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市里结婚习俗

东北市里结婚习俗,第1张

东北结婚的习俗

一、出发前准备

1、四彩礼:离娘肉(2根肋条),鱼2条,大葱4棵,粉条4把。

2、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3、接亲人员佩戴嘉宾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暂时不戴。

4、接送亲人员不算新郎新娘应为双数(一般8人、10人、12人)。

5、接亲车队总数(录像车除外)应为双(一般6台、8台、10 台)。

二、到娘家

1、敲门:新郎敲门喊妈开门、爸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为难新郎一下, 不给开门,但时间不宜过长)。

2、认亲: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4、互戴胸花: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留念。

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6、吃面条: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7、换踩堂鞋: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来,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8、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四彩礼除离娘肉外,其他物品带回一半)。

三、新房:

1、认亲:新郎父母站在门口迎接娘家贵宾,新娘把娘家送亲亲属一一向公公、婆婆介绍,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坐,新郎父母及男方亲属负责招待娘家贵宾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

2、新娘改口:新郎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娘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娘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娘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儿媳),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娘向公公婆婆保证夫妻和睦相处,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3、挂钟:一般由新娘弟弟完成(没有弟弟其他同辈或晚辈代替完成),挂钟后新郎赏弟弟挂钟钱,钟盒由弟弟负责带回娘家(钟盒不能空,放一个红包或喜烟喜糖均可)。

4、装箱:一般由新娘哥哥完成(没有哥哥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也可),准备一元、五角硬币若干,由主持人安排怎样装箱。

5、叠被:一般由双方嫂子完成(没有嫂子其他同辈或长辈亲属代替也可),男方被口朝外,女方被口朝里,交替叠好,叠完被双方嫂子握手合影留念。

6、坐福:准备坐福垫或红布一块,放在床中间由主持人安排怎样坐福。

7、合影:新郎新娘同双方亲属在新房合影留念。

四、结婚典礼:

1、主持人开场白,奏婚礼进行曲,新郎新娘入常

2、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一般安排介绍人或单位领导完成)。

3、拜父母,拜来宾,夫妻对拜。

4、男方主婚人讲话(新郎的父亲或母亲)。

5、交杯酒。

6、娘家贵宾代表讲话。

7、交换信物。

8、来宾代表讲话(单位领导)。

9、新郎新娘代表讲话。

10、结束语。

五、宴席:

1、新人拜席:新郎新娘首先给娘家贵宾敬酒敬烟,娘家亲属由新娘递烟新郎点烟,男方亲属由新郎递烟新娘点烟,拜席结束娘家亲属赏一对新人拜席钱,随后新郎父母给娘家贵宾敬酒,及酒店给娘家亲属加菜。

2、给其他亲属点烟敬酒,顺序根据自家情况而定。

3、送娘家亲属:新郎新娘同所有娘家贵宾在酒店门前合影留念。双方亲友握手告别(一般由男方准备车负责送娘家贵宾)。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民族众多,所以每个地方的婚嫁习俗都不同,那么在东北结婚女方需要准备什么?另外东北结婚女方陪嫁多少钱?

 东北结婚女方需要准备什么

 1、红色桶两只,桶又叫做子孙桶,寓意是祝福新人能够早生贵子。一般桶的外面都是用红色的布包裹起来的,桶里需要放红枣、桂圆、花生、红鸡蛋和柏树枝,另外一只桶放入大米,米的表面上放红枣和桂圆,寓意喜事连连。

 2、红脸盆两只,里面要放新人的洗漱用品和家庭用品,比如漱口杯、牙刷、健康秤、袜子,然后再次用红布包裹起来,贴上喜字。

 3、床上用品,套数2即可。大红大紫的颜色都可以,一套是给新娘带去婆家,一套是铺在新人的新床上用的。

 4、糖罐子,装满新娘喜欢的糖果,寓意婚后生活甜甜蜜蜜。

 5、红箱子,两只。里面放入新娘的礼服和新人的陪嫁礼金,不管是银行卡还是现金还是金银珠宝都是可以的。压在红色箱子底。

 东北结婚女方陪嫁多少钱

 1、看家庭条件,家庭一般女方可能会陪嫁2-3w不等,另外家庭条件好的20-30w都会有。

 2、看男方给多少彩礼,现在东北的彩礼有2-5w不等的,富裕的家庭一般是给20-200w左右的价格。

 3、东北那边男方买车买房的话,女方会陪嫁几十万的家电,彩礼这些都不太介意,只要在男方接新娘的时候多给几个红包就好了。

 东北结婚习俗

 1、择期,在东北选择结婚这一天的日子是男方定,在东北叫做正日子。

 2、迎亲,在东北一般是在结婚前一天迎亲最好。

 3、送亲,送亲的时候新娘的弟弟必须去,而且妈妈是不能送女儿出嫁的,但是爸爸可以,另外在送亲的时候新娘奥哭嫁。

 4、结婚,结婚的时候,新娘要在婆婆头上插花,而婆家会给改口费,1001元,寓意百里挑一。

 5、回门,结婚之后3天回娘家,但也有新娘嫁外地的话,需要9天才能回门。

楼主说的那个是具体一个地方的风俗吧 我不太清楚

东北婚俗

  东北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除了大多数的汉族以外,还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一些文化相互融合,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婚俗也是一样的相互融合,有自己的特色。

  先说定亲。在我们东北地区,定亲一定要有媒人。就算李家的小伙看上了张家的姑娘,两人你有情来我有意,两家的大人也没啥意见,但也要象征性地请本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给做个媒人。这就叫明媒正娶。这种媒人最好当,只是在两家之间就一些面子上不好说的话,给传传话儿。无非是什么一些彩礼钱的事情。

  谈到彩礼。彩礼分头茬礼和二茬礼。就是分两次把达成协议的彩礼钱拿给女方。这也不是随便的就拿过去,也要有个仪式叫过礼。过礼时,两个年轻人和双方的父母,还有三姨二姑妈等等和媒人相会在男方家里。女孩要给在座的各位敬烟,相互引荐,认识一下。

  过完礼之后,这准新娘就会用这笔钱给自己置办嫁妆。这以后呢,要看两个人相处得怎样,婚期定在什么时间。一般不会拖得太长时间,因为,只要不结婚,逢年过节,男方家里都要把姑娘接来过节的,这过节也不白过。男方家里的父母是要给没过门的准儿媳一笔钱。所以时间长了,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一般人家都是定下来以后,一两个月,三五个月不等,就张罗迎娶了。在迎娶之前,还要有第二茬礼要过。这次就把还差的余额一次性的付清,这一次又不必非要有个仪式了。一般由媒人把钱给姑娘带过去就可以了。也有的叫“干折干卷”,也就是讲好了多少彩礼钱,一次性的付齐,没有第二次了。

  要是有的人家有大龄的男女青年,眼看着一年比一年年龄大了,可是婚事就是解决不了。不是高不成就是低不就,就要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零点放鞭炮的时候,要那个年轻人搬一下“荤油坛子”。东北人家都吃“荤油”,就是猪大油。这就寓意“大婚动了”,表示着这青年人来年婚事会有结果了。

  订婚以后,一般在年底秋收以后,就要准备迎娶了。东北的广大农村地区,有农历冬腊月娶媳妇的习俗。这主要有以下原因。冬天,卖了余粮和一些农产品后,是农民一年中最有钱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家也还有娶个媳妇过大年的传统思想,图个喜庆吉利。

  农村娶媳妇也有自己杀猪的。自己杀猪经济实惠,除了娶媳妇办酒席用之后,也好剩下过年吃。一般人家娶媳妇都是置办三天。第一天,就是搭“喜棚”,用木杆和苫布在院子里搭个喜棚。再有就是杀猪,做一些准备工作。这一天没有外来的客人。都是家里的直系近亲属,东北叫“坐堂客(qiě)”,什么叔叔、姑姑、姨姨、舅舅、表哥表姐等等。这些人来,不光是做客,主要的也是来帮忙的,我们东北就叫“落(lào)忙”。这些人负责搬桌椅洗刷餐具等等好些个活儿。这一天,也不正式的“放席”,厨师只作六个菜或八个菜,简单一点,因为都是家里人吃。第二天,就有外来的客人了。这就要正式的“放席”了,这一天就要有“落头忙”的,也就是在“落忙”的里面,他是“头儿”,领班儿的。类似于今天的司仪,也叫“支客人”。这个角色可是很重要的,婚礼办得顺畅不顺畅,那全要看他的指挥能力了。因为东家此时会忙得晕头转向。而“落头忙”就是东家的全权代表,此人极富有经验。这一般都是村里多年来大家认可的人物,家家办事都要请他来主持。这一天,还要设礼账,把接到的礼金一一记录,以后好记着来往。第三天,这天是正日子,就在这天迎娶新娘。在过去,都是女方送亲。送亲的车天蒙蒙亮就出发了,要赶在天亮之前到婆家。送亲的人数应该是单数,回来时是双数。姑娘上车,就叫做“上轿”,要由娘家哥哥抱着上轿,这叫做“抱轿”,没有亲哥哥的姑娘,就由表哥哥代劳。由族中一位有威望的老人带队。那时姑娘的父母是不可以送亲的。结婚典礼时,要有一位老人代表女方,在酒席前说一些客气话。无非是姑娘还小,不懂事,要男方多多包涵。对姑娘说,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等等。女方家族中,也要安排一个小男孩“压轿”,到婆家后,要得到一笔“压轿”钱。到了婆家,新娘不能马上随便下轿。要在车门下面垫上一个高粱口袋。新娘要踩着高粱口袋下轿。预示着将来的生活会越来越高。过去,还有迈马鞍子,过炭火盆的,新娘的怀里要兜着用红布条绑在一起的斧子和两棵大葱。寓意着有福和过日子充足充裕。新娘还要蒙上红盖头,一些同龄的小伙伴,就用拌上五彩纸屑的五谷粮,往新娘身上抛洒,有的调皮的孩子,就使劲地打新娘。这时,那姑娘的伙伴,年轻的伴娘就要掩护新娘,“且战且退”,往洞房里走。这时眼疾手快的新郎就要一把扯下新娘的红盖头,搭在洞房的房门上,不可带着进洞房的。传说,那样不吉利。新郎这天也有特别的装束,那就是披红。所谓的披红,就是一些近亲,新郎的三姨二姑妈给新郎披红布,一般都是用红被面代替。这也有讲究,披得越多就越好,人气越旺。

  进了洞房后,炕上要铺一床新被,新娘和新郎要抢着坐在上面,谁坐的面积大,将来谁最有福气,这叫做抢福。一般新郎都是象征性的坐一下。接下来就是新娘洗脸梳头。这洗脸,要满满的一盆水,盆里要放上一些硬币。娘家来的一位小姑娘,要给挂幔帐。这事,婆家是要给劳务费的。接下来,就是坐席。席间就是新郎和新娘给来宾敬酒,新郎引荐认识一些亲戚。此时,“支客人”要全程陪着。答复“娘家客”一些问题。此时“娘家客”有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婆家生怕哪点招待不周,被人家挑理。吃完饭后,总算“三拜九叩”忙完这一段了。娘家人要走了,还要给娘家拿上四双碗筷和一块肉,这叫做“离娘肉”。终于打发娘家人走了,公公婆婆此时长出一口气,总算把媳妇娶到家了,脸上还是喜气盈盈的充满笑意。

  晚上还是一样的闹洞房。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无非是一些姑娘小伙戏弄新娘新郎。晚上,还要给新娘做一碗宽宽的面条,叫做宽心面。意思是新媳妇不要想念娘家,心里宽宽的不上火。有的人家,晚上还要请一位漂亮的惹人喜爱的小男孩睡在新人的炕上,叫做压炕。希望新人将来也生个胖小子。

  然后就是三天回门。当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娘还不能在婆家过,要到一些直系亲属家去“躲灯”,迷信传说那三天,新媳妇不能看见婆家的灯,否则,方公公。就是对公公不吉利。

1、东北人结婚女方准备两个红色的桶,桶是子孙桶,为了祝福新人婚后能早生贵子,桶的外面要用红色的布包裹起来,桶内需要放一些东西,代表吉祥的红枣,桂圆,花生和红鸡蛋,还有柏树枝,另外一个红桶内放满米,米最上面摆上红枣桂圆,代表喜事连连。

2、买两个红色的脸盆,可以选择瓷盆,瓷盆里装新人的家庭用品,比如说袜子,漱口杯,牙刷,健康秤,万年青等等,这些代表吉祥的物品,用红布包裹起来,然后贴上喜字,喜字可千万不能忘记。

3、购买床上用品,床上用品是新人婚后生活的必须品,可以选择购买两套不同风格的四件套,大红色和紫色,两种颜色都比较喜庆,婚后生活也能用,在搭配上枕头,被子等等,都必须是新买的,以前家里旧的不能使用。

4、准备一个糖罐子,糖罐子里放上自己喜欢吃的糖,放在陪嫁礼品中,也是祝愿新人婚后生活甜甜蜜蜜。

5、红色的嫁妆箱,红箱子是女儿出嫁时,父母为她准备的,里面放上新娘的礼服,放上新人的陪嫁礼金,红包或者是现金,银行卡也可以,压在红色的箱子底,父母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抚顺结婚风俗指的就是辽宁抚顺地区的结婚风俗习惯。抚顺地区的人们的结婚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但是一些特定的婚礼习俗是一定要有的,只有婚礼习俗都做得面面俱到,整场婚礼才算是比较成功的。那么抚顺结婚的风俗都是有哪些呢?

辽宁抚顺地区的人们办婚礼都是非常喜欢西式化的,但是如果说完全是西式化的,人们又会感觉到婚礼举办的不是那么的接地气,于是就会融合一些中式的婚礼习俗。下面就来说一说抚顺结婚风俗,让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一:准备婚礼用的烟酒糖、瓜子以及饮料,在抚顺提亲都是省略的,因为都是自由恋爱的,两方商量好彩礼就可以直接的给彩礼,敲定领证的日期和举办婚礼的日期。敲定好日期两方就开始准备婚礼,购买婚宴上的烟酒糖以及瓜子和饮料。当然,还要送给婚车的司机以及亲朋好友。

 二:婚礼都是交给婚庆公司完成的,因此摄像的事情新人完全不用操心,只要招待好摄影服务人员即可,专业的摄影师会为新人录制下美好的婚礼过程。 

三:婚礼要购买彩桶,气球以及鞭炮,要布置好新房,要注意的是一些的礼品都是要购买双份的,取一个好的寓意。新人要准备两套衣服,一套是西装和婚纱,另一套的话就是敬酒服。如果说是中式婚礼的话,一样要是两套的,不过也有穿一套的。 

四:婚礼的过程其实是西式婚礼,新郎新娘都带上胸花,由婚礼司仪主持,说海誓山盟的情话,新郎新娘互戴戒指,新娘子丢捧花给在场的姐妹们。完毕就开始婚宴,新娘和新郎官要每一个桌子敬酒,敬酒完毕就可以回去酒店的休息室歇着,等待宾客全部的吃完席,其中的一些好朋友就会随着新郎新娘一起会新房闹洞房。

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闹洞房都是没有固定的内容的。 看完这里是不是觉得抚顺结婚风俗非常的简单呢?其实东北人结婚都是很讲究排场的,但是有一样,抚顺地区的婚床上也是要撒上花生、大枣、桂圆、莲子等吉祥干果的,寓意新郎新娘可以早生贵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202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