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酸来红枣甜,不找媒人两头瞒,
干脆咱俩当面讲,相亲相爱万万年。
既然是别人的骏马,就不要再配上金鞍,
如果是别人的心上人,就别再去献殷勤。
白天只有一个太阳,夜晚只有一个月亮,
我的心里哟,只有你一个情郎。
金刚石碎了更坚硬,白玉石碎了更透明,
肠儿断了情更长,心儿碎了爱更深。
这是锡伯族民间流行的情歌。美丽的情歌表达了纯真的爱情,爱情成熟了就要携手踏上婚礼的殿堂,双双走入洞房。
锡伯族自古就有抢婚之俗,迁至沈阳地区后的锡伯族仍然沿袭着,直到20世纪初已经演变为一种仪式性的活动。也就是说,后来的抢婚之俗已只是名义上的“抢”。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明媒正娶少有纳妾者。清代因受“旗民不通婚”禁令的约束,锡伯族不与民人通婚,也很少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一般都是本族通婚。同一家庭之内绝对禁婚。姑舅表亲可通婚,但只准舅家女嫁给姑家男而不准姑家女再嫁回舅家,否则便属于婚姻禁忌的“骨血倒流”。五服之外便不限通婚,姨表亲通婚也无禁忌。一般男女均在十七八岁结婚,也有招赘和童养媳现象,偶有指腹婚。可以离婚,但不提倡。寡妇可再婚,但要等丈夫死后三年。男子再娶,不受限制,但至少也要等到妻子死后一年。
锡伯族旧时的男女婚事,皆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定。辛亥革命后,因受新思想影响,才在提媒后允许男女本人见面相亲,叫“对面相看”,或“对相对看”。在双方本人及家长同意和男家给女家送彩礼后,则可择日宴请女方家长和媒人,算作是定亲。迎亲之前,男家须送给女家一头黑猪,称之为“开锁猪”;两坛白酒,一百个馒头。猪用来供奉女家“喜利妈妈”,“领牲”后将“喜利妈妈”上的红布条摘下一条,以示有一名姑娘出嫁。
旧时婚礼很繁琐。迎亲要由新郎带着车马和亲友起早去女家迎娶。男方要有娶亲婆,女家要有送亲婆,均要儿女双全、与新娘命不相克的人担任,其角色是负责照看新娘和婚礼仪式。新娘要由叔父或哥哥抱上喜车,同时鸣放鞭炮。女方的送亲人,要喝男方摆下的“迎风酒”。之后,新娘由送亲婆扶持下车,踩红毡,跨马鞍,进屋拜天地。拜天地后,娶亲婆接替送亲婆搀扶新娘入新房“坐帐”。上炕时,要脚登装满红高粱的口袋,取“步步走红运、步步登高、步步粮满仓”的口彩。坐帐的褥子下,放一把斧子,取其谐音叫“坐福”。中午,婚宴已毕,娘家客人走后,新娘坐帐结束,开始下地拜见公婆等男家亲属。拜见长者时,要为长者装烟、点烟。之后,全家吃团圆饭。
入夜,掌灯,新婚夫妇入洞房之后,要“换盅”,亦即喝交杯酒,亲友则要“抢肘子”闹洞房。新房内先放一张桌子,桌子上备有用红绒绳拴起来的两盅酒(或以匙代盅),还有猪肘子和白面馒头。先由新婚夫妇把自己面前的酒盅送至对方面前,然后对饮。这时,围观的亲友开始哄抢桌上的肘子和馒头,并与新人嬉戏。锡伯族民间认为,这肘子和馒头都是喜庆日子的喜庆食物,谁抢到手都象征着吉利、走运,象征着抢吉祥。闹洞房的人散后新婚夫妇才得共度花烛之夜。
第二天,新娘与族中亲友见面。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在男方父亲带领下上坟祭祀。到了第九天,新婚夫妇去女方娘家省亲,谓之“回九”。满月后,新娘回娘家住“对月”。
辛亥革命后,旗人、民人界限打破。锡伯族逐渐解除与外族的婚禁。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一律平等,与外族通婚无障碍,实现婚姻自由,并逐渐破除旧婚礼的繁琐程序。青年男女响应国家号召实行晚婚晚育。锡伯族的婚俗和汉、满等民族大体相同。
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锡伯族有172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市、巩留县等。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以及内蒙东部也有分布。
锡伯语跟满语很接近。新疆的察布查尔、霍城、巩留、塔城等地的锡伯族,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当地的汉族、满族基本相同。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沿用至今。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过去,锡伯族的家族大多是三代同堂,也有多至四五代的。锡伯族十分注重礼节,晚辈对尊长要行"打千"礼。由男性族长组成的"哈拉"会议,处理家族内部的重大事情,执行族规。现在,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仍世代相传,而"哈拉"会议则已经逐渐淡化,乡规民约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已由各级党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实施。本民族内部及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团结进一步加强。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木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锡伯族的民!同文学源远流长,古老的《狩猎歌》、《亚哥纳》等民歌,即源于渔猎时代。多种多样的民歌,很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场合的需要,因此,民歌是锡伯族文学中最普遍的一种。如粗了的《乌辛午春》,赞美田野,赞美劳动,田间地头,勤劳的人们借此消除疲劳;轻柔的摇篮歌《泊布里》,抒发母亲爱子之情;儿童歌谣《青蛙,青蛙,你的家在哪里》,表现幼童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童真;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萨曼午春》、《耳奇午春》,则表现了锡伯族的图腾崇拜。
射箭是锡伯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男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在门口用红绒线挂一副小弓箭;长到五六岁时就开始学骑马、射箭。过去弓箭作为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现在,射箭发展成民间体育活动。逢年过节,或者双休日、农闲时,经常举行各种射箭比赛。因此,他们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射箭运动员。
摔跤是锡伯族地区最广泛的群众性传统体育活动。小孩爱相扑,大人喜欢角力。他们三五人聚在一起,总得较量一番,看谁的臂力强。因此,锡伯族涌现了很多摔跤能手。新中国成立后,摔跤被列为体育比赛项目,锡伯族的摔跤运动不仅得到了发展,而且训练方法也日趋科学化、正规化,迎来了英雄辈出的新局面,有的运动员曾多次夺得全国摔跤冠军。
举重是锡伯族人民锻炼身体和比试力气的一种形式。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将石磙、碾磁、粮袋、巨石等,凡是可以举用的什物,都作为他们练功和赛力的运动器具。在举行庆典活动和人多的场合,手足发痒的小伙子们,兴致勃勃地进行举重比赛,大人小孩都来围观、助兴。
赛马和叼羊,是西迁后锡伯族人民才开展的体育活动。每年端午节,他们都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赛马和叼羊活动,优胜者给予奖励。后来,由于与周围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便经常举行多民族的赛马、叼羊比赛。这不仅锻炼并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和毅力,而且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友爱团结。
习俗
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份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不许坐、踩或跨过衣帽、被、枕;穿过的裤子、鞋袜不能放高处;不许坐、踩锅灶,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不能在屋内吹口哨,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若大门口挂有红布条或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产妇,外人不得入内。
婚俗
锡伯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答谢。远亲近邻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主人不记帐,也不收钱。
食俗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受维吾尔族影响还吃抓饭和烤馕,喝面茶、牛奶和奶茶。
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
习惯制作各种腌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当地称之为“哈特混素吉”,有时可供全年食用。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以调味。
典型食品:锡伯族爱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等食品,还有:发面饼,锡伯族常吃的主食;炖鱼等。
节庆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
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锡伯语称“杜因拜专扎坤”。过西迁节时,家家吃鱼,户户蒸肉,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作菜肴的调味品。
射箭之乡
弓箭在锡伯人的生活中占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古代从事渔猎,还是编入清“八旗”从戎,都要靠好的箭法。当时入伍要做到“一马三箭”,即打马飞跑,在百米内要连续射击三箭,才能驰骋疆场。时至今日,锡伯族仍然承传着射箭的习俗。
锡伯族的孩子们在会跑时就教骑马,能拉弓时就开始学射箭。按锡伯族习惯,如果生了男孩,父辈要给他添一把小弓和一支小箭,并用红丝绳悬挂在门口,祝愿孩子长大后弓马娴熟,成为能骑善射的好汉。有的在孩子过10岁生日那天,父亲一定要送一把用榆木、牛筋做的硬弓,作为最好的纪念。
锡伯族的青年男女在社交中以弓箭结缘。小伙子向姑娘求爱,要以高超的射箭技艺博得姑娘的芳心。如果姑娘看中了哪个小伙子,就主动同他一道拉弓射箭,以此沟通情感,结为良缘。
在锡伯人聚居的地区村村有射箭场,家家有弓箭,曾涌现出许多射箭能手。当一名神射手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会受到众人的格外敬重。
锡伯族对箭和箭靶都有讲究。古式响箭射出去会发出响声,饶有风趣。这种箭的箭头用兽骨制成,呈尖圆形。箭头上有4个小孔,箭离弦后,由于速度快,空气从小孔中穿过,发出响声。古式响箭的箭靶是用马皮和毛毡特制的,靶上用6色布做成布圈,靶心是红色的。射手射中哪一圈,那个圈便会掉下来,在比赛时,计算成绩一目了然。
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古代狩猎的社会遗风。如在射箭比赛中,要以羊或牛作为彩头。胜利的一方获彩头后,将自己的箭挂在羊或牛的头上,以炫耀自己的光荣。胜利者得到羊或牛以后不能独吞,要当场宰杀并用大锅煮熟,分给众人品尝,失败一方也在其内。
射箭是锡伯族最喜爱的一项传统的群众体育活动。从前,锡伯人劳动归来还要赶在日落之前,在村庄附近举行各种射箭比赛。比赛场地非常简单,只要在空地上竖起两根木杆,中间拉上麻布或毛毡,这就是箭靶;有的还以草人作箭靶。比赛时往往分成老年、中年、青年等几队。这种射箭比赛的距离有远有近,远的达240步,近的80步,也有100步的。比赛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立射和骑射等。现在每逢中秋节、春节、“四·一八”时,锡伯族都要举行射箭表演和比赛。20世纪70年代察布查尔锡伯族就成立了射箭队,盖起射箭厅。多年来,锡伯族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射箭运动员,一些运动员多次在国内、国际运动会上,夺得了金牌和银牌。
打围和捕鱼
打围,又叫撒围或狩猎,也称打猎,这是锡伯人的传统生活方式。锡伯族一首古老的民歌《狩猎歌》描述了他们这种豪迈的生活气息:雪花如蝶飞/驰骋共撒围/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回。每当冬季来临,农事已闲,锡伯族人便相约外出狩猎,有时十几人,数十人,甚至好几个村庄的人在一起打围。他们运用世代相传的娴熟箭法,或拉弓射箭,或单臂投枪、围歼,猎取猪、黄羊、免子、野鸡等野味,常常满载而归。
锡伯人打围有个古老的习俗,不论猎取的野味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过路人碰到分猎物时,也毫无例外地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应分给首先命中者,这是一种奖励。锡伯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不能独用。
锡伯人不光把打围看成是取得食物的手段,同时还把这看成是一种团结和吉祥的象征。
如今,锡伯族人民对野生动物保护十分重视,围猎这一古老传统很少举行,而捕鱼却成了他们有趣的活动。每当捕鱼季节,他们带杈拿网纷纷来到伊犁河上,一显身手。鱼肉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常常以鱼汤和高粱米饭同吃。他们把多余的鱼腌制成“腊鱼肉”留作冬季食用。
西迁节和抹黑节
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2000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风味佳肴“全羊席”
锡伯族人独特的菜肴“全羊席”,锡伯语称为“莫尔雪克”,意思是“碗里盛着的菜肴”。
全羊席是用新鲜羊的心、肝、肺、大肠、小肠、肾、羊舌、羊眼、羊耳、羊肚、羊蹄、羊血等杂碎做成的。每一种剁碎做一种带汤的菜,分别盛在16个小瓷碗里,每碗都盛得不太满,随吃随添,始终保持热气腾腾。每碗里还要撒些切碎的香菜和葱花,看上去五颜六色,吃起来味道鲜美。其中用羊肠子做的菜花样最多。他们把大小羊肠洗净后,灌上羊血、血清、羊肝、羊油、羊葱、肉沫、调料、大米做成五、六道菜,每道菜的做法都很考究,风味不一。席间还要上各种蔬菜泡制的花口菜,这种菜有点酸、辣、咸的味道,吃起来清淡爽口,配合全羊席一起吃,可谓锦上添花。当然酒肉就更不用说了。
接锡伯人的习俗,特别尊贵的客人才会做全羊席。全羊席做起来费工,吃起来费时,如果能遇上,那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终生难忘。
菱花和巴吐嘎热的故事 传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今沈阳市新城子区石佛寺乡锡伯族聚居的拉塔湖村。叙说的是锡伯族巴吐家小伙子嘎热,与相邻的汉族杨家姑娘菱花相爱,一对恋人同破坏爱情的石龟精进行英勇斗争,最后消灭了石龟精,二人也战死了。歌颂了锡伯族青年为爱情不畏强暴和民族团结的精神。 宝奶奶的破枕头的故事。 传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今沈阳市新城子区锡伯族聚居的北四家子村。讲的是一个定亲而未结婚的锡伯族姑娘,尽心侍候瘫痪在床的邻居宝奶奶,直到宝奶奶死去,她从宝奶奶贵罡的破枕头中得到一笔丰厚的遗产-金银首饰,但她却把金银全部分送给穷苦的人们。歌颂了锡伯族人高尚善良的品德。 关于灰土岗与回头岗的传说。 沈阳新城子区兴隆台锡伯族镇所属新民村,此地原称“灰土岗”,锡伯族人又称“回头岗”。传说,在清康熙年间,从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南迁盛京的锡伯官兵队伍中有个呼尔哈(何)氏名叫色伦保的青年人,常在此地北望祖宗故地伯都讷,并想念未婚妻瓜尔佳 欧吉娜一家,后瓜尔佳 欧吉娜一家来盛京给欧吉娜和色伦保完婚,同时有鄂、赵、卜三家一起跟来,这五家姑表亲在此地团聚。故将“灰土岗”改名“回头岗”,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锡伯人都向北遥拜祖宗故地。 喜利妈妈的传说。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锡伯部落人出动围猎,留下名叫喜利的姑娘,照看老年人和儿童。围猎人一直不归,喜利姑娘战胜各种困难,消灭旱魔,保护了老年人和18个孩子,并把孩子们抚养成人,都组成了家族,保护了锡伯部落人繁衍兴旺。玉帝认她为女儿并封为“喜利妈妈”,后来演变成“喜利妈妈”,成为锡伯族人家世代供奉的女祖宗。传说反映了远古的锡伯人,战胜困难、打垮恶魔、生息繁衍中女人的地位和作用。 色普铿额的传说。 传说,色普铿额 瓜尔佳氏,是清末爱国将领,他曾率旗兵抗击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因清政府的腐败,对外妥协投降,他空怀壮志,只得把心血用在公益事业上。他和回族爱国将领左宝贵等在沈阳地方修桥、筑路,在灾年为贫苦人施粥解难等等。老百姓都知道色大人为民办好事,尊重他。据说,他家住在沈阳市新城子区尹家乡小营子村,至今当地群众仍然流传他的故事。 锡汉通婚的传说。 旗民不通婚,是清朝对八旗满洲人规定的法令,编入八旗满洲中的锡伯人也必须遵守这个法令。传说,清末有名锡伯姑娘骑马打猎,因马惊不慎落水,被一名汉人小伙子救出,从此二人相爱,但姑娘的父亲是一位旗兵将领,不允两族通婚,逼迫女儿喝下大烟汤死去。汉人小伙子赶到,揭开姑娘棺材探看,见姑娘未死,有余气,便偷偷背回家调养。后二人逃往他乡,结为百年之好。传说反映了锡伯族对旧制度的反抗、民族团结和相互融合。当一名男子背对着一名女子笔直的将一只手的食指指向天空!!证明他在向上天起誓!!这一生除咯这个女子他永不再爱!!看后真的很感动哦 锡箔族的传说
记得采纳啊
锡伯族能离婚。虽然锡伯族鲜有离婚的,但并不是因为法律不允许离婚,而是受到风俗的影响。法律规定婚姻自由,意味着结婚的自由和离婚的自由,并不存在因民族的不同而不能离婚的情形。
离婚(break a marriage)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态度坚决,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解除婚姻关系,后专指通过法律程序解除夫妻关系。
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为了贯彻民法典有关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民政部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新调整后的调整离婚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