟迟不让光绪亲政,直到17岁才允许,可这只是名义上的亲政。光绪积极关系世界动向,有驻外大臣归国时总是迫切召见询问。同时,日本明治维新给他很大的触动,他决心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

光绪皇帝的大婚极其奢华,尽管此时晚清国库空虚,慈禧为了面子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光绪其实不是慈禧的亲生儿子,光绪是慈禧妹妹的儿子。

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驾崩后,同治无子,他为了便于以后继续专权,选了当时4岁的光绪做了接班人。光绪到了结婚年龄,他又把自己的侄女选为了光绪的皇后,言外之意就是在光绪身边安插一个眼线。如此看来,光绪的皇后还是他的表姐呢!

据史书记载,光绪婚礼上共花费了550万两白银。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套光绪《大婚典礼全图册》,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去饱览一番,体会一下皇帝的婚礼。

光绪皇帝大婚,各国都送来贺礼,英国送来的是西洋钟,“送钟”与“送终”同音,慈禧觉得不吉祥,当面又不敢发作,于是客人走了,她下令把西洋钟扔了出去。

光绪深夜迎娶皇后入宫,去向慈禧行礼,其实就跟我们现代人迎亲前跟家里长辈打声招呼是一样的道理。

那在古代迎亲都是在傍夜,据据史料《白虎通》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只是后来大家觉得晚上黑灯瞎火的太不方便,才慢慢的改为了早上。

但这个清朝觉得自己是满族,得尊重老规矩,所以他们选择晚上迎亲。那古代皇室结婚还有一个重要的程序就是“大征礼”那在民间叫“过彩礼”。那我们知道,古代女子嫁出去,要改了姓,与娘家就没有多大关系了。不是有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人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不可能就这么“泼”出去了呀。所以男方得给女方家里彩礼,以表示补偿。那通常这个彩礼会分为两份,一个是给女子的彩礼,这个是暂时存在娘家,那等到结婚三天后回娘家是要再拿回来的。而一个是直接给娘家的,这个就不用再拿回来。那所以通常为了体面,给女子的礼物会比给娘家的要多的好几倍。

而皇帝去给皇后家送彩礼时,皇帝不用出场,但他会去跟太后打声招呼,内容大概就是:我要送彩礼接新娘子回家了,从此以后告别单身再也不用过1111了。那太后也就说一些祝福叮嘱的话。

当然除了送彩礼,其实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去册立。那为显示皇上娶的不是一般的普通女子,那在迎娶前就会将她册立为皇后,这个通常在送彩后,就会进行册立仪式。皇帝会派个册立使到皇后娘家进行册立,并将皇后的金印、金印交给皇后,这些仪式完成后,皇后就可以坐着“凤舆”到皇宫,跟皇帝入洞房了。

从古至今婚姻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尤其是皇帝的婚姻更是重中之重,普通人结婚都会大摆筵席,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去庆祝,更何况是皇帝,一般都会更加隆重,光绪帝当年大婚的时候收到了很多礼物,但是当时英国女王送来的礼物,慈禧看过之后勃然大怒,可以说是非常生气。

古代有这样的规矩,一般帝王如果之前有太后辅佐的话,多数在大婚后就会亲政,并且太后要把政权归还给帝王,所以同样的当光绪大婚后就需要慈禧去让权了,自然她是不喜欢自己的权力就这样让出去,所以对于光绪的大婚是一拖再拖,到最后没办法了,只能是选择办婚礼。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不会落到别人手里,就连光绪的皇后选的也是自己的亲侄女。

光绪大婚的时候肯定是要昭告天下的,而且是很多国外的使臣也会前来朝贺,光绪成亲的时候,世界各国都送来了贺礼。其中英国女皇送来的贺礼是一对小巧精致的自鸣钟,在当时属于高科技产品。宫女太监们都感觉非常稀罕。但是慈禧看了之后却勃然大怒,直接让人扔出去。因为那个时候毕竟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是有差异的,送来了钟和终是同音,所以慈禧自然不开心。

总的来说这件礼物并没有得到慈禧的欢心,但是两国之间还要进行正常的交往,自然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了,在众人的劝说下,这件礼物才没有被扔掉。

英国女王送给光绪帝的礼物是钟表,因为慈禧觉得大婚送钟不吉利所以大怒。说起慈禧这个人啊铺张浪费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不少但是花在别人身上的那是真的难。就像是光绪帝结婚还是七拼八凑出来的婚礼。英国女王送的钟表作为结婚礼物更是让慈禧勃然大怒。

当时的清朝非常凄惨光绪帝结婚都很勉强。当时的慈禧就想着利用光绪帝结婚冲冲喜来给清朝转运因此七拼八凑给光绪帝大婚了。虽然当时的清朝确实很弱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光绪帝结婚时不仅有官员送来的礼物还有很多外国使者送来的新婚礼物。

因为考虑到清朝没有钟表所以英国女王就送了一个钟表。英国女王也是很用心的还在钟表上派人刻了祝福语,当光绪帝看到这个钟表的时候是感觉到非常开心的,因为这个钟表非常新奇而且还会滴答滴答的响。所以有时候光绪帝无聊的时候就会坐在钟表面前听它发出声音以此来打发自己无聊的时光。就这样光绪帝也对这个钟表产生了依赖的情感时常和它待在一起。

慈禧知道后觉得光绪帝玩物丧志所以就扔了钟表。在古代非常讲究送礼的场合,英国女王在结婚时送钟表让慈禧觉得是“送终”因此觉得非常气愤。再加上光绪帝沉迷这个钟表玩物丧志因此慈禧怒火中烧就让人就这个钟表扔了出去。虽然光绪帝心中不舍但是他又比较软弱不敢反抗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因此的钟表就这样被扔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1382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