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一生有几个情结

陆游一生有几个情结,第1张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父陆佃,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后被罢知亳州。父陆宰,官朝请大夫,直秘阁。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当宋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时候。陆游诞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他随父陆宰向南逃亡,在“经旬不炊”和夜闻金兵马嘶中,历尽艰辛,逃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又逃归故乡山阴。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群情激昂的抗敌气氛,给童年时代的陆游留下难忘的印象,并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后来曾这样回忆道:“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跋傅给事帖》)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得到不少启发,但他并未受其束缚,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

  封建家庭虽然给陆游以良好的文化熏陶,特别是爱国教育,但也给他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唐氏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母亲却不喜欢唐氏,硬逼著他们夫妻离散。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曾在10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老年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陆游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但因居于投降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于是受到秦桧忌恨,竟在复试时将他除名。秦桧死后,孝宗即位,起初颇有抗金之志,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游方被起用。他积极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部下将领不和,再加投降派掣肘,抗战终于受挫。宋朝廷立即动摇,又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也被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黜还乡。

  陆游在故乡山阴镜湖之滨闲居4年,屡次上书求职,最后才于乾道五年(1169)得一个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小官,其时已45岁。他迫于生计,不得不于次年远行入蜀就任。由于位卑职微,再加僻处山城,感到无所作为,但任期满后“归又无所得食”,不得不又上书求“捐一官以禄之,使粗可活”。乾道八年(1172)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他为干办公事,延至幕中襄理军务。这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他换上戎装,驰骋在当时国防前线南郑(今汉中)一带。铁马秋风、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使陆游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算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特别是当他看到川陕地势险要,民气豪侠,觉得可用关中作根本,以谋反攻收复失地。于是便向王炎陈进取之策,提出一些经略中原、积粟练兵的战略。他充满胜利的信心,认为“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可是陆游的这一片报国赤忱,并不能实现。腐败的宋朝廷,只求苟安,无意进取,致使将士闲置前线,“报国欲死无战场”。不久,宋朝廷将王炎召回,随即罢免,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他只好抱著「不见王师出散关”和“悲歌仰天泪如雨”的激愤心情,眼看著收复中原的希望破灭。此后,陆游又在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自称“身如林下僧”,抗战复国的壮志一直得不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至引起了同僚讥议;又由于陆游的复国抱负和个人的功名事业长久得不到伸展,常以“脱巾漉酒,拄笏看山”为自得,甚至在琵琶腰鼓、舞衫香雾中寻求精神遂又麻醉,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这样解嘲道:“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樽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从此,“放翁”便和他的诗名同著于世。

  陆游在川陕 9年,祖国的山川形势、风土民情丰富了他的生活体验。特别是在南郑前线,他接触到许多边防战士和“忍死望恢复”的“遗民”,使他的精神境界不禁大开,并将许多富有生活实感的爱国激情倾注于诗。这是他创作上收获最多的时期。陆游对这一创作阶段很珍视,觉得“诗家三昧忽见前”,于是将全部诗作题名为《剑南诗稿》。

  淳熙五年(1178)春,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不辞辛苦,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已经62岁,才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赴京受命,写了有名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得到孝宗的激赏,但孝宗并不了解陆游的真正抱负,只叫他到严州后,“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新职虽然不合陆游素志,但他还是勤勉从事,正如诗中所说:“忧民怀懔懔,谋己耻营营。”他在任上,力求“宽期会,简追胥,戒兴作,节燕游”,因此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为他立碑,并为他曾经作过严州太守的高祖陆轸立祠,以纪念他们祖孙二人。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 [编辑] 生平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桧死,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孝宗继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中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敌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在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日期,阳历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6岁。 [编辑] 诗词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死前曾作《示儿》一绝:「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堪称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他的诗产量极多,至老仍然创作不懈。实际上创作了一万多首,经他自己删汰之后仍有九千三百多首。 《夜吟》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诗大致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少年到中年﹝46岁﹞,时期最长但留存作品最少,约200首,因陆游将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绘」的作品删除淘汰的关系。 第二期为46-54岁,诗约2400多首。此时期因深入军旅生活,诗风变为豪放壮阔,爱国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成熟和丰富,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 第三期为蛰居家乡到逝世,现存诗6500首。数量之所以较多是由于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缘故。此时期与农民接触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饱经忧患,并且其年事已高,因此风格转为清旷淡远的田园风格和苍凉的人生感慨。 不过即使诗风前后转变了三次,但是他诗中还是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与传颂千古的原因。其他也有较为平淡、清丽、甚至是奇谲的作品﹝诗集中有数百首记梦的诗﹞,不过那是少数。 《关山月》、《书愤》、《金错刀》、《农家叹》、《黄州》、《长歌行》等,均为其代表作。 另也工于词,纤丽处似于秦观,雄快处似于苏轼,超爽处更肖辛弃疾。以《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等最为著名。 他的文学理论也具有相当影响力,主张诗文为发泄人心郁闷的利器,又主张养气以求工。 [编辑] 著作 《剑南诗稿》85卷 《渭南文集》50卷 《放翁逸稿》2卷 《南唐书》18卷 《老学庵笔记》10卷等。

参考: zh /w/indextitle=%E9%99%B8%E6%B8%B8&variant=zh-

南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 生平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桧死,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孝宗继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中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敌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在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日期,阳历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6岁。 诗词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死前曾作《示儿》一绝:「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堪称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他的诗产量极多,至老仍然创作不懈。实际上创作了一万多首,经他自己删汰之后仍有九千三百多首。 诗大致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少年到中年﹝46岁﹞,时期最长但留存作品最少,约200首,因陆游将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绘」的作品删除淘汰的关系。 第二期为46-54岁,诗约2400多首。此时期因深入军旅生活,诗风变为豪放壮阔,爱国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成熟和丰富,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 第三期为蛰居家乡到逝世,现存诗6500首。数量之所以较多是由于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缘故。此时期与农民接触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饱经忧患,并且其年事已高,因此风格转为清旷淡远的田园风格和苍凉的人生感慨。 不过即使诗风前后转变了三次,但是他诗中还是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与传颂千古的原因。其他也有较为平淡、清丽、甚至是奇谲的作品﹝诗集中有数百首记梦的诗﹞,不过那是少数。 《关山月》、《书愤》、《金错刀》、《农家叹》、《黄州》、《长歌行》等,均为其代表作。 另也工于词,纤丽处似于秦观,雄快处似于苏轼,超爽处更肖辛弃疾。以《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等最为著名。 他的文学理论也具有相当影响力,主张诗文为发泄人心郁闷的利器,又主张养气以求工 著作 《剑南诗稿》85卷 《渭南文集》50卷 《放翁逸稿》2卷 《南唐书》18卷 《老学庵笔记》10卷等。 其他尚有: 《放翁家训》 《家世旧文》等。

参考: zh /wiki/%E9%99%B8%E6%B8%B8

南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 生平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桧死,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孝宗继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中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敌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在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日期,阳历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参考: zh /wiki/%E9%99%B8%E6%B8%B8

意思是感情不合适,离开分散那是必然的。

不知从何而起,“离婚”两个字好像变得很容易说出口了。在当前的很多小年轻们,在刚刚结婚不久,很有可能就会因为各种不合,而发生各种矛盾,最终走向离婚。

这的确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曾几何时,在这种做法是非常少的。人们走到一块儿都很不容易,特别珍惜这样的情感和家庭。其实,之所以会对离婚这么淡然,就是因为双方之间没有经历更深刻的感情。

作为夫妻,如果能够在一块去共同经历一些磨难的话,那么就会在这种共同付出的情况下,便会拥有更深刻的感情,因为两人都知道,在这一路走来,付出的努力很多,特别不容易。如果轻易放弃这段感情的话,会显得特别不值。也在经过了这么多磨难之后,让两人更加珍惜对方的存在,看到了对方更多的优点。即便平时有再多的矛盾,也会很快解开。

扩展资料

不知多久没感受到惊喜的情绪了。对于惊喜最熟悉的画面,莫过于突然造访的好友,站在你家门口跟你说“嗨,给你一个惊喜”。如今在这个繁忙而冷漠的城市里,已经没有这种惊喜的生存空间了。曾经我也会把突然收到礼物当成一种惊喜,可是这社会天天在教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所以不敢随便的惊喜,学会直觉的怀疑所有惊喜。

已经成熟得明白事出有因这话,已经懂得分析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知道世上没有绝对的偶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当已经了解到偶然性背面的那个必然性,一切,都失去神秘,一切,都不再惊喜。成长中惊喜变成了因果。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1125年,陆游出生在江南藏书之家,自幼就有丰富的古文典籍能够翻阅。因为陆游自幼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曾先后拜师韩有功等人。

1153年,陆游到南宋都城临安参加科举考试,获得了第一名。不巧的是,秦桧的孙子也参加了这次考试,对于陆游就怀恨在心。

1154年,陆游参加了礼部的考试,秦桧暗中警示他人不得录用陆游。直到秦桧病逝,陆游才成功入朝为官。初为宁德县主簿,后又被调入京师,出任大理寺司直,掌管司法工作。

1162年,陆游向宋孝宗提出了北伐的策略,而南宋当时提倡的还是主和,不愿在继续征伐。后因为,陆游处处游说北伐之策,被主和派针对,设计陷害,使得陆游被迫离京,罢免一切官职。

1172年,陆游在四川任职,生活了整整5年,后被调入京师,被任命为江西常平提举,管理水利’粮仓事宜。

扩展资料

个人成就

书法艺术

在陆游的一生中,除了诗文外,书法是他理想的寄托和永远的追求。

从其有关书法的诗作和存世的书法手迹、碑帖看,陆游擅长正、行、草三体书法,尤精于草书。陆游的正体书法,师从晋唐法帖  ,沉雄浑厚,极富神韵,

有明显的颜真卿楷书笔势;其行书、草书,取法张旭、杨凝式,又受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影响,更多追求人品和精神上的契合,讲究对比的变化和节奏。

陆游的书法简札,善于行草相参,纵敛互用,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意致深远”。

其《自书诗卷》,仍然保留早年学习颜真卿、苏轼书法的笔法风格和习惯用笔,但又明显地融会杨凝式行书、张旭草书的长处,无论是用笔、结字和布白都与其诗浑然一体,明人程郇题跋为“诗甚流丽,字亦清劲”  ,是难得的书法佳作。

-陆游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扩展资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参考资料:

-陆游

离了婚的伤感句子

 离了婚的伤感句子,在很多人的婚姻生活中,有的人早就习惯了彼此一起生活,也能互相的理解包容,所以感情会越来越好,有的人结了婚之后感情越来越差,那么下面一起看看离了婚的伤感句子

离了婚的伤感句子1

 1、相聚是缘,离散是分;聚聚散散,就是缘份;缘至即合,缘尽即分,合合分分,就是人生。

 2、难求的是灵犀的爱情,难得的是亲密的友情,难分的是实在的亲情,难找的是踏实的真情,难受的是冷酷的无情,难忘的是你开心的表情。

 3、能牵手的时候,请别只是肩并肩,能拥抱的时候,请别只是手牵手,能在一起的时候,请别轻易分开,如果不得不分开,就记得一定要常发短信保持联络

 4、你不知道我在想你,是因为你不爱我,我明明知道你不想我,却还爱你,是因为我太傻。也许有时候,逃避不是因为害怕去面对什么,而是在等待什么。

 5、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情本是情,不能卑屈去求情;缘本是缘,不可违心去违缘;朋友,请随缘吧!

 6、如果说这世界有种滋味最难受,那是想念的滋味,如果说世界上最难明白的是爱情,那么想念你的心情却更难明白,知道我在想你吗

 7、时间拨弄着想你的心弦,奏响着爱你的种植啵还苁前滋旎故且雇恚永床辉泄魏胃谋洌闷鹑魏涡问降睦罚詈笾皇S涝兜陌怠

 8、心定了定得牙也咬不动了!笑多多得伤心也不知是何滋味!路走远了远得尽头也不知在哪!头发白白得幸福也醉了!爱太深深得海誓山盟都无所谓了!

 9、有一些不愿,是不想对你诉说经历的不幸,也不敢向你要求爱情,只愿迎合着温柔的目光,和你默默地相视不语,幸福暖流在心间流淌。

 10、曾经还会为一个人一颗心激动地怦怦乱跳,曾经发誓再不听此人只言片语,曾经心软得想要向某人跪下,曾经相信自己有能力爱人,曾经心冷如石坚不可摧。

 11、曾经我凝望着你的脸,想留住你那怕片刻的微笑;后来我望着你的背影,想把青涩的甜蜜那怕留住片刻;现在我回首着往事,想把你忘掉,直到永久!

 12、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己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在爱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祝你天天有好心情!

 13、如果放弃是一个错,那么为何当初那么掘,你走的无声无息,却给我留下无数想念空间,你是那么美,叫我为你陶醉,为你,为爱选择放手,为你永远祝福!

 14、爱上你,我伤了!离开了你,我彻底的伤了!每次都不忍心看你,因为我害怕在你的眼睛里找不到方向,迷失在你的心里!

 15、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去留却朝夕相伴;风景从不向眼睛说出永恒却始终美丽;星星从不向夜许下光明却努力闪烁;我从不向你倾诉思念,却依旧永远牵挂!

离了婚的伤感句子2

 路过,那是缘分,留下,便是命中注定。

 对自己,自珍但不自恋;对别人,要求但不苛求;对感情,专情但不痴情;对生活,感悟但不感叹;对成就,渴望但不奢望;对家庭,眷恋但不迷恋;对友谊,向往但不神往;对金钱,希图但不贪图;对人生,无悔但不后悔;对生命,热爱但不溺爱。

 我的女朋友离过婚,和前任还联系,对我也说明有一个情人,答应我以后都会断了的,可她总是发我伤心的句子

  一、 你舍不得人家家舍

  你想什么呢

 池海东是机,我是游戏二、 结婚或离婚或单身跟丢人不丢人没有任何关系,有的人一辈子多结了几回,比如辛普森夫人,第三次嫁给爱德华王子,丢人吗

 有的人一辈子就结了一次婚,比如英国女王,也不丢人吧

 还有的人,一辈子单身比如可可夏奈尔,丢人还是不丢人

 结婚与否,结婚几次,跟丢人不丢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陈彤三、 单身的女人一定要买一张好床,两个人一起睡哪儿都行,床不要都行,一个人孤单、寂寞、冷……不买张好床来抚慰自己,日子得过的多悲凉

  二、 他们夫妻闹到离婚地步;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三、 你是我最初也是最后爱的人。

  四、 他要结婚,你叫他结去,他结了也不一定幸福

 真正叫人难受的并不是叫你心碎的人,只是失去他时的伤心,离开他的不习惯造成你的脆弱,多年以后走过之后,你会发现,他现在离婚再和你结婚,你也不肯。

 他死了你也无所谓。

离了婚的伤感句子3

  婚姻破例伤感的句子

 1、在爱情里,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2、我总是念念不忘曾经的美好年华,总是忽略了现在的大好时光。

 3、这个世界不符合每个人的想象,只有有的人在坚持,我的人已经在妥协。

 4、最近几天我总是一闭上眼睛就看到无边无际的香樟树,连绵而过了整个城市。

 5、我怀念过去的时光,怀念当初那个青涩单纯的自己,而不是现在满脸颓废不自信度自己。

 6、很多时候在想,那些被我荒废掉的`日子,会不会躲在那个角落偷偷的哭泣。

 7、人生的道路充满泥泞,我一路走来,感觉很疲惫。

 8、要怎么回忆呢,那些已经很久想起的事情呢。

 那些安静地躺在浮草上沉默不语的表情。

 9、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剩下的只能是缅怀。

 10、是唱歌失去了休邀请更多比恨也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担心明天的忧虑。

 11、最后一的江南烟雨覆盖的世界,荣华谢,但一,山河永沉默。

 12、嗟叹红颜泪,英雄谁死了,死苦。

 山河永寂寞,怎么对得起微笑。

 13、苍蝇过去的几年中,一闪即逝的覆盖范围,贸然投下了淡淡的忧伤。

 14、会抽烟烧粉,散方面的牵绊,听的字符串断绝三千的痴缠。

 15、心微动遗憾的是,一种情况已经不远了。

 也没有,也没有非一切,过去无法恢复。

 16、原来再羙的旋律,也只不过是[离别曲]罢了。

 17、与其说是旁人让你痛苦,不比说本身的修养不够。

 18、鱼上钩了,那是因为鱼爱上了渔夫,它愿用生命来博渔夫一笑。

 19、世事消销,不复明了,唯我清风一笑

 20、生命是趟单程旅途,走过了就不可能再回头。

 21、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22、人之以是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3、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

虎妞因为难产去世了,祥子为了给她置办丧事,只能把车子卖掉。小福子对祥子有情有义,可是无奈祥子无力承担抚养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酒鬼爸爸的责任。后来,小福子因为被卖到妓院,不堪其辱自杀了。小福子的死吹熄了祥子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

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勤劳的农村青年祥子(张丰毅 饰)生活在旧社会的北京郊区,失去土地和父母后,祥子来到北京在刘四开的人力车厂当车夫。祥子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希望能自己买一辆洋车,不用再租别人的车拉。祥子终于凑够了100元买了辆新车,然而没过多久就被军阀壮丁连人带车抓走了。祥子在军队里负责用洋车拉运炮弹,部对被击溃后逃跑时祥子的车滚下了山谷。士兵们都逃散了,祥子意外捡了军队里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刘四的车厂当车夫,人们给他起名叫“骆驼祥子”。刘四的女儿虎妞(斯琴高娃 饰)看上了祥子,用酒灌醉了祥子…

《骆驼祥子》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h7f7  

 热门经典影视合集

1234

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死前曾作《示儿》一绝:“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堪称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出生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侵略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救国。

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熏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唐琬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小他两岁的王氏为妻。

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复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

桧死,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绍兴三十年,召入敕令所,为删定官[8]。孝宗即帝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府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聘陆游为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年岁相近,且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伸展,故稍稍放纵轻佻,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

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 淳熙四年(1177)六月,范成大奉诏入京,陆游从成都送他到眉州(今四川眉山),分别时写《送范舍人还朝》这首诗,希望范成大于朝见皇帝及碰到朝中旧友时,能提出北伐的建议。

 淳熙五年(1178),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 淳熙六年(1179),改提举江南西路。 淳熙十三年,知严州。 淳熙十五年,担任军器少监。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仁和木耳,晚年身体依然强健。美中不足的是饱受齿疾之苦,故好食枸杞粥。

庆元五年(1199年),陆游曾为韩侂胄写《南园记》,据称韩侂胄命四夫人擘阮琴起舞。在勉励韩侂胄勿忘抗金中兴。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胡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在嘉定二年(1209年)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5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10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