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民法典办了酒席就是夫妻吗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只办了酒席不算夫妻。男女要确立夫妻关系,就必须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即结婚登记。在取得了结婚证之后,才能确立彼此之间的夫妻关系。如果仅仅是办了酒席,并没有领证的话,不能算结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结婚登记。
二、结婚登记的程序是什么
1、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照片、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的证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结婚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离过婚的申请再婚时,还应持离婚证件。在实行婚前健康检查的地方,申请结婚的当事人,还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2、审查。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和单位证明必须认真审查,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还可以作必要的调查或指定项目进行医学上的鉴定,以便查明当事人是否符合结婚的条件;
3、登记。婚姻登记机关经过全面审查了解,对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如果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机关经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也应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成员。
首先,是新的身体。从前的身体是从父母而来,一直由父母照管。结婚后,“夫妻二人成为一体”,夫妻不再是分开的两个人,从身体上要成为一个人。这而合为一的身体是要由两个人共同负责。
其次,是新的“思想”,即成熟的思考方式。结婚前,我们会想,爸爸妈妈应该在哪方面帮助我们。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一直是父母帮助我们决定很多事。结婚后,夫妻成为做决定的主体,而不是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一个“大人”的思想该是怎样的?这是结婚后,夫妻在生活中要体现出来的。
最后,新的家。结婚前,是你家,我家。结婚后,是“我们的家”。一个新的家庭建立了。一家之主也不是原来的爸爸妈妈,而是小夫妻俩。这样的新的家庭将面对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和抚养下一代的责任。
在我国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那时男子到二十岁时要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叫做“结发”,再戴上冠(帽子),表示成年了。所以,男子二十岁也称“弱冠”。女子到十五岁行“笄簪子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了。所以女子十五岁也叫“及笄”。可见“结发”一词原指男女年轻的时候。当女子订婚后,即用丝缨束住发辫,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到成婚的当夜,由新郎解下。古籍《仪礼·土昏礼》中记载:“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此种礼仪是结发的变种,盛行于唐、宋以后。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为“结发夫妻”,即元配夫妻,若再婚,男方称续弦。
结婚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小家,可以享受家庭的甜蜜,然后再生育出一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三口过和和美美的日子。婚姻可以让一个人成熟起来,让这个人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我们经常说成家立业,成家是摆在立业之前的,这也说明了成家的重要性。有些人天生不喜欢与人接触,喜欢独自生活,这样的人在过了一辈子之后也不知道什么是夫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根本不在乎别人。
很多人都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特别想出来不想再受折磨了,但外面的人却排着队想进来去感受一下婚姻的甜蜜。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婚姻如人饮水,只有自己才知道是冷的还是热的,别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和你比较向往婚姻,就可以找一个和你谈得来的人,然后试一试,不要那么的随意。结婚是一件大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那么的冲动。并且结婚并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多思考一下,还要告诉双方的父母不要闪婚。
虽然结婚的意义在很多人看来是比较简单的,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夫妻。即使已经结婚很多年了,但有些男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做决定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另一半。这样的男生是很大男子主义的,认为女性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就会把事情能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老公也会让妻子比较的难受,感觉自己是不被尊重的。也希望男生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要多询问一下妻子的意见。
婚姻是需要沟通的,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解决矛盾,才能让两个人过得越来越好,也能成为精神意义上的伴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