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死后要怎样处理

潮汕人死后要怎样处理,第1张

一般在第三天。夏天,居丧时间不能长;冬天,有延至五天、七天者。出殡时,富贵人家魂幡挽轴,响锣乐队,浩浩荡荡。一般人家出殡,一长者持香火篮,内有纸镪,长者在前,一路撕放纸镪,称为“买路”。亲眷送葬,孝子长孙扶柩,其余按亲疏内外,具孝服皂衣,依次随后,哭丧上路。男性子孙送至坟山,其余亲戚在交叉路口拜别折回。

潮汕葬俗,除僧尼火葬、疍家水葬外,历代多为土葬。自60代起,城镇提倡火葬。土葬的坟场大都是出殡前择好地点或造好基础,棺位四周用三合土夯成圹,棺木入穴孝子先掩土,筑墓成型后,绕坟场撒五谷种子和酒饼,表示将来丰收发达。又用青草坯压纸镪于坟头,称为压坟。孝杖斜挂在坟身两侧,祭拜后,孝子收香灰带回,进入灵堂,准备守灵,接受吊唁和超度。

农村办丧事的全部流程有:烧倒头纸、报庙号、报丧、换新衣、扯孝帽、搭灵棚、拉菜单、泼汤水、破土、吊唁、摔老盆、送盘缠、下葬、圆坟、烧七。

1、烧倒头纸:在农村,谁家要有老人去世了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将去世的老人,双脚朝里头朝外的放入堂屋内,然后在床前放一个“老盆”,接着孝子和娘家人前来烧纸,而且必须在“老盆”里烧,农民称这个程序是“烧倒头纸”。

2、报庙号:在农村,谁家要有老人去世以后,孝子要在老人去世的当晚,去自家的祖坟那里报信,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报庙号”。

3、报丧:报完庙号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尽快通知亲友,而这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到了别人家的时候不能进门,有人出来迎接的时候,无论长幼不管年龄都必须磕头。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报丧”。

4、换新衣:报完丧事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出去外面,给老人定制一套新衣服,然后给老人换上去,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换新衣”。

5、扯孝帽:扯孝帽的意思不是说,扯掉拽掉帽子的意思,而是指老人去世以后,家里的后辈们要去外面,订制一些孝帽,给前来帮忙的亲友们佩戴,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扯孝帽”。

6、搭灵棚:扯完孝帽以后,后辈们需要在家门口搭建灵棚,或在厅堂内设灵堂祭奠,主要是便于亲友吊唁追忆逝者,提供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搭灵棚”。

7、拉菜单:灵棚搭建好以后,肯定会有很多亲友前来吊唁,这个时候就需要准备饭菜了,而拉菜单的意思就是说,找一个大厨来做饭。

8、泼汤水:丧葬仪式正式开始的前一晚上,长子要拿着面汤沿街泼洒,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泼汤水”。

9、破土:发丧这天,一般都是孝子和忙客先去坟地,等到达地点以后,由孝子先挖三下土,剩下的工作才是忙客们的,农民称这个程序是“破土”。

10、吊唁:起丧之前,还有一个集中吊唁,所有的宾客都必须去。

11、摔老盆:集中吊唁完以后,长子手执哀杖,走到十字路口时要停下,然后把烧纸的盆子给摔烂,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摔“老盆”。

12、送盘缠:以前的交通工具不发达,而且坟地也离村子很远,所以娘家人就会带点食物,让丧葬队伍简单吃点!农民称这个程序是“送盘缠”。

13、下葬:把去世的老人下葬,就代表着丧葬仪式基本结束了。

14、圆坟:老人下葬后的第三天,后辈们要去坟地,把坟堆上再添点土,农民称这个程序是“圆坟”。

15、烧七:老人下葬后的第七天,子女们要去给老人“烧钱”,这个程序结束以后,就代表丧葬仪式已经全部结束了。

潮汕结婚习俗有点特别,旧时注重明媒正娶,礼俗有繁琐有简单,一般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还有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各地结婚习俗

北京结婚习俗,过程为聘礼、陪嫁、娶亲、洞房坐账、回门,不过现在这些步骤大多数已经精简下来了。

上海结婚习俗,旧时多数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海开埠后,已对此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双方以相亲的方式见面。

辽宁结婚习俗,过程为喜车出发接新娘、参观新房、抵达酒店、拜席及四彩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25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