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的弟弟结婚,婆婆让妻子出彩礼,这条家庭我还要继续下去吗?

丈夫的弟弟结婚,婆婆让妻子出彩礼,这条家庭我还要继续下去吗?,第1张

自古以来,我国娶妻就有彩礼的传统。因为,男女结婚以后,都是要去男方家里生活的,并且生了孩子以后,也是跟随男方的姓氏。所以,在结婚的时候,男方多半都会给一些彩礼,作为表示。

当然,彩礼的多少,是根据双方家庭条件,适当即可。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现在的彩礼也是水涨船高,很多父母为了给儿子结婚,多半都是倾尽所有的。甚至有的还不惜去借钱或者贷款。

但是,无论怎么说,所谓的“大趋势”,彩礼作为自古就有的风俗,很难被“摒弃”。以前我在写关于彩礼问题的时候,很多读者都说适当要些彩礼并不过分。

其实,我也觉得,只要是合适,能让男方家里接受,并且不会影响到新婚小两口过日子,彩礼还是象征性地给一些。毕竟,这是个风俗,别人家有,而你家没有,自然就会传出去成为笑柄。

不过,彩礼可以出,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婆家的小儿子结婚,让大儿子和大儿媳负责出彩礼钱的吗?

在这样的家庭中,只要有这样的条件,说明这家的老人,普遍存在偏心的现象。这些是为什么,有读者给我留言诉苦,后悔自己嫁给了家中有两个儿子的家庭,自己成了嫂子,还成了个“小妈”。

其实,遇到这样的家庭时,如果丈夫跟妻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应对起来会轻松很多。倘若丈夫“愚孝”,多半会让妻子受委屈,甚至还有可能就此把婚姻给闹腾没了。

过日子,虽然是由两个人的事情上升成为了两家人的事情,但是小两口过自己的日子,才是主要的。倘若连自己的小日子还没维护好,就去盲目地答应父母偏心且过分的要求,那就有点傻了。

薛家有两个儿子,曾经薛家的老两口,一直都觉得有两个儿子非常好,毕竟在他们心目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是比较严重的。

不过,薛家的家庭条件不是多么好,老两口没什么文化,大半辈子都是以务农为生,尤其还要供养两个儿子上大学,日子过得更是捉襟见肘的。

不过,不得不说,薛家的两个儿子都算争气,他们全都考上了大学,并且大儿子每年还都能拿到奖学金。

其中,大儿子确实很努力的,因为老两口从小就偏爱小儿子,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紧着小儿子。大儿子心有不服气,为了证明自己比弟弟优秀,于是就各种努力,在上学的时候,每次成绩都很靠前。

虽然心有不服,但是对于弟弟,这个大儿子还是心有手足之情的。毕竟,血浓于水嘛。尤其是,学习越好,懂得的事情也就越多。

后来,大儿子留在了城里工作,他不想回家,不是因为家所在的城市就业环境不好,而是因为他从小就被父母委屈怕了,他怕回去,所有的事情又都得紧着弟弟,而选择牺牲他。

而小儿子,因为从小就被薛家老两口宠在手心,他们不放心小儿子远在他乡就业,于是在小儿子毕业后,老两口就各种电话催着小儿子回老家所在的城市找工作,这样方面和老两口见面。

再后来,大儿子在城里娶了一个家庭条件比较不错的妻子。他们是自由恋爱,大儿媳本就是城里的姑娘,加上又是独生女。不过,就算是条件再好,可是当缘分到了,有缘的两个人终究是会走到一起的。当他们看到对方第一眼的时候,就爱上了对方。

很快,两个人就坠入了爱河。不过,因为薛家大儿子的家庭条件不是太好,大儿媳的娘家人本来是反对的,可是见了薛家大儿子后,又觉得这个小伙子积极向上,又努力奋进,于是就没再继续反对。

当时,他们结婚的时候,薛家是没有钱的,并且就算两万块钱的彩礼钱,薛家老两口都拿不出。是真的拿不出吗?并不是,就算是随便去村上借,一转身的功夫也能借到两万块钱。

说白了,还是薛家老两口偏心,他们从大儿子留在其他城市工作后,他们就很少给大儿子打电话问候一下。除非家里有事需要钱了,他们才会想起给大儿子打电话。

不过,就算没有彩礼,大儿媳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薛家的大儿子,并且她娘家还陪送了一套房子,房本上是写的大儿子和大儿媳两个人的名字。

薛家大儿子不是“凤凰男”,他也不“愚孝”,在跟大儿媳结婚以后,他是一心一意地带她好,并且无论遇到大事小事,他们夫妻都是有商有量地去解决。由于从小就不被父母偏爱,有很多事情,在他结婚以后,就很少跟薛家老两口有牵扯了。

并不是薛家大儿子心狠,更不是他不孝。身为儿子该尽的义务,他做得一点儿也不差。只不过,薛家老两口有些贪心不足罢了。

他们知道大儿媳家里有钱,所以隔三差五地给大儿媳打电话要钱,今天修补房子,明天买肥料耕地。反正,每次要钱的理由,都是千奇百怪的。

而薛家的小儿子,虽然争气,但是参加工作之后,因为交友不慎,跟一些小痞子经常厮混,所以整个人也开始变颓废了。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积极,时常还会跟领导顶撞,后来就被辞退了。

在薛家老两口的眼里,自己的儿子再颓废,也是优秀的。所以,当小儿子被辞退以后,老两口就让他一直闲在了家里。

每次要钱,他们老两口眼睛都不眨一下。要得少了,他们能应付,可是要得多了,老两口实在拿不出,就会想到给大儿子和大儿媳要。

刚开始,大儿媳是体谅婆家确实困难,时常也不跟大儿子商量,就私下满足了薛家老两口的“私欲”。

可是,随着金额要得越来越大,大儿媳也受不了了。于是,她就不再给薛家老两口钱了。为了这事,薛家的老太太跟大儿媳,还有过一次很激烈地争吵。

两个人的婆媳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其实,也是因为当初大儿媳妇没要彩礼,所以在李家婆婆的心中,就多少的觉得大儿媳妇是上杆子嫁给自己的儿子。

并且,在农村人的心中,就觉得自己的儿子上了大学,就非常的了不起了,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当初没要彩礼不觉得什么,可是真正过起日子来了,婆家不给彩礼这件事,在大儿媳妇的心中,也埋下了疙瘩。

要说一个儿子的家庭还好一些,可是偏偏薛家是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的时候没给彩礼,薛家父母倒是有想法,二儿子也能够捡个便宜媳妇,可是没办法,缘分这东西,还真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偏偏二儿子看上了一个要彩礼的儿媳妇,并且二儿媳妇张口就是要彩礼五十万。

这个数字对于薛家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后来,薛家倒是有想法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可是无奈,自己的儿子就是想要结婚,并且二儿媳妇还怀孕了,这婚事也是不得不办了。

最后,薛家老两口自己没办法拿出彩礼,婆婆就想到了大儿子,一想大儿子家现在日子过得挺好,所以拿出一些钱应该没问题。

然后,薛家婆婆直接就找大儿媳妇摊牌了,直言要大儿媳妇承担小儿子的彩礼钱:“儿媳,你小叔子结婚,你来出彩礼钱吧。反正你们家过得这么好,再加上你小叔子是你老公的亲弟弟,自然应该帮这点。”

都说长嫂如母,这话倒是一点也不假,可是薛家的这种情况下,要大儿媳妇出钱给小儿子结婚,于情于理,还是有些说不出的。可是薛家的婆婆,还是把这话说出口了。

当听到了婆婆说要自己拿钱给小叔子结婚,薛家的大儿媳妇明显的感觉很吃惊,毕竟这事是自己理亏,所以在说这件事的时候,薛家婆婆的姿态明显放下来了,可又怕儿媳妇会拒绝,所以又用了一点命令的口气。

一看小叔子结婚要彩礼,而自己当初一份钱的彩礼都没有,薛家大儿媳就有些不情愿。但是,就如同婆婆所说的那样,自己老公是小叔子的亲哥哥,并且他们家的情况确实不怎么样。于是,她思前想后,决定拿十万块钱来帮衬小叔子结婚。

可是,当她说出只拿十万块钱的时候,薛家婆婆气恼了,她说:“你家这么有钱,怎么才给十万啊?你小叔子结婚,人家那边要五十万呢!”

一听五十万,薛家大儿媳吓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五十万,就算她家里过得不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于是她没当即答应,她想听听丈夫的意见。

回去两口子一商量,加上大儿子本就对父母有成见,最终决定再加十万。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赞助二十万。

可是,这二十万离五十万也差一半多呢,薛家婆婆听了后,指着大儿子和大儿媳骂,说他们养了大儿子这个白眼狼,自己的亲弟弟结婚,要五十万都不肯出。

说真心的,五十万对谁来说都是不小的数目,更何况,大儿子和大儿媳结婚以后,也就攒下了二十多万的积蓄,他们几乎是倾尽了所有的积蓄。可是,薛家婆婆不认,就觉得大儿子是白眼狼。

后来,大儿媳气不过,然后笑着对薛家婆婆说:“五十万不是不行,我可以给。但是,到他们结婚的时候,我和我老公必须坐在你和公公的位置上,钱是我们出的,长兄为父,长嫂为母。让他给我磕头敬茶,我就出钱!”

听了大儿媳妇的话,婆婆的已经从脸红到了脖子,除了骂大儿媳妇不要脸,似乎不能再想出其他的话来骂儿媳了,骂过了儿媳,又骂自己的儿子没出息,可是最后就算她骂得口干舌燥,也没有让大儿媳妇拿出一份钱来。

小儿子的婚事,也因为彩礼钱,一直僵持着。

对于彩礼钱这件事,我始终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讲究的应该是两情相悦,至于彩礼和陪嫁,应该看双方父母的心意,还有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来。

在这点上,大儿媳妇其实已经做到最好了,可是薛家的婆婆并不觉得这是大儿媳妇懂事,反而觉得这是大儿媳妇的廉价。

后面,对于小儿子的婚事,可以说,薛家的婆婆尝到了苦头。其实,要我说,也是薛家的小儿子不争气,为什么就不能跟女方商量商量,把彩礼钱降低一点呢?彩礼钱虽然是风俗,不能摒弃,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更何况,大儿子和大儿媳,几乎是倾尽了所有的继续,赞助了二十万。

再有就是,不管怎么说,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不奢望婆媳能够亲如母女,可是关系太僵,毕竟不利于家庭的和睦,所以奉劝所有的婆媳,还是彼此多包容,多理解,所谓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儿媳只是儿媳,又不是亲生女儿。再说了,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能这样要求吧?说到底,薛家小儿子的婚事,是一笔糊涂账。

最后,我只是听说,薛家的小儿子,为了结婚,都逼迫着薛家老两口卖房子卖地了。

婚姻的幸福,并不能靠彩礼的多少来衡量;儿媳妇是否贵重,更不是以“要彩礼就不廉价”和“不要彩礼就廉价”这种说辞来定义的。想要婆媳和睦,一定得先尊重对方,别人不问你要彩礼,是体谅你,而非上杆子要嫁。

再有,父母的偏心,最终还是要归还到自己身上,让大儿子受委屈,来贴补小儿子,这样一碗水端不平的老人,多半都会面临老来无所依的结局。

所以,希望能善待那个不要彩礼的儿媳;希望能在众多子女中,做到一碗水端平。否者,最后苦的终究是老人自己。

所谓的“家和万事兴”,不是一个人努力来的家和,而是身处整个家族中,所有人的和睦,才能让整个家族兴盛起来!

当年结婚的时候,老公跟我说,家里没钱,买房子几乎掏空了全家的财产,所以不可能出很多的彩礼,希望我能理解他。

我当时心里其实是有点愧疚的,毕竟我爹妈提出的条件在我看来有点难为人,要车要房不说,本来还要求十万彩礼。

我看不下去了,毕竟这些钱最后还是落到我们夫妻头上,还是自己受罪。

所以我就让爹妈不要再要彩礼,就这样差不多了。

说起来,我跟老公也是相亲认识的,我们这边村里,一到年纪各种媒婆就上门要给你介绍对象。

一开始我还不着急,可是爹妈却着急把握嫁出去,不断催我去结婚。

相亲见面了四五个,唯独看上了现在的老公,等我们慢慢的接触之后,我发现他真的很不错。

性格温和、人品也很好,而且对我非常好,一年后我就决定跟他结婚。

当初结婚的那会儿,父母听说他还有个弟弟,所以马上就让我去要求房子和车,没有这些直接免谈。

后来老公跟我说,那段时间家里很烦恼,因为并不富裕可是却有两个儿子。

他跟他弟弟年龄差距不大,他结婚之后弟弟也要结婚。

但父母没有能力给两个儿子都买房子,但不能厚此薄彼,于是烦恼就来了。

老公也很有担当,他跟父母和弟弟说,现在给他买房子,写父母名字。他承诺以后给弟弟买房子他出一半钱,一定不会占便宜的。

这个方案在家里迅速通过,他弟弟也没有任何意见,于是我们才得以结婚。

老公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五年时间里,他给家里一共四十万。这笔钱已经超过了房价的一大半,可是他却没有丝毫怨言。

当然了,房子最后从他父母那里过户给我们夫妻俩,我们的小日子终于开始红火起来。

可天有不测风云,总会有人不甘心平淡的日子,总想追求自己难以企及的东西。

老公的弟弟就是这样的人,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有发财的门路,跟公婆把家里的钱拿去了一大半。

后来不出所料,三十万赔的非常干净,根本就没有办法拿回来。

公婆看到这种情况,知道钱放在手里迟早出事,所以马上就贷款给小儿子也买了房子,目的就是让他收心,安安心心上班。

事情如果到这里就结束,恐怕也是一件好事,可世界就是这么神奇,当他结婚的时候,女方要了三十万彩礼。

公婆傻眼了,全家上下加起来一共也就十万块钱。

这笔钱办婚礼外加买一些电器足够了,彩礼钱根本拿不出来。

这个时候,公婆想到了我们。

他们先找到了我,试探我的口气,问我愿不愿意借钱给老公弟弟,一共三十万,以后肯定会还给我们。

当时我还以为就是单纯的借彩礼钱,可是等我跟老公说了之后,他却炸毛了。

他说千万不能给,还问我为什么他爹妈会首先跟我说,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觉得我当初没要彩礼,所以好说话,肯定会心软借钱。

当我得知真相之后,我心里一阵冷笑,这笔钱是不可能借的。

老公弟弟结婚作为嫂子可以给的红包数目如下:

1 根据当地习俗来,如果是在农村,除了帮忙操办婚事,嫂子还可以给弟弟包1000-10000元不等的红包。具体数额可以根据个人经济能力及兄弟感情来定。

2 嫂子包红包时,选择吉利的数字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包666、888、999、1000等双数,但不要单数。

3 依个人经济能力来定,一般红包至少准备600-1000元。关系好的话可以多包点,关系一般的话也可以少包点。

以上是嫂子可以给老公弟弟结婚红包的一些数目和建议,仅供参考。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通常情况下,弟弟结婚时,姐姐的公婆需要参加婚礼,因为他们也是家族的一部分。如果姐姐的公婆与新郎和新娘关系密切,他们的出席也会对新人和整个婚礼气氛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姐姐的公婆无法参加婚礼,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示祝福和支持,比如送礼物或写祝福信。总之,弟弟结婚时,姐姐的公婆应该尽可能地参加婚礼,以示对新人婚姻的祝福和支持。

根据传统习俗,姐姐给弟弟结婚的礼金一般是给弟弟或其父母的。因为姐姐作为兄长的配偶,在传统上是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照顾弟弟的婚姻大事,表达对弟弟的祝福和支持。同时,弟弟结婚也是整个家庭的大事,姐姐出钱也是为了帮助家庭增添喜庆和幸福。

然而,具体礼金的归属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弟弟已经成年并且有能力自主管理礼金,那么姐姐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直接给弟弟。如果弟弟还未成年或者没有能力管理礼金,姐姐也可以考虑将礼金交给父母代为保管或使用。

总之,礼金的归属应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传统习俗来决定,同时也要尊重彼此的意愿和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28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