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为什么要汉化?

北魏为什么要汉化?,第1张

促进民族融合,减少民族矛盾,学习汉族文化,增强国家实力,巩固鲜卑贵族统治。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方中原汉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时代,这期间北魏孝文帝的汉化 孝文帝运动掀起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北魏的前身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该民族自东汉以来,经常与汉人接触,不仅占据匈奴故地,而且据有东起辽东,西至陇西大遍土地,由于拓跋氏的掘起,统一了北方,建立了由少数民族为主人的北魏政权。那么,为何统一北方后的北魏政权要实行汉化过程呢?这还得从其鲜卑族历史起源和历史背景说起。 鲜卑起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1980年7月,我国考古学家在内蒙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的大兴安岭北部内麓,发现了鲜卑拓跋氏原始居住的石室(嘎仙洞),由此证明鲜卑起源于此。最初拓跋部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自拓跋圭后的强大,原始社会解体,步入了奴隶社会时期,又由于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在奴隶制没有充分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很快就过渡到封建社会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依据”。拓跋氏本系游牧为生,由北向南推进中,接触到汉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从游牧业转向农业的同时,亦必然弃逐水草而居转向汉人的定居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于是乎,为进一步改变落后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在孝文帝时代掀起汉化运动的高潮,亦就成顺理成章之事了。 北魏的汉化运动主要倡导实施者为孝文帝,他登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在统一的北方大胆的实行汉化运动,其主要的内容有迁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同族通婚、礼乐刑法等六方面进行汉化改革。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孝文帝迁都的目的和意义,自拓跋圭定都平阳以来,这里一直是北魏的首都,但是平阳地位偏北,很难控制整个北方,加之北方柔然的骚扰,在军事战略上对北魏政权的巩固很不利,再者常年发生自然灾害,水旱疾病肆虐,公元487年,皇帝下诏言道:“春旱至今,野无青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卖儿卖女,流浪逃亡者甚多,可谓民不聊生也!加之北方均为少数民族贵族居多,保守势力强大,不迁都不改革将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发展。于是乎孝文帝于公元493年借口南伐迁都至洛阳。孝文帝在对任城王元澄说道:“国家兴自北土,从居于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由此可见孝文帝的宏图大志之心。 再次进行官制的改革,孝文帝依照魏晋设置三师、三公、尚书、中书、四征、四镇和九卿等中央的文武官吏;地方上设刺史、郡设太守,且设县令,杜绝了官姓家族的发展,是一项惩制官吏腐败的良好措施,另外,取消王宫贵族世袭所设假爵位。 在孝文帝实施汉化运动过程中,最重要莫过于禁止胡语胡服而宣导民从说汉语,穿汉服了。 作为一国之君的为了强国富民,他带头讲汉语,穿汉服,这可从孝文帝对胞弟咸阳王禧谈到汉化重要记载中可见一斑,“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穷,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语……。如此渐习,风化可新;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于是公元495年,孝文帝下诏令,制定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的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说汉语,才能更好学习汉人的经典著作。 在改制胡服方面,孝文帝改制汉人的衣冠,经能工巧匠六年完成,无论男女均需改为穿汉装。一次,孝文帝至邺城考察,他看见一位妇女在车上没有穿汉服,他责令返,尚书何为不察,澄曰:“著才犹少,帝曰:任城欲令著乎?”可见孝文帝对于禁胡服,穿汉装之重视程度。 孝文帝在改鲜卑姓氏和通婚方面实施了重大举措,孝文帝率先将拓跋姓氏改为元姓,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过程。公元496年,孝文帝改帝室拓跋氏为元氏,北魏太祖以来的作大著姓,皆改为汉姓;在通婚方面,孝文帝下令禁止鲜卑同姓内部通婚的陋俗,并且孝文帝自己带头积极倡导和推行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姓通婚,他自己即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女,以充后宫,又以陇西李冲之女为夫人,孝文帝众多兄弟和一些鲜卑贵族亦娶汉家女为妻为妾,并将皇室公主和鲜卑贵族的女儿嫁给中原士族,这样通过异族间的通婚关系,进一步融合了鲜卑族与汉民间的关系,也使鲜卑贵族和汉人名望士族紧密的结合起来了,不仅消除了双方存在的民族予盾,而且使二者血统达到融合,支持北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 孝文帝在上述汉化改革的基础上对刑法亦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斩刑之前的男女皆除衣裸体之法,北魏刑律制订上承汉晋,并且由国君亲自制定律令,据《魏书李冲传》所载:“及义礼仪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高祖虽自下笔,无不访决焉”,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也由此可见孝文帝重视礼法制度的程度,呕心沥血,潜心汉化用力之勤也。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另外,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也是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为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跋陀修建的。也是在孝文帝时期,五台山的佛教的以兴盛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六位国君,一个目光远大、气度恢弘的少数民族改革者。魏孝文帝因改姓元,又叫元宏。他在执政期间,对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推动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公元471年,拓跋宏才五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族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

■矛盾激发,催生改革人们说,冯太后并不喜欢这个孩子。孝文帝早熟、机灵,太后担心他长大了对自己不利,有一次,把他关在空屋里,天气很冷,只让穿单衣,三天不给饭吃,还打算把他废掉;又有一次,因为宦官说他的坏话,还杖了他几十下。

490年,冯太后死了,孝文帝按照儒家经典的规定,守孝服丧,开始不进饮食,后来勉强吃一点,但也吃得很少。鲜卑贵族劝他照祖宗老规矩办丧事,不要过哀。孝文帝却以为祖宗时,南征北战,重武略,不重文教;言下之意,不愿墨守祖宗成规,要在文治上下工夫。他对祖母的哀慕缠绵,也许并不是由于悼念,而是激励生者继续进行汉化,为进一步搞好文治做个样子。

在政治上,孝文帝是冯太后的肖孙。这两个人的事业,都是在用汉化巩固北魏的统治,而孝文帝更把它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太和十九年,北魏从平城迁都洛阳,标志着这一新阶段的开始。

中原的富庶,一开始便吸引着这个新兴的塞上政权。北魏道武帝、明元帝都曾经有过把都城南迁的打算。但那时条件还不成熟,平城和所谓近畿之地是北魏政权的根本所在,夏和柔然时时威胁着它的西境和北境,而中原地区也还因鲜卑贵族和汉族大地主之间的隔阂尚深,迁往中原,不能不使鲜卑统治者有所顾虑。

北方统一之后,实行文治的要求提上了议事日程。鲜卑统治者和汉族大地主的合作随着岁月流逝而增强。北魏政权也愈来愈依赖中原地区谷、帛的支持。原来出战士、输战马、征伐四方的中心平城,担当不了文治的任务。迁都洛阳,便成为适应当日形势的要求了。

100年来,北方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北魏的对外关系转而以和它敌对的南朝为中心。从政治上和南朝争取汉族士大夫,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太和十六年,北魏讨论行次,这是一次具有重大现实政治意义的讨论。孝文帝采纳了李彪的建议,认为北魏继承西晋,西晋是金,魏当为水,魏是正统所在。要和南朝争正统,理所当然地不能再僻处平城,就要把都城迁到汉魏的故都洛阳去。

太和十七年,王肃从江南逃奔北方,孝文帝在邺城接见了他。王肃出身江南高门,是南方士族的领袖,孝文帝对他十分器重,颇有相见之晚之意。历史记载上说孝文帝方议兴礼乐,变华风,凡威仪文物,多肃所定。孝文帝继冯太后之后,力图改变鲜卑旧俗,不仅对像王肃那样的人物相见恨晚,和南方交战,也屡次释放俘虏,说在君为君,其民何罪!还禁止掠夺,宣布犯禁的处以极刑。这些处处说明北魏是在和南朝打政治仗,把都城迁到洛阳去将要提上议事日程。

■迁都洛阳,改革风俗迁都洛阳,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但鲜卑贵族大多数还没有这种认识,不赞成迁都。

太和十七年,孝文帝不得不以南伐为名,来达到迁都的目的。这一年秋天,他率领步骑30万,到了洛阳。在洛阳,他参观西晋宫殿的遗址,像古代东周贵族经过镐京宫阙那样伤心。但是,孝文帝并不是为西晋的灭亡而伤悼。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出由孝文帝扮演主角的迁都的好戏,便以这样的独白开了头。

洛阳秋雨连绵,文武百官对着惨淡的秋天,心情十分沉重。皇帝真的要南伐吗?他们当中,有知情的,也有不知情的。雨越下越大了。九月丙子这一天,孝文帝全副戎装,骑在马上,下令三军,往南进发。大臣都跪在马前,叩头谏止进军。孝文帝满面怒容,对着这些人说:我要统一天下,你们这帮人却屡次阻挠大计。谁再说,就要治谁的罪!说完,整一整马缰,仿佛就要出发了。一个叫拓跋休的鲜卑贵族,仍然跪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嗫嗫嚅嚅地仍在请求皇帝不要南进。孝文帝富于表情的脸,忽然换了另一种颜色,用另一种口气对群臣道:这回出兵,费了不少事,用了许多钱,不可劳而无功。不南进,便迁都。你们赞成吗?赞成的立在左边,不赞成的立在右边。

这一出戏演得很出色,大军在洛阳停下来了,迁都成了定局。在南伐和迁都这两件大事上,这些文武百官暂时选择了迁都。因为南北双方多次在战场上较量过,南伐的危险性很大,谁也不愿担风险。

任城王拓跋澄被派回平城去做说服工作。他原来也弄不清南伐的目的,和孝文帝有过激烈的争论,后来孝文帝私下告诉他:平城只能用武,不适宜于文治。

他这才转过来支持迁都。拓跋澄动身回平城时,孝文帝郑重地嘱咐他:要好好干啊,革去旧俗的日子,已经到了!另一位大贵族于烈,被派回平城担任留守的重任。孝文帝曾经问他:你赞成迁都吗?于烈说:陛下的深谋远虑,我现在还不明白。我的内心,是一半乐迁,一半恋旧。

孝文帝认为这个人忠直,说:你不唱反调就行啦!平城贵族知道要迁都,一时很是震动。拓跋澄回去后,百般晓谕,众人不安的情绪才渐渐平静下来。太和十八年,孝文帝又亲自回到平城去,召集文武百官,晓以迁都的利害。

  孝文帝即位时,正当大有作为之盛年,同时国运之隆如日中天。太和十七年(493年),他决定迁都洛阳,其动机如下:

  1 镇压中原地区的起义人民

  北魏从道武帝建国(383年)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洛阳,统治中原历一个世纪之久。在这一个世纪中,他们不断迫害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因而引起了各族人民和汉族的武装反抗。这种反抗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地区遍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各省。孝文帝除了在中原地区推行均田,减轻租调,对各族人民作出让步外,为了更有力地镇压中原地区人民的反抗,进一步巩固政权,不得不把国都迁进关内来。

  2 解决塞北一带的严重粮荒

  北魏自道武帝定都平城以后,人口集中,游食者多,粮食供给感到困难。太和十一年(487年),平城一带发生严重的旱荒,北魏皇朝至此不得不迁都。况且自从孝文帝扩大推行均田制以后,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已经为北魏皇朝的主要基础,从关外的平城移都到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洛阳,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来说,就有其特殊的意义。

  3 北避柔然的包围

  当时踞居北方的柔然,势力强大,如北魏仍都平城,便有被柔然包围的危险,甚至平城也有失守的可能。倘南迁洛阳,可免累卵之危,而有磐石之安。

  4 北魏政制,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中心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亲政,是年建明堂,改营太庙,明年毁太华殿,改建太极殿,十七年改作后宫。北魏的国力至此已盛,与其在平城因陋就简的改造,不如迁都洛阳,可以彻底兴筑,以弘规制。同时,洛阳是中原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地区,孝文帝既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期,自以定都洛阳为宜。都洛阳,更能迷惑中原的一批醉心于“中夏正音”的大夫。

  5 北方统一以后,若图吞并江南,必须将首都南移

  此时南齐国力,日趋衰颓,不但不能威胁洛阳,而且孝文帝认为如大举南侵,南北统一可期。何况要南伐便得大量利用汉人,那就要迁都比较向南之处,就近征兵,更为方便。因此孝文帝迁都,实抱有侵略江南的野心。

  6 藉迁都的政策,以振鲜卑颓风

  当时北魏皇朝,虽逐步汉化,而一般鲜卑,则以建国已逾百年,不免暮气渐重,孝文帝实在想用迁都政策,来给他的族人一种新的刺激。

  (乙)改制的内容

  孝文帝在迁都前后的几年间,以全力从事于内政教化的建设与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孝文汉化运动。他的汉化政策内容如下:

  1 政治方面

  a 班禄

  魏初百官无禄,取给于人民,以致廉者不得温饱,贪者坐拥厚资。太和八年(484年)从尚书中书监高闾所请,采用汉制,规定百官俸给等差,并严防贪污。

  b 立三长制

  所谓三长,就是恢复古代的闾里制度。太和初,从给事中李冲之言,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本身免官役,又邻长家有一人得免官役,里长家有二人,党长家有三人。三长制提高了汉人的地位,认为他们是老百姓,而胡人的特殊地位也有改变,使胡人与汉人的地位相同。

  c 行均田制

  公元485年,孝文帝采纳李安世的建议,实行计口授田的均田制。此制之施行,仍由政府调查户口,把荒芜的田地按户分配给无地贫农,按耕田征收地租。均田制规定:男子在十五岁以上受露田(种谷物之田,不种树)四十亩,女子二十亩;有耕牛者,一头可分三十亩,但以四头为限。露田不得买卖,身死归还官府。人口增加时也可领新地。另给桑田(住宅或种树之田)男女每人二十亩,称永业田,桑田皆为世业,身死不还。

  d 改官制

  北魏初年的官吏名称,大都汉、鲜卑杂用。孝文帝迁都以后,用王肃原订官制,采用南朝汉族封建政权的官制。在孝文帝看来,北魏就可以成为华夏正朔相承的皇朝了。

  e 修刑法

  以中国固有的法律,重新修订。

  f 变度量

  依汉法改用长尺、大斗,做汉之五铢钱,而制定太和五铢钱。

  2 习俗方面

  a 禁同姓相婚

  太和七年(483年),下诏禁鲜卑族人的同姓相婚,有违犯者以不道德论。

  b 禁袒裸之俗

  太和16年(492年)孝文帝又禁革鲜卑人的袒裸之俗。

  c 禁胡服

  鲜卑族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衣狭而短,汉衣宽而长。至孝文帝时,自己著汉人帝王衣冠,而臣下百姓亦采用汉人的衣冠。又制定五等公服,悉依汉制。

  d 断北语

  北魏初定中原,自然使用本族的语言。军中号令用的是鲜卑语,汉人仕宦北魏皇朝,也要学习鲜卑语。孝文帝时,下令禁用鲜卑语及其他各族语言,以汉语作为北魏唯一通行语言。朝廷中有说北语者,免其官职。

  e 改姓氏

  鲜卑族的姓氏多缀语,孝文帝既废止使用鲜卑语,自然也需把鲜卑复姓改成汉字单姓。如拓跋氏改为元,独孤氏改为刘,丘林氏改为林,出大汗改为韩等。诸臣旧族,也改从汉姓。

  f 定氏族

  规定所有鲜卑氏族与汉人立相同的谱牒,奖励胡汉通婚,先从他自己及其子弟实行,令诸王子娶中原女子为妻,而将本族前妻列为妾。于是汉人民族与鲜卑民族变成了在一条阵线上。当时汉人世族与平民仍有界线,他利用汉人世族与平民之冲突,将鲜卑加入到世族的阶级之中。于是胡汉世族得到互助。但是鲜卑人到都城者日益奢侈腐败,而边疆上未受汉化的胡族,对于他们显然的分化起来。

  g 禁归葬

  命鲜卑贵族死于洛阳者,葬于洛阳北邙山,不得还葬平城。同时又令北人迁到洛阳,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郡洛阳县人。

  3 习俗方面

  a 建明堂(行大典所在),辟雍(太学),征求典籍,并定礼乐。

  b 在洛阳建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大兴儒术,重用儒生,以爵赏奖励学士,如刘芳、李彪著人以经学进身;崔光、那峦诸人以文学进身,都是很好的例子。

  四、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影响

  1 胡汉文化融成一体

  汉化政策的实施,使胡汉两族的血统、宗教、言语、风俗,和习惯等,融冶于一炉。鲜卑族之接受汉人文化,由野蛮而进入文明,文化水准自然提高,政治学术方面,亦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此,胡族便彻底溶入于汉族的集团中而不复识,使中华民族又来一次扩大。所以这时期在政治上说,被征服的是汉族;但就文化上来说,被征服的却是胡人。

  2 胡汉民族大混合,奠定隋唐的盛业

  汉化政策实施以后,北人同于南人。北人“南染吴越”,南人亦能晋语,中原正统文化与吴越土著文化交流,艺文儒学,因之兴盛。在北方,胡汉同化;在南方,文化交流的推展,胡族骁勇劲悍之雄风,熔冶于中华民族的大洪炉。中华民族亦注入新血轮,获得新生机。汉人与胡族的融和,亦沾染胡族的武风,重振蓬勃的朝气,致有隋朝的一统局面出现,开创新局的隋文帝就是汉人。

  3 使魏人失却了原有的强悍之气

  随孝文帝南迁洛阳的鲜卑贵族王室,尽是锦衣玉食,穷奢极侈之徒,他们沉醉在汉化绮梦中,“以征服民族自居,视榨取被征服民族以供享用为当然之事,因而日入于骄奢*佚”。当日奢侈之风,弥漫整个首都,王公大臣,类皆穷极豪华,生活靡糜,风气如此,纪律自然废弛。因而使他们固有的骁勇善战的民族精神,却反而没落了。

  4 造成文臣与武人的冲突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北方空虚,一部分留戍北边的族人,犹如奴隶,而禁军官兵,又时常受文臣的排抑。所谓“自非得罪,当世莫与之为伍,一生推迁,不过军主”。因此,他们对于京城贵族的享乐生活,十分不满,曾掀起变乱,公开杀戳大臣。这样一来,文臣与武人间隙日愈加深,重文轻武的观念,也愈来愈明显。

  5 导致六镇的叛变

  按南北朝时代,最重者为“婚宦”,以此分别门弟之高下。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在六镇(即:怀朔、抚冥、武川、柔玄、怀荒、御夷)的人,不论“婚”或“宦”,都不及在京师的人。洛阳的人成为清流,六镇的人成为浊流;洛阳的人变为很有钱,生活舒适;而六镇人民越穷,生活艰苦。在洛阳汉化深,文化水准提高;在六镇汉化程度浅,尚保有其原始的朴勇性格,文化落后。因此,逐渐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集团:一个是洛阳集团;一个是六镇集团。这两个集团在文化上,社会组织上,社会地位及政治地位上都不相同。所以,由隔阂而致对立,终于造成北魏帝国空前的六镇大内乱。

  6 均田制的实行,使隋唐两代的经济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均田制以官荒田授给无田的农民,保证休耕制的实施,并且规定了桑田的私有,在一定程度上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够重新和土地结合起来。承十六国破坏局面以后的北方社会经济,有了继续发展可能。此后,耕地增加,农业迅速进展,并给以后隋唐在均田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繁荣,准备了前提。这不能不说是封建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隋唐经济之所以比两汉南北朝有进一步的发展,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是起着积极影响的。

  7 引起鲜卑故臣的不满

  由于孝文帝过度重用汉人,因而引起了鲜卑故臣的妒忌。《南齐书·魏虏传》言穆泰因孝文用汉人而反,由此可见鲜卑族之不满于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了。

  8 使鲜卑族向封建制飞跃的成功

  孝文帝的一系列的改革与措施,无疑地缩短了鲜卑族人向封建化飞跃的过程,使他们家长奴役制迅速进入封建制,这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贡献。

  五、结论

  总的看来,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于中原地区,迁都洛阳,以及一系列的改革与措施,其主观动机,无非是想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所有这些欺骗性的改革都是由上而下的,虽能发生一定的效力,如笼络了一部分无耻的汉族士大夫分子来帮助鲜卑贵族统治汉族人民,但鲜卑贵族对汉族人民的压迫与歧视,依然如故。所以,并不能消灭汉族人民对鲜卑统治者的仇恨与反抗。但在另一方面,这些政策却给鲜卑、汉两大族人的进一步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固然,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就是孝文帝不这样做,也迟早会实现的;但是孝文帝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各族的融合,作出了贡献,因此,孝文帝仍然不失为一位卓见的政治家。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整顿吏治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迁都洛阳原因: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01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