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低压,失重密闭,神舟十二号的宇航员,如何在地球适应太空?

低温低压,失重密闭,神舟十二号的宇航员,如何在地球适应太空?,第1张

时隔五年,神舟又再次载人执行飞行任务了,这次的神舟十二号上载有3名宇航员,他们跟以前上天的同事不一样,不只是短暂停留,而是要呆上三个月,为我国的 “天和”核心舱空间站执行维护、实验、设备更换等一系列工作。

如此长时间的太空工作,从16名宇航员中选出的精英中的精英,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达到怎么样的要求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名为神舟十二号,这次主要是前往前不久发射的“天和”核心舱上工作的。“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成功,意味着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研发空间实验室的国家。

这位于太空中的实验室也需要人员维护,这就有了这次的任务。宇航员到达核心舱后,需要进行维修、维护、建造等出舱活动,还要进行一些太空实验,也要对这个空间站的性能进行评估,熟悉相关操作,积累后续的经验,整个过程将要持续三个月。

宇航员并不是谁都能干的,中国十几亿的人口,认证的宇航员也就16个而已。

1997年,中国选拔了第一批宇航员,一共14位,杨利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目前其中5位已经退役了,还剩9位在役。

2010年,第二批宇航员被选出,共有7人, 其中陈冬、刘洋、王亚平三人已经执行过航天任务。

2020年,第三批宇航员被选出,共有18人,这些人中既有空军飞行员,也有来自科研所的航天飞行工程师,还有来自科研单位的载荷专家,不过这次任务重大,并没有从这些“新人”中选拔。

第三批不考虑,只从第一批和第二批中选,也就是16选3。这3人也有各自的分工,从第一批最有经验的人里挑一个做指令长,第一批未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以及第二批航天员为协助员。这样的选拔标准最终选出了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 组成, 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这样的最终结果。

来看看这几位,1964年出生的聂海胜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神舟十二已经是他第三次执行此类任务了,可谓是经验丰富,这个指令长是当之无愧。

刘伯明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的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航天的第五人,1966年出生的他目前已是特级航天员,并拥有少将军衔。

1975年出生的汤洪波是这三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作为第二批次的宇航员,他并没有执行过航天任务,不过自2016年5月,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后,他一直在为这次飞行做准备。

这几位宇航员,平均年龄已经达到52岁,这好像有点颠覆我们的认知。在职场中,25-35岁是黄金年龄,到了40岁左右,就开始走下坡路,很多公司现在基本不招40岁以上的中高管,因为担心他们没有充足的体力和上进心。

但是航天事业并不一样。宇宙中充满了未解之谜,丰富的资历和经验要比年轻更加重要。

当然,宇航员的基本功,这些“大叔”也从来不会落下。

低压舱训练

太空是一种真空低压的环境,我们在地球上呆惯了,得依靠这种训练来适应宇宙环境。实验舱会像一个巨大的圆筒,宇航员进去后,穿好特制的舱外宇航服,工作人员就开始对舱内减压,期间宇航员要不断地进行设备操作,并与工作人员对讲确认。

水槽训练

水槽训练是为了模仿太空中的失重环境的,宇航员穿着训练服浸入在特制的水槽里,通过配重物使自己处于一种浮力平衡,这时候就处于悬浮状态,与太空失重的环境极为相似,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一些维修、运输、建设作业的训练,对于后期适应真正的舱外活动非常有效。

密闭生活训练

密闭生活训练并非宇航员专项,一些作战部队都有类似的训练方式。茫茫宇宙,只有空间站那几个平方的活动空间,还要进行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提前适应显得非常重要。

很多人关注为何没有女性宇航员的问题,其实并非没有。中国第一批次的宇航员确实没有女性,但是第二批次中就有刘洋和王亚平两位女性成员。她们也分别跟随神舟九号、十号太空飞行了十余天。王亚平也是这次任务的备份航天员,各项训练也没有落下,随时做好执行任务的准备。

所以只是神十二没有,以后的任务都会有的。

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别人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我们的芯片路也要和太空路一样,不久的将来肯定层层突破。

五星红旗再次在太空飘扬,盼望英雄的航天员们,在圆满完成祖国使命的同时,平安归来接受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全能创作家# #21天图文打卡挑战(第二期)#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名单公布#

铁臂阿童木

电视剧《天道》是根据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成的,抖音上各种片段的热播让这部十几年前的电视剧又一次火了起来。

这一部电视剧意境深远,很多台词晦涩难懂,真的不太好理解。于是,很多热心的网友有各种各种的解读。不过, 解读虽然能让你容易理解一些内容,但好比母亲嚼碎了的食物再喂给婴儿,这样自己不能享受到真正的味道。

如果你真的想从中有所收获的话,还是需要沉下心去看看原著,或者多看几遍电视剧。

整部电视剧最让我感到困惑或者说让我大吃一惊的就是:主角丁元英对他父亲重病时候和家人的对话,让我疑惑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道?

丁元英父亲突然脑出血病危,他急匆匆地赶到医院,问医生病情如何。

医生:这样的病情很难恢复,就算治好也只能是植物人。

丁元英: 我怎么才能让我父亲死?

医生: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安乐死的立法,这里是医院, 只要病人没有死,只要病人的账上还有钱,医生就必须救人。

这哪里像是传统知识分子说的话,这哪里是身为儿子应该说的话,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当丁元英父亲躺在医院里,每天几千块钱的治疗费在零几年那是天文数字啊!就算是现在,没有医保的话也很少能够有家庭承受得住。

大哥小妹和老母亲在屋里等待,一家人准备为父亲的事情开个会。

丁元英混得很不错,大哥想让他多出治疗费,丁元英却想要平摊。

丁元英:如果是摊钱的事我就不参加了。

大哥:你凭什么不参加?

丁元英:我只知道他是我的爹,他还是谁的爹我不知道。大哥说的是摊钱的事,如果我知道我爹不只是我的爹,也是你们的爹,那就会有责任分摊,只要是个人就会这么想。

我和大哥都在外面,如果小妹在端茶倒水的时候也这么想,他也是你们的爹,那这碗水就端不下去了,结果就是爹连这口水都喝不上了。

大哥:小妹照顾父母,将来遗产都是她的。

丁元英:那没有遗产的父母就该扔墙头上了?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了,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 孝顺是个什么东西,是美德?

大哥:你这是有钱,要是没钱看你怎么说!

丁元英:没钱的子女多了,办到哪里是哪里。尽心尽力是标准,办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

小妹:二哥之前给过钱了,现在说说眼前怎么办

丁元英:爸现在还在病危阶段,先抢救生命。不确定是植物人的最后一刻,还是抢救。如果确定是植物人了,我就去拔管子。

大哥:就算确定是植物人,也不能拔管子。 我是长子,就应该听我的。 我不想让别人戳着脊梁骨说我们不孝顺。 别说家里还有点钱,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保住爸的一口气。

丁元英:注意,我下面说的话只针对我自己。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了。

大哥:你的这个东西是得以爸的命为条件。

妈妈:元英啊,那可是你爸啊,拔管子这种绝情的话你也说得出口。养儿防老啊,他就落了这个下场,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啊?

丁元英: 妈,如果你养儿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你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

大家因为父亲的事情闹得不欢而散,大哥坚持,父亲就算是植物人,也不能拔管子,而丁元英坚持,如果父亲挺得过去就尽力交钱,如果确定成植物人了,直接停止交费,拔管子。

最后,父亲抢救无效去世了。

父亲去世后,丁元英和小妹走在墓地。

小妹:哥,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说妈妈,养儿防老,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丁元英: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生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海深比海高,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让每个人直不起腰来。你看这个民族就是老弯着腰。而老人越觉得是养儿防老,就越容易吃亏,觉得心里苦。

小妹:哥,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已经买锅砸铁了,已经借不到钱了但还差一万就能救活爸了,那你说怎么办?

丁元英:那他就死。

按照世俗的标准,丁元英大逆不道,枉为人子。可是,这并不是说明丁元英错了,只是他太过于理性了,让人觉得冷血动物,没有感情。

丁元英其实不想让父亲没有尊严地活着,安乐死直到现在都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很多人都怕别人说不孝,只是为了孝顺而孝顺,装模作样给别人看,不是真正的孝顺。

你的孝顺标准是什么呢?是“你认为的对父母已经很孝顺”还是“父母由衷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孝顺”还是外界认为的孝顺呢?

在前几年的时候,老人去世以后,丧事在部分地区那是办得热热闹闹的,敲锣打鼓的。这不就是做给别人看的吗?老人都去世了,你办得再热闹体面,又怎么样呢?

我们村就一个 90多岁的老人自己一个人活活在冬天里被冷死的 。可是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孙子孙女也特别多。

身前老人家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居住,从来没有一个儿子或者女儿愿意赡养他,孙子孙女都30多岁了,也没有人愿意照顾他。

老人家的身体一直比较硬朗,从来没有出现大病,偶尔出来打打老牌,80多岁的时候还会下地种一点大豆和蔬菜。

儿子女儿没人愿意养他,都在攀比对方都没做,却不会比自己都做过什么。唯一会做的就是把几袋大米送到老人家居住的地方,让老人家自己烧火做饭。

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会把做好的饭菜送一点过去,唯独不会请老人家去家里吃饭,那是因为儿媳们不愿意。

每一次出现矛盾,那些儿媳们会把刚嫁过来的时候,受到过什么委屈,记得非常清楚,不就是老人的大儿子结婚多送了几个鸡蛋,小儿子结婚就什么都没有。分家的时候,老大有了一副铁的水桶,小儿子分多了一床棉被。。。。。。

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说多了,邻居们都清楚说的是些什么事情。

那年的冬天非常冷,可能老人家后半夜被子没盖好,摔下床了。老人家声音比较小,也许呼救声没有人听到,过了几天才被发现冻死了。

为什么过几天才发现呢,那还是出太阳了,牌友们固定在某户人家烤火聊天,等想打牌的时候发现老人不在,等到老人家里喊人的时候没人应,这才发现不对劲,叫人把门撞开发现老人已经去世。

身前老人家没有享什么福,即使他多子多孙。可老人去世后,丧事却办了三天三夜。幸亏是在冬天,要是在夏天,尸体肯定会有味道,即使是用的所谓冰棺。

丧事办得那么热闹是为什么?也许是为了收回份子钱吧,反正村里老人家去世后的丧事都是这么办的,哪个敢不这么办,那么流言蜚语是满天飞,不孝的名声肯定是传遍了。

百善孝为先, 真正的孝顺是什么?孝顺是要发自内心的,不是说表面的敷衍就可以了,做给别人看的就不算是孝顺了。

我觉得是老人们在外面会开心地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孝顺,在家里面也是老两口聊天也是觉得自己生了个好孩子。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 孝顺有“三种境界”:养身、养心、养志。

养身:保证长辈的吃穿用度,让他们不用为吃穿发愁,这是最基本的,是人之常情。有的人事业成功了,觉得只要寄足够的钱给父母,然后什么都不管就是最大的孝顺。这想法太简单了。

养心:让长辈心情愉悦。

现在的普通老百姓,很难在父母跟前尽孝。但是,下班回家的时候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父母最近的生活情况,也说说自己的什么都挺好的,不要让老人牵挂操心。

如果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光宗耀祖,那更是让老人家开心的不得了。

举一个例子,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之一汤洪波,自己在基地训练,难得回老家一次。他的父母都是在种植水稻为生。虽然父母长年累月地辛劳,他却不能回家照顾。

自古忠孝难两全,可当他入选了中国第二批航天员、成为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汤洪波的父母那是满脸的自豪和骄傲,在村里面是多么的有面子啊!

人老了,如果没有一点兴趣爱好,那会过得很无聊,没有意义。

老人家可以打打牌啊,种一点花花草草啊!甚至可以让老人做一点小小的家务之类的,这样子是让老人觉得自己还有用。有的老人就身怕自己是孩子的拖累,如果不让老人做事情,老人反而自己觉得不舒服。

这样一来,丁元英明白父亲的想法,想让自己的父亲活得更有尊严。这其实也是孝顺的最高标准吧!

我小时候电视机全国也没几台,所以我小时候没看过电视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接触到电视剧。

江湖恩仇录![马思纯的微笑]

可多了,天龙八部,西游记,水浒传,小李飞刀,重案六组,黑洞,隋唐英雄传,少年包青天,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

当然是西游记了,百看不腻

《西游记》排第一,寒,暑假都会播。现在孩子也特着迷,跟唱里面的歌曲,看西游记电视别提多开心了。

霍元甲

射雕英雄传!

今天没有开学第一课2023。

直播时间: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19:35。

嘉宾阵容:张桂梅、李宏塔、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巩立姣、杨倩、李亚中、彭洁、谢兴昌、何晓莉、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都尔汗·拉齐尼、拉迪尔·拉齐尼等。

主要内容:

恰逢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今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

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开学第一课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在这一重要节点进行教育十分重要。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都通过不同形式,在开学这一天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开学第一课, 不仅可以送给孩子一份特别的礼物,也可以将全社会对孩子深沉的爱。

航天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课题,现在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人们也了解了越来越多的航空航天知识,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可以看出来现在的科技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作为中国人觉得十分的欣慰,航天员汤洪波拥有一顶十分神奇的脑电帽,我其实也非常的想要拥有这样一顶帽子,因为真的是太好了,看起来十分的不错,我很喜欢这种帽子,觉得它的功能十分的强大,是我没有见过的那种,十分的高科技,很先进的感觉,我非常的喜欢。

一、脑电帽十分的高科技,很让人喜欢。

之所以喜欢欢这个脑电帽是因为它真的是特别的高科技,我觉得听起来就是很酷的那种样子,很不错,我非常的喜欢这种类型,给人一种很创新的感觉,以前都没有听过这种帽子,一看就知道和一般的帽子根本不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很令人喜欢和向往,觉得有了它可以做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自己也变得更加高科技了起来。

二、和航空航天事业挂钩,很先进。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觉得这个所谓的脑电帽适合我们国家航空航天的伟大事业挂钩的,这就让人非常的喜欢,觉得很不错,有着很天然的联系,可以学习到相关的航空航天知识,认为是一种很不错的科普手段,我非常的喜欢这一点,很棒的感觉。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个脑电帽真的是非常的不错,我很喜欢它,觉得是一种很好的帽子,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可以更好的让人们了解到航空航天类型的知识,这是十分难得的一件事,我本身也是非常喜欢这一点的。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1

 时间就好比过客,悄悄而过,转眼间暑假已经向我们告别了,面对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作为一名学生,《开学第一课》是我每年都必看的一档节目,说起这个节目,甚是有意义,几乎每年都会给我们带来精彩的故事,不同的主题内容,也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许多的人生道理,以及感慨万千!

 《开学第一课》从播出至今,前前后后也有了许多年,这一档大型的青少年公益节目,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这也是此节目非常受欢迎的原因。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向我们展现出来的又是一个全新的主题,那就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中邀请来的嘉宾张桂梅、李宏塔、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巩立姣、杨倩等人给我们带来许多励志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满满的正能量,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感触以及反思颇深。而今年202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我们伟大的***100周年纪念,都尔汗·拉齐尼、拉迪尔·拉齐尼在开学第一课为我们讲述一段段英雄故事,见证理想照亮未来的力量,令我们感触颇深,内心敬佩不已。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回顾党这么多年的风雨,不禁让我们感叹党的伟大与坚强。所以身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身上背负的责任也是不小的,因此,我们都要好好学习,树立正确的目标,朝着自己的计划前进,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为祖国为党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2021年央视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在这短短的两小时节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有趣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深刻道理,触发我们的内心,让人感叹不已。对于《开学第一课》,不同的人观看,其反思都会是不尽相同。身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在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们的感悟引起了自身的行动,作为学生,在校园里要努力学习,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心,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跟随党光辉的道路,继续前进,收获想要的人生以及生活。

 2021年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自身的反思会更加多,虽然我们身处幸福的时代,在祖国的怀抱下快乐成长,但我们依然要加倍学习,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到祖国的建设去,严格要求自身,努力拼搏,树立好理想目标,为祖国将来继续开创新纪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最好的人生目标,照亮美好的未来!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2

 每年的开学第一天,我们都会准时的坐在电视前观看了《开学第一课》,2021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观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今年是伟大的党一百周岁了,这一百年来,在党的带领下,我们正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晶盛。我们在党的正确带领下,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艰苦的历程,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活。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内容跟往年的特别不一样,因为今年是党的一百周岁,经过一百多年的时光,我们的祖国在不断的繁荣发展。《开学第一课》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等先进人物给我们讲课。

 最让我激动,不可思议的还是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请天和核心舱中的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为我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并饶有兴致地示范了一套“巡天太极”。这堂课不仅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更是希望培养了我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优良品质。除了三位正在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也来到节目现场,除了同学们都读过的《太空一日》,他还回忆了2003年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时的骄傲与自豪,“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航天人员给我们讲的那句话:“我们的征途一直是星辰大海”。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在我的心里深刻的认知到我们的祖国在未来发展的道路将会不断成长,不断的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我们的祖国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在它的背后肯定是离不开我们伟大的党,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与汗水。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3

 时间匆匆,悄然而逝,转眼已经是秋季了,在这美好的九月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时间啦,想必同学们早已期待能尽快回校上课了吧。而在每年的开学之际,央视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也会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节目,从2008年开播至今已有十四年了,每年这一期节目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主题,让观看后的我们都深有感触,内心世界更是有不少的震撼及思索。

 2021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了,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中聚焦庆祝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请“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走上讲台,通过“云课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生动讲好中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面对这么多精彩的节目内容,让我们这些学生观看后,都能感受到节目里满满的正能量,感概节目中每一个感人的故事,向我们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之余,让我们能好好地去思索自己的未来道路该是怎么走,应该向节目中这些出色的榜样人物,学习他们的精神,有理想有目标,并且能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理想拼搏,照亮自己的未来,收获想要的人生!

 观看2021年《开学第一课》,这个全新的主题“理想照亮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想,而我也不例外,让我感受到的是,理想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需要积极树立以及为之而加油奋斗。虽然我们生活在如今这个美好的新时代,但是时代是不停地往前发展,而我们每个人为了不给时代而淘汰,就需要有理想有目标地活着,争取活成一个有价值的人,收获自己想要的未来。2021年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年,伟大的中国***迎来100周年的华诞,回顾党走过的百年风雨路,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到如今已经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尊重的大国。所以我们要学会好好感恩中国***,是它的存在,让我们有机会迎来这和平的盛世,如今生活幸福无比。作为学生的我们更是要学会用行动来报答党的恩情,好好学习,树立好理想目标,努力奋斗,成为祖国和党需要的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收获美好的未来!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4

 临近开学的时候,尤其在九月一号的那一天,我都会非常激动,因为过完这一个暑假之后就能见到它了。每一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是非常期待的时光,在今年经过这个漫长的暑假之后,变更加的渴望学习了。

 每到这一晚,我都会拉上我的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起看,坐在客厅电视前等着它开播,《开学第一课》总能让我学到很多的东西,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开学第一课节目组请来了彭洁、谢兴昌、何晓莉、张桂梅等嘉宾来为我们展示立足新征程,理想照亮未来。

 李大钊同志是开创的伟大事业的人,他在105年前的9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上《青春》一文的内容。节目中不仅讲述了李大钊用生命捍卫共产主义理想的故事,还特地邀请到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亚中分享祖父的革命事迹。李大钊生前每月收入有200多块大洋,他却把大部分经费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李大钊牺牲后,只给家里留下了一块大洋。李宏塔表示祖父留给他们最珍贵的是精神财富,“我们最大的权力,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红色信仰的传承。

 彭洁在现场为大家讲述了彭士禄这一辈子做过的两件事情。节目现场,彭洁还带来一份珍藏多年的手稿,里面短短几十个字,既是彭士禄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括,也传递出他对祖国的赤诚,对人民的感恩。其中写道: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练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几十位“母亲”给我的爱抚,感染了我热爱百姓的本能。父母把家产无私分给了农民,直至不惜生命,给了我要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热血。

 通过观看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伟大与坚强。观看此节目,回首党百年的风雨历程,内心甚是感触,真正感受到倘若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如今这个美好的时代出现。所以,***的存在,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无比自豪与骄傲。因而我们也要懂得感恩党,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是要努力学习,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进而为之去努力奋斗实现。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5

 2021年开学第一课在九月一日这一天与我们见面了,开学第一课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们不仅收获很多知识,也让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与祖国的认知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从而更加清晰自己未来的道路。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请来了“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走上讲台。

 2021年作为中国***的一百岁生日,注定了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不仅是我们全面脱贫攻坚胜利的伟大节点,也是我们伟大祖国迈向历史新征程的历史节点。我们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于学习之中,肩负起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6

 快乐的暑假假期结束了,又来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是每年九月一号央视频道为中小学生创办的大型公益节目,每年的教育主题不同,都是根据当下的热点时讯结合的,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主题为“理想照亮未来”,将于9月1日(星期三)20:00准时播出,2021年《开学第一课》会通过“云课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生动讲好中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

 今天是九月一号,开学第一课八点准时开播啦,一到八点,每个学生都会准时在电视前观看,今年是2021年,也是党的一百岁生日,《开学第一课》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为主题,观看开学第一课让我知道了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的动力,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目标,没有理想,我们就会在前进的路上迷失方向,看不见眼前的道路,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从小学会树立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未来和方向。有人会问,理想到底是什么呢?而我的回答是理想能给予我们前进的方向、给予我们无穷的斗志、给予我们奋斗的力量。在这个充满理想的年代,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要知道在未来的道路上要勇于拼搏,敢于奋斗,就像今年的奥运会上的运动员一样,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同时为国争光。

 看完这次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受感触,也让我更加的清楚作为学生的我们,从小树立理想,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不管你的理想是科学家也好,是警察也罢,只要你有理想,不怕理想多远大,就怕你没有理想,理想就像是太阳,天亮了才能看清面前的方向,而处于学生阶段的我们,不沾染恶习,努力学习,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为自己的理想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才能距离理想更进一步,让我们为理想点亮未来吧。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7

 今天,我观看了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通过生动鲜活的感人事迹,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有多伟大!如今的幸福有多可贵!

 恰逢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的心中充满自豪。我们少年生在盛世华夏,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从小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

 看了“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的英雄事迹之后,我更加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了,立志要为祖国争光。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努力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锲而不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后在生活中,我要自立自强、勤奋学习,长大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8

 望着暑假的离去,我们新的开学季节已经到来,同学们除了可以高高兴兴地回校上课之外,还要完成一项任务,那就是要观看《开学第一课》。对于这一公益节目,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这是我们每年九月新学期开学前必看的一个专题节目了,也是我们从假期的沉睡中醒来的途径,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受益匪浅的。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党一百周年的生日,所以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中聚焦庆祝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请“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走上讲台,通过“云课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生动讲好中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伴随着主持人深入的讲解,我们对于祖国历史上的认知也更深一层了。当今我们的幸福生活其背后离不开我们伟大的党一步一个脚印所奋斗出来的,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要去传承和弘扬党这份为祖国奋斗事业的精神,现阶段作为一名中小学生,自身不够强大,但的方式就是保持良好的作息,多锻炼身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眼前的困难。同时,心中一定要时刻勉励自己积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后为我们的国家多做贡献!

 虽然每一期的开学第一课我都有在看,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内容特别的不一样,因为2021年我们伟大的党一百周年成立,通过节目了解到了祖国不断繁荣的发展,也深刻的认知到我们的祖国在未来道路将会不断成长,越变越强大起来,而祖国之所以有今天,其背后是离不开我们伟大的党,离不开中国的每一名子民的共同努力与汗水。

 最后观看完开学第一课也让我明白,当下的美好生活是离不开我们先辈们和党背后的努力换回来的,故我们要好好努力,希望在今后能为祖国做出一份微薄之力。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9

 今天是开学的一天,我们的语文班主任组织了全体同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这可是我心心想念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在八点就准时开播了,一首动听的歌曲将如我们引入了开场,接下来便是主持人向全国的同学们问好,随着节目的深入和主持人的讲解,我们全班同学都看得津津有味。

 然而时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接近尾声了,但我们还沉浸在其中,这次的开学第一课给我们所有同学带来了很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主持人的致辞还是节目中给我们呈现的画面,都让人震撼不已。

 同时看着祖国日渐强大,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先辈们的功劳,而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的知识,随之好好的报答祖国的栽培,我为中国感到骄傲,祝愿中国越来盛世。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10

 秋风渐起,欢快的暑假已经过去了,明天就是开学的第一天,在这天有一个特别的节目,也是全国中小学生所期待的节目,那就是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自2008年起,央视与中宣部合作开办的教育类综艺节目,它在着14年里对孩子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今年是党的100周岁华诞,所以开学第一课紧扣党的百年生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邀请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走上”云课堂“讲台,与我们同上一堂课,给我们生动了讲述中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让我明白党的远大理想以及伟大的志向,同时也坚定了我加入党的决心,树立自己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通过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的学习,让我联想起刚结束不久的奥运会,中国的奥运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大放异彩,为祖国争光;其中最引人注目是年纪最小的全红婵在跳水项目上获得个人的首金,在14岁就有这样的成是值得人敬佩的,同时这也是她的刻苦努力、敢拼肯练所换回来的,正所谓天道酬勤;除此之外还有亚洲飞人“苏神”————苏炳添,还有苏炳添的心中“苏神”——苏桦伟等等,他们的事迹无不激励着我们,他们的奥运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除了平素的刻苦训练外,他们还有着崇高的理想,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呢才不断的努力着、不断的奋斗着;正如开学第一课主题“理想照亮未来”一般,有了理想和目标,我们才会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了实现理想不断前进着。

 理想就像一座灯塔,点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所以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此而努力吧!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11

 转眼间,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到来,开学第一课教育专题片随着学生们的开学而即将开播,在这一天里我便早早等待开学第一课的到来。

 2021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一年,在这一年发生了很多特别光荣且重要的事情,故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其中节目主要介绍到了党的百岁生日,七一勋章获得者,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模仿和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以及最后的东京奥运会健儿。其实这些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事件都在简介表现出祖国的强大和青少年兴则国家兴的原则。其中《开学第一课》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为主题,更点燃了百年来无数革命志士追求理想与信仰之火。伴随着主持人一步一步的讲解,我深刻知道着能够为祖国争光,其背后的努力和付出是我当前无法想象得到的,同时也通过节目播放的形式来向我们展示了这些人身上的一些优良品质和为国争光的那种精神,正是当下身为学生时代的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的一种信仰。

 在奥运会场上拥有坚定的理想,能够化为力量与勇气使得重新站了起来,当我们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奋勇前进时,胜利终究将属于我们的。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最为主要的便是好好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在确保每一科学习当中无误时,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些关于祖国历史文化,不断的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会荒废时光。将来希望能够在祖国未来事业发展上做出一份贡献,进而来报效祖国。

 每当看完开学第一课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而在往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上同样也是无与伦比的精彩,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东京奥运会哪些夺冠的选手一心想为祖国争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们正是需要这份精神,故他们将会是我们人生当中学习的一个好好榜样。

国开大学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12

 时间无形无影,无色无声,在恍惚之间无声溜走,转眼间快乐的暑假面临结束,秋季新学期又开始了,同学们也已经陆续地回校继续上课学习。每年开学季,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总会如期而至,2021年的这一期节目,全新的主题呈现,让人更加感慨万千,思索深刻。

 说起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什么?那么看过的小伙伴们相信都可以清晰地脱口而出2021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什么了,那便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中聚焦庆祝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请“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走上讲台,通过“云课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生动讲好中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让我们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以及学习到很多平时在学校都学习不到的知识,感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有很多正能量的传递,除此之外,这个时代也因我们有理想而更加美好。

 观看2021年秋季的《开学第一课》,不同的人内心都会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和反思,在了解了这一期的主题理想照亮未来后,我们会越发感受到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我们是非常幸运的。而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理应珍惜时间,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他们的好品质,积极向上,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与目标,为收获美好的未来继续加油前进。

 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以及感慨,而这也是这个节目存在的意义,让人学会反思身边的事情,放眼未来。除此之外,作为学生的我们,正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快乐的同时,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继续努力学习,认识理想的重要性,毕竟人如果没有了理想,那么生活就会一片迷茫,人生的道路也会是很茫然地行走。所以,我们都要确定好属于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并且认真地去追求这些理想与目标。那就让我们都成为祖国和党所需要的人才,贡献力量,让自身价值得以最好的展现吧!

6月17日,神州十二号发射成功,举国欢腾。

第二天就传回了航天员汤洪波在舱内喝水的画面。

原来宇航员在舱内都是用吸管喝水的,又涨知识了。

看到吸管,不由得想起了吸管大王楼仲平。

楼仲平出生在义乌一个赤贫家庭,初中辍学。

为了吃饱饭,他成了走南闯北的卖货郎。

1993年,他开始接触吸管,一干就是半辈子。

楼仲平的双童吸管,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专利技术,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吸管技术。

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吸管是来自双童。

小吸管大买卖,楼仲平是如何做到的呢?

1965年出生的楼仲平,浙江义乌人。家里有6个孩子,他是老四。

到了楼仲平到了上学的年纪,他穿着开裆裤去到学校,被同学嘲笑后,他哭着跑回家,再也不想去学校了。

母亲就把一个围裙裁剪了,给补上开档的地方,这才避免了尴尬。

小时候,楼仲平只有一个念想,就是吃饱肚子。

等他上到初二,做货郎担生意的父亲和哥哥们回家里,楼仲平就哥哥:货郎担好不好,哥哥就说:反正能吃饱饭。

能吃饱饭,成了楼仲平的致命诱惑。

他就和父亲说:我也要去做货郎担。

货郎担,就是一个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鸡毛、鸭毛、甲龟壳换喽”。

别人会拿鸡毛鸭毛等,换一些糖果或日用品小物件,又叫“鸡毛换糖”。

父亲还是坚持让楼仲平上学,但也同意了让他寒假出去试试。

楼仲平看父亲换了时候,总是多给别人一些东西。

比如小孩子换糖的时候,说好了换两块,父亲总会多给上半块碎糖。

老人出来换的时候,说好了是5个纽扣,父亲也总会给上6个。

楼仲平不解,父亲就告诉他:

父亲还说:

这就是父亲交给楼仲平“出六进四”的生意经。

不禁想到了李嘉诚说过一句话:一个生意能赚9%、10%也可以,我只要百分之八。

让出一部分利润,做到超出别人期望,对方下次更愿意和你做生意。

合作人多了,生意自然不会差。

初中毕业后,楼仲平就正式做起货郎担了。

做货郎担没那么简单。

除了早上4点半就得起床,每天还要挑100到150斤鸡毛,生意好的时候,要挑300到400鸡毛。

这对身高只有一米五多的楼仲平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生活,楼仲平却说:

有一次,楼仲平和父亲去菜市场买菜,发现一个人在地上铺着塑料布,上面摆着货郎担子里的东西。

楼仲平就想:生意还可以这样做?

第二天,他就找了一个地方,如法炮制。

一天卖出的货,居然是父亲挑货郎担三天的量。

货郎楼仲平,第一次感受到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好处。

楼仲平做货郎担,一干就是15年,前前后后也做了20多个行当,只是没留下什么积蓄。

1988年,楼仲平结婚了,第二年,女儿出生了。

新的身份,让楼仲平有了新的思考。

1991年,26岁的楼仲平,决定回到家乡义乌。

他最初在望江楼市场,卖塑料制品;后来,搬到了篁园市场。

有个客户,要买塑料碗。这个碗是一毛的进价,楼仲平卖一毛一。

这单生意成了,楼仲平仅赚5毛钱。

隔壁商户就问他:“楼仲平,赚5毛钱,你也送货吗?”

“送啊,5毛钱还可以吃一盒盒饭。”楼仲平蹬着三轮车,跑了6公里,赚了一份盒饭。

1993年,楼仲平碰到一个机会。

有个人想卖一台二手吸管生产机器,就找到楼仲平,让他帮忙问问。

当年义乌市场上的货品,大多是从外地进,义乌市场也就是代销市场。

政策也开始鼓励以商转工,贸工联动。

楼仲平跟随了政策,就接手这台机器,开启了“前店后厂”新商业模式。

这一步,生意好到超出楼仲平预期。

创业路上,当你足够努力的时候,机会自然就会不期而遇。

楼仲平生意越做越大,订单越来越多,他就舍弃了门店,专攻生产。

这个时候,楼仲平又发现问题了。

义务生产吸管的厂家大大小小几十家,但是用的商标、包装,甚至连地址都是一样。

大家都在用两个娃娃的商标,也不知道为什么。

楼仲平灵机一动,就去查了商标注册。

他问人家有没有注册,办公人员肯定地说注册了。

不死心的楼仲平,花了300块让人家帮忙查一下。

一查不要紧,真没人注册。这可把楼仲平高兴坏了。

隔天,楼仲平拿着2000块,去抢先注册了,双童成为了义乌第七个商标。

两年以后,商标才下来。楼仲平这才开始登报宣传,商标所有权归他所有,别人不能用了。

那个时候,没有商标意识,市场上依然在用。

楼仲平只能登门游说:反正现在商标是我的,你用也是为我做宣传。早晚也得换。

其他人一想,那还不如赶早换了呢。

商标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产品竞争。

楼仲平用两招就突出重围,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利润空间。

第一,产品进超市。

要想进超市售卖,那需要条形码等各项要求。

索性,楼仲平就做了企业标准,后来又做了行业标准。

楼仲平这一举动,自己得益只是一点,更在无形中助推了行业发展规范。

第二,“抓小放大”的经营策略。

2000年之前,吸管市场同质化严重。为了得到订单,只能压缩利润,形成恶性竞争。

大家都抢着接欧美大订单,因为一单就够干三四个月。

这样的订单,虽然省心,但是自己没有主动权,都是对方说了算,利润被压到最低。

楼仲平又“算计”上了,一个大订单,相当于10个小订单,那我为啥不去找10个更容易搞搞定的小订单呢。

不完全依赖外贸,让双童完美躲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最开始七八年,楼仲平发展太顺利了,一切都踩在了时代脉搏上。

到了2000年,楼仲平告别小车间,搬到了一个2000平米的大厂。

看着空旷的车间,楼仲平热情也被点燃,想着大干一场。

他引进机器设备,开始做纸杯、保鲜膜、刀叉汤匙等,辉煌的成就就好像近在眼前。

到了2002年,楼仲平父亲诊断出肝癌晚期。之前一直是父亲负责财务工作,给了楼仲平稳定的大后方。

这个时候,家里人开始责怪他,加之新产品经营不达预期,楼仲平情绪很差 ,光手机都摔了好几个。

父亲从确诊到离开,前后仅70天。

春节前父亲离开,春节后,楼仲平因急性心肌炎住院。

一住就是9个月,这九个月,给了楼仲平思考和沉淀的时间。

生产品类增加,让大家忙得团团转,可是效果并不明显。

纵观日本企业,很多都是专注,是匠人精神。

住院期间,楼仲平果断给企业瘦身,变卖设备,专注吸管。

出院后,他看到企业和员工都焕发新生。

他明白了: 企业并不是非我不可,授权更能放大员工价值。

2005年,房地产机会满天飞,别人劝说楼仲平进军房地产,但被他婉拒了。

他说:

2008年,互联网迅猛发展。楼仲平想为跟随他多年的员工创造更多机会,就投资了淘金网。

前后两年半时间,亏损1500万,最终还是卖给了马?云。

这件事也让楼仲平明白, “不是你想做就可以的,不是你情怀所愿就能做好。”

楼仲平专注吸管近30年,靠得就是专注。

走过弯路,让楼仲平愈发相信专注的力量。

而今,楼仲平却把“专注”二字从企业精神中拿去,改为了“致力成长,协同共生”。

这其实是从匠人到思考者的一个大跨越。

现在,楼仲平并不喜欢被人称“吸管大王”。

身份转变之后,楼仲平笑称:“我这十多年基本不下车间,我现在已经不知道吸管是怎么生产的了。”

楼仲平的工作中心,开始放到看书、思考、带团队。

在他的电脑中,有这样一句话:

管理上少画饼、少抒情,理解员工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单纯劳动力。

近些年,双童和很多制作企业一样,陷入着业绩下滑的困境。

极致的背后是极限,制造业的红利期已经结束。

但楼仲平并不担心,因为 双童一直站在了行业技术的顶端。

楼仲平不再投资设备的厂房,因为年轻人更值得投资。

改革后,双童管理者以90后为主,45岁以上的人,退居二线,或做技术指导。

企业正在实践着楼仲平的思考。

尽管楼仲平并没有出现在富豪排行榜上,年产值2个亿的企业一抓一大把。

但是能把利润仅8毫的吸管,卖到2亿,卖到全球第一,不值得学习、敬佩吗?

楼仲平就是把这毫厘之间的小生意做出了花。

在现在看来,楼仲平出六进四和匠人精神,依然值得学习。

对于楼仲平的故事,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

《图鉴中国:楼仲平揭秘义乌人如何鸡毛飞上天》

江苏卫视《美好时代》

宁夏卫视《波士堂》

澎湃新闻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名单确定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名单确定,神舟十三号飞船早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时,就已经准备就绪。此次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的航天员一共有3名,他们三个人将要在我国空间站待上6个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预计将会从13名航天员中选拔出。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名单确定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报道,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将要在9月中旬返航,神舟十二号返航之后,接下来我国还有一系列发射任务,在9月和10月之中,我国先后还要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其中,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会携带着航天员们的生活物资,先行一步到达空间站,这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之后,神舟十三号也将会启程出发,载着3名航天员前往我国空间站。

根据航天文昌科普基地发布的行程安排来看,预计在10月3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会启程,送第二批航天员入驻我国空间站。当然了,火箭发射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就连续两次推迟发射,所以具体发射日期以实际发射为准。

此次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的航天员一共有3名,和过去不同的是,他们三个人将要在我国空间站待上6个月。

那么问题就来了,此次执行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有可能是谁呢?会不会有女航天员呢?

我国航天员

想要了解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都有谁,我们首先要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名具备飞行能力的航天员。

现如今我国一共有三批航天员。

其中第一批航天员一共有14人,目前已经有5人退役,还有9人在役,包括: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等。

第二批航天员一共有7人,包括2名女航天员刘洋和王亚平。

第三批航天员一共有18人,和以往不同的是,第三批航天员不仅仅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还包括科研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科研单位的专家等人才,只是他们今年3月份刚刚选拔完成,预计还要经过3-4年的周期性基本训练之后,才能够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具备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一共有16名,而其中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正在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无法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所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预计将会从13名航天员中选拔出。

虽然每次任务只需要3名航天员,但是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为了保证任务万无一失地进行,第一批和第二批全部航天员全程参与训练,包括杨利伟在内,都在为我国空间站时刻准备着。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有女航天员吗?

目前我国一共有两名具有执行航天任务能力的女航天员,分别是:刘洋和王亚平。而她们两人也都已经执行过航天任务。

那么还是有很多网友比较关心,神舟十三号飞船会不会有女航天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说暂无官方消息公布神舟十三号飞船究竟是哪3位航天员,以及是否会有女航天员。

不过女航天员的表现一直都很不错,比如:神舟十二号备份航天员中,就包括女航天员王亚平。

要知道的是,即使是备份航天员,也要训练成绩非常出色才可以。毕竟太空并不会因为对方是女性而格外优待,女航天员也要和男航天员一样优秀才行。

只不过因为每一次的航天任务都太过于重要,而且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有限,以至于每一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都要优中选优,而不是唯性别论。

神舟十四号飞船滚动备份发射模式

细心的网友可能注意到了之前的新闻:神舟十二号发射之际时,神舟十三号飞船以及长二F遥十三火箭已待命滚动备份发射模式。

也就是说,神舟十三号飞船早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时,就已经准备就绪,能够随时执行发射命令。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比如:万一航天员在空间站发生突发情况,神舟十三号飞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航天员从空间站接回家。

而等到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时,神舟十四号以及相应的火箭也会待命,以备不时之需。后续所有的发射任务,都是采用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模式。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预计在9月中旬返回地球,在东风着陆场进行着陆,相关搜寻团队已经做好准备,尽最大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航天员们。

神舟十三号预计在10月份发射,3名航天员从第一批、第二批13名航天员中选出,采取老带新的方式,具体名单还要等到官方宣布。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名单确定2

神舟十三号国庆节升空,或有一名女航天员

从时间上来看,在不延期的情况下,今年国庆节期间,在10月3日的时候,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会发射升空,去往中国空间站,当然,由于火箭发射是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神舟十三号也有可能会延期发射,即使这样,大概率也会在11月之前。

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一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也会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去往中国空间站,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极有可能会有一名女性航天员。

相较于聂海胜等3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批任务执行时间,是为期3个月不同,这一次,神舟十三号上的航天员们,将会在中国空间站上,完成大约6个月左右的太空任务,之后才会返回地球。

从公布的名单来看,这一次有望去往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一共有2位,分别是刘洋和王亚平,这两位女航天员都曾经出色执行过太空任务,是具有丰富经验的。

从她们两位曾经的太空任务来看,在轨时间都是13天,只不过一个是执行神舟九号的任务,一个是执行神舟十号的任务。

考虑到中国空间站会在未来,不断有航天员前往,而且也会在上面进行很多种实验,一些实验也的确需要女性航天员的加入,才会更好地完成,因此,这一次中国空间站迎来第二批“住户”中,加入一名女性航天员的概率是极大的。

那么,究竟会是刘洋,还是王亚平呢?

目前来看,王亚平的可能性更高,因为刘洋已经结婚生子了,而且她目前的情况,更倾向于“退居二线”。

而王亚平本身从年龄上来看,就要比刘洋小很多,身体素质也更高,同时多年来从训练强度、训练时间等方面来看,王亚平也要高于刘洋,再加上本身王亚平的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的,因此,王亚平参加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概率也就更大了。

那么,这一次王亚平真的会如愿去往中国空间站吗?从公布的候选名单来看,一共有14人有可能进入中国空间站,其中也包括目前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还没有返回地球的聂海胜、汤洪波和刘伯明。

但是,由于聂海胜等3人,在返回地球后,是需要进行为期数月的恢复训练,他们是不适合短期内再次进入太空的,所以,从候选名单就剩下了11人。

在这11人中,也包括杨利伟和刘洋,这两个人目前都是算半退居二线,因此,如果一定要选择一名女航天员,就一定是王亚平,此外,从年龄、经验等角度来考虑,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最有可能出现的最终入选名单,大概率会是王亚平、叶光富和翟志刚。

和王亚平一样,叶光富也是80后,是我国航天员队伍中的中流砥柱,他曾经参加过欧空局的'挑战训练,而且成绩非常好,同时,在神舟十二号的最终名单公布之前,叶光富的呼声也是很高的,只不过最终他成为了备份航天员。

因此,考虑到这一次神舟十三号会在太空中执行6个月左右的任务,对于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等要求更高,所以,叶光富加入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除了王亚平和叶光富,翟志刚极有可能会担任神舟十三号任务的指令长,担当和聂海胜一样的角色,因为翟志刚可是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尽管他已经55岁了,但是却仍然坚守在航天一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太空经验等都非常丰富。

而且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公布名单之前,翟志刚也是和叶光富一样,都呼声很高,同样,他也是成为了神舟十二号的备份航天员,这些都让他极有可能会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担任指令长的角色。

毕竟叶光富和王亚平都相对年轻,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指令长,这种“老带新”的模式,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太空搭档模式。

相较于神舟十二号的任务而言,这一次,神舟十三号会带着一些植物去往中国空间站,这些植物也会在太空中进行“造氧实验”,从而一方面确保航天员可以在太空中停留更久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的突破性太空生活打下基础,不得不说,真的是太令人期待了!

在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 我国的 三位 宇航员英雄,在完成了为期 3个月 的太空生活和作业,承载着 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并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我们从视频画面上就可以看出来, 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宇航员还在镜头前和人们微笑并挥手。

回顾这三名宇航员的太空生活,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井然有序,看上去是那么的自然,宇宙似乎也并没有多危险,好像上太空是一件挺轻松的事。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在50年前 ,发生了一起震惊全世界的事件!

事情的开始还得从 1971年的4月19日 说起。

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成功登月,苏联也不甘落后,也在为太空竞赛准备着,他们希望建造人类的第一个太空基地。

在1971年的4月19日凌晨3点40分,苏联筹划已久的 “礼炮一号” 空间站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不仅开启了近地轨道空间站新纪元,也是人类首次 实现了太空的 “飞屋环游梦”。

其实在1969年,苏联的第一设计局就提出了发射轨道空间站的建议,在1970年,苏联就在为大名鼎鼎的 “礼炮计划” 进行准备。

而礼炮一号是“礼炮计划”的首个空间站,作为第一代轨道空间站,礼炮一号是单舱结构,由对接舱、轨道舱和服务舱三个部分组成,外形上看很像一艘放大了的联盟号飞船,总重为 104吨。

在对接舱上有一个供联盟号载人飞船对接的舱口,航天员由此舱口进出空间站;轨道舱是航天员工作、进餐、休息和睡眠的场所;服务舱内安装变轨发动机和推进剂等;对接舱上和服务舱上各安装一对太阳电池阵。

然而,“礼炮一号”正如其名称“礼炮一般”,就如一刹那的花火一般,灿烂过后,剩下的只是无穷的遗憾。

在1971年4月23日,载有空间站乘员组的联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准备与礼炮一号空间站交会对接,这也是苏联第一个空间站入轨后进行的首次交会对接。在经过3次变轨后,飞船于4月25日接近了礼炮一号,飞船指令长沙塔洛夫手动控制完成了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从这时候开始, “礼炮一号”的好运似乎就已经用尽了。

当时飞船上的航天员发现,飞船对接系统的探头与舱口无法打开,航天员被困在飞船中无法进入 “礼炮一号” ,在僵持了 5个多小时后 ,地面指挥中心决定结束任务,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飞行了两天后安全返航。

这个事件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可以说是丢掉了颜面,为了找回面子,苏联又急匆匆地开始了下一波的计划。

然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是一项十分精确和尖端的技术工作,不能容得一丝马虎和失误。

然而经过只经过了一个月的排查,工作人员仅排除了联盟号飞船对接系统的故障,苏联方面就急匆匆地让飞船再次升空。

于是在1971年的6月5日,崭新的联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6月7日与 “礼炮一号” 空间站成功对接, 三位苏联宇航员 多勃罗沃里斯基、沃尔科夫和巴扎耶夫 乘坐“联盟十一”号飞船成功与“礼炮一号”对接。

但是在此期间,空间站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宇航员在“礼炮一号”上驻留的23天18小时内,空间站的空气过滤系统出现了故障,甚至还因电路问题出现小型火灾,不仅如此,空间站在宇航员进行锻炼时,还会发生不小的晃动。似乎这些现象都预兆了这次太空 探索 之旅将 不会那么的一帆风顺。

当三名航天员回到了联盟十一号飞船舱内,准备脱离空间站返回地球时, 厄运即将到来。

当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期间,由于瞬间的冲击振动, 原本应该按顺序依次打开的 12个 炸药导爆锁意外同时工作了,爆炸巨大的冲击震开了返回舱上的一个球型接头,这使得多勃罗沃列斯基座椅下的通气阀门突然间打开了。

而此时舱外的大气压接近于零,返回舱内的气体很快通过该阀门泄露出去。这个变故直接使得宇航员直接与死神面对面!

由于 返回舱内 气体泄漏,使得宇航员的呼吸加速,虽然他们立刻意识到出现了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了问题所在,泄漏点正是位于座位下方时,不过此时已经来不及了,死神已悄然而至!

在短短的34秒 ,返回舱中的气压直接骤减,使得舱内环境接近真空,这等同于直接让宇航员们暴露在太空之中。这不仅使宇航员在短时间内急性缺氧,还因为气压的急剧变化,导致人体肺部的气体迅速膨胀,导致肺部炸裂。

三名宇航员的耳膜以及全身的血管直接爆裂,不仅如此,由于气压变化,导致人体的体液在一瞬间沸腾,直接汽化。仅在几秒之内,三名宇航员就已无力回天了。

而事后,苏联方面排查这次问题的原因发现,他们在一开始设计飞船时 ,就犯了一个致命 错误, 飞船里只设计了 2个人 的位置。为何让三名宇航员能一起归来,苏联采用了一个十分冒险的方式:让3名宇航员在舱内都不穿宇航服和空间站对接,这样本来仅能容纳2人的空间就可以容纳3个人。

另一个致命错误是,返回舱在设计上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发现了舱内漏气在座位底下,宇航员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已经发现了问题,并解开了座位上的安全带,准备伸手去控制压力阀门。

但是由于这个阀门位于座位底下,本来两个人的座位由于变成了三个人导致空间十分狭小,宇航员行动就十分困难,而关闭这个阀门至少得需要 1分钟左右 ,于是悲剧就这样酿成了。

而“ 礼炮一号”也在飞行 5个多月后 ,于当年 10月 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

所以,宇航员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的太空作业,并不是人们看上去的那般轻松。不仅如此,即使宇航员成功归来时,也将面临之后的康复训练。

首先航天员在返回地球后,需要参照三级隔离制度进行隔离,这是因为需要对航天员进行保护

由于 失重和宇宙射线 等原因,会导致宇航员出 现人体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和心血管系统问题,不仅如此,还会使人体内DNA和细胞受到损害。因此康复训练必不可少。

而在隔离之后,为了宇航员的身体 健康 ,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疗养来使宇航员逐渐适应地球状态。

不仅如此, 心理上的康复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人如果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就会引起许多心理应激表现,例如:失眠、恐惧症、焦虑等等。因此,航天医学专家会将航天员的心理障碍列入航天医学监测,提供心理支持,保证航天员们的身心 健康 。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很难想象,成为一名宇航员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宇宙是何其的危险,也许,仅仅是一个极小的误差,就可能会要了宇航员的性命。

无数勇敢的攀登者和奋斗者, 他们都在用生命来完成伟大的使命。每一次人类对于宇宙的 探索 ,都将被我们铭记!

让我们向航天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全能创作家##苏联##航天##宇航员##太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61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