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存世并已知纪年最早的元代火铳,是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元至顺三年(1332)铜铳。铳体粗短,重694千克。前为铳管,中为药室,后为铳尾。铳管呈直筒状,长353厘米,近铳口处外张成大侈口喇叭形,铳口径105厘米。药室较铳膛为粗,室壁向外弧凸。铳尾较短,有向后的銎孔,孔径77厘米,小于铳口径。铳尾部两侧各有一个约2厘米的方孔,方孔中心位置,正好和铳身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推知原来用金属的栓从二孔中穿连,然后固定在木架上,如这一推测不错,则这个金属栓还能够起耳轴的作用,使铜铳在木架上可调节高低俯仰,以调整射击角度。
1961年张家口地区出土一件火铳,全长385厘米,铳管的筒部较细但口部外侈更甚,呈碗口状,口部内径12厘米,外径158厘米,故又称为大碗铳。此铳与前述元至顺三年铳基本属同一类型,也是安放在木架上施放的,被定为元代遗物。
与上面铜铳不同的另一类铜铳,口径较上一类小得多,一般口内径不超过3厘米,铳管细长,铳尾亦向后有銎孔,可以安装木柄。最典型的例子,是1974年于西安东关景龙池巷南口外发现的,与元代的建筑构件伴同出土,应视为元代遗物。铜铳全长265厘米,重1780克。铳管细长,圆管直壁,管内口径23厘米。药室椭圆球状,药室壁有安装药捻的圆形小透孔。铳尾有向后开的銎孔,但不与药室相通,外口稍大于里端。发掘出土时药室内还残存有黑褐色粉末,经取样化验,测定其中主要成分有木炭、硫和硝石,应为古代黑火药的遗留,是研究我国古代火药的实物资料。另外,此铳的口部、尾部及药室前后都有为加固而铸的圆箍,共计6道。与这件铜铳形状、结构大致相同的铳,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半拉城子和北京市通州区都出土过。这类铜铳尾部的銎孔,是用以插装木柄的。
简易火铳是一种简单的火器,由于安全性和法律问题,请务必遵守当地法律和安全规定。制作简易火铳需要以下步骤:1材料准备:准备一段合适长度的金属管作为枪管,一根金属杆作为枪膛,金属管的一端用塞子封住。2枪膛安装:将金属杆插入金属管的开口处,使其能够顺利进入枪管并保持稳固。3点火装置:在金属管的另一端制作一个点火装置,可以使用简易的火药点火系统,如一小块火药和一个导火线。4装填火药:小心地将适量的火药放入枪膛中,确保不要过量,以免引发危险。5点火操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点燃导火线,触发火药爆炸,从而推动金属杆快速射出。
火炮是以发射火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的总称。
火炮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诞生于6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之后便走向战场。在从近代步入现代火炮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种类多、用途广、精度高、威力大的重要火力杀伤兵器系列。
火炮的“鼻祖”是谁呢?据考证,是火铳。火铳初创于中国的元代。迄今,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门火铳,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尊我国元代至顺3年(1332年)制造的盏口铜铳,因其口部形似酒盏而被称为盏口铳或盏口炮。这门火铳,比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火炮还要早500年,是中国一位文物爱好者于1949年前在北京西郊的云居寺发现和收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把这门火铳上交给国家,开始存放在首都博物馆,以后交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
这种火铳源于元朝管形火器的竹管开始被金属管所取代之时。原来用竹管制做的火枪和梨花枪等,这时已发展成为金属制成的火铳或手铳;而先前粗毛竹制成的突火枪,也变成用金属做的大型火铳。
这种用金属制做的大型火铳,就是早期的火炮。元朝的火铳起初是用铜铸造的,所以也叫做“铜火铳”或“铜将军”。
为什么说铜火铳是早期的火炮呢?这是因为火铳和火炮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火药能量将弹丸发射出去杀伤敌人的。两者在基本结构上也大同小异,都有身管、药室和发火装置,而且为了便于瞄准和操作都有炮架,以及身管都用金属制做等。因此,铜火铳的出现,对兵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枪、炮都起源于管形火器。金属管形火器出现后,为了操作使用方便,就将火器铸造得小一些;有时又为了增大射击威力,就将火器造得大一些。这种大小不同就类似于后来的枪、炮口径之别。但是,在枪、炮的界限未有明确区分之前,人们通常将金属管形火器统称为铳或火铳,或者火筒。
火铳一般由铳筒、药室和尾銎三部分组成。为了强固铳身,在其上都加有几道箍。火铳的药室位于铳筒后部,呈腰鼓状隆起,使药室外径比火铳的口径尺寸大得多,使射出弹丸的速度大,射得远。在药室的壁上开有小孔,用来装引火线。尾銎在筒身底部。有的尾銎上装有手柄,便于手持操作。另外,为了密闭火药气体,增大射程,在药室和火药之间填塞有“木马子”等物。
从火铳的结构特点和实际的使用效果看,它比以前的火药火器和突火枪具有初速大、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率高、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后世的火炮,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起来的,在结构原理和基本形状上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