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婚礼形式较多,各不相同。在结婚古俗中以踩麻袋和推木雁比较有趣。在结婚这一天,新郎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骑马来到新娘家。
女方在新郎下马的地方放一条麻袋,麻袋里装的稻谷之类的粮食,新郎下马时第一脚必须踩在这个麻袋上,意味着将来新郎新娘婚后稻谷满仓,生活富裕,表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
新郎到新娘家之后,被引到“新郎房”前院,地上铺有席或者毯子。当伴娘把系有白绸布坠子的扇子交给新郎,把木制雁放在新郎面前时,新郎要行一次礼,然后跪下来用右手握扇,用扇推雁,一直将雁推到“新郎房”台阶为止。推雁时如不小心,把雁推翻,说明新郎不机灵,蠢笨。
新娘家铺席时往往有人在席子暗处搞些名堂,想让新郎把雁推翻。所以新郎推雁时往往假装用扇子推,实际用手推,以免推倒,但不能让人家看出来。推完雁,进“新郎房”就坐。吃过饭,新娘和新郎一起向父母与亲戚行礼告别,新郎骑马前行,新娘坐轿随行。
朝鲜族在婚礼上为何要让新郎推木雁,说法比较多,有一种说法很流行,据说,雁一生只配偶一次,以后形影不离,不管是雄还是雌,如一方先死,另一方不再配偶。在婚礼上推木雁,象征着爱情忠贞不渝,白头到老。
朝鲜族婚礼,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新郎要接受大桌。大桌是朝鲜族举行婚礼时专为新郎或新娘准备的筵席,大桌上摆放各种食品,其中最醒目的是嘴里叼着红色尖椒的煮熟的公鸡,隐喻着早生贵子。这时,新郎在伴郎及娘家男眷代表的陪同下坐在大桌前,喝下伴郎斟满的三杯酒,然后用饭。按照朝鲜族婚俗,新郎吃的饭里面有三个鸡蛋,寄托着生儿育女、生活美满的良好祝愿。新郎接受大桌后,新郎、新娘辞别新娘父母,将返回新郎家,至此,时代广场上的表演全部结束。
先由媒妁给男女两家提亲,如果两家人都满意,便由男方家长向女方家长递送“请婚书”。女方家长接到“请婚书”之后,再经媒妁回复“许婚书”。男方家长向女方家长递送“请婚书”时,附以“四柱单子”,所谓“四柱”,是指小伙子出生的“年、月、日、时”四项内容。女方家长核对男女双方的“四柱”,如果认为合适,便确定婚约,反之,便取消这门婚事。婚事一订,男女两家定吉日,兴趣行“冠礼”和“笄礼”。过去,朝鲜族小伙子都留辫子,成婚之前举行仪式,将辫子在头顶上挽成髻,并戴上冠,以示成年,谓之“冠礼”。所谓“笄礼”,也是通过一定的仪礼把姑娘的发辫盘成髻,叉上发钗。
大礼包括新郎的“初行”和兴趣行婚礼两个过程。新郎从自家前往新娘家附近的临时停留所叫做“初行”。结婚这天,新郎身着“纱帽冠带”,手持一把大摺扇或“阳伞”(一块长方形红布,两边拴有小棍。摺扇与阳伞均以摭脸。)骑马前往女方家举行婚礼。陪同新郎前往的有“上宾”、“雁夫”等人。“上宾”由父亲或叔父担任。前往新娘家时要携带“婚函”,里面装有赠给新娘的衣料和“许婚书”。新郎一行到临时停留所后稍事休息,准备参加婚礼。婚礼在新娘家里举行。先“函夫”向新娘家的女眷递交“婚函”。女眷用双手撩起裙子兜接,拿进屋里让其他女眷观看里面的礼物。
接着,由“雁夫”向新娘家递交用彩布包裹身子的木雁,用以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新郎踏着踩布,徐徐步入新娘家的院内。新娘家把木雁放在踩布或一张小桌上,新郎用扇子轻轻地推移三下,尔后站在喜桌旁边。此时,新娘由两名“伴娘”搀扶,从屋里缓缓走出,站到新郎对面。
这天新娘的打扮是,头挽“大发”,上戴“簇头里”,发钗上悬垂二两宽“发带”,垂于前胸两侧,身穿“长衣”。新郎新娘隔着喜桌相向而立,在司仪的主持下行交拜礼和合卺礼。所谓交拜礼是新郎和新娘互致跪拜礼。合卺礼则是新郎和新娘各斟一杯酒,相互敬饮。
谈到具体的结婚礼服,现代婚礼都会备上几套,比如敬酒的时候一套,比如典礼的时候一套,比如迎宾的时候又一套,这在传统的婚礼上并不会那么多,新娘也没有那么多的任务。但是要搞唐朝复古婚礼,唐朝婚礼服饰主要在典礼的时候以完全复古的风格选择更豪华的唐装作为礼服。而在其它的环节上,可以选择中式其它风格的喜服,比如敬酒的时候穿旗袍也是有的。而唐式习俗中的喜服,男冠,女戴,都非常的讲究。
首先,古代人的着装更加保守传统,但是在唐朝婚礼服饰中,却明显的不同,因为在唐朝以胖为美的时代,女人的服装中露出脖颈是个主要的特色,而在汉服的基础上,新郎的礼服还是有明显的汉服的痕迹,而新娘的礼服,也是以汉服的宽大为基础,但是有了在肩,袖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加几层套起来的正式礼服,会有很多细节的变化。这其中礼服中的腰带都很重要,特别是礼服男女都配有腰带,让礼服看起来更加隆重而有特色。
其次,新娘的服装有明确的设计方案,也可以增加点个性特色,这是在唐朝婚礼服饰服务于现代婚礼之后的变化。而这其中婚礼的风俗可以遵守,又增加了时尚元素的搭配,更显高贵气质,符合现代人审美。尤其是手饰的搭配上,新娘妆一定会有王冠的,虽然不是古代的纯金纯银,但是整体的效果也着实更好。尤其是从整体的搭配来看,冠带与礼服之间,增加细节装饰,还配有大红盖头等等,可以为整体的婚礼增加更多喜庆的气氛。
最后,现代人熟悉的唐朝婚礼服饰,都是当年的官服,虽然不是皇家的服装,但是也是上层人士的服装,因为现在已没有什么门弟之说,所以自是选择更华美的类型。新郎礼服的特点是帽子戴花,而几品官戴并不重要,每对新人都有一种显贵身份的意思。当然在复古的婚礼形式中,新娘与亲戚们,特别是父母,伴娘伴郎等等,也需要与之搭配的礼服,这样才能在整体的婚礼效果上显得更加一致,而且搭配得巧妙,也在于婚礼的效果更传统而隆重,喜庆。
戴冠之礼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时举行的加冠仪式,表示其已成年。
戴冠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其实它对我们生命过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当今流行的所谓“成人仪式”。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
戴冠之礼的礼仪特点:
戴冠之礼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
女子年唻臫十头筿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中就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的记载。
韩国的传统婚礼服选用的是宫中礼服。婚礼在韩国备受重视,因此,即使普通老百姓,也被允许在婚礼当天穿着宫中礼服。新娘的婚礼服通常是**上衣、深红色裙子、草绿色唐衣,上面套圆衫或白花袍,头上戴龙簪,配上飘带,头戴花冠或礼帽。新郎的婚礼服则是官吏的常服,配冠带和纱帽、穿木靴。
朝鲜族婚礼风俗:
朝鲜族婚俗制度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
一、朝鲜族婚礼有哪些流程
朝鲜族的传统婚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骑马去迎亲,然后在新娘家举行的婚礼就叫做新郎婚礼,一般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的:
1、奠雁礼
新郎迎亲时需要带一只彩色模雁去女方家,放到新娘家客房门外的小桌子上,然后把模雁往前轻轻推三次,最后行跪拜礼。雁是双双高飞,至死不离的一种鸟类,奠雁象征新郎新娘像雁永远不会分离,忠贞的爱。
2、交拜礼
在行了奠雁礼后,新郎、新娘一内一外相互进行跪拜,还要互敬交杯酒。
3、房合礼
交拜礼后,新郎才能进到新娘房间同新娘见面。
4、席宴礼
就是新郎接受婚席。桌上摆满各种糕饼、糖果和鸡、鱼、肉、蛋等食物,宴席结束时要上饭上汤,汤底下有3个主熟鸡蛋同,新郎吃一两个熟鸡蛋,再留一至两个给新娘吃。
二、朝鲜族婚礼风俗
1、鸡叼红辣椒寓意早生贵子
在每对朝鲜族新人的婚礼上都有一张很大的桌子,上面摆放着代表各种寓意的食品和水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正中有一对嘴里叼着红辣椒煮熟的公鸡。据说这是隐喻着新婚夫妇早生贵子。除此,桌上还陈设着青松绿竹、栗子、红枣、糕点。其中,栗子、红枣也是取“早立子"的谐音,象征着早生贵子。
2、一口吃下一个鸡蛋抢彩头
在台_上新婚夫妇给双方父母磕过头再接受双方家人的祝福后,交换结婚信物。然后有人从桌案上拿起一碗饭。饭里埋着三个鸡蛋,新郎要找出两个吃下。饭里剩下的一个鸡蛋由新娘吃下。每个鸡蛋都必须是一口吃进去,寓意是夫妇二人讨个好彩头。
3、当场扔水瓢“断定”生男生女
现在的朝鲜族婚礼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后所做的准备工作基本是一样的。最不一样的就是典礼现场的“扔水瓢”,婚礼上有一个葫芦水瓢,里面放着枣、五谷米等物,新郎新娘一起拿起往地 上扔。这个扔水瓢寓意是预测生儿生女。如果水瓢口朝_上就代表生女儿,水瓢翻背瓢朝下则代表会生儿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