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通常情理来说,没成家的就应该是跟父母一家,要给礼钱、收礼钱那也都是父母的事情吧?
是正确的,是这样的我们那就是男方家必须拿多少钱给女方家里,因为嫁女儿女方家里要在自己家做酒席宴请自己家的人(是结婚的同一天女方家早上吃饭,男方家中午饭,大概上午10点钟左右男家迎亲队伍出发去女方家,女家只派几个少女"陪嫁"哈哈,会回去的)古代时候不给钱是需要多少鱼肉男方家出,然后出嫁那天要弄点嫁妆家私陪嫁所以你知道这钱去哪里了吧不过你是外地人没必要我姐姐嫁的时候我家没要姐夫家一分钱,反而自己家收的礼金都给他们的新家了也有人像卖女儿似的,没有必要量力而行只要你们幸福就好了反对金钱婚姻呵呵什么年代了,没有绝对,只是表面上说谁家结婚有什么什么东西啊,好看老人要面子嫁女儿回的东西越多代表嫁的男方越好,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回的东西都是男家开始就给出去的,结婚前要谈好的,你家这需要什么什么的我记得小时候村里嫁女儿的人家还发喜饼每家都有,哈哈过年前后结婚的多,小时候没吃就望这个呢现在都没有了呵呵
江西结婚风俗由来已久,让不同地区的人都感觉妙趣横生。不管你是即将嫁到江西赣州,对于江西结婚风俗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顺利得体地度过婚礼当天。想知道 江西结婚风俗之江西赣州结婚风俗 吗赣州结婚当天都有哪些婚礼习俗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江西赣州结婚风俗之结婚前一天准备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方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送给女方,俗称:送菜和抬嫁妆。就是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女方嫁妆)等带回男家。
江西赣州结婚风俗之结婚当天婚礼习俗
1、迎亲在凌晨
迎亲。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2、拜堂时新娘要念念有词
结婚当天,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完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3、闹房期间放鞭炮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江西赣州结婚风俗之回门风俗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江西结婚风俗之赣州结婚:送满月风俗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江西赣州结婚当天婚礼习俗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先祭拜祖先。
2、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为最好。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并可驱赶邪魔。
4、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此时新郎下车,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此时,新娘的姊妹或女性好友要请男方喝甜茶并给女方红包。
6、新娘头上要插稻穗和红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媒婆将新娘挽出大厅。
7、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閤: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是新娘子有了身孕才用如没就用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为头不能顶天,并希望也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9、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猪肉和一包红包,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就是刚帮新娘遮的竹饰,用以驱逐路上之不详。
10、丢扇:新娘上礼车后,出发并向。外丢意思的意思在由一名小男孩捡起置于新娘家的米瓮,新娘则的扇子有两个并用用红纸贴一圈。有些地方习俗是有在扇子上用红线绑红包的但我们的习俗是贴圈红纸圈因是丢扇子是把不好的脾气丢掉所以没用红包。
11、不要说再见和回头: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口时,绝对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和回头。
12、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脸盆挽脸的洗脸水泼出去,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有成。
13、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放「炮城」庆贺告喜。
14、摸橘子:礼车至后,由媒婆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15、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来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或黑伞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6、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7、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18、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19、进洞房:新人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徵「早生贵子」。
20、忌坐新床:结婚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床上。
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彩礼和与彩礼相关的订婚和婚约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彩礼陋习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正日益受到关注,一些地区为此开展了多种行动进行整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现在通货膨胀较严重,以前家里有一万元,已经算是极有钱的万元户了。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别人一万元,就算几十万元,也算不上真正的有钱人。除非有一百万以上,才算是有点钱的人。现在不少农村送彩礼,都按钱的重点来送了,比如“三斤三两”彩礼,就是指的三斤三两人民币。
1张100元新版人民币约重115克,一万元就是100张100元,就是115克;但是根据钱币的使用程度,重量也会略有差异,使用较多、比较旧的、污渍较多的纸币会比刚出版的略重一些。前提是新钞,一张百元的钞票重约115克,一万元新钞就是115克;算一下发现需要1435张百元钞票,也就是14万3500元人民币。
中国农村的婚嫁彩礼一路攀升,尤其是一些贫困山区从最初的几万元飙涨至目前十几、甚至二十几万元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个别农民把嫁女作为改变贫困生活的手段,使一大批年轻人因彩礼问题而“婚不起”。内地农村逐年攀升的“天价彩礼”已让农民不堪重负,部分农村家庭因高昂礼金变得一贫如洗。
对于天价彩礼,有人说,高门嫁女,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有人说门当户对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和基本规则;一些农村的女方父母只注重彩礼传统习俗,却不注重嫁妆的传统习俗,在古代嫁妆是远远比彩礼丰厚的,有的嫁妆用来养家甚至供养丈夫读书和纳妾。事实上,天价彩礼对家风、村风、民风的破坏远超想象。彩礼成了拦住爱情、亲情的高门槛,传统民俗变成了颠覆公序良俗的恶俗。
如今农村婚事已经成为村民的沉重负担,这种负担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昂贵的彩礼,一方面是凸显的“妻荒”。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而女孩子也是最不愿再返回农村的群体。要想根除农村“天价彩礼”的陋习,移风易俗首当其冲,农民要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营造良好的嫁娶氛围。已经逐渐融入大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一代农村青年,要带头向天价彩礼说“不”,还婚姻和家庭应有的圣洁和宁静。
近年来,每到春节前后,关于“江西彩礼”的话题常常能刷屏。2023年1月上旬,一篇“江西女友向上海男友索要1888万元天价彩礼”的知乎帖文,登上各个平台热搜。虽然事后证实该事件系杜撰,发帖网友的知乎账号被封禁,但在网络上的各种评论区,依然有不少“江西女生不敢娶”的言论。
江西彩礼的现状究竟如何?5位来自江西省不同地市、在近3年内结婚或订婚的女性,近日向澎湃新闻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她们的彩礼数额分别在10万、20万、30万元左右等不同梯次,还有一位女士选择了“零彩礼”结婚。她们同时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女方父母在收到彩礼后,都会再以陪嫁的形式返还给新组建的小家庭。
上饶刘女士:
“听说江西彩礼高,外省男友和我分手”
“江西女生不敢娶”,并非只是一个网络梗。现实婚恋中,确实存在被“江西彩礼”吓退的例子。
江西上饶28岁的刘女士,在南昌读大学期间,曾谈过一个外省的男朋友,因为感情发展得不错,毕业后刘女士见了男方家长,并谈论到了结婚和彩礼的事情。
“听说我是江西的,他父母认为我至少会索要50万元彩礼,于是坚决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刘女士回忆,见家长时并未谈到具体数额,“50万”是男方父母臆想出来的数字,事后曾多次解释,江西的彩礼没有那么高、自己不会要那么多,但男方父母根本听不进,两个人之间也因此多次争吵,最后无奈分手。
后来,刘女士通过家人介绍,认识了老家同一个县城的现任男朋友,2022年两人订婚。“我们准备今年结婚,双方父母已经谈好了,彩礼188万元,‘三金’一共5万元,加起来就是238万元。”刘女士说,彩礼只是一种结婚习俗,金额并没有硬性要求,通常会选取88万、168万、188万等吉利数字。
“188万元的彩礼在我们老家县城属于偏低水平,身边朋友要30万元、40万元、50万元彩礼的也有,我比较理性,不太在意彩礼的高低。”刘女士进一步介绍说,要彩礼并非“卖女儿”,女方父母一般会在结婚时,将彩礼返还给新组建的小家庭,有些还会额外多返还一些作为女儿的陪嫁。返还的彩礼多由女方保管,会用于新婚夫妻购房购车,或是作为小家庭的储备资金等。
由于是硕士毕业,刘女士在同龄人中属于较晚谈婚论嫁的。据她对身边同龄人的观察,多数情况下,如果男方刚读完初中或高中就出来闯荡社会,工作和收入相对不是很稳定,女方的彩礼要价就高,并视其为婚后对女方的一份物质保障;如果男方学历较高,相对会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女方对婚后的共同生活有良好预期,彩礼要价就会降低;如果男女双方学历、工作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质,双方对彩礼的态度也会更加理性。
“高彩礼的背后,根本原因还是攀比心理在作祟,有些父母觉得彩礼要价越高,越能显示出女儿的金贵和男方的诚意,这种观念在农村地区尤其盛行。”刘女士认为,如今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观念更加开放,可以尝试主动参与商量彩礼事宜,说服父母不要将彩礼看得太重,“毕竟今后的日子是两个年轻人一起过,所以年轻人自己的意见最重要”。
刘女士说,江西的彩礼确实不低,但没有传说中那么夸张,天价彩礼只是极端个例,而且大多数是谣传。由于网络上形成了“江西彩礼高”的刻板印象,真实的声音反而更难被听见、被相信。
家在江西吉安的余女士,1月25日举办婚礼。她同样认为,网络上的说法存在失真。“我的彩礼是148万元,结婚时会返还,而且购买婚房我还出了18万元的首付。我另外一个朋友去年结婚也是148万元彩礼,我身边亲戚朋友彩礼没有超过15万元的。”余女士说。
宜春胡女士:
男方婚前购房买车,12万彩礼全返还
今年24岁的胡女士,在老家江西宜春的一家银行上班,爱人老家在江西吉安、目前在江西南昌工作。两人于2021年5月结婚,孩子即将满1周岁。胡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结婚时的彩礼是12万元,最后父母又添了8千元凑了个吉利数,共返还了128万元。这笔钱一直由胡女士保管着,在银行办理了定期存款。
“我们是在大学期间自由恋爱,我和我老公在南昌的同一所大学不同的校区,那时我正读大二,他正读大四即将毕业。”胡女士表示,两个人是奔着结婚谈的恋爱,所以并没有顾忌所谓的“毕业季也是分手季”。
“我老公最开始是留在了南昌,毕业前我去了广州实习,他辞职跟着我到了广州工作,后来我回到老家宜春上班,他又重新找了一份在南昌的工作。”胡女士解释,老公是程序员,宜春是地级市IT行业就业机会少,所以两个人不在一个城市工作,“南昌和宜春距离不远,坐高铁40分钟左右,他每个周末回家”。
“12万元的彩礼数额是我妈提的,我老公一口答应了,没有任何的来回拉锯,房子和车子是他在婚前就已经买了。老公给我买的‘三金’,我挑的都是比较细的,一共2万多元,结婚酒席是在各自的老家各办了一场,费用由两家各自承担,因为是普通农村家庭,花费不多。”胡女士算道。
胡女士介绍,12万元的彩礼在当地属于中下水平,一般以16万元或18万元居多,周边部分县已经到了最少20万元起步。彩礼金额通常由女方提出,结婚时基本都会以陪嫁的形式返还,如果女方家的经济条件困难,只返还一部分或是不返还的情况也有。
那结婚时,彩礼究竟有没有必要?
胡女士以身边朋友举例,“我有一个朋友,结婚时没有要彩礼,现在很后悔。她曾倾诉,由于男方父母没有花费一分钱彩礼,轻而易举就将儿媳妇娶进了门,婚后公公婆婆对她不够尊重,夫妻之间每次吵架,也总会拿当初没有要彩礼来说事。”所以胡女士认为,彩礼还是有必要,新家庭可以将其作为备用资金,万一遇上双方父母生病等突发情况,也能有一笔钱应急。
“但彩礼的数额应该降下来!”胡女士强调,“江西的彩礼水平确实偏高,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而言,如果要个二三十万元,年轻人是很难给得起的,最后还是男方父母买单。我觉得,给个68万元或是88万元,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区间。”
“谈婚论嫁,彩礼不是最重要的,两个人能互相包容合得来,才能长长久久。”胡女士说,“以我为例,我的脾气比较冲,我老公的性格相对沉稳,两个人产生分歧时,他总是会尊重理解我,我们能从校园恋情走进婚姻殿堂,这是很关键的一点。现在我们俩都在努力攒钱,打算再在南昌买一套房,以后一家人就可以每天在一起了。”
鹰潭卢女士:
“彩礼成了男性在婚恋市场上的竞争手段”
今年28岁的卢女士,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定于1月27日举办婚礼。她的老家在江西鹰潭,爱人的老家在江西赣州,两人此前是同事,2017年在工作中认识并相恋。
卢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的结婚彩礼是388万元,由于男方手头比较紧张,暂时只给了20万元彩礼,其中有一半是男方父母出的。彩礼会全部返还给新家庭由女方保管,女方父母这边,则会购置婚被等作为陪嫁以示祝福。另外结婚的“三金”是5万元,婚宴在双方老家各办一场,费用由男方承担。
“我388万元的彩礼,在鹰潭属于平均水平,数额是舅舅给出的参考,我身边的亲戚结婚彩礼都在30万元左右。”卢女士说,这在鹰潭市不算最高的,彩礼按照惯例会予以返还,女方家因为经济困难不返还或者返还部分的只占少数。
卢女士认为,彩礼在20万元至30万元区间,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在江西农村娶媳妇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彩礼最好还是返还给新成立的小家庭,“新婚夫妻大多很快会要孩子,女方生育后很可能一段时间内无法工作,加上孩子刚出生各方面花销大,所以新家庭正需要这笔彩礼,作为婚后共同生活的启动资金”。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西农村重男轻女,导致如今的农村适婚男女比例失衡,于是彩礼被迫成了男性在婚恋市场上的一种竞争手段。男方如果彩礼太低,可能连和女方见面相亲的机会都没有。”卢女士说,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家庭就会举债娶媳妇,“我表弟是2020年结婚的,当时彩礼是288万元,其中有8万元就是借的”。
不过,在江西,并非每位女生结婚都会要彩礼。当下,“零彩礼”也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
1月18日,是家在江西赣州的周女士举办婚礼的日子。周女士的丈夫是广东人,两人结婚没有要任何彩礼。因为两家距离太远,婚礼选择了在家中简办,除了传统的敬茶、改口环节,几乎没有太多仪式,男方只承担了办酒席以及给女方亲戚包红包的费用。
周女士表示,人品比彩礼更重要。丈夫对自己的家人很上心,在结婚之前父亲曾生病,那段时间丈夫出力很多,平时家中有大小事情,丈夫都会里外帮衬,所以父母对这个女婿很满意。“而且在我丈夫的广东老家,彩礼本身就比较低,所以即便不要彩礼嫁给他,也不会被说闲话。”周女士坦言,如果是“零彩礼”嫁在赣州本地,可能还是会遭受一些异样的眼光,毕竟不少人的观念还没有扭转过来。
为了有效扭转“彩礼越高越好”的陈旧观念,近年来,江西也一直在想方设法整治“天价彩礼”。各地纷纷推出了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价彩礼、将彩礼不高于一定数额写入村规民约、为新人举办“零彩礼”集体婚礼等各种举措,大力倡导文明嫁娶新风尚。
男娶女嫁,可谓是人生大事,也是历来最为为人们所重视的事情。这种重视通过一定的载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婚嫁模式。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江西宜春结婚风俗吧,看看这些传统的特色婚俗。
江西宜春结婚风俗1、送庚贴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性成年后,如果他或他的家人发现中意的女孩子,便会托媒人(多为已婚妇女)向女方提亲。在得到女方认可后,就进入到“送庚贴”的程序了。庚贴由男方填写好,送到女方家。上书男青年的姓名、年庚八字,另外写上副对子上联,并用红纸封好,外面写上一相较大的“喜”字;女方接到庚贴后,也填上女青年的名字、生庚八字,并要定上根据男方的上联所对出的下联,然后再把庚贴送还给男方。过去写这种贴子是非常认真的。
男女双方都要办洒席请饱学的老先生执笔,书写的字迹必须工整。其实写字并不难,难的是对对子,对得不好会弄得十分尴尬。当然,这种对子,一般是通用联,比如男方写“苏才郭福”,女方则写“姬子彭年”。但也有文才较高的先生,为了显示才华,给对方出难题的。
江西宜春结婚风俗2、合八字
在封建社会,男女青年订婚必须事先“合八字”,这是旧时订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所谓“八字”,即是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两个字表示其天干地支,加起来共得八个字,所以人们通常又把这叫作“年庚八字”。男方在收到女方的回贴之后下一步便要请算命先生“合八字”了。
算命先生便按阴阳五行的命理学说,将男女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如果发现双方没有刑、克、冲、害之事,而且双方的“八字”的干支合多,就表示双方八字相合。当然,如果女的有助夫旺子之命那就更是求之不得的了。此时男方就将写有双方“年庚八字”的红贴置于祖宗神位前,三天之内如果白天有里没有摔坏东西,晚上也无异常动静,家里人畜平安,且没有口角之事,就表示佳偶天成,男方就要再次委托原来提亲的媒人去女方家正式说合;如果八字不合,男方家人则会以自家福薄,无法迎娶佳媳等托词而终止此事。当然,这都是旧习,现在以生年属相论婚者虽然偶有听闻,但合八字之事已是少之又少了。
江西宜春结婚风俗3、看人家
如果合婚无碍,男方家长便会邀请女方家人及亲戚来家“考察”,俗称“看人家”。此时女方有里那些辈分较高或是说话分量较重的父系、母系女眷,大都会悉数而至,当然,被相中的女孩肯定是要亲自到场的。待见过男孩本人,看过家庭面貌,获得初步印象之后,女方参与“看人家”者便会及时开“碰头会”,形成一个基本意见,如果大家对这门婚事持否定态度,便会体面地找个借口离开男方家,通常男方的家长会礼节性地假意挽留,其后作别了事;如果基本满意,女方亲属便会同意留下来吃饭,进而双方便会就婚嫁的有关细节进行“计价还价”式的深入磋商,以表双方对于婚事的高度重视。当然,在达成了皆大欢喜的一致意见之后,男女双方便要相互交换信物,男方还得向女方下聘礼,婚姻缔结至此才算正式敲定。
江西宜春结婚风俗4、新娘开面
新娘出嫁时,一定要“开面”即是意味着新娘要以新的面貌开始新的人生。“开面”一般是由新娘的姨娘、舅娘来做,他们在帮新娘洗脸和抹粉之后,再用一根丝线,将两头结起,套在两手手指上,绞成叉形,然后用指头勾着丝线,挨着新娘的脸皮,在张缩起落之间,将她脸上的汗毛夹得干干净净,尤其要将眉毛夹成弯弯细细的柳叶眉。“开面”时,要放一挂鞭炮,以表庆贺。这后,还要给“开面”的人封个红包,以示谢意。
以上四项就是江西宜春的传统结婚风俗了,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宜春的结婚风俗呢可以讲出来分享给大家。
江西奉新的婚嫁习俗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奉新的婚嫁习俗与各地大同小异,婚配的男女双方,基本上依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亲上加亲”。婚姻形式大体可分为指腹为婚、收童养媳、明媒正娶、招郎(俗称“倒插门”)等几类。联姻程序十分繁琐,主要有以下程序:
发八字 男女青年至婚嫁年龄后,父母便央媒人前往适当的人家说合。媒人将女方“庚贴”(即出生的年、月、日、时辰)送到男家,称“发八字”,男家将女方庚贴压在中堂神案香炉底下,约七天后,如平安无事,男方父母始将男方出生的年、月、日、时辰与女方生庚请算命先生“合八字”,一般双方八字中有四字以上相合,才被视为“和合”,其中稍有不合,亦可逸强通婚,但倘有相克者,便不能联姻。
行聘 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和合后,媒人便将女方父母提出的礼单送交男方父母,如无异议,男方便按礼单要求如数将礼品(礼金、首饰、衣料、酒肉、饼面等)送至女方家中,称为“行聘”或“下聘”。女方回送鞋袜、毛巾、手帕之类物品,并盛情留宴,席上男女双方见面,男方给女方“见面礼”。
送节 行聘之后,婚姻关系即已确定,男女双方不得擅自解除,任何一方倘擅自变更,必将受到众口非议,为人所不齿。男方变更,不得要求女方退回聘礼;女方变更,则必须将聘礼退还男方。行聘后,一年三节,男方备礼物送岳父,称“送节”,女方亦给一定的回礼。
挑日子 婚姻关系确定之后,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便要嫁娶。嫁娶之前,一般先由男方父母请算命先生翻看“黄历”择定宜于嫁娶的“黄道吉日”,用红纸写成“送期贴”,携礼品送至女方家中,女方父母倘无异议,便回送“允期贴”。这样,嫁娶日期即已确定,无特殊情况亦不得擅自变更。
送嫁 嫁娶日期确定之后,嫁前一日,女方亲戚到女方家“送嫁”。新娘“开面”后,陪亲友吃“待嫁酒”下席后便进闺房啼哭,称“哭嫁”。善“哭”者,以唱代“哭”,委婉动人,其内容不外乎难舍父母、不忘养育之类。亲友闻“哭”声多前往劝慰,并给一定数量的“送嫁钱”,亦称“眼泪包”。善“哭”而亲友多者,一日收获,相当可观。
迎娶 娶前一日,男方亲友到男方家中道贺,至亲送厚礼,邻里“凑份子”。新郎晨起沐浴,穿戴一新。傍晚“铺床”。要请“福寿双全”者订被褥,并让童男在新床上翻滚,称“坐床”。迎娶之日晨,媒人领花轿到女家迎娶新娘,临行前,男方往往在花轿上贴一上联,女方亲友在村头迎花轿入祖堂,揭下上联,迅速请当地先生对出下联,贴回花轿,以示门当户对,男女相配;若对不出下联,常被人讥为姓下无才。父母嫁女,必备办一定数量的嫁妆陪嫁,一大件为“一扛”,有“四扛”、“八扛”、“半套”、“全套”之说。新娘临嫁,披红挂彩,由“伴娘”(又称“牵娘”)搀扶上轿,新娘多故意不穿嫁服、不上轿,拖延时间,以示难舍双亲,难忘家邦。最终还是由“伴娘”陪伴坐花轿到男家。
拜堂 花轿进村,喜炮喧天,新郎将新娘迎入祖堂,先行“拜堂”: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夫妻对拜后送入洞房,新郎将新娘头上的盖巾揭去,同饮“交杯酒”,谓之“合卺”。中午为正餐,大摆酒席,少则一二十桌,多则七八十桌,款待亲友,合族人众,尽数入席。
闹洞房 新婚之夜,男女老少云集洞房,或喝彩,或唱歌,尽情逗乐,称“打新房”,有“新嫂新嫂,三天不分大小”之说。“伴娘”多系精明能干、口齿伶俐的中年妇女充当,她是新娘的“伴娘”,更是新娘保护人,当宾客们要新娘猜谜、唱歌或做点烟等动作而感到难为情时,“伴娘”便责无旁贷地要充当代理人。因此,“伴娘”也是宾客们戏谑调笑的对象。喝彩的内容多为向新婚夫妇祝福,如民国年间流行于仰山、澡溪一带的彩词:“早生贵子,好事成双。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发同春。七子团圆,八仙贺寿。天长地久,十全齐美。”喝彩者每“喝”一句,便能得到“伴娘”的一份“赏赐”,如红蛋、花生、豆子等,均故意生熟混和,宾客食之大叫“有生的”,会能生育之意。闹新房要闹到夜深人倦方休,无聊者竟趁新郎新娘入睡前“潜”入床底或门后,趁新郎新娘宽衣入睡之后,突然抢被夺门而走,以此要挟新郎新娘给予更多的“赏赐”,乡俗亦不以为过。
回门 婚后三天,新娘之弟到夫家接姐姐、姐夫归省娘家,称“回门”,娘家必设宴接待。
以上所述,为奉新封建时代婚嫁习俗,大都盛行于豪门显官之家,穷家小户受经济条件限制一般从简。这些旧习俗,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虽因时间的推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内容和形式稍有改变,但基本上被承袭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旧的婚姻制度逐步废除,繁琐的联姻程序渐行简化。父母对子女的婚事,处于半作主或不作主状态,男女择偶,日趋慎重。男女双方自己相识或经人介绍相识后,如情投意合,便告父母,女方父母便邀请本家或主要亲戚到男方家商定婚姻大事,称“察家”或“看落场”,男方以衣料、鞋袜、毛巾之类相赠,每人一份。双方父母商议停当,男方便邀女方到商店“扯布”,并给女方父母送去一定数量的礼物如肉、饼、面等和礼金,这便是“订婚”。男女双方了解一二年后,便到当地政府领取结婚证书,择日摆酒席数桌,向亲友散发喜糖、喜烟,即算结婚。这些风尚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末。
8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移风易俗,婚事新办,蔚然成风。城镇青年结婚大都采取旅行结婚、集体结婚、自由婚礼等几种形式,既免了操办之劳苦,又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和农村的结婚场面越办越大,女方出嫁,男方必备办彩电、冰箱、摩托车、VCD、空调等大件,迎亲花轿已废弃,在城镇取而代之的是迎亲彩车,酒席动辄几十桌,气氛隆重而热烈。这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婚礼受到了摆阔气、讲排场、互相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