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取材于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主要故事的发展情节及人物都没有特别大的删减与改变,但是部分文学作品中情节设置和人物设定有一定的改变。由于**所表达的封建制度下的三妻四妾的不合理和严整的制度下社会的腐朽与冰冷的人情及封建下的女性对性的渴望的主旨符合小说的主要思想,所以这也是一部忠于原著的**。
改编**,特别是由原作者参与指导的改编**,其实可以看作是原作者创作的继续和完善,同时也是导演和编剧的一个全新的作品。在《妻妾成群》中的大太太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二太太就有一定的继承。在文学作品《妻妾成群》中的二太太是一个表面温和仁慈而内里却是一个阴险狡诈,勾心斗角的传统女人。大太太是一个表面吃斋念佛,实际上却是一个对封建大家庭里的生杀和纠纷斗争司空见惯的人。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和原作者就对这两个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再创造,**中的二太太不仅有原来文学作品中的坏的一面,还有了一种马克思老太太的意味在里面。大太太在**中也略去了坏的使心机的一面,相对而言更有一点慈悲心比如在雁儿因偷点灯笼被罚跪在雪地里那一段,仆人传话给雁儿,大太太说只要你认错了就可以起来了。这一处理使得二太太的人物形象不仅复杂而且重点突出了其表里不一的特点,更由大太太和二太太的对比使得人物形象的对比更加强烈。同样是年龄较大,入门很多年的太太,同样生存在这样一个冰冷的规矩围墙内,一个人选择了恶,一个人选择了隐。不是说大太太有多么的好,但是比起恶的人来说,她的罪不算大。三太太梅珊和四太太颂莲也就是作品中的女主人的形象及悲惨的结局也都是对文学作品的继承几乎没有大的改动。而关于文中小孩子及其它边缘人物的改写意义不大,只是为了使故事线更加清楚,拍摄时间有限,删减改编是必要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改编与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情节的发展上,更体现在独特的**艺术表达上。结构上打破了从一开始就交代全部背景,及颂莲弃学嫁人当小妾的原因,而是采取开头用自述式的场景,对话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看起来不像是在和继母对话,更像是在和观众聊天。接着将父亲去世家里继母做主的背景穿插在与大太太和二太太的对话中。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删去了重阳,中秋过节,赏菊、吃蟹等情节,改为用夏秋冬夏季节提示的方式来暗示时间线的发展,并且将原来《妻妾成群》中的主要线索枯藤下的井,改编成了楼顶上的阴森小黑屋。**中无法通过语言和文字的描写来表现阴森恐怖的气氛,于是将故事的发生地点环境做了精心的布置。在四面的高墙上挂着红灯笼,高墙密集严整的包裹着,墙是土灰色的旧且没有任何装饰,门、家具都是黑色的,整体看来颜色上灰色给人严厉,黑色给人冰冷,红色给人鲜血的感觉。按道理而言红色应该是结婚喜庆的颜色,但是挂上红灯笼的时候,甚至结婚的时候,没有人脸上是有笑容的。点灯,灭灯,封灯,没有一样是愉快的,第一次点灯时是颂莲四太太结婚当晚,但是颂莲却拿着灯在镜子面前留下了泪,点着灯红色包裹着整个房间,特别是那张床,是性欲与爱的纠缠。灭灯更不用说了,灭灯是不得宠不受重视的体现。封灯是彻底被抛弃孤立的标志,在黑色的积满灰的布罩下是颂莲的一生,不仅仅是一盏灯的命运。一旦进了陈家的门,即使在女人最有魅力的年纪也无法在一个老头的身上展示,同时也不能逃脱身心得不到满足的命运,若逃了后果就是像三太太梅珊一样得不到满足偷情被发现,最终被吊死在屋顶。对比作品中的封建大家长,我们会发现**也做了很大的改编,在**中陈老爷这一封建大家长从始至终都没有正面的镜头,只是通过声音语言来塑造形象,也减少了很多出现的场景。**里的处理手法是把时间更多的留给三个太太,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加凸显了弱者之间不但不团结同情,反而相互举报算计,让观众看到为之叹息。**的结局是颂莲疯了以后在门前的雪地里转圈,和她来时装扮差不多两个辫子,一身学生装,在洁白的雪地里,在冰冷的月光下更显得悲凉。不得不说**的细节处理很到位,嫁人前和发疯后的颂莲是两个辫子的发饰,因为是纯洁的,在作四太太时的颂莲头发是盘起来的,穿的也是旗袍,因为身份心理都已经从学生转变为了女人,封建大家庭里没有自由的傀儡,是男人的附属品。**中锤脚这个封建规矩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次锤脚的颂莲还是个学生,严谨而不习惯的锤脚,第二次锤脚时就已经从一个少女变成了有过性体验的女人了,开始享受锤脚的快感。笛子作为**中颂莲父亲的遗物出现,他的存在暗示着颂莲与大少爷的发展,同时他的消失也成为颂莲对于陈老爷对她爱情的期待彻底幻灭。而在《妻妾成群》中箫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总而言之**的改编需要比文学作品的表达更为细节和复杂,一个镜头有时远胜过几百字的文字叙述,**更注重声音,光线,颜色,构造,布局等。文学作品又是影视作品的根基。
此篇读后感主要从五个角度对《妻妾成群》展开分析叙述。
整体篇章结构如下:
1 从颂莲与子君的相似性反思大环境下个体的无力以及我对社会毒害女性、假改革这一行径的鄙夷与厌恶态度,强调正确自我定位,女性自尊自爱,独立生活的重要性。
2从颂莲与我的相似性点醒自命清高的错误趋向,并再次强调女性自爱与自我提升。
3 通过对颂莲的人物性格(缺爱型)及其走向灭亡的动态过程剖析做出一些警示。
4 通过分析陈老爷这个人物进一步体现封建制度下对女性的单一认识:所有女性无一例外无一幸免都是为了满足男人物欲与生养需求而存在的工具,并存在独立人格与自我意识。并且批判陈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干着无数龌龊事,把担子都挑给儿子的做法。
5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以及人类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一份直面生活敢于抗争命运的勇气,努力做一位温和而有责的理性个体。
正文:
首先感觉到了大环境下个体的无力感。颂莲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罢了。莫名的觉得她在某些方面上像是子君(见鲁迅《伤逝》),又惊觉她与自己的相似。
之所以说像子君是因为她们都曾接受过教育,但是最后都同样走向了悲惨的结局,自掘坟墓。 当整体社会尚未做出什么彻底改变时,个体的呼声又是多么微弱和无力。 没有人在意这些女子结局如何,死了还是疯了,都无所谓,都是体制下牺牲品。我也在想,当时社会的所谓进步是不是都只是一纸虚言,尤其是对女性这个被卑微了几千年的群体 。你看子君和颂莲虽说受了多年教育,但是骨子里的封建思想可以说一点都没有改变。 子君在婚后变得麻木而空洞,依附于丈夫;颂莲在丧父后面对做工与结婚的抉择时不假思索的选择了结婚,选择了依附选择了做小妾,并且说“那当然是要嫁有钱人。”这句话一说出来,这个选择一做出来,我觉得其实她的悲惨命运就已经暗中注定了,她的潜意识里,或者说当时时代下大多数中国女性的潜意识里,都是封建残余,封建毒瘤。她们尚且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独立性,认识到自己是个人。
这里插一句印象很深的话。书里说,颂莲想,女人究竟像什么东西呢?像猫,像狗,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这是女性在时代面前的无奈与屈服。书前面在塑造颂莲干净的女学生气质,清冷,孤傲,白衣黑裙,短发,很美好的样子。再到后来呆滞的着一身锦衣,再到头发散乱的痴傻的坐在井边说:“我不跳,我不跳。”第一,其实前面这个关于女学生形象的塑造还是留给我蛮多遐想的,包括她看似很有骨气的自己走入陈家,使唤丫鬟,一脸天不怕地不怕谁都看不上谁都不在乎的样子等。所以听到那句“当然是要嫁有钱人”时我整个人都懵了。她这也太不假思索了太果断太毫不犹豫斩钉截铁了吧! 而且你看,她在一走进陈家这个高墙深院后其实潜意识里已经默认自己是主子了,理所当然的使唤起下人了,还一脸清高的回一句:“你会知道我是谁的”就咚咚咚上楼了。第三,自打进陈家后还没有几个小时,她就表现出了惊人的中国古代女性不用教光靠惯性就能掌握的看人脸色附和男人依附男人明争暗斗的能力!我真想说一句如鱼得水无师自通!进陈家简直是是以指数上涨速度加速她的毁灭。她的新思想,她的骨气,她学的知识都飞哪儿去啦?嫁进来第二天拜访各大太太时就能唆使老爷离开大太太赶快下一家还一脸鄙夷,看到二夫人受宠就一脸谄媚还傻傻的和二夫人站到统一战线对抗三太太,使性子让燕儿洗头说她头上有虱子(显然已经把当主子那个态度自动套上了,所以有什么权利指责燕儿之后对她慢慢滋生的痛恨呢)。太自然太如鱼得水无师自通了!看到这儿时我真的对她很失望。 因为第一步自我定位,她就已经错误定位成男人的附属品了 ,那她怎么可能拥有尊严,怎么可能不成为行尸走肉,成为想要拼命讨好男人来获得地位的女人呢?连自爱都做不到的人,还想要别人都尊重她关心她吗?
所以她受的教育其实都没有真正触及她的思想,只是浅浅的在外表上化了个美丽的妆,没什么实际效果 。进入陈家大院后,她的所作所为和每一个善妒的泼妇都没有什么两样,而且还混得特别惨,还不如人家大夫人修身养性明哲保身的智慧,二夫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心心机,三夫人直面人生敢于豁出去为自己活的勇气。你看看,全白学了。
这里就要讲到第二个我要说的了,就是惊觉她与我的相似。第一个角度我说她与子君某些方面的相似,侧重表达 我对社会毒害女性和假改革的鄙夷和厌恶 。第二点想说她自命清高自认不凡这一行为表现。我又想起一处场景,是大少爷飞浦去她的房间,诧异的说自已以为她的房内会是很多书。(不只是你诧异啊大兄台,我也很诧异。你看她渐渐都堕落到什么样了,书里多次描写她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空虚寂寞。这真是她以为的女学生模样吗?进陈家其实有点儿原形毕露的意味。重点是,她自己以为自己有多么高高在上!再看下文。)她又谈起自己无人关心,飞浦说大抵是她看起来太孤傲了,她答一句:“我是只孤不傲。”一字一顿的,想要强调什么似的。那语气,那口吻,怎么听也有点儿洋洋得意的意味呀!好像真的把自己当成什么清冷,遥不可及的女学生了。真像我,因为我也会有这种感觉,其实有点喜欢比人说自己孤傲的。但是我敢打赌说, 一旦她当初做出了那个抉择进了陈家,陈老爷就一定只是把她当成一个满足肉欲的玩具,而非什么高傲的女学生了。他对这些女子是哪个都不爱。 这里也有一句对白是颂莲和老爷讲起三夫人进陈家的故事,捧他“老爷这样的男子谁都喜欢”(大意),老爷直接哼哧了一声:“你只说对了一半,是你们女人都想嫁有钱人。”她也回一句:“老爷也只说对了一半。是你们有钱人都想要女人,而且几个也不嫌多。 ”哎呀呀,这不明摆着是各取所需的婚姻吗 ?用年轻的肉体交换金钱、地位,利益关系呀,你还想要什么呢?想要恋爱?想要别人关心你?还是我在上一观点中说过的了,你自己都不爱自己,有什么资格要别人爱你尊重你呢!
第三点,我想说说颂莲的人物性格。缺爱型。畏畏缩缩,患得患失,敏感多疑,冲动易怒(我记得她不分青红皂白因为巫蛊小人的事扯着丫头燕儿的头就往墙上狠撞,毒打完了冷静下来才意识到人家不识字儿!还装的很大度的样子说过去的事儿那都过去了我是不会记仇的,然后威胁她说出主使。第二次,厕所草纸事件,再次威胁人家吃下去,最终害得燕儿病死了。她真的是 步步为营每一步都不给自己留后路 啊。这是比较过分的,还有第一次见面互相都不认识时就使唤她给自己端水,第二天就说不喜欢她头上可能有虱子,马上再去洗头。萧不见了第一个反应就是一口咬定人家偷了自己的,还拿斧子去砍人家的箱子。后来知道是老爷烧掉了一没道歉二为什么老爷甚至都烧掉了,她甚至连摆脸色给看的勇气都没有?有一次脱口而出让医生或者老爷陪三夫人,真是完全做事不经过大脑了)。她来到陈家的立场也极其不坚定,不站二夫人一边,但也没勇气真的为三夫人出头,以为沉默是金,随着自己性子来就好了。方向也不明确,完全迷迷糊糊的在宫斗,连古代女性生孩子是头等大事这种常识都忘了,还要三夫人点醒。真的活得就像根草。畏畏缩缩起先因为老爷摸燕儿的胸就不敢骂燕儿,二夫人受宠就不敢对抗二夫人,老爷和三夫人吵架她就也不喜欢三夫人我的天,真有这种蠢女人。她完全被自己害死的啊。当然,本质上是被社会害死的。我怀疑她也并不喜欢飞浦。前面都说了,飞浦事事顺着她尊重她的举动渐渐让她感动(类似小女孩调皮心愿得逞的感受吧),吹箫让她想起自己读书时光有多么多么美好,赠萧与送别又让她感受到一丝情谊,加上三夫人和医生双脚纠缠画面的刺激以上种种因素,让这个缺爱的女娃想要不顾一切背叛一次自己的命运很傻很天真。
第四点谈谈陈老爷。前面也讲了,关于他和颂莲的对话还有摸丫头燕儿胸这一极为自然的举动、扔了三个姨太太到井里并谎称是羞愧自杀的行径,麻木不仁紧随其后迎娶五太太等中都可以看出来, 在他看来,所有女人,不论高低贵贱美丑胖瘦年轻衰老,就是相同的两个作用:性欲和生养。 这个不满意了那就换一个呗,反正有的是钱,有的是这种蠢女人。死就死了疯就疯呗 ,关他什么事呢,他还活的好好的呢,就算五十多岁,又老又丑又秃顶又精瘦又阳痿,还不是有人愿意低声下气的伺候。 古代社会真是父权社会!我强烈谴责这种物欲,功利爱情哈,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女人的空虚不是,生活的一切都围绕一个男人转了。第二,他的钱还不是自己赚的,后来主要都是靠大少爷拼出来的。花着别人的钱养着一堆女人只为满足自己肉欲和生养的简单欲望。太恶心了。
第五点:我最喜欢里面的谁。我最喜欢里面的三夫人和大少爷。三夫人有看透了一切无所畏惧的勇气,安然赴死。我很心疼颂莲想让她教自己唱上一段时她说“等你想死了我就教你”以及临死的凌晨仍在唱戏。她勇于和自己既成命运抗争,有挣脱束缚的欲望而不在意别人眼中的她是怎样的活的,也算是有骨气的女子。但不管怎么说,也还是无数个牺牲品中的一员。大少爷敢打敢拼,主动肩负起家里的开销,有责任心,又亲切。
总之,《妻妾成群》是一本具有一定批判性而又不像鲁迅那样难以读懂思想的书籍。具有一定参考和反思价值。
花灯满城32集大结局:大太太和忆惠到监狱中看望飞浦,从飞浦口中得知陈佐千把军火交易的账本藏在了后花园的库房里。深夜,大太太趁着陈佐千熟睡,偷了钥匙,想来库房找寻账本,那是救出飞浦的唯一办法。在途中,大太太遇到了四太太,好说歹说劝不走颂莲,只好带着她一同前往。
不想就在大太太找到账本的时候,有所察觉的陈佐千赶来,他出现在库房门口,用手捂住了待在门口的颂莲的嘴巴。大太太和陈佐千发生了争执,被陈佐千囚禁了起来。随后,陈佐千丧心病狂地关上了仓库的门,要管家放火,管家于心不忍,但拗不过陈佐千,陈佐千夺过管家手中的火把,扔向了库房。
昏迷的颂莲被烟雾呛醒,冲进火场救出大太太。在门口,身体虚弱的颂莲实在是没有逃跑的力气了,她要大太太赶紧离开,拿着账本去找官府报官。颂莲用尽全身力气,把大太太推出门外后,就晕倒在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