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之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典型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
在偏远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员王顺友克服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为大山中的各族群众传递邮件。在王顺友身上有着忠诚、敬业、勤奋、奉献、乐观的品质,体现出一个普通***员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今年老王四十岁,牵着马儿翻山坡。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大山里,只要一回荡起这首苗族山歌,山民们就知道:邮递员王顺友来了。今年40岁的***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顺友,是木里县邮政局马班邮路的乡邮员,1984年10月参加工作。20年来,他牵着心爱的骡子和马,跋山涉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漫漫高山邮路孤独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把党的方针和政策及时传播给木里各族群众,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大凉山的儿子
大凉山马班邮路,道路艰险,加上冰雹、泥石流、飞石、野兽等种种危险以及20年长途跋涉的孤独,对一个人的意志、体力、精神都是挑战。王顺友从容面对,坚忍不拔,他心甘情愿承受孤苦寂寞、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因为他头顶上有邮政的帽徽,心里揣着党员的责任。
木里是大山的世界,王顺友是大山之子。作为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木里县境内一道道状如刀锋的山梁并排交织,山与山之间形成落差巨大的大河深谷,绝少平地。王顺友负责的邮路从木里县城到白碉苗族乡、三桷桠乡、倮波乡,往返360公里,他每个月28天行进在大山间,从海拔近5000米到近1000米,气温从摄氏零下十几度到近摄氏四十度,依次经过察尔瓦山、雅砻江河谷、座窝山、矮子沟、鸡毛店山、蚂蝗沟、山王庙峰、磨子沟、刀子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沟谷,穿过四片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在这条路上,基本没人能和王顺友比速度,惟一能同行一阵儿的是长途贩货的马帮。在木里不通公路的乡村,货物的流通要靠马帮,当地称为马脚子。一队马帮少则两三个人,多则十几个人,有说有笑,缓缓前行。熟悉的马脚子常常想拉王顺友入伙,说:“像我们这样干,受的累少,不受管束,挣的钱比你多,以你现在的操劳,少说一年也挣个十万八万的。”王顺友只是嘿嘿一笑。
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理解的幸福,那些跋山涉水的马帮怀揣着运货挣钱的梦想,穿越危险、穿越艰难,被演绎出无数传奇故事。但是,如果不是众人结伴而只是一人独行,如果不是走捷径而是迂回在深山村寨,如果不是为了运货挣钱而是为传递书信,如果不是闯荡几年而是奔走一辈子,又怎能只是“传奇”二字呢,只能是——“伟大”。
质朴寡言的王顺友爱用“伟大”两个字,他说:“送信的工作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邮政的工作是在为老百姓做事情。”
一次,王顺友把邮件送到了倮波乡政府,就在他牵着马掉头的时候,看见乡干部们正在翻阅报纸,他们看着报纸说:“西部大开发就是好,这下子,木里的发展就要加快了。”王顺友听了很高兴,因为乡干部们看的报纸是他送来的,这薄薄的报纸有这么重的分量,自己翻山越岭受的苦有这么大的意义,他觉得邮政的工作——伟大。
横断山区的气候变化无常,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早春时节,察尔瓦山冰雪覆盖,空气稀薄,气温在摄氏零下十几度,而跨过察尔瓦山,到达雅砻江河谷,气温已超过摄氏30度,暑气蒸人,一片盛夏景象。行走中的王顺友一时间是凝汗成冰,一时间又是挥汗如雨,体验着横断山那刀锋般的山梁、说变就变的天气。
邮路上的王顺友最怕下雨,而大凉山却是多雨的,暴雨来得快,躲都躲不及。一到这时,王顺友总是赶紧跑到大树下,把一路紧裹的邮包再用塑料布包好,之后才是自己披上雨衣。下雨之后,坎坷不平的山路湿滑泥泞,骡子和马都会打滑,王顺友深一脚、浅一脚攀爬,经常手脚并用。邮路上的王顺友走到哪里天黑了,就睡在哪里,大部分时间是露宿在山中岩洞或大树之下,如果赶上连夜雨就得裹着雨衣在泥水中躺一夜。
下雨天,最让王顺友苦恼的是他的标志服被雨淋湿,在太阳底下一晒,颜色退得很快,让他很心疼。无论是在山乡百姓面前,还是在上级领导面前,王顺友的形象都是脚登解放鞋、身穿邮政标志服。王顺友一个月要走烂一双鞋,裤子穿不了多久就需要打补丁,惟独上身的绿色标志服已穿了三四年,尽管已经退色变白,却仍干净挺括,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加以珍视和保护的。王顺友觉得自己一穿上邮政标志服人立刻显得不一样。他说:“山里乡亲们盼望我,其实是盼望穿这件制服的人。在山里白天都要穿它,晚上叠起来,不穿制服人家会以为你是做生意的发财人,穿上制服标志着我是为百姓做事的,坏人不起歹念头。现在单位困难,新制服发不下来,这件制服金贵着呢。”
王顺友怕下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雨季一到,蚊子、山蚂蟥便开始猖獗。山林中蚊子多得像一片黑雾,而山蚂蟥在石头上、草地上一片片伸直身躯摇晃着,等待人畜靠近,一旦叮上,不吸足鲜血是不肯从皮肤里退出来的。
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天黑了也得睡觉。王顺友搭帐篷的动作极快,在岩洞底下,或是大树下,把帆布的角系在树上,砍两根粗树枝一撑,把搭在骡子和马背上的缠皮一铺,就可以躺下了,他的枕头就是裹好的邮包,邮件时刻要放在身边。
王顺友是苗族,唱山歌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大山深处,常常走上一两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孤单难耐的时候,他就扯着嗓子唱山歌,要不就搅一碗糌粑或是烤几块土豆吃上一顿饭。深夜,映着篝火,枕着邮件,他纵声地唱着:“月亮出来照山坡,照见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
心中燃着一团火
王顺友是条硬汉子,面对邮路上的无数次危险,他闯过来了。遇到匪徒,一声怒吼,正气凛然;肠子被踢破,依然忠于职守,矢志不渝;溜索绷断了,他心系邮件,战胜伤痛……让人不禁要问,他为什么这般浑身是胆、百折不挠?因为他知道送信是在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先要是个英雄。
熟识的村民把王顺友叫成“王大胆”,而“王大胆”的胆量被考验了很多次。
2000年7月,王顺友翻过察尔瓦山,途经树珠林场时,从树林中突然跳出两个抢匪,距他只有两丈远,恶狠狠地大声冲他叫喊:“把钱和东西全部交出来。”面对匪徒,王顺友没有胆怯,他以更高的声音对匪徒说:“我是乡邮员,是给大家送报纸信件的。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说话之间,王顺友靠向自己的马,从背篓中拔出了刀子,与匪徒对视。两个匪徒见王顺友没有一丝胆怯,穿着邮政标志服,又带着刀,不知如何是好。趁匪徒愣神的工夫,王顺友纵身上马从匪徒身边冲了过去。
回忆起这件事,王顺友说:“当时很危险,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如果自己流露出胆怯,后果不堪设想。别人叫我‘王大胆’,其实我的胆子并不大。只是跑马班邮路,胆大得走,胆小也得走。”
接触王顺友的人常说他有一种“英雄情结”,王顺友爱看**,特别爱看关于英雄的**,最佩服《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他说:“王成和我一个姓,他不怕死,为了党,命都敢丢。现在没有打仗的机会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
英雄是在磨难中产生的,在王顺友的腹部留着一拃长的伤痕,记录着他一段惊险的经历。
在磨子沟边有一个叫九十九道拐的地方,是一条在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上拐连拐、弯连弯的羊肠小道。峭壁高上千米,下面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支流,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掉入江中。走在这条邮路上,前面骡子和马的粪便常常可以掉在后面人的身上,在这里,向上看不见路,看不见天,是个想起来都让人心惊肉跳的地方。
1995年11月,王顺友像往常一样通过九十九道拐,驮邮件的骡子吃力地在前面挪动,他紧跟在骡子的后面。眼看就要走出九十九道拐了,树林中的一只山鸡突然飞起,骡子惊得一个劲儿地乱踢乱跳。如果骡子掉下山崖,损失的不仅是骡子,还有邮件。王顺友急忙上前去拉缰绳,谁知刚一靠近,骡子就抬起两只后蹄朝他蹬过来,正蹬中他的肚子,疼得他一下子倒在地上,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这样的地方绝少有人,叫天天不应,躺了半天,王顺友才站起来,虽然肚子痛如刀绞,但他还得忍着剧痛赶路。
一路上,肚子的疼痛有增无减,并发起了高烧。回到木里县城,王顺友没有向木里县邮电局的领导汇报这一情况,但仍被邻居搀扶着进了医院。在医院里,王顺友的腹腔被打开,里头满是脓血和肠内物,被诊断为肠破裂、腹腔脓肿、全腹膜炎、感染性休克,需要马上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邮电局领导知道这一情况后跑到医院,恳求大夫一定要救活王顺友。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王顺友挺了过来,但他的肠子被剪去了一截。
住院的日子里,王顺友也有过动摇,想伤好后不跑邮路了,而这个想法却被他的父亲“击退”了。那个倔强的老人对儿子说:“为党做事要一辈子,怎么能当逃兵呢?亏得你还总想当英雄!”
1955年,王顺友的父亲王友才在解放军挺进大凉山时成为基干民兵,拿起枪来剿匪,之后进入邮局,走上了大凉山的乡邮之路。开始时,乡邮员没有马,只有靠自己背着邮件爬山。1965年,乡邮员有了马,那一年王顺友也降生了。1984年10月,父亲再也跑不动邮路了,把马缰绳传给了王顺友,也把对党的忠诚信念传给王顺友,他说:“跑邮路和我当年剿匪一样,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就了不起,是个英雄。”
不能给党丢脸,在大山中长大的王顺友知道是党改变了他一家人的命运,在医院里,他回想着父亲的话,为自己打退堂鼓而感到羞愧,就在那时,他写下了那首《要学石头千年在》的山歌。
王顺友说:“我文化水平低,但我知道,党员不图发财,不图当官,是做活儿很苦很累的人,对困难,看到、遇到要站出来冲上去。”在邮路上,王顺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他把自己当做党的信使,时时刻刻接受党的考验。
乡邮路上,险象环生,危险随时都会降临。2005年1月6日,王顺友走到雅砻江边准备赶往三桷桠乡,快要上吊桥时,前面十几米远处一队马帮已走在桥上。就在一刹那间,吊桥一侧手臂粗的钢缆突然断裂,桥身瞬间翻转90度,走在桥上的人和骡子和马全掉到了江中,转眼就被寒冷、湍急的江水吞没,不见了。这令人揪心的一幕,让每天行走在危险边缘的王顺友也目瞪口呆。
说起这段往事,王顺友便会想起这座桥还没修时,自己的一段大难不死的经历。那时,过雅砻江使用的是溜索,他总是把骡子和马寄养在雅砻江边的一户人家中,将邮件用塑料布包裹好,背在背上,把绳子捆在腰上向雅砻江对岸滑去。一次,快到对岸时,挂在溜索上的绳子突然绷断了,王顺友“啊”地大叫一声,从两米多高的空中摔下来,庆幸的是摔在江岸上。邮件从背上弹到水中,顺江漂去,王顺友顾不上为绳子断得晚些而庆幸,而是赶紧抓起一根树枝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捞邮件。水流湍急,再加上受了刺激,当邮件终于被拖上岸时,人也瘫倒了。
说起这些经历,王顺友显得很平静,他说:“***员是特殊材料做的,禁得起摔打。”王顺友是什么特殊材料造就的呢?人们眼中的王顺友,干瘦、沉默,40岁的人看上去像是年过五十,走路时身体习惯地前屈着,这些都是长期在高山邮路上行走造成的。瘦——源于高强度的体能支出,沉默——源于邮路上长期的孤寂独行,苍老——源于严酷自然条件的磨砺,身体前屈——源于常年在山间的攀爬。但是,在这样的身体里却跳动着一团火,一团为党做事的火。
为了大山的丰收
大凉山中的少数民族兄弟需要王顺友,因为他不仅仅送来了邮件,送来了脱贫致富的信息,送来了山里人渴望和需要的消息,更把一个***员滚烫的心与少数民族兄弟紧紧贴在一起。
木里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接合部,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全县127万人口90%分散居住在大山之中,受大山的阻隔,至今全县29个乡镇中仍有23个乡镇不通电话、7个乡镇不通公路、16个乡镇没有电。但早在1976年2月,木里全部的乡都已通邮,15条邮路单程累计2303公里——邮政在木里的意义非同小可。
1998年8月,木里遭受百年罕见的暴雨、泥石流袭击,进入倮波乡的所有大路、小路全被冲毁,各条河流上的简易小桥全被洪水卷走,整个倮波成了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受灾情况只能通过电台向县里汇报。正当大家在咆哮的河水旁发愁的时候,忽然有人叫了起来:“快看,老王来了!”只见浑身沾满稀泥、满是伤痕的王顺友一步步走来,他的白骡子变成了泥骡子,骡子背上的邮包却是干净的,用塑料布包了好几层。大家围了上去,问他伤得重不重,他说:“没什么,路太滑,摔了几跤,桥都冲断了,我是拉着骡子尾巴一路蹚泥过来的。”乡里的同志说:“老王,一连几天雨都没停,你可以避一避、等一等嘛,太危险了。”可王顺友却说:“不敢耽搁,邮包里有报纸,还有两个学生的录取通知书。而且,我来了,就说明这里与县里的联系没有断。”一席话,让在场所有的人激动不已。
白碉乡乡长王德荣对王顺友说:“我们离不开你,因为你是我们乡对外的惟一联络员。山区的群众有一个月看不见你来,他们会说,怎么政府的人这么久不来了,他们把你看成党的人,把你来送信看成是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在王顺友途经的许多村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百姓生活还比较贫困。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仅仅是买些盐、茶叶,而这些东西也得在大山中往返三四天才能买到。看到这些情景,王顺友的心中是又酸又苦。
王顺友路过的三桷桠乡鸡毛店、倮波乡磨子沟是彝族聚居区,乡民们不习惯种蔬菜。鸡毛店村的邱拉坡、磨子沟的龙布是王顺友邮路上的熟人,王顺友就从他们两家开始,传授种植蔬菜的技术,为他们送来蔬菜种子,有白菜、青菜、莲花白,教他们什么时间种,如何管理。当这两家的菜园里长出绿油油的蔬菜后,邻居们纷纷来学,王顺友又把种子送给他们。村民们从身上掏出多年积攒的皱巴巴的钱给王顺友,他见了鼻子酸酸地说:“种子不值钱的,我送你们。”现在,这两个村子的村民都有了自己的菜园,即使是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因为交通不便,被大凉山包围的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缺乏致富途径,山里的农副产品运到县城要么已腐烂变质,要么卖不出价钱,连路费都赚不回来。王顺友有时间就到农贸市场转,看各种农副产品的价格。他发现花椒价格高,分量轻,适合长途运输,就向山民们讲种花椒的好处,并且在六七月份收获的时候把县城里的花椒价格告诉村民。2004年,三桷桠乡矮子沟的杨家从王顺友那里知道县城里1公斤花椒卖到15元后,全家都为当年的丰收而高兴。此后,村民见到王顺友就会问问县城的牛羊价、花椒价、蘑菇价。
大凉山中的民族兄弟深受缺医少药之苦,苗族擅长以草药治病,王顺友就把自己家乡白碉苗医的草药推荐给大家。倮波乡60多岁的王福清跑了一辈子马帮,深受风湿病、胃病之苦。王顺友知道了,就把他的病情记下来,回到白碉时,向熟识的苗医描述病情,开方抓药,无偿送给王福清,让王福清感激不已。2004年秋天,国家组织的为老少边穷地区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的“健康快车”驶进木里,县残联把相关通知交到王顺友手中,尽管他们知道一趟邮班出去就是14天,但是他们还是希望王顺友在“健康快车”离开木里前,快一些把通知送到。王顺友牵起骡子和马上路了,倮波乡乡长扎西龙布记得,那一次本应7天到达的邮班,王顺友只用了4天,那是王顺友在大山之中连夜奔劳赶出来的时间。一位藏族老阿妈因此赶上了“健康快车”,而王顺友却被胃病折磨得脸色像纸一样白,被倮波乡政府的同志送到了乡卫生院。王顺友出班时,骡子和马背上驮着邮件,装着糌粑、马料、帐篷,此外常常会装上几包盐、茶和药,这是山里群众最需要的东西。当少数民族兄弟接过他递上去的这些包包,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时,王顺友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全家的奉献
为了马班邮路,邮政在奉献,王顺友在奉献。王顺友有三个家,路上的家是他真正的家,骡子和马是他的伙伴;王顺友与妻子儿女分处四地,他为邮政献出了自己的幸福。
王顺友常说,骡子和马是自己生命的一半,是啊,跑马班邮路怎么能少得了骡子和马呢,但王顺友没想到,1998年后单位竟没钱为他备骡子和马了。
1998年,王顺友工作的木里县发生了两大变化:一个是邮电在这一年开始分营,邮政走上独立运营之路;另一个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在这一年开始实施,占木里县财政收入9497%的采伐及木材加工产业荡然无存。
邮政与地域经济紧密联系,如此重大的转折让木里县邮政局陷入极大的困难之中。由于普遍服务压力巨大,从1998年到2004年,县局每年亏损在100万元以上。木里局账户上的可支配资金常常不够买一匹马,甚至不够买一副马鞍。
邮电分营后,王顺友用的马都是自家的。自家的马老了,跑不动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向局领导汇报了这事。令他意外的是,2000年,局领导为他牵来了一匹壮实的骡子,高兴地对王顺友说:“它就是你的新伙伴了!”后来,王顺友才知道,木里县马班邮路的情况通过《中国邮政报》等媒体报道后,得到了全国邮政人的关注,买骡子的钱是国家邮政局的一位领导同志和北京密云县邮政局一位职工受到马班邮路事迹的感动,捐钱购买的。地方领导也对马班邮路及王顺友十分关注,2005年1月,中共凉山州委书记吴靖平赠送给王顺友一匹漂亮的枣红马。
王顺友最牵挂的是他的骡子和马,局里每月给王顺友70元的马料钱,王顺友每月喂骡子和马要花100多元,给他的伙伴吃玉米粒。在家时,王顺友一遍遍嘱咐妻子韩撒喂好他的骡子和马,并开玩笑说:“你让我吃得差了没关系,要是骡子和马让你喂瘦了,我可饶不了你!”
在邮路上形影不离的白骡子与枣红马很有感情,每次王顺友离家启程,必须把它们一起牵出来,否则它们就开始尥蹶子,不肯走。但王顺友离开家时,只对妻子轻轻说声“走了”,一走就是半个月,一年在家的时间只有二三十天。
王顺友说自己有三个家,和妻子儿女的是一个家,在白碉乡的老家是一个家,独自走在邮路上和骡子与马算一个家。白碉的家有传给他缰绳的老父亲,他的弟弟们在替他这个长子孝敬着老人,最疼他的老母亲没有得到他一天照料,病逝前喊着他的名字,而他当时还跑在邮路上……
王顺友和妻子儿女的家在木里县城外的银盘组——半山腰上只有两户人家的村落。家里有三亩田地、三头牛、十几只羊、四间黄褐色的用石土夯成的房子。这个家尽管家徒四壁,却是王顺友温暖的天堂。
但这个四口之家竟然一分为四。
王顺友长年不在家,今年17岁的儿子王银海从小学开始就因离家太远而住在学校,过上了独立生活;今年15岁的女儿王晓英为了帮助母亲操持家里的生计,上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偷偷跑出家门去打工挣钱。
这个家只剩下妻子韩撒,一切事情只有靠韩撒。这个纤瘦的女子的脸上皱纹压着皱纹,可她才只有46岁。瘦弱的韩撒几次病倒在家里,不吃不喝等着王顺友回来,靠着对丈夫的信念硬挺了过来。2005年元旦,韩撒又病倒了,躺在家里两天没人知道。邻居陈老六发现王顺友家已经两天没有冒起炊烟,养的牛羊饿得嗷嗷乱叫,感到非常奇怪,走过来进屋一看,只见韩撒瞪着双眼躺在床上,已经说不出话来。陈老六跑了两个半小时的路赶到木里局求援。木里局领导立即把韩撒接到县医院,救活了她。此时,人们无法通知王顺友,因为他还在邮路上,离家还有3天的路程。
每次出班回来,王顺友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到学校看看儿子,长年不在一起生活,父子俩都不知道该相互说些什么,王顺友总是摸摸儿子的头,放下些钱就走了。在王顺友心里,常常把这种情景与自己孩提时代相比,当年父亲也是这样舍家在外,一个月回来一次,见面时像陌生人一样,刚热乎一点,父亲又走了。多少年,多少代,大凉山里的乡邮员都是这样,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大凉山,40多岁身体就垮下来了。现在的王顺友已是一身的伤病,但他坚持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凉山的每个乡村都通上公路、都跑起汽车,让马班邮路被汽车邮路取代,让自己的儿子不用再接过他手中的缰绳,而是成为现代化邮政的一员,让山里的每户人家都富裕起来,让自己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
这也正是木里县人民的愿望。当前,凉山州委号召人民立志建设“一片热土”,木里县正在以水电开发为契机进行经济的战略调整,通乡公路正在加紧建设,邮政正在努力寻求新的突破。
“翻一坡来又一坡,眼泪汪汪肚里流。不是人民需要我,哪个喜欢天天走……今年老王四十岁,牵着马儿翻山坡。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
在莽莽大凉山中,王顺友唱着自编的山歌,牵着骡子和马又出发了,在大山之巅为邮路长征增添新的里程。20年的里程给了他无数的磨难,同时,也记录着他与山民间的感情,记录着他对邮政事业的执著,记录着一个普通***员忠诚的信念。
《中国邮政报》 2005-6-2 10:29:49
摘要: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地,经过多年来民族文化的融合,渐渐的带有云南特色的婚俗也相继诞生。比如云南多数民族实行血缘外婚制,有的禁忌甚严,如哈尼族严禁姑表姨表通婚,彝族姨表不婚,壮族姑表不婚,苗族、藏族同宗及姨表不婚,白族、纳西族同宗同姓不婚,基诺族和德昂族同姓不婚。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云南的结婚文化习俗吧!一云南结婚习俗概况
云南多数民族实行血缘外婚制,有的禁忌甚严,如哈尼族严禁姑表姨表通婚,彝族姨表不婚,壮族姑表不婚,苗族、藏族同宗及姨表不婚,白族、纳西族同宗同姓不婚,基诺族和德昂族同姓不婚。但亦有例外,如傈僳族的亚血缘族内婚,同一家族内的男女,除亲生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外,其余姑、叔、伯等兄弟姐妹或再从兄弟姐妹以及年龄相当的叔侄都可结婚。独龙族曾普遍实行“非等辈婚”,即在固定婚姻集团内的嫁娶,可不考虑年龄大小和辈份长幼,亲姐妹可分嫁另一家父子。普米、景颇、纳西、白、傈僳等民族,实行姑表、姨表优先婚,舅家儿子可优先娶姑妈家女儿,这种特权,与“舅舅为大”的民族古习有关。佤、苗、景颇、怒、纳西、傈僳、白、彝等民族有“转房婚”制,多数是兄长死后弟娶嫂为妻。独龙族转房则不分辈数。
儿女婚事,有的民族由父母包办,有的则实行自由婚。纳西、白、彝、普米、怒、独龙、景颇、哈尼等民族,婚前男女社交自由,但择姻嫁娶则由父母一手包办;而傣、佤、拉祜、基诺、布朗等民族,男女社交、择姻均较自由,父母多不干涉。摩梭少女和基诺少年,待举行隆重“成年礼”后,取得恋爱资格,即可自由社交。
订婚多同汉制,一般情媒人送酒、糖等订亲礼。聘礼轻重不一。也有的实行较特殊仪式,如普米族订婚,先由男家送去酒肉和一颗猪心,女家将猪心一剖为二,一半带还男家,并将自家的猪心切成两半,留一半,送男家一半。双方将对方的一半和自家的一半合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其后男方还要送女家一头黄牛,表示女家嫁出“两只脚”,得到“四只脚”,不算吃亏。纳西族订亲后还有请媳妇(小过门)仪式,办宴席,送首饰、衣物与女方。春节,订婚男女相互到对家拜年,但未婚夫妻不能谈话往来,否则被耻笑为厚脸皮,不庄重,真是对面相逢如隔山。婚礼,多在秋收后至春耕前进行。纳西族有婚仪不见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帐篷,下铺青松毛,扎迎亲牌坊。迎亲队伍到女村,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人,迎亲者即撒“开门钱”。次日早,新娘边哭边由兄弟背至大门前上轿。男家宴客当晚,歌舞至深夜。第三天回门,女方宴客,当日返回。墨江哈尼族婚礼,夫妻同吃一条猪的右前腿,老人唱祝福歌,次日,夫妻行砍柴烧火仪式,新郎砍3根柴,由新娘点燃。
还有的行种瓜礼。第三天,新娘煮3根芭蕉心让大家吃,表示“一心相爱”。傣族接亲,沿途要鸣枪驱邪,进门行“拴线”礼:由老人、来宾把彩色丝线拴在新人手腕上,象征吉祥同心。其后敲错锣、象脚鼓跳舞,赞哈(歌手)在酒宴上演唱喜歌,宾客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向新人祝福。普米族还有锁媒人趣礼:媒人送礼至男家,3天后新娘上路,媒人和一位主方歌手被锁进屋里,两人对唱,若媒人赢,守门姑娘即刻开锁,若媒人输,则须喝全寨每家的一口酒,有的喝得烂醉,免不了被人抬着送回去。中甸县藏族婚礼,要给新人泼水,直泼到全身湿成落汤鸡才罢,表示婚后感情像泉水洁净长流。有的民族婚后夫妻还有异俗。傣族男女婚后,丈夫随妻到岳父家生活3年,称之“从委居”,以示对岳父母的酬答。彝族有的新娘婚后长住娘家,俟有孕方回夫家居住。苗族新娘亦居娘家,两三年后行“煮饭”仪式,定居夫家。
无力行聘、设婚宴,或因其他障碍(如女方父母不允),便有抢婚之俗。一种是真抢。如是颇族中,几个小伙子同时爱上一个姑娘,都想得到她,于是有人抢先下手,强抢为妻,但其后仍经媒人周旋,重付聘金。彝族抢婚也较普遍,尤其当女子不满包办婚而另自寻爱时,夫家即刻抢婚。另一种是假抢。如佤、傣、哈尼等族男女相爱,如遇阻力,则双方事先约好暗号,男家亲友没埋伏圈,女方按时借故外出劳动,到预约地点,伏兵猛出抢婚,姑娘佯装呼救,女家及其邻居闻声追赶,也只凑个热闹,过后男方又请人圆场。纳西族抢婚常因双方无力嫁娶所致,两两约定,男家虚张声势,女家假追真送,不过唱了一台戏。此外,景颇、哈尼、纳西、傣等族尚有“拉婚”、“偷婚”、“领婚”等俗,其实质与暗约假抢差不多。
二云南各族结婚习俗概述
1云南结婚习俗之彝族
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男方父母就请结摩选取一吉日,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为他们举行婚礼。婚礼举行前几天,姑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自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样是不吉利的。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内彬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富有民族情调的(青棚调),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唢呐声不断。
展示完毕后,女方家招待娶亲的人喝水:先喝茶,后喝糖水,称为"先苦后甜",接着摆好香槟,请女方的舅辈来说一些吉利的话,然后打开红盒,给新郎披上两匹红彩带。一切完毕之后,女方家盛宴招待娶亲的人,亲朋好友以及本村本寨的乡亲。席间,新郎要到每一桌先作揖,后敬酒。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饭后,才能娶新娘动身回家。如果路远,女方家会热情地招待娶亲的人住下,第二天再走,当晚,女方家院子里或房外广场上,人们通宵达旦地跳左脚舞。如果路近,当天就可以娶亲回家。
男方家聚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前时,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泼水,以示欢迎和庆贺。彝家人认为:泼了水,姑娘到丈夫家后就不会到很远的地方背水,即使天旱也有吃有喝。娶亲的队伍进了女方家门后,在供桌上点上香,磕完头,接着就开始展示带来的礼物,如衣服、鞋子、包头、钱币等。女方也展示姑娘的嫁妆,如:橱柜、箱子、衣物、凳子、被褥、彩电、缝纫机等。这时候,由女方父母请来的歌师开始唱娶亲歌,唱一段,展示一样,且唱到什么就必须展示什么,不然歌师就要用簸箕在娶亲人的头上打三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当人们进行上述活动的时候,新娘一般在楼上梳妆打扮,作出嫁前的准备。动身之前女方的舅辈带着新郎去女方家祖宗牌位前拜别,新娘则由哥哥或弟弟从楼上背到堂屋门外与新郎一同上路,媒人在后招呼所有女方家的客人去送亲。送亲的队伍以一对年轻夫妇为主,其余的姑娘的同伴或较亲的小辈,他们可以一直送到男方家。
彝家的规矩,不管路有多远,一律走路,不骑马,不坐轿,近年来也有乘坐汽车和拖拉机的,于是,娶亲,送亲的队伍在喇叭和唢呐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背、抬着令人眼共缭乱的嫁妆,浩浩荡荡地向男方家出发了。一路上,人们还弹月琴,唱山歌,跳左脚舞,热闹非凡。
娶亲队伍回到新郎家门口,要燃放大火炮和鞭炮,请毕摩念头进亲经,然后新娘在手持两枝火把的少女陪同下,走进大门并一直走到洞房中床上坐下。这时,一中年妇女主持,主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然后新郎走出洞房,来自女方家的女宾则陪着新郎留在房中,按传统习俗,晚饭时,新娘一天不得吃两家饭,由陪娘把女方带来的饭菜热了给新娘,并邀约新朗陪着吃。
接着,男方家大宴宾客,之后,在青棚院心中烧一堆火,在家围着火堆弹弦子、唱调子、跳左脚舞,这时,新郎和新娘也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围成圆圈,尽情地唱和跳,且往往跳到天亮。
天亮后,新娘去挑两担水到厨房里,同时在灶里烧一把火,表示新娘已经开始在新郎家烧火做饭,从此就在新郎家生活了。这一天,新朗家还要宴请宾客,宾客大多是本氏族内的人,外来客人已经走了,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的时间一般为四五天,新娘即回到夫家来生活,个别地方有回娘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这就要看当地的风俗了。
滇西北和滇南等地的彝族,还保留有抢婚的习俗。所谓抢婚,其实都是男女双方愿意、父母同意、媒人说好了的,抢婚只是一种娶嫁的形式。在滇西北地区,男方肖出的人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氏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
在滇南等地,抢婚的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2云南结婚习俗之满族
满族女长大,开始聘婚,但婚姻不自主,完全由家长包办。先是“年老为媒”,或“亲友作伐”,议定婚姻。由男方托人到女方家说亲,女家如有意,方可开列某旗某佐领下人及三代情况,还要写清地址、功名、职业、属象、生辰八字等,这叫“门户贴”。由媒人转交,男先于女,两家借此了解对方家世等情况,其贴必压置于家奉灶神前三日,这是古礼中问名之义,谓之“问门户”。
合婚--“相看”后,如双方同意,便开写生辰等情况,双方还要问卜确认属上中下何等婚姻,并有无妨克翁姑父母之相,这叫“合婚”。
换盅--男家送聘礼至女家时,女家受之并将手饰等物品陈于祖先位前,两亲翁并跑,以盅斟酒互相递换,然后醮祭,表示两家正式定婚成为亲家,亦有在订亲宴上,两亲翁于席间行换盅仪式的。
响棚--男方家这天要杀猪,在室外搭喜棚、锅灶,并开始接待远方亲友,房左侧还搭一个喇叭棚子,吹打起来,以使四邻能知道这家开始操办喜事,称谓“响棚”。
迎亲--婚礼正日,男家备喜轿彩车,新郎骑马及父率本家亲族、傧相、吹鼓手、仪仗等前往下墅迎新娘。在出发前还要“亮轿”,去时不空轿,轿里坐一小男孩叫“压轿”。迎新队伍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以便回来时加上新娘成双成对,以示吉利。
射三箭--新娘未下轿时,新郎于院内要连射三箭。弓、箭由司仪递与新郎,射毕再由其接过。新郎搭上弓,向天射一支。司仪唱:“一射天狼!”向地射一支,司仪唱:“二射地妖!”向轿前射一支,司仪唱:“三射红煞!”所用之箭为无镟者,以免意外。
开脸--坐帐时要开脸,也有的在拜完天地后开脸。又称“绞脸”。由一全科女人,用新镊子和五色彩丝线为新娘拔去脸上的汗毛,同时开齐额发和鬓角,以标志此女已是成婚之人。
揭盖头--辰时,吹鼓手又开始吹打,鞭炮齐鸣,由新郎家的长辈全科女人端来红糖水,让新娘子喝下,意味着以后“嘴甜”。还把鸡蛋煮熟,剥掉皮,给新娘子擦脸,意味着新娘子脸上今后不生麻子。之后,叫新郎上前,以秤杆或马鞭子将新娘“盖头”挑下,抛于屋顶或帐篷顶。新郎揭盖头后,立即用手抚发,象征“结发夫妻”。此时新郎新娘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模样。现在农村揭盖头的仪式仅是一种形式。
回门--结婚的第三天,新娘要领新郎回娘家,这叫“回门”。“回门”之前,头天晚上要倒“宝瓶”。此时新婚夫妇对坐炕上,以手拉衣服成兜状,由亲友家中一年长妇女将婚礼时新娘所抱“宝瓶”取来,向两个衣襟内左右各倒三下,接连三次,同时口念“一倒金、二倒银、三倒儿女一大群”为祝愿之词。倒毕,以瓶内原装之“金银米”熬粥,称“金银米粥”,新婚夫妻食之。“回门”时,凡打下墅的,要回去看望房东,不打下墅的直接回娘家。在时间上,回门必须带日头走,带日头回,不能起早贪晚。新郎要带上四合礼品,以示对岳父岳母的敬重。
接七送八--到了第七天,新娘还要回趟娘家,可以住一宿,叫做“接七送八”。
住对月--到了一个月,新娘要回娘家住一个月,这叫“住对月”。从娘家回来要给婆家每人带一双新布鞋。
3云南结婚习俗之白族
白族的婚礼十分隆重而热闹,大理白族的婚礼是在结婚前一天开始的。这天晚上,男方家的天井里燃起篝火,挤满屋里屋外的客人人,欣赏着白族民间艺人婚礼上演唱的“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声锁呐声响成一片,这就是白族的婚前踩棚习俗。
第二天是正式的迎亲日子。新郎在伙伴们陪同下,前往女家迎接新娘。临出发前,人们把新郎拥进屋里,在一阵锁呐和锣鼓声中,新郎的哥哥手捧一朵用红绸子扎的绣球,走到新郎面前,深深作揖,并将绣球搭在新郎的左肩上。到了新娘家门口,吹鼓手们停止吹打。这时,新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三个蜡丸似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向门前的石墩上甩去。随之就听到三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这种蜡丸,原来是自制的土炸弹,是迎亲时用来壮声威的。硝烟弥漫中,迎亲的队伍被迎进女家。新娘在哭泣,流露出一种惜别之情。当锁呐再次吹起时,新娘的哥哥已将新娘背出门外,让新娘踏上去婆家的路程。
迎亲队伍来到男方家门口,新娘还是由哥哥或弟弟背着,快步跑进新房。按照白族习俗,新娘来到男家时,那些参加婚礼的小孩是最难对付的。他们往往会蜂拥而上。一边朝新娘撤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这是为了吉利,掐得越多祝福越多。即便是掐痛了、新娘也不能发火。而新娘佩带的镜子和墨镜则是为了祛邪,也有的说是新娘出嫁头天要哭一晚上,墨镜能遮掩红肿的双眼。
进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来就辣,再加上辣椒,很难下咽。在白族语言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有的地方还将辣椒末撒进火盆里,辣烟四起,呛得人们喘不过起来。新郎吃喜面时,也要放很多辣椒。白族婚礼上吃“东坡肉”的习俗更特别。肉是用红曲米染的。事先用麻杆串好,放在碗里让新娘吃。新娘用筷子去夹,一夹就是一串,根本无从下嘴。
三云南少数民族婚俗趣事
(1)最奇特的恋爱场所──姑娘房
云南楚雄彝族山区的青年,谈恋爱有规定的场所即姑娘房。姑娘长到十六、七岁时,就要离开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织麻纺线,挑花绣朵。有小伙子来相会时,陪坐谈天。楚雄彝族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必须在姑娘房进行。姑娘房也是相亲的场所。姑娘赶歌会去了,母亲必须煮好招待未来女婿的饭菜。青年们在歌会上互相认识后,如果男方中意,很快就派人来提亲,若是男方在短期内没有动静,那就算吹了。男方提亲,女方可以拒绝。无论哪方不愿意,都只有等到下一次跳歌会上再另作选择。按照风俗,适龄女青年参加跳歌会必须领一个小伙子回家,才算有本事,同样,男青年参加歌会也以被姑娘约走为荣。倘若一个人去,一个人回,全家都不愉快,旁人也看不起他。
(2)最有趣的情书──鲜花
鲜花象征美好。云南西双版纳的爱尼青年男女,常把鲜花当作情书来传递。他们忌讳在长辈或姑嫂面前玩弄花朵。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时,采取的是一种隐晦的方式。男青年看上了女青年,为了试探对方的态度,先送一束鲜花给她。姑娘接到鲜花后先是嫣然一笑,然后根据自己的决断,又送回一束鲜花给男青年。如果自己还没有朋友,就送回单数的花朵,表示大家可以互相了解,接触;若是有了朋友或是不喜欢,就送回双数,表示谢绝。他们用以传“书”带“信”的鲜花是红色或**,扎花的线要用黑色。
(3)最古老的情书──来苏
云南傈僳族仍保留着古老的婚姻习俗,男女青年往往通过以物代信的“来苏”往来讯息,谈情说爱。当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后,就用一张白纸或芭蕉叶包上一样长短的茅草两小截、完整的大蒜一个,槟榔、草烟各一撮,再加嫩绿的树叶两小片,面对面合在一起包住,井用红线扎好,送给他爱着的姑娘;这就是情书──来苏。它的意义非常丰富、有趣:两根同样长短的茅草,表示双方各方面都差不多,我在许多姑娘中选上了你;完整的大蒜,表示以后两人要相亲相爱,永不分离;摈榔和草烟表示我的心热辣辣地爱着你,想把你含在口中;绿叶表示但愿我俩相好结婚;外面用红线捆扎,表示希望两人相爱像火一样热烈。当姑娘接到小伙子送来的“情书”后,若是同意就把槟榔、草烟嚼吃了,也回一封同样的“情书”,并加上芫荽,外面用白线扎起来。芜婆表示愿和你相好;白线表示自己清清自白。若不同意,就把相合的树叶翻过来背靠背,再加木炭一块。如果完全拒绝,那就再加上一截辣子,槟榔、草烟也要原物退还。小伙子接到这样的回“信”后,就不再追求这个姑娘了。
(4)最委婉的说亲方式──讨谷种
各民族的青年在求婚时,都有着不同的方式,云南西盟山佤族青年的求婚方式含蓄幽默、生动有趣,与众不同。如果男青年爱上了某个姑娘,便请媒人去姑娘家提亲。媒人先独自一人来到姑娘家,把男青年的人品、家境,一一向姑娘的父母介绍,然后告辞而去。第二天,媒人带着男青年到姑娘家正式求婚。待吃过水酒后,媒人便以试探的口气对姑娘的父母说:“听说你家的谷种很好,我们想讨回去种!”姑娘的父母若是满意这个男青年,就谦逊他说:“我家谷种是有,但是不好。不知合不合你们的意”这时洗耳恭听的男青年,立即高兴地回答:“我们家土地肥沃,谷种撒下会长好的。”这样,对于局外人来说,他们好似在“说东道西”,实际上亲事已定。若是女方父母不同意,他们便会推辞:“我家谷种不好,你到别家去讨吧!”或者直截了当他说:“我们家的谷种还嫩,不合你们那里的气候!”这样的拒绝,语言委婉,彬彬有礼,不伤感情,大家在面子上也好过得多。
(5)最优雅的恋爱方式──琵琶、口弦传情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多以语言交流思想,表达爱慕之情,这已是尽人皆知。但是,怒族青年男女在相恋的初期就不用语言,而是以清脆的“达变”(怒族琵琶)曲调和悦耳动听的“拟力”(怒族口弦)曲调代之。一般来说,怒族青年男女在恋爱的初期,男青年是以琵琶来表达思想感情以传情达意的,女青年感到自己的意中人来求爱了,也必然会以口弦对答。据说,这种对答,不仅可以表达爱慕之情,流露心中的秘密,而且还可以提出疑问,进行答辩,甚至还可以共同商讨有关事宜。这样以曲代谈的恋爱方式,双方可以不说一句话,完全靠演奏曲调,但双方都能意会,直到情投意合为止。据说,有的怒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完婚都没有讲过几句话。这在世界各族的婚俗中不能不说是奇迹。
(6)最古老的婚姻习俗之一──阿注婚
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有趣而奇特,但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阿注婚。阿注婚分为阿注婚、阿注同居婚、成家婚三种形态。阿注婚: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各在母系大家庭中生活,结交阿注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亲或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抚养。在农忙季节,女方家需要帮忙,男方可以前去协助。男女之间的爱情是阿注婚的基础,双方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注关系。阿注婚的特点在于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母亲死后,家庭中的女子谁能干就由谁来承担家庭的重任。阿注同居婚:在长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转变,由分居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无论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以上两种阿注婚,同一母系血缘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注关系的。
(7)最奇特的婚俗──抢亲
抢亲就是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己家结婚成亲,这种习俗,云南有几个少数民族均有,但这只是男女双方商量好的一种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县的阿昌族抢亲却有所不同,分为三种情况:
一种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有了感情,但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这时,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男方按约好的日子,邀约伙伴深夜摸进女方家,拉着姑娘就跑,姑娘有意高声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由于女方父母毫无准备,这种抢亲大都顺利。
二是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而父母又硬要为姑娘选定其他女婿。在两个男子喜欢一个姑娘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男子便相约同伴把姑娘抢回家中,未抢到姑娘的另一个男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姑娘被抢走,而不能半路截取,这是阿昌族的规矩。
三是男女双方在恋爱过程中立下山盟海誓,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抢起就跑。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直到双方家长谈判妥当才双双回家。
(8)最简朴的婚礼──劳动
居住在云南弥勒县西山区的彝族支系阿细人,自古以来婚姻自主,婚礼俭朴。他们选择对象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看对方是否爱劳动。一个相貌出众的青年,如果好吃懒做,艰难找到对象;相反,相貌平常而勤劳朴实的青年,却往往遇上如意的伴侣。
当阿细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决定结婚的时候,父母对儿女的婚事,一般都表示赞同。婚姻的程式,一般是女的先到男家劳动两天,以此向男方父母认亲。男家不摆酒席,也不请客。第三天,男女双双在一个热心男友的陪伴下又到女家认亲。女家同样不摆酒席,不请客。按当地习俗,到女家认亲的这天早上,男的要为女家挑一挑水,饭后,男女双双去劳动,以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当晚,双方回到男家。在男家再干四、五天的劳动后,又返回女家。这时,双方中若有一方心有悔意,婚事可以就此罢休;若都表示满意,婚礼就算完毕了。以勤劳取人,奠定了阿细人婚姻幸福美满的基础,所以在阿细人当中,因草率成婚而酿成不幸结局的为数极少。
(9)最独特的离婚仪式──设宴请客
拉祜人有一种习俗:结婚不需办备酒席;结婚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新婚夫妇祝福,随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便伴着新郎新娘,围着燃起簿火的火塘载歌载舞。拉祜人认为,火塘标志着夫妻双方有一颗火热的心,人们围着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妇终生相爱。拉祜人结婚这天用来招待客人的东西,是自己的旱烟、烤茶、松子、栗果之类,从来不兴讲排场。
但拉祜人离婚就大不一样。根据他们的习俗,提出离婚的一方,要备办丰盛的酒席请客,客人不必送礼。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习俗,目的在于告诫年轻人在选择对象时要慎重考虑,一旦结婚,就要做到终生相爱。同时,“离婚宴”还含有希望双方今后不要相互仇视的意义。
(10)最有趣的离婚证书──木片
云南楚雄山区的彝族,离婚证书很奇特。男女双方感情不合劝解无效,可以离婚。彝族的传统离婚,凭据则是一块木片。通常是用一节约三寸长,五分粗的松木,中间刻上“调”号,从中均匀地剖成两片,将这两片松木同时丢在地上,要丢成阴阳两相,然后将阴相的一片交给男方,阳相的一片交给女方。各自保存,以作凭证,不得反悔。
(11)奇宿婚宴“跳跳菜”
云南大山里的彝族,有一种被称为"跳跳菜"的婚宴,这种喜宴上菜的过程仿佛是高难度的杂技和舞蹈。为首的大师傅率众师兄弟,双手拱揖,面对宾客亮相,先拜天地“三界”神仙,次拜列祖列宗“三明”先祖,再拜吹唢呐的诸乐师,向他们深鞠一躬,希望配合默契,上菜成功。然后是鲜明、嘹亮的唢呐齐鸣,大师傅们次第从厨房鱼贯而出,臂搭肩顶,头顶置案,表演着哑剧,幽默而滑稽,一前一后,一张一合,互为配合步姿,一步步地进入宴席。动作要轻松、优美、流畅、连贯,落菜时先放哪碗,后放哪碗,全有固定程序。此时,大家紧张,兴奋的心弦刚一松弛,后边又接上来第二对、第三对。险哪!多达一二十个盛满了菜肴的碗,放在一双手臂上还兼跳着舞步,弄着怪相,别小看托盘,分量可不轻,非一个壮汉绝托不起来,稍有不慎,扣地一盘,那可要在众人面前丢脸,这真是顶尖民间大师级的表演赛。最精彩一幕是用10根手指,每指顶一碗菜,叫“空手叠塔跳”,上菜时,双手两肘要有各种动作,前伸,侧展,左拐右扭,双脚踢踏节拍,在乐曲中跳着舞上场,此时,宴乐达到高潮,两位搭档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保驾护航,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盯着看,但却没有一滴油汁溅下
更奇的是“口功送菜",口中衔两柄铜勺,内中各置一大碗菜,口功、臂功、腕功、指功齐用,绝不亚于杂技分毫。宴桌上每一碗菜都是全棋中一粒“子”,各有定位。一招一式,一起一落,皆自成韵。
当然不是这样,就算是这个苗族人他不会唱歌,他也依然可以找到自己另外的一半,比如说他可以找汉族的同胞,因为在汉族的同胞看来不会唱歌,这也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汉族人是一个包容度很大的一个民族,对于这些长相甜美和长相帅气的苗族人,汉族人是非常愿意和他们更进一步的,但是从这一方面也看出来了,如果一个人会唱歌会跳舞,那么也会为他自己加分不少,至少在找对象这一方面可以体现的出来。
我国是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因此这56个民族之间,他们就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生活文化,其中这56个民族里面最为有趣的一个民族,在我看来那就是苗族了,因为苗族人他们不但长得漂亮,同时他们非常热情好客,但是最为关键和吸引人的一点,那就是他们在情窦初开的时候他们会进行一种以歌会友的方式来结交对象。因此在苗族里面一个人的最基本技能,那就是必须学会唱歌,可以唱山歌,也可以唱不同的情歌,总而言之要求你必须能说会唱,一个人必须开朗活泼,这样一来更容易获得女孩子的好感。
这也因此在苗族的生活地点,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其中在贵州的苗族村寨里面,我们就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他们习惯于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当我们来到贵州这边旅游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的苗族人,他们都有隆重的民族口音和民族特色,当然了,这里最流行的一种那就是他们的情歌文化,当这些年轻人他们的年龄到达了十六七岁的时候车室,他们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了,这种表达的方式在当地被称之为游方。
只要你看中了谁,那么你就要大声地对他唱出来,可以表现自己对他的一种爱慕之情,如果对方接受了你的这个想法的话,他们也会唱歌来附和你,这样一来双方都对对方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这也因此让他们有机会能够走上婚姻的殿堂,只是在当代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这种情歌文化已经被大大的削弱了,这一点值得我们去重视,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在苗族文化中,芦笙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叫做芦笙头。
苗族芦笙队是苗族传统音乐表演团队,以演奏芦笙为主要特色。芦笙头既是芦笙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寨中最活跃的人。芦笙头具有一定地位和作用,历来受到苗族人民的尊重。他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除了负责带领队伍演奏外,芦笙头还需要处理队伍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比如人员调配、演出计划和演奏安排等等。因此,芦笙头是芦笙队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的存在,不仅可以带领芦笙队发展壮大,还能够传承和发扬苗族传统文化。
苗族文化特色:
1、银饰文化
贵州黔东南苗族妇女的银饰非常精美,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令人信服,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
2、苗年
苗族人民的传统民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自古就以阴历十月为岁首,有过苗年的传统习俗。和汉族的春节一样,清扫门户、杀猪宰羊,但他们的节日比较浓重。每到苗年各村都会举行重大活动,活动要持续十余天。活动的时候男女都会穿着节日盛装。唱山歌,吹芦笙,载歌载舞。
3、斗牛文化
牛文化伴随苗族的发展一直存在,是苗族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是苗族牛图腾崇拜的遗迹。它是苗族最大的喜庆节日。每逢斗牛节,人群欢声雷动,唢呐喧嚣,鼓乐齐鸣。
苗年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舟溪芦笙节
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龙舟节
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
捕鱼节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吃信节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人声鼎沸。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花山节
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 "跳场"或"桃花",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日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节前,几个苗寨联合产生花山会的三人领导小组,连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场在地势平坦的风水宝地。
砍火星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干贵州关岭一带。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
客家年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在农历三十晚上,家人团聚,不许外人打搅。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恶。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嘴里说:“赶牛,赶羊……”以示六畜兴旺,然后吃年饭。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家人走乡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
晾桥节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苗乡寨头的传统节日,也叫“二月二”。相传寨头人原住在也雾山,因寨头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进寨头。搬家那天,龙也要跟着搬,但石屏河水挡住了龙的去路,于是寨里的构罗(长老)们商议一下,决定架桥把龙接来,因龙象征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这座桥就修了十二个桥墩。桥修好了起名为“接龙桥”,桥是农历二月初二造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这一天寨头苗家十二房各抬一头猪,在桥上宰杀。
龙船节
龙船节,有的地方又称“龙舟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姊妹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每年春天,那里的苗族妇女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节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们便去田里捉鱼,准备“姊妹饭”、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都会受到欢迎。妇女们吃完“姊妹饭”后,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
爬山节
苗族的爬山节亦称“爬坡节”,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的三月下旬里的“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记日),即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举行。届时居住在黔东南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炉山上,他们在山上对歌斗雀,歌山人海,热闹非凡。青年男女边唱歌边沿着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一路春风一路歌,苗族的飞歌、情歌、酒歌、古歌洒满山坡,最先到达山顶的被誉为“爬山英雄”,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姑娘们的青睐。相传香炉山爬山节是纪念苗族的英俊青年阿补和玉帝小女儿阿别的。玉帝的小女儿阿别向往人间的自由生活,顺着山顶飞下来,与聪明能干、忠厚善良的阿补结为夫妻并生有三个女儿。一天黎明全家人正在高兴之际忽然鸡叫头遍。玉帝规定每天鸡叫三遍时为朝拜时,阿别若不能及时赶到,必有大祸临头。心急如火的阿别在山顶向天空飞奔时一脚将香炉山顶登垮了六层。香炉山没了山顶,阿别再无法下凡了,玉帝也因没有山顶不能享受人间香火,便罚阿补变为香炉,供烧香之用。为了纪念阿别和阿补的忠贞爱情,苗家人便在阿补变香炉这天过一年一度的爬山节。
杀鱼节
居住在贵州省贵定一带的苗族人民每年农历三月初九都要过杀鱼节。这天,人民起早来到河边,叉起河里的鲜鱼,在河边煮着吃,边吃边唱山歌,吹芦坚,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挑葱会节
是湘西保靖县翁排坡苗族青年的集会。传说很久以前,老鼻子苗寨土官的女儿阿达惹爱上了夯沙的苗家放牛郎岩诺。土官气得要死,说:“凤凰鸟哪能与钉钉雀共窝?”岩诺的老人也劝岩诺:“金银花与地巴菜同不了一个心。”阿达惹被锁在吊脚楼里,不能出去。岩诺每天黄昏赶牛回家,从夯沙跑到老鼻子寨来看心爱的姑娘。失去自由的阿达惹用歌声唱道:“翠鸟关在竹笼笼里,挂牵山上花蓬蓬哩。鸟盼花,花盼鸟,清明采青才相逢哩。”“清明采青”是苗族姑娘在清明这天,上山挑葫葱,求山神保佑。岩诺明白了姑娘的意思,忙唱道:“扯下树的藤子卷在地哩,藤也枯叶也枯好孤凄哩,盼清明,发春雨哩,缠上村儿再莫离哩。”清明这天,两人各自早出家门,正好走在葫葱茂密的翁排坡上相遇。他俩忠贞相爱感动了葫葱仙姑,促成了他们美好姻缘。因此,每年的清明节,苗族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带上蒸好的“清明粑粑”,手拿挑葱刀,男青年拿着沙刀,都聚集在翁排坡上,对歌择偶。这就是一年一度的“挑葱会”。
祭鼓节
这是苗族的传统祭祖节日。十二年一大祭,六七年一小祭。传说,人类的妈妈“妹榜妹留”是从枫树的树心里生出来的,他们死后还要回到枫树里去,人死后灵魂也要回到老家去才得安息。祖宗的老家在树心里,木鼓就是象征祖宗安息的地方。后来祭祖,“祭祖”喊成了“祭鼓”了。沿袭到现在祭鼓就是祭祖了。祭鼓是以“缰略”为单位举行的,一个“缰”是一个始祖传下来的有血缘关系的亲族,他们共同敬奉一个认为祖宗的灵魂住在里面的木鼓。祭鼓节那天,每家准备一头水粘牛,也可以几家准备一头,或买些牛肉。先放牛角斗,几百头牛一起角斗,场面是很壮观的,然后再宰杀敬供。按习惯,不论是来庆贺的亲友,还来看斗牛的客人、过路的商贩,一律留下,不准走,人越多,主人脸上越光彩。
跳花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关岭地区。这是关岭地区苗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节日。据说是为多年不生育的夫妇们举行的娱乐盛会。现在远超出这个范围。节目多在正月举行,为期三天左右。白天,吹芦笙、口弦,唱歌跳舞。晚上,对歌,谈情说爱,老人围在篝火旁饮酒畅谈。参加者有时上万人,男女老幼竞相赴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