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选择了远嫁,那么你能照顾父母的时间就非常少了,再加上你的工作有点忙,或者你需要兼顾自己的婆家,有时候半年不给自己父母打电话都有。你在这个家庭的地位或者说影响,随着你的远嫁会越来越边缘化。
那么你要做到回娘家有底气,那就必须得有钱,开豪车回娘家,对娘家的外甥和外甥女千万不要吝啬,该买玩具就买玩具,该给红包就给红包。还有一定要发红包给你父母或者是你哥哥嫂子,这才叫有底气。
娘家?想回就回啊。
安顿好家里,安排好时间,一张车票或者一张机票就回去了。
如果回娘家需要底气,说明什么?不敢跟婆家或丈夫说要回去,手头紧,没路费,心头紧,不敢走。还说明什么?不知道娘家欢不欢迎,不知道回娘家有没有必要。
自卑的人,不自立的人,靠婆家的人,娘家爱不足的人,才会动不动说远嫁。最本质的是,自己不够独立,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不够。这个问题,与其说是问回娘家的底气,其实是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底气。
必须有目标,必须做成事,腰板硬起来,做什么都有底气。什么远嫁近嫁,什么回不回娘家,小事一桩,爱去哪去哪,天经地义。
女子远嫁他方后回娘家的底气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女子还没出嫁在家就是人人都喜欢的好 闺女。对父母、兄弟、姊妹、姑嫂间的关系都好,给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的印象好,让人有一种舍不得离开你的感情;再就是自己有个好男人,这个男人是个爱你痛你的男人,是个能让你幸福的男人,是个勤劳能干能让你托付终身的男人;还有就是自己是个做事能干,经济独立的人;再一个就是会处理婆媳与家人的关系,会处理人情世故,无论大人小孩以礼相待,不去讨好别人也不作弄他人,不吝啬,乐善好施,有难在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远嫁后回娘家,必须有经济基础,每次回娘家肯定得给爸妈钱,给他们买衣服,买点补品,伴手礼……也得给父辈的叔伯一点红包烟酒,还有小辈的红包零食,算下来也不少钱了如果条件不错经常回都没关系,但如果自己本身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真的不怎么敢回去,怕别人笑话。当然,爸妈永远欢迎你回去,爸妈永远是最关心我们的人。
俗话说,闺女闺女是一门亲戚。虽然这样说,如果远嫁他方,回一趟娘家不易,无论有无底气,亲人总归是亲人,爹娘总是期盼女儿回家常回家看看。
说到回娘家,人受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回娘家也提心吊胆,这是不必要的。亲情总比金钱珍贵,无论远嫁到何方,回娘家看看是女儿尽孝的一份心意,有条件就给二老多买些礼物,没条件就少买些,爹娘也不会计较的。至于村里其它人的眼光和看法甚至闲话,完全没有必要在意,毕竟自己是回娘家看爹娘,不是看四邻八家,自己的心意尽到是根本,无关他人。不要活在他人的眼光和语言里,自己一家人幸福是真。
导读:回娘家一说一直有很多说法,也有着诸多禁忌,最常见的回娘家讲究在春节过年期间,那么结婚后能回娘家过年吗?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年行吗?想知道出嫁女儿回娘家禁忌有哪些,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在我国北方,春节团圆的含义只限于父母和儿子、儿媳们,出嫁的女儿被视为外人,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年的,而在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这种习俗也依然存在,出嫁的女儿如果回了娘家拜年,也是有许多禁忌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女人婚后大年三十是要待在夫家的。有句俗语说:“年三十的火,正月十五的灯。”意思是说出嫁的姑娘不能看见娘家年三十的火,如果看见了娘家来年就不发财,不兴旺。
而且在人们的观念中,嫁出去的女儿已经是外人了,所以在新年第一天这个合家团圆的喜庆之日,她们应该和夫家人待在一起,否则会造成夫家人不能团圆的局面。同时,出嫁女在这一天回家,也会让娘家越过越穷,减丁,破财等等。
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过年,会把娘家吃穷,过年的时候,娘家要请神送神,嫁出去的女儿是别人家的人了,是不能在家过年的,对家里不好,会影响一年的运程的。因此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年,尤其对娘家哥哥和兄弟不好,会让娘家破败。
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能再吃回头饭,尤其是大年初一不能在娘家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有“覆水难收”之寓;更要让女儿对娘家“心凉”,不再想家,死心塌地在夫家扎根结果,一心一意构筑好自己的新家。
嫁出去的女儿不管自己跟娘家的感情再怎么深,出嫁之后其实自己都已经是另一个家庭的人了,在结婚之后自然是需要各人在个人的家庭里面团聚的。而通常看来,回娘家过年都不是跟自己的家里人团聚,这样代表着自己的夫妻感情不合,或者自己在丈夫家过得不好,不仅惹人非议,还容易对夫妻感情也产生影响。
在我国不少地方,要是嫁出去的女儿留在娘家过大年,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夫妻两个感情出了问题,甚至可能已经要离婚了,这个时候出嫁的女儿才会在娘家过大年。
出嫁女儿回娘家禁忌
1、回娘家忌摸锅、勺
在坊间,我们经常能听见“摸勺不死公公,死婆婆”、“拿火柱不死公公,死女婿”等话语。虽然这些话十分的封建迷信,也无科学依据,但由于在民间流传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毒咒。就算明明知道是假的,但是经常听见也会对自己的心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新妇在回娘家的时候,最好应该遵循这些习俗,尽量不要碰这些让人忌讳的事物。
2、祭灶日不宜回娘家
河南一带,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有不宜回娘家的习俗。一般来说,新妇回娘家住的时间不宜太长,住的时间太长,一是误婆家的事,二是误娘家的事,已出嫁的闺女是客人了,不免要认真对待。很多旧的习俗在当今也渐渐被人遗忘了,因此一些古时的回娘家习俗了解便可。
3、忌正月初一回娘家
正月初一就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是合家团圆的喜庆之日,按照传统风俗,很多地方是禁止嫁出去的女儿在大年初一回娘家的。因为在这些地区人们的观念中,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大年初一需和夫家人团聚在一起,倘若在大年初一这天回娘家,就会造成夫家人不能团圆的局面。
4、其他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床睡。
过年的时候不能在娘家扫地。
在娘家过年或十五的时候,晚上点灯前要回婆家,不能看娘家的灯。
嫁出去的女儿久住在娘家对兄弟财运不好。
嫁出去的那天出了门不能回头望,回头望就意味将来在婆家过的不顺,终究要回来的。
不能在娘家坐月子,或未出月子回娘家,这样会招霉运。
白族新娘出嫁要一路哭到男家。新娘进入洞房要由新郎背着,并且吃放了辣椒面的交杯酒。吃辣椒面表示亲亲热热、白头到老的意思。
剑湖畔的白族婚礼
居住在剑川县湖周围白族人民,有着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这里的婚礼隆重、热烈,颇有韵味。
白族青年男女成婚,有一定的礼仪和完整的婚礼形式。婚期一般有三天,第一天男方把部分结婚用品和一桌“八大碗”筵席送到女方家,以示对新娘的关心;第二天举行婚礼是整个婚期限的高潮;第三天是“回门”,是婚礼的尾声。
举行婚礼这一天,按传统风俗,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上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也必须坐花轿才能出嫁,这种习俗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变。这是由于近年来白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娘娶回后,按白族传统的习惯举行结婚典礼,俗称“拜客”。“拜客”时,按男方事先拟好的“拜客”名单,由新郎新娘对家族中的长靠一一敬拜,不许可有遗漏。之后,新娘要向家人赠送礼物。按风俗,新娘向家人赠送的礼物必须是自己亲手缝绣的枕头和布鞋。在进餐时,新郎新娘要陪亲友来宾进餐。这时候,客人们可以给新婚夫妇出些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堂屋里充满了喝彩声和欢笑声。
傍晚,新郎家再次把全村的老者和长辈请来,喝酒、呷茶、吃喜糖,庭院里谈笑风生,热闹非常。孩子往往也不甘寂寞,找到洞房的空隙处燃起辣椒粉,拚命往里扇烟。于是,随着欢笑声和咳嗽声,洞房里送出一包包糖果、饼干、瓜籽……
“回门”这一天,新娘早早就回娘家去。到傍晚,夫家又派出小姑子、介绍人接回新娘,这时新娘必须哭着离开娘家。新娘的哭一般按白族妇女特有的哭腔进行,其声凄泣委婉哀怨感人,倾诉了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间的难舍之情。
有趣的是,“回门”这一天,新郎也要邀上十来个亲友一起去女方家,但不同小姑子、介绍人一道同行,也不必去接触新娘。按白族传统风俗,新郎和亲友可以在女方家招待的筵席上藏东西,女方家也故意在餐桌上多放一双筷子让新郎藏回去,意思是:你家添人了,带一双筷子回去!当新郎等人藏东西的时候,正是新娘家最热闹的时刻。堂屋里巧答暗对,妙趣横生,给婚日增添了别具一格的喜庆气氛。亲友等人藏了东西回到男方家后,可以用藏到的东西向新娘兑换一份礼物。这种风俗除给婚日增加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之外,也为新娘今后在新的环境里生活奠定了一个美好的基础。
白族婚礼有人曾概括地说,在大理地区参加白族人家的婚礼,不仅能品尝到白族的名优特产食品、佳肴,看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且还能体验到一次难得的妙趣横生的独特民族风情。
白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过去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男方要付昂贵的聘礼,举行婚礼时还要花费很多的钱财。现在虽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改进,但至今还保留有传统的古老的风情习俗。
男女经过自由恋爱或经人介绍,经定婚确定关系后,在举行结婚时,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结婚日)之前,请人搭好彩棚。并在结婚正喜之日前一天晚上,要邀请乡寨中会唱演戏的人来唱戏(俗称板凳戏,即一人拉琴,几人扮不同角色演唱人或请人唱带有恭喜祝贺之词的吹吹腔(即用唢呐伴奏)、大本仙等曲调。人们一边吃、喝、品尝着主人摆下的果品、茶水。 酒,一边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品食一碗圆宵,以示预先庆贺大团圆。
第二天,即正喜之日,从早上起便开始摆宴待客,当来宾开始品尝果酒后品食酒菜佳肴时,新郎在一个陪郎的陪伴下, 踩着唢呐吹奏起的“龙上天”乐曲,一桌一桌地给客人们敬酒、敬莱,而这敬法要跪着双手托盘把酒、莱(只一盘或一碗 茶)一敬上。迎亲时,有的地方新郎不去,迎亲的陪郎、陪女在媒人率领下,在唢呐声中去迎亲。到了女方家门口唢呐手要用力高声吹奏“蜜蜂过江”、“大摆队伍”、“迎亲调”等内容欢快、热烈的乐曲6次,女方家才由几位年长的男女亲戚数人出来招呼迎新的人进门。然而,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迎亲的人刚要迈进门,就被女方家的几位老人拦住路,用出几副对子(即楹联)或提几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类的语句,如:“你们从哪里来?”“路上碰见什么?”让媒人或新郎回答,人们把这一习俗叫“路考”。这一问一答不仅要灵机应变,而且还要讲究决,对答如流和有风趣,显得很有学问。若哪一方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常常会引起一阵阵爽朗而又充满喜气、欢乐、愉快的笑声。有的地方迎亲时新郎必去,同样碰到“路考”,人们称 “考姑爷”或“考新郎”。
迎亲的人们进门后,女方家便由4个或6个小男孩逐一给他们敬献苦茶、甜茶、糖茶。然后由媒人(或新郎)给女家父母、兄嫂、长辈拜堂、敬酒,女方父母给煤人小孩披挂一道红彩。这时新嫁娘(新娘)要大声哭起来,人们把这哭称为“哭 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后哭兄嫂、弟妹、长辈、女伴,这哭不仅一边哭,而且一边成段成段地哭唱父母养育之思,兄嫂。 弟妹之情,伙伴友谊,长辈的关心爱护,今后自己不知如何生活等,若遇到妯娌不和就趁这时也借哭之机,用调子哭唱出自己心中的不平,然后才随迎亲的人出门。在去新郎家的路上,有的地方新娘是坐轿或骑马,在欢快、激越的唢响乐曲声中上路。
迎亲的队伍还没回到男方家,早已有男方家的长辈在门口相迎。人们一进门,新媳妇便在伴娘及男方女长辈的簇拥下上楼进行梳妆打扮。在新娘梳洗打扮时,在楼下从楼梯口到新房的必经处,早已等候着准备指新娘的人们,据说这格新娘的习俗是为了沾喜气而留传下来的。待新娘装扮好,准备入洞房前,只见两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举着用松明点燃的火把,在人们喜悦欢乐声中,从楼梯口飞步跑向洞房,随之新媳妇在两个伴娘的簇拥下,在人们争相掐新娘的举动和嬉笑声中大步跑进了洞房。 洞房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门上挂有一把筛子,内安有一面镜子,镜子上又安放着一张弓,弓上有并排散开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这些吉祥物是祝贺一对新人今后生活勤劳、勇敢。幸福的象征。新媳妇进洞房后片刻,便开始举行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是在进洞房之前便举行了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一对新人入洞房时,风趣的是俩人都不约而同地争坐枕头,据说谁先坐到枕头上,今后就谁当家,不过,这只是为风趣增添一分欢乐,往往是女先男后,那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然而,这时不知是谁在那盆暖和又象征兴旺的炭火里理好的辣子面发挥了奇效,辣味直呛得新郎、新娘流泪,呛得不时消鼻涕、打哈欠,逗得出出进进洞房的人们笑声不绝,使洞房洋溢着一种独有的喜气。一阵嬉笑过后,辣味呛过,夫妻喝交杯酒,以示相敬相亲,永结同心,恩爱白头。晚上有的地方新媳妇由女方长辈二人和伴娘及男方家长辈妇女数人相陆在一起吃“细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后,有的地方在阵阵欢快的喷呐声中,开始举行“除拜”(即拜亲) 仪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妇拜男方长辈,受她一拜的人都会得到她亲手加工制作的布鞋一双,上辈人接过鞋子,多少要给她几元钱或一点礼品。最后由新娘下辈人、邻里小孩一齐拜新娘,每人都会得到一份喜钱或一件礼物。这时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围观的人常常在唢呐声中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使婚礼增添了不少的欢乐和炽热的气氛。 待“除拜”结束,年轻人便一齐拥入洞房,一边品尝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果品,一边在嬉笑声中开始进行闹洞房的风趣活动。
第二天,男方家送喜神,女方家接新人回门,一般都是当天返回,路程远的则在娘家留宿,至此,婚礼结束。
内蒙古警方经过调查后发现背后存在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骗婚团伙。
2021年3月中旬,内蒙古一男子尹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他在快手app上看到刚“结婚”两个多月的妻子娜娜居然和别人举办婚礼。今年35岁的尹某算是大龄青年,经人介绍和父亲一起前往甘肃相亲,结果掉入了骗婚团伙精心设计的陷阱。尹某和父亲赶到甘肃后和娜娜的“姨娘”取得联系,并以视频通话的方式看到了娜娜的相貌,一番交流过后尹某对相亲对象非常满意。为博得尹家人的信任,所谓的“妻子”娜娜和姨娘编造了一个凄惨的身世来糊弄尹某。
在他们的设定中,娜娜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孩,一直在家照顾生病的父亲,还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所以对丈夫的选择比较谨慎。当尹家人提出结婚时,娜娜和姨娘便有理由推脱,甚至编造出娜娜所在的村子要修建高架桥,迟几个月结婚将会获得数量可观的拆迁补偿款。尹家人一想,先把事情定下来迟几个月结婚也没关系,于是共支付彩礼及其他费用148万,并在尹某老家举办婚宴。
结婚两个多月本该是蜜月期,可娜娜总是以各种理由回娘家。本来尹某没多想,直到他在网上看到娜娜和他人结婚的视频,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警方接到报案后随即展开调查,查证后娜娜和她的“姨娘”并不是亲戚关系,两人都是诈骗团伙的成员。通过自导自演、设置剧本等方式骗婚,目的是骗取男方家给付的彩礼、三金等费用。目前已经有19位男性上当受骗。若是内蒙古警方没能及时抓获这个骗婚集团,还会有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