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嫁字开头的成语 有哪些
嫁祸于人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答案满意不 谢谢
② 形容一个女人嫁错老公的词语有哪些
相关的词语只有一个:遇人不淑(yù rén bù shū)。
③ 有嫁组成有的成语有哪些
好女 嫁时衣来:喻自食其力,不依源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嫁鸡逐鸡: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嫁狗随狗
: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嫁狗逐狗: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同“嫁狗随狗”。
嫁犬逐犬:指出嫁女子唯夫是从。
作嫁衣裳: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为人作嫁: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乡,
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
嫁祸于人: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男婚女嫁:
指儿女成家。
女长须嫁
:女子成年后必须出嫁。
女长当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
女大当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同“女长须嫁”。
女大须嫁
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同“女长须嫁”。
④ 嫁的成语有哪些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嫁犬逐犬、
嫁狗随狗、
嫁鸡随鸡、
男大须婚,女大回必嫁、
市恩嫁答怨、
男婚女嫁、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
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好女 嫁时衣、
为人作嫁、
嫁鸡逐鸡、
云英未嫁、
嫁祸于人、
女大当嫁、
作嫁衣裳
⑤ 形容“女生出嫁”的成语有哪些
绿叶成阴
摽梅之年
及笄年华
凤冠霞帔
燕燕于归
于归之期
女大当嫁
九十其仪
⑥ 有嫁组成有的成语有哪些
好女 嫁时衣: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嫁鸡随鸡,嫁狗随专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属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嫁鸡逐鸡: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嫁狗随狗 :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嫁狗逐狗: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同“嫁狗随狗”。
嫁犬逐犬:指出嫁女子唯夫是从。
作嫁衣裳: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为人作嫁: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乡,
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
嫁祸于人: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男婚女嫁: 指儿女成家。
女长须嫁 :女子成年后必须出嫁。
女长当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
女大当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同“女长须嫁”。
女大须嫁 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同“女长须嫁”。
⑦ 人嫁成语有哪些
为人来作嫁
[拼音] wèi rén zuò jià
[释义] 原意源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乡,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为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⑧ 带婚字的成语有哪些
指腹为婚、
新婚燕尔、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男婚女嫁、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
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男大当婚
⑨ 有嫁组成有的成语有哪些
为人作嫁
[拼音]
wèi
rén
zuò
jià
[释义]
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专苦地用金线刺乡,给属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为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⑩ 形容嫁人的成语
关于出嫁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摽梅之年: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有时也指男子婚配的年龄。
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凤冠霞帔: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嫁鸡逐鸡: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嫁鸡逐鸡,嫁犬逐犬:嫁:女子出嫁;逐:追随。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随从一辈子。
嫁犬逐犬:指出嫁女子唯夫是从。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九十其仪: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
老女归宗:旧时称出嫁的妇女被遗弃或因其他原因返回娘家。
绿叶成阴: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也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
女大不中留:指女子成年,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女大当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同“女长须嫁”。
女大难留: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不能留在家里。
女大须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同“女长须嫁”。
女长当嫁:犹女大当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
女长须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小姑独处: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燕燕于归:指女子出嫁。
于归之期:于归:出嫁。姑娘出嫁的日子。
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0岁
度;赤子,襁褓;汤饼之期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岁
牙牙;周晬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指小孩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2-3岁
孩提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7岁(女)
始龀、髫(tiaoˊ)年
始龀、髫(tiaoˊ)年:女孩7岁。
8岁
童龀[chèn]、总角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童龇”,指儿童少年时期。
9岁
九龄、指数之年
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
10岁
黄口、幼学、外傅之年
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12岁(女)
金钗之年
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13岁(女)
豆蔻年华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13-15岁(男)
舞勺之年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14岁(女)
“二七”之年
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15岁(女)
及笄或笄年
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15(男)
束发、成童、志学之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15-20(男)
舞象之年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16岁(女)
二八、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18岁(女)
“二九”
女子18岁可称“二九”。《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20岁(男)
加冠、结发、而冠、弱冠、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20岁(女)
桃李年华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24岁(女)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出处: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至婚嫁年龄(女)
摽梅之年
比喻女子适婚年龄。而多误写为“标梅之年”。[摽梅]谓梅子成熟后落下来。后因用“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的年龄。摽梅中的“摽”读作“biào”,摽梅”指“落梅”摽梅之年古意中是指适合出嫁之年。
30岁(男)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30岁称“而立”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30(女)
半老徐娘
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40岁(男)
不惑之年
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50岁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半百即50,人人皆知,但多指岁数,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等。50岁又称“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50岁又称“知命”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指认识天命,按现在的说法,应为认识自然的法则。
51岁
“开六”
古人称老年人年龄进入一个新阶段谓之“年开”。十年为一秩,开六即第六秩的开始。况周颐所著《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岁曰开七。”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6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耆[qi]
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耳顺: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杖乡: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61岁
开七、华甲、还历寿
华甲的甲,即甲子的甲,华字的繁体字可分为六个十字和一个一字,所以称61岁为“华甲”。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64岁
破瓜
因瓜字可分为“八八”两字,取八八六十四之意,故用为64岁的代称。
7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
致事、致政是一个意思,即辞去官职,也叫致仕。“悬车”也是致仕的意思。古人一般都到七十岁时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而悬车。
71岁
开八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77岁
喜寿
因喜字的草体似七十七三字组成,所以这么称呼。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伞寿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
80-90岁
耄耋之年
耄耋(mào dié)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尢以九十岁称谓多。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90岁
上寿、望九、鲐背之年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
白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期颐之年
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108岁
茶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140岁
双稀、双庆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女子及笄是十五岁。
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笄”也就是发簪。女子行过笄礼之后,就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这时候就和还没有许嫁或者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差距很显著了。
不仅要挽髻插笄,成年许嫁女子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才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表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
古代女子年龄的称呼
1、金钗之年:女子12岁。女子12岁开始挽上发髻,插上金钗,代表告别童年时代,为金钗之年。
2、豆蔻之年:女子13-14岁。用豆蔻表示这个年纪的女子正待开放,惹人喜爱。
3、及笄之年:女子15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后,须结发,行笄礼,也就是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及笄代表已经成年,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
4、碧玉之年:女子16岁。这个年纪女子像玉一样温润透亮,既有少女的稚嫩,还有初为人妇的妩媚。
5、破瓜年华:女子16岁。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6、桃李之年:女子20岁。桃李用来比喻女子青春年少。桃李用来比喻女子青春年少。
7、花信之年:女子24岁。这个年纪的女子是一生中最为明艳动人的时候,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8、摽梅之年:女子适婚的年龄。摽梅指梅子从树上掉落,泛指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
9、半老徐娘:女子30岁。徐娘半老指女子过了三十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称呼女子徐徐娘有轻薄之意,但自称徐娘则有自谦自贬之意。
10、人老珠黄:女子40岁。指女人年老色衰,不被重视。
摽梅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biào méi zhī nián,意思是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出自:《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释义: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想要求娶我的儿郎,请不要耽误良辰。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女子十五岁就要嫁出去了,最迟不能超过二十三岁。但是,后来的结婚年龄显然是大大提前了。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规定女子十二岁出嫁,唐朝规定女子十四岁出嫁。
古代之所以规定结婚年龄早,是因为要尽快的繁衍后代。因为古代的人口本来就稀少,并且因为当时的技术原因,存活率也达不了多高,再加上常年战争,对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来说,死亡率比较高。
所以人口基数不大。在古代这种奴隶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的情况下,统治者比较看重劳动力,劳动力非常的重要,只有扩大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才能国家强盛,国力才能强大。
扩展资料:
《诗经·召南·摽有梅》原文: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译文: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想要求娶我的儿郎,请不要耽误良辰。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到今儿切莫再等。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快开口莫再迟疑。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摽有梅》作为先民的首唱之作,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此篇的诗旨、诗艺和风俗背景,前人基本约言点出。《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四字,已申明诗旨;
后数语乃经师附会,应当略去。《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明白了先民的这一婚恋习俗,对这首情急大胆的求爱诗,就不难理解了。
陈奂则对此篇巧妙的兴比之意作了简明的阐释:“梅由盛而衰,犹男女之年齿也。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而起兴”(《诗毛氏传疏》)。龚橙《诗本义》说“《摽有梅》,急婿也。”一个“急”字,抓住了此篇的情感基调,也揭示了全诗的旋律节奏。
1形容女性年龄的词有哪些
形容女性年龄的词有豆蔻年华、破瓜之年、及笄年华、待字闺中、夭桃脓李、风韵犹存、徐娘半老、人老珠黄。
1、豆蔻年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òu kòu nián huá,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2、破瓜之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pò guā zhī nián,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两个八加起来是十六,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3、及笄年华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笄。”
4、人老珠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én lǎo zhū huáng,泛指人老了不中用。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
5、半老徐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 lǎo xú niáng,意思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出自于《南史·后妃传下》。
2古时形容女子年龄的词汇金钗之年、豆蔻年华、及笄、碧玉年华、桃李年华。
一、金钗之年:[ jīn chāi zhī nián ]
释义: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
二、豆蔻年华: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引证: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三、及笄 [ jí jī ]
释义: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引证: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译文:鲁老先生有一个爱女,年满15岁。
四、碧玉年华:[ bì yù nián huá ]
释义:女子16岁,称碧玉年华。
出处:《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译文: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习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不是啊。瓜字破的为二八字,说他的乐队十六岁了。
五、桃李年华:[ táo lǐ nián huá ]
释义:20岁女子的代称。
出处:明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译文:发誓要把太阳的效果,以不要留下桃李的耻辱,一个雪这句话,各种应酬雅志。
搜狗百科-金钗之年
搜狗百科-豆蔻年华
搜狗百科-及笄
搜狗百科-碧玉年华
搜狗百科-桃李年华
3形容女孩子年龄的成语按时间顺序,依次如下:
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
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必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著名歌女名。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茂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乏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轻视,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4形容女人个个年龄段的词语有哪些形容女人每个年龄段的词语如下:
1、婴儿
2、襁褓
3、孩提
4、髫年
5、豆蔻年华
6、二八年纪
7、破瓜之年
8、及笄年华
9、花信年华
词语解释:
1、初生叫婴儿
2、不满周岁称襁褓
3、2至3岁称孩提
4、女孩7岁称髫年
5、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6、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7、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8、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9、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5形容女子年龄的词语形容女子年龄的词语
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 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必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著名歌女名。
6古代形容女孩子年龄的词语“豆蔻年华”,还有哪些髫年、金钗之年、豆蔻年华、及笄之年、标梅之年。
1、髫年
读音:tiáo nián
释义:指幼童时期。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造句:
(1)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阒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2)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
(3)说这话的是一个年纪正值髫年的女童,扎两只小辫,好不活泼。
(4)你却说叔宝与你髫年有一拜,是童稚之交。
(5)当然,她也感到了自己从髫年向少女的蜕变,她第一次接受男子的亲临。
2、金钗之年
读音:jin chai zhi nian
释义: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
造句:古时候,女子十二岁的年龄金钗之年。
3、豆蔻年华
读音: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泛指十三、四岁的姑娘,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造句:
(1)有人说,春天的雨,是少女,正直豆蔻年华;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人。
4、及笄之年
读音:jí jī zhī nián
释义: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造句:古时候,女子十五岁的年龄称为及笄之年。
5、摽梅之年
读音:biào méi zhī nián
释义:女子待嫁之年
造句:摽梅之年的她,暑假时,说媒的,踏破门。
摽梅之年释义: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拼音] [biào méi zhī nián]
[出处]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及笄「jí」——女子十五岁。笄古代妇女束发用的簪子,束发贯之以笄,表示已经到成年。〈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年十五可插笄。〈国语郑语〉:“既笄而孕。”
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 金声夙振”(《文选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艾——指美貌的青年男女。《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通俗编》中云:“若品岩赠张洎‘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怨女、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汤饼:出生三天。
初度:周岁。
生小:幼年。
总角: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及笄:指女子15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
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
而立:指30岁。
不惑:指40岁。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黄发:指长寿老人。
扩展资料
称谓来历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参考资料
-年龄称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