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长女:通晓七国语言,直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6岁仍健在

张学良长女:通晓七国语言,直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6岁仍健在,第1张

1961年的秋季,张闾瑛终于如愿在台北,见到了阔别28年之久的父亲张学良。

“爸爸!” 张闾瑛几乎是带着哭腔喊了出来,扑向了不远处藤椅上的父亲。

谁能想到,她口中这位满脸倦容,体态已经略显佝偻的父亲,是曾经叱咤风云、风流倜傥的张学良先生。

父女俩骨肉分离之时, 张闾瑛不过20多岁,还是刚出落得水灵的少女,如今也有了几分沧桑。

看着眼前的女儿,早已黯淡的双眼,终于闪烁出了几分往日的神采,这是他被软禁以来,最高兴的一天。

这次见面机会,是父女俩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自然是相谈甚欢。 他兴致勃勃地讲着女儿小时候的趣事,还问起了妻子于风至。

转眼探视时间就要结束了,在门外特务不断催促时, 张学良才想起来,自己的女婿陶鹏飞也在一旁。

原来张闾瑛身旁,这位和她一同探视父亲的先生,正是她的丈夫陶鹏飞。

而这样一位大家闺秀的丈夫究竟是何许人也呢?为何张闾瑛拒绝了一众豪门之子,最后选择与毫无背景的他结为连理?

其实,两人的缘分开始于二战期间的伦敦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守军一直蠢蠢欲动地驻守于长城外, 对热河一带虎视眈眈,其通过占领热河而后直取北平的野心可见一斑。

热河原本由奉系军阀掌控,也就是东北易帜后的东北边防军。

战役打响后,东北军在敌军的强烈攻势下逐渐落得下风,士气不断低落。 将领汤玉麟更是在关键时刻弃军潜逃,日军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当时热河的省会承德。

最终,在12万东北军镇守下,热河却在12日内全面沦陷,于1933年3月7日宣布失守,就此落入日本贼寇之手。

而当时作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战斗的张学良自然是难辞其咎,全国上下骂声四起,最终其迫于舆论压力引咎下野。

也因此,张学良终于有时间回归家庭,陪伴家中的妻子儿女。 他协同妻子于风至一道,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女儿张闾瑛,游历了欧洲各国。

此前,家庭条件优越的张闾瑛,早已接触过国外传来的先进思想,对当时国内的封建迷信感到深恶痛绝,很是向往欧洲的思想和学术氛围。

此次亲历其中,更是对途中的种种风土人情产生了兴趣,被深深吸引。

于是,她便决意留在欧洲学习先进思想。

此前,由于担心女儿的安危,张学良始终不愿松口让女儿离家独自前往异国他乡。

但一直以来,他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小棉袄宠爱有加,当成珍宝捧在手心上,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面对女儿的一再请求,最终他还是心软答应了。

张闾瑛如愿以偿地留在了欧洲,前往意大利求学。 但张学良还是放心不下,就让自己两个儿子也留下来读书,以便有个照应。

而母亲于风至不忍让自己的孩子们独自留在异国他乡,也选择了留下来照顾他们。

不久后意大利突然宣布支持日本帝国主义,加入法西斯阵营。

由于紧张妻儿的安危,张学良立即联系上妻儿,告知其立马离开意大利,前往英国继续求学。

当时战火基本已经蔓延到了整个欧洲,英国境内也是深受其害, 开始受到纳粹德国的长期轰炸。

张闾瑛在整日担惊受怕之余,还要担心处于国内战火之中的父亲。

不久后,张学良暗中联合杨虎城,兵谏蒋介石,要求其停止剿共,优先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虽然在中共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最后总答应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但事后蒋介石对张颇有不满,命人在南京将其扣押,并且软禁起来。

收到父亲被困的消息,张闾瑛十分担忧。 身在乱世的异乡的她,又遇到家中变故,正是需要一个肩膀依靠之时。

陶鹏飞就是在此时闯进了张闾瑛的视线。

初遇时,陶鹏飞正在一个篮球场上与好友们进行篮球赛。

他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阳光身影,与张闾瑛从小见惯的那些玩世不恭之人可以说是有着天差地别。

与那些自诩满腹诗经的书香门第之后相比也是与众不同,自然是给她留下了极好的第一印象。

就这样,经过共同好友的牵线搭桥,两个东北老乡渐渐熟识起来。

那段时间,两人总是一起相约在图书馆,交流学术见解;也会一起参加当地的华人聚会。

经过进一步的接触,张闾瑛发现这个自己一眼钟意的少年,除了擅长运动,在学识上的造化也并不浅。

他有着开放的进步思想,尊重女性,并且博学多才。 闾瑛觉得两人交谈起来十分轻松愉快,也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加上他之前就读的东北大学,正是张父所创立并担任校长,他对张父无不钦佩,对张家这位非同凡响的天之骄女也是早有耳闻。

两人认识后, 他发现闾瑛并非寻常富贵人家的大**那般娇生惯养,而是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

面对这样独立自强、清新脱俗的女生,陶鹏飞很快便为之倾心。

很快,他们便坠入爱河,成为了彼此的灵魂伴侣。 两人在乱世之中开始了一段佳话般的爱情,并始终相互扶持,互相鼓励。

最终修成正果,带着母亲于凤至的祝福,于1941年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张闾瑛终是跟随了自己的内心,对抗世俗的眼光,与自己心仪的少年郎厮守终身。

而出身名门,贵为少帅之后的张闾瑛, 为何一心想要嫁给一介布衣呢?

其实,她对包办婚姻的抗拒,源自于对自己父母在婚姻中的不幸。

张闾瑛的母亲于凤至与张学良的婚姻,便是一场奉父母之命,循媒妁之言的联姻。

当时张闾瑛的爷爷——张作霖,在走上军阀之路时,曾经蒙恩于于凤至的娘家。

张作霖发迹之后,一直与于家私交甚好,自是在一早便为两家的儿女定下了婚约。

当时,张作霖前往于家拜访于文斗,见到了于家小女儿于凤至。

于风至从小便讨人喜欢,她弯弯的柳叶眉透着几分英气,一双灵动的丹凤眼又显得楚楚动人,不自觉地便叫人心生怜爱,是众所周知的古典大美人。

不仅面容姣好,体态端庄,尚且年幼的于凤至便已展现出了大家闺秀的气质,5岁便入私塾读书的她,饱读诗书,成绩很好,是公认的才女。

这样优秀的女子,本就是张作霖心中儿媳妇的不二人选。 加上于家有恩于张,两家就此决定立下婚约。

而当时两人还分别只有11岁和8岁,没错,比张还年长3岁。 而这也正好应了当时东北民间的旧观念:女大三,抱金砖。

在世人看来,他们的方方面面都极其般配,完全是天作之合。

但从小受到西方开放思想影响,并且年纪轻轻便惯有风流之名的张学良,却不这样认为。

一开始,他对这样所谓的父母之命十分抗拒。 但迫于张作霖给出的压力,即便是张学良,也不敢公然违抗他的意愿。

虽是口头应承下来,心不甘情不愿的张学良,也是一拖再拖,迟迟不肯和于凤至相亲。

而于凤至那边,起初也并不接受这样一桩被当作筹码的婚约。 她认为两人是“门不当户不对”,心有傲气的她不愿意攀附权威,讨好张家。

而对于张学良的一再推脱,她更是自觉被怠慢轻视了,于是一气之下请求父母为其解除婚约。

但于父始终不愿失信于张作霖,不肯毁约,而张学良也迫于父亲的独断专行,只好答应了赴约和于凤至的相亲。

见面后,两人却渐渐对对方有了改观。

虽说此前并没有感情基础,但一方是聪慧过人的大家闺秀,一方是大帅之子,两人也有了些互相吸引之处,并于1916年结为夫妻。

两人婚后也算得上是相敬如宾,张学良虽说风流成性,但也算尊敬自己这位结发妻子。

日复一日,于凤至心中对张学良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她从心里爱上了自己的丈夫。 此后,她为张学良倾其所有地付出,还为他诞下了一位女儿和三名儿子。

甚至面对丈夫身边的莺燕纷纷,她也表现出了万分的大度。她说: “ 我相信他决不负我。”

对她来说,只要丈夫不将除自己之外的女人带回家,她便可以忍受。

对于自己这位聪颖贤惠又识大体的太太, 张学良向来以“大姐”相称,他心有敬佩之情、欣赏之情,也给了她尊敬和信任,却唯独没有爱情。

最终,张学良还是负了自己这位对他忠心不二的妻子。他爱上了赵家的四**赵一荻。

面对丈夫如此的背叛,于凤至心有不甘、有屈辱。但她的爱之深切,还是选择了妥协。

面对与家里断绝关系,无家可归又怀有身孕的赵一荻, 善良的她还是于心不忍,答应了让对方搬进家中,并接纳了对方与自己丈夫的孩子。

就这样,于凤至在这段感情中受尽了委屈,却始终无悔地付出着自己的爱。

母亲在这段感情中所受的委屈委屈和一直以来的隐忍, 都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张闾瑛,以至于她从小便对旧 社会 的包办婚姻深恶痛绝。

出国之前,家里曾经给她相中过许多出身名门望族的青年,也有许多爷爷、父亲的好友为其做媒,但都被她拒之门外。

其中就包括当时的当时的中华民国财政部长孔祥熙之子孔令侃。

孔家的祖辈是文学大家孔子,家底殷实,在民国时期也是数一数二的几大家族之一。

而孔令侃的母亲宋霭龄的家族更是被称为“民国第一家族”,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威望,家中姐妹三人都名声显赫。

作为两大家族之子,孔令侃自然是从小便有众星捧月般的待遇,没想到却在张闾瑛这里吃了闭门羹。

当时孔令侃不乏一些风流绯闻在身,身旁最不缺的就是花季少女, 也有不少倾慕孔家的人上门提亲。

但当时孔祥熙与张学良交往甚密,对于张家这个才貌双全的小女儿十分满意, 曾经多次明里暗里地,跟张学良表达想让闾瑛做自己儿媳妇的想法。

与这样一个大家族结为亲家,对张家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两人在外人看来是郎才女貌,结为夫妻是情理之中的事。

却不想这被年轻气盛的闾瑛毅然决然地拒绝了。

她知道自己的母亲的一生便是被困在了包办婚姻的枷锁之中,决不愿再让自己踏入同样的境地。

而打小便对女儿宠爱有加的张学良,虽然心中恼怒, 但也不愿意勉强她,希望她能拥有自己想要的幸福,不愿其跟自己一样被困在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中。

面对世人的不理解和议论纷纷,她更是表示: “我妈一辈子受的委屈我都看到了,我不干。要嫁,嫁给布衣 !”

而在那个年代,就能有打破旧思想禁锢的觉悟,和敢于和封建传统斗争的魄力,和她从小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

张闾瑛是夫妻两诞下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 全家自是对她宠爱有加,给了她最好的生活条件。

1928年,张作霖在日军的袭击下被害身亡前,张学良还未子承父业时, 他把所有的心思和空闲时间,都花在自己的宝贝女儿身上。

那几年在父亲的陪伴下,张闾瑛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完美童年。

不仅如此,张学良还从小让其接受最好的教育。

在那个年代, 社会 思想还没有完全觉醒。 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旧 社会 糟粕的影响,很多女性都没有机会接受正统的教育。

但张学良本人早年间便受到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深知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又得益于良好的家庭背景。

在小闾瑛8岁时,父亲就把他送到了小学读书。

此外,秀外慧中的于凤至也是十分重视对女儿才情的培养。 自小便让她跟从张大千、齐白石这样的大家学习美术。

天资过人的张闾瑛也从没有令人失望,成绩一向是十分优异,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

她在9岁时便能够熟记大量的唐诗宋词,对论语这样深奥的内容也颇有一番见解,在绘画上也是极具天赋。

曾有老师对她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之后她还入读了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时也是屡屡被老师当做榜样标杆。

留学之后,她也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习得并掌握了七国语言,并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

优越的家庭背景和良好的教育条件,培养出了优秀的张闾瑛,同时造就了她极高的心性。自身条件过硬的她,对自己的伴侣自然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最终她遇到了心中王子陶鹏飞,婚后夫妻两人一同投身教育事业,还在美国旧金山创立了华人社团。

而就在事业爱情双丰收时,自己的两个弟弟却分别于1954年和1958年相继去世,原本安定幸福的家庭几近破裂。

张闾瑛变卖掉了在纽约的别墅,和丈夫一起带着母亲移居旧金山。

由于儿子接连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于风至悲痛欲绝,常常以泪洗面。 经历着丧子之痛的他,还终日挂念着自己多年未见的丈夫。

为了了却母亲的心愿,加上彼时张闾瑛也已有二十余载未见到自己的父亲了, 她开始设法找机会去探视父亲。

就在此时,她和丈夫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邀请信, 信里邀请两人参加蒋介石在台湾举办的海外华裔学者的研讨会。

收到邀请后,张闾瑛当即决定和丈夫一同前往台湾。

当时蒋介石并不知道邀请的名单里包含着张学良的后代, 但陶鹏飞夫妻二人当时在海内外都已是享有相当声誉的学者了,很快便被一些媒体认出并曝光了身份。

蒋介石得知后震怒,下令责罚了负责统计与会人员的一众下属。 而对于张闾瑛夫妇的探视请求,也是态度强硬地予以了拒绝。

但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距离自己的父亲如此之近,她怎可能就此放弃。

她开始四处奔走,托父亲的一些老熟人和旧部下帮忙,希望能在蒋介石面前为其父女言说一二。

但时过境迁,人走茶凉,始终没人愿意冒着得罪蒋的风险,去卖大势已去的张家这个面子。

就在女儿为此事焦头烂额,束手无策之际,张学良得知了此事。

那天他获批在人监视下外出,到街上采购生活物品时,无意间听到路边小贩在议论, 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女婿此时竟就在台北!

了解到台湾当局不同意女儿来探视自己,他又气又恼,也开始着手想办法,想与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见上一面。

这时,他和女儿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个人或许能够帮到自己。

此人就是张群,他与蒋介石曾是义结金兰的兄弟,在国民党中也是甚有威望,蒋对其也是很尊敬和器重。

父女两人先后给张群发去信件。 张群被二人的父女情深打动,想起自己家中儿女,和早前已经夭折的长女,起了恻隐之心。

不忍再见到这样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的骨肉分离,他决定尝试去说服蒋介石。

最终,通过父女二人共同努力,和张群的游说之下,是蒋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让这对父女在张学良的居所里短暂地见上一面。

在离开之时,张闾瑛向父亲转达了母亲对他的思念之情,告诉他母亲在美国很好,也有了一双孙子孙女的陪伴。

看到女儿有陶鹏飞的陪伴,和两人的相互扶持、情比金坚,张学良也放下心来。

而张闾瑛见到了自己一直挂念的父亲,也算完成了母亲的夙愿。 回到美国后,便一直悉心照顾母亲。

直到1990年3月,思念成疾的于风至最终因病去世。 生前她一直盼望能够再见上张学良最后一面,但终是没能等来她的汉卿,抱憾离世。

同年,出于对张学良在抗日问题上所做努力的肯定,和其在国共两党关系的正确主张,我党多位将领专门去信台湾当局,希望能让张学良出狱安享晚年。

被软禁54的张学良终于获释,从前意气风发的他,如今也是垂垂老矣。

此后,张闾瑛在美国陪伴父亲一起走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11年。

如今的张闾瑛已经是106岁高龄,回顾她这一生,是即平凡又传奇的一生。

她不屑于嫁入所谓的豪门世家,做一位养尊处优的富家太太,她认为那样虽然能享受物质生活的雍容华贵,精神世界却会贫瘠不堪。

“我梦寐以求,是真爱和自由”,她坚定地选择了自己向往的爱情,也选择了她想过的人生。这样不畏世俗的精神,也是现代女性需要学习和追求的。

张学良将军一生先后娶了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为于凤至,为张学良将军育有四个子女,分别为长女张闾瑛、长子张闾珣、次子张闾玗、三子张闾琪。1963年,于凤至与张学良将军协议离婚。1991年1月30日,张学良将军赴美前夕,于凤至病逝于美国。第二任妻子为谷瑞玉,后因不和离婚,无子女。第三任妻子为人称“赵四**”的赵一荻,为张学良将军生有一子,叫张闾琳。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在檀香山去世,次年10月14日,张学良将军也在檀香山去世,后与赵一荻合葬。

一、长女张闾瑛

张闾瑛,1916年出生,母亲为于凤至。早年随母亲去了美国,并在美国留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张闾瑛现今与丈夫陈鹏飞定居美国,时年99岁,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二、长子张闾珣

张闾珣,1917年出生,母亲为于凤至。1933年,张闾珣等姐弟四人随父亲去了英国。后来英、德战争,张闾珣遭到了德国法西斯残酷的空袭而受伤,导致他的精神异常。1954年,张闾珣因伤口化脓导致的败血症而不治去世,享年37岁。

三、次子张闾玗

张闾玗,1918年出生,母亲为于凤至。1958年,张闾玗在美国因车祸重伤不治身亡,享年40岁。

四、三子张闾琪

张闾琪,1919年出生,母亲为于凤至。1927年,张闾琪8岁时,他的父亲张学良为他聘请老师授课。1929年秋天,学业上进的张闾琪忽然染上了肺结核,1931年,张闾琪因病不治在沈阳去世,时年12岁。

五、四子张闾琳

张闾琳,1930年11月28日出生于天津,母亲为赵一荻。他曾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是著名的航天专家。退休前供职于美国太空署,为高级工程师。

唐怡莹姓他他那拉氏,生于1904年,满洲镶红旗人。她出身极为显贵,不光祖上历代都是清廷重臣,两个姑姑也都被选入宫中,嫁给光绪,她们便是珍妃和瑾妃。

珍妃早在1900年就被慈禧处死。所以到她出生时,就剩下瑾妃这么一个姑姑了。

瑾妃虽贵为光绪的妃子,却由于不得光绪宠爱,没机会诞下子嗣,在深宫颇为寂寞。

(唐怡莹旧照)

唐怡莹从小就生得模样俊俏,人又伶俐聪慧,因此,瑾妃很疼爱她。

唐怡莹也很会讨瑾妃的喜欢。本来,按清皇室的称呼,她该喊瑾妃为“姑爸爸”,但她每次看到瑾妃都喊“亲爸爸”,哄得瑾妃很高兴。

溥仪继位后,由于溥仪和唐怡莹年纪相差无几,再加上瑾妃有心拉拢溥仪。所以,她把唐怡莹接到宫里,让她给溥仪做个玩伴。

唐怡莹漂亮,性格大大咧咧,做事情一向敢作敢当。因此溥仪很喜欢她,一度还想娶她做皇后。

可是,当溥仪到大婚年纪时,瑾妃却认为,唐怡莹个性像珍妃。为了不让悲惨的事情再度发生,她从中作梗。最后在她的主张下,溥仪娶了婉容为皇后。

不过,瑾妃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还是把唐怡莹指婚给了才11岁的溥杰,也就是溥仪的同母弟弟。

唐怡莹比溥杰大3岁。由于先前错失了做皇后的机会,这让她非常不满,因此看溥杰更是百般看不上。虽然溥杰对她多有忍让,但她却愈发霸道蛮横,两人婚后过得很不幸福。

1926年,溥杰和唐怡莹在北京饭店吃饭的时候,正好遇到张学良。

当时,正值冯玉祥发动不久。由于冯玉祥无视《皇室优待条件》,将溥仪等皇室人员驱逐出了紫禁城,溥仪等人只能搬到北府载沣那里居住。

溥杰是知道张学良的,所以便邀请张学良次日到家中吃饭。

(张学良旧照)

张学良家境了得,又长得帅气,是民国四公子之一。

唐怡莹早就看过不少张学良的新闻,对张学良的许多事情,也了如指掌。因此,张学良上门来做客时,她便有意将一本厚厚的剪报画册,拿出来给张学良看。

张学良一看,不禁吓一跳。原来,这本画册里装的,全是他几年里在报刊上的消息。

张学良生性风流,这下遇到个出身高贵,长相娇媚的小迷妹,自然就和唐怡莹暗度陈仓了。

唐怡莹原本以为只要能傍上张学良,荣华富贵自然是跑不掉的。

然而,张学良毕竟是浪荡公子,哪里会轻易就范。

他在溥杰到奉天讲武学堂求学时,曾向溥杰坦诚了他和唐怡莹的私情。

溥杰听后,并不以为意,只是淡淡地说,我不在乎,她不和你,反正也会找别人。

由于溥杰放任不管,唐怡莹愈发明目张胆地和张学良往来。一时之间,她和张学良的关系,闹得人尽皆知。

尽管唐怡莹用尽手段,张学良却并没有娶她的意思。后来,张学良在回忆录中说,唐怡莹能画也能写诗,有些才气,所以很喜欢她,一度还想娶她。可后来发现,她的画和她的诗,都是别人改过的,这样作假他很不喜欢,于是就慢慢地不联系唐怡莹了。

不光如此,张学良还说,瑾妃之所以不同意溥仪娶唐怡莹,是因为瑾妃觉得,她性格太*荡。

(溥杰旧照)

由于夫妻感情不睦,当溥仪被日本人扶立为伪满洲国皇帝后,溥杰也被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

不管是去满洲,还是留学日本,溥杰都没有让唐怡莹跟随。

留在北京的唐怡莹颇为自由。后来,她还和军阀卢永祥的公子卢筱嘉闹过一段绯闻。

唐怡莹的荒唐不光如此,她还大肆把溥仪当初让溥杰带出宫的古董字画等,大肆变卖,变成现钱,存在自己的账户里。

显见得唐怡莹是已经不想和溥杰继续这有名无实的婚姻了。这时,日本人正好给她帮了个忙。

原来,日本人想给伪满洲皇室注入日本血统。但溥仪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他们便瞄向了溥杰,要给溥杰娶个日本女子。

溥杰为了拒绝日本人,一再表示他有妻室唐怡莹。

结果,日本人为了实施原定计划,找到唐怡莹,逼迫她解除了与溥杰的婚姻关系。

恢复了自由的唐怡莹,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谈情说爱了。至于溥杰,则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很快就迎娶了第二任妻子嵯峨浩。本来,这是一桩有阴谋的政治婚姻,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段婚姻却给溥杰带来了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062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